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for improving motor functional recovery of upper limbs and neural reorganization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被引量:22
1
作者 Zun-rong Wang Ping Wang +3 位作者 Liang Xing Li-ping Mei Jun Zhao Tong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823-1831,共9页
Virtual reality is nowadays used to facilitate motor recovery in strok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tudies have involved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however, brain plasticity remains good in acute and subacute patien... Virtual reality is nowadays used to facilitate motor recovery in strok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tudies have involved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however, brain plasticity remains good in acute and subacute patients. Most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are only applicable to the proximal upper limbs (arm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capture systems. Nevertheless,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an affected hand is most difficult in the case of hemiparesis rehabilitation after a stroke. The recently developed Leap Motion controller can track the fine movements of both hands and finger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a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system on subacute stroke. Twenty-six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that receiv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along with conventional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a control group that only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 Wolf motor func- tion test (WMFT) was used to assess the motor function of the affected upper limb;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rtical activation. After four weeks of treatment, the motor functions of the affected upper limb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all the patients,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ing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tion perfor- mance time in the WMF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urthermore, the activation intensity and the laterality index of the contralateral 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increased in both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Leap Mo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was a promising and feasible supplementar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ould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s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The study has been registered in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registration number: ChiCTR-OCH- 12002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virtual reality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roke Leap Motion rehabilitation upper limb neural reorganiza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irtual Objects to be Used with Haptic Device for Motor Rehabilitation
2
作者 Jatin B. Maniya Pushparaj Mani Pathak Bhanu Kumar Mishra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0年第10期990-997,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irtual objects to be used with haptic device PHANTOM Omni for motor rehabilitation by incorporating visual and haptic feedback. Developed predominantly for augmentation o... This paper present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irtual objects to be used with haptic device PHANTOM Omni for motor rehabilitation by incorporating visual and haptic feedback. Developed predominantly for augmentation of motor skill of patient, the objects could also be used for teaching and enhancing writing skill of children. The virtual objects include English alphabets, numbers, string and mazes, and games. The scheme has been evaluated on children from 11 to 14 years age. The experiment gives goo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TIC motor REHABILITATION virtual Environment
下载PDF
Research on simulation system of virtual three-phase stepping motor
3
作者 HAN Jiang LIU Youyu +1 位作者 XIA Lian TIAN Xiaoqing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12年第2期74-77,共4页
