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向荷载下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群墙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文华 程谦恭 +1 位作者 陈晓东 孟凡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简称闭合墙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桥梁基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闭合墙基础的群墙效率、沉降比等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闭合墙墙间距(即内侧边长)对群墙效应的影响。试验中采用了2组不同截面尺寸的模型墙,其中A组... 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简称闭合墙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桥梁基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闭合墙基础的群墙效率、沉降比等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闭合墙墙间距(即内侧边长)对群墙效应的影响。试验中采用了2组不同截面尺寸的模型墙,其中A组模型墙边长小于B组模型墙,墙厚和墙高均相同。试验研究表明,闭合墙与单片墙在相同沉降下的荷载比一般都大于1,B组闭合墙荷载比和群墙效率均大于A组闭合墙;闭合墙与单片墙在相同墙顶应力下的位移比和沉降比基本都大于1,A组闭合墙位移比大于B组闭合墙。在保持墙厚和墙高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大闭合墙基础的内侧边长可以有效地提高群墙效率和承载性能,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 群墙效应 群墙效率 沉降比 墙间距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垂直承载力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常红 夏明耀 傅德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9-283,共5页
阐述了模拟试验中四种不同型状的地下连续墙在垂直受荷时心身及周围土体的应力、沉降特性,分析墙体的群墙效应,初步探索群墙效应的机理。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沉降 群墙效应 承载力 模拟试验
下载PDF
顺排微柱群内部层流流动特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管宁 刘志刚 张承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4-671,共8页
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去离子水在低Reynolds数下流过顺排微柱群内部时的速度场、压力场以及流动阻力特性。实验测量了柱直径为0.5 mm,柱高度分别为1.00、0.75、0.50、0.25 mm的顺排微柱群的阻力系数,发现在端壁面效应... 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去离子水在低Reynolds数下流过顺排微柱群内部时的速度场、压力场以及流动阻力特性。实验测量了柱直径为0.5 mm,柱高度分别为1.00、0.75、0.50、0.25 mm的顺排微柱群的阻力系数,发现在端壁面效应的作用下,微柱群内阻力系数随柱高增加而减小,且现有关联式对实验结果预测并不理想。因此建立了三维不可压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柱间距分别为0.75、1.00、1.25 mm,柱高度分别为1.00、0.75、0.50、0.25 mm,行数分别为3、5、7、9,列数分别为5、10、15、20的顺排排列微柱群的内部流场及旋涡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顺排微柱群流动阻力的新型计算关联式。研究发现,随着柱间距的增大,流场内旋涡增多,流动阻力增大。此外,顺排微柱群内部阻力系数随着柱高的增加、列数减少而减小,而微圆柱排数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不明显。研究还表明,本文所得关联式在40<Re<150范围内与实验值偏差为10%~25%,能够对微柱群内部流动特性进行有效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群 端壁面效应 层流流动 旋涡 阻力特性
下载PDF
冷弯薄壁型钢螺钉连接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元齐 马荣奎 +1 位作者 宋延勇 潘斯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9,共9页
进行了149个冷弯薄壁型钢螺钉连接试件的抗剪性能试验,主要考察螺钉端距、间距、排列方式以及螺钉数目、连接板件材料等因素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对壁厚1.5mm以下薄钢板... 进行了149个冷弯薄壁型钢螺钉连接试件的抗剪性能试验,主要考察螺钉端距、间距、排列方式以及螺钉数目、连接板件材料等因素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对壁厚1.5mm以下薄钢板螺钉连接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的适用性.针对规范GB 50018—2002对螺钉连接斜拔承压破坏抗剪承载力计算的规定,提出了考虑群效应的螺钉连接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基于对钢板净截面拉断破坏时净截面的平均应力水平分析,给出了相应的验算公式.最后,参考澳洲规范AS/NZS 4600∶2005,提出了避免发生螺钉剪断破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螺钉连接 抗剪承载力 破坏模式 群效应
下载PDF
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角色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现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1,共10页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为加强防御,在北部边疆长期建立了长城防御体系,明代在海洋空间面临实质性挑战后,在东部近海地区也开始构建了长城防御体系。长城一方面起到了有效的防御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被动特征,无法彻底解决来自北方族群与东部...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为加强防御,在北部边疆长期建立了长城防御体系,明代在海洋空间面临实质性挑战后,在东部近海地区也开始构建了长城防御体系。长城一方面起到了有效的防御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被动特征,无法彻底解决来自北方族群与东部海域的威胁,反而产生“反噬效应”,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与社会动荡,甚至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这是影响中国古代历史变迁的重要因素。长城虽然是政权之间的界限,却并非族群之间的界限,而是一条生态过渡区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北方族群 “反噬效应” 生态界限
