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scibility on blends of PVA and PFSA by viscometry
1
作者 郎万中 许振良 +2 位作者 郭亚军 褚联峰 童蔚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3期260-262,共3页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and viscometric interaction parameters of perfluorosulfonic acid (PFSA) and poly(vinyl alcohol) (PVA) were measured by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The miscibility between PFSA and PVA was...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and viscometric interaction parameters of perfluorosulfonic acid (PFSA) and poly(vinyl alcohol) (PVA) were measured by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The miscibility between PFSA and PVA was estimated by the criteria of AB and μ.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FSA and PVA were completely miscible for any weight frac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CIBILITY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perfluorosulfonic acid (PFSA) poly(vinyl alcohol)(PVA)
下载PDF
IT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UREA ON THE COMPATIBILITY OF PMMA/PVC MIXTURES IN DMF BY A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METHOD
2
作者 RajaiBaraka JamilK.J.Salem +1 位作者 HaniHilles OmarMelad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7-472,共6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methymethacrylate) (PMMA) an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has been studied indilute urea solutions of dimethylformamide (DMF) at 28℃ using a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method. The results ...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methymethacrylate) (PMMA) an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has been studied indilute urea solutions of dimethylformamide (DMF) at 28℃ using a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polymer mixtures are compatible in DMF solution in the absence of urea. The influence of urea addition on the degree ofcompatibility of the polymer mixtures has been studied in terms of the compatibility parameters (△b_m and △[η]_m). It wasfound that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polymer mixtures i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urea addition, passing through a minimumat 0.5 M u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 addition Polymer blend compatibility Intrinsic viscosity and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method
下载PDF
高含水稠油混合液当量黏度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熊一凡 侯磊 +4 位作者 孙省身 朱祚良 胡占州 陈军毅 王文君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0期14-20,共7页
原油黏度是油田地面工程集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物性参数。传统搅拌法测定高含水稠油混合液黏度,存在低转速无法均匀分散、高转速偏离实际工况的问题,采用高速搅拌分散与低速剪切测试交替进行,此剪切程序设计适用于高含水稠油混合液... 原油黏度是油田地面工程集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物性参数。传统搅拌法测定高含水稠油混合液黏度,存在低转速无法均匀分散、高转速偏离实际工况的问题,采用高速搅拌分散与低速剪切测试交替进行,此剪切程序设计适用于高含水稠油混合液的搅拌测黏方法。此方法克服了环道法用油量大且实验操作复杂的缺点,并具备旋转黏度计连续测量且操作方便的优点。采用高低速交替搅拌法测定高含水稠油流动特性曲线,测量结果与实验环道法相比,1#油样的平均相对偏差为6.16%,平均绝对偏差为3.23 mPa·s,2#油样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61%,平均绝对偏差为3.69 mPa·s。结果表明:测试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测定得到的流动特性曲线呈现良好的规律性,混合液剪切稀释性随其含水率和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稠油混合液 当量黏度 搅拌测黏 高低速交替搅拌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与熔点的定量线性关系
4
