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antaneous and time-averaged flow structures around a blunt double-cone with or without supersonic film cooling visualized via nano-tracer planar laser scattering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杨柱 易仕和 +2 位作者 何霖 田立丰 周勇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68-373,共6页
In a Mach 3.8 wind tunnel, both instantaneous and time-averaged flow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scales around a blunt double-cone with or without supersonic film cooling were visualized via nano-tracer planar laser scatt... In a Mach 3.8 wind tunnel, both instantaneous and time-averaged flow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scales around a blunt double-cone with or without supersonic film cooling were visualized via nano-tracer planar laser scattering (NPLS), which has a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Three experimental cases with different injection mass flux rates were carried out. Many typical flow structures were clearly shown, such as shock waves, expansion fans, shear layers, mixing layers, and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s. The analysis of two NPLS images with an interval of 5 us revealed the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structures. With matched pressures, the laminar length of the mixing layer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ase with a larger mass flux rate, but the full covered region was shorter. Structures like K-H (Kelvin-Helmholtz) vortices were clearly seen in both flows. Without injection, the flow was similar to the supersonic flow over a backward- facing step, and the structures were relatively simpler, and there was a longer laminar region. Large scale structures such as hairpin vortices were visualized.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in part with the schlieren images captured by others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nt cone supersonic flow structure flow visualization supersonic film cooling
下载PDF
Visual Modflow在建立长春市地下水开采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宏卿 吴琼 +1 位作者 张福林 李绪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9-322,共4页
采用VisualModflow对长春城区的地下水位、Cl-浓度进行模拟和预报,在此基础上,应用VisualModflow软件的系统化和可视化特点以及所拥有的强大模拟功能,建立长春城区地下水开采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城区浅层水水位略有上升趋势,深... 采用VisualModflow对长春城区的地下水位、Cl-浓度进行模拟和预报,在此基础上,应用VisualModflow软件的系统化和可视化特点以及所拥有的强大模拟功能,建立长春城区地下水开采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城区浅层水水位略有上升趋势,深层水漏斗中心水位呈下降趋势,个别超采漏斗出现预警水位;Cl-浓度变化的幅度很小,水位和Cl-浓度的幅度均在允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Modflow 长春市 地下水开采预警系统 预警水位 地下水资源开采 降落漏斗
下载PDF
Long term follow-up of a family with GUCY2D dominant cone dystrophy 被引量:1
3
作者 Georgios Tsokolas Hussein Almuhtaseb +4 位作者 Helen Griffiths Fatima Shawkat Reuben J.Pengelly Sarah Ennis Andrew Lot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12期1945-1950,共6页
AIM: To describe long term follow-up in a family with GUCY2D dominant cone dystrophy. METHOD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cans and fundus autofluorescence images were obtained. Flash and 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s(... AIM: To describe long term follow-up in a family with GUCY2D dominant cone dystrophy. METHOD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cans and fundus autofluorescence images were obtained. Flash and 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s(ERGs) and occipital 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wo members of the same family(father and son) were identified to have the heterozygous R838 C mutation in the GUCY2D gene. The father presented at the age of 45 with bilateral bull’s eye maculopathy and temporal disc pallor. Over 13 y of serial follow up visits, the bull’s eye maculopathy progressed gradually into macular atrophy.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degraded suggesting poor macular function.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 scans showed progressive loss and disruption of the ellipsoid layer at the foveal level. His son presented at the age of 16 with bilateral granular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hanges in both maculae.