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RNA作为载体RNA在病毒核酸提取过程中的保护效果研究
1
作者 江嘉琦 李江峰 +3 位作者 彭运平 胡霏 何小维 王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875-1879,1884,共6页
目的探究植物RNA作为载体RNA在病毒核酸提取过程中对目标核酸的保护效果。方法分别提取绿萝、水稻、竹子3种常见植物中的RNA作为载体RNA,同时以商业试剂Takara载体RNA为对照,提取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呼吸道合胞... 目的探究植物RNA作为载体RNA在病毒核酸提取过程中对目标核酸的保护效果。方法分别提取绿萝、水稻、竹子3种常见植物中的RNA作为载体RNA,同时以商业试剂Takara载体RNA为对照,提取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SV A)核酸,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定量分析提取得到的病毒核酸浓度,以评估植物RNA在核酸提取中对病毒核酸的保护效果。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提取植物RNA的28S rRNA、18S rRNA条带清晰明亮,无弥散现象,所得RNA具有良好的完整性。且经验证,植物RNA对病毒核酸扩增无干扰。裂解液中分别加入0、1000、3000、5000、7000、9000 ng绿萝RNA进行Flu A RNA提取时,提取物经RT-qPCR扩增后的Ct值分别为35.06±0.14、33.01±0.42、32.45±0.33、31.95±0.34、31.74±0.28、31.92±0.24,使用Takara载体RNA提取核酸的Ct值为31.96±0.34。Ct值随着绿萝RNA添加量增加而降低,当添加量≥5000 ng时,Ct值接近使用Takara载体RNA的提取组,继续提高绿萝RNA用量,Ct值趋于稳定,且与使用TaKaRa载体RNA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5000 ng绿萝RNA与添加0 ng绿萝RNA相比,Ct值相差3.11,根据浓度差等于2ΔCt计算可知添加5000 ng绿萝RNA提取得到的Flu A核酸浓度比不添加载体RNA高了8.63倍。进一步研究发现,添加绿萝RNA、水稻RNA、竹子RNA及Takara载体RNA,提取得到的Flu A、Flu B和RSV A核酸经RT-qPCR扩增后得到的Ct值与不添加载体R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萝RNA作为载体RNA在提取Flu A、Flu B、RSV A混合病毒核酸时,对比无载体RNA的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61、2.90、1.45个Ct值,即添加了绿萝RNA后提取Flu A、FluB、RSV A所得的核酸浓度分别提高了6.11、7.46、2.73倍。且添加了水稻RNA和竹子RNA提取混合病毒核酸所得的核酸浓度也分别至少提高了2.63倍和2.60倍。结论在病毒核酸提取过程中植物RNA具有保护病毒核酸的作用,可以提高提取得到的目的病毒RNA浓度,可用作病毒核酸提取时的载体RNA,为核酸提取中的载体RNA选择提供更多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RNA 载体RNA 病毒检测 病毒RNA提取 核酸保护
下载PDF
病毒类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洪珊 李殿玉 +1 位作者 李向茸 冯若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0-53,共14页
疫苗接种被认为是控制病原体和预防人类以及动物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病毒性疾病来势汹汹,传统疫苗如灭活或减毒活疫苗的局限性及潜在问题日益突显,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得疫苗设计和研发得以改进,由此衍生的病毒类基因工... 疫苗接种被认为是控制病原体和预防人类以及动物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病毒性疾病来势汹汹,传统疫苗如灭活或减毒活疫苗的局限性及潜在问题日益突显,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得疫苗设计和研发得以改进,由此衍生的病毒类基因工程疫苗作为下一代疫苗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通过病毒类基因工程疫苗的类型,重点介绍不同疫苗的开发原理、特点及用途,探讨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新发病毒类疾病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基因工程技术 亚单位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输血传播风险及防范
3
作者 王全慧 潘彤(综述) 樊晶(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38-841,861,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输血安全领域的焦点之一。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其特征是在血清或肝脏中检测到HBV DNA,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阴性。对献血者进行HBsA...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输血安全领域的焦点之一。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其特征是在血清或肝脏中检测到HBV DNA,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阴性。对献血者进行HBsAg检测尤其是核酸检测(NAT)能有效地控制大多数HBV传播,但是残余传染风险依然存在。OBI献血者是潜在的HBV传染源,含有极低病毒载量的HBV DNA,即使是高度敏感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也可能是间歇性检测到或无法检测到。目前对于OBI检测缺乏一种标准化的、经过验证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OBI检测的准确度,需要开发更灵敏、标准化和有效的HBsAg、HBV DNA的检测方法;同时还要深入地了解OBI发展机制,准确诊断OBI以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核酸检测 病毒载量 灵敏度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宣肺败毒颗粒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彭欢 李鸣 李泽年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8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患者采用宣肺败毒颗粒对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患者采用宣肺败毒颗粒对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接受常规治疗的新冠肺炎5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并收集同期在医院接受常规治疗+宣肺败毒颗粒治疗的新冠肺炎5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11.43±1.65)d、(8.25±1.55)d均比对照组(12.57±1.28)d、(10.56±1.48)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两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6/50)与对照组8.00%(4/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采用宣肺败毒颗粒治疗可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毒核酸转阴,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宣肺败毒颗粒 病毒核酸转阴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乌鲁木齐米东区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原体检测与流行病学情况分析
