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eaching Dynamic Properties of Five Kinds of Microparticulate forms of Vitamin B_1
1
作者 吴格天 MAI +2 位作者 Kangsen Zhu Wei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With an aim to reduce leaching of water soluble vitamins, the leaching properties of five kinds of microparticulate forms of vitamin B 1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ynamic system. These microparticles include: algin... With an aim to reduce leaching of water soluble vitamins, the leaching properties of five kinds of microparticulate forms of vitamin B 1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ynamic system. These microparticles include: alginate and alginate CMC microcapsules prepared by emulsion coacervation process (ECP), alginate and gelatin microcapsules prepared by spray drying process (SDP), and alginate microbound. The results show these five microparticulate forms of VB 1 can reduce leaching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crystalline form VB 1, and the leaching rates at different intervals, diameters and encapsulation efficiencies ( EE )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all kinds of microparticles (ANOVA, P <0.05). The leaching properties of the five microparticles are in accord with Higuchi equation. Based o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half loss time ( T 50 ) is determined.In conclusion, the alginate CMC microencapsule is a potential tool to reduce leaching of water soluble vitam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CHING MICROENCAPSULATION Microbound vitamin b 1
下载PDF
Metabolomic Study on Vitamins B_1, B_2, and PP Supplementation to Improve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 in Mice under Acute Hypoxia Based on ~1H NMR Analysis 被引量:5
2
作者 JIN LIU JIAN-QUAN WU JI-JUN YANG JING-YU WEI WEI-NA GAO CHANG-JIANG GUO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12-318,共7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metabolic changes after acute hypoxia and modulating effect of vitamins B1, B2, and PP supplementation in mice exposed to acute hypoxia. Methods Fifty male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 Objective To explore metabolic changes after acute hypoxia and modulating effect of vitamins B1, B2, and PP supplementation in mice exposed to acute hypoxia. Methods Fifty male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normal, acute hypoxia, acute hypoxia with 2, 4 and 8 time- vitamins B1, B2, and PP supplementation . All mice were fed with corresponding diets for two weeks and then were exposed to a simulated altitude of 6 000 meters for 8 h, except for the normal grou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changes of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ome serum metabolites under induced acute hypoxia, essentially relative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lactate, sugar and lipids and decrease in ethanol. The serum levels of choline, succinate, taurine, alanine, and glutamine also increased and phosphocholine decreased in the acute hypoxia group. After vitamins B1, B2, and PP supplementation, all these metabolic changes gradually recovered. Conclusio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erum metabolic profile were observed by metabolomics in mice exposed to acute hypoxia, and vitamins B1, B2, and PP supplementation proved to be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some metabolic pathway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etary intakes of vitamins B1, B2, and PP should be increased under hypoxia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mins b1 b2 and PP Acute hypoxia 1H NMR MICE
下载PD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mapping of vitamins B1 and B2 in common wheat 被引量:5
3
作者 Jieyun Li Jindong Liu +5 位作者 Wei'e Wen Pingzhi Zhang Yingxiu Wan Xianchun Xia Yan Zhang Zhonghu He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63-270,共8页
