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务微博圈群的构成与联动研究——以深圳山体滑坡事件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国华 方宏 +2 位作者 钟声扬 王戈 杨腾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100,12,共7页
[目的/意义]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务微博已逐渐自发结成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圈群,深入研究这一动态圈群构成与联动的特征规律,有助于提高政务微博信息公开、引导舆情的联动效应,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效能。[方法/过程]以深圳山体滑坡事... [目的/意义]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务微博已逐渐自发结成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圈群,深入研究这一动态圈群构成与联动的特征规律,有助于提高政务微博信息公开、引导舆情的联动效应,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效能。[方法/过程]以深圳山体滑坡事件为例,使用案例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联动圈群进行了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政务微博联动圈群的形成以问题为导向,构成多样;不同政务微博通过信源支持、互助传播、微型互动等联动形式结成圈群网络;联动圈群中政务微博间角色不同,群体联动效应的发挥有赖于核心成员作用,边缘成员的功能相对单一;政务微博在联动网络中核心地位的形成受其与事件关联的密切程度、自身日常运营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圈群 政务微博联动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对“微时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宪林 方立琴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77-280,共4页
微时代不仅带来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更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变化,将"微"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微观动态需求相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就业教育的开展,提高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助推大学生... 微时代不仅带来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更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变化,将"微"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微观动态需求相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就业教育的开展,提高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助推大学生实现个性化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过剩"与"短缺"的矛盾,提高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微群 大学生 就业教育
下载PDF
微博中网民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温岭杀医”事件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辛文娟 赖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66,155,共6页
对微博网民就2013年"浙江温岭杀医"事件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探讨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议题时群体极化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在微博环境中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能促发社会情绪的事件、网民群体协同... 对微博网民就2013年"浙江温岭杀医"事件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探讨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议题时群体极化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在微博环境中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能促发社会情绪的事件、网民群体协同和新媒体赋权都能促进群体极化的发展,而网民日益提升的网络素养和各部门对微博的规制可能减缓群体极化的走向,而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领袖的引导则影响结果不确定,可能转化为群体极化促进力或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极化 动力机制 新浪微博“温岭杀医”事件群体协同 新媒体赋权
下载PDF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研究——以微博网民讨论“浙江温岭杀医案”为例 被引量:34
4
作者 辛文娟 赖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2,共6页
以2013年引发新浪微博网民热议的"浙江温岭杀医案"为例,对网民就此事的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结合群体极化理论,探析网络舆情演化的生命周期和群体极化如何随网络舆情的演化而变,总结出群体极化在网络舆情不同发展过程中的存... 以2013年引发新浪微博网民热议的"浙江温岭杀医案"为例,对网民就此事的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结合群体极化理论,探析网络舆情演化的生命周期和群体极化如何随网络舆情的演化而变,总结出群体极化在网络舆情不同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同时,分析了影响网络舆情演化和群体极化变化的因素,并初步建立了一个模型来总结群体极化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演化 群体极化 新浪微博 浙江温岭杀医案
下载PDF
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春林 姜柳 +2 位作者 隆征帆 贾懿 周舒阳 《科技情报研究》 2020年第4期44-55,共12页
[目的/意义]识别出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快速了解、掌握微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做出防控处理。[方法/过程]首先,运用德尔菲法以及问卷调查方法,构建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DEMATEL方... [目的/意义]识别出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快速了解、掌握微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做出防控处理。[方法/过程]首先,运用德尔菲法以及问卷调查方法,构建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关联分析,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用敏感性分析法检验识别结果。[结果/结论]构建了影响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结合数据分析图,识别出影响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群体性事件 热度 影响因素 DEMATEL
下载PDF
读者阅读选择风向标:作家的“权力”——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关思雨 黄丽霞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8年第10期16-20,共5页
