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环境影响的皮影戏表演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德才 徐桂霞 《照明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皮影戏表演画面效果评价对于演出装置的改良及表演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至今未有学者进行研究。本研究在16种照明环境下对32名受试者进行心理物理实验,对色彩鲜艳度、细节清晰度、表现力与吸引力三种视觉属性进行主观评价获得相应评... 皮影戏表演画面效果评价对于演出装置的改良及表演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至今未有学者进行研究。本研究在16种照明环境下对32名受试者进行心理物理实验,对色彩鲜艳度、细节清晰度、表现力与吸引力三种视觉属性进行主观评价获得相应评分,分析照明指标参数与主观视觉评价之间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表明,3500 K为最佳色温,白炽灯光源中100 W功率最佳,LED光源2800~4500 K色温下照度达到200 lx时主观评价最高,5300 K以上的LED光源需要搭配更高的照度,照度与GAI_BB_8的线性组合可以实现对皮影戏表演画面呈现效果的有效评价。研究成果初步确定了不同光环境下皮影戏演出的最佳照明条件,为皮影戏表演画面效果的量化评价及演出装置的改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戏表演 视觉属性 评价指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可视化实验研究
2
作者 崔泽川 张晓磊 +3 位作者 银硕 郁晓健 田江平 隆武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0,共7页
为探究环境温度、甲烷预混时间以及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对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及阴影拍摄方法,基于定容光学测试系统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引燃燃料滞燃期缩短... 为探究环境温度、甲烷预混时间以及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对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及阴影拍摄方法,基于定容光学测试系统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引燃燃料滞燃期缩短,火焰发展速率增加并出现主燃区外预混合气局部着火;预混时间较短时,燃烧产生的碳烟较多,火焰发展速率随混合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预混时间较长时,火焰发展速率趋于稳定;提高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引燃燃料喷雾贯穿距离增大,滞燃期缩短,起始着火点位置发生变化,火焰发展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甲烷 引燃喷射 预混燃烧 燃烧特性 阴影法 可视化 定容弹
下载PDF
写照·影像·照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的一条线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丽慧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51-67,I0002,共18页
早期摄影概念历经以19世纪40年代的“写照”(小照)、19世纪中期的“影像”(照影、画影、照画)、到19世纪后期的“照相”(照像、照象、映相)为代表的本土观念变迁,至20世纪初,今日常见的中文命名“摄影”才出现并逐渐普及开来。由此,摄... 早期摄影概念历经以19世纪40年代的“写照”(小照)、19世纪中期的“影像”(照影、画影、照画)、到19世纪后期的“照相”(照像、照象、映相)为代表的本土观念变迁,至20世纪初,今日常见的中文命名“摄影”才出现并逐渐普及开来。由此,摄影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和演变,也经历了从融入民间肖像画到实现媒介独立的过程,是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在与西方现代视觉文化遭遇与交织的半个多世纪中,推陈出新、走向现代的一个开端,也是中国近代视觉文化观念转型的一种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概念 写照 影像 照相 视觉文化
下载PDF
红色文化主题皮影视觉形象设计探究
4
作者 雷袁 曾越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6期89-91,共3页
传承创新红色文化是当前时代重要命题,中国皮影承载红色文化基因,融合构建“非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形式,有助于弘扬皮影文化,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增强民众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文化事业发展。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皮影 视觉形象 融合设计
下载PDF
“影戏”的命名、媒介谱系及其视觉现代性经验
5
作者 戢海峰 李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0,共8页
早期观影的视觉现代性经验是在与其他不同视觉媒介的相互观照中逐步形成的。从“影戏”的命名出发,研究发现这些视觉现代性经验有两种传统:一种是以“戏”为介质的“看戏”传统,即在海派京剧、文明新戏的观看中建立电影的观看模式;另一... 早期观影的视觉现代性经验是在与其他不同视觉媒介的相互观照中逐步形成的。从“影戏”的命名出发,研究发现这些视觉现代性经验有两种传统:一种是以“戏”为介质的“看戏”传统,即在海派京剧、文明新戏的观看中建立电影的观看模式;另一种则是以“影”为介质的“观影”传统,即在西洋镜、摄影术以及幻灯片的视觉中形塑电影的视觉经验。最终,电影既使用现代技术将“影”的再现发挥得更加完善,又在综合各方戏剧形态的基础上使得“戏”的叙事和教化功能得到拓展,从而将早期观众带入一种新的现代视觉景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戏” 媒介考古 视觉现代性
下载PDF
电影《出发》视觉与色彩的诗性表达
6
