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ETHOD IN SYSTEM DESIGN OF EJECTING DEVICES OF MISSILES 被引量:8
1
作者 DaiLongcheng XuanYimi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2年第1期44-52,共9页
Anew method in system design of ejecting devices of missiles is first presented.Some important points are dis-cussed,which gui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jecting devices of missileg,amd provid the foundatio... Anew method in system design of ejecting devices of missiles is first presented.Some important points are dis-cussed,which gui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jecting devices of missileg,amd provid the foundation flr thw design of mew ejecting device is provided.The system design includes the distribution of techmology specifica-tion,3-D solid modeling of ejecting devices of missiles im-ported from abroad,the design of pmeumatic device sys-tem,the design of ejecting mechanism system,the predic-tion of reliability and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DS ejecting deviceS of MISSILE system design dynamic simulation WAVELET optimization 导弹 发射装置 总体设计 动态仿真 小波优化
下载PDF
Cluster Warhead Dispersing Technique and Its Interior Ballistic Calculation 被引量:9
2
作者 谭大成 袁曾凤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Cluster warhead dispersing technique is analyzed with gas dynamic theory. It is seen that the front cover opening and two stage dispersing system is suitable for guided sub missiles whose number is not so large. Th... Cluster warhead dispersing technique is analyzed with gas dynamic theory. It is seen that the front cover opening and two stage dispersing system is suitable for guided sub missiles whose number is not so large. The interior ballistic performances of this system are calculated with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erformances such as the pressure in the pressure chambers and the velocity of the sub missiles are obtained in curve 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warhead DISPERSING interior ballistics ejection
下载PDF
The role of device therapy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 : a narrative review
3
作者 FU Bing-qi WANG Qi +2 位作者 TAN Tong WEI Xue-biao YU Dan-qing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22年第3期215-228,共14页
Heart failure has gained increasing notice due to its high prevalence and mortality rate. The management for heart failure has been emphasized on the role of device therapy.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 Heart failure has gained increasing notice due to its high prevalence and mortality rate. The management for heart failure has been emphasized on the role of device therapy.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 an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 were given strong recommendation for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 considering their effectiveness on preventing sudden cardiac death(SCD),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and benefiting survival. In this review, we explaine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in HFrEF, in order to buil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thological basis of HFrEF and the rationality of ICD and CRT on terminating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decreasing the rate of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and benefiting survival. In addition, we discussed the high-quality researches with significant values on the discovery of device therapy clinical benefits, and compared the class I recommendations for device therapy in HFr EF, suggested b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systolic heart failure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defibrillator device therapy
原文传递
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李汉青 颜丙新 +3 位作者 武广伟 凌琳 赵春江 孟志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2,共13页
