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Applications in Dentistry
1
作者 Ahmad Assari Maha Al Bukairi Reema Al Saif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CT) encompasses two primary scanning options: ex-vivo and in-vivo imaging. Ex-vivo scanning involves the examination of extracted teeth or dental specimens, allowing for detailed analyses o...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CT) encompasses two primary scanning options: ex-vivo and in-vivo imaging. Ex-vivo scanning involves the examination of extracted teeth or dental specimens, allowing for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microarchitecture of mineralized tissue. By analyzing the microarchitecture of dental tissues, MCT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bone density, porosity, and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treatment outcomes. Moreover, MCT facilitates the quantification of d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bone volume, trabecular thickness, and connectivity density, which are crucial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dental interventions. This present study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review and explore the applications of MCT in dentistry and highlight its potential in advancin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e results depicted that the quantitative approach of MCT enhances the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of dental research.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can make evidence-based decisions regard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patient management, relying on quantifiable data provided by MCT. The applications of MCT in dentistry extend beyond research, with potential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fields such as dental implantology and endodontics. MCT is expected to play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dental pathologies, improving treatment outcomes, and ultimately, benefiting patient care in the field of dent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Practice DENTISTRY Ex-vivo scanning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小动物正电子断层扫描仪(Micro-PET)技术概述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燕芳 刘力 +1 位作者 魏龙 单保慈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5年第3期174-176,164,共4页
概述基于临床PET技术发展起来的Micro-PET(micro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它可以实现对小动物的活体扫描和定量分析,从而取代传统的解剖大量动物进行实验的方法。它具有空间分辨率高、体积小、造价低等优点,在疾病诊断、药物研... 概述基于临床PET技术发展起来的Micro-PET(micro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它可以实现对小动物的活体扫描和定量分析,从而取代传统的解剖大量动物进行实验的方法。它具有空间分辨率高、体积小、造价低等优点,在疾病诊断、药物研究以及基因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已有单位(中科院高能所)从事Micro-PET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ET 活体扫描 符合探测 LSO晶体
下载PDF
一种纯系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小毅 杨永宗 +2 位作者 谭健苗 袁中华 万载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4-57,共4页
实验选用C57BL/6J纯系小鼠,饲喂含2%胆固醇饮食16周后,血清脂质(包括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清总胆固醇为3.69±0.78g/L,与人类高脂血症接近;油红O方法染色后在光镜、激光扫描... 实验选用C57BL/6J纯系小鼠,饲喂含2%胆固醇饮食16周后,血清脂质(包括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清总胆固醇为3.69±0.78g/L,与人类高脂血症接近;油红O方法染色后在光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主动脉窦瓣膜、冠状动脉等部位均形成典型的含有大量泡沫细胞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oberts&Thompson评分达到8.0±1.2。这表明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纯系小鼠整体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模型 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活体组织诊断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克斌 周国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诊断技术,能对人体体表组织细胞在活体进行观察,相对于常规组织学检查,它不需要标本切取、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繁琐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在活体组织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甚至在使用...