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络化浊疗法应用温灸刮痧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观察
1
作者 徐娅 姜茹 +1 位作者 徐玉清 王小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89-92,共4页
目的在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指导下提出通络化浊疗法,总结应用温灸刮痧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方法应用温灸罐循经走罐膀胱经、督脉等经络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60例。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48例(80.00%),显效8例(13.33%),有效2例(3.33%),无效2... 目的在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指导下提出通络化浊疗法,总结应用温灸刮痧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方法应用温灸罐循经走罐膀胱经、督脉等经络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60例。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48例(80.00%),显效8例(13.33%),有效2例(3.33%),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96.67%(58/60)。结论通络化浊疗法指导下,应用温灸刮痧治疗较其他方法操作时间短,治疗次数少,标本兼顾,既可祛除风寒湿、通络化浊,又可活血益气,促进气血对筋脉的荣养,由浅入深达到治愈颈肩腰腿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颈肩腰腿痛 温灸刮痧 通络化浊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激光穴位照射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临床观察
2
作者 鲍婷 李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激光穴位照射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局部取穴常规针刺及阿是穴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光穴位照... 目的观察激光穴位照射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局部取穴常规针刺及阿是穴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马利特(Mallet)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Mallet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效果优于单纯针灸,可显著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肩风 肩周炎 风寒湿证 激光穴位照射疗法 温针灸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青海高原生长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对气候暖湿化响应的年代际变化
3
作者 历正豪 王慧 +3 位作者 杨访问 李栋梁 石玉立 蒋元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5-2058,共14页
本文利用1982~201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先进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观测得到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近地面气温和地面降水率驱动数据集(CMFD),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偏相关和方差分析等方... 本文利用1982~201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先进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观测得到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近地面气温和地面降水率驱动数据集(CMFD),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偏相关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海高原生长季(5~9月)地表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暖湿化响应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1)1982~2018年,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达0.01(10 a)-1,但在空间上呈两极化发展,在青海高原东部和西南部植被显著变好(面积占57.3%)的同时,青海高原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地表植被表现为退化态势(面积占14.8%)。(2)1982~2018年青海高原气候整体呈暖湿化特征,但在199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显著的趋势变化,不同时段气候暖湿化的区域和强度存在差异,P1时段(1982~1998年)的增温强于P2(1998~2018年)时段,而P2时段的变湿强于P1时段;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在1998年之前为波动上升,趋势不显著,但从1998年开始出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这与青海高原地面降水率的变化相一致。(3)在青海高原气候暖湿化不同阶段,地表植被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在P1时段,水分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地表植被对热量因子(气温)以负反馈为主,增温不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特别是在黄河源区北部和青海湖附近;而在P2时段,在水分条件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地表植被对水分和热量因子均以正反馈为主,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出现了大范围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植被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气候暖湿化 气候响应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省春小麦水分盈亏率时空分布特征
4
作者 郭守生 张铖玉 +2 位作者 马昕芮 赵梦凡 雷春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122-129,共8页
