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ilure behavior of a rock-coal-rock combined body with a weak coal interlayer 被引量:34
1
作者 Zuo Jianping Wang Zhaofeng +2 位作者 Zhou Hongwei Pei Jianliang Liu Jianf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6期907-912,共6页
Using an MTS 815 testing machine,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behavior of a rock-coal-rock combined body containing a weak coal interlay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described in this paper.Uniaxial loading leads to the... Using an MTS 815 testing machine,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behavior of a rock-coal-rock combined body containing a weak coal interlay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described in this paper.Uniaxial loading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mixed cracks in the coal body which induce instability and lead to bursts in coal.If the mixed crack propagates at a sufficiently high speed to carry enough energy to damage the roof rock,then coal and rock bursts may occur-this is the main mechanism whereby coal bumps or coal and rock bursts occur after excavation unloading.With increasing confining pressure,the failure strength of a rock-coal-rock combined body gradually increases,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coal interlayer also changes,from mixed crack damage under low confining pressures,to parallel crack damage under medium confining pressures,and finally to single shear crack damage or integral mixed section damage under high confining pressures.In general,it is shown that a weak coal interlayer changes the form of overall coal damage in a rock-coal-rock combined body and reduces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a coal body.Therefore,the whole failure behavior of a rock-coal-rock combined body in large cutting height working faces is controlled by these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cks Failure (mechanical) Loading Rock bursts Rock pressure ROCKS UNLOADING
下载PDF
Biological liquef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Jurassic weak & non-stick coal in Hengshan,North Shaanxi Province
2
作者 杜美利 陈宏贵 姜素荣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8年第3期520-522,共3页
Jurassic weak & non-stick coal in Hengshan of North Shaanxi Province was pretreated by the nitric acid.Then,it was biodegraded by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The biodegradation role of the white-rot fungus for co... Jurassic weak & non-stick coal in Hengshan of North Shaanxi Province was pretreated by the nitric acid.Then,it was biodegraded by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The biodegradation role of the white-rot fungus for coal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Orthogo- nal test demonstrate that liquefied time,liquef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amount of fun- gus liquids etc.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al biodegradation rate.The best tech- nical condition of the coal biological liquefaction was got.Comparing the coal sample be- fore biodegradation with that after biodegrad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ash of the coal resi- due after biodegradation reduces significantly,H and O contents increase,C and N con- tents decrease.The biodegradation change the coal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liquefaction JURASSIC weak non-stick coal orthogonal test biodegradation rate
