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Flow Structure around a Bridge Beam and Behavior of Sea Water Mist 被引量:1
1
作者 Masaaki Ishikawa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7年第3期340-347,共8页
Okinawa in the subtropical islands enclosed in the ocean has a problem that corrosion of structures progresses quickly because of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and adhesion of sea-water mists flying from sea. Author... Okinawa in the subtropical islands enclosed in the ocean has a problem that corrosion of structures progresses quickly because of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and adhesion of sea-water mists flying from sea. Author is interested in corrosion of bridge made of weatherability steel. Therefore, it needs to investigate the flow structure around bridge beams and behavior of sea-water mist (droplet). In this paper, flow visualization and PIV are attempted to understand the flow structures around bridge beams and, furthermore, numerical approach of motion of droplets is attempted to understand the collision of sea-water mists on the bridge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Visualization PIV behavior of SEA-water MIST
下载PDF
Observ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ow in critical sections of a horizontal pressurized gating system using water models
2
作者 Jaiganesh Venkataramani Prakasan Kalakkath 《China Foundry》 SCIE CAS 2013年第4期254-262,共9页
This work is concerned with the hydraulics and f low characterization in a pressurized,horizontal gat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ingates attached to a plate mold,using transparent water models.Runners with two different ... This work is concerned with the hydraulics and f low characterization in a pressurized,horizontal gat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ingates attached to a plate mold,using transparent water models.Runners with two different aspect ratios(w/h=0.5 and 2)and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ingates(rectangular,convergent,divergent and venturi)were examined for their influence on flow behavior.Flow behavior was visualized using a high speed camera capable of capturing images up to 10,000 frames per second.Real time experimentation with a few runner–ingate combin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usefulness of water models in predicting the f illing behavior.Comparison of the approaches provided useful insights into the filling behavior in critical sections of the flow passages as well as the utility of water models towards understanding of the f illing behavior during real time ca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理论 液态金属 金属材料
下载PDF
乳状液体系中气体水合物成核过程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东旭 刘成 +2 位作者 宋乐春 黄启玉 王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07-3020,共14页
乳状液中气体水合物成核行为研究可用于评估油-气-水体系在亚稳态下稳定存在的时间,对低温环境下多相混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水合物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因而成为深水管道流动安全保障的重点问题和研究热点。本文着眼于油水乳... 乳状液中气体水合物成核行为研究可用于评估油-气-水体系在亚稳态下稳定存在的时间,对低温环境下多相混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水合物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因而成为深水管道流动安全保障的重点问题和研究热点。本文着眼于油水乳状液体系中气体水合物的成核过程,总结了实验研究中水合物成核速率的量化方法,细致分析和比较了当前研究中诱导期定义方法的异同,梳理了温度、压力、扰动强度、含水率和原油组分等环境条件和体系组成对水合物成核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及水合物成核速率预测模型。总体来看,油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的成核行为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影响因素定性分析和模型定量描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诱导期定义方法的统一和模型的工程化应用等方面仍需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未来,应逐步建立统一的诱导期定义标准和更为普适性的诱导期预测模型,借助谱学仪器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加深对水合物成核过程分子尺度信息的认识,更加深入理解水合物成核机理并逐渐实现量化模型的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保障 气体水合物 油水乳状液 成核行为 诱导期
