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Lightning Stroke and Fault in the Travelling Wave Protection
1
作者 Guibin Zou Houlei Gao +1 位作者 Wenbo Su Dapeng Wang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To resolve the impact of transient high frequency signals induced by lightning stroke on the travelling wave prot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a novel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 To resolve the impact of transient high frequency signals induced by lightning stroke on the travelling wave prot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a novel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mmetric current wave-form induced by lightning stroke without causing fault and that of asymmetric current waveform generated by fault within a very short time interval, the waveform of transient current above and below time-axes are integrated respec-tively. First, through comparing the relative ratio of them with threshold value, the primary criterion identifying fault and lightning stroke is constructed;Secondly,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discrimination between lightning stroke with and without causing faul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m, the secondary criterion is also def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integral criterions are valid and corr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mission Line TRAVELLING wave Based Protection LIGHTNING stroke CHARACTERISTIC of waveFORM Cri-terion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曾宝瑶 张衍辉 +2 位作者 施凤飞 洪恩四 王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67-175,共9页
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由于其安全、无创、方便及疗效好等特点,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中,特别是肌肉骨骼康复的骨科术后或外伤炎症康复当中,而相比之下,ESWT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较少。神经系统疾患中的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 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由于其安全、无创、方便及疗效好等特点,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中,特别是肌肉骨骼康复的骨科术后或外伤炎症康复当中,而相比之下,ESWT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较少。神经系统疾患中的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脑卒中后遗留的功能障碍,给无数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把体外冲击波应用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本文对其近十年的相关临床应用进行统合、对比及分析,希望能为未来的脑卒中康复提供新的思路与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脑卒中 功能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冲击波治疗参数对脑卒中后患者上下肢痉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恒 张雅雯 徐文轩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为探究冲击波冲击次数、压力、频率等对脑卒中后患者上下肢痉挛的影响,总结冲击波治疗卒中的良好参数,采用文献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以“ESWT”“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troke”“Spast... 为探究冲击波冲击次数、压力、频率等对脑卒中后患者上下肢痉挛的影响,总结冲击波治疗卒中的良好参数,采用文献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以“ESWT”“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troke”“Spasticity”进行相互匹配以检索相关文献。在冲击次数及频率方面,上下肢的治疗方案二者具有高度重合性,故认为冲击波在进行卒中后痉挛的选择中,2000次冲击方案与8 Hz频率对于患者来说是高效且安全的参数,冲击波在卒中后痉挛的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上肢的冲击波使用压力为2.0~3.0 bar,下肢常在1.5~2.0 bar,但仍需探讨其合理性;冲击波使用频率在上下肢中普遍认可的参数为8 Hz;单次治疗击打次数普遍认可的参数为2000次。需要更为高质量、随机化的实验进行相关效果验证,建议挑选合适的卒中后痉挛受试者进行上/下肢不同压力参数的临床对照实验,从而进一步了解压力的选择。在实验评价中应加入更加客观的评价指标,为今后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参数 脑卒中 上下肢 痉挛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IL-6 hs-CRP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段秋霞 杨淑平 李育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细胞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河南省荣军医院诊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细胞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河南省荣军医院诊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冲击波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腕控制功能和手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指标[IL-6、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手腕控制功能、手功能FMA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联合冲击波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提高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清IL-6、hs-CRP水平,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冲击波 脑卒中 手功能 认知功能 细胞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在脑卒中后痉挛肢体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梁翠娟 农飞玉 +2 位作者 韦意飞 陈华德(综述) 龙耀斌(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747-1751,1758,共6页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加及对牵张反射异常兴奋的运动障碍,其治疗依赖于对痉挛的精准评估。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痉挛评估方法,具有实时、使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经济等优点,能克服其他肌肉...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加及对牵张反射异常兴奋的运动障碍,其治疗依赖于对痉挛的精准评估。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痉挛评估方法,具有实时、使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经济等优点,能克服其他肌肉痉挛评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该文就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在脑卒中后痉挛评估和痉挛康复疗效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脑卒中后痉挛康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痉挛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价值
6