针对现有排种器存在投种不顺及大播量成穴性较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关键部件,利用DEM-MBD耦合仿真技术得到了弹簧力参数及因素取值范围,明确了转速超过35 r/min后排种器的性能显... 针对现有排种器存在投种不顺及大播量成穴性较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关键部件,利用DEM-MBD耦合仿真技术得到了弹簧力参数及因素取值范围,明确了转速超过35 r/min后排种器的性能显著下降。以合格率、漏播率及重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开展台架正交试验,研究转速、调节深度及稻种球度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排种性能评价指标的回归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排种轮转速为23.06 r/min、型孔深度为8.99 mm、稻种球度为52.7%时,排种器合格率为88.58%、漏播率为4.43%、重播率为6.99%,排种器工作性能最佳。为验证排种器工作性能及优化后参数的准确性,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优化后结果保持一致,回归方程预测结果误差小于2%,验证了试验可行性及参数准确性,在最优参数下排种器穴径合格率为100%、平均穴径为3.62 cm、穴径变异系数为18.45%、平均穴距为22.98 cm、穴距变异系数为8.43%、平均穴粒数为11.08、穴粒数变异系数为17.56%。所设计的排种器具有较好的播种性能、较高的穴径合格率及较低的变异系数,表明该排种器具有良好的成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量排种器 双轨道 弹射式
下载PDF
D-shant心房分流器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短期结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义为 金屏 +6 位作者 翟蒙恩 孟欣 李昱希 毛予 刘元章 杨剑 刘洋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434-442,共9页
目的评估单中心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植入D-shant心房分流器的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12例接受经皮植入D-shant的HFrEF患者。使用超声... 目的评估单中心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植入D-shant心房分流器的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12例接受经皮植入D-shant的HFrEF患者。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腔大小和心室功能,同时收集右心导管测量的数据和患者临床指标,并将术后12个月的随访数据与D-shant植入前所搜集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终点为随访期间发生的重大心脏、神经或肾不良事件。次要终点为功能状态的提升,包括心功能、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结果对12例患者都成功使用D-shant实施了经皮心房分流术。术后即刻透视和超声心动图证实所有患者的D-shant定位准确、血流通畅。术后血流动力学评估显示,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显著下降[(29.8±3.4)mmHg比(17.8±0.8)mmHg,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随访时,累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因1例患者接受心脏移植),左心房内径从(65.8±6.5)mm显著缩小至(48.0±4.5)mm(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临床心功能指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能力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这项单中心研究发现,使用D-shant心房分流器对HFrEF患者实施经皮心房分流术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随访表明,分流管持续通畅,并且干预措施与改善功能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经皮心房分流术 心房分流器 肺毛细血管楔压 D-shant
下载PDF
仿蝗虫后足内埋导弹弹射装置设计与优化
6
作者 蔡云龙 杨哩娜 +2 位作者 权亮 杨宝生 任若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83-3997,共15页
受蝗虫跳跃生物力学机理启发,设计一种具有关节扭簧和双梯形结构特征的弹射装置,具备在低推力需求下实现大弹射行程的能力,同时在导弹分离时使其保有初始低头角速度和角度的特征。通过参数化模型结合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方法,优化得到... 受蝗虫跳跃生物力学机理启发,设计一种具有关节扭簧和双梯形结构特征的弹射装置,具备在低推力需求下实现大弹射行程的能力,同时在导弹分离时使其保有初始低头角速度和角度的特征。通过参数化模型结合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方法,优化得到高效的机构布局参数;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发射过程中臂杆柔性效应对导弹弹射分离参数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弹-机分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参数化模型和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方法能够快速获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机构参数;弹射过程中,臂杆的柔性变形会导致实际分离参数与理想设计参数之间存在差异,细节优化设计时柔性效应不能被忽略,且需考虑增加结构刚度以减小设计偏差;给出的设计实例能够满足设计指标且弹-机能够安全分离,证明了新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弹射装置 仿生学 Kriging代理模型 刚性-柔性耦合 发射动力学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进展
7
作者 许晓明 夏云龙 +4 位作者 夏林莺 郭永珍 刘泉池 韩雪 闫文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28-534,共7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系统性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目前HFpEF的药物治疗选择十分有限,尚无针对HFpEF的特异性药物。新近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策略作为常规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能有效地改善H...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系统性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目前HFpEF的药物治疗选择十分有限,尚无针对HFpEF的特异性药物。新近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策略作为常规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能有效地改善HFpEF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及心力衰竭再入院风险。主要技术包括CD34+干细胞移植、内脏大神经射频消融术、房间隔分流术、心房起搏、心肌收缩力调节、左心室扩张器、压力感受器刺激等。本文对近年来HFpEF相关非药物治疗的最新临床证据进行系统性综述,以期加强对HFpEF的治疗策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非药物治疗 器械治疗 监测预警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联系