下载PDF
强封堵防塌型水基钻井液体系室内制备及其应用
4
作者 王国辉 苏乐 赵燕博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162-1165,1169,共5页
选取目标区块进行了储层水化行为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强封堵防塌型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优选了封堵剂、降滤失剂、抑制剂与润滑剂为关键处理剂,对其流变性、封堵性、抑制性、润滑性、抗温性以及井壁稳定性进行了实验评价,并进行了现... 选取目标区块进行了储层水化行为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强封堵防塌型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优选了封堵剂、降滤失剂、抑制剂与润滑剂为关键处理剂,对其流变性、封堵性、抑制性、润滑性、抗温性以及井壁稳定性进行了实验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结果显示:基浆、3.0%磺化沥青及5%碳酸钙三者组合可实现体系滤失量最低,3%SAP+6%PAH+0.5%HB降滤失效果最佳,6%PEG和5%FH6为抑制剂与润滑剂。配制的水基钻井液体系滤失量几乎为0,页岩滚动回收率为96.99%,可以很好地起到井壁防塌稳定的效用,综合性能与油基钻井液体系相差不大。现场应用测试过程中高温高压失水量低至3.9 mL,钻井固相质量分数仅为5.29%,极压润滑系数显著低于非测试井,验证了该水基钻井液体系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行为 水基压裂液 强封堵 性能评价 流动 分散 混合
下载PDF
不同流速下沉积物中六溴环十二烷的释放及再分配规律
5
作者 王榕 胡煜 +3 位作者 高寒 王超 王沛芳 陈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53-2559,共7页
六溴环十二烷(HBCD)作为一种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已在河湖沉积物中被广泛检出,但流速变化下HBCD的迁移和释放行为尚不清楚.本文通过模拟5种流速条件,分析不同流速下表层沉积物中HBCD的释放规律以及HBCD在水-沉积物系统的再分配特征.结果... 六溴环十二烷(HBCD)作为一种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已在河湖沉积物中被广泛检出,但流速变化下HBCD的迁移和释放行为尚不清楚.本文通过模拟5种流速条件,分析不同流速下表层沉积物中HBCD的释放规律以及HBCD在水-沉积物系统的再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再悬浮的临界流速为0.4m/s,上覆水中HBCD浓度随流速增大而增加,且不同流速下HBCD向上覆水中的释放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上覆水不同,流速变化对悬浮颗粒物(SS)中HBCD浓度并无明显影响.相比静水和低流速条件,高流速条件下沉积物中HBCD的释放总量较高,0.6m/s流速下HBCD的释放总量是静水条件的31.6倍.流速是引起沉积物中HBCD再分配的关键因素,HBCD的再分配随流速增大而更加明显.不同流速下,SS中HBCD的分配量在HBCD释放总量中均占主导地位;表层沉积物中HBCD更易向较小粒径沉积物中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溴环十二烷 流速变化 水-沉积物系统 释放行为 再分配
下载PDF
油包水乳状液体系中水合物生长行为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唯 张东旭 +2 位作者 李遵照 王晓霖 黄启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5-1166,共12页
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长行为的差异会影响水合物的生长速率和生成量,为多相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流动保障策略的制定带来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成行为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方法及... 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长行为的差异会影响水合物的生长速率和生成量,为多相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流动保障策略的制定带来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成行为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方法及水合物生长过程常用量化指标,总结了油水体系中油相组成、含水率等因素对水合物生长行为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的生长机理和量化模型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成方法和量化指标已较为完善,对影响因素和生长机理的认识正日趋深入。未来应进一步探明多组分复杂体系下的水合物生长动力学行为,并从微观角度深入对油水体系中水合物壳体结构及生长机理的理解,最终建立适用于实际多相管道的水合物生长速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传质 动力学 流动保障 油包水乳状液 生长行为
下载PDF
金沙江支流黑水河松新电站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过坝后上溯行为
7
作者 焦易林 石小涛 +7 位作者 许家炜 李冬晴 白天翔 陶宇 王永猛 孙干 朱冬舟 柯森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2-631,共10页
鱼类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对鱼类寻找适宜的产卵、索饵等功能性栖息地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研究聚焦于鱼类上溯通过鱼道的游泳行为量化,而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分析鲜有报道。本研究在金沙江下游支流黑水河松新坝址处利用PIT(passive inte... 鱼类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对鱼类寻找适宜的产卵、索饵等功能性栖息地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研究聚焦于鱼类上溯通过鱼道的游泳行为量化,而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分析鲜有报道。