下载PDF
受载煤体微电流效应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应用展望
3
作者 王恩元 李德行 +1 位作者 刘晓斐 王冬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5-706,共12页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实践结果,对微电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煤体受载变形能够产生微电流,微电流变化与应力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应力、应变、应变率等)紧密相关,在压密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微电流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在弹性变形阶段随应力和应变线性增加;煤体在扰动载荷下能够产生随应力周期性变化的微电流,即脉动直流电,其变化与应力变化一致。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较好的前兆响应,微电流在加速增加过程(塑性变形阶段)中的异常波动可作为煤体渐进性破坏的前兆特征,微电流在衰减过程中的脉冲式波动可作为煤体蠕变破坏的前兆特征。煤体受载微电流效应及现场应力梯度的存在,是矿井微电流测试的重要基础;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紧密相关性,是利用微电流技术观测煤岩体应力的重要前提;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明显的前兆响应,是利用微电流技术预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的重要保障。微电流技术具有响应灵敏度高、前兆信息明显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在煤岩体应力观测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进一步开展受载煤岩微电流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发展煤岩动力灾害精准时空监测预警的微电流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微电流 力学行为 前兆响应 监测预警
下载PDF
基于多区组合煤体的煤与瓦斯突出动力学机制
4
作者 李峰 王琛琛 +3 位作者 王博 荆亚东 闫正旭 张民波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4,共13页
煤与瓦斯突出(以下简称“突出”)严重影响煤炭安全开采,其背后涉及的众多科学问题仍未解决。为降低煤体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对突出研究的困扰,构建多区组合煤体模型;基于上覆岩层应力分布特征及应力波传播机制确定“弱区”煤体位置,将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以下简称“突出”)严重影响煤炭安全开采,其背后涉及的众多科学问题仍未解决。为降低煤体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对突出研究的困扰,构建多区组合煤体模型;基于上覆岩层应力分布特征及应力波传播机制确定“弱区”煤体位置,将研究对象由“突出中心体”具体为“弱区”。由于外部动载扰动是导致突出的激发条件,采用冲击试验研究应力波在层状组合煤岩体中的传播规律,构建组合煤岩体应力-应变本构模型。进而明确卸载波作用下,煤体轴向多层层裂是煤体质点内撞击形成加载冲击波在自由面反射形成拉应力波导致的;煤体径向平面,由于泊松效应形成卸载波追赶塑性加载波的情形,生成多个径向裂隙及环向裂隙,得到煤体层裂片厚度动态演化规律。从而明确在外部动载扰动下,煤体“弱区”最先破坏,轴向产生多层层裂、径向平面产生多个径向及环向裂隙的三维损伤路径。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区组合煤体的突出动力学机制,将突出划分为准备、启动、发展、终止四个阶段。突出准备阶段,煤体上覆岩层应力转移、集中,高瓦斯压力梯度形成,为后续煤体失稳破坏创造条件;突出启动阶段,煤体受外部动载扰动,轴向“弱区”煤体最先发生破坏、形成多层层裂,径向平面形成多个径向及环向裂隙;突出发展阶段,吸附态瓦斯解吸与游离态瓦斯积聚形成高压瓦斯抛出煤体,导致突出继续向深部煤体发展,形成二次损伤;突出终止阶段,积聚形成的瓦斯压力低于煤体抗拉强度,形成稳定的纺锤形突出腔体,突出终止。该机制初步解释了突出过程中“响煤炮”“口小腔大”突出孔洞等动力现象成因,为矿井防突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多区组合煤体模型 弱区 应力波 层裂 突出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新疆伊犁弱粘煤制备高性能颗粒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胜 金学坤 +2 位作者 赵汉成 杨卫红 冯昌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以伊犁地区典型弱粘煤为原料制备颗粒活性碳,首先考察了不同类型粘结剂对活性炭成型效果的影响,创新性开发出非焦油环保复合粘结剂,得到了经济环保最优成型方案。优选出炭化温度为580℃,停留时间为60 min,水蒸气流量为8 mL/min,活化时间... 以伊犁地区典型弱粘煤为原料制备颗粒活性碳,首先考察了不同类型粘结剂对活性炭成型效果的影响,创新性开发出非焦油环保复合粘结剂,得到了经济环保最优成型方案。优选出炭化温度为580℃,停留时间为60 min,水蒸气流量为8 mL/min,活化时间为2 h,活化温度为920℃的工艺条件。最终制备出高品质4 mm颗粒活性炭产品,其强度为93.2%,碘值为910 mg/g,BET比表面积为727.75 m^(2)/g,得炭率为32%,满足GB/T 7701—2008要求,吸附性能研究及孔结构分布情况表明该材料在废水处理方面应用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粘煤 伊犁煤 颗粒活性炭 水处理材料
下载PDF
上覆不规则煤柱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弱结构法防治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文卓 陈理强 +3 位作者 王文杰 史明伟 徐维正 马宏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5,52,共7页