8
作者 吐吾尼克·吐克达尔 任娟 +1 位作者 崔健帅 帕尔哈提·吐尔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成年后闭合不全所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常见的心力衰竭形式,其特征是左心房压力增加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特别是在运动时较明显。最近,使用房间分流装置人工形成心房分流已...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成年后闭合不全所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常见的心力衰竭形式,其特征是左心房压力增加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特别是在运动时较明显。最近,使用房间分流装置人工形成心房分流已成为降低左心房(LA)压力来治疗HFpEF患者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式。而PFO以自然的心房分流在HFpEF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卵圆孔未闭与心力衰竭(尤其是HFpEF)之间的联系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房间分流器 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下载PDF
二级活塞式弹射机构动态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涛 廖振强 +2 位作者 贾安年 何大平 王晖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9,44,共5页
运用经典内弹道和气体动力学理论 ,建立了二级活塞式抛放弹弹射机构的数值计算模型 ,对某型号二级活塞式弹射机构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其弹射效果的影响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
关键词 弹射机构 内弹道 气动力
下载PDF
某机载导弹弹射系统动态仿真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甄建斌 徐诚 王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为确保机载导弹在弹射离机过程中的加速度值小于设计指标要求,针对某机载导弹弹射系统,设计了一种弹簧阀门控制式降峰压装置,用来降低导弹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并建立了相应的弹射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降峰... 为确保机载导弹在弹射离机过程中的加速度值小于设计指标要求,针对某机载导弹弹射系统,设计了一种弹簧阀门控制式降峰压装置,用来降低导弹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并建立了相应的弹射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降峰压装置后,导弹在弹射离机过程中的加速度降低了40.28%。通过改变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出了该装置5个结构参数变化对弹射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机载导弹弹射装置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弹射系统 降峰压装置 弹射系统 数值建模
下载PDF
抛放弹机构弹射—回收过程仿真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大平 廖振强 +1 位作者 王涛 王晖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457,共4页
本文建立了采用气体驱动弹射—回收的抛放弹弹射机构的数值计算模型 ,用经典内弹道和气体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火药弹燃烧、弹射活塞完全推离悬挂物 (导弹或炸弹 )并回缩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给出了对某型号挂弹钩的实例计算 ,计算结果与... 本文建立了采用气体驱动弹射—回收的抛放弹弹射机构的数值计算模型 ,用经典内弹道和气体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火药弹燃烧、弹射活塞完全推离悬挂物 (导弹或炸弹 )并回缩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给出了对某型号挂弹钩的实例计算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最后简要讨论了不同参数对弹射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弹射机构 内弹道 气动力
下载PDF
抛放弹弹射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廖振强 王涛 +1 位作者 何大平 王晖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3-577,共5页
该文应用内弹道、气体动力学和优化设计理论建立了抛放弹弹射机构的优化设计模型。针对某一类型的弹射装置 ,应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影响悬挂物 (导弹或炸弹 )的弹射性能的若干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实例表明 ,通过优化设计得出的设计... 该文应用内弹道、气体动力学和优化设计理论建立了抛放弹弹射机构的优化设计模型。针对某一类型的弹射装置 ,应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影响悬挂物 (导弹或炸弹 )的弹射性能的若干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实例表明 ,通过优化设计得出的设计变量参数 ,可以使悬挂物的最大弹射加速度明显减少。该优化设计模型为改进现有型号的气动力工作性能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射机构 气动力学 优化设计 动态仿真 抛放弹
下载PDF
一种高速破片加载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广嘉 吕永柱 +1 位作者 孔庆强 梁安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45,共4页
设计一种破片高速加载装置,通过延长身管长度、加大药室装药量提高破片速度;提出采用模拟破片考核破片高速加载装置,组建了模拟破片速度测量系统,针对3种破片工况分别展开了速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将15 g破片加载到2164 m/s... 设计一种破片高速加载装置,通过延长身管长度、加大药室装药量提高破片速度;提出采用模拟破片考核破片高速加载装置,组建了模拟破片速度测量系统,针对3种破片工况分别展开了速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将15 g破片加载到2164 m/s,且破片速度稳定,可以满足靶场测试需求,验证了该装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加载装置 模拟破片 战斗部 破片速度
下载PDF
导弹应急投放机弹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景航 赵英杰 黄长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8-60,共3页