本研究在金沙江下游支流黑水河松新坝址处利用PIT(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遥测技术对松新电站过鱼对象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开展监测,考虑监测过程中水文情势变化对过坝后上溯行为的影响,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构建了耦合多因素(流量、水温、河道涨落水率、昼夜节律、肥满度等)的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利用AIC模型准则筛选出最优模型参数,识别了影响鱼类过坝后上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短须裂腹鱼在松新鱼道的上溯效果显著优于河道;(2)水温及河道涨落率是影响短须裂腹鱼过坝后上溯效果的关键因素;(3)水温与短须裂腹鱼过坝后河道上溯成功率呈负相关,当水温超过短须裂腹鱼最适温度后,河道上溯成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呈递减趋势;河道涨落水率与短须裂腹鱼过坝后河道上溯成功率呈正相关,其中涨水情势下短须裂腹鱼河道成功上溯的概率高于落水,河道上溯成功率随着涨水率增大呈递增趋势;(4)尽管昼夜节律对短须裂腹鱼过坝后河道上溯成功率无显著影响,但从数据结果发现有61%的短须裂腹鱼选择在夜间上溯。本研究旨在为恢复鱼类栖息地和优化小水电生态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电 短须裂腹鱼 上溯行为 河道流量涨落水率 水温 金沙江 黑水河
下载PDF
大管径水平管油水两相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军锋 郭海敏 +2 位作者 彭原平 王界益 雪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7期90-93,7,共4页
因井斜变化、流体密度差异等因素致使水平井井中流体流动特性复杂多变,准确进行水平井生产动态监测成为难题。基于水平管油水两相模拟试验,在完全水平流、上坡流和下坡流情况下,对油和水的分布规律、流型分类、速度剖面和滑脱效应等进... 因井斜变化、流体密度差异等因素致使水平井井中流体流动特性复杂多变,准确进行水平井生产动态监测成为难题。基于水平管油水两相模拟试验,在完全水平流、上坡流和下坡流情况下,对油和水的分布规律、流型分类、速度剖面和滑脱效应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剖析3种不同持率测量仪器的响应规律,制作了速度剖面和滑脱速度等试验图版,能很好地用于判断流体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 油水 流动特性 试验研究 持水率 速度剖面 滑脱速度
下载PDF
湍流控制装置的结构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6
9
作者 钟良才 张立 +3 位作者 黄耀文 杨时标 朱英雄 姜茂发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 ,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湍流控制装置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湍流控制装置的几何结构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方形无顶缘和圆形无顶缘的湍流控制装置对抑制钢包注流的动能作用不大 ,而方形带... 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 ,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湍流控制装置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湍流控制装置的几何结构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方形无顶缘和圆形无顶缘的湍流控制装置对抑制钢包注流的动能作用不大 ,而方形带顶缘和圆形带顶缘的湍流控制装置能够较好地改善中间包流体的流动特性。本实验采用长宽比为 1.4 4的矩形湍流控制装置 ,无论其是否带有顶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控制装置 中间包 流动特性 水力学模型实验
下载PDF
岩石孔喉道中表面粗糙度对油水两相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萍 陶果 +1 位作者 董明哲 孙华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4-829,共6页
岩石孔喉道中表面粗糙性是影响油水两相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格子波尔兹曼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在光滑和粗糙孔喉道中的水驱油的流动特性,通过比较亲水和亲油的孔喉道模型中的含水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变化,分析粗糙度对于流... 岩石孔喉道中表面粗糙性是影响油水两相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格子波尔兹曼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在光滑和粗糙孔喉道中的水驱油的流动特性,通过比较亲水和亲油的孔喉道模型中的含水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变化,分析粗糙度对于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示:1)无论是亲水性还是亲油性模型,孔喉道表面的粗糙性对于油水流动都起阻碍作用;2)由于孔喉道表面粗糙元间空隙的存在,一部分油被圈闭于空隙中,不能实现完全驱替;3)水驱油的过程中,亲水性的孔喉道的含水饱和度和油水相对渗透率均高于亲油性孔喉道;4)在亲水性孔喉道中,粗糙性对含水饱和度和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更为明显,亲油性孔喉道次之;5)亲油性孔喉道的粗糙性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它对流动的阻碍作用不再随着粗糙性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流动特性 粗糙度 格子波尔兹曼 含水饱和度 相对渗透率
下载PDF
油水重力分离过程油滴浮升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治谦 王振波 +1 位作者 吴存仙 金有海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在测定油水重力分离器内分散相油滴的浓度、粒度及中位粒径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域内油滴的浮升规律.结果表明,入口区域油水混合液的湍流程度较大,两相存在较充分的纵向掺混,在100mm高度以上区域,油相相对浓度均达到0.9以上;斜板和... 在测定油水重力分离器内分散相油滴的浓度、粒度及中位粒径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域内油滴的浮升规律.结果表明,入口区域油水混合液的湍流程度较大,两相存在较充分的纵向掺混,在100mm高度以上区域,油相相对浓度均达到0.9以上;斜板和平板区域内油相浓度较高,小油滴聚结成大油滴,在50mm高度处,中位粒径由10μm升至30μm以上;平板区域油膜更新速度较慢,流动性较差,聚结效果不及斜板区域;重力沉降区域内流场相对平稳,油相相对浓度多集中于0.4~0.6之间,大油滴已基本浮升至顶部油层得到分离;隔油板前方区域存在涡旋流,部分区域油相相对浓度约升高了0.02,中位粒径增大了1μm左右,出现返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重力分离 流动特性 液滴聚结 分离特性
