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Water Retention Properties of Clay-based Sand-fixing and Grass-planting Materials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增志 WANG Botao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25-328,共4页
Targeting the problem of available water conservation in sand fixation, the sand-fixing and grass-planting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with clay modified by emulsifying vegetable waxes and octylphenol polyoxyethylene eth... Targeting the problem of available water conservation in sand fixation, the sand-fixing and grass-planting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with clay modified by emulsifying vegetable waxes and octylphen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OP4). The water retention property was studied in simulating desertification environmental climate and th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UV-Vis, SEM, FTIR, XRD and TGA measure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aterials had excellent water retention properties, due to that vegetable waxes adhered evenly to clay particle surfaces, made the clay pores changing from hydrophilic to hydrophobic and so inhibited the water evaporation. Grass-planting experiment showed that, with reasonable mass ratio of clay, vegetable waxes and surfactant, the materials not only inhibited water evaporation but also maintained sound air permeability so shat 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gras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ylphen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OP4) vegetable waxes sand-fixing and grass-planting water retention
下载PDF
Modeling Water Quality Impacts of Growing Corn, Switchgrass, and <i>Miscanthus</i>on Marginal Soils 被引量:1
2
作者 Mark A. Thomas Laurent M. Ahiablame +1 位作者 Bernard A. Engel Indrajeet Chaubey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4年第14期1352-1368,共17页
The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model water quality impacts of growing perennial grasses on marginal soils. The GLEAMS-NAPRA and RUSLE models were used to simulate long-term surface runoff, percolation, erosion, total ph... The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model water quality impacts of growing perennial grasses on marginal soils. The GLEAMS-NAPRA and RUSLE models were used to simulate long-term surface runoff, percolation, erosion,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nitrate (NO3-N) lo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corn-based bioenergy systems (i.e. conventional tillage corn and corn grain plus stover removal), switchgrass and Miscanthus on three marginal quality soils and one good quality soil in Indiana.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switchgrass and Miscanthus had no effect on annual runoff, but decreased percolation by at least 17%. Results also suggested a potential for reduction in erosion for Miscanthus across the soil types examined when compared to corn-based bioenergy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of switchgrass and Miscanthus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imulated TP and NO3-N losses in runoff compared to corn production systems. Nitrates leached from fertilized Miscanthus production were approximately 90% lower than NO3-N leached from the production of fertilized switchgrass and corn systems. Additional studies are need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hydrology, erosion and nutrient responses of Miscanthus and switchgrass production to meet bioenergy dem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MODELING Perennial grass Runoff Biofuels MARGINAL Lands GLEAMS-NAPRA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Water Conservancy Service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3
作者 Ning W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年第11期49-52,共4页
At present,it is urgent to solve problems of reforming and improving grass-roots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mode in rural areas and improving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ublic service ability. Through analyzing institu... At present,it is urgent to solve problems of reforming and improving grass-roots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mode in rural areas and improving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ublic service ability. Through analyzing institutional changes of grass-roots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in rural areas,this paper discussed current situations and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grass-roots water conservancy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of Kunming City.