作者 黄池颖 徐炜堇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ESWT)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康复医学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08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 目的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ESWT)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康复医学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08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rESWT干预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ST)评估两组患者干预效果;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渗漏-误吸评分(PAS)评估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L-74)评估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WST分级变化总体水平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8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SA、PA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0.58±2.25)分vs.(24.45±3.02)分、(1.85±0.42)分vs.(2.91±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1、8.971,P<0.05);FOIS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88±1.12)分vs.(5.04±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8,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QOL-74各项评分和SWAL-QOL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76.13±4.76)分vs.(66.48±4.55)分、(77.43±3.46)分vs.(63.15±3.51)分、(81.52±4.68)分vs.(71.05±4.75)分、(157.24±14.54)分vs.(132.14±1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9、21.291、11.538、9.21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5%vs.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0,P=0.027)。结论rESWT可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吞咽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 吞咽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不同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朱保亮 王强 +3 位作者 张洪蕊 周人龙 张强 巩小雪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不同牵伸训练治疗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治疗组(对照组)、ESWT联合...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不同牵伸训练治疗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治疗组(对照组)、ESWT联合斜板牵伸组(联合组A)及ESWT联合静态牵伸组(联合组B),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MAS)、改良Tardieu(MT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下肢部分(FMA-LE)、踝关节PROM评估患者肌张力和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训练前,3组患者MAS、MTS、FMA-LE和踝关节PROM比较无差异性(P>0.05)。给予2周训练后,3组患者以上4个指标和训练前相比均有一定的改善,联合组A、B MAS、MTS、PROM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A FMA-LE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联合组B踝关节PROM比联合组A效果明显,余3个指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给予4周训练后,3组患者MAS、MTS、FMA-LE和踝关节PROM改善程度明显,且联合组A较对照组显著(P<0.05),联合组B较其他两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 ESWT联合静态牵伸训练对降低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积极治疗作用,且效果优于联合斜板牵伸或单纯冲击波治疗,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小腿三头肌 痉挛 体外冲击波 静态进展牵伸
下载PDF
关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饶美林 朱宗俊 +5 位作者 纵亚 陈瑞全 张靓男 刘华胜 王雅 肖洪波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目的观察关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2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观察关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2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关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部分(FMA-LE)、改良Barthel指数(MBI),并运用超声评估偏瘫侧腓肠肌的肌肉厚度(MT)、肌纤维长度(FL)、羽状角(PA),最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FMA-LE评分、MBI评分则均提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腓肠肌超声各指标MT、FL、PA均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58.82%(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关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改善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可提高下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痉挛 关刺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9
作者 李鸿蕊 姜子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空...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空气波压力疗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周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股静脉血流量分别为(26.12±2.25)、(15.32±0.42)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8±2.16)、(11.08±0.41)cm/s],反流时间为(0.33±0.08)s,明显短于对照组[(0.45±0.0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髌骨上缘10 cm处、胫骨粗隆下侧10 cm处周径分别为(45.17±0.62)、(32.16±0.58)cm,显著均低于对照组[(50.39±0.59)、(34.78±0.5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D-D水平分别为(2.43±0.73)g/L、(0.53±0.15)μ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3±0.73)g/L、(0.53±0.15)μg/mL],PT为(14.02±1.41)s,明显长于对照组[(12.33±1.3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2.22%,明显高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治疗可改善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和凝血指标,有助于缩小患侧下肢周径,并可减少下肢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空气波压力疗法 下肢深静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针刺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10
作者 潘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效果。方法:84例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加用超短波理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MBI评分高于参照组而VAS...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效果。方法:84例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加用超短波理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MBI评分高于参照组而VAS、水肿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EP N9、SEP N20、SSR潜伏期低于参照组而SEP N9、SEP N20、SSR波幅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SHS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针刺 超短波理疗
下载PDF