5
作者 毛静芳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5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乌鲁木齐米东区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原体检出与流行病学情况,希望为预防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3年5月在乌鲁木齐米东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 目的探讨与分析乌鲁木齐米东区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原体检出与流行病学情况,希望为预防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3年5月在乌鲁木齐米东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采集所有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病原体状况。结果在90例患儿中,检出流感病毒A型阳性6例、流感病毒B型22例、副流感病毒1型2例、副流感病毒2型1例、鼻病毒2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15例、腺病毒10例、人类偏肺病毒3例、博卡病毒6例。检出混合感染9例,占比10.0%,其中2种病毒混合感染7例,3种病毒混合感染2例。不同性别人群的多病原核酸检测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人群的鼻病毒、流感病毒B型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P<0.05);冬季人群的流感病毒B型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其他病毒在不同季节与年龄人群的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米东区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原体以鼻病毒、流感病毒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可表现为混合感染,年龄、季节与鼻病毒、流感病毒B型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米东区 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 社区获得性病毒性肺炎 小儿 年龄 季节 流感病毒
下载PDF
血浆宏病毒组学中降低非病毒核酸方法的探索研究
6
作者 刘安庆 杨春晖 +4 位作者 赵玉伟 赵梦伊 高瞻 黄杨 何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88-395,共8页
目的探究常用的降低非病毒核酸方法对血浆病毒组丰度的影响。方法应用3种建库流程、5种离心条件、2种滤器、4种酶和4种含量氯仿处理定量投入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各2.16 mL的模拟宏病毒组血浆标本共21.6 mL,累计54份标本... 目的探究常用的降低非病毒核酸方法对血浆病毒组丰度的影响。方法应用3种建库流程、5种离心条件、2种滤器、4种酶和4种含量氯仿处理定量投入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各2.16 mL的模拟宏病毒组血浆标本共21.6 mL,累计54份标本,随后提取病毒核酸、用qPCR定量检测线粒体DNA(mtDNA)和病毒、构建二代测序(NGS)文库并应用NGS测序仪测序,测序数据用Kraken Py2.0软件做比对并做物种注释分析,得到每个片段对应的物种分类信息以分析降低非病毒核酸的不同方法对微生物和2种指示病毒相对丰度的影响。结果NGS测序仪测序:306.27 GB raw data,193.17 GB clean data,所有的测序数据Q20>90%、Q30>85%,碱基错误率0.03%,GC含量中位数为45.02%。DNA建库流程提高了微生物序列占比和PRV丰度[(91.8±0.5)%](P<0.05);RNA建库和合并建库提高了RNA病毒——瘟病毒(Pestivirus)的丰度,PRV丰度分别为(17.7±3.3)%和(8.1±1.5)%。5种离心条件处理后mtDNA Ct值增加、人类序列降低至占比<(89.5±1)%、微生物序列升高至占比>(2.4±0.03)%(P<0.05);在4℃、100 g离心30 min后PRV丰度提升至(40.6±6)%,再于4℃、4000 g离心45 min后PRV丰度下降至(4.1±0.01)(P<0.05)。依次使用0.22和0.45μm滤器使mtDNA增加至Ct值>25.56±0.13,人类序列降低至占比<(86.1±0.6)%,微生物序列占比升高至(3.1±0.1)%和(3.4±0.2)%,PRV Ct增加至25.77±0.20、25.56±0.13,PRV丰度下降至(1.6±0.3)%、(4.1±0.7)%(P<0.05)。DNaseⅠ和Benzonase使PPV Ct值增加至25.65±0.06、25.36±0.45,人类序列占比分别下降至(81.7±5.6)%、(72.8±6.7)%,微生物序列占比和PRV丰度分别上升至(11.0±4.1)、(16.1±4.7)%,(55.8±2.3)%、(39.0±8.9)%(P<0.05);RNase A处理后使PRV Ct值增加至25.20±0.11,人类序列占比降低至(85.4±5.6)%(P<0.05);溶菌酶无降低非病毒核酸效果。1%、5%、10%和20%氯仿使mtDNA和PRV Ct值增加至不低于27.17±0.21、25.68±0.04(P<0.05),10%氯仿处理后将微生物序列占比提升至(3.1±1.2)%(P<0.05);1%和5%氯仿分别使PRV丰度上升至(48.7±13.3)%、(42.1±5.5)%(P<0.05),10%和20%氯仿分别使PRV丰度下降至(1.0±0.5)%、(3.4±2.8)%(P<0.05),4种氯仿对PPV丰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中4℃、5000 g离心10 min适于提升指示病毒组整体的丰度,4℃100 g离心30 min适于提高与PRV性质相似病毒含量;0.45μm滤器、DNaseⅠ和Benzonase及低浓度氯仿均能有效降低血浆中非病毒核酸序列占比从而提升指示病毒组丰度。血浆宏病毒组中降低非病毒核酸的不同方法对病毒浓度和丰度的影响与病毒基因组种类、病毒大小和是否具有包膜等密切相关,具有病毒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病毒 血浆宏病毒组 降低非病毒核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毒核酸“持久阳性”的中医病机初探
7
