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Shock Wave Speed of Water Hammer of Lifting Pipes for Deep-Sea Mining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知进 阳宁 王钊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Water hammer occurs whenever the fluid velocity in vertical lifting pipe systems for deep-sea mining suddenly changes. In this work, the shock wave was prove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anging pressures and period... Water hammer occurs whenever the fluid velocity in vertical lifting pipe systems for deep-sea mining suddenly changes. In this work, the shock wave was prove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anging pressures and periods, and mathema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ing technology was presented for simulated transient pressure in the abnormal pump operation. As volume concentration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of shock wave spe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bout the pressure-time history, discharge-time history and period for the lifting pipe system showed that: as its concentrations rose up, the maximum transient pressure went down, so did its discharges; when its volum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period numbers of pressure decay were getting less and l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hock wave speed decreased. These results have highly coincided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The conclusions are important to design lifting transporting system to prevent water hammer in order to avoid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such as damage to components and equipment and risks to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ting pipe for transporting coarse particles abnormal pump operation fluid transients water hammer shock wave speed
下载PDF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shock wave in water for underwater drilling blasting 被引量:1
2
作者 Ke Songlin Si Jianfeng Zhong Dongwa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4年第6期107-110,共4页
Taking the underwater reef blasting in Gulei sea channel of Xiamen Port as an example,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 of shock wave in water for underwater drilling blasting is analyzed.By field monitoring,the pressure of ... Taking the underwater reef blasting in Gulei sea channel of Xiamen Port as an example,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 of shock wave in water for underwater drilling blasting is analyzed.By field monitoring,the pressure of shock wave in water for different distances is attained;the major parameters such as pressure amplitude and positive action time,and the propagation attenuation rule of shock wave in water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can be helpful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assess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drilling blasting shock wave in water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Studies of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impact of a gaseous jet on liquid–water column
3
作者 Jian Wang Wen-Jun Ruan +1 位作者 Hao Wang Li-Li Z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293-301,共9页
Bo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were presented on the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gaseous jet impinging on liquid–water column. The effects of the impinging process on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Bo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were presented on the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gaseous jet impinging on liquid–water column. The effects of the impinging process on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rocket engine were also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quid–water had better flame and smoke dissipation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gaseous jet impinging on liquid–water column.