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ME与SD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黎强 卢金清 +2 位作者 郭胜男 蔡君龙 李肖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109,共3页
目的:比较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2种方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2种方法分别鉴定了41种和21种挥发性成分,占各自挥发... 目的:比较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2种方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2种方法分别鉴定了41种和21种挥发性成分,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3.29%和90.20%,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均为反式茴香脑。结论:固相微萃取法可以萃取到很多水蒸气蒸馏法无法得到的物质,如异松油烯、萜品烯、金合欢烯、α-胡椒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化学计量法对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郭胜男 卢金清 +4 位作者 蔡君龙 黎强 许俊洁 万丽娟 林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惠普-化学源化学工作站对不同产地的八角茴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惠普-化学源化学工作站对不同产地的八角茴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初步鉴定出76种化合物,4个产地八角茴香的总离子流图整体上相似,但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差异。12个批次的样本在聚类和主成分空间中聚集成为不同的类别,基本实现不同产地八角茴香的鉴别,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样本分布疏密度反映样本的亲缘关系。结论:本实验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鉴别不同产地八角茴香,并且能反映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为八角茴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GC-MS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分析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9
3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2 位作者 杨慧仙 杨胜园 谭琰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1-96,共6页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此外,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用来辅助定性.共定性出1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大茴香13种,小茴香11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9.43%和...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此外,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用来辅助定性.共定性出1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大茴香13种,小茴香11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9.43%和99.53%.共有组分7种.大茴香和小茴香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茴香烯,含量分别为70.72%和8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茴香 小茴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油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下载PDF
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提取与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邱娇英 张慧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的:优选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八角茴香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率及挥发油包封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八角茴香粉碎度为12~40目,加10倍量水... 目的:优选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八角茴香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率及挥发油包封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八角茴香粉碎度为12~40目,加10倍量水,提取3h;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为1:5,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90min。结论:所选提取工艺得率高,包合工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挥发油 正交试验 包合法
下载PDF
丁香等3种挥发油对磷酸川芎嗪贴剂的促渗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罗红梅 马云淑 +2 位作者 黄金娥 张贵华 康绍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考察丁香挥发油、肉豆蔻挥发油、八角茴香挥发油对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的促渗作用。方法:以小白鼠为透皮屏障,3%月桂氮卓芯酮为阳性对照,每种挥发油分别考察3%,5%,7%的体积分数对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的经皮渗透的影响,筛选出同种挥... 目的:考察丁香挥发油、肉豆蔻挥发油、八角茴香挥发油对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的促渗作用。方法:以小白鼠为透皮屏障,3%月桂氮卓芯酮为阳性对照,每种挥发油分别考察3%,5%,7%的体积分数对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的经皮渗透的影响,筛选出同种挥发油的不同体积分数中5%丁香油、3%八角茴香油、3%肉豆蔻油对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的经皮渗透效果最好。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裸鼠皮肤为透皮屏障,HPLC法测定磷酸川芎嗪的累积渗透量,验证以小白鼠为透皮屏障筛选出的最佳挥发油。结果:磷酸川芎嗪12 h的累积渗透量(Q12)大小依次为5%丁香油>3%月桂氮卓芯酮>阴性对照>3%八角茴香油>3%肉豆蔻油。5%丁香油促透效果最好,12 h的累积渗透量可达3.964 mg.cm-2,12 h增渗倍数为3.22,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高于阳性对照组月桂氮卓芯酮(Q12为3.056 mg.cm-2;ER12为2.23)。结论:丁香油对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的促渗作用显著,肉豆蔻油、八角茴香油未观察到促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油 肉豆蔻油 八角茴香油 磷酸川芎嗪贴剂 促渗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