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it came up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rom reform of management institutions,reform of personnel system,construction of human resources,development of rural water us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and improvement of fund input mechanism,to build rural grass-roots water conservancy servic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ITUTIONAL CHANGES RURAL areas grass-roots water conservancy service system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下载PDF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Landscape Plants:A Case Study of Inner Mongolia Drought-resistant Mongolian Grasses 被引量:2
4
作者 ZHANG Jingfe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6年第4期122-124,132,共4页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a crucial content of building "conservation-minded society'',an important approach of ensu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a crucial content of building "conservation-minded society'',an important approach of ensu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ing industry.It targets at exploring a reasonable means of using the nature,so as to improve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save resources and energies,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Landscape plant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it is a key section to choose proper drought-resistant plant species for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sav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plant Drought-resistant Mongolian grass Natur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及其方法论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勇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系统辩证思想,形成和确立了丰富完备、逻辑严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这一整体系统观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系统层级观,坚持共同体构架的国内外合作治理的系统联动机制,对其内核“是什么”的问题作了精要而又深邃的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层层追问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之道,彰显了其整体系统思维在回答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性问题上的强大方法论功能;以系统工程方式“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全面系统展开,立体呈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鲜明的方法论特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恢宏壮丽的生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整体系统观 生态困局 环境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下载PDF
不同生态修复草种对土壤水分蒸散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铁军 聂明鹤 +1 位作者 滕文军 侯新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8,共8页
以紫花苜蓿、结缕草、青绿苔草和无芒雀麦为试材,通过人工草地建植对退化植被进行生态修复,实时监测植被NDVI指数、根系体积、土壤含水量及水分蒸散动态变化,研究不同草种植被覆盖效果及其对土壤蒸散特征的影响,揭示植被土壤水分吸收的... 以紫花苜蓿、结缕草、青绿苔草和无芒雀麦为试材,通过人工草地建植对退化植被进行生态修复,实时监测植被NDVI指数、根系体积、土壤含水量及水分蒸散动态变化,研究不同草种植被覆盖效果及其对土壤蒸散特征的影响,揭示植被土壤水分吸收的主要作用机理,以期为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生态修复草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生态修复草种均可快速增加植被生物量,减少非生长季土壤水分蒸散,但生长季植被生物量增加,土壤水分吸收增强,土壤蒸散明显增加,且不同草地月蒸散量峰值排序为青绿苔草(112.65 mm)>结缕草(107.42 mm)>紫花苜蓿(98.19 mm)>无芒雀麦(86.69 mm)。另外,植被根系分布及其体积变化是土壤水分吸收的关键,根系体积越大,分布越集中,土壤水分吸收能力越强,其中,青绿苔草与结缕草土壤水分吸收的主要区域在0~20 cm土层,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在20~40 cm土层。综上所述,由于生长季植被增加土壤水分蒸散,建议北方干旱缺水地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尽量选择水土保持能力强但水分消耗相对较少的植物种类,就供试植物优先选择无芒雀麦,其次是紫花苜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草种 土壤蒸散 生物量 根系 水分吸收
下载PDF
草鱼养殖池塘水温生态适宜度评价基准初探
7
作者 王寿兵 屈颖 +2 位作者 刘兴国 姜钇如 蔡桢杰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水温是决定池塘养殖鱼类能否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将水温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 水温是决定池塘养殖鱼类能否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将水温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生态适宜度等级期的温度(t)基准(范围):死亡期t≤2.0℃或t≥38.0℃;危险期t∈(2.0,4.0)℃或t∈[35.0,38.0)℃;影响期t∈[4.0~18.0)℃或t∈(33.0~35.0)℃;正常期t∈[18.0~26.0)℃或t∈(30.0~33.0]℃;最适期t∈[26.0~30.0]℃。研究结果可为广大养殖户开展池塘水温安全管理和生态适宜度调节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水温 生态适宜度 基准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8
