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Ecosystems Damages Caused by Russian War against Ukraine
1
作者 Yevhen Bezsonov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4年第10期754-788,共35页
The question of the impact of war on ecosystems still remains secondary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licy of states, society and the agenda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osses in monetar... The question of the impact of war on ecosystems still remains secondary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licy of states, society and the agenda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osses in monetary terms, the values of ecosystem damages obtained in the work, which are a consequence of the impact of hostil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correspond to the annual budgets of the larg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r exceed them. The presented calculations significantly exceed the known normative methods, the use of which in the conditions of war is limited in space and time. Objectiv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many proces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ystems and their reaction to the multifactorial impact of war are also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Therefore, as part of the study, a method of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war on the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atterns of energy flows in ecosystems from the moment it is binding by producers. This made it possible to take into account in the calculations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integrity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according to which the destruction or damage of the components of a functionally whole environment will necessarily cause negative phenome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ystems.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real values of ecological losses in energy and monetary equivalents, as consequences of the los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how, the minimum amount of damage to ecosystems from Russian tanks is 43,500 USD per day. Environmental damage from Russian fighter jets has been estimated at $1.5 billion per week since the start of the war. Noise from military operations causes losses of at least 2.3 billion US dollars per year. The obtained results create prerequisites for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ensuring environmental safety at the local,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and transferring the obtained solutions into safety-shap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ystem Services Damage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Security Russia’s war against Ukraine
下载PDF
高技术条件下的人类、战争与环境——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贾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科技进步和军事变革互为条件、共同发展。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其根本属性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改变。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严重冲突,更是特定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对立。与以往的战争模式相比,高技术战争看似“人道”,却凸显出人... 科技进步和军事变革互为条件、共同发展。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其根本属性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改变。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严重冲突,更是特定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对立。与以往的战争模式相比,高技术战争看似“人道”,却凸显出人与环境之关系更趋紧张的态势。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战争双方滥用科技带来的破坏,几乎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和人类重建家园能力。无论联军还是伊军,都是环境的破坏者,他们连同平民一起又是环境破坏后果的最终承担者。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审视高技术战争,使我们看到了现有的战争伦理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战争 海湾战争 环境问题 萨达姆防线 战争伦理 环境伦理
下载PDF
现代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凌虹 吴仁海 施小华 《生态科学》 CSCD 1999年第3期33-39,共7页
战争对生态环境各个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按照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备战期、战争期和战后, 分别论述了不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战争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可根据战争使用武器的性质分为常规武器、生物化学武器、以及核... 战争对生态环境各个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按照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备战期、战争期和战后, 分别论述了不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战争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可根据战争使用武器的性质分为常规武器、生物化学武器、以及核武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
