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anal Tube Drainage for Prevention of Anastomotic Leakage Following 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s 被引量:2
1
作者 Yasutake Uchima Naoki Aomatsu +8 位作者 Hironari Miyamoto Takuma Okada Shigeaki Kurihara Toshiki Hirakawa Takehiko Iwauchi Junya Morimoto Shigehito Yamagata Kazunori Nakazawa Kazuhiro Takeuchi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8年第7期538-544,共7页
Introduct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But anastomotic leakag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 (LAR) for rectal... Introduct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But anastomotic leakag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 (LAR) for rectal cance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ransanal drainage tube placement can reduce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avoid re-operation after laparoscopic LAR. Methods: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on 143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LAR between April 2009 and March 2016. A diverting stoma was not created in all 143 patients. A transanal drainage tube was placed after anastomosis using a 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 in 90 patients (group TT). In group TT, a 24 Fr. Silicon catheter was inserted into the anus and was placed approximately 20 - 25 cm in the descending colon. Another 53 patients were operated on without a transanal drainage tube (group NTT).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operative variables, the frequencies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re-operation after leakag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Group TT and NTT), age, gender, body mass index, tumor size, Dukes’ stage, the number of Liniar stapler firings for rectal transaction, and the rate of left colic artery preservation were comparabl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operation time decreased group TT from group NTT (p < 0.05). The frequency of leakage was 2.8% (2/69) in group TT and was 13.2% (7/53) in group NTT. The rate of leakag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TT (p = 0.03). Furthermore, the re-operation rate for symptomatic anastomotic leakage was 0% (0/2) in group TT, while in contrast it was 28.5% (2/7) in group NTT. The rate of re-operation was lower in group TT than group NTT (p = 0.07) and all cases with symptomatic leakage in group TT were cur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de effect of transanal drainage tube (perforation or bleeding of the colon, or deviation of the tube) in Group TT. Conclusions: Transanal drainage tube placement prevents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laparoscopic LAR. We regard the transnanal drainage tube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 without sid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L Cancer ANASTOMOSIS leakage TRANSANAL Drainage tube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Large Capacity Boiler "Four Tube" Bursting and Leakage Outages
2
作者 Wu Hanyun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 Xu Guozhang 《Electricity》 1996年第4期16-19,共4页
Since adopting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China developed rapidly. At present there are more than 200 units of 200 MW and above large generation units. Due to hasty development, problems... Since adopting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China developed rapidly. At present there are more than 200 units of 200 MW and above large generation units. Due to hasty development, problems are numerous, especially for the boilers. In the 1986-1990 period (S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large capacity boiler outages accounted for 65.8% of all large units equipment outages, and "four tu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G Four tube Bursting and leakage Outages
