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祖先序列重建增强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热稳定性
1
作者 管立军 朱玲 +7 位作者 王崑仑 李家磊 高扬 严松 张馨笛 陈晴 季妮娜 李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21-128,共8页
为解决现有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ase)热稳定性差的产业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发育指导的大数据挖掘、合理修饰和祖先序列重建策略(ASR),重建了具有不同催化结构域DAEase的祖先序列,构建了表达载体,通过重组表达与分子对接筛选出了DAEa... 为解决现有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ase)热稳定性差的产业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发育指导的大数据挖掘、合理修饰和祖先序列重建策略(ASR),重建了具有不同催化结构域DAEase的祖先序列,构建了表达载体,通过重组表达与分子对接筛选出了DAEase A13并进行酶学性质表征,此外,还基于结构分析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DAEase A13热稳定性增强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基于ASR策略所构建的A13 70℃时半衰期可达8.4 h,其热稳定性较野生(WT)酶显著增强,最大转化率为31%,催化活性也略高于WT酶。立体结构模拟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ASR A13中大量氢键和疏水作用的增加维持了高温下酶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是其热稳定性增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证实了ASR策略可以改造DAEase使其稳定性、活性和混杂性增强,可以为D-阿洛酮糖工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物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序列重建 d-阿洛酮糖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化瘀杀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对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表达量的影响
2
作者 陈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360-2366,共7页
【目的】探讨化瘀杀胚汤(由丹参、赤芍、桃仁、蜈蚣、紫草、天花粉、三七等中药组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患者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化瘀杀胚汤(由丹参、赤芍、桃仁、蜈蚣、紫草、天花粉、三七等中药组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患者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杀胚汤治疗,连续用药3 d并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2组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率、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治疗后输卵管完全通畅率与不通畅率,观察2组保守治疗成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为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包块吸收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治疗后的输卵管完全通畅率为55.77%(2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5%(11/52);不通畅率为19.23%(10/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62%(3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与治疗前比较,2组保守治疗成功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不适为主,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5%(24/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杀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提高药物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有助于包块的吸收以及输卵管通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TGF-β/Smad2/3蛋白水平及microRNA-30d-5p的相对表达量,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杀胚汤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TGF-Β SMAd2 Smad3 microRNA-30d-5p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D对≥6岁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al-3、IL-17A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刘丽辉 黄伟 +1 位作者 李明丽 张从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补充维生素D对≥6岁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凝集素3(Gal-3)、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50例≥6岁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补充维生素D对≥6岁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凝集素3(Gal-3)、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50例≥6岁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50例≥6岁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行维生素D补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对两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E(Ig E)、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气道炎症指标痰液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值及血清Gal-3、IL-17A水平进行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比对照组的84.00%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均<0.05)。两组治疗后FVC、FEV_(1)、FEV_(1)/FVC、PEF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均<0.05)。两组治疗后Ig E比治疗前低,Ig A、Ig G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Fe NO、Gal-3、IL-17A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6岁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免疫球蛋白及血清Gal-3、IL-17A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d 免疫球蛋白 半乳糖凝集素3 儿童
下载PDF
