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Using Continuous Blowdown Waste Heat from Drum Boilers Driving an Organic Rankine Cycle 被引量:2
1
作者 LIU Qiang DUAN Yuanyuan WAN Xuca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I0001-I0014,共1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包锅炉排污系统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有机工质回收扩容器疏水的热量,并通过气轮机发电。建立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并对R227ea、RC318、R236ea、R245fa、R245ca、R123和R113等7种工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优化...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包锅炉排污系统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有机工质回收扩容器疏水的热量,并通过气轮机发电。建立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并对R227ea、RC318、R236ea、R245fa、R245ca、R123和R113等7种工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临界温度高的工质,其o2循环的最佳主气温度(蒸发温度)反而低;亚临界循环采用干流体时,过热不利于余热的利用;超临界循环可以改善热源与工质间的温度匹配,有利于增大系统输出功,但是其运行压力高、大比热区的传热恶化等问题是实际运行和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R236ea的热力性能优于其余6种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肯循环 余热驱动 连续排污 发电系统 锅炉 燃煤电厂 标准煤耗率 发电量
下载PDF
Transforming Waste Heat into“Renewable Heat”
2
作者 Imrich Discantiny 《Journal of Geological Resource and Engineering》 2021年第2期38-42,共5页
Introduction:The current worldwide electric power&heat&cool produc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by emissions and enormous leaks of low-potential waste heat.Transformation of unused industrial l... Introduction:The current worldwide electric power&heat&cool produc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by emissions and enormous leaks of low-potential waste heat.Transformation of unused industrial low power heat into“renewable heat”useful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s essential and actual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y introducing and defining the terminology of low-potential,“renewable”,“green heat”has created a new,parallel category of research in the energy sector.Traditional co-generation systems produce heat for space heating and hot water and generate electricity.Moving to tri-generation allows growing demand for air conditioning for homes,offices and commercial spaces such as server rooms and switchboards to be met simultaneously or on a seasonal basis.Tri-generation,or combined cooling,heat and power,is the process by which some of the heat produced by a co-generation plant is used to generate chilled water for air conditioning or refrigeration.Usually an absorption chiller is linked to the plant to provide this functionality.The technical solution is related to the new efficient manner and system of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heat/cold from multiple heat sources,which has not yet been known,but in practice required.New system also enables advantageous utilization of solar power in supporting of the cooling output.The innovative system can be operated also within the existing central heating distribu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gas(NG) gas boiler(GB) combined heat&power(CHP) combined heat&power&cool(CHPC) co-generation unit(CGU) absorption cooling unit(AU) renewable heat sources(RES) 3-generation technology(3GT) renewable heat(RH) waste heat recovery technology(WHRT).
下载PDF
Optimization Potentials for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of a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Based on Absorption Heat Pump 被引量:6
3
作者 ZHANG Hongsheng ZHAO Hongbin +1 位作者 LI Zhenlin HU Eric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83-293,共11页
