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spended particulate and colloidal matter in natural waters
1
作者 Ran, Yong Fu, Jia-Mo +2 位作者 Sheng, Guo-Ying Beckett, R. Hart, B.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12,共9页
The association of pollutants (nutrients,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colloidal and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SPM)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transport, fate, biogeochemistry, bioavailabil... The association of pollutants (nutrients,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colloidal and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SPM)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transport, fate, biogeochemistry, bioavailability and toxicity in natural waters. A scheme for the fraction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colloidal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river waters has been tested. Sieving, continuous flow centrifugation and 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were used to collect gram amounts of colloidal and particulate matters. The separation scheme was able to process large samples(100L), within reasonable times(1 day) and the apparatus was portable. The aquatic colloid was also separated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sized using sedimentation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The mass\|base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or the river water sample showed a broad size distribution between 0\^05 and 0\^4 μm with the maximum around 0\^14 μm. There was a systematic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Mg, Ca, Na, Cu and Zn with decreasing particle size,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lloidal(<1 μm) f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ded particulate colloidal matter natural waters pollutants CLC number: X132 Document code: A
下载PDF
Enhancing Groundwater Quality through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o Optimize Transport and Interaction Parameters in Porous Media
2
作者 Akhil Waghmare Padmanabhan Seshaiyer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5年第5期398-409,共12页
There is a shortage of high quality drinking water caus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contaminants into aquifers from various sources including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uncontrolled sewag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lloids... There is a shortage of high quality drinking water caus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contaminants into aquifers from various sources including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uncontrolled sewag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lloids, collections of nanoparticl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mediate polluted groundwater. For such applications of nanoparticle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movement of colloids. This study aims to enhance 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MNM1D (Micro- and Nanoparticle transport Model in porous media in one-dimensional geometry) by making more realistic assumptions abou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oundwater-porous medium system by accounting for a non-constant flow velocity and the presence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s. This was accomplished by coupling the original model with the Darcy-Forchheimer fluid model, which is specific to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coupled with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The resulting model also accounts for attachment and detachment phenomena, both of the linear and Langmuirian type, as well as changes to hydr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maximum colloidal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the porous medium. The system of