本研究旨在科学评价青海省春小麦种植区农业气候变化情况,并合理利用降水资源。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突变检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1991—2021年青海省春小麦生育期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及水分盈亏率时空变化特征,并用通径法分析各气象要... 本研究旨在科学评价青海省春小麦种植区农业气候变化情况,并合理利用降水资源。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突变检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1991—2021年青海省春小麦生育期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及水分盈亏率时空变化特征,并用通径法分析各气象要素与春小麦水分盈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省春小麦生长期间,气温、≥0℃积温、降水量分别以0.3℃/10 a、50.7℃/10 a、23.6 mm/10 a的速率极显著上升,日照时数以66.6 h/10 a的速率极显著下降,各生育阶段变化趋势显著性不同;全生育期、茎叶生长期、孕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水分盈亏率每年分别以0.864、1.020、0.464、1.771的百分率增加,孕穗开花阶段增加不显著,全生育期水分盈亏率于2011年发生突变;从地区分布结果来看,水分盈亏率由东向西逐渐减小,河湟谷地水分亏缺较少,青海湖盆地次之,柴达木盆地水分亏缺严重;降水量对水分盈亏率产生显著的正效应,日照、风速、最低气温对水分盈亏率产生显著负效应。研究表明,青海省春小麦种植区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并且春小麦水分亏缺问题严重,但亏缺程度有所减缓。该研究有助于掌握青海春小麦种植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并提高应对干旱灾害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春小麦 水分盈亏 青海省 暖湿化趋势
下载PDF
藏东紫曲河湿地变化及其气候条件分析
5
作者 玉洛 顿玉多吉 +1 位作者 西绕卓玛 次仁桑姆 《西藏科技》 2024年第8期43-48,共6页
湿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地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文章利用2015、2021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类乌齐近40年气象资料,对紫曲河湿地面积变化和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紫曲河湿地区域气温上升、降水增多,... 湿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地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文章利用2015、2021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类乌齐近40年气象资料,对紫曲河湿地面积变化和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紫曲河湿地区域气温上升、降水增多,整体呈暖湿化趋势;遥感影响分析表明,2021年紫曲河湿地草本沼泽面积较2015年增加0.48 km^(2),河流面积增加0.28 km^(2),泥潭/滩涂面积减少0.89 km^(2),湿地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其中,非湿地转变为泥潭、草本等湿地的面积增加趋势明显。气候暖湿化与湿地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降水量对木本沼泽、泥潭/滩涂湿地的面积变化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高气温对草本沼泽湿地和河流湿地的面积变化有着较大影响,均呈正相关;年平均最低气温对泥潭/滩涂湿地的面积变化有着较大影响,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曲河湿地 湿地变化 暖湿化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新疆草地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春波 李均力 +3 位作者 赵炎 夏江 田伟涛 李超锋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4-1497,共14页
基于MODIS NPP、EVI遥感影像,采用MVC法、一元线性回归法与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天山北坡昌吉州草地植被时空动态及其对同期气温、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草地植被NPP、EVI均为跃动式显著递增,2016年后呈逐年递减;NPP、EV... 基于MODIS NPP、EVI遥感影像,采用MVC法、一元线性回归法与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天山北坡昌吉州草地植被时空动态及其对同期气温、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草地植被NPP、EVI均为跃动式显著递增,2016年后呈逐年递减;NPP、EVI多年均值为0.095 kg C·m^(-2)、0.186;相较于2000年(NPP=0.077 kg C·m^(-2)、EVI=0.166),2020年NPP(0.099 kg C·m^(-2))、EVI(0.194)分别增长了28.57%、16.87%。草地NPP空间异质性显著增加并呈扩大趋势,EVI空间差异逐年递增,变化范围分别为0.038 kg C·m^(-2)(NPP)、0.059(EVI)。在空间上,NPP、EVI多年平均分布具有差异;总体上,NPP、EVI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绿洲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分布有高位EVI,面积占比65.01%的NPP与21.93%的EVI显著递增。9种草地类型植被NPP、EVI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的面积占比远大于同期气温,不同类型草地对降水的响应具有差异。降水是草地植被的重要影响因子,但高海拔区域的适度增温有益于草地植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短命植物 暖湿化 MODIS NPP MODIS EVI 时空动态 天山北坡
下载PDF
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空间与季节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红丽 韩富强 +3 位作者 张良 王莉霞 孙源 李富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7-531,共15页