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aseous jet and the liquid–water column resulted in two pressure oscillations with large amplitude appearing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f the rocket engine with instantaneous pressure increased by 17.73% and 17.93%, respectively. To analyze the phenomena, a new computational method was proposed by coupling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MIXTURE model with the phase change equations of water and the combustion equation of propellant.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generation of gas, the accelerate gas flow, and the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gaseous jet and liquid–water column.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a cavity would be formed in the liquid–water column when gaseous jet impinged on the liquid–water column.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the cavity increased obviously after each pressure oscilla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impingement, the gaseous jet was blocked due to the inertia effect of high-density water, and a large amount of gas gathered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nozzle throat and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The shock wave was formed in the nozzle expansion section. Under the dual action of the reverse pressure wave and the continuously ejected high-temperature gas upstream, the shock wave moved repeatedly in the nozzle expansion section, which led to the flow of gas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being blocked, released, re-blocked, and re-released. This was also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s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eous JET liquid–water COLUMN pressure OSCILLATIONS shock wave
下载PDF
求解浅水波方程的并行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靳放 郑素佩 +1 位作者 封建湖 林云云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2-358,共7页
双曲守恒律方程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偏微分方程,其数值求解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一个显著特性是即使初始条件是光滑的,其解也可能会发展成间断。浅水波方程作为非线性双曲守恒律方程,由于间断解的存在,其精确求解存在很大困难。... 双曲守恒律方程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偏微分方程,其数值求解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一个显著特性是即使初始条件是光滑的,其解也可能会发展成间断。浅水波方程作为非线性双曲守恒律方程,由于间断解的存在,其精确求解存在很大困难。针对浅水波方程数值求解问题,本文基于PINN(Physics informed neural networks)反问题网络结构构造新的网络,构造的网络结构包括两个并行的神经网络,其中一个网络与已知状态数据(熵稳定格式加密求出)相关,另一个网络与方程本身相关。利用已知速度数据结合浅水波方程本身求解未知水深,最终通过一些数值算例验证网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的网络结构可用于浅水波方程求解,利用速度数据可以较为精确地推算出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波方程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激波
下载PDF
浅水爆炸冲击波特性及其毁伤效应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淑杰 梁争峰 +3 位作者 阮喜军 苗润源 蒙佳宇 武海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8,共12页
为阐明浅水爆炸条件下冲击波界面效应,分别从自由水面、水底以及自由水面和水底两个界面双重作用条件下归纳了冲击波线性反射和非线性反射理论、实验等研究进展。总结了浅水区混凝土障碍、舰船毁伤方式,分析了由于界面作用以及装药、起... 为阐明浅水爆炸条件下冲击波界面效应,分别从自由水面、水底以及自由水面和水底两个界面双重作用条件下归纳了冲击波线性反射和非线性反射理论、实验等研究进展。总结了浅水区混凝土障碍、舰船毁伤方式,分析了由于界面作用以及装药、起爆方式等的差异而导致冲击波在近场的非均匀分布性,采用爆炸能量调控改变在特定方位能量输出,从而提升浅水爆炸毁伤效应的可行性。指出浅水爆炸理论发展仍未完善,浅水爆炸近场能量结构控制、混凝土目标动态响应和毁伤效应,界面反射冲击波与气泡相互作用是重点研究方向。附参考文献129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浅水爆炸 冲击波特性 释能控制 毁伤效应
下载PDF
激波脉动荷载作用下煤岩体动态损伤特征
6
作者 鲍先凯 姜斌 +4 位作者 张武 宋翔宇 赵金昌 于超云 张童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223,共20页