A new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is presented to recover exhausted steam waste heat from the steam turbine by absorption heat pump(AHP) in a gas-steam combined cycle(GSCC) power plant. The system can decrease energy c... A new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is presented to recover exhausted steam waste heat from the steam turbine by absorption heat pump(AHP) in a gas-steam combined cycle(GSCC) power plant. The system can decreas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are calculated, and exergy analysis for key components are implemented in terms of the energy and exergy analysis theory. Besides, the change of these criteria is also revealed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The net power output approximately increases by 21738 kW, and equivalent coal consumption decreases by 5.58 g/kWh. A 1.81% and 1.92% increase in the thermal and exergy efficiency is respectively obtained in the new integrated system as the heating load is 401095 kJ at 100% condition. Meanwhile, the appropriate extraction parameters for heating have been also analyzed in the two systems.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not only save energy consumption but also reduce emission and gain great economic benefit, which is proven to be a huge potentia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absorption heat PUMP waste heat recovery evaluation CRITERIA EXERGY analysis
原文传递
Thermodynamic and Economic Studies of a Combined Cycle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被引量:2
4
作者 ZHANG Xinxin CAO Min +1 位作者 HE Maogang WANG Jingfu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17-435,共19页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thermodynamic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a combined thermodynamic cycle formed by an ORC and a Kalina cycle,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recover waste heat of exhaust gas and cooling water of mar...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thermodynamic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a combined thermodynamic cycle formed by an ORC and a Kalina cycle,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recover waste heat of exhaust gas and cooling water of marine engine,has been analyzed.Two typical marine engines are selected to be the waste heat source.Six economic indicator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is combined thermodynamic cycle system with different marine engine load and under practical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marine engine.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the combined thermodynamic cycle system with R123 as organic working fluid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The system with cis-butene has the worst economic performance.Under practical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ships,R123 has the shortest Payback Periods,which are 8.51 years and 8.14 years for 8 S70 ME-C10.5 engine and 5G95 ME-C10.5 engine,respectively.Correspondingly,payback Periods of Cyclopentane are 11.95 years and 11.90 years.The above values are much shorter than 25 years which are the lifetime of a marine ship.Under practical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ships,the combined cycle system can provide output power which is at least equivalent to 25%of engine power.Considering that R123 will be phased out in near future,cyclopentane may be its good successor.Cyclopentane can be used safely by correct handling and installing according to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engine waste heat recovery combined thermodynamic cycle thermodynamic and economic study R123 CYCLOPENTANE
原文传递
CCPP机组余热锅炉高压蒸发器泄漏分析与处理
5
作者 李平 李玉静 +1 位作者 张海钢 孟晓敏 《包钢科技》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CPP)作为高效能源转换系统,在钢铁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余热锅炉作为CCPP机组的核心部件,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效率和安全性。文章针对某钢厂燃气轮机组配套余热锅炉高压蒸发器上部迎烟气面频繁...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CPP)作为高效能源转换系统,在钢铁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余热锅炉作为CCPP机组的核心部件,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效率和安全性。文章针对某钢厂燃气轮机组配套余热锅炉高压蒸发器上部迎烟气面频繁泄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泄漏原因为其下联箱内沉积物导致蒸发器管内水流量减小,进而产生汽水混合物的冲击腐蚀,同时炉膛局部区域的“烟气走廊”现象加剧了这一腐蚀过程。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更换泄漏管段、改造下联箱定排管系统以提高排污效率、修复和完善烟气挡板以减少“烟气走廊”形成、优化定期排污操作以及制定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计划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高压蒸发器的泄漏问题,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余热锅炉 高压蒸发器 泄漏分析 处理方案
下载PDF
回收船舶柴油机余热的双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分析
