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采灌均衡模拟的砂岩热储合理采灌井距计算方法
1
作者 段晓飞 康凤新 +4 位作者 吴晓华 王明珠 杨亚宾 战静华 陈京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为实现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需要明确不同采灌条件下合理的采灌井间距。为此,以鲁北馆陶组热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层状热储开发的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场耦合模拟软件建立了地热对井采灌井距计算器。通... 为实现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需要明确不同采灌条件下合理的采灌井间距。为此,以鲁北馆陶组热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层状热储开发的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场耦合模拟软件建立了地热对井采灌井距计算器。通过参数拟合及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而以软件APP编译功能为基础,以普通用户使用为导向,简化相关参数输入,建立了地热采灌井距计算APP。为适应实际生产需求,计算了不同采灌量条件下对应的合理采灌井距。计算结果表明:鲁北地区馆陶组热储采灌量分别为40,60,80,100 m^(3)/h时,不发生热突破的合理采灌井距分别为290,330,360,390 m。研究表明:(1)在鲁北层状传导型砂岩热储地区,对概念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靠,可以在该地区建立合理采灌井距计算APP;(2)水热数值模拟是合理采灌井距计算的有力手段,能够确定开采量、回灌量、回灌温度、采灌井距等地热开发利用工程的关键参数,有利于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热储 采灌工程 采灌井距 热突破 水热耦合模拟 APP
下载PDF
岩土分层对中深层U型对接井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小荣 李红岩 +9 位作者 任小庆 孙彩霞 卢星辰 刘林 吕强强 许勇 董文斌 王泽沐 王荣康 苗瑞灿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6期703-712,F0002,共11页
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出水温度高、取热能力大、井内流动阻力小,是理想的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形式。基于热阻串联理论,建立了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地下换热的分层解析计算模型,并采用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建立解析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关... 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出水温度高、取热能力大、井内流动阻力小,是理想的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形式。基于热阻串联理论,建立了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地下换热的分层解析计算模型,并采用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建立解析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关中盆地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地下3000 m以浅深度范围内的岩土导热系数和体积比热分层变化对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整个采暖期内出水温度和取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土导热系数分层对地下换热特性有较大影响,根据平均导热系数计算会高估井口出水温度和取热量,偏差值介于6%~15%;岩土体积比热分层对地下换热特性影响较小。在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的设计和传热性能分析中,应考虑地下分层的影响,建议分层数量不低于8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热 U型对接式换热井 传热性能 岩土分层 解析模型
下载PDF
热物性参数对水泥浆循环温度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郑睿 郭玉超 +2 位作者 张春晖 张华 王贵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7-792,共6页
在固井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水泥浆的安全泵入,需要确定合适的水泥浆稠化时间,水泥浆的循环温度是决定稠化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API规范中关于循环温度的计算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井筒条件的需求。因此,建立了一种非稳态流动传热模型... 在固井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水泥浆的安全泵入,需要确定合适的水泥浆稠化时间,水泥浆的循环温度是决定稠化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API规范中关于循环温度的计算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井筒条件的需求。因此,建立了一种非稳态流动传热模型,通过热物性参数测试,确定了钻井液、套管、岩石和水泥浆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实现了对固井注替过程中水泥浆温度场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提高水泥浆与隔离液等流体的导热系数会降低水泥浆的循环温度;降低套管与岩石的导热系数,水泥浆循环温变化范围在1℃以内。通过采集浙江油田与塔里木油田的固井温度数据发现,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差距在5℃以内,数据吻合度较高,模型较为准确。通过固井注替过程中水泥浆循环温度影响规律的研究,可为固井水泥浆体系性能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保障固井高效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温度场 非稳态流动传热模型 热物性参数
