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rcraft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of the Supercooled Liquid Water Layer in a Warm Conveyor Belt over North China
1
作者 Jiefan YANG Fei YAN +3 位作者 Hengchi LEI Shuo JIA Xiaobo DONG Xiangfeng H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29-544,共16页
This paper studied a snow event over North China on 21 February 2017,using aircraft in-situ data,a Lagrangian analysis tool,and WRF simulations with different microphysical schemes to investigate the supercooled layer... This paper studied a snow event over North China on 21 February 2017,using aircraft in-situ data,a Lagrangian analysis tool,and WRF simulations with different microphysical schemes to investigate the supercooled layer of warm conveyor belts(WCBs).Based on the aircraft data,we found a fine vertical structure within clouds in the WCB and highlighted a 1-2 km thin supercooled liquid water layer with a maximum Liquid Water Content(LWC) exceeding0.5 g kg^(-1) during the vertical aircraft observation.Although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rmodynamic profiles were essentially captured by both modeling schemes,the microphysical quantities exhibited large diversity with different microphysics schemes.The conventional Morrison two-moment scheme showed remarkable agreement with in-situ observations,both in terms of the thermodynamic structure and the supercooled liquid water layer.However,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WCB clouds,in terms of LWC and IWC,was not apparent in HUJI fast bin scheme.To reduce such uncertainty,future work may focus on improv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crophysics in bin schemes with in-situ data and using similar assumptions for all schemes to isolate the impact of phy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m conveyor belt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supercooled liquid water microphysics schemes
下载PDF
“7·20”华北和北京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赵思雄 孙建华 +1 位作者 鲁蓉 傅慎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1-360,共10页
本文对2016年7月19—21日华北及北京的特大暴雨作了研究和讨论。研究表明,该次暴雨为诸多有利因素所致:前期副热带高压呈带状稳定维持,中旬末东退,后呈"东高西低"分布,华北处于槽前辐合上升区,有利对流发生。高空西来槽停滞加... 本文对2016年7月19—21日华北及北京的特大暴雨作了研究和讨论。研究表明,该次暴雨为诸多有利因素所致:前期副热带高压呈带状稳定维持,中旬末东退,后呈"东高西低"分布,华北处于槽前辐合上升区,有利对流发生。高空西来槽停滞加深(并切断)与低层江淮暖性倒槽叠加,快速发生发展成为一深厚的气旋,出现了高低空系统的耦合。有一支暖(湿)输送带自南向北推进至关重要,源地可追踪至南中国海等低纬度地区,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先后经长江、黄淮至华北,有明显的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2016年的"7·20"暴雨和2012年"7·21"暴雨均存在明显的多尺度特征,但其具体特征有所不同。前者强烈对流活动稍弱于后者,降水趋势平稳,然而由于其大尺度强迫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仍然较大。本文主要集中于一些事实的分析,对于该次暴雨的机理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气旋 暖输送带 多尺度特征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然地理若干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建华 千怀遂 +1 位作者 管华 施其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6-673,共8页
文章探讨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划分的依据和方法,然后就其自然地理过渡性、暴雨频繁发生和坡地暖带及其自然地理效应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交界带自然地理要素不仅具有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之间的过渡性,而且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理成分在这... 文章探讨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划分的依据和方法,然后就其自然地理过渡性、暴雨频繁发生和坡地暖带及其自然地理效应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交界带自然地理要素不仅具有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之间的过渡性,而且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理成分在这里彼此交汇。交界带暴雨频繁,且以大暴雨为主,集中分布在海拔100~200m之间。交界带冬季气温高于平原0.5~0.8℃,1月最高气温出现在海拔350~400m之间,形成特有的坡地暖带,暖带厚度100~250m。交界带暴雨频繁和暖坡效应是大气环流和交界带地貌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对本区土壤发育和植物分布等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平原 坡地 海拔 北亚热带 土壤发育 秦岭 山地 大暴雨 自然地理 最高气温
