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porous Eudragit^(■)L beads for floating drug delivery by wax removal technique 被引量:2
1
作者 Kampanart Huanbutta Tassanee Nernplod +1 位作者 Prasert Akkaramongkolporn Pornsak Sriamornsak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3期227-234,共8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ign porous matrix beads for floating drug delivery using enteric polymer, Eudragit~? L and various amounts of waxes(0, 0.1, 0.5, 1, 2 and 3% w/w). In this study, wax containing cetyl al...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ign porous matrix beads for floating drug delivery using enteric polymer, Eudragit~? L and various amounts of waxes(0, 0.1, 0.5, 1, 2 and 3% w/w). In this study, wax containing cetyl alcohol and white petrolatum was utilized to produce pores using a wax removal technique. To prepare the beads, Eudragit~? L, metronidazole and wax were dissolved in acetone and then extruded into dichloromethane.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wax on the floating and drug release behavior of the Eudragit~? L beads was determined.After the extruded product was immersed in dichloromethane, wax dissolved out from the formed beads, resulting in a porous structure. The prepared beads could float in simulated gastric fluid for more than 10 hours. Different amounts of wax had an effect on the drug release. We found that when the percentage of wax increased, the drug release was higher while the beads remained float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udragit~? L beads could be used as a carrier for an intragastric floa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beads FLOATING wax removal Eudragit^(■)L
下载PDF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被引量:10
2
作者 CUI You-wei PENG Yong-zhen +2 位作者 GAN Xiang-qing YE Liu WANG Ya-y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94-797,共4页
The principal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o realize stable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Validation of the new method was established on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s... The principal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o realize stable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Validation of the new method was established on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s applying th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to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low C/N ratio. The addition of sodium chloride(NaCI) to influent was established to achieve nitrite build-up. The high nitrite accumulation, depending on the salinity in influent and the application duration of salt, was obtained in SBRs treating saline wastewater. The maintenanc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al-time SBRs can maintain stable nitrite accumulation, but conversion from shorter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to full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was observed after some operation cycles in the other SBR with fixed-time control.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valuable to offer a solution to realize and to maintain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te accumulation salt selective inhibition real-time control of nitrification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nitrite-oxidizers ammonium-oxidizers