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ing was initially borderline normal but has gradually deteriorated to show reduced cone ERGs and macula function. SD-OCT demonstrated gradual macular thinning and atrophy bilaterally. Unlike his father, there was no disruption of the ellipsoid layer.CONCLUSION: Both family members exhibited gradual changes in their fundi,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ing and multimodal imaging. Changes were mild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other mutations of the same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FLUORESCENCE ELECTRORETINOGRAM cone dystrophy cone-rod dystrophy GUCY2D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下载PDF
义齿咬合板联合综合物理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疗效评价
4
作者 李苏娜 宋文尚 +2 位作者 刘子略 杜月茹 蔡世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探讨义齿咬合板联合综合物理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口腔正畸修复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或牙重度磨耗并诊断... 目的:探讨义齿咬合板联合综合物理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口腔正畸修复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或牙重度磨耗并诊断为ADDwoR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义齿咬合板组(A组)和义齿咬合板+综合物理疗法组(B组)。治疗前、治疗时每3周记录患者最大主动开口度(maximum mouth opening,MMO)、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pain score,VAS)。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拍摄锥形束CT(CBCT),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变化及颞下颌关节CBCT三维数据差异。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3周,2组VAS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VAS降低较多;治疗后3周起,B组MMO、VAS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周起,A组MMO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MMO、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CBCT显示,治疗后关节前间隙变窄,关节后间隙增宽,关节上间隙增大,髁突水平角减小,关节结节斜度、髁突高度增大(P<0.05);关节窝深度、髁突前后径、内外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关节前、上、后间隙,髁突水平角,关节结节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义齿咬合板可有效改善ADDwoR症状,义齿咬合板联合综合物理疗法能迅速改善患者开口度,减轻患者关节区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咬合板 综合物理疗法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锥形束CT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下颌下腺结石精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杨小凤 孙小娟 +2 位作者 乔光伟 周忠伟 兰会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比较X线片、超声、CT、锥形束CT(CBCT)对不同位置下颌下腺结石的检出率,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下颌下腺结石诊疗中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13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X线片、超声、CT、CBC... 目的比较X线片、超声、CT、锥形束CT(CBCT)对不同位置下颌下腺结石的检出率,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下颌下腺结石诊疗中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13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X线片、超声、CT、CBCT检查资料,比较4种成像方法对不同位置结石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利用Mimics 19.0软件和CBCT数据对结石进行3D重建,从可视化角度观察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目。结果CBCT和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2%(111/113)vs 95.6%(108/113),P>0.05],但均高于X线片(65.5%,74/113)和超声(73.5%,83/113)的总检出率。超声对导管前、中段结石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63.6%(21/33)、72.2%(26/36)],与CBCT[分别为97.0%(32/33)、100.0%(36/36)]、CT[分别为93.9%(31/33)、97.2%(35/3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线片对导管后段结石的检出率低于超声、CBCT、CT[40.9%(18/44)vs 81.8%(36/44)、97.7%(43/44)、95.5%(42/44),均P<0.01]。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后,成功地对不同大小、形态及数目的下颌下腺结石进行了可视化重建,重建图像清晰,结石与下颌骨的解剖位置关系显示直观。结论CB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替代传统CT进行涎石病诊断。对于双手双合诊未查及但超声提示的导管后段结石,可直接行CBCT检查进行精确诊断;对于导管前、中段结石,可考虑X线片和CBCT检查。