作者 刘祖昊 《色彩》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本文探讨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出发》的诗性影像特征,分析了影片在视觉风格、光影与色调、色彩象征以及水元素等方面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文章还重点探讨了影片... 本文探讨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出发》的诗性影像特征,分析了影片在视觉风格、光影与色调、色彩象征以及水元素等方面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文章还重点探讨了影片结尾的视觉处理,及其与蒋兆和的国画《流民图》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导演如何通过视觉语言深化影片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出发》 视觉风格 中国美学 光影色调 色彩象征
下载PDF
湖南皮影视觉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钱美旭 王勇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9期52-57,共6页
湖南皮影作为皮影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其生存与发展透露出南方农耕文化特征,是本土文化特色之一。文章采用文献研究、设计实践等方法从湖南皮皮影偶的造型、纹饰、色彩及材质等视觉元素方面进行艺术特征分析,探寻皮影与时装结合新形式,让... 湖南皮影作为皮影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其生存与发展透露出南方农耕文化特征,是本土文化特色之一。文章采用文献研究、设计实践等方法从湖南皮皮影偶的造型、纹饰、色彩及材质等视觉元素方面进行艺术特征分析,探寻皮影与时装结合新形式,让皮影艺术在现代有更多传承形式,实现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皮影 皮影 视觉元素 女装设计 图案设计
下载PDF
非遗皮影文化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8
作者 彭凌玲 洪楚涵 《丝网印刷》 2023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基于非遗皮影文化的可视化设计特点分析,探索展示空间中显、隐性构成要素的可视性符号生成路径,提炼出基于信息可视化理论下的设计方法,丰富皮影文化的信息传播样态,同时尝试拓宽国家非遗传统文化的数字宣传空间。
关键词 非遗皮影文化 信息可视化 视觉符号 可视化设计
下载PDF
图形创意元素在化妆品包装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田怡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1,共6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于化妆品的追求也在提升,在追求化妆品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化妆品外包装的设计感。因此,化妆品包装设计升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妆品的销售量。针对此现象,本文对图形创意元素在化妆品包装视觉形象设计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于化妆品的追求也在提升,在追求化妆品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化妆品外包装的设计感。因此,化妆品包装设计升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妆品的销售量。针对此现象,本文对图形创意元素在化妆品包装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图形创意元素在化妆品包装中应用主要为实现提升并凸出化妆品形象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消费者的选购化妆品心理以及图形创意元素的分类,通常设计包括线、面和立体空间等类别,获知图形创意元素类别后,研究图形创意元素的应用情况,设计策略包含图形同构、正负图形、异变异影,通过这些策略,在化妆品包装上达到良好的视觉形象设计效果,提升化妆品包装的视觉效果与艺术效果,体现出较高的审美艺术,最终实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创意元素 化妆品包装 视觉形象设计 图形同构 正负图形 异变异影
下载PDF
基于CNKI的皮影保护与发展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月亮 易澳龙 马成成 《湖南包装》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梳理中国皮影研究进程,有助于发现国内皮影保护、发展和创新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旨在为国内皮影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了解其领域内未来研究热点与主题提供参考。运用Citespace对2000年1月—2022年8月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化和可视化分... 梳理中国皮影研究进程,有助于发现国内皮影保护、发展和创新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旨在为国内皮影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了解其领域内未来研究热点与主题提供参考。运用Citespace对2000年1月—2022年8月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化和可视化分析,绘制国内皮影研究相关知识图谱。根据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研究体系和策略未完善;研究成果形式单一且内容重复;研究机构和研究学者合作不紧密,未形成影响较为深远的研究团队。需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对策,为皮影保护、发展以及创新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野;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审视其领域内的发展;同时还需注重技术的发展以及当下应用方式的创新,探索数字化、大数据技术以及文创设计等在皮影创新发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论灯光造型艺术在实景光影秀中的视觉呈现