下载PDF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Denitrifying Sulfide Removal Process by 1,2-Naphthoquinone-4-Sulphonate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Chunshuang Han Kang +4 位作者 Zhao Dongfeng Guo Yadonag Liu Lihong Liu Fang Zhao Chaoche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1期22-28,共7页
The denitrifying sulfide removal(DSR) process with bio-granules comprising both heterotrophic and autotrophic denitrifiers can simultaneously convert nitrate, sulfide and acetate species into di-nitrogen gas, elementa... The denitrifying sulfide removal(DSR) process with bio-granules comprising both heterotrophic and autotrophic denitrifiers can simultaneously convert nitrate, sulfide and acetate species into di-nitrogen gas, elemental sulfur and carbon dioxide, respectively, at high loading rates. This study has determined that the reaction rate of sulfide oxidized into sulfur could be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1,2-naphthoquinone-4-sulphonate(NQS). The presence of NQS mitigated the inhibition effects of sulfide species on denitrification. Furthermore, the reaction rates of nitrate and acetate to nitrogen gas and CO_2, respectively, were also promoted in the presence of NQS, thereby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DSR granul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pplying the NQS-DSR proces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itrifying sulfide removal NQS inhibition bio-granules
下载PDF
表层蜡质结构及去蜡处理对李果实贮藏性的影响
4
作者 周丹蓉 叶新福 +1 位作者 方智振 林炎娟 《东南园艺》 2024年第2期125-133,共9页
【目的】蜡质是植物表层重要的防御和保护层,探究不同李品种果实表层蜡质结构的差异及蜡质的去留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主栽的两个李品种芙蓉李及油?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成熟果实表层蜡质结构的差异,设置4℃、2... 【目的】蜡质是植物表层重要的防御和保护层,探究不同李品种果实表层蜡质结构的差异及蜡质的去留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主栽的两个李品种芙蓉李及油?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成熟果实表层蜡质结构的差异,设置4℃、25℃两个贮藏温度,试验保留蜡质和去蜡处理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两种李的果皮蜡质结构均以直立片状晶体和颗粒状晶体为主,其中芙蓉李的直立片状晶体更厚,而油?的直立片状晶体边缘更规则、颗粒状晶体排列更紧密。芙蓉李和油?在4℃下贮藏35d,在25℃下分别贮藏12 d、21 d,果皮的去蜡处理对两种李果实贮藏时的腐烂率、失重率、硬度以及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去蜡处理加速了果实腐烂率、失重率的上升和硬度的下降,且在芙蓉李中的变幅更大、25℃贮藏时表现更突出。去蜡处理降低了芙蓉李贮藏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速度,促进了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去蜡处理的油?在4℃贮藏中后期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低于保留蜡质处理、而可滴定酸含量高于保留蜡质处理(35 d除外)。【结论】果皮蜡质的存在有助于保持李果实的品质,且不同品种的蜡质结构差异对贮藏性有影响。这些发现可为李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结构 去蜡 贮藏性
下载PDF
Fe(Ⅲ)对Anammox污泥脱氮效能长短期影响
5
作者 郭佳文 林兴 +3 位作者 李祥 黄勇 刘天琪 赵魏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8-1285,共8页
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Anammox)污泥,研究了Fe(Ⅲ)对Anammox污泥脱氮效能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提升Fe(Ⅲ)浓度可以提升Anammox菌的活性.当进水Fe(Ⅲ)浓度达到0.09mol/L时,反应器氮去除速率最高为0.238kg/(L·d),较对照组提升了14.... 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Anammox)污泥,研究了Fe(Ⅲ)对Anammox污泥脱氮效能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提升Fe(Ⅲ)浓度可以提升Anammox菌的活性.当进水Fe(Ⅲ)浓度达到0.09mol/L时,反应器氮去除速率最高为0.238kg/(L·d),较对照组提升了14.2%.继续提高进水Fe(Ⅲ)浓度,氮去除速率逐步下降,当Fe(Ⅲ)浓度升至0.18mol/L时,氮去除速率降至0.215kg/(L·d),与最高氮去除速率相比下降10.75%.采用Haldane抑制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Fe(Ⅲ)对Anammox半速率常数(KFe)为0.012mol/L,半抑制常数(KI)为0.449mol/L.长期结果表明,在0.09mol/L Fe(Ⅲ)浓度下,Anammox氮去除速率增幅最快,并且随着Fe(Ⅲ)浓度增加而逐步降低.由于Fe(Ⅲ)代替了NO_(2)^(-)-N作为电子受体发生厌氧铁氨氧化反应,在含有Fe(Ⅲ)的反应器中NO_(2)^(-)-N与NH_(4)^(+)-N的转化比在1.108~1.227之间波动,明显低于理论值1.32,并随Fe(Ⅲ)浓度的提升而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添加Fe(Ⅲ)可使Anammox菌细胞结构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 厌氧氨氧化 脱氮性能 抑制动力学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改性粘土对浒苔配子的高效去除作用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6