6
作者 吕龙 陈武 +2 位作者 阚安康 张远 乔继潘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6,共9页
为了降低船舶二氧化碳排放,利用双回路有机朗肯循环(DORC)系统对船舶柴油机的排烟和缸套冷却水余热进行回收发电。通过夹点温差法构建热力学模型,高温回路用于回收排烟热量,低温回路用于回收缸套冷却水热量和高温回路冷凝热。分析9对工... 为了降低船舶二氧化碳排放,利用双回路有机朗肯循环(DORC)系统对船舶柴油机的排烟和缸套冷却水余热进行回收发电。通过夹点温差法构建热力学模型,高温回路用于回收排烟热量,低温回路用于回收缸套冷却水热量和高温回路冷凝热。分析9对工质组合时DORC系统的冷凝器热力学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回路的冷凝温度和冷凝热负荷的增高,低温回路蒸发压力和净输出功呈现升高趋势,在高温回路冷凝热负荷为715.2 kW~1 241.2 kW时,系统总净输出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高温回路采用环乙烷,低温回路采用一氯三氟丙烯(反式)为工质时,系统总净输出功可达到410.6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路有机朗肯循环 船舶柴油机余热回收 工质组合 净输出功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分部加热式S-CO_(2)循环联合发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7
作者 马悦 王哲 +3 位作者 曹梦龙 姜悦茂 纪玉龙 韩凤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706-7716,I0018,共12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与余热回收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该文设计一种SOFC与分部加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partial heating supercritical CO_(2)Brayton cycle,PHSCBC)动力循环集成系统,SOFC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与余热回收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该文设计一种SOFC与分部加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partial heating supercritical CO_(2)Brayton cycle,PHSCBC)动力循环集成系统,SOFC系统的出口废气作为高温热源,驱动PHSCBC进行联合发电。建立系统的电化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对系统的能量和(火用)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汽碳比、燃料流量、压缩机进口温度和压力以及夹点温差对联合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发现当系统燃料流量为0.54 mol/s、空气流量为6.19 mol/s,可达到净发电功率、发电效率、(火用)效率分别为260.08 kW、61.20%、56.54%,其中提高燃料流量将显著提高系统发电效率。所提出的混合系统具有高效、低成本和清洁的发电和供热性能,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先进能量转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分部加热式S-CO_(2)动力循环 联合发电 余热回收 性能优化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尾部受热面锈蚀对烟道阻力的影响
8
作者 张卫 俞哲锋 +5 位作者 施子福 陶振涛 李宏梅 黄岳 闫凤平 周永刚 《发电设备》 2024年第3期138-143,156,共7页
在某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长期停机备用期间,针对其余热锅炉尾部受热面开齿螺旋鳍片管锈蚀导致烟气流动阻力升高,影响燃气轮机带负荷的问题,通过现场数据监测、数值模拟及小型试验台试验,研究鳍片管表面锈蚀状态对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 在某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长期停机备用期间,针对其余热锅炉尾部受热面开齿螺旋鳍片管锈蚀导致烟气流动阻力升高,影响燃气轮机带负荷的问题,通过现场数据监测、数值模拟及小型试验台试验,研究鳍片管表面锈蚀状态对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余热锅炉尾部模块5、模块6的阻力上升明显;鳍片管背风侧的锈蚀堆积不会导致流动阻力的上升,两侧锈蚀厚度增加是流动阻力上升的主要原因;鳍片管除锈后鳍片减薄,流通截面积增大,阻力特性优于新鳍片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余热锅炉 鳍片管 锈蚀 流动阻力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的多目标优化
9
作者 侯胜亚 杨其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8-664,共7页
采用复合型超临界二氧化碳-有机朗肯联合循环来回收燃气轮机的余热,建立了热力学以及[火用]经济性模型,探究了关键参数对联合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热力学性能、空间紧凑性、[火用]经济性能等方面对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联... 采用复合型超临界二氧化碳-有机朗肯联合循环来回收燃气轮机的余热,建立了热力学以及[火用]经济性模型,探究了关键参数对联合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热力学性能、空间紧凑性、[火用]经济性能等方面对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联合循环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状态下复合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的效率为54.56%,比燃-蒸联合循环提高了4.2%,其单位输出功率所需换热面积为0.1178m^(2)/kW,比燃-蒸联合循环降低了2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有机朗肯循环 联合循环性能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状态评估及优化技术研究
10
作者 奚凌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该文主要探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性能状态评估方法和优化技术。以某燃气电厂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燃气透平内效率、蒸汽轮机内效率与循环热效率、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率等指标,对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的性能进行评估。... 该文主要探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性能状态评估方法和优化技术。以某燃气电厂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燃气透平内效率、蒸汽轮机内效率与循环热效率、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率等指标,对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性能稳定,余热锅炉性能下降明显。进一步分析余热锅炉的烟气数据和水汽数据,认为蒸发器性能下降是导致余热锅炉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装烟气过滤装置、优化过渡烟道结构等优化策略,从而使该机组性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燃气透平 热效率 余热锅炉 利用率