对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趋势的进一步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北半球中高纬干旱半干旱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利用西北地区1961—2021年127个台站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结合线性趋势、Kriging插值、非参数Mann-Kendall检... 对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趋势的进一步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北半球中高纬干旱半干旱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利用西北地区1961—2021年127个台站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结合线性趋势、Kriging插值、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学方法,通过分析表明:(1)近60 a西北地区整体呈显著暖湿化趋势。区域升温趋势较为一致,为0.32℃·(10a)^(-1),增湿的区域不平衡特征明显,西北西部增湿较东部更早、更稳定和显著,西部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北部,而东部增湿主要分布在青海地区;(2)增温与增湿的年代际波动不平衡性突出,西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别于1993年和2010年发生了突变现象,突变后的增温增湿气候倾向率分别较突变前高0.08℃·(10a)^(-1)和37.60 mm·(10a)^(-1),突变后暖湿化更为突出,并且以暖湿化东扩为主要特点;(3)暖湿化的季节不平衡性分析还表明,西北全域60 a以来,以冬季增暖最为显著,春季次之,但突变发生后东部和西部均调整为春季变暖最为显著;西北西部的冬季降水增加显著,西北东部春季与夏季降水增加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暖湿化 气温 降水量
下载PDF
黄河上游暖湿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对生态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杨金虎 张强 +5 位作者 杨博成 蒋友严 段欣妤 刘晓云 卢国阳 王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8-1030,共13页
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交汇区,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主要的产流区和水源涵养区,生态区位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非常重要。21世纪初以来黄河上游呈现出了显著的暖湿化特征,但暖湿化的多时间... 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交汇区,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主要的产流区和水源涵养区,生态区位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非常重要。21世纪初以来黄河上游呈现出了显著的暖湿化特征,但暖湿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成因及对生态植被的影响并不清楚。为此,本文基于观测、再分析、卫星遥感以及未来情景预估等多源数据,利用EOF、EEMD等多种统计方法,对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上游的增暖与干湿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当前暖湿化的成因及对生态植被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961年以来黄河上游平均温度以0.37℃·(10a)^(-1)的速率增加,较全球、全国乃至西北地区同期的增温更为显著;降水表现出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中1997年以来以32 mm·(10a)^(-1)速率显著增加,因此,1997年以来黄河上游呈显著的暖湿化趋势。从空间异常分布特征来看,平均温度与降水主要以区域一致的模态变化为主。从多时间尺度变化来看,平均温度主要以长期趋势变化为主,年际变化次之,而降水主要以年际变化为主,多年代际变化次之,1961年以来黄河上游之所以持续增暖,主要是平均温度趋势项分量增加的结果,而1997年以来的显著湿化主要是由降水30 a以上多年代际尺度分量增加所致。从空间动态变化来看,黄河上游1961-2010年期间每个气候态时段区域整体呈暖干化,但干化趋势逐气候态时段减缓,而1991-2020年区域呈一致的暖湿化。黄河上游降水变化主要受西风、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共同影响,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影响的环流因子差异较大,年际尺度上主要受南亚夏季风单一环流因子影响,年代际尺度上主要受西风和南亚夏季风共同影响,多年代际尺度上主要受西风和东亚夏季风环流共同影响,1997年以来的湿化趋势主要是西风和东亚夏季风环流协同增强的结果。预计未来80年黄河上游继续呈暖湿化趋势,增暖趋势同当前基本相当,而湿化趋势明显弱于当前。黄河上游水热条件不足,生态植被对近3个月以来的平均温度与降水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相比较对同期降水的依赖性更强,此外平均温度对生态植被的滞后效应较降水更长。从温度和降水的协同作用看,暖湿匹配的气候类型最有利于植被生长,冷干匹配的气候类型则相反。近20年来的气候暖湿化使得黄河上游生态植被整体呈向好态势,未来80年的暖湿化可能使得生态植被继续向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气候暖湿化 多时间尺度 生态植被 协同影响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天目山落叶阔叶林乔木层1996—2017年动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枭 王通 +3 位作者 庞春梅 宋思婧 丁山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0-1260,共11页
【目的】明确1996—2017年气候变化对天目山落叶阔叶林乔木层[胸径(DBH)≥10 cm的植株]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25个400 m2样地进行调查,使用2期(... 【目的】明确1996—2017年气候变化对天目山落叶阔叶林乔木层[胸径(DBH)≥10 cm的植株]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25个400 m2样地进行调查,使用2期(1996和2017年)调查数据和天目山1996—2017年气象数据,对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①乔木层树种生活型组成发生变化,常绿树种的株数占比从17.5%提高至35.5%,提高了102.9%,落叶树种的株数占比从82.5%下降至64.5%,下降了21.8%。群落外貌已悄然发生变化。②乔木层树种更替剧烈,整体退出4科6属8种,进入1科3属4种,退出和进入树种变幅达27.3%。稀有种和偶见种的退出和进入是引起乔木层物种数量变化的原因。③乔木层中不同树种的作用发生变化,重要值排前17位优势树种变幅为47.1%,其中,常绿树种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的重要值从第19位的1.88%增加到第3位的10.36%;常绿树种重要值占比从22.6%提高至36.3%。常绿树种在乔木层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加。④乔木层α多样性稍有减少,各类指数降幅为−9.1%~−3.1%。常绿树种α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变幅为−3.0%~51.8%。⑤植物区系趋于热带成分。科的热带成分占比从55.6%提高至58.3%;属的热带成分占比从25.0%提高至30.3%。⑥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群落稳定;小径级常绿树种的株数提高了165.3%,中径级常绿树种的株数提高了45.5%,大径级无明显变化。1996年乔木层增长型树种有11种,稳定型树种有1种,衰退型树种有4种。2017年乔木层增长型树种有7种,稳定型树种有5种,衰退型树种没发生变化。短毛椴Tilia chingiana、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香槐Cladrastis wilsonii和色木槭Acer pictum退出增长型,进入稳定型。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shennongii、四照花Cornus kousa subsp.chinensis、交让木和天目槭Acer sinopurpurascens生长潜力增强。【结论】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天目山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动态变化非常显著,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外貌已从落叶树种占据优势向常绿与落叶树种均衡状态演替,生物多样性稍有减少,植物区系趋向于热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乔木层动态 气候暖湿化 天目山