下载PDF
LCBDE术中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术后胆漏发生率比较
3
作者 陈哲 吕昊阳 +2 位作者 黄侠鸣 张启瑜 俞富祥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11-217,共7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LCBDE)行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的术后胆漏发生率,并分析术后胆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LCBDE的患者资料,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采用Logistic多...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LCBDE)行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的术后胆漏发生率,并分析术后胆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LCBDE的患者资料,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别分析两组发生胆漏的危险因素。对两组中有肝内结石、上段胆总管结石、最大结石直径、体温最高值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项指标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比较两组胆漏发生率。结果共纳入患者1052例,其中143例患者发生术后胆漏,发生率为13.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为一期缝合组(n=506)胆漏的危险因素(OR=2.242,95%CI 1.300-4.038,P=0.005),主刀医师实施LCBDE少于10例为T管引流组(n=546)胆漏的危险因素(OR=3.525,95%CI 1.469-7.996,P=0.003)。经PSM成功匹配383对患者,一期缝合组胆漏发生率较T管引流组高[15.1%(58/383)vs 9.9%(38/383),P=0.029]。结论患者年龄>60岁是行LCBDE术中一期缝合后发生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医师经验不足(主刀医师实施LCBDE少于10例)是行留置T管后发生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一期缝合,留置T管引流可以降低LCBDE术后胆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术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胆漏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新型密封头装置在钢管内壁面清洗上的应用
4
作者 吕江 张超 +3 位作者 刘磊 刘邯涛 何永红 梁银新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利用清洗软管及其附带的喷头与毛刷伸入钢管内壁面进行清洗作业具有清洗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清洗软管以及钢管管头处的密封极易造成清洗液泄露,并且钢管清洗完毕后其内部残存大量的清洗液也无法排出。针对上述问题... 利用清洗软管及其附带的喷头与毛刷伸入钢管内壁面进行清洗作业具有清洗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清洗软管以及钢管管头处的密封极易造成清洗液泄露,并且钢管清洗完毕后其内部残存大量的清洗液也无法排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密封头装置,并重点对密封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经过在现场的连续使用,验证了此新型密封头装置工作可靠、密封圈更换频率低,其在工程中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清洗 密封头 泄露 吹干
下载PDF
基于刷丝束叉排管束模型的透平机械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和封严机理研究
5
作者 宋鹏飞 屈杰 +2 位作者 高庆 李志刚 李军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5期826-837,共12页
【目的】为获得刷式密封的精细化泄漏流动特性,并揭示其封严机理,建立基于刷丝束叉排管束模型的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数学模型。【方法】数值求解三维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剪切应力输运(s... 【目的】为获得刷式密封的精细化泄漏流动特性,并揭示其封严机理,建立基于刷丝束叉排管束模型的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数学模型。【方法】数值求解三维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剪切应力输运(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 k-ω湍流模型,研究刷式密封泄漏量和刷丝束间隙的流动特性。数值模拟获得的泄漏量和压力分布与实验数据吻合一致,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获得了4种压比和转速下的刷式密封泄漏量和刷丝束间的泄漏流动曲线。【结果】随着进出口总静压比的增大,刷丝束内部开始出现细小漩涡并逐渐发展,对泄漏流的阻碍作用变大,刷式密封泄漏量增大的趋势逐渐减缓,最后一排刷丝承受的压差占比从13.1%增加至26.3%。【结论】在所研究的转速范围内,转速对刷式密封的泄漏量的影响可以忽略。压比不同时,泄漏流在末排刷丝与后夹板间隙处的径向流动与围栏高度处轴向流动强度存在差异,导致后夹板下方涡系结构不同,通过刷丝束间精细化泄漏流动分析,揭示了刷式密封的封严机理。研究结果可为三维叉排管束模型在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机械 刷式密封 刷丝束 叉排管束模型 泄漏流动 密封机理
下载PDF