partial-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at make up the model was solved using an implicit finite-difference discretization along with the iterative Newton’s method. A parameter estimation study was also conducted to quantify parameters of interest. This more realistic model of colloid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will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ion of a more efficient method to counteract contaminants in groundwater and ultimately increase availability of clean drinking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COMPUTATIONAL Modeling colloid TRANSPORT
下载PDF
饮用水中胶体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建军 张晓晴 +2 位作者 赵鹏 田一梅 赵伟高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7-1517,共11页
饮用水中的污染物经过迁移、吸附、团聚等行为,往往以胶体态形式存在,并作为载体吸附水中其他污染物,对饮用水质造成严重污染.聚焦于饮用水中的胶体态污染物,从胶体态污染物的概念、主要分类、迁移行为和去除效果4个方面,总结和阐述了... 饮用水中的污染物经过迁移、吸附、团聚等行为,往往以胶体态形式存在,并作为载体吸附水中其他污染物,对饮用水质造成严重污染.聚焦于饮用水中的胶体态污染物,从胶体态污染物的概念、主要分类、迁移行为和去除效果4个方面,总结和阐述了近年来饮用水中胶体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总结得出,饮用水中呈胶体态的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往往会与其他污染物吸附、团聚,可能引发胶体泵效应,影响污染物的迁移、富集和去除.在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中,混凝可有效去除>10μm的胶体态污染物,传统过滤不是去除胶体态污染物的主要工艺.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膜分离等深度处理是去除<10μm胶体态污染物的高效工艺.最后,基于研究现状对胶体态污染物的控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保障饮用水质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态污染物 饮用水 迁移 去除效果
下载PDF
外源秸秆对污染土壤氧化还原过程水分散性胶体态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雨 汪家家 +4 位作者 夏冰 罗雪婷 胡鹏杰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土壤胶体尤其是水分散性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载体,在重金属吸附、迁移以及生物吸收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添加水稻秸秆在氧化还原波动条件下如何影响土壤液相中及水分散性胶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胶体尤其是水分散性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载体,在重金属吸附、迁移以及生物吸收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添加水稻秸秆在氧化还原波动条件下如何影响土壤液相中及水分散性胶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明,外源秸秆增加厌氧过程液相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砷(As)、铁(Fe)、锰(Mn)、钙(Ca)、钾(K)、硅(Si)、铝(Al)、镁(Mg)等浓度,降低了厌氧过程氧化还原电位(Eh)及铜(Cu)、铅(Pb)等浓度,提高了好氧过程Pb浓度。利用非对称流场流分馏-紫外可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AF4-UV-ICP-MS),测得水分散性胶体颗粒主要分布在0.3~3 kDa、3~40 kDa和130 kDa~450 nm三个粒径范围,各粒径颗粒的组成有所差异,主要含有机质、无机黏土矿物和铁矿物等。外源秸秆促进液相中Fe和As由胶体态向溶解态转化,促进镉(Cd)和Cu由溶解态向胶体态转化。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农业活动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有效性的界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胶体 重金属 水稻秸秆 氧化还原 水分散性胶体 场流分馏
下载PDF
高温下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微观行为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文 张洋 宋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水基钻井液在高温下性能调控难度大,主要与核心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有关,而水基钻井液成分复杂,单一组分与多组分间受高温作用性能变化规律不同,对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均有影响。针对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通过高温高压流变性测试获得了膨... 水基钻井液在高温下性能调控难度大,主要与核心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有关,而水基钻井液成分复杂,单一组分与多组分间受高温作用性能变化规律不同,对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均有影响。针对水基钻井液核心组分,通过高温高压流变性测试获得了膨润土胶体剪切应力-温度曲线,并测试了不同温度下胶体颗粒粒度分布,分析了黏土矿物胶体粒子在室温~220℃范围内的分散、絮凝与聚结状态及形成机制,同时利用SEM测试和黏土矿物晶层结构分析,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富含镁多孔纤维状黏土矿物胶体的高温稳定机理,此外,基于对高温热滚前后流变性和滤失量等性能变化的分析,从黏土矿物结构特征和聚合物断链、吸附特性等角度揭示膨润土/复配黏土矿物与聚合物类处理剂在高温下的互相作用机理,结合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浓度膨润土与海泡石复配胶体具有明显的高温稳定优势,为超高温水基钻井液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水基钻井液 微观分析 黏土胶体 分散状态
下载PDF
结石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水胶体敷料的应用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6
作者 李静 祁燕霞 翟飞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699-2702,共4页