作者 郑萃 侯瑞祥 +3 位作者 曲树璋 李昕伟 陈健 王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人工关节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重要的高附加值应用,其中Ⅰ型关节和Ⅱ型关节对UHMWPE的分子量要求约为4.5×10~6和7.5×10~6,准确测试这类UHMWPE的分子量重要但并不容易。分析了黏度法测分子量的理论,在可接受的假设下肯... 人工关节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重要的高附加值应用,其中Ⅰ型关节和Ⅱ型关节对UHMWPE的分子量要求约为4.5×10~6和7.5×10~6,准确测试这类UHMWPE的分子量重要但并不容易。分析了黏度法测分子量的理论,在可接受的假设下肯定了黏度法可准确测得UHMWPE的分子量。同时,从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聚合原理出发,推导并验证了UHMWPE的分子量与熔点的定量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分子量 黏度法 熔点 定量线性关系
下载PDF
胶原与壳聚糖分子间的作用力 被引量:14
5
作者 叶易春 但卫华 +4 位作者 曾睿 林海 米贞健 但年华 关林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5,共4页
胶原与壳聚糖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其复合材料具有作为优良生物材料的潜力。文中通过稀溶液黏度法、红外和X射线衍射法对胶原与壳聚糖分子间作用力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任何比例的胶原与壳聚糖在分子级都是相容的,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 胶原与壳聚糖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其复合材料具有作为优良生物材料的潜力。文中通过稀溶液黏度法、红外和X射线衍射法对胶原与壳聚糖分子间作用力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任何比例的胶原与壳聚糖在分子级都是相容的,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壳聚糖 黏度法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结构
下载PDF
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童裳伦 叶荣民 +1 位作者 张全 刘维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5-910,共6页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DNA热变性法以及黏度法研究了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异丙甲草胺使ctDNA在200 nm处的吸收峰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红移和减色效应,而对260 nm处的吸收峰产生影响较小,排除了嵌...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DNA热变性法以及黏度法研究了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异丙甲草胺使ctDNA在200 nm处的吸收峰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红移和减色效应,而对260 nm处的吸收峰产生影响较小,排除了嵌插作用的可能;ctDNA对S-异丙甲草胺内源性荧光表现出很强的猝灭作用,且随温度的升高,其猝灭程度有所下降,表明S-异丙甲草胺是以形成加合物的方式与ctDNA结合的,并求得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将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S-异丙甲草胺与ctDNA作用以及不同S-异丙甲草胺浓度下ctDNA的热变性温度和黏度变化的研究结果与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相结合,可以判断S-异丙甲草胺是以沟槽作用的方式与ctDNA结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 小牛胸腺DNA 结合模式 荧光光谱 热变性 黏度法
下载PDF
用粘度法研究共混聚合物的相溶性 被引量:9
7
作者 何曼君 何肖雄 +1 位作者 蔡陆壹 刘永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47-253,共7页
用乌氏粘度计测定含氢键共混体系PS(OH)/PBMA,PS(OH)/PBA和不含氢键的PBMA/PBA在甲苯中25℃的比浓粘度,根据η_(SP)/C~C的线性关系可计算出Huggins参数K_(H)和Chee提出的半经验参数μ。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三组共混体系中PS(OH)/PBMA的氢... 用乌氏粘度计测定含氢键共混体系PS(OH)/PBMA,PS(OH)/PBA和不含氢键的PBMA/PBA在甲苯中25℃的比浓粘度,根据η_(SP)/C~C的线性关系可计算出Huggins参数K_(H)和Chee提出的半经验参数μ。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三组共混体系中PS(OH)/PBMA的氢键结合能力比PS(OH)/PBA强,而PBMA/PBA不存在键段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体系是不相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物 粘度 相溶性 聚合物
下载PDF
稀溶液粘度法研究聚合物之间混溶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平平 杨海洋 +1 位作者 王世强 曾一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36-442,共7页
介绍了几种粘度法判据,并对溶液中高分子-高分子。
关键词 稀溶液 粘度法 混溶性 高聚物 相容性 共混
下载PDF
PVC/PVDF/PMMA共混膜的研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晶晶 王军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6,共6页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转化法制备共混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对共混膜的水通量、拉伸强度、伸长倍数和接触角进行测量,发现共混改性后,共混膜的水通量、韧性及亲水性较PVC膜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对不同组成共混膜的透水率和拉伸强度的比较,发现配比为6∶1∶3的共混膜水通量和拉伸强度都较好,因此该体系的最佳配比为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稀溶液黏度法 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膜改性
下载PDF
