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ER MASS FORMATION IN THE SOUTH INDIAN OCEAN BY AIR-SEA FLUXES
1
作者 MingFeng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21,共6页
Indian Central Water (ICW) and Subantarctic Mode Water (SAMW) formation rates are estimated from two air-sea flux products, the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COADS) and the Southampton Oceanography Ce... Indian Central Water (ICW) and Subantarctic Mode Water (SAMW) formation rates are estimated from two air-sea flux products, the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COADS) and the Southampton Oceanography Centre (SOC) climatology. The ICW form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8 Sv (1 Sv = 106m3·s-1 ) from both products, with more contributions from freshwater flux. From the COADS product, the SAMW formation rate is estimated to be 31 Sv in the potential density range of 26.5-26.9σθ, with also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rom freshwater flux. However, the SAMW formation rate estimated from the SOC product is much smaller, which may be due to bias of the SOC heat flux. Poorer quality of the flux products in the Southern Ocean ma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N OCEAN air-SEA HEAT flux water mass formation
下载PDF
Particle flux through th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被引量:1
2
作者 GUO Xuewu ZHANG Yans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8-88,共11页
Settling particulate matter (SPM) was collected by using sediment traps at four stations in a survey section from Qingdao to Cheju-do, across th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HSCWM), in August 2002. The sediment ... Settling particulate matter (SPM) was collected by using sediment traps at four stations in a survey section from Qingdao to Cheju-do, across th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HSCWM), in August 2002. The sediment traps were planted in three layers: the upper layer of the thermocline (ULT) above the HSCWM, the lower layer of the thermocline (LLT), and the bottom layer of water column (BL). To determine the particle flux,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carbon (POC), organic nitrogen (PON), total carbon (PC), and total phosphorous (PP) in SPM were analyzed, and two flux models (Ⅰ and Ⅱ) were improved to calculate the resuspension ratio, with an assumption in Model Ⅰ that the vertical flux of SPM in the LLT equals the net vertical flux of SPM in the whole water column. An X value, i.e., the fraction of the resuspension flux originating from the surficial sediments nearby the sampling station, was deduced from Model Ⅰ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lateral currents to the total resuspension flu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organic particles, fecal pellets, and miscellaneous aggregates were the major types of SPM in the HSCWM, and the contents of POC, PON, PC, and PP all decreased with water depth. A great deal of fecal pellets found in the LLT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space producing biogenic SPM is the thermocline, and especially