下载PDF
重力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王国栋 何利民 +1 位作者 吕宇玲 陈振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115,共4页
利用重力式分离模拟试验系统,以白油和水作为工作介质,分析了6个取样口和油出口、水出口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而研究了卧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分离器内存在一个最佳的油水界面位置,在该位置油层中的水滴分离效果... 利用重力式分离模拟试验系统,以白油和水作为工作介质,分析了6个取样口和油出口、水出口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而研究了卧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分离器内存在一个最佳的油水界面位置,在该位置油层中的水滴分离效果最好,油相粘度是决定该位置的重要参数;②油层厚度相同时,入口含油浓度越小,油相需要的停留时间越少,分离效率就越高,水相的分离效率与入口含油浓度无直接关系;③无内部构件的分离器底部流场存在剧烈的涡流,严重影响油水分离特性,须添加整流和聚结构件,改善分离器内部流场,促进小液滴的聚结合并,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分离器 油水分离 分离特性 流动特性 分离效率
下载PDF
羟乙基甲壳素水溶液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楠 陈蕾 +2 位作者 胡祖明 诸静 刘兆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399-401,411,共4页
羟乙基甲壳素是甲壳素的一种水溶性醚化产物,采用气固相制备方法可以得到醚化度高、水溶性好的羟乙基甲壳素。研究了羟乙基甲壳素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和不同醚化度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羟乙基甲壳素水溶液为非牛顿流体,非牛顿... 羟乙基甲壳素是甲壳素的一种水溶性醚化产物,采用气固相制备方法可以得到醚化度高、水溶性好的羟乙基甲壳素。研究了羟乙基甲壳素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和不同醚化度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羟乙基甲壳素水溶液为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指数在0.83~0.98之间,粘流活化能在18~33kJ/mol之间,结构黏度指数在0.47~2.26之间,松弛时间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逐渐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甲壳素 水溶液 流变特性 非牛顿指数
下载PDF
中等半径大偏转角弯道的水流特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嘉宁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试验 ,分析了水利工程中中等半径大偏转角弯道的水流特性。讨论了弯道中线半径 r0 和弯道宽度 B的比值 (r0 / B)与弯道凹岸水流第一波峰位置θ1,以及 r0 / B与弯道凹岸水流第一波峰处水深 h2 和弯道进口水深 h1的比值 (h2 / h1)之... 通过试验 ,分析了水利工程中中等半径大偏转角弯道的水流特性。讨论了弯道中线半径 r0 和弯道宽度 B的比值 (r0 / B)与弯道凹岸水流第一波峰位置θ1,以及 r0 / B与弯道凹岸水流第一波峰处水深 h2 和弯道进口水深 h1的比值 (h2 / h1)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提出了防止弯道凸岸底部出现干底的界限值 ,验证了弯道凹岸水压力的变化 ,并给出了弯道波角β1和最小中线半径 r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偏转角 弯道 水流特性 中等半径
下载PDF
两流非对称中间包不同湍流控制器流场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岩 雷洪 +4 位作者 周骏 陈海耿 赫冀成 孙中强 邢国成 《工业加热》 CAS 2011年第4期52-54,共3页
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控流装置下两流非对称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圆形湍流控制器与单挡墙组成的控流装置中间包液面波动大,容易发生卷渣现象;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高低挡墙组成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两流之... 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控流装置下两流非对称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圆形湍流控制器与单挡墙组成的控流装置中间包液面波动大,容易发生卷渣现象;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高低挡墙组成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差异是圆形湍流控制器和单挡墙组成控流装置中间包的1/3,且近长水口侧出口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8%。优化后控流装置有效缩小两流之间流体流动的差异且增强了中间包去除夹杂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中间包 控制装置 水模型 流动特性
下载PDF
气体钻井地层出水量与钻具黏卡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烨 闫铁 +2 位作者 孙晓峰 王克林 张亚东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7-811,共5页
气体钻井过程中,地层出水将使环空岩屑状态发生改变,造成携岩困难、钻头泥包、堵塞井眼等严重的井下事故,因此必须弄清楚钻遇水层后,不同出水量情况下地层水和岩屑的相互作用情况及流型分布,有必要对不同时刻地层出水量进行预测。现阶... 气体钻井过程中,地层出水将使环空岩屑状态发生改变,造成携岩困难、钻头泥包、堵塞井眼等严重的井下事故,因此必须弄清楚钻遇水层后,不同出水量情况下地层水和岩屑的相互作用情况及流型分布,有必要对不同时刻地层出水量进行预测。现阶段地层出水量的计算模型中普遍未给出井底流压计算公式,而井底流压又直接影响着地层出水量的大小,文中采用渗流力学中平面径向流模型,结合气体钻井井底压力公式建立了地层出水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计算出水量的井底流压就是水层顶界面的压力,给计算带来简便。以不同出水量情况下地层水与岩屑的相互作用情况及地层出水量预测模型为基础,引入工程岩土学中稠度的概念,将岩屑的黏着界限作为钻具黏卡的临界条件,建立了地层出水后钻具黏卡定量预测风险模型。据此计算井底泥包出现的时间,对现场气体钻井地层出水后的井底状况、钻具黏卡以及泥包出现的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地层出水 钻具黏卡 流型分布 风险预测