作者 孙兆妍 贺立燕 +1 位作者 俞志明 宋秀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7-895,共9页
微观繁殖体被视为浒苔绿潮暴发的“种源”,使用改性粘土对微观繁殖体进行有效去除是绿潮早期防控的潜在方法之一。以浒苔配子为实验对象,筛选了高效去除且有效抑制残留配子的改性粘土配方,分别从絮凝作用、生理生化等角度研究了该配方... 微观繁殖体被视为浒苔绿潮暴发的“种源”,使用改性粘土对微观繁殖体进行有效去除是绿潮早期防控的潜在方法之一。以浒苔配子为实验对象,筛选了高效去除且有效抑制残留配子的改性粘土配方,分别从絮凝作用、生理生化等角度研究了该配方高效去除与抑制残留配子萌发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粘土(MCⅢ)对配子的去除和抑制效果均优于其他类型的改性粘土。其中,0.05 g/L MCⅢ对配子的去除率可达99.4%,对体系残留配子的萌发率低于5%;且MCⅢ对配子的去除和抑制效果随改性粘土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MCⅢ通过破坏配子的细胞膜可对其进行有效灭杀,同时通过电中和作用增强絮凝沉降,实现对配子的高效去除;通过氧化胁迫降低残留配子的生理活性,进而抑制已固着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效降低萌发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CⅢ可以高效去除并抑制浒苔配子的萌发。该研究结果将为浒苔绿潮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配子 改性粘土 高效去除 抑制萌发
下载PDF
化学清防蜡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
7
作者 熊瑞颖 罗俊杰 +1 位作者 刘宏宇 郭继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0-644,共5页
针对原油生产/集输过程中存在的结蜡难题,并由于蜡堵油管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研究清防蜡技术对于保障原油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归纳阐述了含蜡原油的析蜡机理及不同因素对析蜡特性的影响,综述了化学清防蜡剂的研究进展与现状,主要包... 针对原油生产/集输过程中存在的结蜡难题,并由于蜡堵油管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研究清防蜡技术对于保障原油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归纳阐述了含蜡原油的析蜡机理及不同因素对析蜡特性的影响,综述了化学清防蜡剂的研究进展与现状,主要包括油溶性、水溶性及乳液型清防蜡体系的作用机理及研究成果。提出高碳数蜡沉积、沥青质-蜡复合沉积解堵剂研发是未来清防蜡剂发展趋势,期望为清防蜡后续工作开展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防蜡 油溶性清防蜡剂 水溶性清防蜡剂 乳液型清防蜡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工艺处理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及辣椒素抑制性研究
8
作者 马迁 闫宝亨 +3 位作者 杨洋 李增辉 戴捷 涂军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针对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导致生化处理困难的现状,进行了AAOO短时好氧工艺与A^(2)O工艺的中试实验,比较2种工艺在去除COD、NH_(4)^(+)-N、TP上的差异,并研究了辣椒素对未强化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AOO短时好氧工... 针对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导致生化处理困难的现状,进行了AAOO短时好氧工艺与A^(2)O工艺的中试实验,比较2种工艺在去除COD、NH_(4)^(+)-N、TP上的差异,并研究了辣椒素对未强化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AOO短时好氧工艺较A^(2)O工艺处理辛辣类调味品废水优势明显,对COD、NH_(4)^(+)-N、TP和辣椒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6%、90.1%、96.7%和90.9%;AAOO短时好氧工艺分池培养优势菌种以实现高效脱氮除磷,装置连续稳定运行80 d,出水COD、NH_(4)^(+)-N、TP数值稳定在55、6.5、0.5 mg/L以下,满足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AAOO装置出水生物抑制性物质浓度稳定在0.6 mg/L以下,说明该工艺对辣椒素类废水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处理辛辣类废水提供重要参考及AAOO短时好氧工艺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辣类废水 AAOO短时好氧工艺 辣椒素 脱氮除磷 抑制性实验
下载PDF
消瘿散结方结合蜡泥灸对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患者TSH、E_(2)和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9