the LLT, where the C/N ratio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ULT. The resuspension ratios, 90%-96% among stations, imply strong impact ofresuspension on particle flux in the BL. These valu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flux models, suggesting that the hypothesis in Model Ⅰ that the flux in the LLT equaling the net flux to the bottom is acceptable for shallow waters with stratification like the HSCWM. The POC export ratio from the HSCWM ranges from 35% to 68%. It benefits from the short sinking distance in shallow water. The upwelling in the HSCWM enhanced the POC flux through the water mass, and the lateral currents provides up to being greater than 50% ofresuspension flux in the BL according to evaluation of the X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tling particulate matter particle flux model resuspension ratio THERMOCLIN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下载PDF
Pressure drop of the film-enlarged tube bundles in air-water two-phase cross flow in evaporative air cooler
3
作者 LIU Jia-ni ZHOU Li WANG Jun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09年第3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空气冷却器 压力下降 喷淋水 管束 电影 蒸发式 横流 最大速度
下载PDF
胶州湾大气降水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4
作者 冯辰龙 邢建伟 +1 位作者 袁华茂 宋金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5-1233,共9页
基于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胶州湾沿岸的大气降水样品,分析降水主要水溶性离子(Na^(+)、K^(+)、Ca^(2+)、Mg^(2+)、NH^(4+)、F-、Cl^(-)、SO_(4)^(2-)、NO_(3)^(-)、MAS-(甲基磺酸根))的组成特征和湿沉降通量,评估其对近海营养成分输入... 基于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胶州湾沿岸的大气降水样品,分析降水主要水溶性离子(Na^(+)、K^(+)、Ca^(2+)、Mg^(2+)、NH^(4+)、F-、Cl^(-)、SO_(4)^(2-)、NO_(3)^(-)、MAS-(甲基磺酸根))的组成特征和湿沉降通量,评估其对近海营养成分输入的贡献和潜在生态效应,并利用气团后向轨迹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胶州湾大气降水雨量加权平均(Volume-weighted Mean,VWM)pH为6.41,电导率的VWM值为19.3μS/cm,降水中水溶性离子以Na^(+)、NH^(4+)、NO_(3)^(-)、Cl^(-)和SO_(4)^(2-)为主,在季节上呈现出冬春季浓度明显高于夏秋季的特征,而湿沉降通量则因受降水量的控制而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55%).胶州湾区域大气降水共清除7274.6t水溶性离子,营养盐(主要为NH^(4+)和NO_(3)^(-),以氮计)沉降入海量达951.9t/a,表明降水在清洁大气的同时也加剧了海洋环境的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气团后向轨迹分析得到了观测期间控制胶州湾降水的4类主要气团,在不同季节,降水过程受到不同气团的影响,其中以来自华东地区和东北方向的气团的影响较大.基于PMF的源解析结果显示,胶州湾大气降水水溶性离子受到农业源、海洋源、扬尘源、生物质和垃圾燃烧源、工业和交通源5种来源的共同控制,其中以农业源排放的贡献最为突出(26.7%),而其他4种源的贡献大致相当.研究证实胶州湾大气环境受到复杂人为源排放、矿物沙尘以及海洋源排放的综合制约,而人为排放的贡献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湿沉降通量 大气降水 气团后向轨迹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 胶州湾
下载PDF
液体射流直径对大液气质量比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锋 刘海峰 +2 位作者 曹显奎 王辅臣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2-575,共4页
采用水-空气系统,研究了液体射流直径对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气质量比为0.82~5.48时,液体射流直径对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在液气质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随液体射流直径的增加,雾滴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采用水-空气系统,研究了液体射流直径对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气质量比为0.82~5.48时,液体射流直径对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在液气质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随液体射流直径的增加,雾滴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液体射流速度为2~4 m/s时,雾滴直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射流直径 双通道气流式喷嘴 雾化 液气质量比