为解决上覆不规则煤柱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问题,分析了国内该条件下导致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以唐山矿Y48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以上覆不规则煤柱、大埋深、本层煤柱和煤岩层结构为主的上覆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 为解决上覆不规则煤柱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问题,分析了国内该条件下导致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以唐山矿Y48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以上覆不规则煤柱、大埋深、本层煤柱和煤岩层结构为主的上覆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通过制造弱结构调控冲击地压主控因素的防冲方法,描述了弱结构的特征及其通过调整应力分布防治冲击地压的原理;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上覆不规则煤柱孤岛工作面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使用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弱结构,验证了弱结构对冲击地压的防控作用。通过现场工程实践,建立并实施了以弱结构为主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并通过应力法和钻屑法验证了弱结构对该条件下的冲击地压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煤柱 孤岛工作面 弱结构 冲击地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复杂软弱煤层条件下高转速大扭矩钻探装备设计及试验研究
7
作者 宋昱播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205,共6页
复杂软弱煤层的钻孔成孔效果对矿井瓦斯抽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王坡煤矿复杂软弱煤层钻孔施工排渣难、事故率高、成孔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性能的ZDY6000LR型高转速履带式钻机,其最大扭矩6 000 N·m,最大... 复杂软弱煤层的钻孔成孔效果对矿井瓦斯抽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王坡煤矿复杂软弱煤层钻孔施工排渣难、事故率高、成孔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性能的ZDY6000LR型高转速履带式钻机,其最大扭矩6 000 N·m,最大转速400 r/min;通过对钻机的布局、动力头、调角机构、给进机身及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在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卡钻、塌孔等问题;开发具有强度高、不易崩齿等优点的Ø95/Ø60.3 mm宽翼片插接密封螺旋钻杆,以及具有强度高、断齿风险低等优点的Ø113 mm、Ø120 mm、Ø133mm三角梯齿PDC钻头。在王坡煤矿3 206工作面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该套钻探装备及钻具组合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排渣难、喷孔顶钻等问题,提高了钻孔成孔率,百米以上钻孔成孔率超过70%,为矿井本煤层瓦斯抽采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软弱煤层 高转速履带钻机 插接密封螺旋钻杆 瓦斯抽采 成孔率
下载PDF
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长君 胡智星 +4 位作者 马小卫 高明仕 张宏 王伟 王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以山寨煤矿3506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等方法,揭示了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存在围岩变形大、应力高,煤体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了“锚杆索高强高阻支护+弱结构卸压”组合围岩控制技术;现... 以山寨煤矿3506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等方法,揭示了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存在围岩变形大、应力高,煤体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了“锚杆索高强高阻支护+弱结构卸压”组合围岩控制技术;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支护方案优化后,最大顶板下沉量为120.9 mm,最大两帮内缩量为187.4 mm,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支护效果满足开采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破碎 厚顶煤 小煤柱 弱结构卸压 围岩控制
下载PDF
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煤锅炉热值校正方法
9
作者 雷志伟 张剑 欧阳宫喆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38,共8页
燃料热值自适应控制是提升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热值校正技术仍主要采用英制热量单位(BTU)校正器,难以实现燃料热值精准、快速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料热值校正新方法。首先,实时检测机组运行参数,... 燃料热值自适应控制是提升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热值校正技术仍主要采用英制热量单位(BTU)校正器,难以实现燃料热值精准、快速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料热值校正新方法。首先,实时检测机组运行参数,动态构建弱稳态邻近模型。其次,设计热值校正控制回路,将模型输出用于协调控制系统中,解决燃料热值在线动态校正的行业难题。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热值校正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当前煤质下的燃料热值校正量,缩短协调控制系统闭环调节过程,降低机组负荷、主蒸汽压力、中间点温度的控制偏差,全面提升机组协调控制品质。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校正精度,实现模型动态更新,能够较快地掌握机组热值变化情况,可用于开展配煤掺烧的火力发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协调控制 热值校正 弱稳态 配煤掺烧