Vitamin B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normal life activiti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who have to intake the microelement from the outside, especially from cereal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166 Chinese and foreign w... Vitamin B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normal life activiti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who have to intake the microelement from the outside, especially from cereal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166 Chinese and foreign wheat cultivars planted in two environments were characterized for variation in vitamin B1 and B2 contents.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 using the wheat 90 K SNP assay identified 17 loci for vitamin B1 and 7 for vitamin B2 contents.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the number of favorable alleles with vitamin B1 and B2 contents. Marker-trait associations(MTAs) at IWB43809(6AS, 0cM) and IWB69903(6AS, 13cM) were new and stable, an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vitamin B1 content across two environments. The loci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and associated SNP markers could be used for improvement of vitamin B1 and B2 contents to obtain superior quality along with grain yield in w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 K SNP assay GWAS vitamin b1 vitamin b2 Triticum aestivum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_1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by Flow-injection Analysis with Biamperometric Detection
4
作者 LI Li-jun CHENG Hao +1 位作者 ZHAO Chuan HU Xiao-ge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50-653,共4页
A new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the on-lin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1 is presented. Based on dead-stop endpoint biamperometry by using two platinum foil electrodes with an applied potential difference of 150 mV, vi... A new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the on-lin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1 is presented. Based on dead-stop endpoint biamperometry by using two platinum foil electrodes with an applied potential difference of 150 mV, vitamin B1 can be oxidized by hexacyanoferrate ( Ⅲ ) in a sodium hydroxide medium via a reversible indicating couple Fe( CN)6^4- /Fe(CN)6^3- The cell current is linear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vitamin B1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4. 0 × 10^-6-1.0 × 10^ -3 mol/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8.0 ×10 ^-7 mol/L(0. 27 μg/mL). Most familiar excipients, ions and vitamins do not interfere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1. The method display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high efficiency( 180 samples/h), and high selectivity,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1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bIAMPEROMETRY vitamin b1 How-injection analysis
下载PDF
维生素B_1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及测定 被引量:8
5
作者 孙炳耀 赵蕾 +1 位作者 钟红舰 杨育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74-77,共4页
以 p H5 .0 0的 HAc~Na Ac缓冲溶液作底液 ,维生素 B1 在汞电极上有一个很灵敏的还原峰 ,峰电位为 -1 3 90 m V(vs.SCE) ,峰高与 B1 浓度在 1 0 - 6 ~ 1 0 - 4mol/ L范围内呈线性 (r=0 .999) .将该方法用于药片、大豆与米糠中维生素 ... 以 p H5 .0 0的 HAc~Na Ac缓冲溶液作底液 ,维生素 B1 在汞电极上有一个很灵敏的还原峰 ,峰电位为 -1 3 90 m V(vs.SCE) ,峰高与 B1 浓度在 1 0 - 6 ~ 1 0 - 4mol/ L范围内呈线性 (r=0 .999) .将该方法用于药片、大豆与米糠中维生素 B1 的测定 ,结果与荧光法吻合 .探讨了维生素 B1 的电极反应 ,发现有两个质子参与了电极反应 ,电子转移数为 2 .此外 ,实验证明了 B1 的电极反应为一准可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电化学性质 线性扫描极谱法 药物分析 电极反应 电子转移数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谷维素和维生素B_1增强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潘励山 尹萍 +2 位作者 宁亚清 陈磊 张开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地西泮、谷维素和维生素B1按 1∶32∶8的比例合用后的抗焦虑作用 ,并同地西泮比较。方法 :采用大、小鼠高架十字谜宫模型和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对抗模型。结果 :在大、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 ,地西泮与谷维素和维生素B... 目的 :研究地西泮、谷维素和维生素B1按 1∶32∶8的比例合用后的抗焦虑作用 ,并同地西泮比较。