可视化技术有助于临床患者宣教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结石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CBCT与3D打印技术对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术后VAS评分、并发症、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刘杰 邵贝贝 +1 位作者 王伟涛 魏鹏飞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63-668,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锥形束CT (CBCT)与3D打印技术对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和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 目的 探讨基于锥形束CT (CBCT)与3D打印技术对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和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1:1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术前对照组患者经CBCT数据进行3D可视化处理,通过3D可视化模型制定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应用CBCT与3D打印技术,获取实体模型进行术前评估、制定手术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牙窝完整性、邻牙松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肿胀程度、张口受限度、牙齿功能、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随访至术后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软组织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ES)]、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Ⅲ级占比、邻牙松动度Ⅲ级占比分别为6.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1%、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牙窝完整性分别为(27.82±4.58) min、(2.87±0.42)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04±5.43) min、(3.66±0.24)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5.22±0.62)分、(3.56±0.78)分、(2.26±0.7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3±0.64)分、(4.86±0.75)分、(3.41±0.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分别为(3.72±1.14) mm、(2.61±0.73) mm、(1.73±0.52) 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42±1.19) mm、(3.58±0.80) mm、(2.39±0.64)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张口受限度分别为(5.82±1.65) mm、(4.54±1.20) mm、(3.37±0.88) 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26±1.43) mm、(5.63±1.22) mm、(4.25±0.98)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咀嚼功能评分分别为(32.62±4.12)分、(37.41±5.43)分、(41.36±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1±4.37)分、(31.23±5.25)分、(35.82±5.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分别为(34.96±6.21)分、(40.67±7.23)分、(44.86±6.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2±5.79)分、(32.57±5.15)分、(37.58±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别为(34.96±6.21)分、(40.67±7.23)分、(44.86±6.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2±5.79)分、(32.57±5.15)分、(37.58±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2%、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3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ES评分、满意度分别为(10.25±0.51)分、9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8±0.43)分、84.62%,而OHRQOL评分为(12.57±1.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3±1.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应用CBCT与3D实体模型打印技术制定手术计划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肿胀及邻牙松动,促进牙齿功能恢复,且有利于减少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 锥形束CT 3D打印 视觉模拟评分法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Virtools软件与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兴权 唐智华 +2 位作者 黄健熙 王利明 蒋成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71-2976,共6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游戏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真正的利用三维来表达现实世界场景的却并不多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中的难点问题——真实三维场景建模及三维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 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游戏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真正的利用三维来表达现实世界场景的却并不多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中的难点问题——真实三维场景建模及三维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利用优秀的三维游戏软件Virtools组织和管理三维数据的优势来存储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并采用了基于视锥剔除算法的2级LOD模型和通用分页管理技术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北京和济宁两个实验区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的有效组织、管理和存取,达到了三维场景的快速渲染与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地理空间数据 视锥剔除算法 通用分页管理技术 LOD模型
下载PDF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实现埋伏牙可视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仲伟洁 潘永初 +3 位作者 张卫兵 严斌 赵春洋 王林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系统实现埋伏牙完全可视化的新技术。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埋伏牙患者17例,采用锥体束颅面CT对患者头面部扫描后,将CBCT数据转化成DICOM格式保存。使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系... 目的探讨利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系统实现埋伏牙完全可视化的新技术。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埋伏牙患者17例,采用锥体束颅面CT对患者头面部扫描后,将CBCT数据转化成DICOM格式保存。使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系统,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数字牙颌面模型。结果 17例患者CBCT数据经Dolphin软件处理后,均重建出所需牙颌三维数字图像,充分显示埋伏牙的位置、结构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实现了埋伏牙充分可视化。结论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可将CBCT信息转化成三维数字模型,快速、简便的实现埋伏牙可视化,为制定正确完善的治疗方案和外科开窗助萌操作以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可视化 锥形束CT(CBCT)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系统