下载PDF
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技术
10
作者 王蛟 崔清迪 +3 位作者 梁成江 曲道龙 封海洋 刘汉权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针对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下部压煤问题,从边坡变形风险可控以及资源回收最大化角度出发,在分析地质资料和弱层层位的基础上,结合单一弱层的控制开采技术,提出了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技术;以扎尼河露天矿北端帮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 针对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下部压煤问题,从边坡变形风险可控以及资源回收最大化角度出发,在分析地质资料和弱层层位的基础上,结合单一弱层的控制开采技术,提出了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技术;以扎尼河露天矿北端帮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北端帮边坡的稳定性,对多弱层控制的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技术的实施,可在采场深部增加内排物料形成“中间桥”工艺,对深部弱层形成“压覆”,对整体边坡形成“支撑”,保证边坡沿各弱层滑动均得以控制,实现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煤炭高效回收以及蠕动形变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多弱层 顺倾软岩边坡 边坡下部压煤 控制开采
下载PDF
顶强帮弱半煤岩巷道围岩变形特性及控制对策
11
作者 任兴云 郝兵元 张霁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2,共9页
针对“顶强帮弱”半煤岩巷道巷帮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大、锚杆支护强度不足等围岩控制难题,以某矿8#煤层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在围岩力学性能测试、钻孔可视化观测及声波法实测巷帮不同高度松动圈的基础上,对该类巷道围岩的力学及宏观变形... 针对“顶强帮弱”半煤岩巷道巷帮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大、锚杆支护强度不足等围岩控制难题,以某矿8#煤层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在围岩力学性能测试、钻孔可视化观测及声波法实测巷帮不同高度松动圈的基础上,对该类巷道围岩的力学及宏观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巷帮煤层既是影响巷道整体稳定的“短板”,又是支护的“关键”。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顶强帮弱”半煤岩巷道围岩受采动影响的变形特征、应力分布规律及承载特性,提出了强化帮部薄弱部位的围岩控制对策,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对“顶强帮弱”半煤岩巷道帮部煤层采用“锚杆+斜拉穿层锚索+强护表构件”的支护对策可使其处于三向压缩受力状态,约束其向巷道内挤出变形,发挥封闭及主动促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煤岩巷道 顶强帮弱 变形特征 锚杆支护 围岩控制
下载PDF
雨水作用下缓倾角岩层露天煤矿凸边坡变形机理研究
12
作者 张周爱 李新鹏 +2 位作者 缪卫峰 周志伟 史广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8-136,142,共10页
为了揭示强降雨作用下缓倾角岩层凸边坡剪切滑动破坏机理及其控制措施。本文以宝日希勒露天煤矿边坡为例,采用牛顿力现场监测和FLAC^(3D)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冻融作用下缓倾角岩层凸边坡的内部牛顿力演化规律,分析强降雨作用... 为了揭示强降雨作用下缓倾角岩层凸边坡剪切滑动破坏机理及其控制措施。本文以宝日希勒露天煤矿边坡为例,采用牛顿力现场监测和FLAC^(3D)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冻融作用下缓倾角岩层凸边坡的内部牛顿力演化规律,分析强降雨作用下无支护和高预应力锚索支护条件下凸边坡的变形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露天煤矿开采形成典型的凸边坡,凸边坡在局部应力集中和卸荷回弹变形共同作用下产生显著变形;在凸边坡解冻期,凸边坡北部边坡产生牛顿力降低,东部边坡产生牛顿力增加;在强降雨作用下,岩体容重增加,边坡内形成裂隙水压力,增加了边坡岩体的滑动力,同时煤层间碳质泥岩强度遇水弱化,形成缓倾角软弱结构面,从而导致边坡岩体沿软弱结构面的整体水平剪切滑动;高预应力锚索可以有效增加缓倾角边坡的整体性,减小由于降雨引起的边坡塑性变形。本文研究工作为后期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凸边坡的变形控制和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凸边坡 软弱结构面 剪切滑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考虑割理面时煤层造斜段坍塌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13
作者 陈颖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在武威盆地太原组水平井钻进作业时,依据井史数据调研发现,煤层段卡钻、井径扩大、钻具掉落等井壁坍塌导致的井下复杂事故发生,严重制约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程。由于煤岩交错割理性(面割理、端割理)弱结构面发育,使煤岩在造斜钻进时井... 在武威盆地太原组水平井钻进作业时,依据井史数据调研发现,煤层段卡钻、井径扩大、钻具掉落等井壁坍塌导致的井下复杂事故发生,严重制约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程。由于煤岩交错割理性(面割理、端割理)弱结构面发育,使煤岩在造斜钻进时井壁破坏在力学上呈现为非连续性和非均质性。建立了考虑弱面的井壁坍塌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煤岩矿物成分、微宏观结构,确定煤岩井壁坍塌为力学机制占主导因素,得出割理导致的煤岩碎裂成块是井壁失稳的根本原因,建议在后续煤层钻井中优化井眼轨迹、优化钻井液性能进行井壁防塌,并引入煤岩井壁坍塌实时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地层 割理 弱面结构 井壁坍塌 实时监测系统