下载PDF
中亚干旱地区降水异常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文清 马耀明 曹殿斌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9,共12页
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内部,地处西风控制关键区。在近年全球加速变暖的背景下,观测和模拟均展现出中亚地区的暖湿化趋势。北大西洋的海温异常激发大气的涡度异常,通过罗斯贝波列的方式传播影响中亚地区的大尺度环流和垂直运动的异常,从... 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内部,地处西风控制关键区。在近年全球加速变暖的背景下,观测和模拟均展现出中亚地区的暖湿化趋势。北大西洋的海温异常激发大气的涡度异常,通过罗斯贝波列的方式传播影响中亚地区的大尺度环流和垂直运动的异常,从而导致中亚地区的降水异常。同时,赤道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引起阿拉伯半岛向中亚地区的水汽输送异常,以及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丝绸之路遥相关相位转换、地表类型和局地环流的变化等均不同程度地贡献和加速了中亚地区的暖湿化进程。本文意在总结近20年关于中亚地区降水异常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背后机理,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中亚 暖湿化 涡度异常 水汽输送异常 西风-季风协同作用 遥相关
下载PDF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原则与治疗策略
11
作者 何婷 刘伟 +1 位作者 孙天骏 申传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672-1677,共6页
吸入性损伤是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率大大增加。既往在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对于一些新的循证学证据及诊疗措施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文以笔者团队多年临... 吸入性损伤是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率大大增加。既往在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对于一些新的循证学证据及诊疗措施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文以笔者团队多年临床救治经验为基础,讨论了新的诊断原则(联合、全面、动态、专科诊断)、气道损伤深度分级理论与新的治疗策略[如常压高浓度氧疗、温-湿型呼吸过滤器及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湿化气道、护理方式、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等],总结了针对吸入性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新的综合方案以及循证学证据。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是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诊疗,深入探讨诊疗的新原则与新策略对于提高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损伤 温-湿型呼吸过滤器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长江源卓乃湖流域沙尘释放过程模拟
12
作者 范亚伟 杜鹤强 +4 位作者 卢善龙 刘秀帆 韩致文 唐海龙 周晋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47-2256,共10页
由于碎屑物质的堆积,干涸湖盆和河道往往会成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沙尘源区。目前关于干涸湖泊沙尘释放过程的研究多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原由于其气候和下垫面特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其沙尘释放过程。然而近年来受暖湿化... 由于碎屑物质的堆积,干涸湖盆和河道往往会成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沙尘源区。目前关于干涸湖泊沙尘释放过程的研究多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原由于其气候和下垫面特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其沙尘释放过程。然而近年来受暖湿化趋势的影响,青藏高原降雨增多,洪水事件频发,从而导致地表可蚀性沉积物增多,在其高风能环境影响下极易导致沙尘事件的发生。为了提出科学的风沙防治对策,需明确沙尘释放的时空分布过程。因此,研究以长江源卓乃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气象、遥感、陆面同化等数据,利用综合风蚀模拟系统(Integrated Winderosion Modelling System,IWEMS)和沙尘释放与沉积模型(Dust Entrainment and Deposition,DEAD),模拟了卓乃湖流域2000—2020年的沙尘释放过程。结果显示:①卓乃湖流域沙尘释放年内变率较大,高值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节,低值多在夏秋季节。湖泊溃堤前沙尘释放年际波动较大,溃堤之后,沙尘释放呈显著上升趋势,说明溃堤后,退水湖岸为沙尘释放提供了丰富的物源。②就空间分布而言,卓乃湖沙尘释放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湖泊沿岸的沙尘释放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湖泊溃堤之后,沙尘释放的高值区逐渐由湖泊北岸向东南岸迁移。③湖泊溃堤之后,风速对沙尘释放的影响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沙尘释放过程更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乃湖流域 暖湿化 风蚀 沙尘释放 湖泊溃堤
下载PDF
空氧混合温湿化氧疗在小婴儿类百日咳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袁玲好 王晓云 +1 位作者 李淑欢 饶宝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4期3700-3704,共5页