下载PDF
广东气候变暖若干特征及其对气候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0
4
作者 陈新光 钱光明 +2 位作者 陈特固 李春梅 余克服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7-552,共6页
对广东省近50年的气温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广东省陆面气温增暖率为0.16℃/10年,低于全国和全球陆面增暖率;气候变暖的时空特征表现为冬季和春季明显大于夏季和秋季,沿海地区明显大于内陆地区,气候带向北移动的趋向明显,北热带区域面积... 对广东省近50年的气温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广东省陆面气温增暖率为0.16℃/10年,低于全国和全球陆面增暖率;气候变暖的时空特征表现为冬季和春季明显大于夏季和秋季,沿海地区明显大于内陆地区,气候带向北移动的趋向明显,北热带区域面积在扩大,南亚热带区域面积在缩小,中亚热带区面积相对稳定。分析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广东气候变暖具有地方性特征,主要是受大气环流、海温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气候带位移 广东省
下载PDF
2015年湖北省梅雨期一次暴雨过程对流云活动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端禹 崔春光 +2 位作者 徐明 王婧羽 胡昌琼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2期8-17,共10页
利用常规与加密气象观测资料、FNL再分析格点资料及FY-2G卫星云顶亮温(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观测资料,对2015年7月14—15日湖北省梅雨期一次连续暴雨过程对流云活动的环境条件和导致短时强降雨的对流云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 利用常规与加密气象观测资料、FNL再分析格点资料及FY-2G卫星云顶亮温(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观测资料,对2015年7月14—15日湖北省梅雨期一次连续暴雨过程对流云活动的环境条件和导致短时强降雨的对流云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位于西风槽前、850 hPa风场辐合、温度露点差较小及850—500 hPa暖平流为有利于湖北省对流云活动的环境条件。当天气尺度暖输送带云系在江南西部至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且低层暖切变线同时出现在湖北地区上空时,降雨明显增幅;当暖输送带云系明显东移后,湖北地区暴雨过程结束。当暖输送带位于湖北地区上空时,850 hPa相当位温平流项和对流项均为较大正值,且对流项大值区出现在平流项大值区的南侧。短时强降雨主要发生在降雨盛期,是构成湖北地区暴雨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短时强降雨的4种对流云影响方式分别为对流云团西边界、深对流云团中心区、对流云串"列车效应"及对流云合并加强;其中,受对流云西边界、深对流云中心区或云团串影响的短时强降雨发生次数较多,受深对流云中心区和对流云合并加强影响的短时强降雨平均降雨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云 暖输送带 短时强降雨 亮温梯度 西边界 列车效应
下载PDF
春季江淮气旋发展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吕梅 陆汉城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在等熵面上对1996年4月28日-30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气旋作了分析和诊断研究。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暖湿气流输送带内大风速中心的存在及传播对气旋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等摘面的陡峭使暖湿气流急剧抬升、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及降水... 本文在等熵面上对1996年4月28日-30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气旋作了分析和诊断研究。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暖湿气流输送带内大风速中心的存在及传播对气旋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等摘面的陡峭使暖湿气流急剧抬升、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及降水增强;中空西部冷输送带和中低层暖湿空气的叠加,有利于位势不稳度的增加;水汽凝结潜热的释放等也是使地面气旋波加深的主要因子。它还与垂直涡度柱的形成和高层高位涡的东移并与中低层高位涡区叠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旋 暖湿输送带 水汽凝结潜热 江淮流域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主贡献中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于飞 崔惠娟 葛全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80,共11页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气候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频发等水资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文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进行了分析评...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气候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频发等水资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文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及水资源相关风险已经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遍关注,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应措施,如优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监测预警、增加基础建设等。