下载PDF
海上热采井完井封隔器卡瓦结构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月松 季正欣 +2 位作者 李良庆 陈学江 张清龙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8-574,共7页
为满足热采工艺要求,渤海油田稠油开发井普遍采用高钢级生产套管,现场作业中常出现完井封隔器坐封之后因悬挂力不足而定位失败的问题。为此,结合封隔器分瓣式楔形卡瓦结构特点,以卡瓦牙齿面与套管内壁全接触为设计依据,优化设计新型封... 为满足热采工艺要求,渤海油田稠油开发井普遍采用高钢级生产套管,现场作业中常出现完井封隔器坐封之后因悬挂力不足而定位失败的问题。为此,结合封隔器分瓣式楔形卡瓦结构特点,以卡瓦牙齿面与套管内壁全接触为设计依据,优化设计新型封隔器卡瓦,通过受力分析推导得出封隔器卡瓦咬入套管深度的理论计算模型,结合卡瓦咬入套管深度和卡瓦牙结构,得出新型封隔器卡瓦剪切强度的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法对设计卡瓦进行了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卡瓦外径、坐封力和套管钢级对卡瓦悬挂极限载荷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卡瓦外径是影响卡瓦悬挂力的主要因素,非同心全接触楔形卡瓦可以大幅提升卡瓦悬挂能力。室内测试表明,在坐封力350 kN情况下,新型封隔器卡瓦能够有效锚定TP125H钢级套管,满足现场工况要求,有望解决现场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热采井 封隔器 卡瓦外径 悬挂力 计算模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热力耦合下封隔器锚固失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怀亮 刘献博 +3 位作者 席岩 刘宇 李军 连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4,37,共9页
在深井、超深井中,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对封隔器的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基于能量守恒定律,考虑井筒-地层径向的温度传递过程,建立了井筒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模型;基于卡瓦有限元计算模型,明确了封隔器卡-套接触压力分布特征。... 在深井、超深井中,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对封隔器的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基于能量守恒定律,考虑井筒-地层径向的温度传递过程,建立了井筒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模型;基于卡瓦有限元计算模型,明确了封隔器卡-套接触压力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卡瓦牙齿与套管的接触压力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卡瓦倾角与卡瓦锥角是完井封隔器卡瓦结构设计的关键几何参数,卡瓦倾角对卡-套接触压力峰值影响变化幅值仅为1.65%,不同卡瓦倾角下卡瓦1~4号齿的卡-套接触压力变化幅值却高达22%,不同卡瓦锥角下卡-套接触压力峰值变化幅值高达27%,但卡瓦1~4号齿上的卡-套接触压力变化仅有8.5%。所得结论可为完井封隔器锚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封隔器 热力耦合 计算模型 锚固系统 卡-套接触压力 卡瓦几何参数
下载PDF
依据ISO 12835标准的热采井特殊螺纹的有限元建模分析
6
作者 刘洋 张伟 +1 位作者 柳玉伟 刘国平 《钢管》 CAS 2023年第4期59-64,共6页
提出了一种Φ177.80 mm×8.05 mm K55热采井特殊螺纹设计,依照ISO/PAS 12835标准对该特殊螺纹进行材料性能评估以及材料模型和结构模型下的有限元分析。其中分析材料性能得到的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点可作为数据输入到有... 提出了一种Φ177.80 mm×8.05 mm K55热采井特殊螺纹设计,依照ISO/PAS 12835标准对该特殊螺纹进行材料性能评估以及材料模型和结构模型下的有限元分析。其中分析材料性能得到的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点可作为数据输入到有限元软件中。采用有限元方法评估了接头在最佳上扣及温度循环条件下,不同结构公差的最差工况,材料性能变化对密封能力的影响,以及最后一次上扣扭矩要求。最后分析了特殊螺纹在温度载荷循环作用下结构的完整性。极限加载应力分析显示在整个温度加载循环条件下特殊螺纹未出现滑脱、颈缩、屈曲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螺纹 热采井 ISO 12835 有限元建模
下载PDF
基于时域积分的热式流量检测模型与FPGA实现
7
作者 林斯 魏勇 +2 位作者 魏宝军 刘杰 魏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88,共4页
国内现有的油井大多数为低渗透油井,具有高含水、低产液特征,对其进行流量测量一直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该问题,根据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原理,并充分考虑热惯性因素影响,建立了全域热量传递理论模型。利用Simulink对理论模型进行流... 国内现有的油井大多数为低渗透油井,具有高含水、低产液特征,对其进行流量测量一直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该问题,根据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原理,并充分考虑热惯性因素影响,建立了全域热量传递理论模型。利用Simulink对理论模型进行流量仿真验证。最后,研制了一种以FPGA为主控芯片的井下热式流量计,并开展了流量相关试验。数值模拟和试验数据表明:理论推导与试验数据呈极好的一致性,仪器在低流量条件下,检测精度达到1 m^(3)/d,且测量误差在-2%~+2%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惯性 低渗透油井 热式流量计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建模