作者 胡维 朱毅 +4 位作者 张传涛 甘文帆 黄青松 高培阳 陈莎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3,21,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持久阳性”是COVID-19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延长了疾病康复周期,阻碍了疫情防控进程,加重了社会负担。由于该病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笔者结合该病的临床表现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持久阳性”是COVID-19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延长了疾病康复周期,阻碍了疫情防控进程,加重了社会负担。由于该病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笔者结合该病的临床表现与众多医家的观点,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与中医“湿、瘀、虚”理论相符合,本文试从“湿、瘀、虚”理论来探析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持久阳性”的病机,旨在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核酸“持久阳性” “湿、瘀、虚”理论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单靶标阳性结果分析
8
作者 张怡青 盖琳 杨丽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164-168,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中出现的单靶标阳性结果,为临床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判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进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对检出的单靶标阳性结果及双试剂复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中出现的单靶标阳性结果,为临床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判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进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对检出的单靶标阳性结果及双试剂复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追踪出现单靶标阳性结果的样本后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情况。结果使用核酸提取仪加PCR仪及全自动工作站两种检测系统出现单靶标阳性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采标本中单靶标阳性出现频率显著多于混采标本中单靶标阳性出现频率,单靶标阳性中N基因阳性显著多于ORF1ab基因阳性。ORF1ab基因单靶阳性组Ct值与N基因单靶阳性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双试剂复检结果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检单靶Ct值按照复检最终结果判定分为阴性和阳性组,两组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追踪69例经双试剂复查后仍为单靶阳性的样本后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情况,单采单靶阳性人员下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双靶阳性的有41例,其中37例Ct值为35以下;下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有16例,其中11例为之前一个月内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12例混采单靶阳性标本均为一人阳性混管,单采Ct值中位数ORF1ab基因为33.229,N基因为33.732。结论对新冠核酸检测中遇到的单靶标阳性结果需要谨慎对待,复测后方可报告。实验室应加强对不同试剂,不同检测系统的评估,准备1~2种备用试剂作为可疑结果的补充验证试剂以利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合理分析,提高对异常检测结果的判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靶标阳性
下载PDF
35例葡萄膜炎患者眼内液检测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郭悦 汪静 +1 位作者 何勤 董凯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眼内液检测在葡萄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就诊并进行眼内液检测的葡萄膜炎35例(35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并结合眼内液检测做出最后诊断。... 目的探讨眼内液检测在葡萄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就诊并进行眼内液检测的葡萄膜炎35例(35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并结合眼内液检测做出最后诊断。结果根据患者及临床诊断需要,35例葡萄膜炎中,29例进行病毒核酸检测,29例进行细胞因子检测,5例进行宏基因检测。29例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样本中,17例样本检测结果阳性,以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为主。29例进行细胞因子检测样本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高于正常值例数较多,分别为29(100%)例和26例(90%)。有25例报告中进行了白介素10(IL-10)的检测,其中有18例(72%)高于正常值;所有检查结果的IL-10/IL-6<1,不支持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5例进行宏基因检测样本中,4例样本检测结果阳性。结论眼内液检测对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液检测 葡萄膜炎 病毒核酸 细胞因子 宏基因
下载PDF
29例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0
作者 于亚洁 张瑞瑞 +4 位作者 张能华 沈丽冬 杜诚 陈兴英 金利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0期1481-1483,共3页