下载PDF
最大熵原理预测气流式喷嘴雾化液滴粒径分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巧红 刘海峰 +1 位作者 李伟锋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气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液气质量比的变化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归一化条件、比表面积约束条件和大液滴约束条件,提出了适合三通道气流式喷嘴的液滴粒径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模拟液滴体积分... 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气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液气质量比的变化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归一化条件、比表面积约束条件和大液滴约束条件,提出了适合三通道气流式喷嘴的液滴粒径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模拟液滴体积分布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 液滴粒径分布 最大熵原理 气流式喷嘴 液气质量比
下载PDF
严寒地区C25水工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海军 王海鹤 +1 位作者 魏华 谷长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针对严寒地区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了水工混凝土在冻融温度变化范围为(8±2)℃^(-17±2)℃和(8±2)℃^(-22±2)℃下的抗冻性能,通过测量试件的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判标准)来评定严... 针对严寒地区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了水工混凝土在冻融温度变化范围为(8±2)℃^(-17±2)℃和(8±2)℃^(-22±2)℃下的抗冻性能,通过测量试件的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判标准)来评定严寒地区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工混凝土水灰比为0.5、含气量为5%时,其抗冻标号为F300,满足设计要求;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在严寒地区时,其抗冻标号为F200,达不到设计要求.严寒地区的最低冻结温度对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尤其是质量和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 严寒地区 最低冻结温度 水灰比 含气量 抗冻性 抗折强度 质量损失 动弹性模量
下载PDF
太湖上游丘陵区典型水塘反硝化潜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慧亮 曹恒 +4 位作者 张汪寿 李恒鹏 何鹏 夏天宇 陈永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7-1948,共12页
水塘是连接上游集水坡地和下游水体的重要水文通道,也是氮素发生生物地球反应的重要场所.作为氮素高效去除的首要机制,水塘的反硝化脱氮潜力及其影响因素亟待揭示.本研究选择太湖上游丘陵区天目湖流域4类(茶园塘、村塘、养殖塘、林塘)... 水塘是连接上游集水坡地和下游水体的重要水文通道,也是氮素发生生物地球反应的重要场所.作为氮素高效去除的首要机制,水塘的反硝化脱氮潜力及其影响因素亟待揭示.本研究选择太湖上游丘陵区天目湖流域4类(茶园塘、村塘、养殖塘、林塘)共14个典型水塘为研究区,分别监测了其夏、秋季水质和沉积物变化特征,并利用膜进样质谱法(MIMS)直接测定水塘水体中溶存的反硝化产物N浓度.结果发现,14个水塘上覆水中N过饱和浓度在1.36~28.35μmol/L之间,平均值为(8.23±6.04)μmol/L,夏季和秋季N过饱和浓度分别为(8.81±4.08)和(7.64±7.46)μmol/L,夏季高于秋季,不同类型水塘N2过饱和浓度大小顺序为:茶园塘>村塘>养殖塘>林塘;结合水气交换通量模型估算了反硝化潜力,14个水塘的反硝化速率均值为(4.75±3.27)mmol/(m^(2)·d),反硝化速率大小顺序为:茶园塘>村塘>养殖塘>林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反硝化作用与水体中硝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反硝化作用同样与沉积物中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负相关,说明水塘反硝化作用同时受上覆水中硝态氮、溶解氧以及沉积物容重等理化性质共同调节.进一步通过与传统的反硝化测算方法对比验证,发现采用膜进样质谱法并结合水气交换通量模型来估算水体反硝化潜力具有可行性,同时操作简便、所需样品少、测定速度快,适用于淹水环境反硝化作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湖流域 丘陵区水塘 膜进样质谱法 水气通量 反硝化
下载PDF
高速喷水室热湿交换规律公式的验证和修正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莎 钱晓明 赵汉权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83,共6页