作者 胡晓娟 李霞 +1 位作者 魏伟 杨世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8,144,共7页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甘肃段)2009、2012、2015、2018、2021年57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并分析了水资源与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与...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甘肃段)2009、2012、2015、2018、2021年57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并分析了水资源与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与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的两两耦合协调关系呈不同发展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总体上,水资源与草地、耕地、园地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与林地、湿地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②水资源与耕园林草湿整体上呈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呈东北低、西南高的分布特征,在时间变化上未有明显波动。③研究时段内未出现明显的高耦合-高协调演化趋势,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各类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和数量分布不均衡,未来应重视设计差异化的自然资源协调发展路径,引导各类自然资源向更有序、协调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甘肃段) 水资源 耕园林草湿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臭氧水处理对生鲜草鱼片理化特性及初始菌相的影响
9
作者 徐国栋 熊善柏 +4 位作者 尹涛 刘茹 黄泽南 任洋莹 尤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5-340,共16页
为探究臭氧水处理对不同来源生鲜草鱼片初始菌相的影响,以不同采样时间生鲜草鱼片为原料,测定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BA)值、pH值、色度值、感官评分,研究臭氧水不同参数处理对生鲜草鱼片理化特性影响,以优化其处理条件。采用优化的... 为探究臭氧水处理对不同来源生鲜草鱼片初始菌相的影响,以不同采样时间生鲜草鱼片为原料,测定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BA)值、pH值、色度值、感官评分,研究臭氧水不同参数处理对生鲜草鱼片理化特性影响,以优化其处理条件。采用优化的条件处理生鲜草鱼片,以传统分离培养结合16S rRNA鉴定及高通量测序探究臭氧水处理前、后生鲜草鱼片的菌相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臭氧水质量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生鲜草鱼片的残菌数减少,减菌率显著提高,处理后其菌相变化显著(P<0.05)。臭氧水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虽对生鲜草鱼片TBA、pH值无明显影响,但对色度有显著影响(P<0.05)。就感官得分而言,虽然臭氧水质量浓度对其无影响,但是处理时间对其影响显著,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感官品质显著下降。用15 mg/L臭氧水处理生鲜草鱼片5 min后,3个采样时间生鲜草鱼片的细菌种类分别减少52.17%,50.00%,60.00%,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革兰氏阳性(G+)菌相对丰度上升。主坐标轴的分析表明,处理后不同采样时间草鱼片的菌相相似。结论:15 mg/L臭氧水处理生鲜草鱼片5 min,减菌率达80.66%。处理后生鲜草鱼片菌相变得简单,不同采样时间的生鲜草鱼片菌相相似程度虽然提高,但是不影响其理化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水 草鱼片 初始菌相 理化特性
下载PDF
自然光照条件下苦草生长及去除氮磷能力研究
10
作者 马帅兵 吕亚兵 +6 位作者 姜鸣晨 林深 何东 徐聚臣 侯杰 何绪刚 李迎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共9页
为探究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深的适宜控制范围,依据池塘中苦草自然分布水深,设置全日光光强的5%(L1)、15%(L2)、25%(L3)和35%(L4)4个光强梯度组(L1为适宜光强组,L2、L3和L4为强光组),对应池塘水下深度分别为1.0~1.1、0.6~0.8、0.4~0.6和0.... 为探究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深的适宜控制范围,依据池塘中苦草自然分布水深,设置全日光光强的5%(L1)、15%(L2)、25%(L3)和35%(L4)4个光强梯度组(L1为适宜光强组,L2、L3和L4为强光组),对应池塘水下深度分别为1.0~1.1、0.6~0.8、0.4~0.6和0.3~0.4倍透明度,研究自然光照周期和强度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生长、抗氧化和净化能力。结果显示:自然光照周期下,苦草总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增强(5%~35%全日光范围)而显著增加,叶片长度最大值出现在L2组;L2、L3和L4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低于L1组;水中溶解氧(DO)含量和pH值L3和L4组显著高于L1组,而叶绿素a(Chl a)含量相反;各组铵态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质量浓度分别在3、2周内快速下降到较低水平(分别<0.30、<0.02 mg/L);除L1组外,其他组硝态氮(NO_(3)^(-)-N)、总氮(TN)质量浓度随时间以不同速率持续下降,直至试验结束(分别<2.50、<3.00 mg/L),一定程度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L3和L4组谷氨酸合成酶(FdGOG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L1和L2组;各组对正磷酸盐(PO_(4)^(3-)-P)和总磷(TP)去除率均达8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位宜控制在苦草上方约0.3~0.6倍透明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苦草 生长状况 水体氮磷 净化能力 草型池塘
下载PDF
贝-鱼-草生产型湿地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11
作者 高娜 占明飞 +4 位作者 张唤 梁阳阳 方婷 崔凯 卢文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贝-鱼-草”生产型湿地处理养殖尾水工艺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不同单元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幼贝高效净化单元和高密度贝类净化单元中的多样性和菌群... [目的]研究“贝-鱼-草”生产型湿地处理养殖尾水工艺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不同单元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幼贝高效净化单元和高密度贝类净化单元中的多样性和菌群丰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单元。在门水平分类单元上,湿地沉积物中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冗余分析发现各单元沉积物中的TP含量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湿地中投放的贝类可以减少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并且通过贝类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提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研究结果为“贝-鱼-草”生产型湿地处理养殖尾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尾水 贝-鱼-草生产型湿地 细菌群落结构 生物扰动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天然林草保护与修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章振 李斐 马莹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开展塔里木河流域天然林草保护与修复研究,对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有重要意义。基于塔里木河流域“九源一干”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趋势与现状,从稳定流域自然生态系统... 开展塔里木河流域天然林草保护与修复研究,对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有重要意义。基于塔里木河流域“九源一干”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趋势与现状,从稳定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规模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天然林草面积和覆盖度变化数据对比分析,综合设定分区保护下的流域天然林草生态保护目标和保护修复面积,并确定其相应的生态保护需水量。结果表明:天然林草保护和修复面积为1.57万km^(2),其中,保护区面积1.40万km^(2),修复区面积0.17万km^(2);流域天然林草生态保护需水总量为60.36亿m^(3),其中,基本生态需水为51.32亿m^(3),生态修复水量为9.04亿m^(3),并提出了相应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草 生态需水 保护与修复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曼 王超 +2 位作者 王燕 邹长新 侯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60-5973,共14页