方法 :采用大、小鼠高架十字谜宫模型和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对抗模型。结果 :在大、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 ,地西泮与谷维素和维生素B1合用后 ,大、小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率明显增加 ,表现出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而且其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率的增加 ,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与其含量相等的地西泮的作用。在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对抗实验中 ,合用后对抗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的ED50 值为 2 3.4mg·kg-1,其地西泮含量为 0 .6mg·kg-1,远低于地西泮单方的ED50 值 3.5mg·kg-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谷维素 维生素b1 高架十字迷宫 五甲烯四氮唑辨别实验 抗焦虑作用
下载PDF
维生素B_1、C和鲜桔汁对人肺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晓娜 黄承钰 +1 位作者 杨咏涛 何涛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 : 观察维生素 B1、C及富含维生素 C的鲜桔汁在体外对人肺癌细胞 YTMLC-90生长的影响。方法 : 实验分 4组 :溶剂对照组 ,鲜桔汁组 (含维生素 C终浓度 30 ,60 ,1 2 0 μg/ml) ,维生素 C组 ( 30 ,60 ,1 2 0 μg/ml) ,维生素 B1组 ( ... 目的 : 观察维生素 B1、C及富含维生素 C的鲜桔汁在体外对人肺癌细胞 YTMLC-90生长的影响。方法 : 实验分 4组 :溶剂对照组 ,鲜桔汁组 (含维生素 C终浓度 30 ,60 ,1 2 0 μg/ml) ,维生素 C组 ( 30 ,60 ,1 2 0 μg/ml) ,维生素 B1组 ( 0 .0 1 ,0 .1 ,1 μg/ml)。实验方法包括四唑盐( MTT)比色实验 ,集落形成实验和 3H- Td R掺入实验。鲜桔汁中维生素 C含量及培养基中维生素 C稳定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测定。结果与结论 : 以上三项实验均显示鲜桔汁、维生素 C及B1对人肺癌细胞 YTMLC- 90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 -效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 ;维生素 B1、C的抑癌作用在 72 h后才能显示出 ;鲜桔汁组抑癌作用强于纯品维生素 B1和 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维生素C 肺癌 鲜桔汁
下载PDF
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维生素B_1配伍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阎月 葛蒙梁 +2 位作者 阎明 刘冬玲 段绍瑾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维生素B1(VB1)联合应用在体内抗氧化的作用。方法:观察这些药物对乙醇诱发大鼠氧应激态作用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肝线粒体总超氧化物歧... 目的:探讨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维生素B1(VB1)联合应用在体内抗氧化的作用。方法:观察这些药物对乙醇诱发大鼠氧应激态作用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肝线粒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乙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乙醇+Ge132+VB1+GSH组与乙醇组比较,肝线粒体酮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上升(P<0.05)。结论:Ge132与GSH和VB1联合应用对乙醇导致的自由基损伤有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锗 倍半氧化物 谷胱甘肽 维生素b1 配伍
下载PDF
离子对液相色谱法测定活络灵胶囊中非那宗、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俊 徐育川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0,共4页
在μBondapakC18柱上,乙腈—水相(取辛烷基磺酸钠0.32g、三乙胺2mL,冰醋酸10mL,加水至1000mL)(13∶87)为流动相,同时分离和测定活络灵胶囊中非那宗、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检测波长280... 在μBondapakC18柱上,乙腈—水相(取辛烷基磺酸钠0.32g、三乙胺2mL,冰醋酸10mL,加水至1000mL)(13∶87)为流动相,同时分离和测定活络灵胶囊中非那宗、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检测波长280nm。三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6次测定的回收率±RSD分别为(100.17±0.04)%、(99.90±0.22)%、(100.17±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终灵胶囊 非那宗 维生素b1 维生素b6 测定
下载PDF
维生素B_1的电化学聚合及催化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秋霞 马玉荣 +1 位作者 何畏 王雪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3-715,共3页
用循环伏安法在石墨电极上制备了 VB1聚合膜修饰电极,VB1聚合膜在 pH 5的 PBS中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 Epa=350 mV,Epc=325 mV,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表明电子在膜中的传递为扩散控制... 用循环伏安法在石墨电极上制备了 VB1聚合膜修饰电极,VB1聚合膜在 pH 5的 PBS中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 Epa=350 mV,Epc=325 mV,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表明电子在膜中的传递为扩散控制,且聚合膜与VB1单体有不同的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VB1聚合膜对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聚合 维生素b1 多巴胺 肾上腺素 电催化作用 导电性聚合物模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荧光反应速率法测定VB_1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松青 夏殊 +1 位作者 陈小明 胡朝晖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7,共4页
基于K3 Fe(CN) 6在碱性溶液中氧化VB1的荧光动力学反应 ,利用自制的简单装置 ,以NaOH的加入为反应起点 ,监视荧光反应的进行 ,建立了荧光反应速率法测定VB1的方法 .方法线性范围为 0 .0 135~ 5 .40g/L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96 ,检出... 基于K3 Fe(CN) 6在碱性溶液中氧化VB1的荧光动力学反应 ,利用自制的简单装置 ,以NaOH的加入为反应起点 ,监视荧光反应的进行 ,建立了荧光反应速率法测定VB1的方法 .方法线性范围为 0 .0 135~ 5 .40g/L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96 ,检出下限为 4.80 μg/L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8% (n =15 ) .方法应用于VB1药物分析 ,标准加入的回收率在 95 .1%~ 10 1.3%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荧光反应速率法 动力学法 药物分析 含量测定 线性相关系数 回收率
