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of migration and evolution rules of coarse aggregates in the static compaction process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卫东 高英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6年第1期85-92,共8页
To investigate migration and evolution rules of coarse aggregates in the static compaction process, an algorithm of generating digital coarse aggregates that can reflect real morphology( such as shape, size and fract... To investigate migration and evolution rules of coarse aggregates in the static compaction process, an algorithm of generating digital coarse aggregates that can reflect real morphology( such as shape, size and fracture surface) of aggregate particles, is represented by polyhedral particles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A digital specimen comprised of aggregates and air voids is developed. In addition,a static compaction model consisting of a digital specimen and three plates is constructed and a series of evaluation indices such as mean contact force σMCF, wall stress in direction of zcoordinate σWSZZ, porosity and coordination numbers are pres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motion rules of coarse aggregates at different compaction displacements of 7. 5, 15 and 30 mm. The three-dimensional static compaction model is also verified with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action displacement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σMCF and σWSZZ, which increase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iterative steps. When the compaction proceeds, the digital specimen porosity decreases, but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increases. The variation ranges of these four indices a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compaction displacements. This study provides a method to analyze the compaction mechanism of particle materials such as asphalt mixture and graded broken st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 mixture coarse aggregate static compaction discrete element model
下载PDF
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的粗集料三维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文 谢明杰 黄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8-957,共10页
为了能够建立精确的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优化混合料性能,需要先构建具有真实形态学特征的集料模型并计算分析集料形态参数,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采集了辉绿岩、石灰岩、玄武岩与卵石4种集料共500颗样本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球谐函数... 为了能够建立精确的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模型、优化混合料性能,需要先构建具有真实形态学特征的集料模型并计算分析集料形态参数,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采集了辉绿岩、石灰岩、玄武岩与卵石4种集料共500颗样本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球谐函数简化集料模型,建立了三维集料样本库。归纳总结了现有集料的形态指标,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选取F_(I)、A_(I)定量表征粗集料三维形态特征,对不同种类以及粒径集料的F_(I)、A_(I)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球谐序列阶数为10,三角形映射网格数为643时,简化后集料模型基本形状、体积与表面积均与真实集料非常接近;集料的F_(I)、A_(I)服从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且随集料类型和粒径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粗集料 三维激光扫描 球谐函数 形态特征 皮尔逊相关系数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性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垚 贾思林 +2 位作者 吴正光 寇长江 郭翔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5,共9页
再生骨料是一种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等废料加工而成的再生产品,它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加入沥青混合料中铺筑路面,有助于减少对天然石材的开采,降低沥青路面的成本。为了研究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特征,针对4种取代率的再生... 再生骨料是一种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等废料加工而成的再生产品,它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加入沥青混合料中铺筑路面,有助于减少对天然石材的开采,降低沥青路面的成本。为了研究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特征,针对4种取代率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采用不同频率和温度下的动态模量试验,通过Sigmoid函数建立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主曲线,探究再生骨料的掺量(0%、17%、37%、56.7%)对AC-20沥青混合料动态黏弹性特性的影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频率、相同温度下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减小,这种现象在低温高频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低温和常温条件下(–10、5、20℃),沥青混合料的相位角随着再生骨料掺量增大而减小,随着频率增加而减小,在中高温条件下再生骨料掺量的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相位角的影响规律并不统一。通过动态黏弹性拟合参数结果分析发现Sigmoid模型的拟合参数变化趋势与再生掺量增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该研究聚焦于道路工程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保设计需求,可为建筑垃圾应用于道路养护工程提供试验参考,可作为教学案例应用于工程领域的研究生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试验 相位角 动态黏弹性