目的:研究结石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水胶体敷料的应用及对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结石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7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腹腔镜... 目的:研究结石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水胶体敷料的应用及对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结石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7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结石病。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采用水胶体敷料对切口进行换药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敷料对切口进行换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使用敷料后的效果、换药情况,并且对两组患者进行创面评估及疼痛感情况的调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出现红肿、脓性分泌物、肉芽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感觉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804、5.291、49.848;t=11.086;χ^(2)=103.802,P<0.05);观察组1度、2度痂皮瘢痕明显低于对照组,换药时卷边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49、19.357,P<0.05);观察组平均沐浴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60、10.368,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创面评估及疼痛感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13、13.750、13.929、8.574,11.301、4.897、6.850,P<0.05)。结论:结石患者在进行腹腔镜切除术后使用水胶体敷料相较于传统敷料对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明显改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术 结石 水胶体敷料
下载PDF
成胶型抑尘剂对煤体协同增润效应研究
7
作者 刘力嫚 陆伟 陈云龙 《安全》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从源头控制煤矿开采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采用文献分析和试验的方法,筛选出润湿和保水性能较好的海藻酸钠单组分抑尘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制备出一种以海藻酸钠为主的煤层成胶增润型抑尘剂,其主要成分构成是质量分数为0.25%的海藻酸钠、0.15... 为从源头控制煤矿开采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采用文献分析和试验的方法,筛选出润湿和保水性能较好的海藻酸钠单组分抑尘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制备出一种以海藻酸钠为主的煤层成胶增润型抑尘剂,其主要成分构成是质量分数为0.25%的海藻酸钠、0.15%的葡萄糖酸内酯、0.1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和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同时对制备的成胶型抑尘剂进行含水量、保水率、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结果表明:该抑尘剂能够提高煤层的含水量和保水率,含水量比水为抑尘剂处理后的煤高近4倍,保水率比水处理的煤时间延长2倍以上;扫描电镜测试和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表明,成胶型抑尘剂可增强材料对煤体的胶粘作用,且能够进入煤的内部孔隙在煤内外表面均成胶,有效地提高了保湿效果,实现从根本上控制煤体产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型抑尘剂 煤层注水 协同增润 保水性能
下载PDF
孔隙水流速对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殷宪强 孙慧敏 +3 位作者 易磊 路怡青 王国栋 张兴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采用室内石英砂柱出流实验和数学模型,研究了流速对自然土壤胶体、蒙脱石胶体和腐殖酸钠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水流速影响着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流速的提高可加速土壤胶体的出流过程,减小蒙脱石胶体和... 采用室内石英砂柱出流实验和数学模型,研究了流速对自然土壤胶体、蒙脱石胶体和腐殖酸钠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水流速影响着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流速的提高可加速土壤胶体的出流过程,减小蒙脱石胶体和腐殖酸钠胶体的沉积率。胶体的运移过程除受孔隙水流速的影响外,胶体特性的不同亦决定着胶体运移过程的差异,由于胶体表面性质不同,与介质之间的作用力不同,决定了胶体运移过程中的沉积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水 胶体 流速 运移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 被引量:70
9
作者 张娜 孟珊珊 姜晓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4-5,8,共3页
目的 观察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间隔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并选择6cm×7cm的水胶... 目的 观察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间隔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并选择6cm×7cm的水胶体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下缘距穿刺点2~3cm,覆盖3~7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覆盖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并比较应用硫酸镁湿敷和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共有8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8例(88.89%)治愈,1例(11.11%)显效;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14例(87.50oA)治愈,1例(6.25%)显效。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下载PDF