为了研究水中高压电脉冲激波脉动荷载特性及其作用下的煤岩体动态损伤特征,开展了真三轴煤岩体压裂试验。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压、电压条件下的水激波峰值压力、冲击荷载、加载速率等水激波加载特性,探究了煤岩体钻孔侧壁环向有效应力与动... 为了研究水中高压电脉冲激波脉动荷载特性及其作用下的煤岩体动态损伤特征,开展了真三轴煤岩体压裂试验。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压、电压条件下的水激波峰值压力、冲击荷载、加载速率等水激波加载特性,探究了煤岩体钻孔侧壁环向有效应力与动态抗拉强度的关系,同时揭露了煤岩体裂纹起裂应力、扩展角与地应力、水压力、脉冲激波之间的关系。基于CT扫描和ABAQUS数值模拟计算不同液电参数下的煤岩体损伤变量,进而评价煤岩体动态损伤和裂纹起裂扩展形态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脉冲水激波峰值压力随着放大电压和水压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加载速率随放电电压增加而增加,随水压增加而减小;相对于水压变化,放电电压的变化对水激波峰值压力及其加载速率影响更大;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所得结果吻合度较高,二者从细、微观角度互相印证了随着水压、放电电压的增加,煤岩体的损伤变量增加明显,损伤致裂程度加剧,裂纹数量、扩展长度、开度、复杂程度变化明显,其中放电电压的改变对煤岩体的损伤影响尤其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水中高压电脉冲压裂煤岩体,高效抽采煤层气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激波 加载速率 损伤变量 动态损伤 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
下载PDF
冲击波在水土交界面透射和反射压力的计算
7
作者 严富怀 岳松林 +2 位作者 邱艳宇 王明洋 何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9,共11页
冲击波在水土交界面的透射、反射压力计算尚缺乏可靠的计算理论,利用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以及水、土的状态方程,分别推导得到冲击波在水、土介质中传播的Hugoniot关系以及p-u曲线,进而从理论上解析得到冲击波在水土交界面处的透... 冲击波在水土交界面的透射、反射压力计算尚缺乏可靠的计算理论,利用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以及水、土的状态方程,分别推导得到冲击波在水、土介质中传播的Hugoniot关系以及p-u曲线,进而从理论上解析得到冲击波在水土交界面处的透射和反射压力。分别建立了水中自由场、水-土分层介质场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其中水、土参数与理论推导时采用的三相介质饱和土计算模型中的参数保持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水土交界面透射、反射压力的理论解与数值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采用80 g TNT炸药,距离水土交界面0.1~0.9 m(比例爆距为0.232~2.089 m/kg1/3)爆炸时,得到的透射、反射压力的理论解与数值解误差均小于7%,根据解析解得出反射压力与水中入射压力之比,反射压力系数在1.6~1.8范围内;距离水土交界面0.5 m时,饱和土的含气量在0~10%范围内变化,得到的透射、反射压力的范围为63.8~70.0 MPa,此时其反射压力系数在1.55~1.70范围内。推导得出的冲击波在水土交界面透射、反射压力的计算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精度高,可为开展水下爆炸对水底土中工程结构的毁伤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交界面 冲击波传播 理论计算 透射压力 反射压力
下载PDF
不同孔间距的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衰减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陆少锋 吴红波 +2 位作者 马成帅 王尹军 李基锐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7,共6页
为探究孔间距对气泡帷幕消波能力的影响效果,设计孔间距分别为2、5、8、11 cm的4种气泡帷幕发生器,分析不同孔间距的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衰减的影响。以爆源与传感器相距60 cm、气泡帷幕处于爆源与传感器之间并距爆源水平距离50 cm作... 为探究孔间距对气泡帷幕消波能力的影响效果,设计孔间距分别为2、5、8、11 cm的4种气泡帷幕发生器,分析不同孔间距的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衰减的影响。以爆源与传感器相距60 cm、气泡帷幕处于爆源与传感器之间并距爆源水平距离50 cm作为实验工况,发现气流量的增加会提高相同孔间距的气泡帷幕对冲击波的衰减效果,并且在气流量达到40 L/min后,4种气泡帷幕的消波效果会趋于稳定。气流量相同时,随着爆源入水深度的增加,气泡帷幕的防护能力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况,4种气泡帷幕均在爆源入水深度60 cm时防护效果最好。对相同气流量下不同孔间距的气泡帷幕进行对比,当气流量为60 L/min时,孔间距从大到小排序,消波能力依次为54.80%、61.40%、88.56%、89.27%,表明孔间距的缩小会提高气泡帷幕的消波能力;孔间距在5 cm之后继续缩小,气泡帷幕的防护效果提升不再明显。孔间距缩小,冲击波的比冲量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大幅度削弱炸药爆炸后到达目标后的能量,减小对被保护物的破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帷幕 孔间距 水中冲击波 比冲量
下载PDF
悬挂式矩形水墙对爆炸冲击波削减效果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张波涛 岳亚军 姜林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为探究开放空间中水对爆炸冲击波的削减效果,基于水平激波管搭建了冲击波与悬挂式矩形水墙相互作用的实验平台,在水墙近场位置开展了8组实验。利用高速纹影测试系统记录冲击波与水墙的相互作用过程,并研究水墙厚度对水墙破碎效果以及运... 为探究开放空间中水对爆炸冲击波的削减效果,基于水平激波管搭建了冲击波与悬挂式矩形水墙相互作用的实验平台,在水墙近场位置开展了8组实验。利用高速纹影测试系统记录冲击波与水墙的相互作用过程,并研究水墙厚度对水墙破碎效果以及运动速度的影响。利用压力测试系统记录水墙后方的压力变化,并结合高速纹影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墙后方的压力变化与冲击波的反射、透射以及绕射现象无关,主要取决于水墙产生的冲击作用;动量提取为悬挂式矩形水墙的主要减爆机制;水墙对冲击波峰值压力具有明显的削减效果,且随着水墙厚度的减小,对峰值压力的削减效果逐渐增加;水墙对峰值冲量的削减效果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矩形水墙 爆炸冲击波 水墙厚度 削减效果
下载PDF
Shock waves and water wing in slit-type energy dissipaters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国兵 胡晗 +1 位作者 王才欢 杜兰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504-509,共6页