针对纺织厂空调系统的核心设备——喷水室的等焓加湿和冷却减湿2个典型过程,研究影响热湿交换效率的两个关键因素,空气流速和水气比。经过试验台大量的规律性试验,得到热湿交换效率的回归公式,然后经过纺织厂现场测试对进行验证和修正... 针对纺织厂空调系统的核心设备——喷水室的等焓加湿和冷却减湿2个典型过程,研究影响热湿交换效率的两个关键因素,空气流速和水气比。经过试验台大量的规律性试验,得到热湿交换效率的回归公式,然后经过纺织厂现场测试对进行验证和修正。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满足纺织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空气流速可以达到7.07 m/s,是目前低速喷水室的两倍;同时水气比可以降低到0.48,不到目前低速喷水室的1/2。研究结果可使设备小型化,大量减少工厂辅房的占地面积和水系统能耗,有助于高速喷水室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喷水室 等焓加湿 冷却减湿 热湿交换效率 空气流速 水气比
下载PDF
稻谷通风阻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健民 李长友 马兴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1-193,共3页
在干燥通风阻力试验台上,考察稻谷通风阻力特性,在不同风量条件下对比分析粮层厚度、粮层阻力和风量谷物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层厚通风过程中,粮层阻力与粮层风速呈非线性关系,风量的大小与干燥层厚度成负相关,风阻力的大小与... 在干燥通风阻力试验台上,考察稻谷通风阻力特性,在不同风量条件下对比分析粮层厚度、粮层阻力和风量谷物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层厚通风过程中,粮层阻力与粮层风速呈非线性关系,风量的大小与干燥层厚度成负相关,风阻力的大小与干燥层厚度成正相关,粮层阻力随着风量谷物比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干燥 通风阻力 风量谷物比
下载PDF
旋转爆震发动机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虎 谢宗齐 +2 位作者 邓利 薛赛男 周长省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8,64,共7页
实验研究了环形燃烧室中的轴向脉冲爆震现象,结合高频动态压力测量以及尾部高速摄影,对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气与空气混合物,当出口阻塞比大于或等于0.6且出口最小截面积处的质量通量大于200kg/(m... 实验研究了环形燃烧室中的轴向脉冲爆震现象,结合高频动态压力测量以及尾部高速摄影,对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气与空气混合物,当出口阻塞比大于或等于0.6且出口最小截面积处的质量通量大于200kg/(m^2·s)时,燃烧室出现轴向传播的爆震波;爆震波在每个周期内将经历解耦与重新起爆的过程,出口截面反射的激波在燃烧室头部发展成为爆震波,并伴随剧烈发光现象。爆震波在周期内的平均传播速度与燃烧产物声速相当,采用线性声学理论可以对该模态下的工作频率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发动机 轴向脉冲爆震 出口阻塞比 空气质量通量 工作频率
下载PDF
针对蛋白粉生产工艺尾气的竖直逆流喷淋热回收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 宋鹏远 +4 位作者 石文星 张茂勇 马军 李国新 鲁绪强 《暖通空调》 2018年第6期127-132,共6页
大豆蛋白粉生产工艺的高温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及能源浪费等,据此提出了采用竖直逆流喷淋塔进行尾气余热回收的技术方案,并且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台,分析了各参数对喷淋塔热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减小喷淋密度和增... 大豆蛋白粉生产工艺的高温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及能源浪费等,据此提出了采用竖直逆流喷淋塔进行尾气余热回收的技术方案,并且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台,分析了各参数对喷淋塔热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减小喷淋密度和增大风水比均可提升换热效率,而提高喷淋密度和喷淋水进口温度、减小风水比则会使回收的热量增加。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综合考虑初投资、回收热量、换热效率及安全性等因素,以确定适宜的运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逆流喷淋塔 余热回收 有机物 废气 风水比 低品位热
下载PDF
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滴径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海峰 李伟锋 +4 位作者 陈谋志 秦军 许建良 曹显奎 于遵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62-1466,共5页
在气流式雾化过程的有限随机分裂模型基础上,结合液滴分裂时间和液滴运动规律,分析了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过程,得到了Sauter平均直径(SMD)的一般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SMD的关系式的形式是合理的,通过实验... 在气流式雾化过程的有限随机分裂模型基础上,结合液滴分裂时间和液滴运动规律,分析了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过程,得到了Sauter平均直径(SMD)的一般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SMD的关系式的形式是合理的,通过实验确定相关模型参数后,可以用来预测大液气质量流量比条件下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喷嘴 气流式 雾化 液气质量流量比
下载PDF
喷水室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理论分析
14
作者 郑文亨 龚福华 +1 位作者 娄小铁 刘向龙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3-86,共4页
介绍了质量传递的原理,阐述了喷水室化学去除率与相关设计参数的关系,并从宏观和微观的立场推导喷水室吸收气体的简单应用公式,得到了影响喷水室的的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喷水宣 传质 水气比