作者 唐宜春 郝晓东 杨翠霞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方联合蜡泥灸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消瘿散结方+蜡泥灸)和对照组(消瘿散结方),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结节...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方联合蜡泥灸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消瘿散结方+蜡泥灸)和对照组(消瘿散结方),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结节症状积分、乳腺增生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雌激素(estrogen,E_(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采集患者甲状腺、乳腺的体表温度和异常红外区域,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主症评分、乳腺增生主症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降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局部异常升高的温度及缩小异常高温区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瘿散结方结合蜡泥灸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疗效确切,能有效缩小增生结节,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乳腺增生 消瘿散结方 蜡泥灸 红外热成像
下载PDF
某联合站采出水水质分析及阻垢技术研究
10
作者 仲婷 贺珊 +3 位作者 薛雷 李鑫 权玲 王辉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期26-30,37,共6页
受地质条件和注水水质的要求,某联合站接收来自不同Y1和Y2层位的采出水,在采出水处理设备、管线和井筒中出现大量的结垢产物,影响了联合站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为避免这种情况,在采出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Scalechem结垢趋势模拟软... 受地质条件和注水水质的要求,某联合站接收来自不同Y1和Y2层位的采出水,在采出水处理设备、管线和井筒中出现大量的结垢产物,影响了联合站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为避免这种情况,在采出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Scalechem结垢趋势模拟软件,考察不同层位采出水的配伍性、结垢趋势、结垢量和结垢类型,结合室内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随后对不同类型的阻垢剂进行筛选,将化学阻垢法和工艺阻垢法结合,实现复合式清垢技术。结果表明:在Y1∶Y2=0.6∶0.4时,结垢量最大为366.46 mg/L,结垢产物为CaCO_(3)和BaSO_(4);随着温度上升,CaCO_(3)和SrCO_(3)的结垢量有所增加,BaSO_(4)的结垢量有所减少;随着压力上升,CaCO_(3)和BaSO_(4)的结垢量有所下降;当DTPMPA∶PASP的复配比例为1∶1时,阻垢率为94.2%,该配方最大程度发挥了阈值、螯合增溶、晶体错位作用;距离油区出口20 m后的管段是流速较低、容易结垢的区域,可安装械清管器,实现定期清除结垢产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水 阻垢 清垢 结垢量 结垢类型
下载PDF
双抑制在线基体去除-离子色谱法测定电池级碳酸锂中痕量阴离子
11
作者 吴刚 吴国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电池级碳酸锂中痕量阴离子的方法。用超纯水超声辅助溶解碳酸锂,采用在线基体去除法去除碳酸锂基体,基体去除过程中,样品首先流入到ADRS600(4 mm)抑制器(抑制电流150 mA,抑制器再生液外接水流速2 mL/min)中,在抑制器内通... 建立了一种测定电池级碳酸锂中痕量阴离子的方法。用超纯水超声辅助溶解碳酸锂,采用在线基体去除法去除碳酸锂基体,基体去除过程中,样品首先流入到ADRS600(4 mm)抑制器(抑制电流150 mA,抑制器再生液外接水流速2 mL/min)中,在抑制器内通过离子交换膜作用,碳酸锂中的锂离子与氢离子置换,碳酸锂变成碳酸;然后经过CRD 200(4 mm),碳酸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离子色谱系统,从而达到去除碳酸锂基体的目的;最后待分析阴离子被自动富集在IonPac UTAC-LP2浓缩柱(35 mm×3 mm)上,通过阀切换技术将阴离子自动转移到色谱分析系统中。在色谱分析系统中,以IonPac AG18(50 mm×2 mm)为保护柱,IonPac AS18(250 mm×2 mm)为分析柱,柱温箱为30℃,KOH溶液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泵流速0.30 mL/min,抑制器为ADRS600(2 mm),抑制电流25 mA,进样体积为250μL,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结果显示:F^(-)、Cl^(-)、NO_(2)^(-)、Br^(-)、NO_(3)^(-)及SO_(4)^(2-)离子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各离子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5~0.88μg/L和0.15~2.92μg/L;碳酸锂样品连续6针进样各离子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0.73%;同一碳酸锂样品处理完后分别放置0、2、4、8、12、18、24 h后进样,各离子峰面积的RSD均≤0.96%;在3个添加水平下,各离子加标回收率为93.3%~99.3%,RSD(n=6)为0.97%~3.45%;本方法具有方法定量限低(各离子定量限均为0.5 mg/kg)及多种离子同时分析的优势,适用于电池级碳酸锂中痕量阴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阴离子 碳酸锂 在线基体去除 双抑制
下载PDF
一种低温高效清蜡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12
作者 黄晨 黄昕茹 +3 位作者 王鹏程 李月茹 余依璐 连宇博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长庆油田部分区块原油含蜡量高、凝点高,在采出过程中结蜡现象严重,析出的蜡会在井筒内部沉积,造成蜡堵、卡泵等一系列危害,严重影响了原油开采作业的正常进行。本文结合现场实际工况条件,通过对试验区块原油蜡组成的分析,针对性的研制... 长庆油田部分区块原油含蜡量高、凝点高,在采出过程中结蜡现象严重,析出的蜡会在井筒内部沉积,造成蜡堵、卡泵等一系列危害,严重影响了原油开采作业的正常进行。本文结合现场实际工况条件,通过对试验区块原油蜡组成的分析,针对性的研制了一种在低温环境下可实现高效清蜡作用的药剂,模拟工况条件,对其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研制形成的低温高效清蜡剂在室温(30℃)环境下,溶蜡速率≥0.050 g/min,同时,闪点>28℃,凝点<35℃,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堵 清蜡 低温 高效 性能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SLM3D打印技术与失蜡铸造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中的应用