下载PDF
加热热通量对微柱群通道内强迫对流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承武 刘志刚 管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80-3085,共6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宽度3.5mm、长度40mm的叉排微柱群板,微柱群由直径500μm,高度分别为500、750、1000μm的微柱组成。实验研究微柱群内部加热热通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加热棒进行加热,测量微柱群板Reynolds数在100~1000之...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宽度3.5mm、长度40mm的叉排微柱群板,微柱群由直径500μm,高度分别为500、750、1000μm的微柱组成。实验研究微柱群内部加热热通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加热棒进行加热,测量微柱群板Reynolds数在100~1000之间时的进出口温度与流量,进而获得微柱群内部Nusselt数。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热通量对微柱群换热特性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加热热通量的增大导致工质平均温度升高,工质Prandtl数降低,削弱了工质的换热能力;另一方面,加热热通量的增大降低了工质黏度,加剧了工质热运动,扰动增强,强化了工质的换热能力。当Re较低时,加热热通量的增大由于削弱了端壁面效应对换热的不利影响,同时增加了壁面与工质之间的温差,从而导致换热强化;随着Re的增大,端壁面效应减弱,因而加热热通量的增大对微柱群内部换热的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群 加热热通量 对流换热 NUSSELT数 端壁面效应
下载PDF
格构式锚杆挡墙体系中格构梁跨度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俞美华 宁万辉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7期68-69,共2页
在格构式锚杆挡墙体系中,格构梁的跨度应综合考虑格构梁自身设计的影响、群锚效应的影响及岩土体挤压效应的影响,来确定跨度的最优值,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节约工程成本。
关键词 格构式锚杆挡墙 群锚效应 岩土体挤压效应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区小宽深比基坑变形实测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震 叶建忠 贾敏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627-3635,共9页
为了探究小宽深比基坑的变形特性,结合上海虹桥地区23个小宽深比基坑实测资料,在与普通基坑变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形状、不同支护形式的小宽深比基坑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宽深比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值(δ_(hm))的平... 为了探究小宽深比基坑的变形特性,结合上海虹桥地区23个小宽深比基坑实测资料,在与普通基坑变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形状、不同支护形式的小宽深比基坑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宽深比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值(δ_(hm))的平均值为0.16%H_e(H_e为基坑开挖深度),明显小于普通基坑的δ_(hm);(2)小宽深比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点埋深(Hd)范围为(H_e-6,H_e+6);(3)小宽深比基坑墙后最大地表沉降值(δ_(vm))的平均值为0.15%H_e,小于普通基坑的δ_(vm);(4)小宽深比基坑中井形基坑的δ_(hm)和δ_(vm)均小于狭长形基坑,表现出较强的变形控制能力;(5)小宽深比基坑的δ_(hm)和δ_(vm)与支护形式有关,钢板桩、SMW工法桩、钻孔灌注桩对应的变形依次减小;(6)小宽深比基坑墙后地表沉降呈梯形分布,其沉降影响范围小于普通基坑;小宽深比基坑中狭长形基坑墙后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大于井形基坑;(7)小宽深比基坑δ_(vm)/δ_(hm)的平均值为0.96,主要与土层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小宽深比基坑 变形 空间效应 墙后地表沉降 围护结构侧移
原文传递
薄壁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墩抗震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申永刚 陈建伟 项贻强 《公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6,共5页
建立一座5跨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空间抗震有限元模型,考虑群桩效应和桩-土效应,运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一致激励及行波效应下高墩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纵向线刚度大的墩将分担较大的纵向内力,质量大的墩将分担较大的横向内力,行波效应... 建立一座5跨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空间抗震有限元模型,考虑群桩效应和桩-土效应,运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一致激励及行波效应下高墩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纵向线刚度大的墩将分担较大的纵向内力,质量大的墩将分担较大的横向内力,行波效应比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内力大,桩-土效应使高墩变截面处的地震内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薄壁高墩 时程分析法 群桩效应 桩-土效应 行波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