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诊断技术,能对人体体表组织细胞在活体进行观察,相对于常规组织学检查,它不需要标本切取、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繁琐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在活体组织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甚至在使用增强对照的试剂后,能在分子水平观察细胞的活动。口腔黏膜、体表皮肤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及结构,使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在这些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作者对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在口腔黏膜、皮肤病变的活体组织诊断以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活体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小鼠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成像窗口构建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娟 关苑君 +2 位作者 梁翠莎 张岚岚 吴珏珩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以其组织器官穿透性深、光漂白及光毒性低等独特优势,成为小动物活体光学高分辨显微成像的重要工具;但是活体状态下,由于动物的呼吸、心跳以及一些组织非自主的蠕动等使观察视野无法固定,导致图像失焦,降低实验的可... 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以其组织器官穿透性深、光漂白及光毒性低等独特优势,成为小动物活体光学高分辨显微成像的重要工具;但是活体状态下,由于动物的呼吸、心跳以及一些组织非自主的蠕动等使观察视野无法固定,导致图像失焦,降低实验的可重复性。成像视窗以其支持原位、实时观察及长期成像等优势,已成为双光子活体成像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小鼠不同脏器活体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成像视窗的构建方法以及成像窗口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旨在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方法参考,解决活体成像图像稳定度低、清晰度差等问题,拓宽实验种类,提高观察深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 活体成像 成像窗口 综述
下载PDF
在体骨髓原位造血细胞间纳米通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据(英文)
6
作者 鲁姗姗 吴彩琴 +3 位作者 李华 徐婷 葛均波 张红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 探讨在体骨髓细胞之间是否存在细胞间纳米通道(intercellular nanotubes)。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在体原位观察C57BL/6小鼠骨髓中细胞间纳米通道的分布、形态以及可能的形成机制。结果 ... 目的 探讨在体骨髓细胞之间是否存在细胞间纳米通道(intercellular nanotubes)。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在体原位观察C57BL/6小鼠骨髓中细胞间纳米通道的分布、形态以及可能的形成机制。结果 骨髓造血细胞之间存在纳米通道结构。SEM显示该结构在骨髓组织中散在分布,位于骨髓内血窦内、外侧。骨髓造血细胞间纳米通道的管径粗细不均,平均长度为5.85μm(1.58~18.54μm),平均直径为364nm(202~541nm),还可见一些小颗粒状物质黏附在纳米通道表面。此外,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可能通过伸出突起的形式形成细胞间纳米通道。结论 本研究首次为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之间存在细胞间纳米通道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纳米通道 骨髓 在体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下载PDF
在体膜片钳技术的新进展
7
作者 杨胜 周文霞 张永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在体膜片钳是指在整体动物上直接对其中枢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技术 ,在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常规采用的是盲法记录 ,最近出现的可视法记录 ,采用双光子靶向膜片钳 (two photontargetedpatching ,TPTP)技... 在体膜片钳是指在整体动物上直接对其中枢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技术 ,在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常规采用的是盲法记录 ,最近出现的可视法记录 ,采用双光子靶向膜片钳 (two photontargetedpatching ,TPTP)技术 ,通过基因操作在动物脑内目标神经元中构建特异表达的荧光标志 ,可以做到对特定神经元亚群的靶向研究 .对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钳 在体 双光子显微镜
下载PDF
活体小鼠脑组织Ca^(2+)敏感荧光染料双光子成像的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彭诗宇 任振华 +2 位作者 徐金勇 顾怀宇 李光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使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活体小鼠脑组织(体感皮层)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内Ca2+变化水平的观察和记录。方法是对小鼠开颅后向脑内注射Ca2+敏感荧光染料Oregon Green 488 BAPTA-1乙酰氧基甲酯,然后在双光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双光子... 使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活体小鼠脑组织(体感皮层)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内Ca2+变化水平的观察和记录。方法是对小鼠开颅后向脑内注射Ca2+敏感荧光染料Oregon Green 488 BAPTA-1乙酰氧基甲酯,然后在双光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双光子显微镜下的图像清晰生动,可扫描到大脑皮层以下较深区域,并能检测神经元细胞内Ca2+离子即时水平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注射Ca2+敏感荧光染料并结合多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活体动物脑部变化的方法可以得到高分辨率图像并且作为分析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脑成像 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a^2+ 敏感染料 体感皮层