锅炉水冷壁管泄漏事故失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星豪 王美欢 +5 位作者 张凌瀚 黄芳建 蒋鹏 杨磊 张浩 史志刚 《发电设备》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针对某电厂锅炉水冷壁管泄漏事故进行分析,对泄漏失效管子进行宏观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同时对管子及其角焊缝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水冷壁管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水冷壁管子与鳍片角焊缝的焊接质量不... 针对某电厂锅炉水冷壁管泄漏事故进行分析,对泄漏失效管子进行宏观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同时对管子及其角焊缝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水冷壁管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水冷壁管子与鳍片角焊缝的焊接质量不良,在水冷壁管运行过程中,角焊缝的裂纹从外向内不断沿晶扩展、穿透管壁,最终引起水冷壁管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管 泄漏 焊缝 失效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气井油管液位下方气体泄漏声波检测
7
作者 马凡凡 樊建春 +2 位作者 杨云朋 丁建敏 房奕霖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5-774,共10页
气井油管泄漏问题一直普遍存在于油气生产中。针对油管液位下方泄漏声波特性不明、识别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声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气井油管液位下方泄漏检测方法。首先搭建了可视化的油管泄漏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典型工况下的泄漏声波... 气井油管泄漏问题一直普遍存在于油气生产中。针对油管液位下方泄漏声波特性不明、识别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声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气井油管液位下方泄漏检测方法。首先搭建了可视化的油管泄漏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典型工况下的泄漏声波检测试验,然后在时频域内分析了液位下方泄漏的声波信号,最后利用自主搭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油管泄漏检测,将声波信号经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的时频图作为模型的输入进行模型参数训练。结果表明,液位下方泄漏声波均方根值和绝对均值随着泄漏流量、液位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位下方泄漏声波时频谱明显区别于其他工况,所提模型泄漏识别准确率可达99.33%,与基于极限学习机,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模型相比较,所提模型识别准确率更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油管液位下方泄漏 卷积神经网络 泄漏识别 声波
下载PDF
锅炉水冷壁管泄漏失效分析
8
作者 马江 陈帅甫 赵延灵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针对某企业锅炉运行期间水冷壁管发生纵向开裂泄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对取样的水冷壁管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分析以及机械性能检测的基础上,结合锅炉的服役运行情况研究了水冷壁管泄漏失效的原因。水冷壁管因长期... 针对某企业锅炉运行期间水冷壁管发生纵向开裂泄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对取样的水冷壁管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分析以及机械性能检测的基础上,结合锅炉的服役运行情况研究了水冷壁管泄漏失效的原因。水冷壁管因长期过热导致材料性能老化,最终发生了蠕变开裂引起泄漏失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避免同类型失效现象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管 泄漏 失效分析
下载PDF
短节段腰椎融合后引流时间与早期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赞 雷飞 +5 位作者 叶飞 周庆忠 袁浩 郑礼鹏 查娴 冯大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7-933,共7页
背景:引流管作为腰椎术后常规方式方便术后出血引流及管理,目前对于风险较小的短节段腰椎术后拔管时间选择仍未达成共识。目的:探讨短节段腰椎融合后不同引流时间对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4... 背景:引流管作为腰椎术后常规方式方便术后出血引流及管理,目前对于风险较小的短节段腰椎术后拔管时间选择仍未达成共识。目的:探讨短节段腰椎融合后不同引流时间对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的22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术后第2天拔管组(A组)、术后第3天拔管组(B组)、观察法24 h引流量<30 mL后拔管组(C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1)因患者失访7例,排除2例,最终纳入211例,其中A组72例,B组71例,C组68例;(2)C组平均引流时间2.91 d;3组间术后引流量A组明显少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3天红细胞压积值C组低于A、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A组短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A组4例、B组2例、C组3例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输血,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方面,3组术后伤口渗漏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3组患者术后出院前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6)提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可有效减少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不增加术后失血量及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引流 引流管拔除 术后恢复 输血 伤口渗漏
下载PDF
转炉锅炉管内部漏水外部处理技术研究与实施
10
作者 王振奎 任佩剑 +2 位作者 于铁辉 曾国华 刘铁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本文阐述了转炉锅炉水管内部漏水外部处理的方案及实施过程。方案切实可行,已应用到实际检修作业中,缩短了检修时间,效果良好,延长了锅炉备件使用寿命,提高了转炉蒸汽回收量。
关键词 转炉 锅炉 锅炉管 漏水
下载PDF
连续重整装置再接触空冷器管束泄漏分析
11
作者 宗涛 李永浩 +4 位作者 李泽 孟建勋 王玉 赵凌宇 姚立松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9期30-33,共4页