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以中东欧国家为主的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NDCs中缺乏适应相关的内容;西亚/中东和中亚地区对于风险关注的范围不够全面,缺乏对未来潜在洪水风险的评估和预案;在中亚、南亚和中东等水争端问题突出的地区缺乏合适的国际合作机制;大部分国家缺少对水环境的关注。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适应能力,构建完善的气候适应体系,建议完善国家自主贡献报告、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增加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注和投入,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贡献(NDC) 全球变暖 一带一路 水资源 适应
下载PDF
季风暖湿输送带与北方冷空气对“7·21”暴雨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柳艳菊 丁一汇 +1 位作者 张颖娴 宋亚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发生了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暴雨,北京地区许多台站日降水量创下1951年以来的历史新纪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台站降水资料,对引起此次特大暴雨的大尺度条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7·21"大暴雨...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发生了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暴雨,北京地区许多台站日降水量创下1951年以来的历史新纪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台站降水资料,对引起此次特大暴雨的大尺度条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7·21"大暴雨与赤道辐合带、亚洲夏季风以及菲律宾-南海洋面上热带气旋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表明亚洲夏季风的异常北进作为暖湿输送带所携带的大量偏南暖湿空气为这次特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它与同时来自北方低槽冷涡的高空强冷平流相遇,形成了明显的不稳定层结。没有这种强烈的水汽输送,仅靠来自中高纬度南下的冷空气作用,这次暴雨不会达到破纪录的强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季风暖湿输送带的北推与亚洲季风30~60天季节内振荡的活跃期密切相关。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季风涌触发和维持了季风暖湿带的迅速向北推进过程。另外,通过与另一次严重影响华北地区的1963年8月上旬的"63·8"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条件的比较发现,这次暴雨过程中也观测到明显的季风暖湿输送带,正是由于它与北方冷空气的强烈相互作用,从而也造成了破纪录的大暴雨发生。因此,强的季风暖湿输送带的北进可以说是北方特大暴雨发生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7·21”大暴雨 亚洲夏季风 暖湿输送带
下载PDF
“21.7”河南暴雨暖湿季风输送带加强及关键天气流型的准地转位涡反演 被引量:6
9
作者 谢作威 布和朝鲁 +4 位作者 诸葛安然 连汝续 廖振杨 阎洁 林大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7-1166,共20页
本文使用站点降水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利用准地转位涡分部反演,重点分析了2021年7月18~21日(简称“21.7”)河南极端暴雨中暖湿季风输送带加强的机理及其关键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持续西伸至中国东部地... 本文使用站点降水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利用准地转位涡分部反演,重点分析了2021年7月18~21日(简称“21.7”)河南极端暴雨中暖湿季风输送带加强的机理及其关键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持续西伸至中国东部地区,其西南部宽广的东南风将暖湿气流和河南地区高位涡输送至西北地区;同时,西北地区阿拉善高原热低压受感热加热而加强,在近地面层及其东侧的河套地区对流层中低层(750~650 hPa)产生正位涡异常,与河南地区低压环流形成大范围高位涡异常,从而与副热带高压形成较大范围的对峙。准地转位涡反演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这一天气流型导致河南南部南风的加强,有效地将暖湿输送带中高温高湿的气块输送至河南地区,成为7月20日极端暴雨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对于7月20日河南地区的南风,主要来自于副热带高压的贡献,其次是河套地区对流层中低层高位涡异常,而河南局地低压环流的贡献略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暴雨 暖湿输送带 位涡反演 副热带高压 热低压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温泉气体地球化学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德良 陶士振 张朝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86,共6页
