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泵用机械密封织构端面干摩擦磨损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起 李双喜 +2 位作者 刘益江 党杰 赵檀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7-806,共10页
为了减轻泵用机械密封端面在启停阶段和严重振动工况下的干摩擦磨损,对泵用机械密封织构端面进行了干摩擦磨损仿真及试验研究。首先,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具有表面织构的动静环密封端面的瞬态有限元模型,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分析了不同... 为了减轻泵用机械密封端面在启停阶段和严重振动工况下的干摩擦磨损,对泵用机械密封织构端面进行了干摩擦磨损仿真及试验研究。首先,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具有表面织构的动静环密封端面的瞬态有限元模型,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分析了不同织构分布间隔角度、边长和旋转角度下静环(石墨环)的磨损规律,得到了石墨环的磨损体积分布;然后,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干摩擦条件下对不同织构参数的密封环进行了磨损试验,得到了密封环磨损前后的表面形貌和石墨环的磨损质量;最后,对比分析了仿真和试验结果,讨论了不同织构参数对石墨环磨损质量的影响以及织构的减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织构凹槽可以在容纳磨粒磨屑的同时生成石墨转移膜进而减轻磨损;减轻密封环端面磨损要求织构面积合适,足够容纳磨粒磨屑,同时不过分增大表面粗糙度;织构分布间隔角度每增大5°且边长每减小0.1 mm,石墨环的磨损质量平均减少约7.83%和7.35%。织构旋转角度每增大15°,石墨环的磨损质量平均增大约4.25%。所得研究结果可为泵用机械密封的表面织构设计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并提升泵用机械密封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表面织构 石墨环 磨损试验 磨损质量 ANSYS Archard磨损理论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SA508 Gr.3 Cl.1钢-石墨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郑张利 王文东 王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2,共7页
采用旋转钢圆环-固定石墨圆环式端面摩擦副结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0.319,0.451,1.210,2.300,5.240μm)的SA508 Gr.3 Cl.1钢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 采用旋转钢圆环-固定石墨圆环式端面摩擦副结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0.319,0.451,1.210,2.300,5.240μm)的SA508 Gr.3 Cl.1钢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增加,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表面粗糙度为0.451μm时最小,为5.240μm时最大;石墨的摩擦磨损质量损失整体呈增大趋势,磨损机制均以磨粒磨损为主。当表面粗糙度较低时,石墨在试验钢磨损面形成大面积光滑的转移膜,膜中碳含量较高;当表面粗糙度较高时,产生犁沟效应,石墨转移膜面积较小,膜中碳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磨损质量损失 石墨 转移膜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沙粒质量分数对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磨损的影响
3
作者 史广泰 郭鑫 +1 位作者 邱福寿 张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为研究沙粒质量分数对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磨损的影响规律,基于DPM模型对油气混输泵内部的沙粒运动进行数值计算,并采用Finnie磨蚀模型计算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的磨蚀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沙粒质量分数较小时,沙粒与流体介质混合均匀;随着... 为研究沙粒质量分数对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磨损的影响规律,基于DPM模型对油气混输泵内部的沙粒运动进行数值计算,并采用Finnie磨蚀模型计算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的磨蚀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沙粒质量分数较小时,沙粒与流体介质混合均匀;随着沙粒质量分数的增大,增压单元内的沙粒局部质量浓度显著增大,沙粒集中在叶轮压力面及导叶流道中部;沙粒质量分数增大会使磨损区域和磨损率急剧增大;在叶轮域中,磨损首先发生在压力面出口处,吸力面则在进口外缘发生点状和条状磨损;在导叶域中,压力面的磨损主要发生在外缘处,吸力面的磨损主要发生在进口轮毂处;从定量分析看,叶轮叶片表面的磨蚀率普遍大于导叶叶片表面的磨蚀率,磨损最严重的位置为叶轮叶片进口靠近轮毂处.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油气混输泵抗磨损性能以及提高油气混输泵实际运行寿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泵 沙粒质量分数 DPM模型 Finnie磨蚀模型 磨损
下载PDF
TiN/DLC和NiN/DLC涂层的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
4
作者 张树玲 武帅政 +3 位作者 杨相栋 马兴华 郭峰 张波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153,共10页