下载PDF
鲍人工配合饲料维生素C和B_1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永沛 刘年生 蔡慧农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28,共5页
研究了鲍人工配合饲料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维生素C和B1 的稳定性. 在45℃、60℃、80℃、100 ℃和120℃等5 种烘干温度条件下, 饲料中Vc 的保留率分别为61 % 、62% 、65% 、19% 和6 % . 建议烘干... 研究了鲍人工配合饲料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维生素C和B1 的稳定性. 在45℃、60℃、80℃、100 ℃和120℃等5 种烘干温度条件下, 饲料中Vc 的保留率分别为61 % 、62% 、65% 、19% 和6 % . 建议烘干温度控制在80 ℃以下. 饲料含水率影响了Vc 的保留率, 烘干过程应尽快设法除去饲料中的水份. 烘干后, VB1 的保留率为49% (80 ℃、6h) . 海水浸泡使大量维生素遭受损失. 浸泡24h, VC 的保留率仅为浸泡前的1.9 % , VB1 为3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配合饲料 维生素C 维生素b1 稳定性
下载PDF
流通式化学发光维生素B_1传感器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正华 黄建新 王睿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7-469,共3页
AIM To determine vitamin B 1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by chemiluminescence (CL) flow sensor. METHODS When 200 μL of Na 3PO 4 was passed through an anion exchange column, K 3Fe(CN) 6 was eluted from the resin an... AIM To determine vitamin B 1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by chemiluminescence (CL) flow sensor. METHODS When 200 μL of Na 3PO 4 was passed through an anion exchange column, K 3Fe(CN) 6 was eluted from the resin and then mixed with the vitamin B 1 stream containing NaOH to product CL, by the fast oxidation reaction between vitamin B 1 and K 3Fe(CN) 6 in alkaline solution. RESULTS The CL emission intensity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vitamin B 1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1 0×10 -5 to 1 0×10 -3 mol·L -1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8 0×10 -6 mol·L -1 (3σ). A complete analysis, including sampling and washing, can be performed within 2 min with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s than 4 0%. CONCLUSION The vitamin B 1 flow sensor was stable for over 200 analyses and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 1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传感器 流通式化学发光
下载PDF
离子对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赖氨酸颗粒剂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苗惠珠 刘玉波 刘艳娥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建立IP- HPLC测定复方赖氨酸颗粒剂中维生素B1 和维生素B6 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 水相( 辛烷磺酸钠0.32g,三乙胺2ml, 冰醋酸10ml, 加水至1 000ml)(13... 目的:建立IP- HPLC测定复方赖氨酸颗粒剂中维生素B1 和维生素B6 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 水相( 辛烷磺酸钠0.32g,三乙胺2ml, 冰醋酸10ml, 加水至1 000ml)(13:87)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结果:两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6 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RSD,维生素B1 为100.58 % ±0.50 % ,维生素B6 为99.98 %±0 .74 % 。结论:本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赖氨酸颗粒剂中维生素B1 和维生素B6 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液相色谱法 复方赖氨酸颗粒剂 维生素bL 硅胶 维生素b6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B1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俊朋 袁慧娟 +4 位作者 郭丽君 赵志刚 陈奕锜 史晓阳 汪艳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维生素B 1(VitB 1)水平变化,分析VitB 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354例T2DM患者。根据DPN的诊断标准将研...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维生素B 1(VitB 1)水平变化,分析VitB 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354例T2DM患者。根据DPN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on-DPN组,237例)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11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检测生化指标及维生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VitB 1水平与双侧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双侧胫后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其他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PN的危险因素。结果Non-DPN组与DPN组VitB 1、VitB 6、VitB 12、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tB 1水平与HbA1c、总白细胞数量、间接胆红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腓肠神经的SNCV、胫后神经的MNCV、VitB 6、VitB 9及VitB 1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VitB 1和VitB 12是DPN的保护因素,病史和HbA1c是DPN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VitB 1水平与T2DM神经病变密切相关,VitB 1是DPN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维生素b1