断裂构造带温泉气体成分及同位素组成特征直接指示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及水化学特征。郯庐断裂带温泉气体成分以N2 为主 (多数大于 90 % ) ,CO2 含量较低 (多数小于 1% )。δ13CCO2 在南北不同地段存在着明显差异 ,北段为 - 5.8‰~ - 7.8... 断裂构造带温泉气体成分及同位素组成特征直接指示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及水化学特征。郯庐断裂带温泉气体成分以N2 为主 (多数大于 90 % ) ,CO2 含量较低 (多数小于 1% )。δ13CCO2 在南北不同地段存在着明显差异 ,北段为 - 5.8‰~ - 7.8‰ ,CO2 主要为岩石化学成因。而中段和南段δ13CCO2 均小于 - 10‰ ,CO2 为有机成因。4 0 Ar/36Ar为 2 95~ 363,其中较低者 ( 30 0左右 )主要来源于大气 ,较高者来自地壳岩石中4 0 K的衰变。本文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探讨断裂带不同地段温泉气体的组成及其来源 ,而且有助于揭示郯庐断裂带构造 -岩浆活动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天然气 地球化学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外控式肾蒂阻断带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德来 李钊伦 +5 位作者 张鹏 陈宏伟 万紫妍 王子明 种铁 李和程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896-898,906,共4页
目的探讨外控式肾蒂阻断带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因肾肿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资料,按照肾蒂阻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Bulldog肾蒂阻断组(对照组)和外控式肾蒂阻断带组(试验组),分析... 目的探讨外控式肾蒂阻断带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因肾肿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资料,按照肾蒂阻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Bulldog肾蒂阻断组(对照组)和外控式肾蒂阻断带组(试验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RENAL评分、热缺血时间差异。结果共收集入组患者119例(对照组87例,试验组32例),两组患者肿瘤RENAL评分无差异,对照组出血量(133±100)mL,试验组出血量(207±9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术时间(156.66±66.30)min,对照组(136.76±57.8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热缺血时间(19.69±6.46)min,试验组热缺血时间(12.81±4.48)min,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外控式肾蒂阻断带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安全、可靠,联合早期开放肾蒂,可显著缩短热缺血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热缺血时间 肾蒂阻断带
下载PDF
皮带轮温精辗压近净成形工艺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岗超 薛克敏 +1 位作者 石文超 王荣胜 《精密成形工程》 2010年第2期72-75,共4页
为了克服当今皮带轮生产中材料浪费、生产率低、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皮带轮两步温精辗压近净成形新工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其成形过程和载荷,以及影响锻件成形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工艺方案合理可行。锻件外... 为了克服当今皮带轮生产中材料浪费、生产率低、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皮带轮两步温精辗压近净成形新工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其成形过程和载荷,以及影响锻件成形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工艺方案合理可行。锻件外围部分变形量大,变形均匀,质量高,所需成形力小。模具形状和运动参数匹配对成形质量和载荷影响很大,模具运动方式可以自由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带轮 温精辗压 两步成形工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温灸腰带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农小花 许彩林 雷祝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温灸腰带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3)。对对照组患者单纯使... 目的:观察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温灸腰带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3)。对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温灸腰带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腹围的变化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的脐围、脐上围和脐下围相比,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的脐围、脐上围和脐下围均小于接受治疗前,P<0.0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的脐围、脐上围和脐下围均较小,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温灸腰带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促进其腹围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 温灸腰带 产后腹直肌分离
下载PDF
无测站山地暖带研究方法的探讨
14
作者 安士伟 刘军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14,共4页
在分析暖带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暖带研究中普遍存在缺乏系统资料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当地探空资料。
关键词 山地 暖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山区暖带的农业生态效应——以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为例
15
作者 刘军臣 安士伟 《山地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分析了山区暖带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暖带资源利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秦岭 山区暖带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效应