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分别沉积了以TiN和NiN为过渡层的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采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纳米压痕仪、划痕测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DLC涂层的表面质量、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性... 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分别沉积了以TiN和NiN为过渡层的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采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纳米压痕仪、划痕测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DLC涂层的表面质量、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NiN/DLC涂层表面颗粒及孔洞等沉积缺陷数量多,Ni和N共同沉积作为中间过渡层时,Ni多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存在于DLC和基体之间,而由于金属基体结构及Ni的存在,提高了基体和过渡层间的界面匹配性,使得NiN/DLC涂层膜基结合强度高,接合力达到14.91 N;但Ti与N共同沉积作为过渡层时,Ti和C结合形成金属碳化物存在于DLC和基体之间,这有利于涂层密度(1.929 g/cm 3)和硬度的提高;而且高硬度金属碳化物的形成也有利于涂层变形能力的改善,并利于DLC结构的非晶化及促进sp 3-C键的形成。磨擦磨损分析则表明,无论是在干摩擦、去离子水中还是弱酸(pH=5.6的HCl溶液)工况下,NiN/DLC涂层由于硬度低、组织密度低导致涂层的抗摩擦磨损能力和耐腐蚀能力差;而TiN/DLC涂层具有更低的磨擦系数和磨损量,耐磨、抗磨和耐蚀性能优异。以上实验分析说明具有更高硬度的Ti的氮化物和碳化物作为过渡层能够更好地改善DLC涂层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而Ni为过渡层能够有效提高NiN/DLC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但涂层磨擦过程中容易脱落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涂层 摩擦系数 硬度 结合力 磨损量
下载PDF
挤压力及热处理对体育器材用7A09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春艳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了7A09铝合金,研究了挤压力及时效工艺对7A09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挤压力为25、50和75 MPa的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7A09铝合金铸件内无气孔、缩孔等缺陷,其显微组织比采用普通铸造工艺制备的铝合金铸... 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了7A09铝合金,研究了挤压力及时效工艺对7A09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挤压力为25、50和75 MPa的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7A09铝合金铸件内无气孔、缩孔等缺陷,其显微组织比采用普通铸造工艺制备的铝合金铸件致密;挤压铸造的合金晶粒和沉淀相比普通铸造的合金的细小,随着挤压力的增大,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升高,磨损质量损失减小;经120℃时效130 min后,挤压铸造的合金的磨损质量损失比普通铸造的合金显著减小,这是由于挤压铸造合金凝固时间缩短、沉淀相密度提高、晶粒较细小和共晶组织分布较均匀从而耐磨性显著改善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09铝合金 挤压铸造 磨损质量损失 冷却速率 凝固组织
下载PDF
航发叶片类零件振动回转抛磨的磨损行为分析
6
作者 师世豪 李秀红 +1 位作者 李文辉 王嘉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
振动抛磨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抛光,该工艺仍存在加工效率低、均匀一致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离散元法和滚磨光整加工理论,提出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类零件振动回转抛磨工艺方案。采用EDEM模拟分析了工件表面磨损深度随时间的变... 振动抛磨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抛光,该工艺仍存在加工效率低、均匀一致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离散元法和滚磨光整加工理论,提出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类零件振动回转抛磨工艺方案。采用EDEM模拟分析了工件表面磨损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究了工件埋入深度、滚筒大小(直径、长度)对加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振动抛磨,振动回转抛磨能改变工件在颗粒介质流场中的空间位置,有利于提高工件表面加工一致性;当工件在回转过程中的空间位置沿径向变化较小时,即工件位于滚筒轴心位置,工件的加工效果较好;通过改变滚筒大小,可以改善工件的加工效果,综合考虑工件表面加工效率及均匀一致性,根据仿真结果选取滚筒大小最佳参数范围:滚筒直径:(90~100)mm,滚筒长度:(80~10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振动回转抛磨 EDEM 磨损深度
下载PDF
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渗透沉积特性及其加工性能
7
作者 吕涛 于爱兵 +2 位作者 许雪峰 马敏海 赵丛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0-2329,共10页
为了改善机加工过程中油基气雾润滑形成的高油雾质量浓度环境,提出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润滑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降低作业环境的油雾质量浓度.搭建磁场辅助气雾装置,配制水基Fe3O4纳米流体切削液.研究磁场影响下纳米流体气雾的渗透和沉... 为了改善机加工过程中油基气雾润滑形成的高油雾质量浓度环境,提出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润滑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降低作业环境的油雾质量浓度.搭建磁场辅助气雾装置,配制水基Fe3O4纳米流体切削液.研究磁场影响下纳米流体气雾的渗透和沉积特性.对比考察磁化气雾在铣削430不锈钢过程中的油雾质量浓度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磁场影响下的纳米流体气雾渗透能力提升,沉积量增多.当磁感应强度为60 mT时,纳米流体气雾润滑下的油雾质量浓度、刀具磨损量、切削力和粗糙度分别比植物油气雾润滑低66.3%、22.7%、14.6%和23.4%.磁场影响下的纳米流体易沉积且渗透进刀-屑接触界面的毛细微缝中发挥润滑冷却作用,抑制油雾的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辅助 气雾润滑 渗透 油雾质量浓度 刀具磨损 切削力 粗糙度