下载PDF
软硬复合煤层瓦斯抽采穿层钻孔变形塌孔特征规律研究
14
作者 张栋 任朝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207,共7页
为探究软硬复合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变形规律,采用自主研发的“一种全角度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动态监测装置”进行了现场监测,系统分析了硬煤、软煤、软硬复合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变形情况,并采用COMSOL数值模拟手段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 为探究软硬复合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变形规律,采用自主研发的“一种全角度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动态监测装置”进行了现场监测,系统分析了硬煤、软煤、软硬复合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变形情况,并采用COMSOL数值模拟手段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钻孔浅部竖直方向应变敏感程度滞后于水平方向,且呈交替性增大特征;钻孔应变衰减阶段前,存在一种短暂的伪平衡状态,其实质是煤体内部应力集聚,后突然释放而造成钻孔塌孔;在相同的外部载荷条件下,软弱界面将软硬复合煤层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应力环境,煤层在软弱界面处发生介质突变和应力突变;硬煤层钻孔较软煤层钻孔的各部位变形小,二者均表现为浅部变形大、深部变形小,最终达到稳定环向应变,软硬复合煤层穿层孔在浅部变形与二者相近,穿层孔深部和软弱界面交叉截割形成应力集中区,应力集中区范围沿软弱界面和钻孔径向同时延伸并逐渐衰减,这种衰减呈不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复合煤层 瓦斯抽采钻孔 软弱界面 钻孔塌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厚煤层开采强矿压机理及控制研究
15
作者 孟凡林 王震 +2 位作者 孙治豪 陈崇 陈志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38,共9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W1701厚煤层工作面开采顶板强矿压现象,利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一次采全厚条件下W1701工作面顶板强矿压诱发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W1701工作面顶板受其上方“高位关键层(硬... 针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W1701厚煤层工作面开采顶板强矿压现象,利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一次采全厚条件下W1701工作面顶板强矿压诱发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W1701工作面顶板受其上方“高位关键层(硬岩)-巨厚软弱岩组-低位关键层(硬岩)”覆岩结构破断运动影响,顶板呈现大周期、小周期来压变化,其中,低位关键层“砌体梁”结构性失稳形成小周期来压,巨厚软弱岩组纵向裂隙周期性贯通并发生台阶下沉,形成大周期来压,大周期来压造成工作面顶板支承压力跳跃式突增,支架载荷高达67248kN,是支架额定工作阻力的3.7倍,极易将整个工作面支架压死,并引发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对于准南煤矿此类近距离多煤层采空区下厚煤层不宜采用一次采全厚开采,宜采用分层开采,分层开采使得高位关键层、低位关键层之间的巨厚软弱岩组产生了分次破坏,工作面来压相对于一次采全厚有效缓和,能够有效避免工作面强矿压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 强矿压机理 厚煤层 巨厚软弱岩组 矿压控制
下载PDF
Plastic zone analysis and support optimization of shallow roadway with weakly cemented soft strata 被引量:1
16
作者 Zhang Jihua Wang Lianguo +1 位作者 Li Qinghai Zhu Shuangs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395-400,共6页
Based on a shallow roadway with weakly cemented soft strata in wester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ange and degree of plastic zones in soft strata roadways with weak cementation. Geological radars were used to moni... Based on a shallow roadway with weakly cemented soft strata in wester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ange and degree of plastic zones in soft strata roadways with weak cementation. Geological radars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loose range and level of surrounding rocks. A mechanical model of weakly cemented roadway was established, including granular material based on the measured results. The model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plastic zone radium. The predic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measured results which provide valua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analysis of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and support reinforcing design of weakly cemented roadways. Finally, a combined supporting scheme of whole