下载PDF
B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based adaptive optics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for retina imaging in vivo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媛媛 何益 +4 位作者 魏凌 李喜琪 杨金生 周虹 张雨东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43-47,共5页
A b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DM) with a large stroke of more than 30 μm using 35 actuators is present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an adaptive optics (AO)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application. Facilitate... A b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DM) with a large stroke of more than 30 μm using 35 actuators is present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an adaptive optics (AO)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application. Facilitated with a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 the bimorph DM-based AO operates closed-loop AO corrections for hu- man eyes and reduces wavefront aberrations in most eyes to below 0.1 μm rms. Results from living eyes, including one exhibiting ~5D of myopia and ~2D of astigmatism along with notable high-order aberrations, reveal a prac- tical efficient aberration correction and demonstrate a great benefit for retina imaging, including improving resolution, increasing brightness, and enhancing the contrast of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based adaptive optics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for retina imaging in vivo DM AO
原文传递
田蓟苷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宁 谭梅娥 +1 位作者 郑瑞芳 曾晓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4期19-24,48,共7页
目的:制备田蓟苷固体分散体(Til-SD),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体外Til累积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制备方法、载体的种类、载体与原料比例、制备温度、制备时间分别考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 目的:制备田蓟苷固体分散体(Til-SD),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体外Til累积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制备方法、载体的种类、载体与原料比例、制备温度、制备时间分别考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Til-SD物相进行表征。大鼠灌胃给药后,HPLC法测定Til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采用溶剂-熔融法,载体为Plasdone S-630,Til与载体的比例为1∶7,制备温度为80℃、制备时间为60 min时,制备的Til-SD的累积溶出度较原料药增加最为明显,在溶出30 min时,累积溶出度可达91.1%,较原料药提高了7.4倍多。Til以非晶型状态均匀分散于载体Plasdone S-630中。与Til原料药比较,固体分散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到218.5%。结论:固体分散体可促进Til口服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固体分散体 体内药动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活体小鼠微血管血流倒置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刘皎 丛馨 何其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 使用倒置双光子显微镜,建立连续及质量更好的活体微血管成像及血流计算。方法 将麻醉和尾静脉注射染料的小鼠放置于37℃热板中央,剥离的组织器官放置于打磨自制的低边缘共聚焦小皿内,生理盐水浸没,自制不同重量和大小的圆形金属垫... 目的 使用倒置双光子显微镜,建立连续及质量更好的活体微血管成像及血流计算。方法 将麻醉和尾静脉注射染料的小鼠放置于37℃热板中央,剥离的组织器官放置于打磨自制的低边缘共聚焦小皿内,生理盐水浸没,自制不同重量和大小的圆形金属垫片按压暴露的组织器官。利用上述改进的装置测量孕鼠(n=3)和正常雌鼠(n=3)的肝脏及后肢的微血管血流差异。结果 此方法可以实现稳定连续成像,孕鼠比正常雌鼠的肝脏及后肢血流速度更快。结论 此方法能对组织器官进行微血管三维立体成像和血流速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 活体成像 倒置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术 血流检测 小鼠
下载PDF
斑驳病一家系c—kit基因突变检测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损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颖 项蕾红 +5 位作者 牛振民 刘华绪 任秋实 张正华 黄薇 郑志忠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报告一例斑驳病家系,运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先证者进行实时在体组织学检查和诊断,并检测该家系患者c—kit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应用Vivascope1500^TM皮肤在体共聚焦成像系统对患者皮损进行扫描成像和诊断。采集患者及表型正常... 目的报告一例斑驳病家系,运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先证者进行实时在体组织学检查和诊断,并检测该家系患者c—kit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应用Vivascope1500^TM皮肤在体共聚焦成像系统对患者皮损进行扫描成像和诊断。采集患者及表型正常者静脉血,提取其外周血白细胞DNA,PCR扩增c—kit基因编码区21对外显子,DNA直接测序,确定点突变的位点。结果患者白斑处共聚焦激光扫描成像结果显示基底层几乎无黑素细胞分布,白斑与色素斑交杂区扫描显示基底层及真皮乳头周围黑素细胞呈灶性或区域性聚集。家系中患者c—kit基因均于17号外显子的2362位碱基发生T〉C突变,密码子TGT突变为CGT,导致高度保守区的Cys788Arg(C788R)错义突变。表型正常者及100例正常人对照未见此突变。结论皮肤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具有实时、无创的特点,在斑驳病等色素缺失性疾病中可作为传统组织病理之外可供选择的新型诊断手段。Cys788Arg突变可能为此家系斑驳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基因 c—kit 突变