下载PDF
氮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负载改性
8
作者 闫佳瞳 郭琦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4,共8页
为开发具有阻燃、导电复合功能织物,制备了氮掺杂氧化石墨烯,并利用其对棉织物进行负载改性。测试改性前后棉织物的质量增重率、阻燃、表面比电阻及断裂强力、抗弯刚度等服用性能,分析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为开发具有阻燃、导电复合功能织物,制备了氮掺杂氧化石墨烯,并利用其对棉织物进行负载改性。测试改性前后棉织物的质量增重率、阻燃、表面比电阻及断裂强力、抗弯刚度等服用性能,分析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分散液(氮掺杂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对棉织物负载改性的最佳质量浓度为6 g/L。在此质量浓度下,改性棉织物的质量增重率、极限氧指数、断裂强力及抗弯刚度均随分散液(氮掺杂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表面比电阻与透气率则随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负载改性到达一定次数时,各项性能指标趋于稳定。同时,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的交联稳定性优于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使得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的质量增重率、极限氧指数、断裂强力与抗弯刚度高于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表面比电阻与透气率低于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水洗负载改性7次的改性棉织物,发现水洗4次时的性能指标与未经水洗负载改性1次的性能指标相当。文章发现利用氮掺氧化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来制备复合功能棉织物具有可行性,为氧化石墨烯材料在功能织物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氧化石墨烯 质量增重率 阻燃 表面比电阻 服用性能
下载PDF
Influence of graphite content on sliding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CNTs-Ag-G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娟 凤仪 +1 位作者 李庶 林森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CNTs-Ag-G electrical contact composite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means of powder metallurgical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graphite content on sliding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contact levels was examined. In... CNTs-Ag-G electrical contact composite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means of powder metallurgical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graphite content on sliding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contact levels was examined. In experiments, CNTs content was retained as 1% (mass fraction), and graphite was added at content levels of 8%, 10%, 13%, 15% and 18%,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phite content, the contact resistance of electrical contacts is enhanced to a certain level then remains constant. Fric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phite content. Wear mass loss decreases to the minimum value then increases. With the small content of graphite, the adhesive wear is hindered, which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wear mass loss, while excessive graphite brings much more worn debris,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mass loss. It is concluded that wear mass loss reaches the minimum value when the graphite mass fraction is about 13%.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g-G contact material, the wear mass loss of CNTs-Ag-G composite is much less due to the obvious increase of hardnes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ecline of frictio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inhibition of adhesive wear between composites and slip r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s-Ag-G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 镀层 摩擦系数