聚合物/聚合物相容性研究──两类稀溶液粘度法判据的统一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文华 韩世钧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根据聚合物1-聚合物2-溶剂三元混合体系稀溶液粘度理论,揭示了两类稀溶液粘度测定法所测定的粘度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在热力学因子法α判据的基础上,利用共混物特性粘度与组成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加和关系,进一步修正了α判据。修正判据... 根据聚合物1-聚合物2-溶剂三元混合体系稀溶液粘度理论,揭示了两类稀溶液粘度测定法所测定的粘度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在热力学因子法α判据的基础上,利用共混物特性粘度与组成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加和关系,进一步修正了α判据。修正判据表明两类方法有其共同的判断本质,即Nuggins交互参数k12的值。将修正判据应用于两类测定法,得到实验数据的验证,而且针对第二类方法,利用修正判据可以获得不同混合组成下的共混物相容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相容性 粘度法 共混物
下载PDF
3种方法测定玻璃酸钠的分子量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素婷 张卫东 +3 位作者 吕晶 严翠霞 邵泓 陈钢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6期929-931,共3页
目的:比较3种方法测定玻璃酸钠注射液中玻璃酸钠分子量的结果。方法:采用黏度法测定玻璃酸钠注射液中玻璃酸钠的分子量,并采用体积排阻色谱法(SEC)及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体积排阻色谱法联用(MALLS-SEC)对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Mw/Mn)... 目的:比较3种方法测定玻璃酸钠注射液中玻璃酸钠分子量的结果。方法:采用黏度法测定玻璃酸钠注射液中玻璃酸钠的分子量,并采用体积排阻色谱法(SEC)及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体积排阻色谱法联用(MALLS-SEC)对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Mw/Mn)进行测定。结果:MALLS-SEC法与黏度法的测定结果较为接近,且同时可测定样品的Mw/Mn。3批样品分子量4次测定的平均值分别为991 962,1 007 438,990 232;RSD分别为6.5%,4.6%,2.2%(n=4)。分子量分布4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6,1.6,1.6;RSD为7.2%,3.2%,3.2%(n=4)。结论:MALLS-SEC法测定准确度及精密度较好,可用于玻璃酸钠样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分子量 黏度法 体积排阻色谱法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体积排阻色谱法联用
下载PDF
聚醚酰亚胺/酚酞型聚醚醚酮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稀溶液粘度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伟 孙振华 +1 位作者 张平 冯之榴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48-751,共4页
近年来,有关高性能树脂聚酰亚胺共混物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经发现许多种分子结构不同的聚酰亚胺之间,聚酰亚胺与聚苯并咪唑,或聚醚醚酮能形成完全相容的共混体系,从而扩大了高性能树脂聚酰亚胺的应用范围。 酚酞型聚醚醚酮(PEK... 近年来,有关高性能树脂聚酰亚胺共混物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经发现许多种分子结构不同的聚酰亚胺之间,聚酰亚胺与聚苯并咪唑,或聚醚醚酮能形成完全相容的共混体系,从而扩大了高性能树脂聚酰亚胺的应用范围。 酚酞型聚醚醚酮(PEK-C)是由我所研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聚醚醚酮类高性能树脂,它具有良好的可溶性,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流动性,已广泛应用于结构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为进一步扩大该树脂的应用范围,本实验室在PEK-C共混物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本工作研究了聚醚酰亚胺(PEI)/PEK-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PEI和PEK-C的分子结构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聚醚醚酮 共混体系
下载PDF
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共混相容性及凝胶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思君 王庆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5-468,共4页
采用混合热焓法和稀溶液粘度法预测了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体系相容性,并观察了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共混制膜液的凝胶值与共混比的关系。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为部分相容体系,其相容性与组成有关。共混制膜液的凝胶值受共混组成的影响,并... 采用混合热焓法和稀溶液粘度法预测了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体系相容性,并观察了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共混制膜液的凝胶值与共混比的关系。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为部分相容体系,其相容性与组成有关。共混制膜液的凝胶值受共混组成的影响,并非纯组分制膜液凝胶值的线性加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酚酞基聚醚砜 共混 相容性 稀溶液粘度法 凝胶值
下载PDF
聚合物(3)-聚合物(2)-溶剂(1)体系中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Ⅰ.聚氯乙烯-氯丁橡胶的相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承威 袁幼菱 章森晶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8,共5页
用粘度法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胶(CR)-环己桐(CHO)与PVC-丙烯腈和苯乙烯共聚物(AS)-CHO两体系中PVC-CR和PVC-AS的相容性,并用反相色谱和相差显微镜进行了对比。用粘度斜率系数的实验值b_(23)^(exp)和理论值b_(23)^(the)的偏差△b_... 用粘度法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胶(CR)-环己桐(CHO)与PVC-丙烯腈和苯乙烯共聚物(AS)-CHO两体系中PVC-CR和PVC-AS的相容性,并用反相色谱和相差显微镜进行了对比。用粘度斜率系数的实验值b_(23)^(exp)和理论值b_(23)^(the)的偏差△b_(23)以及特性粘数的实验值[η]_m^(exp) 和理论值[η]_m^(the) 的偏差△[η]_m 可以表征聚合物(3)-聚合物(2)-溶剂(1)体系中聚合物间的相容性。上述三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PVC一CR 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而PVC-AS则是热力学部分相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氯丁橡胶 聚氯乙烯 相客性