To change the current phenomenon of "Being an armchair strategist" in the research of a stepping motor, the virtual simu- lation system of stepping motor was developed using virtual reality technique. The basic prin... To change the current phenomenon of "Being an armchair strategist" in the research of a stepping motor, the virtual simu- lation system of stepping motor was developed using virtual reality techniqu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tepping motor was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is introduced. Some key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including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of rotor and order of on-off electricity for stator, were put forward in system development. Finally, there are three virtual simulation examples of the on-off electricity way in this paper. This work provides a valuable auxiliary tool for the study of the stepping mo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ping motor servo system virtual reality software development Visual Basic
下载PDF
虚拟直流电机荷电状态均衡控制
4
作者 徐敏 赵巧娥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6,共8页
新型电力系统的惯性低,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可以加强系统惯性和阻尼。多储能变换器应该考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针对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的多储能SOC均衡问题,利用直流电机机端电压和电枢电流的下垂特性,... 新型电力系统的惯性低,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可以加强系统惯性和阻尼。多储能变换器应该考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针对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的多储能SOC均衡问题,利用直流电机机端电压和电枢电流的下垂特性,提出引入SOC离差及变均衡系数的变电枢电阻控制;针对下垂引起的电压偏移问题,采用虚拟直流电机转速补偿,用母线电容瞬时功率替代传统虚拟直流电机控制中电压PI控制,给定系统功率需求,减少比例积分环节个数。以两台蓄电池为例,在Simulink中进行仿真,并与参考文献的变电枢电阻函数对比可知,所提控制策略可抑制直流母线电压跌落,调节SOC均衡过程,提高其均衡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直流电机控制 多储能 变电枢电阻 转速补偿 SOC均衡
下载PDF
面向PEM电解制氢的虚拟同步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范新桥 张宽 +2 位作者 赵波 刘敏 吴启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9-3960,共12页
配有储氢环节的电解水制氢系统能够对功率进行调整,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是一种理想的调节资源。在电解电源的控制中,引入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以暂时改变电解制氢功率为代价,为大量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转动惯量不足、... 配有储氢环节的电解水制氢系统能够对功率进行调整,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是一种理想的调节资源。在电解电源的控制中,引入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以暂时改变电解制氢功率为代价,为大量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转动惯量不足、频率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以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解制氢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虚拟同步电动机(virtual synchronous motor,VSM)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引入直流电流控制环节实现电解槽功率的自主调整,减小了负荷波动期间的电网频率变化量;其次,考虑到电解槽电流调节存在速率限制,分析了对频率调整过渡过程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微电网仿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双闭环控制,基于VSM控制的PEM电解制氢系统在电网负荷变动期间能够自主调节制氢系统的功率,电网频率变化量减少了6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电动机 PEM电解制氢系统 频率调节 惯量阻尼
下载PDF
电网电压不平衡下改进光储VSG控制策略
6
作者 李圣清 曹鹏 +2 位作者 李欣 蒋兴龙 梁云龙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69,共7页
针对电网电压不平衡下电流平衡及功率恒定问题,提出改进型光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和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ouble 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DSOGI)实现正... 针对电网电压不平衡下电流平衡及功率恒定问题,提出改进型光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和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ouble 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DSOGI)实现正负序分量的有效分离,并基于瞬时功率理论优化电流和功率的协调控制,显著提高了系统在不平衡电网条件下的电流平衡性和功率稳定性。首先,构建基于电机瞬态模型的光伏储能VSG系统的数学模型,以深入理解和模拟VSG在实际电网中的动态行为。通过应用双二阶广义积分器技术,实现了正序与负序分量的有效分离,并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和负序虚拟复阻抗技术,进一步实现电流和功率的协调控制,确保电流平衡及功率恒定。最后,利用MATLA/Simulink软件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光伏储能系统在不平衡电网状态下的运行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显著提高了控制策略的精度和响应速度,可确保动态电网环境中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不平衡电网 虚拟同步电机 分序控制 功率波动
下载PDF
一种混合型双向直流变压器的改进虚拟直流电机控制
7
作者 王允建 张昌杰 +3 位作者 孙星 杨森 何世豪 郭向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3-103,共11页