下载PDF
“蓝天保卫战”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蔡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91,共14页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中国最重要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之一。该政策划定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并对重点区域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制。以2015至2020年的地级市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重点区域更严格管制措施对...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中国最重要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之一。该政策划定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并对重点区域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制。以2015至2020年的地级市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重点区域更严格管制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更严格环境管制产生了更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具体而言,相较于非重点区域,重点区域AQI、PM2.5和PM10分别多下降了4.5%、10.08%和6.75%。进一步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该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重点区域更严格环境管制引致的居民医疗支出减少和幸福感提升等方面的收益远大于潜在经济增长损失。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应继续将环境管制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应完善环境管制政策的效应评估框架,全面评估环境管制的成本与收益,提升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天保卫战” 环境管制 空气质量 双重差分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
下载PDF
论现代战争与环境污染 被引量:8
5
作者 俞栋 方振东 +1 位作者 陈灌春 谢有奎 《云南环境科学》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收集了大量有关海湾战争等现代战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的来源、种类以及污染程度等资料,分析了现代战争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巨大破坏作用,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战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词 战争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试析战后日本环境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建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战后初期,由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重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活动和消费地区分布过于集中,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相对滞后,致使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从60年代起,日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扭转了重发展轻环境的政策基调,... 战后初期,由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重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活动和消费地区分布过于集中,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相对滞后,致使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从60年代起,日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扭转了重发展轻环境的政策基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有效地抑制了环境的继续恶化,并使其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 日本 环境政策
下载PDF
《星球之战》中的环境危机战争隐喻——兼论康芒纳的生态伦理观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艳琴 于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具有帮助人们认识新事物、理解新概念的作用,并可通过改变认识为未来行动提供指导,因此,有时也被用于科普教育中。在《星球之战》一文中,生物学家康芒纳就借助"环境危机是战争"这一隐喻和对该隐喻的扩...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具有帮助人们认识新事物、理解新概念的作用,并可通过改变认识为未来行动提供指导,因此,有时也被用于科普教育中。在《星球之战》一文中,生物学家康芒纳就借助"环境危机是战争"这一隐喻和对该隐喻的扩展说明环境危机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和产生的根源。通过辨证地看待现代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康芒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主体间关系和他的生态整体观。继康芒纳之后,其他环保主义者对"环境危机是战争"这一隐喻的沿用和扩展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隐喻的吸引力、表现力,也表明这类隐喻在科普教育中可起到帮助公众认识新事物或新概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球之战》 环境危机是战争 扩展隐喻 科普教育 生态伦理 隐喻创新
下载PDF
试析鲍瑟王作品中生态启蒙教育的三大主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山 陈晓梅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2-77,共6页
维护第三世界生态正义、和平反战和保护自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女作家鲍瑟王创作的三大主题,是人类重新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和美好愿望。通过对她的生态启蒙教育思想的分析,使我们的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维护第三世界生态正义、和平反战和保护自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女作家鲍瑟王创作的三大主题,是人类重新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和美好愿望。通过对她的生态启蒙教育思想的分析,使我们的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长大后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德伦·鲍瑟王 社会公平 和平反战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孙子“四知”思想对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正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8-51,共4页