生态成效作为判定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对加强工程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确保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海省祁连山区具有极其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特征,是中国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 生态成效作为判定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对加强工程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确保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海省祁连山区具有极其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特征,是中国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之一。通过构建“生态干扰变化-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生态成效变化”逻辑框架,运用时空对比分析方法,对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生态成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重要生态用地面积增长了0.1%、生态连通度降低了0.5%、植被覆盖度指数提升了10.1%、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提高了31.5%,土壤保持量增加了3.1%,固碳量增加了2.8%,表明工程实施以来,生态干扰增加,部分类型生态系统破碎化有所加剧,但总体生态系统格局相对稳定,生态系统质量和各生态功能均有提升,修复成效显现。研究结果对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能为未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先进经验,对科学指导中国更好地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工程 生态成效评估 框架
下载PDF
适宜洞庭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模式研究
14
作者 王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洞庭湖对维护长江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调研国内稻鱼种养、人工湿地和水草+种养三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模式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存在的生态修复不稳定、融资困难等问题,经过SWOT分析与比较得出,... 洞庭湖对维护长江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调研国内稻鱼种养、人工湿地和水草+种养三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模式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存在的生态修复不稳定、融资困难等问题,经过SWOT分析与比较得出,水草+种养模式为适宜洞庭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模式,实时调整种养方案,引入市场主体,可促进洞庭湖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种养 洞庭湖 SWOT分析 水草+种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
15
作者 张旭东 杨光 +3 位作者 赵允格 澹台彧 刘宁 鱼舜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1,202,共9页
[目的]为研究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方法]采用原状土柱试验,以裸土为对照,设置灌草(单株灌木-20%盖度草本)、灌草-30%生物结皮和灌草-50%生物结皮3个处理,研究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结果]模拟30 m... [目的]为研究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方法]采用原状土柱试验,以裸土为对照,设置灌草(单株灌木-20%盖度草本)、灌草-30%生物结皮和灌草-50%生物结皮3个处理,研究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结果]模拟30 mm降水12 h后,灌草-生物结皮处理0-20 cm土层水分含量较裸土处理平均提高15.4%,较灌草处理平均提高12.8%。与裸土相比,灌草及灌草与2个盖度生物结皮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水分耗散,其中灌草处理较裸土增加120.3%,灌草-生物结皮较裸土平均增加116.5%。生物结皮降低灌草生态系统的水分耗散。与灌草处理相比,灌草-生物结皮水分耗散平均降低1.7%,降低程度与生物结皮盖度、时段及土层深度有关。其中,灌草-50%生物结皮的水分耗散量较灌草-30%生物结皮处理降低13.4%。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降低作用在雨后1~4天表现明显。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降低主要取决于20-45 cm土层耗散的降低。与灌草处理相比,灌草-生物结皮的0-20 cm土层水分蒸散损耗平均提高14.4%,而20 cm以下土层水分耗散平均降低15.5%。[结论]30 mm降雨量条件下生物结皮降低灌草生态系统的水分耗散,有利于缓解风蚀水蚀交错区灌草植被的水分亏缺。研究结果揭示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影响,可为旱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灌草生态系统 水分分布 蒸散发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草鱼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荣 李海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Preparation,MP)对草鱼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养殖水质的影响。试验将600尾初始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草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其中,对照组(CON组)草鱼饲喂基础饵料,其余3组草鱼则在...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Preparation,MP)对草鱼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养殖水质的影响。试验将600尾初始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草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其中,对照组(CON组)草鱼饲喂基础饵料,其余3组草鱼则在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2g/kg(MP2组)、4g/kg(MP4组)、6g/kg(MP6组)的微生态制剂,试验为期60d。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MP2组、MP4组草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胴体重均显著提高(P <0.05)。(2)与CON组相比,MP6组肠道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 <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 <0.05)。(3)与CON组相比,MP6组水体中40、60d氨氮浓度均显著降低(P <0.05),MP2组、MP4组、MP6组水体中20、40、60d亚硝酸盐浓度均显著降低(P <0.05),MP6组水体中20、40、60d硫化氢浓度显著降低(P <0.05)。