目的探讨29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葡萄膜炎的类型,检测房水中病毒核酸,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房水病毒核酸阳性与病毒性葡萄膜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29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葡萄膜炎的类型,检测房水中病毒核酸,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房水病毒核酸阳性与病毒性葡萄膜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9例患者中12例为后葡萄膜炎(视网膜坏死,41.3%),17例为前葡萄膜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58.6%)。29例中有15例(51.7%)PCR技术检测房水病毒为阳性,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中PCR检出房水病毒核酸阳性有6例,阳性率为35.3%;病毒性后葡萄膜炎PCR检出房水病毒核酸阳性有9例,阳性率为75%。15例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4例(93.3%),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合并感染1例(6.7%)。另外RT-PCR法检测房水中不同病毒阳性的患者临床表现也可能有所差异。RT-PCR法检出病毒核酸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前房闪辉(13例,92.8%)(OR=0.055,P=0.038)、羊脂状KP(10例,71.4%)(OR=0.026,P=0.028)、角膜水肿(11例,37.9%)(OR=0.029,P=0.003)、眼压升高(17例,58.6%)(OR=0.029,P=0.003)。结论RT-PCR法检测29例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房水病毒核酸阳性诊断率为51.7%,主要临床表现为前房闪辉、KP形态改变、角膜水肿和眼压升高,可能对临床诊断病毒性葡萄膜炎的病因,并对协助诊断与监测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葡萄膜炎 临床特点 RT-PCR技术 房水病毒核酸检测
下载PDF
基于非病毒载体递送核酸药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袁静静 郑宇钊 殷婷婕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133-135,共3页
基于核酸药物的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疾病治疗策略,通过引入信使RNA(mRNA)、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或反义寡核苷酸(ASO)等外源核酸来调节特定细胞中靶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然而,由于它们的负电荷和相当大的尺寸,需要有效地... 基于核酸药物的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疾病治疗策略,通过引入信使RNA(mRNA)、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或反义寡核苷酸(ASO)等外源核酸来调节特定细胞中靶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然而,由于它们的负电荷和相当大的尺寸,需要有效地跨膜递送载体选择合适的载体进行递送,将使核酸分子到达其作用位点,提高递送效率。作为有前景的递送系统,非病毒载体由于其低细胞毒性和非免疫原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篇综述中,详细介绍了非病毒递送系统的最新进展,如基于脂质的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无机纳米颗粒、外泌体和核酸偶联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药物 非病毒载体 基于脂质的纳米粒 聚合物纳米粒 核酸偶联物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疫苗分析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阳 宋洋 +5 位作者 王文涛 生宁 罗继 郭立海 张金兰 陈泓序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7期30-43,共14页
近年来,疫苗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面临着最严格的监管。与一般药品不同,疫苗主要用于预防,面向健康人群,婴幼儿是重要的接种人群,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公众的生命安全。疫苗的研发及质量评价工作极具挑战性,为此,对其相应的分析技术... 近年来,疫苗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面临着最严格的监管。与一般药品不同,疫苗主要用于预防,面向健康人群,婴幼儿是重要的接种人群,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公众的生命安全。疫苗的研发及质量评价工作极具挑战性,为此,对其相应的分析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谱技术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分析技术之一,其既可提供分子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信息,也可采用内标法或外标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的早期发现、研发及生产等环节。本文结合多篇已发表的文献或技术文章,详细概述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疫苗分析中的应用,包括重组蛋白疫苗、病毒疫苗、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核酸疫苗及辅料和佐剂的质量控制,以期为新型疫苗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重组蛋白疫苗 病毒疫苗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核酸疫苗
下载PDF
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73
13
作者 陈炜 张春阳 +6 位作者 朱颖 张炎华 游丽斌 吴冰珊 黄枝妙 郑奎城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效果。方法对4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人体细胞GAPDH管家基因、病毒ORF 1ab基因、N基因及S基因Real time 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果4例病例的咽拭... 目的比较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效果。方法对4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人体细胞GAPDH管家基因、病毒ORF 1ab基因、N基因及S基因Real time 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果4例病例的咽拭子和痰标本中,人体细胞管家基因GAPDH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曲线;病毒ORF 1ab基因、N基因及S基因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扩增曲线信号均比咽拭子强,扩增曲线的CT值均低于咽拭子,在病例1和4表现更加明显,而病例4的咽拭子标本检测中,商品化试剂呈现阴性结果,而痰标本则呈现明显的阳性结果。结论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病毒含量高于咽拭子标本,其检测效果优于咽拭子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痰标本 咽拭子 病毒核酸检测