下载PDF
钴铬粘结相对碳化钨涂层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康生 胡水莲 谢道秀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43,共5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velocity Oxygen-fuel Spraying,简称HVOF)工艺在30CrMnSiA基材表面制备了Co和CoCr粘结相质量分数分别为12%、14.5%和17%的三种WC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显微组织结构、物相组成以及粘结相Co、Cr含量对WC涂层显微...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velocity Oxygen-fuel Spraying,简称HVOF)工艺在30CrMnSiA基材表面制备了Co和CoCr粘结相质量分数分别为12%、14.5%和17%的三种WC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显微组织结构、物相组成以及粘结相Co、Cr含量对WC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磨损前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WC复合涂层的磨粒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超音速火焰喷涂WC复合涂层组织致密,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存在少量夹杂,涂层孔隙率均小于1%,涂层存在少量氧化物;粉末材料在喷涂过程中存在氧化和分解脱碳,生成了少量W_(2)C和Co_(3)W_(3)C两种脆性相,含Cr的涂层中发现了少量Cr_(3)C_(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粘结相Co、Cr含量的增加,超音速火焰喷涂WC复合涂层显微硬度降低,耐磨粒磨损性能下降,三种涂层中粘结相含量为12%的WC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最佳,粘结相含量为17%的WC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最差;超音速火焰喷涂Co和CoCr粘结相质量分数分别为12%、14.5%和17%的WC复合涂层在白刚玉磨粒环境中磨粒磨损机制均为微切削和大颗粒WC硬质相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钴铬粘结相 质量分数 WC复合涂层 磨粒磨损性能
下载PDF
Influence of loading and rotation speed on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CuAlBi Alloy
11
作者 刘荣昌 董丽涛 +1 位作者 李兴元 陈秀宏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2期168-171,共4页
The variation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uAlBi alloy at different connecting loading and friction speed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MU-5G sliding friction-wear tester, besides, the wear mass loss of the CuAlB... The variation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uAlBi alloy at different connecting loading and friction speed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MU-5G sliding friction-wear tester, besides, the wear mass loss of the CuAlBi alloy was measured, and the influence of loading and rotation speed on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CuAlBi alloy wa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 then decrease with increase of connecting loading as well as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friction speed, and the wear loss mass in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connecting loading and friction speed. As a result, the wear failure form of CuAlBi alloy is mainly ploug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Bi alloy friction coefficient mass wear loss rare earths
下载PDF
Effect of Orientation and Applied Load on Abrasive Wear Property of Brass 60:40
12
作者 Mohd Shadab Khan Zahir Hasan Syed Mohd Farhan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1期49-53,共5页