目的观察空氧混合温湿化氧疗在小婴儿类百日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对照实验。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类百日咳小婴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病... 目的观察空氧混合温湿化氧疗在小婴儿类百日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对照实验。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类百日咳小婴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病例,男17例,女8例,月龄(3.84±2.96)个月,采用既有的、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病例,男14例,女11例,月龄(3.69±2.98)个月,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持续予以空氧混合温湿化氧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后48 h、72 h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痰液黏稠度情况,比较痰痂形成情况,比较痉咳缓解时间,统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多变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均随干预时间进展呈上升趋势,呼吸频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随干预时间进展,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但呼吸频率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8 h、72 h的Ⅰ度痰液黏稠度观察组例数(7例、17例)多于对照组(1例、3例),Ⅲ度痰液黏稠度观察组例数(4例、1例)少于对照组(18例、15例),提示观察组痰液稀释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痉咳缓解时间为(4.32±1.18)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2.02)d(P<0.05)。观察组无发生呼吸暂停、痰堵、压力性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空氧混合温湿化氧疗能有效改善小婴儿类百日咳气道环境,促进疾病康复,该氧疗在小婴儿中应用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氧混合 温湿化氧疗 类百日咳 小婴儿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4
作者 王利兵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H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H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呼吸支持,研究组采用HHHFNC进行呼吸支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发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发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_(1)、MVV和S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用于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可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其FEV_(1)、MVV、SaO_(2)水平,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无创正压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高流量鼻导管加温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肺功能 炎性因子 临床症状
下载PDF
199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耕地时空动态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乐 程勇翔 王江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3-230,共8页
以干旱区典型农业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带为研究区,基于1990—2020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和气候数据,借助于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方法、耕地定量分析统计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及气候时空变化趋势模型,分析干旱区绿洲耕地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过程... 以干旱区典型农业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带为研究区,基于1990—2020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和气候数据,借助于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方法、耕地定量分析统计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及气候时空变化趋势模型,分析干旱区绿洲耕地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气候的整体变化和灌溉模式探究干旱区绿洲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为主。(2)耕地呈带状和片状分布在海拔200~2 400 m的山前冲积洪积扇、冲积扇边缘带和冲积平原上。(3)1990—2020年耕地面积持续增长,草地和荒漠是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4)滴灌农业的发展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大面积荒漠荒草区域转变为耕地,极大增加了可耕地、适耕地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发展。(5)技术的保障、政策的引导、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研究区西段较为有利的水热条件是天山北坡经济带耕地重心向西北移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经济带 耕地 滴灌农业 气候暖湿化
下载PDF