下载PDF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_1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林芹 张爱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5-256,258,共3页
在氢氧化钠介质中,微量维生素B1对高碘酸钾氧化苯并红紫4B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维生素B1含量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了反应动力学参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4mg·L-1,检出限为7.0×10-6g·L-1。用于... 在氢氧化钠介质中,微量维生素B1对高碘酸钾氧化苯并红紫4B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维生素B1含量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了反应动力学参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4mg·L-1,检出限为7.0×10-6g·L-1。用于小米粉和维生素B1片剂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光度法 苯并红紫4b 高碘酸钾 维生素b1
下载PDF
维生素C联合氢化可的松及维生素B_1在脓毒症早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锦源 吴嘉锟 +2 位作者 梁启光 梁锦堂 姚慧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2400-2403,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氢化可的松及维生素B1在脓毒症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治疗,研究组采用维生...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氢化可的松及维生素B1在脓毒症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治疗,研究组采用维生素C联合氢化可的松及维生素B1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ICU第1天及第3天血清丙二醛(MDA)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CU第1天、第2天及第3天的器官功能障碍程度(SOFA)评分、降钙素原(PCT)水平及2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应用时间。结果研究组实际病死率(8.0%与31.25%)及AKI发生率(10.00%与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ICU第3天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SOD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1);研究组ICU第2天、第3天的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1);研究组第2天、第3天的SOF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1);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维生素C联合氢化可的松及维生素B1可降低AKI发生率,迅速纠正氧化应激反应,预防器官功能障碍,清除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氢化可的松 维生素b1 脓毒症 早期
下载PDF
银电极电位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_1丸中V_(B1)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福成 张云涛 姚长斌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提出了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 ,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丸中VB1的含量 ,滴定终点由电位突跃来判断 ,此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4 2 % (n =5 ) ,加标回收率为98.7%~ 10 0 .3%
关键词 维生素b1 银电极 电位滴定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维生素B_1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玲 倪永年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1997年第3期273-276,共4页
采用吸附伏安法对维生素B1的性质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pH11.20B-R缓冲溶液中,维生素B1在悬汞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为-651±8mV(vs.Ag/AgCl),维生素B1浓度增大,... 采用吸附伏安法对维生素B1的性质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pH11.20B-R缓冲溶液中,维生素B1在悬汞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为-651±8mV(vs.Ag/AgCl),维生素B1浓度增大,峰电位负移,在0.0015~0.15μg/mL之间峰高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用于维生素B1片剂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吸附伏安法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维生素B_1缺乏病暴发流行的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一平 彭言群 +5 位作者 邓宗作 陈长宝 陈贤柏 曹忠恕 黄景 王国生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为确诊某厂一起不明原因的暴发性疾病及研究其发生原因。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的方法。结果 该厂是由于食物加工和烹调方法不当而导致维生素B1丢失过多、摄入严重不足而致维生素B1缺乏病的暴发 ,采取大剂量维生素B1治疗... 目的 为确诊某厂一起不明原因的暴发性疾病及研究其发生原因。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的方法。结果 该厂是由于食物加工和烹调方法不当而导致维生素B1丢失过多、摄入严重不足而致维生素B1缺乏病的暴发 ,采取大剂量维生素B1治疗后病人全部治愈。结论 不科学的烹调方法极易造成维生素B1损失、摄入严重不足 ,在临床和预防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缺乏病 暴发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