The slit-type energy dissipater(STED)is widely used in hydraulic projects of high water head,large discharge,and narrow river valley,thanks to it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efficiency.However,the water wing caused b... The slit-type energy dissipater(STED)is widely used in hydraulic projects of high water head,large discharge,and narrow river valley,thanks to it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efficiency.However,the water wing caused by the shock waves in the contraction section of the STED may bring about harmful effects.A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ppen?s theory in the STED.The expression of the coefficient is experimentally obtained.Simplified formulas to calculate the shock wave angle and the water wing scope are theoretically derived,with relative errors within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type energy dissipater(STED) shock wave water wing hydraulic modelling
原文传递
不同底质条件下近海底爆炸冲击波载荷特性研究
11
作者 吴易烜 邵岩 +2 位作者 谢宇杰 高宏林 张之凡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近海底爆炸冲击波会对海底光缆、海底管道等设施造成严重的破坏,不同底质条件的冲击阻抗会影响冲击波的时空演化规律,因此,研究不同底质条件下近海底爆炸冲击波载荷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近海底爆炸模型,探究... 近海底爆炸冲击波会对海底光缆、海底管道等设施造成严重的破坏,不同底质条件的冲击阻抗会影响冲击波的时空演化规律,因此,研究不同底质条件下近海底爆炸冲击波载荷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近海底爆炸模型,探究海底底质对近海底爆炸冲击波载荷的影响,结果显示:测点角度在20°~50°范围内时,海底底质材料会显著影响冲击波峰值压力,近海底反射的影响随爆距比的增加而增强,当测点角度超出该范围时,该现象逐渐消失;海底底质影响范围不随底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不同底质条件下,受影响区域的反射系数截然不同,当海底底质较软时,海底底质影响区域内的冲击波反射系数在0.81~1.05之间,当海底底质为刚壁时,海底底质影响区域内的冲击波反射系数在0.98~1.33之间;水深不会导致冲击波峰值压力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近海底 冲击波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底质条件 水深
下载PDF
浅层水中爆炸冲击波对混凝土墩斜碰撞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顾文彬 郑向平 +2 位作者 刘建青 李丹俊 陆鸣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1-366,共6页
通过含铝炸药JHL-3的实爆试验,得到混凝土墩在单个装药浅层水中爆炸、两个装药浅层水中对称及不对称设置同步起爆爆炸作用下、混凝土墩迎爆面上的冲击波压力响应数据;获得了迎爆面中心反射压力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两个装药浅层水中爆炸... 通过含铝炸药JHL-3的实爆试验,得到混凝土墩在单个装药浅层水中爆炸、两个装药浅层水中对称及不对称设置同步起爆爆炸作用下、混凝土墩迎爆面上的冲击波压力响应数据;获得了迎爆面中心反射压力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两个装药浅层水中爆炸冲击波对混凝土墩绕射及透射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压力响应 试验研究 浅层水中爆炸 冲击波 斜碰撞作用
下载PDF
水中冲击波对混凝土结构破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裕春 程克明 +1 位作者 沈蔚 刘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3,共5页
利用实验方法研究浅层水中冲击波与混凝土结构的相互作用,探讨混凝土结构受水中冲击波作用的破坏机制。研究表明:浅层水中爆炸冲击波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体现在冲击压缩和拉伸两个方面。由于水介质的流动性和各向同性,混凝土结构受冲击... 利用实验方法研究浅层水中冲击波与混凝土结构的相互作用,探讨混凝土结构受水中冲击波作用的破坏机制。研究表明:浅层水中爆炸冲击波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体现在冲击压缩和拉伸两个方面。由于水介质的流动性和各向同性,混凝土结构受冲击波的围压作用,使混凝土材料处于多向应力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多轴应力状态是导致混凝土材料失效和断裂的最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浅层水中冲击波 实验研究 破坏模式 多轴应力
下载PDF
水下炮孔爆破不同方向的水中冲击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柴修伟 梁开水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2,共4页
水中冲击波对水中的构筑物具有很大破坏作用,研究水击波的特性对水中兵器、舰船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军事意义,对于民用水下工程爆破的安全使用和推广也具有指导意义。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简化的水下台阶爆破数学模型,探索和... 水中冲击波对水中的构筑物具有很大破坏作用,研究水击波的特性对水中兵器、舰船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军事意义,对于民用水下工程爆破的安全使用和推广也具有指导意义。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简化的水下台阶爆破数学模型,探索和分析其在不同方向上的传播衰减特性。结果显示:水中冲击波的衰减规律具有方向性,在垂直水底方向水中冲击波压力衰减最快,其次是平行于坡顶线方向,最小抵抗线方向的水中冲击波压力衰减是最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台阶爆破 水中冲击波 衰减方向性 ANSYS/LS—DYNA
下载PDF
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衰减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欣 顾文彬 陈学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4,共6页
为深入研究气泡帷幕在深水岩石爆破中减少爆破危害的机理,对深水岩石钻孔爆破中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的衰减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气泡帷幕距离被保护目标分别为50 cm、250 cm、450 cm的三个简化深水岩石钻孔爆破数值模型,通过计算... 为深入研究气泡帷幕在深水岩石爆破中减少爆破危害的机理,对深水岩石钻孔爆破中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的衰减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气泡帷幕距离被保护目标分别为50 cm、250 cm、450 cm的三个简化深水岩石钻孔爆破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冲击波压力时程曲线,通过对峰值压力、比冲量等的分析得到了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的衰减特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深水岩石钻孔爆破工程实践中的冲击波防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岩石爆破 水中冲击波 气泡帷幕 衰减作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炮孔水耦合装药爆破孔壁冲击压力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宗琦 李永池 徐颖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0-615,共6页