为实现中低压直流互联场景中串并联直流固态变压器的高效传输和灵活调压,组合CLLLC变换器模块和Buck/Boost-CLLLC变换器模块形成新的混合型串并联双向直流固态变压器(hybrid series-parallel bi-directional 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 为实现中低压直流互联场景中串并联直流固态变压器的高效传输和灵活调压,组合CLLLC变换器模块和Buck/Boost-CLLLC变换器模块形成新的混合型串并联双向直流固态变压器(hybrid series-parallel bi-directional 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 HSBDCSST),使其兼具Buck/Boost-CLLLC变换器的双向灵活调压和CLLLC变换器的双向高效传输优势。同时提出了CLLLC模块的同步方波控制和Buck/Boost-CLLLC模块的改进虚拟直流电机(improvement virtual direct current motor, IVDCM)控制。其中各CLLLC模块采用同一个固定频率占空比为50%的方波进行控制以保证高效率。而对于Buck/Boost-CLLLC模块,在传统虚拟直流电机(virtual direct current motor,VDCM)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直流电机额定角速度随机械功率按比例变化的环节,构成IVDCM控制策略,实现调压并改善直流变压器的惯性阻尼特性,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与动态特性。最后搭建3模块串并联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及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直流变压器 CLLLC变换器 改进虚拟直流电机控制 Buck/Boost电路调压 动态特性
下载PDF
一种雷达转台双电机驱动系统设计与同步控制方法
8
作者 杨维 易先洪 《粘接》 CAS 2024年第7期136-139,共4页
作为机械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转台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中,为满足雷达检测等领域对转台驱动系统惯量、功率、性能方面的要求,提出采用双电机同步驱动转台的方式。利用双电机伺服系统的电消隙原理和差速耦合负反馈的同步控制方法,由... 作为机械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转台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中,为满足雷达检测等领域对转台驱动系统惯量、功率、性能方面的要求,提出采用双电机同步驱动转台的方式。利用双电机伺服系统的电消隙原理和差速耦合负反馈的同步控制方法,由控制器将控制量经数/模转换送入驱动器,以实现系统的消隙功能、同步补偿功能,提高转台驱动系统的精度和同步控制性能,并将其运用到雷达转台伺服系统中,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能够提高所设计雷达转台双电机驱动系统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双电机驱动系统 同步控制
下载PDF
基于自然容错开关表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9
作者 周华伟 陈铖 +2 位作者 赵宇恒 江光耀 张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8-1628,I0031,共12页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 motor,PMSM)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存在相电流畸变严重、共模电压(common-modevoltage,CMV)高、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等问题,且无法实现相开路故障情况下的无扰运行。...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 motor,PMSM)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存在相电流畸变严重、共模电压(common-modevoltage,CMV)高、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等问题,且无法实现相开路故障情况下的无扰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容错开关表的DTC策略。该策略根据PMSM开路故障前后基电压矢量的特点以及三次平面合成电压矢量为零的原则,构建虚拟矢量(virtual vector,VV),设计故障前后同一套自然容错开关表,进而不但抑制了故障导致的转矩脉动,而且在故障前后均能降低三次谐波电流、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抑制CMV。实验结果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压 直接转矩控制 容错开关表 单相开路故障 永磁同步电机 虚拟矢量
下载PDF
基于简化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五相PMSM统一容错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华伟 王成明 +2 位作者 孙大万 刘正蒙 陈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9-279,I0022,共12页
在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中,有限集模型预测容错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fault tolerant control,FCS-MPFTC)存在计算量大、电流谐波含量高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一种简化FCS-MP... 在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中,有限集模型预测容错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fault tolerant control,FCS-MPFTC)存在计算量大、电流谐波含量高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一种简化FCS-MPFTC来实现相开路和短路故障情况下的统一容错控制。首先,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电流代价函数等效转化为电压代价函数,并采用无差拍方法通过电流模型计算出参考电压。然后,基于抑制三次谐波电流为0的原则合成虚拟电压矢量(virtual voltage vector,V^(3));通过重构V^(3)和扇区,以直接获得参考电压矢量对应的最优电压矢量。最后,对传统和简化FCS-MPFTC在开路和短路故障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减小故障后计算量、转矩脉动以及电流谐波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虚拟电压矢量 容错控制 无差拍控制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综述
11
作者 萧演清 白洪铭 +4 位作者 郑佳 李中原 李晓光 郝爱民 高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1327,共17页
作为典型的医工交叉应用,基于虚拟现实(VR)的运动康复技术研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梳理总结,首先分析了VR技术改善运动神经功能的3个出发点:一是利用VR优化运动想象效果,二是虚拟环境可提供重复... 作为典型的医工交叉应用,基于虚拟现实(VR)的运动康复技术研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梳理总结,首先分析了VR技术改善运动神经功能的3个出发点:一是利用VR优化运动想象效果,二是虚拟环境可提供重复性任务训练,三是虚拟学习任务向现实世界中的迁移.随后,总结了设计虚拟康复环境时所需考虑的3个核心要素:运动的可视化呈现、即时的行为反馈机制和丰富的上下文信息.接着,回顾了虚拟现实在脑卒中及脊髓损伤等神经损伤康复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展示了VR康复技术的临床潜力和初步成效.最后,归纳总结了虚拟现实在神经康复应用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深入理解VR中各种感官信息在产生神经过程中的关键影响机制,是充分发掘VR技术应用潜力的关键所在.