原文传递
百草枯致肺纤维化病变区域分布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伟 宋祖军 +3 位作者 丁红 段小红 孟焕成 种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利用MicrocT系统对百草枯(paraquat,PQ)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像学表现和cT值变化,分析病变区域在肺脏中的主要分布部位。方法15只Spratue Dawley 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百草枯染毒组。染毒组以4mg/mL质量浓度的百... 目的利用MicrocT系统对百草枯(paraquat,PQ)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像学表现和cT值变化,分析病变区域在肺脏中的主要分布部位。方法15只Spratue Dawley 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百草枯染毒组。染毒组以4mg/mL质量浓度的百草枯稀释溶液按14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代以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分别于染毒后第3,7,14,28天利用MicroCT行大鼠活体肺组织扫描,根据扫描图像所获得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和组间比较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各纤维化征象的显示率差异,以及在所给测定区域(称感兴趣区ROI)的平均CT值变化情况。结果大鼠百草枯染毒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征像,且大部分征像出现时间优势地分布于染毒1周后,病变区域优势地分布于肺脏的中下部偏外区域;ROI的cT值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肺的密度逐渐增加,且统计分析可见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在左右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肺脏不同的部位间纤维化程度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结论肺纤维化时各征像出现的时间不同,优势地分布于1周后;肺组织的密度随肺纤维化发展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其病变区域主要集中于肺脏的中下叶偏外围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CT值 百草枯 肺纤维化 病变区域 感兴趣区 活体扫描 影像学
原文传递
透明质酸修饰的包载人参中3种成分纳米脂质载体抗肿瘤活体靶向与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爽 尚尔雨 +5 位作者 肖洪彬 赵程程 郭玉岩 李永吉 杨大宇 吕邵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209-4218,共10页
目的采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移植裸鼠,研究包载人参3种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人参皂苷Rg3,OUR)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HA-OUR-NLC)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以FITC和DiR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内窥式... 目的采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移植裸鼠,研究包载人参3种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人参皂苷Rg3,OUR)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HA-OUR-NLC)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以FITC和DiR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内窥式共聚焦成像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动态监测HA-OUR-NLC靶向到各组织器官的行为过程。结果 HA-OUR-NLC可明显提高齐墩果酸、熊果酸、人参皂苷Rg3在肿瘤中的相对摄取率(RUE),分别达到2.51±1.23、2.27±1.43和2.77±0.25,表明经过HA修饰的纳米粒可增强药物在肿瘤中的摄取。Di R-HA-OUR-NLC组荷瘤裸鼠肿瘤区域可以明显观察到较强的荧光信号,显著高于DiR-OUR-NLC组。结论 HA-OUR-NLC能够在肝肿瘤部位富集,可明显提高给药系统的肿瘤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纳米脂质载体 肿瘤靶向 组织分布 共聚焦成像 活体成像 齐墩果酸 熊果酸 人参皂苷RG3
原文传递
线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孔文 高峰 +1 位作者 樊金宇 史国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0,共9页
线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基于共聚焦成像原理,使用线光束一维扫描照明样品以提高成像速率;通过共焦狭缝滤除样品成像光束中的非聚焦层面杂散光,提高成像分辨率和对比度;近年来,该技术因分辨率高、成像快、成像视场大、系统结构简单等优点... 线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基于共聚焦成像原理,使用线光束一维扫描照明样品以提高成像速率;通过共焦狭缝滤除样品成像光束中的非聚焦层面杂散光,提高成像分辨率和对比度;近年来,该技术因分辨率高、成像快、成像视场大、系统结构简单等优点而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线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列举了成像系统的主要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了其在生物医学成像,尤其是眼底成像和生物组织细胞观察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 线扫描共聚焦 共聚焦显微镜 眼底成像 生物医学成像 在体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光学成像技术的针灸镇痛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义梅 杨洪钦 谢树森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0-75,共6页