 初步探讨了炮孔水耦合装药爆破时,耦合水中爆炸冲击波的形成和传播,求算了冲击波的初始参数和孔壁处冲击波参数;应用弹性理论和波动理论推导出了正入射情况下孔壁岩面上的冲击压力,并与同样装药和岩石条件下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时的孔...  初步探讨了炮孔水耦合装药爆破时,耦合水中爆炸冲击波的形成和传播,求算了冲击波的初始参数和孔壁处冲击波参数;应用弹性理论和波动理论推导出了正入射情况下孔壁岩面上的冲击压力,并与同样装药和岩石条件下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时的孔壁压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炮孔水耦合装药比空气不耦合装药爆更能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增强破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孔 水耦合装药 冲击波 孔壁 冲击压力
下载PDF
坑道内爆炸条件下水的消波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忠 金峰 +2 位作者 孔福利 王启睿 张福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153,237,共6页
内爆炸对坑道内的人员、装备、结构都具有巨大的毁伤效应,内爆炸的防护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炸药在坑道内爆炸情况下水的消波效应,开展了坑道模型爆炸试验、实际坑道爆炸试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坑道内爆炸条件下水具有显... 内爆炸对坑道内的人员、装备、结构都具有巨大的毁伤效应,内爆炸的防护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炸药在坑道内爆炸情况下水的消波效应,开展了坑道模型爆炸试验、实际坑道爆炸试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坑道内爆炸条件下水具有显著的消波效应。文中还给出了不同置水工况下坑道空气冲击波超压的衰减率范围,并对水消波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道 内爆炸 消波效应
下载PDF
炸药周围水层对空气冲击波反射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海斌 张德志 +3 位作者 秦学军 刘峻岭 史国凯 刘文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7-1031,共5页
通过在容器内用适量水包裹炸药进行水消减冲击波的爆炸实验,研究水与炸药的质量比值、比例距离对冲击波反射超压的影响,并对水消减冲击波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水爆炸,置水后冲击波反射超压随比例距离增大呈先增后减... 通过在容器内用适量水包裹炸药进行水消减冲击波的爆炸实验,研究水与炸药的质量比值、比例距离对冲击波反射超压的影响,并对水消减冲击波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水爆炸,置水后冲击波反射超压随比例距离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比例距离为0.255 m/kg13时,置水后的反射超压峰值均大于无水时的结果,且随着水药比的增大而增大,水药比为6时的压力峰值可达无水时的8倍;当比例距离增大至1.21 m/kg13时,水可以显著降低反射超压峰值,相比无水爆炸降幅可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水消波 冲击波 水药比 爆炸容器
下载PDF
基于高压电脉冲煤体增透的水激波波前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少华 赵金昌 +3 位作者 尹志强 卞德存 闫东 冯剑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0-684 690,共6页
针对我国煤层气抽采率低的现状,首次提出在现有钻孔水压致裂的基础上,施以高压脉冲放电,以增加煤层水压致裂过程中裂隙的通透性;借助自主研发的高压脉冲水中放电实验装置,研究了脉冲放电水激波波前时间t及其斜率K随放电电压U及静水压力p... 针对我国煤层气抽采率低的现状,首次提出在现有钻孔水压致裂的基础上,施以高压脉冲放电,以增加煤层水压致裂过程中裂隙的通透性;借助自主研发的高压脉冲水中放电实验装置,研究了脉冲放电水激波波前时间t及其斜率K随放电电压U及静水压力p0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相关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进行了不同放电参数下的实验研究。通过建立水激波波前时间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获得了t及K关于U和p0的二元函数关系式t=F(U,p0)及K=G(U,p0)。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均表明:当p0一定时,t随U的增大而减小,而K随U的增大而增大,即水压一定时,电压越高,水激波波前时间越短,峰值压力上升速度越快;当U一定时,t随p0的增大而增大,而K随p0的增大而减小,即放电电压一定时,水压越高,水激波波前时间越长,峰值压力上升速度越慢。该研究为煤层高压电脉冲水压致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致裂 高压脉冲放电 等离子通道 水激波 波前时间
下载PDF
高速弹体水平入水产生冲击波特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伟 黄威 +2 位作者 任鹏 叶楠 李达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1,共5页
高速弹体入水产生的冲击波对弹体的水下运行与毁伤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得到高速弹体入水产生的冲击波及其传播特性,利用一级轻气炮高速发射平头和球形两种不同弹体水平入水,通过以不同方式分布于水下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因此而形成... 高速弹体入水产生的冲击波对弹体的水下运行与毁伤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得到高速弹体入水产生的冲击波及其传播特性,利用一级轻气炮高速发射平头和球形两种不同弹体水平入水,通过以不同方式分布于水下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因此而形成冲击波峰值压力衰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初始冲击波峰值压力随着距离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衰减;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其满足指数衰减的形式,压力介于距离的倒数与距离平方的倒数之间的曲线之间.在球形波阵面上则以正弦曲线的形式衰减,这种沿距离和角度衰减的冲击波峰值不受弹体的初始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弹体 水平入水 初始冲击波 衰减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