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温中益津法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姚海强 陈明 +1 位作者 龚轩 宋延强 《河南中医》 2012年第12期1575-1577,共3页
《伤寒论》中治疗津液不足证除滋阴生津之法外尚有温中益津一途。温中益津法适用于太阴为病,误用汗、下、吐法及先天禀赋不足者,主要包括温中摄津、温中化饮、温中生津三法,在《伤寒论》原文中本法主要体现在甘草干姜汤和理中汤二方中。
关键词 温中益津 温中摄津 温中化饮 温中生津 甘草干姜汤 理中汤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温中法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
2
作者 潘明 卢永屹 《河南中医》 2017年第9期1497-1499,共3页
《金匮要略》温中法应用于虚寒证,可分为温中涩肠法、温中止呕法、温中止血法和温中补虚法4法;而应用于实寒证,可分为温中化饮法、温中止痛法、温中通便法3法。《金匮要略》指出:"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因此,温中法的运用,应... 《金匮要略》温中法应用于虚寒证,可分为温中涩肠法、温中止呕法、温中止血法和温中补虚法4法;而应用于实寒证,可分为温中化饮法、温中止痛法、温中通便法3法。《金匮要略》指出:"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因此,温中法的运用,应遵循脾胃的生理特性,根据其虚实、"所得"予以遣方用药,促使疾病痊愈。此外,《金匮要略》在心、肝、肺、肾诸脏寒证的治疗中,均与温中法相联系,突出了后天脾胃在疾病证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张仲景"调中州,安五脏"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中法 《金匮要略》 温中涩肠法 温中止呕法 温中止血法 温中补虚法 温中化饮法 温中止痛法 温中通便法 张仲景
下载PDF
水象思维下对温病养阴生津法治疗作用的再认识 被引量:8
3
作者 唐元瑜 纪立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2-434,共3页
发生学,是开展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核心理念是把中医理论回归到它所发生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中去进行动态、综合地考察,以反映中医理论演化嬗变的历史进程,并揭示出其发生的内在规律的方法。在该原理指导下,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 发生学,是开展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核心理念是把中医理论回归到它所发生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中去进行动态、综合地考察,以反映中医理论演化嬗变的历史进程,并揭示出其发生的内在规律的方法。在该原理指导下,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取"水能灭火""水能载舟""水能润物"等自然之象,类比于温病养阴生津法,揭示了该法具有沃焦救焚,清败火毒;增水行血,畅旺血脉;水润物泽,濡养脏腑;防微杜渐,先安未受邪之地等治疗作用。旨在阐明"取象比类"思维方法是解析中医温病经典,创新温病学理论的重要方法和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养阴生津法 取象比类 沃焦救焚 增水行血 水润物泽 防微杜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