下载PDF
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几种分子模式及途径 被引量:13
14
作者 景志忠 何小兵 +3 位作者 房永祥 陈国华 曾爽 贾怀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近些年机体病原相关模式受体及其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先天性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作者通过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 近些年机体病原相关模式受体及其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先天性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作者通过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和DAI(DNA-dependent activatorof 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s,DAI)等模式识别分子的细胞定位、分子结构及其识别病毒核酸途径的介绍,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宿主机体如何全方位识别和消除入侵病毒的分子免疫防御途径,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设计以及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病毒核酸 先天性免疫
下载PDF
高水平母源抗体仔猪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施开创 许心婷 +2 位作者 舒秀远 莫胜兰 陈汉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2-406,共5页
为评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于规模猪场选取具有母源抗体的仔猪,接种PRRS弱毒活疫苗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应用RT-PCR检测PRRS病毒(PRRSV)核酸,应用N-ELISA和G-ELISA两种试剂盒检测PRRSV抗体。结果显示,... 为评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于规模猪场选取具有母源抗体的仔猪,接种PRRS弱毒活疫苗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应用RT-PCR检测PRRS病毒(PRRSV)核酸,应用N-ELISA和G-ELISA两种试剂盒检测PRRSV抗体。结果显示,在免疫接种后60 d内可在实验仔猪血清中检测到疫苗株核酸,而在整个实验期间未能检测到野毒株核酸。仔猪在免疫前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阳性率达到100%,此后逐渐下降,在免疫后第28 d/60 d(第2次试验/第1次试验)降到低点后又稳步升高,从免疫后第60 d/90 d到150 d试验结束时阳性率均达到100%。应用两种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329份血清样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6.96%;配对χ~2检验,p>0.05,两者差异不显著;Kappa值为0.81,属于极强一致性;两者相关系数r为0.794,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母源抗体猪群接种弱毒活疫苗后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可选用N-ELISA或G-ELISA试剂盒进行免疫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弱毒活疫苗 间接ELISA RT-PCR 抗体 病毒核酸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病毒核酸与淋巴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秀红 赵一鸣 +4 位作者 李莉 张欣 孙莉波 闫惠平 李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0期1717-1722,共6页
目的通过对2009年6月1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91例(死亡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确诊住院病例的分析,了解发病期间H1N1病毒感染患者H1N1病毒核酸及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之间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简单易掌握的... 目的通过对2009年6月1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91例(死亡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确诊住院病例的分析,了解发病期间H1N1病毒感染患者H1N1病毒核酸及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之间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简单易掌握的诊断数据。方法用实时RT-PCR检测H1N1病毒核酸及血常规,并对1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1N1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毒核酸阳性率与淋巴细胞百分比呈强负相关性(r=-0.950,P<0.001);H1N1病毒感染且并发肺炎的患者H1N1病毒核酸为阴性时其淋巴细胞百分数大于病毒核酸阳性时的淋巴细胞百分数(42.96±2.50>31.63±3.03,P<0.01);在发病前7天,随着发病天数的增加,肺纹理清晰的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数有平滑上升趋势,而肺纹理增粗和肺炎的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数上升趋势呈巨齿样波动;8例死亡病例死亡前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20%,并在5%-15%范围内无规律波动。结论甲型H1N1病毒能引起淋巴细胞数量上的降低,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比的高低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病情的轻重,当淋巴细胞百分比持续小于20%,预示病情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病毒 核酸 淋巴细胞百分比 住院患者
下载PDF