以某炼化企业连续重整装置再接触空冷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分析和模拟计算,对连续重整装置再接触空冷器管束泄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腐蚀防护措施。结果表明:连续重整装置再接触空冷器中的NH_(4)Cl结晶温度为80~100℃,处于再接触空冷器... 以某炼化企业连续重整装置再接触空冷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分析和模拟计算,对连续重整装置再接触空冷器管束泄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腐蚀防护措施。结果表明:连续重整装置再接触空冷器中的NH_(4)Cl结晶温度为80~100℃,处于再接触空冷器出入口温度区间内,NH_(4)Cl在再接触空冷器中间及出口部位会结晶沉积于管束内壁,停工期间会发生吸水潮解腐蚀。因此,停工期间可通过碳酸氢钠水溶液水洗、再接触空冷器管束充氮气保护等措施来防止产生NH_(4)Cl垢下腐蚀,同时还需对再接触空冷器管束进行打压,确保管束无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装置 再接触空冷器 管束泄漏 NH_(4)Cl 腐蚀 模拟计算 防护措施
下载PDF
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原因、防范与管理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鲤辉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219-221,共3页
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是电厂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锅炉非计划停运,增加维修成本和运行风险,还可能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探究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的原因,并对目前锅炉“四管”泄漏防范的常... 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是电厂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锅炉非计划停运,增加维修成本和运行风险,还可能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探究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的原因,并对目前锅炉“四管”泄漏防范的常规措施及智能化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确保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管”泄漏 火电厂 锅炉 智能化
下载PDF
某高压空冷器翅片管的泄漏原因
13
作者 文耀华 梁斌 +2 位作者 张伯君 崔强 方学锋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某化工企业加氢裂化装置的高压空冷器中部翅片管发生介质泄漏,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微观形貌观察、能谱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等对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翅片管内壁受含有硫氢化铵的碱式酸性水腐蚀,形成了含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垢物... 某化工企业加氢裂化装置的高压空冷器中部翅片管发生介质泄漏,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微观形貌观察、能谱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等对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翅片管内壁受含有硫氢化铵的碱式酸性水腐蚀,形成了含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垢物;结垢物堆积引起局部流场和流速发生变化,且管内介质呈气液两相状态,加剧了结垢物分布不均,引发严重的垢下腐蚀,管壁局部腐蚀减薄并最终导致穿孔。建议定期检查空冷器注水量、水质以及是否有偏流现象,控制介质流速,化验分析硫氢化铵质量分数或计算Kp系数,预防事故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 泄漏 垢下腐蚀 减薄 穿孔
下载PDF
S30408不锈钢无缝管泄露原因分析
14
作者 陶亚平 《钢管》 CAS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针对S30408不锈钢无缝管表面点腐蚀坑缺陷,对其表面形貌、化学成分、腐蚀坑附近金相组织及腐蚀产物、晶间腐蚀性能等进行检验,并对点腐蚀坑产生的机理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生点腐蚀坑主要是因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折流板与钢管接... 针对S30408不锈钢无缝管表面点腐蚀坑缺陷,对其表面形貌、化学成分、腐蚀坑附近金相组织及腐蚀产物、晶间腐蚀性能等进行检验,并对点腐蚀坑产生的机理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生点腐蚀坑主要是因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折流板与钢管接触摩擦导致表面钝化膜受损,暴露出基层金属,而在水中较高浓度Cl-的诱导下与金属阳离子结合发生腐蚀小点并成为点蚀核,继而发展成为蚀孔,孔内介质相对孔外介质呈滞流状态,从而使Cl-浓度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蚀孔不断向深处发展形成腐蚀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管 S30408不锈钢 点腐蚀 泄露
下载PDF
急冷油-稀释蒸汽发生器换热管泄漏原因分析
15
作者 陈德山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6期74-79,共6页
某公司乙烯裂解装置急冷单元共有9台急冷油-稀释蒸汽发生器,投用8 a后换热管开始出现频繁泄漏。采用宏观检查、内外径测量、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腐蚀形貌扫描电镜分析、EDS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泄漏最为... 某公司乙烯裂解装置急冷单元共有9台急冷油-稀释蒸汽发生器,投用8 a后换热管开始出现频繁泄漏。采用宏观检查、内外径测量、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腐蚀形貌扫描电镜分析、EDS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泄漏最为严重的换热管进行了针对性的理化分析。结合理化分析结果,认为工艺水的pH值频繁波动是导致换热管腐蚀的主要原因,汽化-冲刷腐蚀加剧了换热管腐蚀失效,氧浓差腐蚀对换热管腐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终导致换热管腐蚀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换热管 腐蚀 泄漏