下载PDF
冷却水系统沿程阻力快速计算表
15
作者 徐广利 李永安 于明志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运用冷却水系统水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 ,求出了不同流量、不同流速、不同管径条件下 ,冷却水管道沿程比摩阻 ,并制成了快速水力计算表。应用该计算表可迅速、准确地计算出冷却水系统的管道阻力。最后 。
关键词 冷却水 水力计算 比摩阻 空调 流速 流量
下载PDF
空调冷却水系统快速水力计算表
16
作者 李永安 于明志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0年第2期56-58,共3页
在阐述空调冷却水系统水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求出了不同流量、不同流速、不同管径条件下,空调冷却水管道沿程比摩阻,并制成了快速水力计算表。应用该计算表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冷却水系统的管道阻力,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最后用实例... 在阐述空调冷却水系统水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求出了不同流量、不同流速、不同管径条件下,空调冷却水管道沿程比摩阻,并制成了快速水力计算表。应用该计算表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冷却水系统的管道阻力,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最后用实例对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水 水力计算 比摩阻 空调 流速 流量
下载PDF
大气强迫日变化对东中国海海温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洋 高会旺 史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3,131,共9页
大气强迫的日变化可以减弱海表温度的水平梯度加强表层与次表层间的垂向混合,从而影响海温的模拟。本文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利用NCEP/NCAR发布的6h1次的10m风速、短波辐射、海表气压等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大气强迫的日变化对东中国海温... 大气强迫的日变化可以减弱海表温度的水平梯度加强表层与次表层间的垂向混合,从而影响海温的模拟。本文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利用NCEP/NCAR发布的6h1次的10m风速、短波辐射、海表气压等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大气强迫的日变化对东中国海温度模拟的影响。通过与观测资料比对发现,相比于日均大气强迫下的模拟,日变化大气强迫下的模拟与观测更为接近。大气强迫的日变化对东中国海的海-气热通量具有显著影响,能够使东中国海年均海气热通量增加1.4W/m^2,夏季增加13W/m^2,冬季减小10W/m^2。大气强迫的日变化通过海-气界面的热力和动力过程影响水温的垂直结构,加强东中国海的上层混合,使东中国海混合层厚度(MLD)增加约10%;夏季黄海冷水团的平均温度升高0.5℃,体积减少约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强迫 日变化 海-气热通量 海洋混合 黄海冷水团
下载PDF
对影响喷水室热湿交换诸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维 郁履方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58-64,共7页
本文在正交试验法设计的实验基础上,对影响喷水室热湿交换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流速 V、水气比μ、和喷水初温等是影响喷水室热湿交换的主要因素;空气流速V 和诸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喷水室热湿交换有着显著影响;对不同... 本文在正交试验法设计的实验基础上,对影响喷水室热湿交换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流速 V、水气比μ、和喷水初温等是影响喷水室热湿交换的主要因素;空气流速V 和诸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喷水室热湿交换有着显著影响;对不同风速范围内,喷排布置的间距取值提出了建议。这些结论对新型喷水室设计及旧喷水室改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调节 喷水室 热湿交换理论
下载PDF
水冷却塔热力性能参数的计算及评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继亨 《大氮肥》 CAS 2000年第1期54-57,共4页
论述工业水冷却塔验收评定测试主要热力性能参数,如水气质量比L/ G,塔冷却数kav/L等的简明计算方法,以评定冷却塔原设计及改造后的能力。借经典湿球理论说明冷却塔的基本操作原理;借应用广泛的以焓差为推动力的迈克尔方程... 论述工业水冷却塔验收评定测试主要热力性能参数,如水气质量比L/ G,塔冷却数kav/L等的简明计算方法,以评定冷却塔原设计及改造后的能力。借经典湿球理论说明冷却塔的基本操作原理;借应用广泛的以焓差为推动力的迈克尔方程图解,比较原设计工况与测试结果的性能。推荐的计算程序是美国冷却塔协会(CTI) 规范要求,可免除现场测试数据经数学归纳推导出的经验关系式的繁锁与缺陷,使测试计算方法统一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却塔 冷却数 热力性能 参数 计算 冷却水
下载PDF
商住综合建筑集中热水系统热源选择探讨
20
作者 陆孟略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4年第3期64-68,共5页
本文旨在说明大型商住综合楼集中热水系统热源选用空调冷水主机热回收热水设备与风冷式热泵热水机的组合,是经济合理的热源配置方式。
关键词 商住综楼 集中热水系统 热源 能效比 热回收热水设备 风冷式热泵热水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