Wear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in which material is degraded with every cycle. Scientists are busy in improving the wear resistance. Approximately 75% failure in components or machine parts is due to wear. The present p... Wear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in which material is degraded with every cycle. Scientists are busy in improving the wear resistance. Approximately 75% failure in components or machine parts is due to wear.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experimentally the effect of orientation and normal load on alloy of copper and zinc, i.e. Brass, and calculates weight loss due to wear. To do so, a multi-orientational pin-on-disc apparatus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normal load 05-20 N, speed 2000 rpm.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th-increasing load weight loss increases at all angular positions. The loss in weight is maximum at zero degree (horizontal position) and minimum at ninety degree (vertical position) for a particular load. Maximum wear occurs when the test specimen is held at 0° angle and minimum wear occurs when the specimen is held at 90° angle for given applied load. The circumferential distance travel is constant for all positions and for all loads but still mass loss v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ASIVE wear BRASS GRINDING DISC mass Loss ORIENTATION
下载PDF
激光熔覆Fe06+(TiC/Mo)复合涂层硬度及耐磨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杨凯欣 孙文磊 +1 位作者 肖奇 陈子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3-399,共7页
为了提高石油钻杆材料42CrMo的硬度及耐磨性能,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不同质量分数(0,0.10,0.15,0.20)Fe06+TiC/Mo复合涂层。采用显微硬度仪器、扫描电镜、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显微硬度、耐磨性能、物相组成、磨损行为分析和实验验证,... 为了提高石油钻杆材料42CrMo的硬度及耐磨性能,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不同质量分数(0,0.10,0.15,0.20)Fe06+TiC/Mo复合涂层。采用显微硬度仪器、扫描电镜、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显微硬度、耐磨性能、物相组成、磨损行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的熔覆层主要由α-Fe、Cr-Fe以及(Fe、Ni)固溶体等相组成。结果表明,Fe06+TiC复合涂层硬度平均约1180 HV_(0.2),Fe06+Mo复合涂层硬度平均约893 HV_(0.2);Fe06+TiC复合涂层的磨损量平均约2.97 mg,Fe06熔覆层磨损量为7.8 mg,Fe06+Mo复合涂层的磨损量平均约2.67 mg;Fe06+TiC/Mo复合涂层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磨粒磨损为主,Fe06+0.2TiC熔覆层硬度最高,Fe06+0.2Mo熔覆层耐磨性能最好。该研究为提高42CrMo材料硬度及耐磨性能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耐磨性能 显微硬度 磨损行为 磨损量
下载PDF
水循环防冻下船舶压载舱内的冲蚀与传热模拟
14
作者 黄绍明 徐立 +1 位作者 丁正强 蔡唯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3年第6期1078-1082,共5页
以极地运输船为研究对象,借助CFD模拟软件建立压载舱物理模型,探究在压载舱入口流速为0.8~2.0 m/s、颗粒质量流量为0.3~1.0 kg/s时,舱内注入部分海水期间压载舱壁面受到的冲蚀磨损和舱内海水间的对流传热.结果表明:增加入口流速和颗粒... 以极地运输船为研究对象,借助CFD模拟软件建立压载舱物理模型,探究在压载舱入口流速为0.8~2.0 m/s、颗粒质量流量为0.3~1.0 kg/s时,舱内注入部分海水期间压载舱壁面受到的冲蚀磨损和舱内海水间的对流传热.结果表明:增加入口流速和颗粒质量流量都会加大对压载舱后舱壁处的冲蚀磨损和表面传热.而舱内整体的传热和压载水温度变化主要受进口流速的影响,进口流速越大,舱内海水传热增加,压载水温度随环境下降过程变缓;但进口颗粒质量流量的变化对压载水温度和箱内热流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载水 压排循环 颗粒质量流量 冲蚀磨损 热流密度
下载PDF
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毅鑫 曲广岩 +2 位作者 曲艳双 韩明轩 陈浩然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3年第4期55-57,67,共4页
为掌握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为其在航天领域内的推广应用提供帮助,开展复合材料摩擦性能试验的研究。准备酚醛树脂、合成材料、桐油、万能试验机、磨损试验机等材料与仪器,按照规范制备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选择弯曲强度、质... 为掌握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为其在航天领域内的推广应用提供帮助,开展复合材料摩擦性能试验的研究。准备酚醛树脂、合成材料、桐油、万能试验机、磨损试验机等材料与仪器,按照规范制备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选择弯曲强度、质量磨损率作为试验指标,经过测试后表明,在排除外界环境干扰的条件下,Cu粉末与酚醛树脂两者之间的相容性最好,即掺入Cu粉末的材料具有更高强度;掺入浓度为9%石墨粉末的复合材料的质量磨损率最小,摩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质量磨损率 弯曲强度
下载PDF
开放式微波致裂模拟节理岩体试验及辅助破岩评估
16
作者 郑彦龙 马中骏 +1 位作者 李建春 赵晓豹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8-1347,共10页