11
作者 于卓 《演艺科技》 2023年第1期80-85,共6页
实景光影秀是融合自然景观、建筑实体等,综合运用灯光造型艺术、多媒体视觉艺术等创作的特色演出。本文主要以“郎酒庄园”“大有兰州”和“风华涉县”三个案例进行分析,探究灯光造型艺术在实景光影秀中的视觉呈现。
关键词 灯光造型艺术 实景光影秀 视觉呈现
下载PDF
双基地雷达探测范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慧军 袁修久 +1 位作者 张敬卓 赵学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7期224-226,共3页
利用插值方法计算双基地雷达散射截面积,由此建立压制干扰条件下的双基地雷达探测范围方程。将导数取零作为曲线取极值的必要条件,推导出双基地雷达警戒区域边界解析表达式。在估算警戒区域面积的基础上,提出双基地雷达盲区的构造算法,... 利用插值方法计算双基地雷达散射截面积,由此建立压制干扰条件下的双基地雷达探测范围方程。将导数取零作为曲线取极值的必要条件,推导出双基地雷达警戒区域边界解析表达式。在估算警戒区域面积的基础上,提出双基地雷达盲区的构造算法,并给出网格点上双基地雷达探测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计算方法。利用OpenGL绘制双基地雷达三维探测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微机上实时地显示压制干扰条件下双基地雷达三维探测范围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雷达探测范围 三维可视化 雷达盲区 警戒区域
下载PDF
一个地形可视化系统的建立与阴影分析计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红漫 白振兴 +1 位作者 王宇宙 赵宗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地形可视化对土地的规划利用和综合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直观的地理形象,便于实施操作和想定作战方案,从而取代传统的沙盘模型且易于进行地形定量计算。本文根据某工程的实际需要建立了一个地形可视化系统,... 地形可视化对土地的规划利用和综合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直观的地理形象,便于实施操作和想定作战方案,从而取代传统的沙盘模型且易于进行地形定量计算。本文根据某工程的实际需要建立了一个地形可视化系统,并对太阳时角地形造影(阴影)进行了分析计算。实用结果证明:该系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可视化 阴影分析计算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认知的三维地图光影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乃 孔凡秋 +1 位作者 杨鸿海 张百灵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2-308,共7页
针对现有三维地图在光照与阴影表达上存在的不足,从色彩学的角度探讨光照与阴影的颜色随时间和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基于空间认知习惯,对不同太阳高度角下光照与阴影的RGB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三维地图光影模型,为人们... 针对现有三维地图在光照与阴影表达上存在的不足,从色彩学的角度探讨光照与阴影的颜色随时间和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基于空间认知习惯,对不同太阳高度角下光照与阴影的RGB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三维地图光影模型,为人们在使用已有三维建模软件或利用组件式技术开发三维地图可视化软件时提供依据,以增强三维地图的视觉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图 自动建模 空间认知 光照 阴影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Monte-Carlo辐射模型的水下光场绘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森 康凤举 曾艳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提出许多处理光照及阴影的方法,但这些常规方法大都致力于生成空气介质中真实感的三维动画,而对传统的水下光场及光影的动态效果建模问题研究较少。给出一个水下光场及流动光影效果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从海洋水体的... 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提出许多处理光照及阴影的方法,但这些常规方法大都致力于生成空气介质中真实感的三维动画,而对传统的水下光场及光影的动态效果建模问题研究较少。给出一个水下光场及流动光影效果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从海洋水体的光传输物理特性,然后根据该特性给出Monte-Carlo模型,通过研究风海波下光的干涉现象及漫射现象,建立水下光场的二三维可视化模型,基于改进的全局光照及辐射度模型实时计算出阴影的流动效果。此外,还给出了生成三维水下光场及动态光影的方法及相应的游戏动画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场 可视化 交互光影 水下 风海波
下载PDF