战略环境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制定战略的开端。战略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展望企业的未来,这是制定战略的基础。孙子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四知"思想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企业战略环境进行分析,比西... 战略环境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制定战略的开端。战略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展望企业的未来,这是制定战略的基础。孙子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四知"思想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企业战略环境进行分析,比西方的战略环境分析理论更加全面、科学,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出具有真正竞争优势的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战略环境分析 “四知”思想
下载PDF
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对资源、人口的动员与生态环境的变迁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合波 文静 《济宁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4-78,共5页
冷战环境史开辟了跨冷战史和环境史领域的新研究,也为考察冷战时期新中国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阈。冷战时期,新中国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作出了实施三线建设的决策,通过大规模的人口与资源动员,完成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布局。大... 冷战环境史开辟了跨冷战史和环境史领域的新研究,也为考察冷战时期新中国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阈。冷战时期,新中国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作出了实施三线建设的决策,通过大规模的人口与资源动员,完成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布局。大规模的人员迁移及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带来了生态空间的转换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进而导致了环境的变迁。冷战背景下的环境问题,美苏等国家也同样存在,这些都是冷战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环境史 三线建设 生态空间
下载PDF
湖北旧石器至战国时期人类遗址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54
11
作者 朱诚 钟宜顺 +2 位作者 郑朝贵 马春梅 李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7-242,共16页
湖北旧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1362处遗址时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西往东、从高往低逐渐增加的。旧石器时代海拔50 ̄500m的遗址数占当时遗址总数的78%,而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71% ̄95%的遗址分布于0 ̄200m的海拔区。该区遗址时空分布变化主要... 湖北旧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1362处遗址时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西往东、从高往低逐渐增加的。旧石器时代海拔50 ̄500m的遗址数占当时遗址总数的78%,而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71% ̄95%的遗址分布于0 ̄200m的海拔区。该区遗址时空分布变化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各时代人类都需要选择既靠近水源、又便于抵御洪水的河流1 ̄2级阶地为生存地点。而全新世以来受区域构造抬升影响,河流下切会形成新河谷,且构造运动稳定期河流侧旁侵蚀与堆积也导致大量新阶地在低海拔区增多。因此,人类为适应河流阶地位置变化的迁徙,导致该省中东部低地区遗址逐渐增多。二是该区人类遗址时空分布变化还受气候条件影响。旧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十堰东北部汉水流域以及荆州西南和荆门以东,从河流地貌发育角度看,该时期遗址分布在较高位置与此时期河流主要分布在较高地势区有关。城背溪文化时期原有的旧石器遗址分布区此时的遗址分布寥寥无几,相反,在西南部宜昌附近的长江沿岸却明显增多,并成为该时期一个重要的分布区。大九湖孢粉谱的特征表明,城背溪文化期遗址数只有23处主要与当时处于全新世湿热期降水量较大以及洪水较多有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对应于大九湖孢粉带Ⅳ的中上部,这一阶段总体上气候适宜,是有利于农业文明发展的全新世暖湿期,在湖北中东部地区各时代遗址数递增显著,但屈家岭文化时期,原先分布在长江三峡地区的34处大溪文化遗址有32处消失,而在襄樊—荆门—孝感一线以北的较高地势区却猛然增长了近90处,此种变化主要与当时水域范围扩大有关。楚文化时期对应于大九湖孢粉带V,处于全新世温干气候阶段,但当时的温湿条件仍有利于农业耕种,故该时期遗址数骤增至593处。湖北东南部海拔0 ̄50m的湖群区因地势低洼,洪涝严重,所以成为历代遗址分布最少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旧石器至战国时期 考古遗址 河流地貌 孢粉记录 环境演变
下载PDF
2019年以来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其特点—基于开放一般均衡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万军 于嘉曦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61-69,共9页
已有文献认为中美贸易摩擦、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和环保政策四大因素是造成2019年3月以来猪肉价格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重回市场机制的逻辑起点,基于开放一般均衡框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分析了猪肉价格的变动原因。结果表明:第一,人均收... 已有文献认为中美贸易摩擦、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和环保政策四大因素是造成2019年3月以来猪肉价格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重回市场机制的逻辑起点,基于开放一般均衡框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分析了猪肉价格的变动原因。结果表明:第一,人均收入水平下降导致猪肉消费需求持续下降是影响近年来猪肉市场供需关系的先导原因,拓展了猪肉消费需求量是刚性制约的一般性认识;第二,在猪周期的作用下生猪生产能力不断下降;第三,环保政策降低了禁养区域的生猪生产能力;第四,非洲猪瘟降低了非禁养区域的生产能力;第五,猪周期、环保政策和非洲猪瘟共同作用下,生猪生产供给能力的短期内降幅超过猪肉需求降幅,最终引发了2019年3月以来猪肉价格的上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宏观经济环境导致的居民收入增长乏力会降低猪肉需求量,而生猪饲养能力恢复会增加猪肉供给,猪肉供需缺口将会迅速收窄。未来一段时期内,猪肉价格将会在小幅震荡中逐步恢复到一个新的合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非洲猪瘟 环保政策 猪周期 消费需求
下载PDF
浅论环境保护与和平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林顺 《世界环境》 1999年第4期25-28,共4页