下载PDF
中深层U型地热井取热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鲍玲玲 李俊岩 +4 位作者 郭海明 Niu Guo-Qing Wang Zhe Zhang Yao Wang Yu-Sen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385-396,668,669,共14页
为了解中深层U型地热井的取热性能,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建立的2500m深U型地热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中深层U型地热井传热的数学物理模型。模型考虑了当地岩土体地温梯度和岩性变化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模拟所得数据利用实际工程测量数... 为了解中深层U型地热井的取热性能,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建立的2500m深U型地热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中深层U型地热井传热的数学物理模型。模型考虑了当地岩土体地温梯度和岩性变化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模拟所得数据利用实际工程测量数据进行验证。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合理降低入口温度可以增加取热量,入口温度每降低1℃,地热井取热量增加约40kW。合理增加循环工质流速可以增加取热量,但取热量增量逐渐降低。本研究中,当采出井段保温长度保持定值时,采用导热系数为0.02W/(m·K)的保温材料地热井取热量和出口温度最大。同样,当选取保温材料一致时,地热井取热量和出口温度随保温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实际工程相比,井底取热管长度为1000m时,地热井取热量和出口温度分别增长122.32kW和1.56℃;当钻井深度为5000m时,地热井出口温度增长6.35℃。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降低入口温度,提升流速,增加井底取热管长度,增加钻井深度,增加采出井段保温长度和采用低导热系数保温材料,可以有效提升深U型地热井取热量和出口温度。研究结果可为中深层U型地热井井下换热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U型地热井 传热模型 数值模拟 地热井取热量 地热井出口温度
下载PDF
基于水热耦合模拟的油气区地热开发井网布局 被引量:13
9
作者 段忠丰 李福来 +2 位作者 巩亮 杨永红 李晓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6-162,共7页
我国不少含油气沉积盆地同时也赋存着大量的地热资源,探讨地热田不同开发情景下热储温压场的变化,对于确定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策略至关重要。为此,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东营城区地热田为例,综合各类地质、钻探和岩心资料,系统... 我国不少含油气沉积盆地同时也赋存着大量的地热资源,探讨地热田不同开发情景下热储温压场的变化,对于确定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策略至关重要。为此,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东营城区地热田为例,综合各类地质、钻探和岩心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储盖组合、地层热导率、温压场等地热地质特征,进而采用以Tough2为核心的Petrasim软件建立了地热田成因概念模型,研究了开采、回灌条件下热储的温压场响应,确定了采灌量等井网布局参数的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地热田最大开采量为63 m3/h,回灌量为32 m^3/h;②要实现100%回灌,需采取“一采两灌”的布井方式,最优采灌井距为400 m。结论认为:①合理的地热田概念模型是进行数值模拟的前提,油气田在长期的勘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地温和岩心测试数据资料,为正确认识油气区的地热资源分布和热储特征提供了数据支撑;②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是地热田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确定开采量、回灌量、采灌比、采灌井距等布井关键参数,有利于优化地热开发模式,进而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东营凹陷 地热田 井网布局 水热耦合模拟 可持续开发 采灌井距 地热地质模型
下载PDF
考虑热损失的稠油热采三区复合油藏试井模型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永良 贾永禄 +1 位作者 康毅力 余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常规的稠油热采复合油藏试井模型分析结果与实测曲线拟合效果不佳。因此,根据注蒸汽开采地层温度的分布特点,建立了考虑热损失的三区复合油藏试井模型,推导出了其在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获得了试井样板曲线,并讨论... 常规的稠油热采复合油藏试井模型分析结果与实测曲线拟合效果不佳。因此,根据注蒸汽开采地层温度的分布特点,建立了考虑热损失的三区复合油藏试井模型,推导出了其在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获得了试井样板曲线,并讨论了主要油藏地质和工程参数对样板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考虑热损失时,蒸汽区半径对典型曲线的影响很小,过渡区半径主要影响第三平台出现的时间,以及蒸汽区和过渡区半径的差值影响第二平台是否出现;蒸汽区与过渡区的导压系数比主要影响压力导数曲线第二平台之前是否出现波峰;蒸汽区与冷油区的导压系数比主要影响压力导数曲线第三平台之前是否出现波峰。基于热损失的稠油热采三区复合油藏试井分析明显改善了拟合程度,有助于稠油油藏的精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油藏 热采 试井 复合 模型 热损失
下载PDF
循环单井井管-井孔-含水层传热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倪龙 姜益强 +2 位作者 姚杨 马最良 李炳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8-1233,共6页