针刺运动疗法对改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李燕 曹欣 巢小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刺运动疗法对改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低周... 目的 分析针刺运动疗法对改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低周波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7、10 d时比较两组肩痛程度,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估表上肢部分(FMA-U)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结果 常规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41例,试验组脱落3例,最张立完成39例。两组治疗3、7、10 d时肩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3、7、10 d时肩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FMA-U评分高于治疗前,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试验组MBI评分、FMA-U评分高于常规组,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刺运动疗法可改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后肩痛程度和肩关节活动度,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运动疗法 低周波 痰瘀阻络型 脑卒中 肩痛 上肢运动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的效果
12
作者 蔡莲珠 颜小润 +1 位作者 张骄莹 温炜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析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在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82例,根据奇偶数字表法将纳入样本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 目的 探析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在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82例,根据奇偶数字表法将纳入样本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患肢周径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的80.49%高(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下肢周径均较对照组更小(P <0.05);观察组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红细胞聚集性(EA)均较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Barthel指数(BI)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 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应用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肢周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肢体肿胀 穴位敷贴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 效果
下载PDF
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治疗观察
13
作者 王志华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对于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行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患者皆连续治疗三周。用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对于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行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患者皆连续治疗三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水平,Fugl-Meyer Assessment量表(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并结合以上两指标综合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皆有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较单用体外冲击波疗效更加显著,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肩痛 针灸 体外冲击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邹金秀 李绍东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超声造影(CEUS)、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的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hs-CRP/ALB)预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100例急性脑卒... 目的分析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超声造影(CEUS)、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的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hs-CRP/ALB)预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DUS、CEUS、SWE检查,测定血脂水平与血清hs-CRP、ALB水平。根据发病6~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增加是否≥2分将患者分为PIS组、非PIS组(NPIS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多模态超声影像参数、hs-CRP/ALB,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IS发生的因素。基于Logistic多因素建立预测PIS发生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预测PIS发生的价值。结果2组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斑块长度、斑块厚度、斑块回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S组斑块表面形态不规则占比高于NPIS组(P<0.05);PIS组峰值强度比值(P)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Ⅱ型占比高于NPIS组,达峰值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低于NPIS组(P<0.05);PIS组最大杨氏模量值(Max YM)、最小杨氏模量值(Min YM)、平均杨氏模量组(Mean YM)、hs-CRP、hs-CRP/ALB高于NPIS组,ALB低于NPI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表面形态不规则、P、Max YM、Min YM、Mean YM、hs-CRP、hs-CRP/ALB是PIS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69、1.297、1.082、1.299、1.142、3.797、4.231,P<0.05),tP、MTT、ALB是保护因素(OR=0.733、0.871、0.667,P<0.05),带入回归方程可得:Logit(P)=-6.169+9.569X1+1.297X3+0.733X4+0.871X5+1.082X6+1.299X7+1.142X8+3.797X9+0.667X10+4.231X11;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预测PIS发生的AUC为0.988(95%CI:0.972~1.000)。结论基于CDUS、CEUS、SWE的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联合血清hs-CRP、ALB、hs-CRP/ALB可有效预测PIS发生,可帮助临床筛选PIS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超敏C-反应蛋白 白蛋白
下载PDF
恢刺联合超声引导下冲击波对卒中后痉挛患者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海超 王正田 +2 位作者 王腾 王晓娜 常永霞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715-719,共5页
目的观察恢刺联合超声引导下冲击波对卒中后痉挛(post-stroke spasticity,PSS)患者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P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 目的观察恢刺联合超声引导下冲击波对卒中后痉挛(post-stroke spasticity,PSS)患者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P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恢刺阳陵泉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功能综合评定(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量表、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和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肌张力评分等级分布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等级分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MF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CA日常生活功能、认知功能及总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MS、iEMG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刺联合超声引导下冲击波治疗PSS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肌电生理指标、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体外冲击波 恢刺 阳陵泉 中风后遗症 卒中后痉挛 偏瘫 超声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定量评估脑卒中患者肱三头肌痉挛程度中的应用初探
16