本文认为美好的自然环境需要和平也促进和平,和平可以推动环境保护。文章分析了二者的关系,讨论了战争和非战时军事行为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与战争的关系,并提出了促进环境保护的世界和平行动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和平 战争 世界和平
下载PDF
非战争状态下空军军事活动与环境保护
14
作者 李高金 韩宝平 周杰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2期26-27,共2页
分析了非战争状态下空军军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展非战争状态下我国国防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空军军事活动 环境保护 非战
下载PDF
环境冲突视野下的宋夏战争
15
作者 金勇强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宋夏战争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或经济冲突,更是一种环境冲突,这种冲突源于交战双方的环境缺陷,贸易封锁、战争掠夺、侵耕、扰耕则是这种环境冲突的具体体现。环境冲突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只有建立有效的利益调... 宋夏战争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或经济冲突,更是一种环境冲突,这种冲突源于交战双方的环境缺陷,贸易封锁、战争掠夺、侵耕、扰耕则是这种环境冲突的具体体现。环境冲突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只有建立有效的利益调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冲突 环境缺陷 宋夏战争
下载PDF
对现代战争的环境伦理学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晓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40-341,共2页
随着高科技的运用,现代战争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重点从伦理的角度思考战争,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而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思考其对环境的影响,战争是地球的灾难。人类需要抛弃旧的安全观,确立新的安全观,反对战争,维... 随着高科技的运用,现代战争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重点从伦理的角度思考战争,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而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思考其对环境的影响,战争是地球的灾难。人类需要抛弃旧的安全观,确立新的安全观,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战争 环境伦理学 安全观 和平 环境教育
下载PDF
现代战争中环境监测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晖 吴淑珍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67-70,共4页
通过分析在高技术武器装备下的现代战争中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提出要提高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监测应急机动能力和区域性监测能力,建立高技术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积极动员地方监测力量和增强现有技术人员素质,才能够适应战场环境,开展系... 通过分析在高技术武器装备下的现代战争中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提出要提高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监测应急机动能力和区域性监测能力,建立高技术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积极动员地方监测力量和增强现有技术人员素质,才能够适应战场环境,开展系统完整的环境检测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监测作用,为战争结束后环境和生态恢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战争 环境监测 能力 设备 力量
下载PDF
化学战剂的分析测试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边归国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4年第2期87-92,共6页
综述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色质联用、生化传感器、核磁共振、军用侦毒设备、分光光度计、毛细管电泳等仪器对化学战剂分析测试的应用进展情况.
关键词 化学战剂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冷战时期美苏环境保护合作历程探析——以《美苏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为中心的考察(1969—1979) 被引量:4
19
作者 靳小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跨国环境合作,从微观上来看是美苏两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层面上进行的经验、制度和措施的交流;从宏观层面来看,涉及到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环境外交定位以及战略互信等诸多因素。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美国环保主义运动发...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跨国环境合作,从微观上来看是美苏两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层面上进行的经验、制度和措施的交流;从宏观层面来看,涉及到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环境外交定位以及战略互信等诸多因素。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美国环保主义运动发展、政府对外战略调整的背景下,尼克松政府将环境问题纳入到对苏缓和的外交议程中,通过《美苏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促进美苏双边关系全方位转向缓和,以维系美苏之间的相对均势。然而,受制于两国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不同认知和尼克松对环境外交的定位以及双边战略互信等因素,美苏环境合作之路坎坷且曲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时期 《美苏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环境合作 美苏双边关系
下载PDF
战后日本的环境公害及其历史教训 被引量:2
20
作者 寺西俊一 《嘉兴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14,共10页
二战后的日本环境污染事件频发,而中央政府反应迟缓,导致环境公害扩大,因此出现了"革新自治体"这种领先于国家的地方环境治理行动,又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公益诉讼。日本治理环境的对策中对硫氧化物进行"总量控制"... 二战后的日本环境污染事件频发,而中央政府反应迟缓,导致环境公害扩大,因此出现了"革新自治体"这种领先于国家的地方环境治理行动,又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公益诉讼。日本治理环境的对策中对硫氧化物进行"总量控制"是其较为成功的地方,其"原料和燃料低硫化"和"排烟脱硫"方案是较为失败的地方。主要经验是"促进能源节约和向污染低的产业结构转型"。但日本的东京湾水质至今仍存在较严重的污染问题,行政分割是其症结,因此,必须进行环境政策整合,才能达到"相互合作"共同协作治理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二战后 环境公害 历史教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