为了研究循环单井复杂的传热特性,依据能量守恒建立了循环单井井管-井孔-含水层耦合传热模型.并将井管壁和井孔壁的换热包含于控制方程中,便于含水层、井孔、井管温度场的整场求解;在含水层传热中,考虑了热弥散的影响.然后,对循环单井... 为了研究循环单井复杂的传热特性,依据能量守恒建立了循环单井井管-井孔-含水层耦合传热模型.并将井管壁和井孔壁的换热包含于控制方程中,便于含水层、井孔、井管温度场的整场求解;在含水层传热中,考虑了热弥散的影响.然后,对循环单井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过程显示出模型的输出对含水层渗透系数和热弥散度最为敏感,尤其是热弥散度,有无热弥散效应对模型的输出影响重大,应在模型中考虑热弥散效应.模拟结果表明,抽水温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误差在10%以内,也表明建立的循环单井井管-井孔-含水层传热模型是正确的,能够用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单井 数学模型 传热 热弥散
下载PDF
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吸汽能力模型 被引量:26
12
作者 陈德民 周金应 +2 位作者 李治平 谷丽冰 董志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前在利用水平井进行稠油注蒸汽热采时,都认为蒸汽在注入过程中是均匀扩散到地层中的,简单的利用Max-Langenheim公式计算加热区面积。通过对地层的吸汽能力进行研究,得出了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的吸汽能力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热传递的... 目前在利用水平井进行稠油注蒸汽热采时,都认为蒸汽在注入过程中是均匀扩散到地层中的,简单的利用Max-Langenheim公式计算加热区面积。通过对地层的吸汽能力进行研究,得出了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的吸汽能力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热传递的影响,还考虑了蒸汽内能和摩擦损失能量的影响,并利用该模型开发了一套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分析软件(HHTS)。用所开发的软件对辽河油田冷42块油藏进行了计算,为稠油热采和水平井热采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实际研究表明,蒸汽在注入过程中并不是均匀扩散到地层中,而是呈现某种数学分布,注汽速度与油藏参数、地层的吸汽能力和蒸汽的物性参数有关,即蒸汽的注入压力和注入流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变量,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平井 热采 吸汽能力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钻井过程中井壁热应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林 冯文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8-42,共5页
井壁热应力对于井壁稳定性、水力压裂、水泥环胶结强度、热采套管的损害等都有影响。文中根据热弹性力学理论,将地层假设成均匀连续弹性介质,推导建立了井壁热应力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井内流体流动和静止过程中井壁温度场的变化,采用... 井壁热应力对于井壁稳定性、水力压裂、水泥环胶结强度、热采套管的损害等都有影响。文中根据热弹性力学理论,将地层假设成均匀连续弹性介质,推导建立了井壁热应力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井内流体流动和静止过程中井壁温度场的变化,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出了井壁热应力的瞬态分布,包括井壁热应力随井深、径向距以及时间的变化。文中的理论模型和计算结果对于研究由于热应力引起的现场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 热应力 井壁 数值模拟 钻井过程 油井
下载PDF
无因次参数对稠油热采试井三区典型曲线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凌建军 黄鹂 胡建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23,共5页
根据稠油注汽井近井地带温度分布特点,建立三区热采试井的数学模型。目的研究无因次参数对稠油热采试井三区典型曲线的影响。结果流度比λ1主要影响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的相对高度;流度比λ2主要影响第三平台和第二平台的相对高度;... 根据稠油注汽井近井地带温度分布特点,建立三区热采试井的数学模型。目的研究无因次参数对稠油热采试井三区典型曲线的影响。结果流度比λ1主要影响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的相对高度;流度比λ2主要影响第三平台和第二平台的相对高度;扩散比η1主要影响第二平台之前是否出现波峰;扩散比η2主要影响第三平台之前是否出现波峰;无因次内区半径A1主要影响第一平台持续时间和第二平台出现的时间;无因次过渡区半径A2主要影响第二平台持续时间和第三平台出现的时间;CDe2s主要影响井筒储集引起的波峰和第一平台持续时间。结论无因次参数对三区典型曲线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试井 热力采油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井筒-地层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少华 李敬媛 李子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6-49,共4页
本文结合稠油热采方法,建立了井筒-地层动态温度场计算的简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关键词 热采 油井 温度场 数学模型 井筒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不同布井模式下地下温度场变化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淑秘 高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9-151,共3页