综述旨在为虚拟现实在神经运动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神经康复 运动想象 运动可视化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共模电压抑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耀华 邓益志 +1 位作者 张鑫泉 童瑞齐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7期33-42,共10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共模电压较大的问题,对比分析了磁链、转矩和共模电压共同控制、直接去除零电压矢量和虚拟零电压矢量三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抑制共模电压。前两种方法均未采用零电压...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共模电压较大的问题,对比分析了磁链、转矩和共模电压共同控制、直接去除零电压矢量和虚拟零电压矢量三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抑制共模电压。前两种方法均未采用零电压矢量,导致磁链脉动和转矩脉动增大;虚拟零电压矢量方法既保留了零电压矢量,又有效抑制了共模电压,但开关频率有所增大;动态虚拟零电压矢量选择开关次数最小的零电压矢量生成方式,可在控制性能基本相当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开关频率,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共模电压 虚拟零电压矢量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容错SVPWM策略
13
作者 杜怿 严序康 +3 位作者 张丽 朱孝勇 毛怡 孙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3-1161,I0025,共10页
高可靠性是电梯驱动系统的首要指标。针对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dual-three-phase linear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DTP-LFSPM)电机单相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容错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首先,基于单相开路故... 高可靠性是电梯驱动系统的首要指标。针对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dual-three-phase linear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DTP-LFSPM)电机单相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容错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首先,基于单相开路故障下的五维变换矩阵计算得到故障后的32个空间电压矢量分布。然后,筛选部分空间电压矢量,以z子空间电压幅值为零且每个扇区产生对称的脉宽调制波形为目标,重构得到12个虚拟电压矢量,相邻的2个虚拟电压矢量都由3个基本电压矢量组成,并用于合成参考电压矢量,不仅可以减少单相开路故障容错控制时的电流谐波,而且具有计算简单,易于硬件实现等优点。最后,搭建DTP-LFSPM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证明所提容错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 直线电机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虚拟电压矢量 容错
下载PDF
虚拟直流电机的虚拟储能控制策略
14
作者 唐鹏 李红伟 +2 位作者 刘彤 甘昌坤 张力丹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0-268,共9页
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在平抑直流微电网的功率波动、提升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微网中负荷的投切都会使得直流侧母线电压出现较大的波动,为了提高母线电压的调节能力,... 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在平抑直流微电网的功率波动、提升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微网中负荷的投切都会使得直流侧母线电压出现较大的波动,为了提高母线电压的调节能力,利用可控负荷的调节能力,结合负载变换器的虚拟电机控制,提出了1种虚拟直流电机与可控负荷协调的虚拟储能控制策略。通过调节虚拟电机的角速度实现对可控负荷消耗功率的调节,进而补偿母线功率波动,提高母线电压的稳定性。建立了虚拟直流电机旋转动能与直流电容充放电能量关系,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虚拟直流电机 直流变换器 虚拟储能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全视野刺激下便携式眼震视图仪所测视动性眼震参数的可信度研究
15
作者 蔡宏斌 黄藤月 +1 位作者 古扎力努尔·尼扎木丁 孟子程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1-4,27,共5页
目的探究便携式眼震视图仪基于虚拟现实全视野刺激下测得的视动性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OKN)参数的可信度。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纳入的6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 目的探究便携式眼震视图仪基于虚拟现实全视野刺激下测得的视动性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OKN)参数的可信度。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纳入的6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视野刺激眼震视图仪,观察组采用便携式虚拟现实全视野刺激眼震视图仪,对比两组设备的OKN参数数值。结果观察组左眼眼震次数、慢相速度、快相速度、慢相时间、快相时间、增益、慢相速度/快相速度、慢相时间/快相时间为(21.26±4.26)次、(51.23±4.45)°/s、(304.52±12.26)°/s、(280.52±24.26)ms、(50.52±12.26)ms、0.74±0.26、0.18±0.04、6.05±1.26,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2、0.196、0.545、0.479、0.019、0.310、0.968、0.186,P均>0.05)。两组自发性眼动试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全视野刺激下便携式眼震视图仪用于测定OKN参数的可信度较高,与传统全视野刺激眼震视图仪所测得的OKN参数比值差异较小,并且二者所测得的自发性眼震试验结果亦无明显差异,表明便携式眼震视图仪在眼震检查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眼震视图仪 虚拟现实技术 全视野 视动性眼震参数
下载PDF
采用虚功法的磁阻型球形电机转矩建模
16
作者 章涛 李国丽 +1 位作者 周睿 王磊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针对有限元法计算磁阻型球形电机转矩耗费大量计算时间的问题,本文采用虚功法建立了磁阻型球形电机的转矩模型。首先利用电磁分析软件仿真出单个定子线圈的电感变化规律,并通过双线性插值获得电感模型。将得到的电感分别沿经纬度方向进... 针对有限元法计算磁阻型球形电机转矩耗费大量计算时间的问题,本文采用虚功法建立了磁阻型球形电机的转矩模型。首先利用电磁分析软件仿真出单个定子线圈的电感变化规律,并通过双线性插值获得电感模型。将得到的电感分别沿经纬度方向进行微分处理,得到二维转矩数值。再通过坐标变换,将二自由度转矩转换为三自由度转矩。最后搭建基于动态转矩传感器的转矩测量平台,测出实验转矩并将其与解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转矩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阻型球形电机 转矩模型 虚功法 电感模型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工程机械用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变速特性分析
17
作者 刘宁 童桂英 +1 位作者 李杰 李继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66,共6页