13
作者 曾河清 牟荣 余跃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激光熔融(SLM)3D打印技术与失蜡铸造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汉中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6例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 目的分析选择性激光熔融(SLM)3D打印技术与失蜡铸造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汉中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6例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采用SLM3D打印技术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B组采用失蜡铸造技术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两组患者于义齿佩戴1周后复诊,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内黏膜压痛点数量、义齿支架佩戴效果以及咀嚼效率;两组患者于义齿佩戴1个月后再次复诊,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主观感受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义齿佩戴1周后,A组患者口腔内黏膜平均压痛点为(0.61±0.13)个,明显少于B组的(2.23±0.21)个,A组患者吸光度值为0.61±0.05,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0.43±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佩戴1周后,A组患者的固位性、适合性和稳定性分别为55.81%、53.49%、58.14%,明显高于B组的30.23%、27.91%、3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佩戴1个月后,A组患者的主观感受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8.07±2.75)分、(14.66±3.21)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16.55±0.44)分、(6.68±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佩戴1个月后,A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M3D打印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制作义齿支架较传统失蜡铸造技术偏差更小,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患者使用舒适度和满意度也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摘局部义齿 失蜡铸造 选择性激光熔融 3D打印 支架 牙列缺损
下载PDF
一种具有缓蚀、阻垢、防蜡三重功效固体颗粒药剂的设计制备
14
作者 连宇博 黄晨 +3 位作者 黄昕茹 白莹雪 李玥 李月茹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通过化学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缓蚀、阻垢、防蜡三重功效的固体颗粒药剂,利用失重挂片、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其在地层水环境下对碳钢的缓蚀效果;采用行业标准规范对合成药剂的阻垢、防蜡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的三防固体颗粒药剂... 通过化学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缓蚀、阻垢、防蜡三重功效的固体颗粒药剂,利用失重挂片、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其在地层水环境下对碳钢的缓蚀效果;采用行业标准规范对合成药剂的阻垢、防蜡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的三防固体颗粒药剂能够有效抑制地层水环境下N80碳钢的腐蚀,此外还具有优异的阻垢以及防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 阻垢 清蜡 固体颗粒药剂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大型煤化工甲醇合成装置水冷器在线除蜡技术分析
15
作者 邹荣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分析了甲醇性质与合成工艺流程,介绍了大型煤化工甲醇合成装置水冷器蜡的成因、危害以及在线除蜡技术,最后介绍了在线除蜡具体操作流程,以期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大型煤化工 甲醇合成装置 水冷器结蜡 在线除蜡
下载PDF
电化学处理炼油企业循环水的工业试验研究
16
作者 刘程发 刘锦阳 +1 位作者 刘璐 李楠楠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80-86,共7页
与传统的化学药剂处理技术相比,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兼具除垢、缓蚀、杀菌灭藻等功能,具有显著提高浓缩倍数、节水、经济、环保等优势。本研究在某炼油企业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投用电化学设备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浓缩倍数下,采用电化... 与传统的化学药剂处理技术相比,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兼具除垢、缓蚀、杀菌灭藻等功能,具有显著提高浓缩倍数、节水、经济、环保等优势。本研究在某炼油企业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投用电化学设备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浓缩倍数下,采用电化学技术协同杀菌剂,可保持循环水体的水质稳定,有效控制系统的结垢、腐蚀、微生物滋生等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良好运行。同时,从经济效益方面与药剂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电化学技术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人民币百万元以上,节约水资源8×10^(5)m^(3)·a^(-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处理工艺 炼油企业 循环水 阻垢除垢 缓蚀杀菌