维生素D_(3)联合rTMS、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血清25-(OH)D_(3)、BDNF、认知损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风英 何兰英 +3 位作者 李素水 张翠芳 李运良 孙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D_(3)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认知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104例,根据... 目的 探讨维生素D_(3)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认知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维生素D_(3)联合rTMS、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rTMS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精神病性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损伤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脑电图及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25-(OH)D_(3)、BDNF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80.77%(42/52)(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各项评分、α波幅及血清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θ波幅及血清IGF-1、NCAM、Galectin-3、25-(OH)D_(3)、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_(3)联合rTMS、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精神病性症状,改善脑电异常,降低认知功能损伤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维生素d_(3) 重复经颅磁刺激 阿立哌唑 25-羟基维生素d_(3)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认知损伤 脑电图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条件优化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微微 常楚婷 +4 位作者 冯敬杰 张家赫 李飞胜 丁文涛 王昌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59,共7页
功能性稀有糖D-阿洛酮糖主要由基因工程菌株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 3-epimerase,DAE)催化果糖生产。该研究以表达DAE的重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等成分进行优化,获得... 功能性稀有糖D-阿洛酮糖主要由基因工程菌株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 3-epimerase,DAE)催化果糖生产。该研究以表达DAE的重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等成分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的培养基组合:蔗糖10 g/L、大豆蛋白胨15 g/L、(NH4)2SO_(4)3 g/L、KH2PO_(4)3 g/L、MgSO_(4)0.5 g/L、MnSO_(4)0.025 mmol/L。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发酵诱导时间(10 h)、接种量(3%,摇瓶)、装液量(30%)以及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添加浓度(1 mmol/L),使OD_(600)增加了1.46倍,酶活提高了2.57倍。在此基础上,利用5 L发酵罐进行放大发酵实验,确定了最佳诱导时间。在最佳条件下,经过18 h的诱导发酵,菌体OD_(600)最高值达51.8,干重达到21.5 g/L,酶活达到103.8 U/mL。当细胞添加量为0.014 g DCW/L时,以500 g/L D-果糖为底物,pH为7,50℃,1 h转化率达28.76%,D-阿洛酮糖最高生成量可达149.74 g/L。该研究对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发酵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重组大肠杆菌 高密度发酵 发酵优化 重组蛋白
下载PDF
高稳定液态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制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亚宏 郭元亨 +4 位作者 王小艳 丁长河 周浩 冉小力 田芳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12-716,721,共6页
为解决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衰减过快、贮运成本高的问题,拟开发一款具有良好存贮稳定性的DEA液态酶制剂。以半衰期为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半衰期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并进一步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酶制剂的配方进行优化。... 为解决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衰减过快、贮运成本高的问题,拟开发一款具有良好存贮稳定性的DEA液态酶制剂。以半衰期为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半衰期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并进一步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酶制剂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稳定DAE酶制剂的最佳配比为0.1mol·L^(-1)CaCl_(2)、3.96%海藻糖、41.68%葡萄糖、29.32%PEG-400。在此条件下,半衰期为292天,与模拟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17%。通过工艺优化,将DAE的储存时间大幅延长,提高了酶制剂的贮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高稳定性 液态酶制剂
下载PDF
血清25-(OH)D_(3)水平与单纯性肥胖患儿营养代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萍 董杰 王向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单纯性肥胖患儿营养代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儿196例,根据血清25-(OH)D_(3)水平分为维生素D(VitD)充足组(n=20)...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单纯性肥胖患儿营养代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儿196例,根据血清25-(OH)D_(3)水平分为维生素D(VitD)充足组(n=20)、VitD不足组(n=95)、VitD缺乏组(n=81)。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糖代谢指标、血脂水平及免疫功能,并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患儿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5-(OH)D_(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空腹血糖(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D缺乏组的FIN、HOMA-IR均高于VitD充足组、VitD不足组(P<0.05);三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 D缺乏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Vit D充足组、Vit D不足组(P<0.05);血清25-(OH)D_(3)水平与单纯性肥胖患儿的FIN、HOMA-IR均成负相关(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多存在VitD缺乏情况,VitD缺乏将影响其糖代谢及免疫功能,但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_(3) 单纯性肥胖 儿童 营养代谢