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永瑞 张晶晶 +2 位作者 王佳 张振香 翟清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01—2020-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吸氧面罩方式给氧,观...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01—2020-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吸氧面罩方式给氧,观察组采用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PaO2(101.3±5.86)mmHg,PaCO2(35.96±2.55)mmHg,SaO2(93.50±4.58)%,心率(70.6±3.556)次/min,呼吸频率(18.6±1.028)次/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aO2(95.12±5.11)mmHg,PaCO2(40.89±3.36)mmHg,SaO2(89.36±3.77)%,心率(83.12±1.18)次/min和呼吸频率(22.9±0.944)次/min(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痰液黏稠度Ⅰ度占比70%,Ⅱ度占比30%,Ⅲ度占比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Ⅰ度占比26.67%,Ⅱ度占比60%,Ⅲ度占比13.33%(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口鼻腔黏膜干燥者舒适度(3.29±1.07)明显优于对照组(5.99±1.23)(P<0.05),咽喉疼痛者舒适度(4.77±0.89)明显优于对照组(7.78±1.12)(P<0.05)。结论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加患者氧气吸入的舒适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 肺部感染 动脉血气指标 痰液黏稠度
下载PDF
基于ARM的温室环境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苗凤娟 王喆 +2 位作者 陶佰睿 刘统凯 杨乐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针对露水凝结在温室农作物叶表面,诱发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危害农作物的生长现象,采用ARM微控制器为核心,利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来接收采集温室环境信息。同时,根据需求通过矩阵键盘设定温湿度额度值,由液晶1602实时监测当前环境变... 针对露水凝结在温室农作物叶表面,诱发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危害农作物的生长现象,采用ARM微控制器为核心,利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来接收采集温室环境信息。同时,根据需求通过矩阵键盘设定温湿度额度值,由液晶1602实时监测当前环境变化,数据处理模块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定是否需进行升降温,加湿或干燥的控制,使得温室能够处在一个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恒定温湿度状态。实验模拟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工作,在温室大棚内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露 温湿度传感器 ARM 加湿 升温
下载PDF
人工鼻在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海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98-100,共3页
目的 通过人工鼻在临床的应用,探讨人工鼻在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住温州医学院附属乐清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且建立有人工气道但无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成人工鼻组(实验组)和微量泵持续... 目的 通过人工鼻在临床的应用,探讨人工鼻在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住温州医学院附属乐清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且建立有人工气道但无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成人工鼻组(实验组)和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痰痂形成情况、呼吸道刺激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痰培养阳性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气道湿化满意比例[77.8%(35/45)]高于对照组[22.2%(10/45)],气道湿化不足及气道湿化过度所占比例[20.0% (9/45)、2.2%(1/45)]均低于对照组[48.9%(22/45)、28.9%(13/4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实验组无痰痂形成所占比例[82.2%(37/45)]高于对照组[11.1%(5/45)],轻度痰痂形成及中、重度痰痂形成所占比例[11.1%(5/45)、6.7% (3/45)]均低于对照组[46.7%(21/45)、42.2%(19/4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5.6%(7/45)]、呼吸道刺激症状发生率[11.1%(5/45)]、痰培养阳性率[31.1%(14/45)]均低于对照组[46.7%(21/45)、71.1%(32/45)、51.1%(23/4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使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达到理想的加温湿化效果,并具有过滤功能,有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鼻 人工气道 加温湿化
下载PDF
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对肥胖2型糖尿病炎症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咸玉 孙璐 +4 位作者 范冠杰 彭雪萍 何晓红 魏华 赵玲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9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并常规应用西药降血糖,治疗组加用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治疗。测定2...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并常规应用西药降血糖,治疗组加用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BMI均有下降(P<0.05,P<0.01),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FINS、IL-6、TNF-α、CRP含量治疗后均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肥胖症 温肾健脾 疏肝调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丽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2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炎性因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ET-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及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ET-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炎性因子NT-proBNP及ET-1水平,不良反应轻微,疗效佳,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 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