咸水中胶体迁移-沉积对砂介质渗透性损失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海明 李云 +1 位作者 翟菁 贾晓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6-349,共4页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咸水中胶体迁移引起砂介质渗透性变化的特征,通过胶体迁移-沉积作用的分析对砂介质渗透性损失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砂介质渗透性随孔隙体积数变化的动态特征符合Boltzmann函数;砂介质渗透性总的损失率为37....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咸水中胶体迁移引起砂介质渗透性变化的特征,通过胶体迁移-沉积作用的分析对砂介质渗透性损失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砂介质渗透性随孔隙体积数变化的动态特征符合Boltzmann函数;砂介质渗透性总的损失率为37.4%;渗透系数的损失量随孔隙体积数的增加而增加.胶体在砂介质中的穿透曲线呈"S"型,其中的2个拐点将曲线分成开始穿透、快速穿透和平稳穿透3个阶段,但并没有完全穿透,其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沉积.胶体沉积作用是砂介质渗透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 胶体 迁移-沉积 砂介质 渗透性损失
下载PDF
年轻煤种洗煤废水回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亚峰 苏永渤 +1 位作者 朱龙 张秀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236-241,共6页
对年轻煤种洗煤废水的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筛选出最佳混凝剂和絮凝剂,确定投药量、搅拌时间等设计参数,给出回用技术方案,并在生产现场实施,为年轻煤种洗煤废水的治理与回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洗煤废水 胶体 混凝土沉淀 回用 年轻煤种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优化配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成唯佳 覃维祖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8,70,共4页
通过改善骨料的级配并建立粉煤灰掺量与水胶比之间的关系,优化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以配制C30混凝土为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配制的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当,且具有更优异的抗渗透性能。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骨料级配 水胶比 渗透性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的中文文献Meta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丽红 叶霞 车银凤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水胶体敷料预防国内压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联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创建至2014年12月)中关于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 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 目的系统评价水胶体敷料预防国内压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联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创建至2014年12月)中关于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 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RCT,包括18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水胶体敷料对预防压疮的效果优于对照组[RR=0.18,95%CI(0.13,0.24),P<0.01]。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水胶体敷料联合常规护理预防压疮有效性高。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质量不统一,本结论尚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RCT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压疮 META分析
下载PDF
天然胶体对含水介质中氨氮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博 李海明 +1 位作者 贾晓玉 吴锦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21,共4页
为了研究天然胶体对氨氮在滨海含水介质中迁移的影响,文章采用室内土柱实验,分析了0、70、160、265和630mg/L五种不同浓度胶体影响下氨氮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氨氮在胶体影响下的穿透曲线表现为"未穿透"、"开... 为了研究天然胶体对氨氮在滨海含水介质中迁移的影响,文章采用室内土柱实验,分析了0、70、160、265和630mg/L五种不同浓度胶体影响下氨氮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氨氮在胶体影响下的穿透曲线表现为"未穿透"、"开始穿透"和"完全穿透"三个阶段,但是不同胶体浓度下三个阶段出现的孔隙体积数不同。胶体对氨氮迁移的影响与胶体浓度有关,当胶体浓度为70mg/L和160mg/L时,氨氮完全穿透时的孔隙体积数小于无胶体情况,胶体对氨氮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当胶体浓度为265mg/L和630mg/L时,氨氮完全穿透时的孔隙体积数大于无胶体情况,胶体对氨氮的迁移具有阻滞作用。这说明在160mg/L和265mg/L之间存在一个临界浓度;当胶体浓度达到临界浓度之前,胶体对氨氮的迁移起促进作用;当浓度超过临界浓度后,胶体对氨氮的迁移起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介质 胶体 氨氮 迁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在造纸涂料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仁党 陈克复 +1 位作者 方观瑞 赵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涂料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会影响颜料/胶粘剂粒子的絮聚程度及流变性,主要原因是高岭土吸附CMC导致涂料胶体结合力的改变;含CMC的涂料能提高其保水性能和控制涂料流变性。在低剪切速率范围内(10-1~102s-1),含CMC的涂料为剪切稀化流... 涂料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会影响颜料/胶粘剂粒子的絮聚程度及流变性,主要原因是高岭土吸附CMC导致涂料胶体结合力的改变;含CMC的涂料能提高其保水性能和控制涂料流变性。在低剪切速率范围内(10-1~102s-1),含CMC的涂料为剪切稀化流体,可用Casson模型作为浓涂料悬浮液的本构方程。用吸收值表征涂料的保水性能,随CMC加入量的增加保水性能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造纸涂料 流变性 胶体 保水性能
下载PDF