section bolting and grouting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original supporting scheme. It is proved that this support pla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and plastic zone expansion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and thus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le and safe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coal seam weakly cemented soft strata Granular material Geological radar Whole section bolting and grouting Combined supporting
下载PDF
松散弱含水层下开采防砂煤柱留设研究
17
作者 陈建伟 《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煤矿松散弱含水层下采煤,极易发生溃水溃砂事故。通过电法勘探、水文地质勘探、钻孔抽水试验等多种技术手段,查明工作面上覆岩层水文地质结构,确定防隔水煤柱类型、采动等级。采用经验公式、相似矿区工程类比法及实测数据分析,确定工作... 煤矿松散弱含水层下采煤,极易发生溃水溃砂事故。通过电法勘探、水文地质勘探、钻孔抽水试验等多种技术手段,查明工作面上覆岩层水文地质结构,确定防隔水煤柱类型、采动等级。采用经验公式、相似矿区工程类比法及实测数据分析,确定工作面回采期间垮落带、裂隙带“两带”参数值,为防砂煤柱合理留设提供依据。王行庄煤矿15021工作面的工程实践表明,防砂隔水煤柱留设研究结果合理可靠,能够实现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弱含水层 水文地质结构 垮落带 裂隙带 防砂煤柱
下载PDF
不同强度煤岩组合体单轴加载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延河 翟成 +1 位作者 陈爱坤 张弘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强弱耦合防突技术是一种以水力冲孔弱化吸能与注浆加固强化抵抗协同控制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不同强度组合强弱耦合结构的力学特性,对9种强度组合的煤岩组合体试样进行了MTS单轴力学加载实验,利用声发射监测系统进行了... 强弱耦合防突技术是一种以水力冲孔弱化吸能与注浆加固强化抵抗协同控制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不同强度组合强弱耦合结构的力学特性,对9种强度组合的煤岩组合体试样进行了MTS单轴力学加载实验,利用声发射监测系统进行了加载过程监测。结果表明:岩体强度的增加能够有效提升煤岩组合体整体承载能力,提升强化区抵抗残余能量的能力;煤体强度增加能有效降低试样整体形变量,缩短压密阶段持续时间,降低煤体部分破碎程度。研究结果对强弱耦合防突技术优化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强弱耦合 煤与瓦斯突出 单轴压缩 声发射
下载PDF
基于复合弱化结构的上覆煤柱区冲击地压防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立友 史明伟 +2 位作者 董文卓 徐维正 刘宏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4,110,共7页
为实现上覆煤柱影响区冲击地压的整体可控性,提出利用复合弱化结构进行冲击能量耗散,在阐述复合弱化结构定义、分类和弱化度及上覆煤柱导致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弱化结构的防冲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弹性能指数、冲击能指... 为实现上覆煤柱影响区冲击地压的整体可控性,提出利用复合弱化结构进行冲击能量耗散,在阐述复合弱化结构定义、分类和弱化度及上覆煤柱导致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弱化结构的防冲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弹性能指数、冲击能指数随复合弱化结构弱化度的增大而降低;复合弱化结构将冲击危险区域的弹性能分段耗散,能有效改变煤岩弹性能释放模式;对既定的残留煤柱采用顶板(煤)预破坏措施实现冲击能量的耗散。在唐山矿煤柱区域进行了现场试验,采取整体耗能措施后,冲击危险区域的钻孔应力值和钻屑量均小于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值,保证了煤柱区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柱 复合弱化结构 能量耗散 整体防控 爆破
下载PDF
露天矿内排土场顺倾软弱基底分段处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兰 蔡雪婷 +1 位作者 高世松 王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22-2729,共8页
露天煤矿内排土场的软弱基底是影响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基于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内排土场软弱基底进行分段处理,分析了15种不同处理方案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基底分段处理位... 露天煤矿内排土场的软弱基底是影响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基于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内排土场软弱基底进行分段处理,分析了15种不同处理方案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基底分段处理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显著,基底处理位置越靠近到界边坡坡脚,边坡稳定性越高;随基底处理长度增加,边坡稳定系数逐渐增大,呈对数函数关系;以Fs/n为评价指标,确定了经济合理的基底处理方案,进而提出了一种顺倾软弱基底的分段优化处理方法。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基底处理后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明确了基底处理后边坡的潜在破坏模式为切层-顺层或切层-顺层-鼓胀。研究成果对软弱基底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露天煤矿 内排土场 稳定性 软弱基底 边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