下载PDF
装备维修作业可视性验证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溪 徐达 王宝琦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2年第6期7-9,共3页
论文根据装备维修性设计,分析了维修作业对人体视觉的要求,提出了两种维修可视性验证方法:一是基于可视锥的维修可视性验证方法;二是维修部位可视域与可视锥相结合的可视性验证方法,构建了维修部件的可视域,对装备维修可视性验证提供了... 论文根据装备维修性设计,分析了维修作业对人体视觉的要求,提出了两种维修可视性验证方法:一是基于可视锥的维修可视性验证方法;二是维修部位可视域与可视锥相结合的可视性验证方法,构建了维修部件的可视域,对装备维修可视性验证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性 维修可视性 可视锥 可视性验证
下载PDF
锥细胞营养不良与Leber氏黑矇的色觉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学珊 张清炯 +1 位作者 申煌煊 黎仕强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490-492,共3页
目的 探讨红、绿色觉基因变异是否与锥细胞营养不良、Leber氏黑有关。方法 收集锥细胞营养不良2 0例 ,Leber氏黑 8例。应用PCR 异源双链 SSCP法分析这些患者的红、绿色觉基因 ,序列分析确定点突变。结果 2例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 目的 探讨红、绿色觉基因变异是否与锥细胞营养不良、Leber氏黑有关。方法 收集锥细胞营养不良2 0例 ,Leber氏黑 8例。应用PCR 异源双链 SSCP法分析这些患者的红、绿色觉基因 ,序列分析确定点突变。结果 2例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仅有单个红 绿杂种基因而缺失正常的红、绿色觉基因 ,这种色觉基因变异类型与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觉基因 锥细胞营养不良 Leber氏黑■突变
下载PDF
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地下水漏斗可视化研究实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修东 束龙仓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3-26,共4页
根据济宁市漏斗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I 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并依据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利用可视化语言IDL对研究区地下水流场进行了可视化显示和分析。结果表明:将地下水流场的可视化... 根据济宁市漏斗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I 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并依据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利用可视化语言IDL对研究区地下水流场进行了可视化显示和分析。结果表明:将地下水流场的可视化与地下水数值模拟相结合,能够提高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可视化水平,得到更直观、更深层次的地下水流场信息,为地下水资源开采决策提供必要的地下水动力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visual MODFLOW 数值模拟 可视化 IDL
下载PDF
急性低氧对鲫鱼视网膜视杆和视锥信号的不同影响
12
作者 魏继业 王海龙 杨雄里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在保持完整血液循环的鲫鱼眼杯标本上,应用Ag-AgCl电极记录视网膜电图(ERG),研究了急性低氧下不同适应状态ERG反应变化的情况,以期分析视锥与视杆通路对急性低氧的敏感性是否不同。结果表明:1.急性低氧对明视ER... 在保持完整血液循环的鲫鱼眼杯标本上,应用Ag-AgCl电极记录视网膜电图(ERG),研究了急性低氧下不同适应状态ERG反应变化的情况,以期分析视锥与视杆通路对急性低氧的敏感性是否不同。结果表明:1.急性低氧对明视ERG-b波的影响要远远快于对暗视b波的影响,这说明视锥信号通路比视杆信号通路对缺氧敏感;2.在间视状态下,ERG的b波在低氧开始后几分钟内有一个明显的增大过程,而在明视或暗视中皆未观察到,这可能与视杆与视锥信号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视觉适应 视杆 视锥 鲫鱼 视网膜
下载PDF
基于圆台标靶的刚体目标位姿及运动参数分析
13
作者 赵立强 周艳红 +1 位作者 孔令富 乔晓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531-2535,共5页
针对双目立体视觉监测系统中目标加工点无法直接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借助圆台型标靶图像信息间接实现刚体空间位姿及三维运动参数估计的方法。在每个采样时刻,从立体图像对中提取圆台侧表面经线、纬线及其交点像坐标信息,并重建其三维坐... 针对双目立体视觉监测系统中目标加工点无法直接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借助圆台型标靶图像信息间接实现刚体空间位姿及三维运动参数估计的方法。在每个采样时刻,从立体图像对中提取圆台侧表面经线、纬线及其交点像坐标信息,并重建其三维坐标,利用圆台拟合的方法估计采样时刻圆台及目标的空间位姿;在连续两个采样时刻,从图像序列中提取对应经线的信息,构造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来估计采样周期内刚体的运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方便可行,有很好的收敛性、稳定性和抗噪性,可在机器人雕刻、医学手术等无法直接获取刀具加工点图像的特殊场景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监测 圆台标靶 卡尔曼滤波 位姿 运动参数
下载PDF
大型工件高精度定位系统及坐标基准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寇欣宇 王仲 +3 位作者 陈明舟 邾继贵 穆桂萍 叶声华 《重型机械》 2000年第6期50-5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尺寸误差自补偿 ,位置误差自修正功能的大型工件高精度定位系统。定位系统中采用的沉降锥销方法 。
关键词 视觉检测 定位 沉降锥销 软件补偿 汽车车身
下载PDF
下颌神经管在CBCT与曲面体层片上的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晨 吴润发 +1 位作者 冯斌 张显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下颌神经管在CBCT与曲面体层片上可见性的一致性,探讨影响下颌神经管在图像上可见性的非病变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在华西口腔医院同时拍摄了CBCT与曲面体层片的患者92例,由2位放射科医师同时观察患者的... 目的:对比分析下颌神经管在CBCT与曲面体层片上可见性的一致性,探讨影响下颌神经管在图像上可见性的非病变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在华西口腔医院同时拍摄了CBCT与曲面体层片的患者92例,由2位放射科医师同时观察患者的CBCT片与曲面体层片。把CBCT及曲面体层片上的下颌神经管从颏孔至下颌升支前缘处平分为1、2、3三个区域,分为0、1、2、3四个等级的分对下颌神经管的可见性进行评分。结果:2位医师间的内部一致性检验符合标准。CBCT上,区域1平均得分为2.120,区域2为2.337,区域3为2.533;曲面体层片上,区域1平均得分为1.772,区域2为1.973,区域3为2.207。越往后区域可见性越高。结论:CBCT对下颌神经管的可见性显著高于曲面体层片,仅有1%的下颌神经管在曲面体层片上可见,在CBCT上不可见。下颌神经管的可见性与年龄呈相关性,年龄越大,可见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曲面体层片 下颌神经管 可见性