盐浓度对交联聚合物线团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董朝霞 吴肇亮 +1 位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用核孔膜过滤法 (过滤体积对过滤时间作图 )、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 )研究了交联反应前后盐 (NaCl)浓度变化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形态的影响。所用HPAM相对分子质量 1.1... 用核孔膜过滤法 (过滤体积对过滤时间作图 )、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 )研究了交联反应前后盐 (NaCl)浓度变化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形态的影响。所用HPAM相对分子质量 1.1× 10 7~ 1.4× 10 7,LPS中HPAM与Al的质量比 2 0∶1,HPAM浓度 0 .1或 0 .2 g/L ,交联反应温度 40℃ ,时间 7天。实验结果表明 :①LPC的平均水力半径Rh(DLS测定值 )随交联反应时盐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盐浓度由 0 .5 g/L增加到 2 g/L时Rh 由 45 0nm迅速减小到 2 5 0nm ,盐浓度增加到 2 0 g/L时Rh达到最小值 16 0nm ,此后随盐浓度的继续增加Rh 有所增大 ;盐浓度 0 .5和 2 .0 g/L时Rh 的SEM测定值分别为45 0和 2 5 0nm ,与DLS结果一致。②交联反应完成后改变LPS的盐浓度 ,也可改变LPC的Rh 值 ,但改变幅度较小 ;盐浓度 0 .5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增加至 2 g/L时 ,Rh 值由 45 0nm减小至 35 9nm ,大于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2 46nm) ;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减少至 0 .5 g/L时 ,Rh 值由 2 46nm增大至32 6nm ,小于盐浓度 0 .5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4 5 0nm)。用盐浓度改变引起LPC水化层厚度改变 ,线团收缩或舒张解释盐浓度改变时Rh 测定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分子线团 分子内交联 线团尺寸 水力学半径 NaCl 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水体系 胶态分散凝胶 油田化学剂 盐浓度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气管插管处皮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凤鸣 唐梦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6个月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气管插管处皮肤的效果。方法选择6个月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3 M弹力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脸颊后再...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6个月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气管插管处皮肤的效果。方法选择6个月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3 M弹力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脸颊后再使用3M弹力胶布固定气管插管。比较2组患儿气管插管拔管后面部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拔除气管插管后面部皮肤完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做前瞻性保护脸颊,可以降低气管插管后面部皮肤撕脱伤发生率及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皮肤撕脱伤 水胶体敷料
下载PDF
新闻纸厂白水回用系统中溶解物和胶体物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宗全 詹怀宇 李兵云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8-201,共4页
就封闭循环白水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溶解物和胶体物(DCS)对过程操作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对当前废水封闭循环体系中DCS的去除方法作了介绍。
关键词 新闻纸厂 白水回用系统 溶解物 胶体物 去除方法 废水封闭循环体系 膜过滤 生物处理
下载PDF
新型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创口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冬梅 周柯 +1 位作者 张新广 王丹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7期559-560,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换药对创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肛周脓肿根治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换药,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换药时创口...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换药对创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肛周脓肿根治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换药,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换药时创口疼痛程度、换药次数。结果术后创口愈合时间观察组12.5 d、对照组25.5 d,t=10.1775,P=0.0009;换药时观察组创口疼痛轻,与对照组比较,x2=40.48,P=0.0000;患者平均换药次数观察组为6.5次、对照组为20.5次,t=15.0355,P=0.0000。结论新型敷料有利于肛周脓肿术后创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手术 换药 藻酸盐敷料 水胶体敷料 凡士林纱布
下载PDF
丙烯酸酯共聚物无皂水性涂料室温固化的研究 Ⅱ.水溶胶/HDI齐聚物交联体系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力 谢志明 李卓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4-88,共5页
利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四元丙烯酸酯共聚物无皂水溶胶、HDI齐聚物及两者交联体系的流变行为,测定了三者的剪切应力(τ)~剪切速率(D)、表观粘度(ηa)~剪切速率(D)及lgτ~lgD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溶胶、HDI... 利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四元丙烯酸酯共聚物无皂水溶胶、HDI齐聚物及两者交联体系的流变行为,测定了三者的剪切应力(τ)~剪切速率(D)、表观粘度(ηa)~剪切速率(D)及lgτ~lgD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溶胶、HDI齐聚物的流动指数n近似于1,属牛顿型流体,而水溶胶\HDI齐聚物交联体系的n<1,属非牛顿型流体,并且具有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水溶胶 齐聚物 流变性 涂料 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