下载PDF
自制输液加温保暖带的研制
16
作者 林菁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542-543,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于输液患者使用的加温保暖袋的研究和制作。随着气温的降低,患者在进行输液时由于药物温度过低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够对输液的药物进行加温,则很多不良反应都会得到极大的缓...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于输液患者使用的加温保暖袋的研究和制作。随着气温的降低,患者在进行输液时由于药物温度过低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够对输液的药物进行加温,则很多不良反应都会得到极大的缓解甚至是消失。一般的输液加温装置需要电力的外力进行加热,不仅不方便移动,并且还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制<。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发明了一种无需电力加温、无需缠绕的加温保暖袋,抛砖引玉,和同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 输液加温保暖带 研制
下载PDF
冬季中尺度降雪系统暖输送带云微物理垂直特征的飞机观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非 杨洁帆 +4 位作者 董晓波 王晓青 薛学武 张丹 吕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1465,共15页
本文利用飞机云物理探测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2017年河北南部一次暖锋影响下的降雪云系微物理特征。受到西南涡暖锋暖湿输送带WCB(Warm Conveyor Belt)的影响,降雪前期云系可分为三层结构,上层为比较稀疏的冰云,冰雪晶单晶为主且粒径较小... 本文利用飞机云物理探测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2017年河北南部一次暖锋影响下的降雪云系微物理特征。受到西南涡暖锋暖湿输送带WCB(Warm Conveyor Belt)的影响,降雪前期云系可分为三层结构,上层为比较稀疏的冰云,冰雪晶单晶为主且粒径较小;中间层云厚与暖输送带厚度相当(0.9 km),其中液态水含量最大可达0.51 g m^(−3),冰晶非常稀少,云内液态含水量廓线与绝热含水量非常接近;下层云为纯冰云,冰雪晶粒子数浓度比云系上部高两个量级,粒子谱宽显著大于云系上部,冰雪晶粒子形状以柱状、柱状束和霰粒子为主,霰粒子是云系高层的单晶在过冷水丰富的云层中凇附增长下落形成的,并通过Hallett-Mossop繁生机制产生大量柱状冰晶。暖湿输送带中丰富的过冷水对降雪前期冰晶凇附、繁生等微物理过程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降雪后期,700 hPa急流轴移出观测区,云系垂直混合较为均匀,此时云中观测到的粒子以片状冰雪晶为主,在云系上部片状聚合体粒径较小,越向下片状聚合体粒径越大,体现了冰雪晶粒子在下落过程中的碰连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输送带 冰晶繁生 微物理特征 飞机观测
下载PDF
造成东北地区暴雪过程的温带气旋暖输送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云飞 赵宇 +1 位作者 李树岭 姚余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1284,共14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ERA5再分析资料与拉格朗日分析工具(Largrangian analysis tool,LAGRANTO),对2006-2021年期间引发东北地区暴雪天气的温带气旋暖输送带进行统计...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ERA5再分析资料与拉格朗日分析工具(Largrangian analysis tool,LAGRANTO),对2006-2021年期间引发东北地区暴雪天气的温带气旋暖输送带进行统计,研究了暖输送带对气旋和降水发展的作用及其与锢囚锋的关系。结果表明:(1)气旋的加深率与暖输送带强度有明显的正相关,两者相关系数为0.63,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大部分气旋在迅速加深24 h期间锢囚,以暖式锢囚为主。(2)强烈发展的锢囚型气旋通常具有强暖输送带,暖输送带低空入流主要位于气旋中心和气旋暖区附近,暖输送带的出流有两个分支:一支上升至气旋西北侧高空,另一支随高空西风带向气旋下游移动;气旋锢囚阶段低空正位涡异常与高空正位涡异常相互作用,形成贯穿整个对流层的位涡柱。(3)未锢囚或晚锢囚的气旋虽然有强暖输送带,但缺少对流层上层的干侵入,仅在低空有正位涡异常,气旋发展较弱。弱的锢囚型气旋存在明显干侵入,但暖输送带及降水均较弱。(4)具有强(弱)暖输送带的气旋造成的降水更多(少),且降水落区与暖输送带分布有密切关系。移动到气旋中心附近的暖输送带气块对气旋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其水平运动引起的暖平流及上升运动组织形成的低空非绝热位涡均能加强气旋式环流,进而促进气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气旋 锢囚锋 暖输送带 位涡
下载PDF
秦岭与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暖带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军臣 安士伟 《山地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根据秦岭与黄淮平原交界带的山地气候考察资料、长年气候观测资料和大量农业气候资源调查资料,揭露了该区暖带存在的基本事实.在此基基础上,分析了暖带的时空变化特征,模拟了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黄淮平原 交界带 暖带特征 山地气候 秦岭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热量资源初步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施其仁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研究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温度场,揭示了交界带内具有比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地更丰富的热量资源,尤其是冬季交界带内气温比周围明显偏高;同时,带内的低山、丘陵普遍存在着坡地暖带(暖带的最暖高度约在海拔350~400米左右)。
关键词 交界带 暧带 热量资源 气温 温度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