具有伪装图像像素不扩展的(2,2)视觉密码方案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洪君 鲁晓颖 +1 位作者 牟晓丽 杨轶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针对视觉密码具有扩展度大,分享为毫无意义的随机二值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伪装图像的像素不扩展的(2,2)视觉密码方案。该方案对秘密图像分享时,等概率随机抽取基本矩阵的一列,然后将所得向量的每个元素分配给相应的分享图像。该... 针对视觉密码具有扩展度大,分享为毫无意义的随机二值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伪装图像的像素不扩展的(2,2)视觉密码方案。该方案对秘密图像分享时,等概率随机抽取基本矩阵的一列,然后将所得向量的每个元素分配给相应的分享图像。该方法用白色像素在恢复图像的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出现频率的不同区分黑色和白色,白像素在白色区域出现的频率比在黑色区域出现的频率高。解密后的秘密图像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安全性,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密码 基本矩阵 分享图像 秘密图像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均值偏移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莉 谭新莲 +1 位作者 周文晖 刘济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针对道路分割中遇到的问题,对均值偏移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它在道路分割中的应用。改进的均值偏移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了特征空间变换。整个道路分割算法融合了改进的均值偏移算法、相邻帧之间的场景变化信息和车体运动信息。该方法克... 针对道路分割中遇到的问题,对均值偏移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它在道路分割中的应用。改进的均值偏移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了特征空间变换。整个道路分割算法融合了改进的均值偏移算法、相邻帧之间的场景变化信息和车体运动信息。该方法克服了在道路有分叉及道路边界方向特殊时由于建立简化的道路模型而带来的问题。与用未改进的均值偏移算法及其它分割方法得到的分割结果相比,该方法得到的道路边界准确,可靠性高,划分出了车辆能安全通行的路面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分割 均值偏移算法 图像二值化 阴影检测 视觉导航
下载PDF
虚拟航空场景中阴影消除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舒建文 吴誉兰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99,168,共4页
研究虚拟航空场景真实感仿真问题。真实航空视野场景中,航空视野兴趣区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和不定性的物体。物体会造成场景中出现随机性遮挡干扰。传统的虚拟建模技术很难对上述随机物体做出预判,进而造成虚拟建模像素意外遮挡,虚拟场景... 研究虚拟航空场景真实感仿真问题。真实航空视野场景中,航空视野兴趣区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和不定性的物体。物体会造成场景中出现随机性遮挡干扰。传统的虚拟建模技术很难对上述随机物体做出预判,进而造成虚拟建模像素意外遮挡,虚拟场景中形成较大阴影,影响了航空视野虚拟场景的真实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HSV空间内,虚拟航空视野中的阴影去除算法,通过卡尔曼滤波对航空视觉图像进行实时跟踪,计算产生的阴影部分面积,利用合理的HVS空间内的像素阀值计算消除航空视觉虚拟现实中的阴影。后期的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的消除运动状态下的视觉阴影,算法的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航空视觉 阴影消除
下载PDF
基于发散光反射式布局的大视场显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茂雄 张弯洲 +2 位作者 吴运刚 袁强 邓维鑫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2,共6页
更大尺度风洞和试验模型以及更长射流的流场测量,对流场显示的视场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和验证两种基于发散光反射式布局的大视场显示方法,分别为反射式聚焦纹影方法和反射式阴影方法。通过改进源格栅和光源,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套反... 更大尺度风洞和试验模型以及更长射流的流场测量,对流场显示的视场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和验证两种基于发散光反射式布局的大视场显示方法,分别为反射式聚焦纹影方法和反射式阴影方法。通过改进源格栅和光源,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套反射式聚焦纹影显示装置,获得了直径约1.5 m的视场结果。视场均匀性和试验条件下的最短曝光时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大型风洞及其他场合的大视场显示。同时,为解决试验现场振动较强的测量问题,搭建了发散光反射式阴影显示装置,获得了约2.5 m长度的燃烧射流流场显示结果。最后根据发散光反射式流场显示方法的特点,开展了其在大型风洞布局的适用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适用于大型风洞的大视场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显示 聚焦纹影 阴影法 大型风洞 射流流场
下载PDF
纹影系统中物平面的选择与刀口的设置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华 杨臧健 +2 位作者 吴敏 高增梁 钟英杰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96,共6页
纹影方法是重要的流场可视化手段,实验前需要对纹影系统进行细致调节,物平面的选择与刀口的设置是影响纹影图像信息的关键环节。以穿过火焰的光线偏折特性和成像记录为例,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物平面下所获图像特征,说明了在撤掉刀口的情况... 纹影方法是重要的流场可视化手段,实验前需要对纹影系统进行细致调节,物平面的选择与刀口的设置是影响纹影图像信息的关键环节。以穿过火焰的光线偏折特性和成像记录为例,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物平面下所获图像特征,说明了在撤掉刀口的情况下消除图像的阴影效果是确定纹影物平面的有效方法。基于纹影法的工作原理和刀口进给量与纹影图像的对应关系,分别讨论了刀口方向选择、焦点位置确定和刀口切入量设置。为合理使用纹影系统进行流场可视化测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影系统 阴影 物平面 刀口 流场可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