下载PDF
高浓度水煤浆的流变特性和流动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良勇 段钰锋 +1 位作者 王秋粉 任远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3,78,共6页
综述了高浓度水煤浆的流变特性、流动特性、阻力特性和均质稳定输送等方面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深入讨论和分析了水煤浆的流变学属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浆态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的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中涉及的某些不确定性问... 综述了高浓度水煤浆的流变特性、流动特性、阻力特性和均质稳定输送等方面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深入讨论和分析了水煤浆的流变学属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浆态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的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中涉及的某些不确定性问题和解决方案,阐述了水煤浆管内输送的滑移机理及其对流动的影响。结合非牛顿流体力学、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和分析以及模化实验等先进的研究手段,提出了高压、高浓度水煤浆在流变特性、流动特性、阻力特性和均配规律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设想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流变特性 流动特性 阻力特性 均配规律 壁面滑移
下载PDF
天然河道挟沙水流的复杂行为及其在河型形成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炯心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48,共5页
天然河道挟沙水流具有复杂的力学行为.随着含沙量的增大,挟沙水流能耗率也增大,但当含沙量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能耗率则迅速减小.在这种微观层次上的复杂行为的影响下,河床形态和河型随含沙量的变化也呈现出复杂的面貌,这实质上... 天然河道挟沙水流具有复杂的力学行为.随着含沙量的增大,挟沙水流能耗率也增大,但当含沙量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能耗率则迅速减小.在这种微观层次上的复杂行为的影响下,河床形态和河型随含沙量的变化也呈现出复杂的面貌,这实质上是挟沙水流复杂行为的宏观表现.本文所揭示的冲积河流河床形态和河型随含沙量变化的复杂图形,对于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游荡河道的调控治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沙水流 能耗 河床形态 河型
下载PDF
富含凝析水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常志强 康征 +2 位作者 孙雷 严文德 孙良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常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常沿用单相气井的产能分析进行经验性修正或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烃类流体相态研究方法建立的考虑地层油气两相相态变化的产能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地层凝析水对产能的影响。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向地层深部的发展,一些特... 常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常沿用单相气井的产能分析进行经验性修正或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烃类流体相态研究方法建立的考虑地层油气两相相态变化的产能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地层凝析水对产能的影响。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向地层深部的发展,一些特殊的如异常高温、高压富含气态凝析水的凝析气藏不断涌现,并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当温度较高时,地层束缚水、边底水和可动间隙水与烃类流体的互溶能力就较强,烃类流体中含水量就会增加,再用常规的烃类流体相态研究方法去指导开发这些特殊的凝析气藏,就致使凝析气藏在开发方式、油气藏工程设计和动态分析方面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有必要建立考虑多相流体复杂相态变化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新方法,以便得到更为精确的凝析气井生产动态。文中结合气-液-液三相流体相平衡热力学闪蒸计算,建立了考虑近井地带反凝析液饱和度分布以及动态污染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新方法。根据文中给出的凝析气井产能预测模型在数值求解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可准确预测不同时期凝析气井的地层流入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井 相平衡 渗流 相态 凝析水 产能
下载PDF
两流非对称中间包内控流装置优化的水模型研究
20
作者 赵岩 雷洪 +4 位作者 周骏 陈海耿 赫冀成 孙中强 邢国成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两流非对称中间包采用不同控流装置时流体流动的特性.结果表明:圆形湍流控制器与单挡墙组成的控流装置中间包两出口流体流动差异较大;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多孔挡墙组成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两流之间... 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两流非对称中间包采用不同控流装置时流体流动的特性.结果表明:圆形湍流控制器与单挡墙组成的控流装置中间包两出口流体流动差异较大;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多孔挡墙组成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差异是圆形湍流控制器和单挡墙组成控流装置中间包的2/3,且近长水口侧出口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中间包 非对称湍流控制器 水模型 流动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