下载PDF
基于Lie群表示的保体积2D-3D点集配准算法
8
作者 喻莹 蔡晨炜 +1 位作者 应时辉 李策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2D-3D点集配准的目标是寻找三维原始点集与二维目标投影点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最优变换.为了给出配准问题的解析解,避免投影引起的体积退化,提出基于Lie群表示的保体积2D-3D点集配准算法.首先,考虑投影矩阵和旋转矩阵的非交换性,引入Lie... 2D-3D点集配准的目标是寻找三维原始点集与二维目标投影点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最优变换.为了给出配准问题的解析解,避免投影引起的体积退化,提出基于Lie群表示的保体积2D-3D点集配准算法.首先,考虑投影矩阵和旋转矩阵的非交换性,引入Lie群表示,将配准问题形式化为一个Lie群优化问题.利用局部线性化方法,将Lie群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可计算的二次规划问题.其次,为了避免体积退化,考虑约束变换后的三维点集的投影与二维目标点集的投影具有相同的体积.为便于计算,引入Jensen-Bregman LogDet散度作为保体积正则项,将计算点集的体积差异转化为计算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差异.然后,通过交替求解对应关系和最优变换,形成完整且可解的迭代策略.最后,在两个经典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3d点集配准 LIE群 保体积正则 二次规划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3与口腔扁平苔藓共患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晓静 王欣然 +1 位作者 李子昂 张红闯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究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共患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27例OLP患者(OLP组),另选择同期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 目的探究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共患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27例OLP患者(OLP组),另选择同期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其与血清25(OH)D_(3)水平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OLP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OLP组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HAMA和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LP患者中有77例(60.63%)同时出现焦虑和抑郁(共患焦虑抑郁组),50例(39.37%)未同时出现焦虑和抑郁(非共患焦虑抑郁组)。2组OLP患者的病程,网纹、红斑、溃疡(REU)评分系统总REU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25(OH)D_(3)水平与HAMA评分(r=-0.421,P<0.001)、HAMD评分(r=-0.473,P<0.001)均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OLP患者的总REU评分、VAS评分、血清25(OH)D_(3)水平与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相关。结论OLP患者低血清25(OH)D_(3)水平与其是否共患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关。建议临床医生关注OLP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关注低血清25(OH)D_(3)水平的患者是否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口腔扁平苔藓 25-羟维生素d3 焦虑 抑郁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基于轮廓点相似性测度的2D-3D医学图像配准算法
10
作者 余晨 周迪斌 +1 位作者 刘文浩 孔方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0-31,共12页
针对传统配准算法无法适用于成像模糊、对比度低的X光医学图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轮廓点相似性测度的配准技术.首先引入分块双阈值增强策略来提取DRR图像和X光图像的边缘轮廓信息;其次,采用高斯加权欧氏距离计算图像轮廓的相似度;... 针对传统配准算法无法适用于成像模糊、对比度低的X光医学图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轮廓点相似性测度的配准技术.首先引入分块双阈值增强策略来提取DRR图像和X光图像的边缘轮廓信息;其次,采用高斯加权欧氏距离计算图像轮廓的相似度;最后通过平衡优化器算法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最优的位姿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精确提取模糊X光图像的边缘轮廓信息,而且可以准确评估其与CT数据的相似度,平均配准成功率超过94%,算法效率和鲁棒性优于传统算法,可用于医疗诊断、放射疗法、图像引导手术等医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3d图像配准 相似性测度 边缘检测算法 EO算法 医学图像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大豆异黄酮对鸡蛋壳质量及钙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程千惠 汪智云 +4 位作者 王焕斌 黄竹林 陈橙 伍志敏 齐德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6,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剂量组合的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大豆异黄酮对鸡蛋壳质量及钙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μg/kg 25-羟维生素D_(3),0、50、100 mg/kg维生素C,0、5、10 mg/kg大豆异黄... 为探究不同剂量组合的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大豆异黄酮对鸡蛋壳质量及钙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μg/kg 25-羟维生素D_(3),0、50、100 mg/kg维生素C,0、5、10 mg/kg大豆异黄酮。选取972只50周龄的健康京粉一号蛋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与0添加量相比,添加20μg/kg 25-羟维生素D_(3)可显著增加平均蛋重(P<0.05)。(2)在第5~6周,添加不同水平的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和大豆异黄酮均能显著提高蛋壳强度、蛋壳厚度(P<0.05)。(3)添加大豆异黄酮和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4)添加不同水平的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均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CaBP-D_(28k)及肾脏中CYP_(27)B_(1)表达量(P<0.05),添加5 mg/kg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子宫中ERα、CA_(2)表达量(P<0.05)。综上,(1)饲粮中添加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和大豆异黄酮均可提高蛋壳质量,最优组合为20μg/kg 25-羟维生素D_(3)、50 mg/kg维生素C和5 mg/kg大豆异黄酮。(2)25-羟维生素D_(3)通过促进十二指肠及肾脏中CaBP-D_(28k)表达,促进机体钙吸收和蛋壳钙沉积;维生素C通过提高十二指肠CaBP-D_(28k)、肾脏CYP_(27)B_(1)表达量,促进钙吸收和胫骨钙沉积;大豆异黄酮通过提高机体雌激素水平,促进子宫ERα、CA_(2)表达,促进胫骨钙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_(3) 维生素C 大豆异黄酮 蛋壳质量 钙代谢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3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12