作者 张丰兰 陈庆珍 +3 位作者 曹伟田 李莹莹 周亚飞 胡世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7-583,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脑卒中患者痉挛的肱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在不同伸肘角度以及肌肉不同深度硬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就诊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和病房...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脑卒中患者痉挛的肱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在不同伸肘角度以及肌肉不同深度硬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就诊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和病房及神经内科病房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5.15±9.29)岁。采用佳能Aplio500超声弹性诊断仪,14L5型线阵探头,采用单点剪切波测量技术定量比较肱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痉挛侧与非痉挛侧、伸肘180°和伸肘90°以及浅层与深层剪切波速度(SWV)的差异,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侧肱三头肌肌张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AM)评估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患侧肱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肌肉在不同伸肘角度(伸肘180°和伸肘90°)和不同深度(浅层和深层)的SWV值均显著高于健侧(Z≥5.544,P<0.001);伸肘180°位和伸肘90°位,双侧肌肉的深层SWV值均明显高于浅层(Z≥5.018,P<0.001)。患侧和健侧肱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浅层和深层的SWV值在伸肘90°时均显著高于伸肘180°位(Z≥6.650,P<0.001)。伸肘90°位和伸肘180°位SWV差值比较,患侧肱三头肌长头明显高于健侧(Z≥5.982,P<0.001),患侧肱三头肌外侧头高于健侧(Z≥2.654,P<0.01)。伸肘90°时,患侧肱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浅层和深层的SWV值均与M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51,P<0.001),与上肢FAM评分呈负相关(r≤-0.377,P<0.05)。患侧肱三头肌MAS分级和患侧上肢FAM评分呈负相关(r=-0.562,P<0.001)。结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痉挛肱三头肌的硬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脑卒中 痉挛 肱三头肌 剪切波速度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方琪 岳昭娣 +4 位作者 景珩 李玲玲 刘志遥 石鑫 黄海量 《中国康复》 2023年第9期534-537,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治疗偏瘫肩痛(H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4例HSP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痛点治疗,观察B组在观察A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治疗偏瘫肩痛(H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4例HSP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痛点治疗,观察B组在观察A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U-FMA),肩关节屈曲、外展和外旋无痛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3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U-FMA评分和屈曲、外展和外旋无痛PROM均较前治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的屈曲无痛PROM和观察B组的屈曲、外展无痛PROM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观察A组(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U-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屈曲、外展无痛PRO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B组的屈曲、外展、外旋无痛PROM高于观察A组(P<0.05)。结论:传统的体外冲击波疗法和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都有利于HSP患者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无痛PROM和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肩痛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针刺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志豪 焦利敏 翟煜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吞咽功能、脑...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吞咽功能、脑血流、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搏动指数(P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及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及血清BDNF、N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 脑卒中 吞咽功能 脑血流
下载PDF
温通柔筋法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玄丽娜 李平 +2 位作者 董恒 徐西元 陈爱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4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温通柔筋法结合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康复训... 目的:探讨温通柔筋法结合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温通柔筋法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the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肌电图F波波幅、潜伏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MAS分级及F波波幅、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温通柔筋法结合泻阴补阳针刺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温通柔筋法 针刺 F波
下载PDF
不同模式体外冲击波在脑卒中后手腕痉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康 刘兵 +3 位作者 刘佩玉 李灿红 陈呈 赵伟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模式的体外冲击波(ESWT)对脑卒中后手腕屈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庐山康复疗养中心住院且符合脑卒中后手腕屈肌痉挛状态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四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 目的观察不同模式的体外冲击波(ESWT)对脑卒中后手腕屈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庐山康复疗养中心住院且符合脑卒中后手腕屈肌痉挛状态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四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并给予4周不同模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即ESWT组1为3.5bar,每周两次;ESWT组2为1.5bar,每周两次;ESWT组3为1.5bar,每周一次;常规组采用无能量输出的治疗方法。ESWT治疗组频率和冲击次数均为4Hz和1500次。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于治疗前、治疗后(30min)、1周、2周、4周、6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的MAS评分、FMA评分和P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ESWT组1、2、3和常规组患者的MAS评分依次为(1.05±0.22)分、(1.70±0.64)分、(2.05±0.67)分和(2.90±0.54)分,FMA评分依次为(32.80±4.01)分、(25.85±3.69)分、(21.80±3.04)分和(18.85±3.51)分,PROM值依次为(62.35±8.23)°、(47.20±7.03)°、(36.00±8.12)°和(27.75±7.40)°,ESWT三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逐渐改善,且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随访,四组患者的上述三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持续改善,且运用ESWT治疗的三组患者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显著减轻脑卒中后手腕屈肌痉挛、改善手腕功能。冲击波压强为3.5bar,频率4Hz,冲击次数1500次,每周两次的治疗模式疗效相对最佳,且能够持续6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脑卒中 手腕 痉挛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