下载PDF
钢渣粗集料骨架间隙率变化规律及应用
4
作者 俄广迅 曹卫东 +2 位作者 陈鲁川 刘树堂 丁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290-8296,共7页
为指导钢渣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SMA)级配设计,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与粗集料振实试验,研究了不同组合方案的钢渣粗集料、玄武岩粗集料及玄武岩与钢渣混合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oids in coarse aggregate,VCA)变化规... 为指导钢渣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SMA)级配设计,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与粗集料振实试验,研究了不同组合方案的钢渣粗集料、玄武岩粗集料及玄武岩与钢渣混合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oids in coarse aggregate,VCA)变化规律,建立了3类粗集料VCA与各档粗集料比例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钢渣粗集料VCA与各档粗集料比例之间呈多元非线性关系,玄武岩粗集料及钢渣与玄武岩混合粗集料的VCA亦为类似规律;相同级配下钢渣粗集料VCA的数值不同于玄武岩粗集料及钢渣与玄武岩混合粗集料。利用建立的回归模型可预测不同级配曲线的VCA大小次序进而预知矿料间隙率(voids in mineral aggregate,VMA)大小顺序,为SMA配合比优化设计中级配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回归模型 级配设计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细观分形特征研究
5
作者 范萍 《福建建筑》 2024年第8期102-107,共6页
沥青混合料的集料骨架和空隙结构与路面性能高度相关。然而,沥青混合料内部复杂的几何结构和非均质特性,给其细观结构表征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探究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特征,选用两种压实方法和三种设计指标制备试件... 沥青混合料的集料骨架和空隙结构与路面性能高度相关。然而,沥青混合料内部复杂的几何结构和非均质特性,给其细观结构表征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探究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特征,选用两种压实方法和三种设计指标制备试件,并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构。采用分形维数D和多重分形理论的相关参数,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多重分形谱参数相较于分形维数D,更能反映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三种沥青混合料随着平均粒径增加,其细观结构特征趋于相同;压实度对沥青混合料简单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集料骨架 空隙 分形维数 多重分形 细观结构
下载PDF
粗、细钢渣集料对AC-13型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闫锡龙 徐钦升 +3 位作者 张海峰 付光辉 张铭剑 高晗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将粗、细钢渣集料分别以体积法取代玄武岩制备了钢渣沥青混合料,并研究了其体积稳定性、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并与全玄武岩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粗、细钢渣集料均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尤其是钢渣细集料;粗钢渣集料... 将粗、细钢渣集料分别以体积法取代玄武岩制备了钢渣沥青混合料,并研究了其体积稳定性、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并与全玄武岩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粗、细钢渣集料均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尤其是钢渣细集料;粗钢渣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细钢渣集料可改善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而对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取代水平为80%时,高温车辙深度可达2.235 mm,冻融劈裂TSR值低于80%,工程应用时其取代水平应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粗、细钢渣集料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分形描述方法 被引量:41
7
作者 黄宝涛 梁轶 +3 位作者 崔娥 黄晓明 田伟平 李家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3,共5页
为了准确模拟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研究了粗细集料不同级配分形维数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级配分形维数公式计算了沥青混合料的分形值,进行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和微观结构的电子... 为了准确模拟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研究了粗细集料不同级配分形维数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级配分形维数公式计算了沥青混合料的分形值,进行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和微观结构的电子扫描。分析结果表明:4.75 mm通过率是集料尺度的分界点,集料分形维数与抗车辙性能有一致相关性,分形值越大,抗车辙能力越高;根据路用性能设计集料级配可以定量地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差异和路面性能,及路面微观结构与宏观路用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沥青混合料 抗车辙 粗细集料性能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与概率统计方法的VCA_(mix)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文亮 王端宜 +1 位作者 张肖宁 李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92-1795,共4页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是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重要体积参数之一.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用红色石料作为粗集料,普通石料作为细集料,利用颜色的对比精确区分粗、细集料;进一步对试件做薄片切割,采用概率统计理论,推导了由多幅二维截面图...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是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重要体积参数之一.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用红色石料作为粗集料,普通石料作为细集料,利用颜色的对比精确区分粗、细集料;进一步对试件做薄片切割,采用概率统计理论,推导了由多幅二维截面图像上的粗集料面积比计算三维空间中粗集料体积比的方法;并对如何确定薄片数量,及其与保证率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说明和验证.结果显示,40片薄片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数字图像处理 概率统计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中骨架结构特征的评价 被引量:33