为适应不同负载的需要,轴向柱塞马达在工作时需不断进行高、低速之间的转换,在高、低速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可能会造成滑靴脱落、柱塞卡死和压盘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对马达的变速特性进行分析。以某公司5.0×105 N挖掘机... 为适应不同负载的需要,轴向柱塞马达在工作时需不断进行高、低速之间的转换,在高、低速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可能会造成滑靴脱落、柱塞卡死和压盘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对马达的变速特性进行分析。以某公司5.0×105 N挖掘机用轴向柱塞马达为例,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了柱塞马达的液压控制模型,通过阶跃信号模拟变速过程,研究斜盘角度变化过程中柱塞腔中的压力变化规律。从改变斜盘转换的频率和柱塞滑靴组件不同响应时间两个方面分析柱塞腔压力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不同压力下柱塞的应力应变。通过分析可知:柱塞滑靴组件最优响应时间为0.17 s,当响应时间大于0.17 s时斜盘转换频率对柱塞腔压力影响不大;高低速转换时响应时间过快是导致柱塞卡滞在缸孔内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马达 虚拟样机 变速特性
下载PDF
虚拟仪器的电机测试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晶 《中国仪器仪表》 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
由于目前的微型计算机通用试验系统大都是使用Windows的多媒体软件,其计时精度和实时性都很差。本文提出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对电机测试试验系统进行仿真,并把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引入到该试验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各部分的功能相对的独立性,... 由于目前的微型计算机通用试验系统大都是使用Windows的多媒体软件,其计时精度和实时性都很差。本文提出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对电机测试试验系统进行仿真,并把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引入到该试验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各部分的功能相对的独立性,从而保证了该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借助LabVIEW自身的特性,实现了基于操作系统的较为准确的计时工作,并具备了很强的移植能力。实践证明,此系统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实用方便,同时也减少了试验费用,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场试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电机测试系统 定时任务 移植性
下载PDF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系统联合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陆蓉蓉 高天昊 +3 位作者 胡义茜 黄崧华 何志杰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4-1110,共7页
目的:在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患者中,初步探究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32例,根据其所接受的训练不同... 目的:在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患者中,初步探究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32例,根据其所接受的训练不同,分为脑机接口联合虚拟现实反馈和脑机接口联合腕关节机器人反馈两组。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偏瘫侧腕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偏瘫侧伸腕肌群主动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和偏瘫侧运动诱发电位,比较虚拟现实反馈和腕关节机器人反馈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上肢运动功能基线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160),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01),与虚拟现实反馈组相比,腕关节机器人反馈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和干预前后评分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6);在偏瘫侧腕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上,干预前,两组受试者都无主动屈-伸腕活动,干预后腕关节机器人组改善为33.13°±24.96°,虚拟现实组改善为27.81°±37.1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38);在偏瘫侧伸腕肌群表面肌电图评定上,干预后两组的平均波幅和曲线下面积都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01),组间比较提示腕关节机器人组改善更为显著(P<0.001);在运动诱发电位评估上,干预后的引出率在腕关节机器人组为56.25%,在虚拟现实组为18.75%。结论:与BCI-虚拟现实反馈训练相比,BCI-腕关节机器人训练或能更好地改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这或许是由于整合了感觉-运动信息的反馈方式对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结果或有助于优化基于运动想象的BCI训练系统的反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 腕关节机器人 虚拟现实 运动想象 脑卒中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可视技术结合“三明治”教学法在运动系统课程中的应用
20
作者 黄天霁 钟伟洋 +3 位作者 苏保 赵增辉 罗小辑 朱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可视技术结合“三明治”教学法在运动系统整合课程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84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可视技术结合“三明治”教学法在运动系统整合课程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84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法进行实习带教。试验组采用数字化虚拟可视技术结合“三明治”教学法进行实习带教。实习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以及无记名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和教师对于2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总成绩为(88.64±7.66)分,高于对照组的(82.90±8.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技能考核总成绩为(87.74±4.10)分,高于对照组的(84.29±3.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数字化虚拟可视技术结合“三明治”教学法应用于运动系统整合课程中,可提高学生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是一种实习带教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虚拟可视技术 “三明治”教学法 运动系统 整合课程 实习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