疼痛治疗是一个医学难题。虽然人们对痛觉感受机理的认识已达到细胞分子水平,但现代医学疗法对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的治疗仍无良策。针灸镇痛疗法因副作用小、疗效好而逐渐获得西方认可。尽管针灸镇痛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但是其机理尚未... 疼痛治疗是一个医学难题。虽然人们对痛觉感受机理的认识已达到细胞分子水平,但现代医学疗法对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的治疗仍无良策。针灸镇痛疗法因副作用小、疗效好而逐渐获得西方认可。尽管针灸镇痛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但是其机理尚未明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已被应用于针灸镇痛机理的研究。然而,这些技术在分辨率或无损检测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限制了它们在针灸镇痛机理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介绍了采用光学成像技术研究针灸镇痛的机理,其中重点评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术及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术在针灸镇痛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 针灸镇痛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术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术 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术 一氧化 钙离子 动作电位
原文传递
小鼠肺部微循环活体显微成像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桢 苏波 +2 位作者 钟康颖 李岩松 张杰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鉴于肺部疾病的高发病率以及活体动物实验在揭示生物现象方面的优势,建立一套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小鼠肺部活体原位成像的方法。方法将1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只。利用自制的稳定装置,控制小鼠局部肺组织的运... 目的鉴于肺部疾病的高发病率以及活体动物实验在揭示生物现象方面的优势,建立一套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小鼠肺部活体原位成像的方法。方法将1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只。利用自制的稳定装置,控制小鼠局部肺组织的运动以获取稳定的观察面,然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视频拍摄(5 min)。拍摄过程中,A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B组注射绿色荧光蛋白-血小板(经tie2-cre&rosa26-tomato-EGFP转基因black C57雄性小鼠的血液提取),A组用于观察肺部灌注情况以及该方法对肺组织的损伤情况,B组用于观察血小板运动的情况。结果通过该套方法获得了肺组织结构清晰、稳定的图像,随时间推移,5只小鼠第0、30、60、120、180和300秒这6个时间点肺泡面积的均值依次为(1 603±181)、(1 588±183)、(1 528±363)、(1 506±353)、(1 437±369)、(1 549±307)μm^2,肺泡大小未随时间变化(P>0.05);视频画面流畅,血小板的快速运动均被记录而且颗粒清晰、无拖尾;观察结束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肺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该套方法可用于小鼠肺部活体状态下微循环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为其他肺部疾病在活体状态下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原文传递
含喹唑啉硫醚的杨梅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18
作者 贺军 唐雪梅 +6 位作者 周清 彭峰 刘婷婷 柳立伟 贺鸣 谢承卫 薛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8-718,共11页
以杨梅苷为原料,通过活性拼接,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含喹唑啉硫醚的杨梅素衍生物,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和HRMS进行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Oryzae)、柑橘溃疡病菌(X. Citri)和烟草青枯病菌(R... 以杨梅苷为原料,通过活性拼接,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含喹唑啉硫醚的杨梅素衍生物,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和HRMS进行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Oryzae)、柑橘溃疡病菌(X. Citri)和烟草青枯病菌(R. Solanacearum)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 5,7-二甲氧基-3-(3-((6-溴喹唑啉-4-基)硫基)丙氧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4H-色烯-4-酮(A1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EC50值为13.9μg/mL,优于对照药叶枯唑(88.9μg/mL)和噻菌铜(68.1μg/mL);5,7-二甲氧基-3-(4-((6-氯喹唑啉-4-基)硫基)丁氧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4H-色烯-4-酮(A3)、5,7-二甲氧基-3-(3-((6-氯喹唑啉-4-基)硫基)丙氧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4H-色烯-4-酮(A14)、5,7-二甲氧基-3-(3-((6-溴喹唑啉-4-基)硫基)丙氧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4H-色烯-4-酮(A15)和5,7-二甲氧基-3-(3-((6-氟喹唑啉-4-基)硫基)丙氧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4H-色烯-4-酮(A16)对烟草青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1,14.0,11.9和7.5μg/mL,优于对照药叶枯唑(38.5μg/mL)和噻菌铜(184.8μg/mL).活体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1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具有良好治疗活性和保护活性.通过扫描电镜成像初步探讨了目标化合物A3对烟草青枯病菌和A1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衍生物 喹唑啉硫醚 生物活性 活体实验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