下载PDF
DCC装置稳定塔复合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管束泄漏原因分析及对策
16
作者 李贵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某石化公司2.2 Mt/a催化裂解装置稳定塔复合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空冷器)自装置首次开工以来多次出现管束泄漏的情况。在对空冷器管束外壁垢样成分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对空冷器管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以归结为垢下腐蚀、缝隙腐蚀和... 某石化公司2.2 Mt/a催化裂解装置稳定塔复合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空冷器)自装置首次开工以来多次出现管束泄漏的情况。在对空冷器管束外壁垢样成分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对空冷器管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以归结为垢下腐蚀、缝隙腐蚀和Cl-腐蚀。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加强水质控制、升级管束材质、定期进行腐蚀检测和优化操作条件等措施,可以减缓空冷器管束腐蚀速率,延长空冷器运行周期。另外,针对在役及发生泄漏的空冷器管束,制定合理的监控运行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可有效减轻管束泄漏程度,保证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稳定塔 复合蒸发式空气冷却器 管束泄漏 腐蚀
下载PDF
超深气井油套环空泄漏起压机理与规律分析
17
作者 曹立虎 孙金声 张波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8,共8页
超深气井温压条件苛刻、流体分布复杂,油管柱泄漏后油套环空压力大且起压机理不清,严重影响超深气井的长期安全平稳生产。为揭示油套环空在复杂泄漏工况下的起压机理,建立了基于泄漏驱动、泄漏过程和气液分布的环空压力机理模型,对油套... 超深气井温压条件苛刻、流体分布复杂,油管柱泄漏后油套环空压力大且起压机理不清,严重影响超深气井的长期安全平稳生产。为揭示油套环空在复杂泄漏工况下的起压机理,建立了基于泄漏驱动、泄漏过程和气液分布的环空压力机理模型,对油套环空起压关键参数开展了对比分析,表征了环空压力、环空液面和环空气体聚集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深气井油管柱泄漏存在气体泄漏和液体泄漏2种类型以及5种泄漏工况;气体泄漏情况下,上部泄漏点决定了环空压力的最大值、环空液面最终深度和气体聚集量,泄漏点的增多会提高压力的上升速率,压力上升过程可分为全部泄漏点泄漏、部分泄漏点泄漏和泄漏完全停止3个阶段;液体泄漏情况下,环空液面持续下降,为环空气体提供更多的聚集空间,增加了环空气体聚集量,此时气体积聚所引发的风险最大;不同泄漏工况下环空压力与环空液面高度的表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基于U型管理论的泄漏点定位方法不适用于多泄漏点的复杂工况,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泄漏识别检测方法。研究结果可为超深气井油套环空压力的分析与管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气井 油套环空 起压机理 复杂泄漏 环空压力
下载PDF
DCC装置外取热器泄漏原因分析与操作探讨
18
作者 刘涛 宋海鹏 《化工管理》 2024年第9期133-135,共3页
DCC装置运行第二个周期出现了外取热器筒体穿孔泄漏隐患,并及时进行了贴板补强。文章通过对外取热器筒体泄漏及管束泄漏的现象、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外取热器泄漏会对装置造成巨大影响,并针对外取热器泄漏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和优化... DCC装置运行第二个周期出现了外取热器筒体穿孔泄漏隐患,并及时进行了贴板补强。文章通过对外取热器筒体泄漏及管束泄漏的现象、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外取热器泄漏会对装置造成巨大影响,并针对外取热器泄漏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和优化操作方法,以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取热器 筒体泄漏 管束泄漏
下载PDF
某车型增压器进油管漏油问题分析及整改
19
作者 殷怀彪 唐宗春 +4 位作者 席洪亮 赵波 线宝来 夏朝辉 王相凯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9期58-60,共3页
增压器进油管组件聚四氟乙烯(以下简称PTFE)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露,采用扫描电镜发现断口纤维有粘连未完全断开,从软管内部观察断口附近有未完全裂开的伤口,对渗漏软管断口及刀切断口、烧伤断口、爆破断口等软管断口进行对比观察与分... 增压器进油管组件聚四氟乙烯(以下简称PTFE)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露,采用扫描电镜发现断口纤维有粘连未完全断开,从软管内部观察断口附近有未完全裂开的伤口,对渗漏软管断口及刀切断口、烧伤断口、爆破断口等软管断口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并对PTFE软管的成型烧结、软管切割、编织增强、组件扣压、总成装配、试验验证进行全过程排查,结果表明:PTFE软管是在安装过程中受扭曲应力,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振动和内部油压作用下,沿初始应力方向产生从内到外的横向撕裂口,最终导致漏油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器进油管组件 聚四氟乙烯 泄露
下载PDF
四管泄漏监测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研究
20
作者 姜山 刘天爱 +1 位作者 彭光锋 周传杰 《东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通过在现有四管泄漏监测系统中添加通信程序,将电子间四管泄漏监测系统的参数发送到DCS上进行显示和控制逻辑组态,方便运行人员随时查看四管泄漏监测系统探头状态和进行探头自检操作,及时发现探头故障,避免四管泄漏系统误报拒报。在DCS... 通过在现有四管泄漏监测系统中添加通信程序,将电子间四管泄漏监测系统的参数发送到DCS上进行显示和控制逻辑组态,方便运行人员随时查看四管泄漏监测系统探头状态和进行探头自检操作,及时发现探头故障,避免四管泄漏系统误报拒报。在DCS上利用采集到的四管泄漏监测系统的参数,结合DCS上已有的吹灰系统压力参数和炉膛壁温IDAS相关温度参数做相关逻辑优化和策略判断,进一步提高四管泄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四管泄漏监测系统误报拒报风险,降低了运行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机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管泄漏 通信 吹灰系统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