作者 李江玲 张小娟 李晓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43-1547,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HDP患者195例,根据产后6周内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55例)和非DVT组(140例)。收集两组临...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HDP患者195例,根据产后6周内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55例)和非DVT组(140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CL3、D-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DP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L3、D-D对HDP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相加模型分析交互作用,计算交互作用相关指标。结果:与非DVT组比较,DVT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子痫前期及子痫所占比例、血小板计数(PLT)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评分较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较低(均P<0.05)。与非DVT组比较,DVT组血清CCL3、D-D水平升高(均P<0.05)。HDP分期、VTE评分、PLT及血清CCL3、D-D是HDP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CCL3、D-D联合预测HDP患者发生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CL3和D-D分别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CCL3、D-D同时暴露患者发生下肢DVT风险是CCL3、D-D同时未暴露患者的6.905倍,存在正交互作用,且CCL3、D-D同时暴露患者中有44.28%是因两者交互作用引起,在仅因CCL3、D-D暴露所致下肢DVT发生风险中,有55.19%是因两者交互作用引起。结论:HDP继发下肢DVT患者血清CCL3、D-D水平升高,两者存在正交互作用,联合检测对发生下肢DVT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CC趋化因子配体3 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交互作用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RP、D-D、SB7-H3与肺炎患儿的关系及在疗程中动态变化的意义探究
13
作者 陈建 高士凯 梁鑫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sB7-H3)与肺炎患儿的关系及在疗程中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87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108例、重症...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sB7-H3)与肺炎患儿的关系及在疗程中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87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108例、重症组79例。根据治疗1周后疗效分为2个亚组:有效组149例、无效组38例。比较各组入院时、治疗3d、6d后血清CRP、D-D、sB7-H3水平并计算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3d、△6d。偏回归分析影响肺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血清各指标△3d、△6d对无效的预测价值。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儿治疗无效的危险度。结果:重症组血清CRP、D-D、sB7-H3水平高于轻症组,且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呈正相关(P<0.05);治疗3d、6 d后无效组血清CRP、D-D、sB7-H3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血清各指标△3d、△6d联合预测治疗无效的AUC大于单项预测(P<0.05);各指标高水平患儿治疗无效危险度高于低水平患儿(P<0.05)。结论:血清CRP、D-D、sB7-H3水平与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对临床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 疗效
下载PDF
miR-495-3p、miR-181d-5p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安国静 赵丹丹 +4 位作者 仝亚坤 李静 李敏 杜巍 姚文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miR-495-3p、miR-181d-5p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级组)、3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CIN... 目的探讨miR-495-3p、miR-181d-5p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级组)、3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组)、5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miR-495-3p、miR-181d-5p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各组miR-495-3p、miR-181d-5p阳性表达率;采用RT-qPCR法检测宫颈癌组患者癌组织中miR-495-3p、miR-181d-5p表达量,分析miR-495-3p和miR-181d-5p表达量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iR-495-3p和miR-181d-5p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二者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miR-495-3p、miR-181d-5p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CINⅠ级组及CINⅡ~Ⅲ级组(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miR-495-3p、miR-181d-5p表达量与FIGO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FIGO分期越高、浸润越深二者表达量越低;miR-181d-5p表达量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分化程度越高miR-181d-5p表达量越低。miR-495-3p、miR-181d-5p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高于miR-495-3p、miR-181d-5p单一检测(P=0.001)。宫颈癌组织中miR-495-3p、miR-181d-5p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iR-495-3p、miR-181d-5p表达量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两者表达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iR-495-3p miR-181d-5p 癌前病变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1,3-dibutylimidazolium azide([BBIm][N_(3)]) : A promising green energetic ionic liquid
15
作者 Nawel Matmat Amir Abdelaziz +6 位作者 Djalal Trache Achour Sabrina Ahmed Fouzi Tarchoun Hani Boukeciat Sourbh Thakur Weiqiang Pang Thomas M.Klapotk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15,共15页