下载PDF
电加热清防蜡工艺运行制度研究
17
作者 余男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7期76-81,共6页
针对S油田过渡带外扩区块原油物性含蜡量高、含胶量高、黏度高以及凝固点低导致该区块油井易结蜡、频繁杆滞后等问题,S油田大规模应用了电加热清防蜡工艺技术,但电加热长时运行下单日单井耗电量高达696 kWh,年耗电费上千万元。为进一步... 针对S油田过渡带外扩区块原油物性含蜡量高、含胶量高、黏度高以及凝固点低导致该区块油井易结蜡、频繁杆滞后等问题,S油田大规模应用了电加热清防蜡工艺技术,但电加热长时运行下单日单井耗电量高达696 kWh,年耗电费上千万元。为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节约能耗,通过对电加热装置的运行制度研究,分析加热效果影响因素,运用井筒传热模型理论,计算电加热运行功率,建立电加热运行制度模板,以便于现场根据机采井实际工况,设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实施电加热运行制度调整后,单井能耗降低38%,实现高耗电设备节能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电加热 运行制度 清蜡降黏 功率计算 沉没度
下载PDF
超低渗砂岩储层深穿透缓速解堵增注工艺
18
作者 赵小光 胡东伟 +2 位作者 李媛 董春 翁华涛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4期90-94,21,共6页
针对HQ油田超低渗砂岩储层物性差、渗流阻力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油层堵塞,吸水变差,达不到油田开发注水要求,且常规酸化增注效果又不理想的问题,为确保注够水、注好水,促进油藏高效开发,开展了超低渗砂岩储层欠注井解堵增注... 针对HQ油田超低渗砂岩储层物性差、渗流阻力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油层堵塞,吸水变差,达不到油田开发注水要求,且常规酸化增注效果又不理想的问题,为确保注够水、注好水,促进油藏高效开发,开展了超低渗砂岩储层欠注井解堵增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该储层欠注井常规酸化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储层地质特征,设计出一种深穿透缓速解堵液;对该解堵液的缓速性能、解堵能力、抑制二次伤害、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运用该解堵液在HQ油田开展了现场深穿透缓速解堵增注工艺设计及实验工作,与以往常规酸化增注对比,试验井增注措施有效率提高了16.7%、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1.7MPa、平均单井有效期延长了8个月。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实验,形成了一种适应HQ油田特殊储层的解堵增注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砂岩储层 深穿透 缓速 解堵 抑制 增注
下载PDF
燃煤电厂除渣系统抑垢研究
19
作者 吴贤豪 娄宝辉 +2 位作者 杨景焜 王文欣 朱迪 《能源工程》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以浙江某330MW燃煤电厂为例,对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平衡进行统计,分析了常用水质、垢样成分,并提出通过增加除渣系统溢流的方式实现抑垢目的。结果表明:渣水溢流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捞渣机内换热器结垢,达到抑垢的目的,避免换热器因换... 以浙江某330MW燃煤电厂为例,对湿式除渣系统的渣、水平衡进行统计,分析了常用水质、垢样成分,并提出通过增加除渣系统溢流的方式实现抑垢目的。结果表明:渣水溢流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捞渣机内换热器结垢,达到抑垢的目的,避免换热器因换热效率下降影响锅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除渣系统 抑垢
下载PDF
废铁屑缓解硫化物抑制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洁 王彩霞 +2 位作者 王倩 沈耀良 刘文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6-1645,共10页
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中研究硫化物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系统的长期抑制以及投加废铁屑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mg/L)硫化物对系统无显著影响,当其浓度升至20,30,40mg/L时,使脱氮负荷(NRR)分别降低了13%,... 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中研究硫化物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系统的长期抑制以及投加废铁屑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mg/L)硫化物对系统无显著影响,当其浓度升至20,30,40mg/L时,使脱氮负荷(NRR)分别降低了13%,42%和51%;40mg/L硫化物使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降低了63%;Anammox细菌对硫化物抑制具有适应性;长期硫化物造成污泥颗粒结构恶化、上浮结块.投加废铁屑可以显著缓解硫化物抑制,使污泥沉降性能和系统脱氮效能快速恢复,19d后NRR比无硫阶段提高20%(达4.43kg/(m^(3)·d));SAA仅降低了16.8%.微生物群落表明,硫化物使Candidatus Kuenenia相对丰度从18.81%下降到7.31%,适应后丰度恢复,反应器底层丰度比顶层高出15倍;同时产生了反硝化菌(Arenimonas和Thiobacill).废铁屑投加后Candidatus Kuenenia丰度略有下降,顶层丰度高于底层;系统Thiobacillus丰度提高3.36倍,底层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MMOX 硫化物 抑制 脱氮 废铁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