下载PDF
燃气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应用研究
11
作者 陶永成 刘永旭 王泽鹏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12期82-87,共6页
通过探讨燃气锅炉和联合循环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效果。以华北地区某联合循环电厂为案例,对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进行配置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采用燃气机组烟气余热深度... 通过探讨燃气锅炉和联合循环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效果。以华北地区某联合循环电厂为案例,对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进行配置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采用燃气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82 a,投资回报率优异,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锅炉 联合循环电厂 烟气余热 深度利用
下载PDF
BHDB-M701F4-Q1余热锅炉动态建模与仿真
12
作者 严梦月 康英伟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文章给出BHDB-M701F4-Q1型号的三压再热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的动态数学模型,使用MATLAB仿真软件,以该余热锅炉为对象进行模块化建模,对给水流量扰动和烟气流量扰动下的动态响应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对象... 文章给出BHDB-M701F4-Q1型号的三压再热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的动态数学模型,使用MATLAB仿真软件,以该余热锅炉为对象进行模块化建模,对给水流量扰动和烟气流量扰动下的动态响应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对象的动态特性,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可为联合循环机组中余热锅炉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数学模型 仿真分析 动态特性
下载PDF
旁路放风余热循环利用系统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13
作者 王炯 邹军辉 +1 位作者 张国平 曹伟 《水泥技术》 2024年第6期27-30,共4页
增设旁路放风系统是解决水泥窑采用固废原燃材料导致水泥产品质量劣化的有效途径,但传统旁路放风系统存在废弃余热资源浪费的问题。为提高水泥窑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在传统旁路放风余热利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优化,通过采用混合BP锅... 增设旁路放风系统是解决水泥窑采用固废原燃材料导致水泥产品质量劣化的有效途径,但传统旁路放风系统存在废弃余热资源浪费的问题。为提高水泥窑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在传统旁路放风余热利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优化,通过采用混合BP锅炉排烟取代混合环境冷风,回收了绝大部分的烟气余热资源,增加了余热电站的发电量。以某5000t/d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工艺流程的经济性。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旁路放风余热锅炉烟气循环系统,年可增加经济效益296.27万元,减少废气排放量42750Nm^(3)/h,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发电 旁路放风 BP锅炉 余热循环 节能减排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蒸汽旁路压力控制的研究
14
作者 朱成叶 《上海节能》 2024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蒸汽旁路压力控制策略研究的目的是在机组启动、停止、锅炉并退汽过程中及机组甩负荷或跳闸时实现蒸汽旁路系统全自动控制和蒸汽压力保护。依托于国外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两台机组的蒸汽旁路系统的调试和优化,对机组启、停及运行... 蒸汽旁路压力控制策略研究的目的是在机组启动、停止、锅炉并退汽过程中及机组甩负荷或跳闸时实现蒸汽旁路系统全自动控制和蒸汽压力保护。依托于国外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两台机组的蒸汽旁路系统的调试和优化,对机组启、停及运行过程中蒸汽旁路的几种压力控制方式及控制问题分析进行描述。旨在为同类型或相似类型发电机组的旁路控制系统组态或系统优化提供帮助,并为带中间再热、蒸汽母管制的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旁路控制策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蒸汽母管制 中间再热 汽轮机 余热锅炉 旁路控制模式
下载PDF
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供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裴刚 王东玥 +2 位作者 李晶 李昀竹 季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93-2000,共8页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热力循环性能优越,易于小型化和自动运行,非常适合于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依托已有的ORC-CHP实验平台,对热源温度101℃,膨胀机乏汽余热利用温度21.6~48.7℃时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该温度范围内,ORC-CHP系...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热力循环性能优越,易于小型化和自动运行,非常适合于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依托已有的ORC-CHP实验平台,对热源温度101℃,膨胀机乏汽余热利用温度21.6~48.7℃时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该温度范围内,ORC-CHP系统的综合能量效率96%~97%,其中热功转换效率4.4%~5.1%,乏汽余热利用效率91%~92%;从可用能角度出发,系统综合可用能效率50.0%~75.3%,其中热功可用能效率24.4%~19.2%,乏汽余热可用能效率25.7%~56.2%。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高效利用膨胀机乏汽余热,明显提高了有机朗肯循环的综合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热电联供 余热利用
下载PDF