下载PDF
利用搅拌测黏法研究CO_2溶解对稠油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传宪 魏国庆 +2 位作者 马晓斌 孙广宇 杨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4-72,共9页
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能够显著改变原油的流变性质,从而使其在驱油、降黏输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基于搅拌测黏原理设计了一套带压溶气原油搅拌测黏装置并制定了相应的搅拌测黏方法,从而可在模拟管输条件下对溶CO_2稠油体系的黏度... 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能够显著改变原油的流变性质,从而使其在驱油、降黏输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基于搅拌测黏原理设计了一套带压溶气原油搅拌测黏装置并制定了相应的搅拌测黏方法,从而可在模拟管输条件下对溶CO_2稠油体系的黏度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溶CO_2压力、剪切率以及温度对CO_2-稠油混合体系黏度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CO_2-稠油混合体系的黏度随着压力的上升呈指数方式降低,只需2 MPa的溶气压力就可使稠油体系的黏度大幅降低。同时,随着溶解CO_2压力的增加,CO_2-稠油混合体系的剪切稀释性增强。此外,在同样的溶解压力时,CO_2的降黏幅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该研究结果为CO_2降黏输送稠油的可行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稠油 搅拌测黏 降黏 压力
下载PDF
聚氯乙烯与醋酸纤维素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素莲 陈均 张秀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55-59,共5页
用粘度法测定了四氢呋喃/聚氯乙烯(THF/PVC)、THF/醋酸纤维素(CA)和THF/PVC/CA的特性粘数和高分子-高分子相互作用参数。以Δb′m判别法、Δ[η]m判别法和特性粘数—组成关系来判断PVC/CA的相容性,并以共混溶液折光指数随组成的变化来确... 用粘度法测定了四氢呋喃/聚氯乙烯(THF/PVC)、THF/醋酸纤维素(CA)和THF/PVC/CA的特性粘数和高分子-高分子相互作用参数。以Δb′m判别法、Δ[η]m判别法和特性粘数—组成关系来判断PVC/CA的相容性,并以共混溶液折光指数随组成的变化来确定PVC/CA的相容性。实验结果均表明PVC/CA是一对相容性高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醋酸纤维素 共混体系 相容性 粘度法 折光指数法 高分子分离膜 高分子材料
下载PDF
硅油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燕军 葛启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0-62,共3页
对化纤油剂 PU中两组硅油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分别采用核磁共振和粘度法测定了硅油的相对分子质量 ,并比较了两者的测定结果。粘度法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 ,适于实际生产应用 ,而核磁法所测相对分子质量较为准确。通过不同粘度硅油的配比 。
关键词 硅油 相对分子质量 化纤油剂
下载PDF
稀溶液黏度法研究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物的相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秀真 沈玉华 +1 位作者 谢安建 王锐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以冰醋酸为共溶剂,利用乌氏黏度计在25℃研究了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不同组成的CA/PVP共混物(C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9)的粘性行为。基于稀溶液黏度法确定的4种相容性判据(... 以冰醋酸为共溶剂,利用乌氏黏度计在25℃研究了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不同组成的CA/PVP共混物(C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9)的粘性行为。基于稀溶液黏度法确定的4种相容性判据(Δb,Δb’、Δ[η]m和α)探讨CA/P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醋酸纤维素在CA/PVP共混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低于0.12或者在0.8~0.91范围内时,CA与PVP是相容的,其余的组成体系都是不相容的。因此,CA/PVP共混体系是部分相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相容性 稀溶液黏度法
下载PDF
粘度法研究RIM聚氨酯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长青 郦华兴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文根据粘度法测定反应级数n的理论依据,利用旋转粘度计在等温、无催化剂条件下研究RIM聚氨酯的反应动力学,发现在异氰酸酯基/羟基(浓度比)等于1.5时,其反应级数为1.35,这与份数~时间法测定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粘度法 聚氨酯 反应动力学 注塑成型
下载PDF
国产甲壳胺流变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朔 武凤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24-327,共4页
用旋转粘度计测定甲壳胺的流变学性质 ,并考察了不同脱乙酰度、浓度、溶液 p H值、离子强度、胃蛋白酶、温度以及不同性质的药物等因素对甲壳胺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甲壳胺溶胶属假塑型流体且无触变性 ,上述因素对甲壳胺的流变... 用旋转粘度计测定甲壳胺的流变学性质 ,并考察了不同脱乙酰度、浓度、溶液 p H值、离子强度、胃蛋白酶、温度以及不同性质的药物等因素对甲壳胺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甲壳胺溶胶属假塑型流体且无触变性 ,上述因素对甲壳胺的流变学性质均有影响。其中甲壳胺浓度对其流变学性质影响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 旋转粘度计 甲壳胺 流变学性质 影响因素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