In the pursuit of advancing imidazolium-based energetic ionic liquids (EILs),the current study is devoted to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3-dibutyl-imidazolium azide ([BBIm][N_(3)]),as a novel member in thi... In the pursuit of advancing imidazolium-based energetic ionic liquids (EILs),the current study is devoted to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3-dibutyl-imidazolium azide ([BBIm][N_(3)]),as a novel member in this ionic liquids class.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is EIL was rigorously characterized and confirmed using FTIR spectroscopy,1D,and 2D-NMR analyses.The thermal behavior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through DSC and TGA experiments.DSC analysis revealed an endothermic glass transition at T_(g)=-61℃,followed by an exothermic degradation event at T_(onset)=311℃.Similarly,TGA thermograms exhibited a one-stage decomposition process resulting in 100% mass loss of the sample.Furthermore,the short-term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azide EIL was investigated by combining the non-isothermal TGA data with the TAS,it-KAS,and VYA/CE isoconversional kinetic approaches.Consequently,the Arrhenius parameters(E_(a)=154 kJ·mol^(-1),Log(A/s^(-1))=11.8) and the most probable reaction model g(a) were determined.The observed high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and th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ctivation energy affirm the 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modified EIL.These findings revealed that[BBIm][N_(3)]EIL can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advanced energetic materi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dibutyl-imidazolium azide[BBIm][N_(3)] Energetic imidazolium-base ionic liquids 1d-/2d-NMR analyses Short-term thermal stability Isoconversional approaches
下载PDF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用于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中的价值观察
16
作者 陈京翔 吉盛超 +1 位作者 叶黛西 耿承军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60-964,共5页
目的 探讨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176例行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通过CT血管造影术提示颅内动脉... 目的 探讨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176例行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通过CT血管造影术提示颅内动脉瘤存在,且均行2D-DSA及3D-DSA检查。记录比较2种检查对患者介入治疗后远端血管及分支的显示情况、不同形态动脉瘤的检出情况、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的显示情况及动脉瘤穿通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2D-DSA与3D-DSA技术在远端血管及分支显示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D-DSA检查中,检出动脉瘤157例,检出率为89.20%;在3D-DSA检查中,检出动脉瘤175例,检出率为99.43%。3D-DSA动脉瘤检出率高于2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3D-DSA检查中普通囊状动脉瘤检出率(66.86%)高于2D-DSA检查(4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D-DSA检查中,共108例(61.36%)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不明确,高于3D-DSA检查(13.64%);共有68例(38.64%)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明确,低于3D-DSA检查(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D-DSA检查中,未检出穿通血管,而在3D-DSA检查中,共检出20例(11.36%)穿通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DSA技术应用于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可提高动脉瘤检出率,对动脉瘤形态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瘤 神经介入术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载瘤动脉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双唇橡胶密封的3D-2D耦合仿真分析方法研究
17
作者 陆益斌 李云涛 李强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4期6-9,共4页
以某混动车型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车载PTC陶瓷电阻加热器上下法兰面的双唇橡胶模型,通过3D-2D耦合仿真的方法,考虑了在螺栓力、温度、压强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密封情况。结果表明,通过3D有限元模型计算,随着温度与压强的升高,... 以某混动车型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车载PTC陶瓷电阻加热器上下法兰面的双唇橡胶模型,通过3D-2D耦合仿真的方法,考虑了在螺栓力、温度、压强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密封情况。结果表明,通过3D有限元模型计算,随着温度与压强的升高,上下法兰面会有张开量,其中压强的占比约为温度的3倍;将此张开量代入2D有限元模型,修正橡胶的压缩高度,可得到与实际更接近的密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3D-2D耦合仿真的方法,可以更精确地模拟橡胶在实际工作载荷下的密封情况,使在开发前期识别风险,提供先验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双唇橡胶 螺栓力 温度 压强 3d-2d耦合仿真