概述了导弹在应急投放时,弹射装置简化物理模型的工作过程,分析了导弹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及其相对载机的运动姿态,并通过计算确定导弹应急投放后,导弹与载机运动的安全性。
关键词 应急投放 弹射装置 俯仰力矩
下载PDF
挂弹钩非对称弹射过程调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涛 廖振强 何大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9-673,共5页
建立采用抛放弹火药燃气作为工作能源的挂弹钩弹射机构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抛放弹燃烧,弹射活塞非对称工作,直至推离悬挂物(导弹或炸弹)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左右两侧导气孔直径的调整对非对称弹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 建立采用抛放弹火药燃气作为工作能源的挂弹钩弹射机构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抛放弹燃烧,弹射活塞非对称工作,直至推离悬挂物(导弹或炸弹)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左右两侧导气孔直径的调整对非对称弹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两侧导气孔直径,可以改变悬挂物弹射离机时的飞行姿态,消除由于不同弹种的质心偏移量所造成的角速度与角位移偏大的弊端。该文所建立的模型为该种弹射装置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射机构 数值模拟 气动力
下载PDF
子母式战斗部径向抛掷子弹的抛掷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浩征 李海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1-6,共6页
对星形隔框式径向抛掷装置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编制的软件的计算结果与某基地的试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同时,利用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一些对分析抛掷装置性能很有价值的参数。这对同类抛掷装置的论证和设计是有益的。
关键词 子母弹 导弹战斗部 抛掷装置 抛掷初速
下载PDF
人体上肢高速气流吹袭耐受限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桂荣 张云然 +6 位作者 刘炳坤 杨连启 高云峰 田广庆 朱青安 郑世华 童伯仑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研究人上肢有/无防护时耐受高速气流吹袭限值;为防护装置的设计要求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进行了飞行员上肢抗拉耐力研究;采用人尸体、活猕猴上肢开展了模拟气动载荷耐受限度的研究;进行了人尸体、猕猴上肢生物力学特性研究和1/5... 目的研究人上肢有/无防护时耐受高速气流吹袭限值;为防护装置的设计要求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进行了飞行员上肢抗拉耐力研究;采用人尸体、活猕猴上肢开展了模拟气动载荷耐受限度的研究;进行了人尸体、猕猴上肢生物力学特性研究和1/5人椅模型跨超声速风洞试验。结果通过系列的试验研究和国内外资料分析,获得了人上肢有/无防护时耐受高速气流吹袭的限值。结论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上肢弹射救生的生理要求及上肢高速气流吹袭防护装置的设计、鉴定和验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吹袭 弹射损伤 人体耐力 飞行安全 安全装置
下载PDF
双级气缸式弹射装置内弹道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白鹏英 乔军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9,共6页
在使用双缸提拉式弹射装置发射战术导弹时,考虑到机动性等因素,在导弹发射筒长一定的情况下,针对如何提高导弹出筒速度和保证导弹的最大过载不超过允许值,提出了一种新型弹射器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及内弹道计算。
关键词 双级气缸式弹射装置 内弹道 MATLAB
下载PDF
可压缩弹射出伞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滕海山 朱维亮 刘媛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3-468,共6页
火工装置常用于降落伞的强制开伞。针对柔性降落伞织物的可压缩特性,建立了弹射筒可压缩弹射出伞模型并开展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传统刚性模型进行了对比,表明可压缩弹性模型与实验数据更吻合,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研究了火工药剂参... 火工装置常用于降落伞的强制开伞。针对柔性降落伞织物的可压缩特性,建立了弹射筒可压缩弹射出伞模型并开展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传统刚性模型进行了对比,表明可压缩弹性模型与实验数据更吻合,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研究了火工药剂参数、弹射筒几何结构及伞包材料特性对弹射力、伞包拉力及弹射速度的影响,发现火工装置初始容腔增大或活塞尺寸减小均会降低弹射推力;而伞包材料弹性使伞包受力小于并滞后于顶盖受力,伞包弹性越好,包装密度越小,越有利于降低顶盖速度和伞包受力。本文的可压缩弹射出伞模型为火工装置及伞包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装置 降落伞 弹性压缩 弹射 仿真
下载PDF
刚柔耦合下战斗部自动装药装置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猛 徐志刚 +1 位作者 贺云 刘哲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1-416,共6页
战斗部的传统装药工艺是由人工完成的,危险性高、效率低下且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战斗部装药的自动化装置。对战斗部装药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针对战斗部自动装药装置的抖动问题,基于刚柔耦合建立了系统移动过程中的动力学... 战斗部的传统装药工艺是由人工完成的,危险性高、效率低下且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战斗部装药的自动化装置。对战斗部装药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针对战斗部自动装药装置的抖动问题,基于刚柔耦合建立了系统移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刚柔耦合模型对加速度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发现使用S曲线算法时系统抖动最弱。将S曲线算法优化为5段形式并采用插值拟合在控制器上实现,在实物调试中使用发现抖动明显减弱。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的梯形算法,优化过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对S曲线算法的优化及应用,减弱了装置抖动,此方法对其他设备的研制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自动装药装置 刚柔耦合 加速度控制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