9
作者 田波 侯芸 +1 位作者 杜二鹏 王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1-545,共5页
在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中 ,可采用主骨料间隙率来评价骨架排列紧密程度 .在研究集料填充过程中发现 ,次级集料的填充是填充和干涉并存的 ,次级集料逐步填充是偶然干涉和必然干涉交替出现的 ;同时室内试验证明良好的骨架具有良好的继... 在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中 ,可采用主骨料间隙率来评价骨架排列紧密程度 .在研究集料填充过程中发现 ,次级集料的填充是填充和干涉并存的 ,次级集料逐步填充是偶然干涉和必然干涉交替出现的 ;同时室内试验证明良好的骨架具有良好的继承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料 主骨料间隙率 振动成型 级配设计
下载PDF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体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端宜 张肖宁 王绍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56,共4页
基于 15 0组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相关分析的结果 ,提出了调整和控制沥青混合料体积特性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料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减少试验量 。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材料设计 集料间隙率 道路材料 体积特性 级配
下载PDF
考虑粗集料和空隙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细观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晓明 李汉光 张裕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6,共6页
为了分析粗集料和空隙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的影响,在Laplace空间域内,利用细观力学的Mori-Tanaka等效夹杂理论解决了沥青混合料的混合夹杂问题.然后基于宏观平均场理论,根据沥青砂浆基体的粘弹性能推导了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能.最后以... 为了分析粗集料和空隙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的影响,在Laplace空间域内,利用细观力学的Mori-Tanaka等效夹杂理论解决了沥青混合料的混合夹杂问题.然后基于宏观平均场理论,根据沥青砂浆基体的粘弹性能推导了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能.最后以单轴和简单剪切应力下的预测为例,分析了粗集料和空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沥青混合料粘弹本构方程可以表示为粗集料和空隙的综合影响系数与沥青砂浆粘弹本构方程的乘积形式;空隙和粗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分别起到衰减和增强作用,但空隙的衰减作用弱于粗集料的增强作用;粗集料和空隙对沥青砂浆的综合影响体现为对刚度的增强作用,且剪切应力下增强作用近似为单轴应力下的2倍;沥青砂浆基体泊松比对综合影响系数的影响甚微,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取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粘弹性 细观力学 粗集料 空隙 综合影响系数
下载PDF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降噪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皓 倪富健 +2 位作者 刘清泉 李晓东 陈荣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研制并开发沥青混合料吸声降噪性能室内测试的仪器,采用单传声器法对不同空隙率以及相同空隙率下不同最大公称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吸声系数的测试,并对试验路段的降噪效果进行现场测试。分析空隙率、最大公称粒径对沥青混合料吸声性能... 研制并开发沥青混合料吸声降噪性能室内测试的仪器,采用单传声器法对不同空隙率以及相同空隙率下不同最大公称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吸声系数的测试,并对试验路段的降噪效果进行现场测试。分析空隙率、最大公称粒径对沥青混合料吸声性能的影响。发现空隙率尤其是有效空隙率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吸声系数的关键因素;最大公称粒径4 75mm级配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吸声效果明显。结果表明,提高空隙率,采用较小最大公称粒径级配的方案都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吸声降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 吸声系数 空隙率 最大公称粒径
下载PDF
粗集料形态特征的定量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李晓燕 卜胤 +2 位作者 汪海年 王彦喆 尤占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4-530,共7页
为了提出能够合理评价粗集料形态特征(形状、棱角)的定量指标,采用洛杉矶磨耗仪对4.75~9.5mm,9.5~13.2mm,13.2~16mm,16~19mm共4档粗集料分别磨耗0,600,1 200次,以改变粗集料的形态特征,然后通过自主研制的粗集料形态特征研究系统... 为了提出能够合理评价粗集料形态特征(形状、棱角)的定量指标,采用洛杉矶磨耗仪对4.75~9.5mm,9.5~13.2mm,13.2~16mm,16~19mm共4档粗集料分别磨耗0,600,1 200次,以改变粗集料的形态特征,然后通过自主研制的粗集料形态特征研究系统(MASCA)测得粗集料轴向系数、凸度、粗糙度、棱角参数、圆度、分形维数共6个定量评价指标值,并运用二元方差法比较它们对颗粒形态变化的敏感性,发现分形维数是能够合理评价粗集料形态特征的最优定量指标.为验证这一结论,利用磨耗得到的不同形态特征的粗集料分别成型AC-16,SAC-16,SMA-16级配类型混合料试件进行车辙试验和贯入剪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粗集料 形态特征 分形维数 高温性能
下载PDF
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吴旷怀 李燕枫 +1 位作者 杨国梁 凌宏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同时,在旧料评价过程中,提出了细度模数比这一新的量化评价指标以评价旧料的结团状况.研究表明,细度模数比与旧料和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密切相关,对于旧料质量控制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冷再生 改性乳化沥青 旧料评价 细度模数比 CAVF法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单轴静载蠕变试验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辉 张久鹏 黄晓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为探讨油石比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对AC-20改进型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单轴静载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流变时间Ft值与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有较好的相关性,Ft值越大,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越好;柔量—时间半对数曲线直线部分... 为探讨油石比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对AC-20改进型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单轴静载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流变时间Ft值与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有较好的相关性,Ft值越大,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越好;柔量—时间半对数曲线直线部分的截距a值和斜率m值越大,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越差,相关性相对较差。当空隙率大于4%时,空隙率越小,混合料高温性能越好;在最佳油石比下,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单轴静载蠕变试验 空隙率 油石比 流变时间