下载PDF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杜丹 胡茂能 +3 位作者 祁磊 王国亮 周丽芬 姚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DSA和Innova-CT扫描,由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重建后的图像从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及重建图像的质量方面进行评估。结果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均通过3D-DSA联合Innova-CT检查获得了精确、全面的术后评估。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颅内动脉瘤支架打开情况的评估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nova-CT图像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不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3D-DSA和Innova-CT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两名神经介入医师评估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铂金标记点、镍钛金属丝、弹簧圈金属伪影的Kappa值均≥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Innova-CT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特别是在支架打开情况的显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作为3D-DSA的补充检查方式,使检查更加完善,对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情况的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
下载PDF
Vitamin D improves viral response in hepatitis C genotype 2-3 nave patients 被引量:25
19
作者 Assy Nimer Abu Mouc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8期800-805,共6页
AIM: To examine whether vitamin D improved viral response and predicted treatment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HCV) genotype 2-3.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genotype 2-3 were randomized co... AIM: To examine whether vitamin D improved viral response and predicted treatment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HCV) genotype 2-3.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genotype 2-3 were randomized consecutively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20 subjects, age 48 ± 14 years, body mass index (BMI) 30 ± 6, 65% male], who received 180 μg pegylated α-interferon-2a plus oral ribavirin 800 mg/d (Peg/RBV), together with oral vitamin D3 (Vitamidyne D drops; 2000 IU/d, 10 drops/d, normal serum level > 32 ng/mL) for 24 wk; and control group (30 subjects, age 45 ± 10 years, BMI 26 ± 3, 60% male), who received identical therapy without vitamin D. HCV RNA was assess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ndetectable HCV RNA at 4, 12 and 24 wk after treatment was considered as rapid virological response, complete 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 and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 respectively. Biomarkers of in? ammation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vitamin D hadhigher BMI (30 ± 6 vs 26 ± 3, P < 0.02), and high viral load (> 400 000 IU/mL, 65% vs 40%, P < 0.01) than controls. Ninety-fi ve percent of treated patients were HCV RNA negative at week 4 and 12. At 24 wk after treatment (SVR), 19/20 (95%) treated patients and 23/30 (77%) controls were HCV RNA negative (P < 0.001). Baseline serum vitamin D levels were lower at baseline (20 ± 8 ng/mL) and increased after 12 wk vitamin D treatment, to a mean level of (34 ± 11 ng/ m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 ed vitamin D supplement [odds ratio (OR) 3.0, 95% CI 2.0-4.9, P < 0.001], serum vitamin D levels (< 15 or > 15 ng/mL, OR 2.2, P < 0.01), and BMI (< 30 or > 30, OR 2.6, P < 0.01) as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viral response. Adverse events were mild and typical of Peg/RBV. CONCLUSION: Low vitamin D levels predicts negative treatment outcome, and adding vitamin D to conventional Peg/RBV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CV genotype 2-3 signifi cantly improves viral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Genotype 2-3 vitamin d Sus-tained viral response Peg-interferon alpha 2a
下载PDF
Efficient Synthesis of 2-Ethyl-A-ring Analogues of 19-Nor-1α,25-dihydroxy Vitamin D_3 被引量:1
20
作者 WangQiu-an ZHAOYu-ru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73,共9页
The novel 19 nor l α ,25 dihydroxy vitamin D 3 analogues possessing an ethyl at the 2 position(4 and 5), were synthesized by coupling 25 hydroxy Windaus Grundmann ketone derivative 20 with A ring syntho... The novel 19 nor l α ,25 dihydroxy vitamin D 3 analogues possessing an ethyl at the 2 position(4 and 5), were synthesized by coupling 25 hydroxy Windaus Grundmann ketone derivative 20 with A ring synthons(15 and 19) respectively. The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bicyclic hexanes structure A ring synthons, started from all cis 3,5 dihydroxy 4 ethyl 1 (methoxycarbonyl)cyclohexane via lipase catalyzd asymmetrization, wa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yl 19 nor 1 α 25 dihydroxy vitamin d 3 Synthesis Lipase catalyzed Asymmetr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