北京地区9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文 杨雪 +5 位作者 郑小勤 苏璇 窦爱华 惠威 刘梅 徐斌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0年2月于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诊的9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进行...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0年2月于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诊的9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进行临床分型诊断,观察不同临床分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特点。结果男性43例(47%),女性47例(53%);年龄1~94(51.7±18.6)岁。其中轻型2例(2.22%),普通型55例(61.11%),重型22例(24.44%),危重型11例(12.22%)。中位潜伏期为3(1~17)d;住院时间平均值为12.78 d。有湖北人员接触史或湖北旅居史54例(60%),聚集性发病为58例(64.4%)。与临床危重型患者相比,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TNI)等参数均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冠状肺炎多呈聚集性发病,普通型居多。临床分型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核酸检测 肺部CT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
下载PDF
3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晶晶 方茜 +10 位作者 刘亚楠 曲沛 马雪瀛 王爽 方伟 周茹 张响 汤云霞 杨思园 于凤婷 王雅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标本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方法对31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及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标本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方法对31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及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果 31例病例的咽拭子和痰标本中,人体上皮细胞RNP基因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曲线;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的检测结果:31例患者的咽拭子核酸结果中,28例患者均显示阴性,第9例和第16例患者的咽拭子为单基因阳性,第17例为双基因阳性;同时采集的痰标本结果显示,18例患者均为单基因阳性,13例患者为双基因阳性。痰标本的病毒ORF1ab基因和N基因核酸检测扩增曲线的Ct值小于咽拭子标本的Ct值。结论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病毒含量高于咽拭子标本,其检测效果优于咽拭子标本,更能准确体现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痰标本 咽拭子 病毒核酸检测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样病毒病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贡成良 薛仁宇 +4 位作者 曹广力 魏育红 朱越雄 陈辉 吴祥甫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4期395-399,共5页
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颤抖病的发生原因 ,从表现出颤抖症状的中华绒螯蟹中初步分离纯化出一种病毒 ,人工感染健康触 ,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 ,并从人工感染的蟹的血液、肠道、性腺等组织中检测到病毒 ,表明分离到的病毒... 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颤抖病的发生原因 ,从表现出颤抖症状的中华绒螯蟹中初步分离纯化出一种病毒 ,人工感染健康触 ,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 ,并从人工感染的蟹的血液、肠道、性腺等组织中检测到病毒 ,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中华绒螯蟹的病原 ,且对野生锯齿华溪蟹 (Sesarna <Holometapus >dehanni)也具感染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病毒粒子呈球状 ,无囊膜 ,大小为 55nm左右。病毒核酸在 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 ,电泳图谱呈现 3/ 3/ 4 / 2型 ,总分子量约 2 0kb。该核酸对DNaseⅠ不敏感 ,对RNase敏感 ,推测病毒核酸为dsRNA ,从病毒形态大小、病毒核酸等特性初步确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样病毒 (Reovirus likeVirus)。该研究为探讨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颤抖病 呼肠孤病毒样病毒 病毒核酸
下载PDF
江苏地区合格无偿献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绍汶 朱胜江 +1 位作者 蔡炳刚 林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2014年9-10月对1 144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ELISA抗-HEV Ig M和Ig 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取Ig M阳性标本的病毒RNA,进行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2014年9-10月对1 144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ELISA抗-HEV Ig M和Ig 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取Ig M阳性标本的病毒RNA,进行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用Mega 6.0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并构建进化树,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本次筛查HEV Ig M阳性率为1.49%;HEV Ig G阳性率为19.23%。HEV Ig M阳性率在年龄、男女比例、职业、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5份HEV Ig M初筛反应性标本经巢式PCR扩增,3份HEV-RNA阳性,献血者中病毒核酸阳性率为0.2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例为Ⅳ型HEV感染;1例未能确定基因型。结论江苏地区献血者中HEV病毒核酸阳性率较高,有必要扩大筛查数量,并对输血后戊肝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戊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 病毒核酸 基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