下载PDF
粗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的分形测量和描述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纯秀 陈国明 谭忆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89,共5页
为了分析粗集料表面纹理状况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轮廓仪对8种不同粗集料表面纹理曲线进行直接测量.运用分形理论中对随机过程的结构函数方法,分析了表面纹理曲线的分形特征.采用定量评定方法,以分形维数D和截距K为评价指标... 为了分析粗集料表面纹理状况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轮廓仪对8种不同粗集料表面纹理曲线进行直接测量.运用分形理论中对随机过程的结构函数方法,分析了表面纹理曲线的分形特征.采用定量评定方法,以分形维数D和截距K为评价指标,对粗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表面纹理曲线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分形特性,粗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程度不受粒径大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粗集料表面纹理 粗糙度 结构函数方法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超薄罩面层SMA-5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被引量:21
17
作者 吴旷怀 张肖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介绍了采用体积填充法进行碎石混合料SMA-5的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提出了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设计SMA沥青混合料的修正公式,并对SMA-5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MA-5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表面功能,可作... 介绍了采用体积填充法进行碎石混合料SMA-5的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提出了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设计SMA沥青混合料的修正公式,并对SMA-5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MA-5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表面功能,可作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超薄罩面层.SMA-5沥青混合料层较薄,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5沥青混合料 体积填充法 路用性能 超薄罩面层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设计的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0
18
作者 吴旷怀 张肖宁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1,64,共5页
提出了根据主骨料空隙体积设计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新方法———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这一设计方法简便实用 ,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嵌挤骨架结构 ,可用于设计任意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 ,且设计误差小 ,无需反复试配 ,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和实... 提出了根据主骨料空隙体积设计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新方法———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这一设计方法简便实用 ,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嵌挤骨架结构 ,可用于设计任意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 ,且设计误差小 ,无需反复试配 ,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 沥青混合料 设计方法 级配 空隙率 沥青面层
下载PDF
级配组成与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立寒 郭亚兵 +1 位作者 郑航 曹林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25-631,共7页
通过试验与统计分析,探讨了粗、细集料用量之比对其级配组成和体积参数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粗、细级配混合料体积参数及设计沥青用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级配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用量之比虽然对各自的... 通过试验与统计分析,探讨了粗、细集料用量之比对其级配组成和体积参数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粗、细级配混合料体积参数及设计沥青用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级配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用量之比虽然对各自的级配组成有影响,但主要影响的是细集料的体积结构组成;在设计空隙率相同的条件下,粗级配混合料较之细级配混合料有着较高的矿料间隙率和设计沥青用量;在粗集料用量未超过70%(质量分数)时,沥青混合料通常呈悬浮密实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组成 粗、细级配 粗、细集料 体积参数 矿料间隙率 空隙率 设计沥青用量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定量评价与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科 张肖宁 +1 位作者 李智 王端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6-302,共7页
根据21种常规级配,制备Superpave旋转压实试件用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试件截面图像,并根据FeretDiameter提取图像中各档粗集料的颗粒信息.改进了结构各向异性的体视学评价方法,提出使用粗集料结构系数J... 根据21种常规级配,制备Superpave旋转压实试件用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试件截面图像,并根据FeretDiameter提取图像中各档粗集料的颗粒信息.改进了结构各向异性的体视学评价方法,提出使用粗集料结构系数Jf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试件级配离析的指标参数.对各级配的Jf值和各档粗集料分计筛余百分率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其复相关系数R达到0.962 1.对于颗粒最大标称粒径相同的级配,使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结论除颗粒最大标称粒径为9.5 mm级配外,Jf受级配中第3大筛孔分计筛余百分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级配离析 粗集料结构系数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