下载PDF
“经验之塔”首介者杜维涛之电化教育思想研究
16
作者 朱敬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8期5-8,共4页
杜维涛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第一位专职行政主管与执行者,也是戴尔"经验之塔"的中国首介者,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化教育实践与研究有着重要影响。杜维涛认为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他明... 杜维涛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第一位专职行政主管与执行者,也是戴尔"经验之塔"的中国首介者,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化教育实践与研究有着重要影响。杜维涛认为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他明确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国营模式与教育定位,并始终在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中探索电化教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维涛 早期电化教育 经验之塔
下载PDF
三维六向锥管形预制件细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东 蒋云 李嘉禄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2-887,共6页
研究了逐步全减细纤维束工艺,并利用该工艺实现了三维六向锥管形预制件的制备。通过分析纤维束的运动走向和位置分布,获得了锥管形预制件的6种单胞;根据不同单胞结构,将预制件分为5个区域,针对5个分区的不同单胞,逐一构建几何模型,从而... 研究了逐步全减细纤维束工艺,并利用该工艺实现了三维六向锥管形预制件的制备。通过分析纤维束的运动走向和位置分布,获得了锥管形预制件的6种单胞;根据不同单胞结构,将预制件分为5个区域,针对5个分区的不同单胞,逐一构建几何模型,从而得到各部分纤维束在单胞中的排列与分布规律,可视化地表征了逐步全减细纤维束预制件的内部细观结构。研究成果为预制件几何尺寸和纤维体积百分含量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三维六向锥管形预制件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全减细纤维束工艺 三维六向锥管形预制件 内部细观结构 可视化表征
下载PDF
对视觉分辨极限值的修正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柳庭 崔志清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视觉分辨力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检测结果存在很大差距的原因及修正的方法。方法:剖析计算视觉分辨力的理论基础,应用有关视觉分辨力的基本知识,阐明计算公式中相关参数的含义。比较修正前后两种计算结果。结果:眼最小分辨角用... 目的 :探讨视觉分辨力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检测结果存在很大差距的原因及修正的方法。方法:剖析计算视觉分辨力的理论基础,应用有关视觉分辨力的基本知识,阐明计算公式中相关参数的含义。比较修正前后两种计算结果。结果:眼最小分辨角用感受器理论计算应为25″,用小数法记应为2.4;按光波动理论计算应为26.26″~35.02″,用小数法记视力应为1.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最小分辨角 锥体细胞 Rayleigh判据
下载PDF
基于视野锥的维修可视性分析方法改进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春华 方舟 +1 位作者 李阳 易朋兴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5,共7页
[目的]基于人眼视野区域建立的视野锥维修可视性分析方法无法定量评估可视性及视野遮挡的情况,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以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首先,根据人眼视野锥建立物体平面视野范围模型,确定物体在视野中的范围,结合视距与物体... [目的]基于人眼视野区域建立的视野锥维修可视性分析方法无法定量评估可视性及视野遮挡的情况,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以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首先,根据人眼视野锥建立物体平面视野范围模型,确定物体在视野中的范围,结合视距与物体体积完成视野范围的评估;然后,建立人眼到物体各部分的视线模型,判断各视线与其他物体的相交情况,确定物体各部分的遮挡情况;最后,量化评估结果,并利用CAA+RADE在VC++环境中对DELMI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改进维修可视性分析功能模块。[结果]在焊接工作站的维修可视性验证中,该方法能够对可视性进行有效评估,且可量化评估物体遮挡的情况。[结论]该改进方法能有效改善复杂设备维修中可视性分析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性分析 视野锥 量化评估 包围盒 DELMIA软件二次开发
下载PDF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和Stargardt’s病多焦视网膜电图潜伏期的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敏忠 吴经纬 RajK.Maturi 《眼视光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视锥细胞营养不良和Stargardt's病多焦视网膜电图潜伏期的差异。方法:用Verts Ⅳ系统记录分析4例视锥细胞营养不良、4例Stargardt's病和17例正常对照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将两组患者的结果分别与其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视锥细胞营养不良和Stargardt's病多焦视网膜电图潜伏期的差异。方法:用Verts Ⅳ系统记录分析4例视锥细胞营养不良、4例Stargardt's病和17例正常对照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将两组患者的结果分别与其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反应密度在1~6环均有显著性下降。两组患者的反应密度在视野中央是较明显下降,随离心度增加反应密度逐渐趋近正常对照范围。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组的潜伏期在1~3环和5~6环比正常对照组延长,但只有5~6环的数据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Stargardt's病组的潜伏期在视野中央比正常对照组延长,但只有3~4环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较大离心度的视野部位,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组的潜伏期比Stargardt's病组的潜伏期长,因此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潜伏期有可能作为鉴别这两种遗传性眼底病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Stargardt’s病 多焦视网膜电图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