结论:基础饵料中添加中低水平(2、4g/kg)的微生态制剂能促进草鱼生长;基础饵料中添加高水平(6g/kg)的微生态制剂能改善肠道菌群,优化养殖水质,降低水质中的有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草鱼 生产性能 肠道菌群 养殖水质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王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温翠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热研4号王草为材料,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王草生长性状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制,为王草生产的合理水氮配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W1(35%~45%)、W2(55%~65%)和W3(75%~85%)土壤水分条件下,王草的最高产量相应施...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热研4号王草为材料,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王草生长性状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制,为王草生产的合理水氮配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W1(35%~45%)、W2(55%~65%)和W3(75%~85%)土壤水分条件下,王草的最高产量相应施氮量分别为271.78、355.05和329.06 kg/hm^(2),粗蛋白含量最高时对应的施氮量为361.54、505.44、647.88 kg/hm^(2)。随着水分胁迫的加深,脯氨酸积累量增加,且在相同水分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CAT酶活力则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显著降低,且在相同水分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条件对王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高于施氮量的影响,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故水氮搭配得当,便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水氮条件为土壤含水量W3(75%~85%)、施氮量329.06 kg/hm^(2),此配比可显著提高王草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王草 生长性状 脯氨酸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18
作者 胡春宏 张晓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目的]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已由“全面治理,重点治理”迈向“系统治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内涵、准则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旨在丰富新时代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引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方法]在长期理论探索... [目的]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已由“全面治理,重点治理”迈向“系统治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内涵、准则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旨在丰富新时代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引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方法]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梳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的发展过程,阐明其内涵、目标与实践准则。[结果]水土流失长期治理实践总结提升形成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技术路线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最朴素的实践体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性主要体现为治理对象的系统协调,总体布局的系统统筹,治理措施的系统考量,治理成效的多效益兼顾,实施和管理的多部门协同和多主体参与的共治共享6个方面。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实践需要遵循的基于系统治理理念的具体举措包括:利用系统思维理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精准诊断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短板及其控制性要素,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构筑完备的水土保持管理与技术保障体系。[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完整准确理解并全面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探索整体提升水土保持学术研究水平和治理效能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同时应结合区域或流域实际,对农田、水利、牧业、林业及生产建设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规划和治理,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治理 生命共同体 水土保持 理论体系 小流域综合治理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作用探讨
19
作者 杨兴刚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水土流失不仅剥夺了土地的肥力,还引发了土地贫瘠化、农作物减产和质量下降等问题,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恶化。基于此,阐述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分析林草措施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作用,并深入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和应... 水土流失不仅剥夺了土地的肥力,还引发了土地贫瘠化、农作物减产和质量下降等问题,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恶化。基于此,阐述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分析林草措施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作用,并深入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作用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3种水土保持草本植物生长和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佩琳 孔召玉 +1 位作者 夏金文 刘洪光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8-68,共11页
【目的】筛选出红壤区最优水土保持草本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组合,提升红壤侵蚀区坡面水土流失治理水平。【方法】选择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和雀稗(Pa... 【目的】筛选出红壤区最优水土保持草本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组合,提升红壤侵蚀区坡面水土流失治理水平。【方法】选择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和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设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及不接种(对照)3种处理,测定3种植物的AMF侵染率、地上、地下生长指标及土壤团聚体情况。【结果】接种AMF可显著促进3种植物的地上部生长,对百喜草和白三叶的促生效果显著(P<0.05);接种AMF可显著增加白三叶根长、根体积、根系分叉和根冠比数等,促进其根系生长发育;白三叶对AMF根冠比的生长响应及菌根依赖度优于另外2种植物;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白三叶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论】白三叶具有较高菌根侵染率,能与AMF共生,获得更加发达的根系和良好的长势,有效促进植被-土壤相互作用,增强调控坡面侵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F 植物根系 土壤团聚体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