为研究开放式微波作用下节理岩体的破裂特征,并评估微波辅助悬臂掘进机的破岩效率,开展微波致裂模拟节理岩体试验。首先,利用9块尺寸为0.5 m×0.5 m×0.3 m(长×宽×厚)的闪长岩岩样垒成1.5 m×1.5 m×0.3 m(长... 为研究开放式微波作用下节理岩体的破裂特征,并评估微波辅助悬臂掘进机的破岩效率,开展微波致裂模拟节理岩体试验。首先,利用9块尺寸为0.5 m×0.5 m×0.3 m(长×宽×厚)的闪长岩岩样垒成1.5 m×1.5 m×0.3 m(长×宽×厚)的人造节理岩体,以模拟节理间距为0.5 m的岩石开挖面;然后,利用6 kW的工业微波系统及缩径介质填充天线对该节理岩体进行微波照射加热致裂试验,研究不同微波照射点间距(15 cm和20 cm)下岩体的破裂特征,分析节理与照射点间距对微波致裂的影响,测量微波处理后岩体的等效岩石质量指标(RQD)和磨蚀性指数(CAI);最后,基于Bilgin经验模型评估微波照射前后刀盘功率为200 kW的悬臂掘进机的破岩效率和刀具磨损变化。结果表明:1)2种照射点间距下,岩体的等效RQD从100降低到62和50,微波预处理可使悬臂掘进机在该闪长岩岩体中的破岩效率提高170%~280%;2)照射点间距为20 cm时,CAI从4.0减少到3.4,可使刀具损耗降低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微波 岩体 RQD 破岩效率 刀具损耗
下载PDF
SF_6断路器弧触头的关合侵蚀特性 被引量:24
17
作者 丁璨 原浠超 +3 位作者 李志兵 袁召 潘垣 何俊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28-3234,共7页
SF6断路器关合操作时产生的关合涌流对弧触头会造成严重的侵蚀。为了研究弧触头在关合情况下的侵蚀特性,设计了模拟的SF6断路器灭弧室,对CuW80弧触头进行了关合侵蚀实验。实验记录了每次的燃弧时间和电流峰值,并计算了100次实验后的质... SF6断路器关合操作时产生的关合涌流对弧触头会造成严重的侵蚀。为了研究弧触头在关合情况下的侵蚀特性,设计了模拟的SF6断路器灭弧室,对CuW80弧触头进行了关合侵蚀实验。实验记录了每次的燃弧时间和电流峰值,并计算了100次实验后的质量损失率。每20次关合实验后,拍摄触头表面照片,测量弧触头的接触电阻和工频耐压。最后分析了SF6断路器弧触头的关合侵蚀特性并探讨了侵蚀机理。认为在关合实验中弧触头的侵蚀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关合前预击穿电弧的烧蚀,一个是烧蚀后弧触头变软后的机械磨损,并且机械磨损的量占有相当的比例不可忽略。在电流峰值18 kA,燃弧时间<2 ms,机构速度7 m/s的情况下,机械磨损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大于1.0 mg/C,这也是关合情况下触头质量损失更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断路器 CuW80弧触头 关合侵蚀 预击穿电弧 机械磨损 质量损失
下载PDF
电流密度对CNTs-Ag-G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和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屹 凤仪 +2 位作者 王松林 张学斌 沈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8,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及其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磨损初期接触电压降较小,随着时间延长,接触电压降上升并趋于稳定;随着电流密度增加,发热量增大...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及其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磨损初期接触电压降较小,随着时间延长,接触电压降上升并趋于稳定;随着电流密度增加,发热量增大,粘着磨损加剧,接触表面的接触方式发生改变,导致收缩电阻和过渡电阻减小,接触电压降略有上升;磨损量随着电流密度增加急剧增大,但与传统电刷相比已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 电流密度 接触电压降 磨损量
下载PDF
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的电磨损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屹 凤仪 +2 位作者 王松林 张学斌 沈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6-210,217,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初压压力200 MPa,在H_2保护气氛下烧结并保温1h,复压压力400 MPa制得复合材料,研究电流密度(0~25 A/cm^2)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初压压力200 MPa,在H_2保护气氛下烧结并保温1h,复压压力400 MPa制得复合材料,研究电流密度(0~25 A/cm^2)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磨损过程中的发热量增大,粘着磨损加剧,润滑膜遭到破坏,导致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磨损量增大。比较正、负极电刷磨损量发现,接触表面理化反应和金属转移的存在,导致正刷磨损量大于负刷磨损量:正刷磨损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成倍增长,负刷磨损量与电流密度关系不明显,电流密度越大磨损极性的差异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 电流密度 摩擦因数 磨损量
下载PDF
不同摩擦条件下TC4钛合金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华锋 孙涛 李菊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0-43,共4页
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硬度仪等手段研究了摩擦副、载荷和旋转速度等摩擦条件下的钛合金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摩擦副、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大于旋转速度对其的影响;随着载荷的增加,磨痕宽度和磨痕深度均有所增加;... 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硬度仪等手段研究了摩擦副、载荷和旋转速度等摩擦条件下的钛合金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摩擦副、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大于旋转速度对其的影响;随着载荷的增加,磨痕宽度和磨痕深度均有所增加;在相同摩擦条件下,磨损量正比于载荷,且与陶瓷球配副时磨损量总高于与GCr15钢球配副时的磨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摩擦条件 摩擦系数 磨损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