回收余热的热电联产IGCC电站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贤 许世森 +2 位作者 史绍平 王保民 王剑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0-104,共5页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作为洁净煤发电技术,发展为供热机组后,可实现更为清洁的煤基热电联产技术。另一方面,IGCC目前投资较高,若能实现与集中供热结合,供热收益可大幅度改善IGCC的经济性,...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作为洁净煤发电技术,发展为供热机组后,可实现更为清洁的煤基热电联产技术。另一方面,IGCC目前投资较高,若能实现与集中供热结合,供热收益可大幅度改善IGCC的经济性,而以热定电的形式保证了IGCC的年发电小时数,为IGCC的商业化推广提供了一条有力的途径。进行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与烟气余热回收后,IGCC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会进一步提高,经济性也将大幅改善。该文研究结果表明:400 MW级的IGCC热电联产系统的热电比为47.2%,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57.6%;进行余热回收后,热电比为55.6%,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60.8%;在热力站进行吸收式换热改造后,热电比为62.0%,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集中供热 余热回收 吸收式换热
下载PDF
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郑彬 翁一武 +1 位作者 顾伟 翁史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6-21,共6页
提出一种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该系统将有机物朗肯循环与喷射式制冷循环相结合,利用透平排气驱动喷射器工作,同时实现发电和制冷的功能。在定义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性能优良的有机物R245fa作为工质,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提出一种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该系统将有机物朗肯循环与喷射式制冷循环相结合,利用透平排气驱动喷射器工作,同时实现发电和制冷的功能。在定义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性能优良的有机物R245fa作为工质,建立系统仿真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源蒸发温度Tg=120℃,制冷蒸发温度Te=7℃,冷凝温度Tc=25℃的标准工况下,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可达37%,热力学第一定律折合效率可达15.6%,火用效率可达37.5%。分析同时表明,提高热源蒸发温度Tg,提高制冷蒸发温度Te,降低冷凝温度Tc,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提高透平膨胀比β可以提高系统电冷比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制冷复合系统 有机物朗肯循环 喷射式制冷循环 余热利用 低温热源
下载PDF
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节能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召召 代正华 +2 位作者 林慧丽 龚欣 王辅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7,131,共7页
为评价以气流床粉煤气化为基础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配置方案,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多联产系统进行系统模拟。配置方案中气化工艺分别采用废锅流程和激冷流程,IGCC和甲醇合成组合方式分别采用串联和并联,以相对节... 为评价以气流床粉煤气化为基础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配置方案,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多联产系统进行系统模拟。配置方案中气化工艺分别采用废锅流程和激冷流程,IGCC和甲醇合成组合方式分别采用串联和并联,以相对节能率作为指标对所建立的多联产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废锅流程节能效果优于激冷流程。废锅并联组合通往甲醇侧的合成气比例增大时,相对节能率随之增大;废锅串联组合合成甲醇循环气与新鲜气的比例增加时,相对节能率增大。采用分摊算法分别计算了IGCC甲醇废锅并联多联产系统的发电和甲醇合成的煤耗。随着通往甲醇合成侧的合成气量的增加,供电的煤耗显著减少,甲醇合成的煤耗略有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气化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甲醇多联产 废热锅炉 激冷 相对节能率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岩 陈改辉 +1 位作者 张淑彦 付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0,118,共6页
通过分析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2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的集中供热新流程。该流程一方面将吸收式热泵与低温热网回水2种技术结合,实现排烟的深度降温;另一方面采用烟囱与喷淋塔合为一体的紧凑结构,在有效克服烟气带来的露... 通过分析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2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的集中供热新流程。该流程一方面将吸收式热泵与低温热网回水2种技术结合,实现排烟的深度降温;另一方面采用烟囱与喷淋塔合为一体的紧凑结构,在有效克服烟气带来的露点腐蚀问题的同时,提高余热回收的可行性。以3台FT8-3机组联合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烟气余热回收机组(由水-水板式换热器与吸收式热泵两部分构成)。综合考虑余热回收的投资与运行成本,对不同排烟温度下新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指出实现小端差水-水板式换热是提高系统经济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烟气余热回收 系统流程优化
下载PDF
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联合系统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阎哲泉 王漫 +2 位作者 王江峰 马少林 戴义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0-566,共7页
针对有机朗肯循环对低温余热回收的显著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联合系统.该系统包含内重整SOFC、后燃室、燃气轮机、压气机、预热器和有机朗肯循环,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总... 针对有机朗肯循环对低温余热回收的显著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联合系统.该系统包含内重整SOFC、后燃室、燃气轮机、压气机、预热器和有机朗肯循环,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总发电效率.在稳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OFC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联合系统的热力仿真分析平台,研究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系统的总发电效率可达65%以上;随着燃料摩尔流量的增加,系统的净输出功增加,但系统的总发电效率有所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压气机压比可以提高系统净输出功和总发电效率;随着蒸汽与碳物质的量比的增大,系统的净输出功减小,总发电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余热发电 联合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