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新浪微博上作家"大V"的权力结构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当前时代的读者阅读风向以及作者的理念对读者阅读选择的影响,并简要地探讨了未来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思路。
关键词 阅读推广 社会网络分析 新浪微博 作家群体
下载PDF
网络圈层化、微博舆情传播与虚拟场域群体极化 被引量:24
7
作者 唐云锋 刘涛 王艳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84,159,共8页
当下,网络社交中的圈层化导致虚拟场域群体极化现象日趋突显。通过对网络圈层的形成过程与圈层特质分析发现,由于网络圈层主体的复杂性、圈层间群体的派别性、网络圈层技术的助推性以及网络圈层间文化的异质性,导致微博舆情传播中因圈... 当下,网络社交中的圈层化导致虚拟场域群体极化现象日趋突显。通过对网络圈层的形成过程与圈层特质分析发现,由于网络圈层主体的复杂性、圈层间群体的派别性、网络圈层技术的助推性以及网络圈层间文化的异质性,导致微博舆情传播中因圈层间主体观点相斥,在不同圈层的互动中产生冲突而形成群体极化。同时由于舆情主体圈层化、舆情传播的突发与裂变性以及传播平台间的共振性,微博舆情在虚拟场域中的群体极化容易与现实发生共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层化 微博舆情传播 虚拟场域 群体极化
下载PDF
9微米的壮阔乾坤——走过改革开放30年的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公司
8
作者 曾平 《玻璃纤维》 CAS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威玻集团从一家玻璃球老企业发展成中国玻纤池窑企业的不平凡历程。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分析了企业如何发挥优势积极应对,谋求危机后做大做强。
关键词 威玻集团 改革开放 玻璃纤维 金融危机
下载PDF
基于约束信息的微博用户划分
9
作者 王志凯 於跃成 +1 位作者 蔡莹 严长春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9年第11期2845-2849,共5页
针对微博用户群体难以区分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用户关系的弱约束K-means算法。借助于约束K-means聚类的思想,改进了度量微博用户之间关系的方式,设计了用户之间关系强弱的计算方法。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微博中存在的好友稀疏问题,论... 针对微博用户群体难以区分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用户关系的弱约束K-means算法。借助于约束K-means聚类的思想,改进了度量微博用户之间关系的方式,设计了用户之间关系强弱的计算方法。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微博中存在的好友稀疏问题,论文同时选取目标用户的好友及其好友的好友来改进聚类的划分效果。在新浪微博真实数据集上的一组实验表明,该算法相比于传统聚类算法,算法对于社交网络数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用户群体 约束聚类 用户划分
下载PDF
基于微博舆情分析的群体极化特征研究——以孙杨“穿衣门”事件为例
10
作者 陈新枫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第6期105-106,共2页
雅加达亚运会颁奖台上,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的"穿衣门"事件引发网民热议。文章基于对孙杨"穿衣门"事件的阶段微博数据分析,验证了两个假设:一是用户对孙杨"穿衣门"事件的讨论产生了群体极化现象;二是用户... 雅加达亚运会颁奖台上,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的"穿衣门"事件引发网民热议。文章基于对孙杨"穿衣门"事件的阶段微博数据分析,验证了两个假设:一是用户对孙杨"穿衣门"事件的讨论产生了群体极化现象;二是用户对孙杨"穿衣门"事件的讨论情绪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研究发现孙杨"穿衣门"事件的群体极化特征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短时间爆发;第二,用户判断非理性。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之后的舆论导向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舆情 群体极化 孙杨 亚运会
下载PDF
TPACK框架下《高级英语》课程微群与课堂混合教学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钟维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7,共6页
基于TPACK框架,本文利用微群与课堂混合教学的方式对英语师范生《高级英语》课程进行三轮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结果发现两个主要功能:1课堂与微群整合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增加技能;2用TPACK框架构建师范... 基于TPACK框架,本文利用微群与课堂混合教学的方式对英语师范生《高级英语》课程进行三轮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结果发现两个主要功能:1课堂与微群整合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增加技能;2用TPACK框架构建师范生的课程可以同时传授和练习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网络技术知识。研究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亟需第三方软件帮助实现教师对学生网络学习实效性的监测;微群与课堂的教学功能需要合理区分以有助于提升课程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微群 混合教学 《高级英语》
原文传递
基于微博数据的中国人群气温感知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翁慧娴 马廷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58-2070,共13页
极端气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对人群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深入理解人群对气温变化的感知特征有助于提高应对极端气温事件的预警、适应和管理水平。针对传统调查数据在样本量和覆盖度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使用基于微博的社交媒体数据来研... 极端气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对人群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深入理解人群对气温变化的感知特征有助于提高应对极端气温事件的预警、适应和管理水平。针对传统调查数据在样本量和覆盖度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使用基于微博的社交媒体数据来研究人群对气温感知的定量特征。研究通过建立气温关注度、敏感性和耐受性等指标,调查了中国2017年31个城市的人群对气温感知的空间格局变化与局部变异性,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群体对气温感知的差异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群对气温的感知表现出显著的纬度梯度规律性,纬度每下降1°,人群平均的热耐受性增强0.42 ℃,冷耐受性降低0.31℃,冷敏感性增强0.51;人群对气温的感知在不同季节、不同群体之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反季的异常气温更易引起人群对于气温变化的关注,青少年与女性群体对冷更为敏感;气温感知特征的区域差异性与气候分区紧密相关,温带地区的人群比热带显示出更强的热耐受性,而热带地区的人群具有更显著的气温敏感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理解大尺度上人群对气温变化感知的基本特征和分异规律提供新的规律发现与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人群感知 微博数据 时空分异 耐受性 敏感性 群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