针对地下水源热泵抽水井与回灌井布局模式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通过建立地下水流与温度的耦合模型,从抽灌井布置间距及抽灌井数量角度模拟分析了不同布井模式下地下水温度的变化趋势和热贯通发生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同类井间距对热贯... 针对地下水源热泵抽水井与回灌井布局模式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通过建立地下水流与温度的耦合模型,从抽灌井布置间距及抽灌井数量角度模拟分析了不同布井模式下地下水温度的变化趋势和热贯通发生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同类井间距对热贯通影响不显著,抽灌井间距对抽水温度及热贯通时间影响较大;从热贯通发生时间来看,抽灌井数量越多热贯通发生的时间越延迟,但从温度偏离度角度分析,系统长期运行后抽灌井数量对抽水温度偏离度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布井模式 热贯通 地下水源热泵
下载PDF
井喷喷射火热辐射影响范围与模型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波 梁爽 +3 位作者 王鹏程 罗方伟 张绪亮 郑钰山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为了评价井喷事故时喷射火的风险,对比分析Flacs、Thornton模型和点源模型在不同泄漏速率、风速下喷射火热辐射强度计算结果,探讨在相同泄漏速率或相同风速下各模型之间的差异。根据塔里木某口油井的工况,分析在风速为7 m/s,泄漏速率分... 为了评价井喷事故时喷射火的风险,对比分析Flacs、Thornton模型和点源模型在不同泄漏速率、风速下喷射火热辐射强度计算结果,探讨在相同泄漏速率或相同风速下各模型之间的差异。根据塔里木某口油井的工况,分析在风速为7 m/s,泄漏速率分别为200,170,140,120,90 kg/s和在泄漏速率为140 kg/s时风速为12,7,3 m/s工况下热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变化,讨论热辐射强度的空间分布和安全距离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在相同工况相同距离处3种模型的热辐射强度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点源模型、Flacs和Thornton模型在相同位置处所计算的热辐射强度依次增大。由于Thornton模型中未包含修正系数,故通过对比分析结果为Thornton模型添加修正系数以应用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喷 喷射火 热辐射 Flacs Thornton模型
下载PDF
海上稠油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敬松 孙永涛 +3 位作者 宫汝祥 杨兵 姜杰 吴海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35-139,9,共5页
多元热流体吞吐是一种新型的海上稠油热采技术。提出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数学模型,对多元热流体吞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就产油曲线、温度、原油黏度及压力分布特征,与热水吞吐、蒸汽吞吐等开发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注入热... 多元热流体吞吐是一种新型的海上稠油热采技术。提出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数学模型,对多元热流体吞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就产油曲线、温度、原油黏度及压力分布特征,与热水吞吐、蒸汽吞吐等开发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注入热量、温度、速度和焖井时间均相同的条件下,多元热流体吞吐相对于热水吞吐和蒸汽吞吐的热波及区域大,保温保压效果好,原油降黏分布区域大、降低程度高,且具有更长的生产周期和累计产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稠油热采 多元热流体 吞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火烧油层注气井试井分析理论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代鑫 刘慧卿 +1 位作者 邵连鹏 刘小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4,共3页
为了监测火烧油层注气井的生产动态,提高火烧油层驱油技术实施的成功率,在火烧油层技术驱油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烧油层复合油藏模式,建立并求解了火烧油层注气井试井解释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火烧油层注气井试井压降曲线进行解释,并... 为了监测火烧油层注气井的生产动态,提高火烧油层驱油技术实施的成功率,在火烧油层技术驱油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烧油层复合油藏模式,建立并求解了火烧油层注气井试井解释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火烧油层注气井试井压降曲线进行解释,并求解流度比、扩散比以及各区的波及半径等参数。研究表明,火烧油层注气井试井典型曲线呈现3个“驼峰”和2个“驼谷”的特征,其中,无因次组合参数CDe2S主要影响典型曲线的早期特征;已燃区半径主要影响第1个“驼谷”的位置和第2个“驼峰”的持续时间,烧焦区半径主要影响第2个“驼峰”的峰值,热流体区半径主要影响第3个“驼峰”的位置;改变流度比主要影响各区过渡段的压力特征,各区流度比增大,在压力导数曲线上,其所对应的“驼谷”加深或“驼峰”的峰值增大,相比之下,改变扩散比对特征曲线的影响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采油 火烧油层 试井 典型曲线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热采井蒸汽吞吐过程形成的一界面微间隙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勇 练章华 +3 位作者 许树谦 宋朝晖 柳健 万教育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4,62,共4页
根据热采井套管柱的受力环境和注热模式,将研究的热采井套管柱力学模型划分为4个区段进行分析,即井口活动伸长段、低温区间隔伸长压缩活动段、封隔器活动段以及射孔段间隔伸长压缩活动段。针对不同的套管柱区段,建立了2种一界面微间隙... 根据热采井套管柱的受力环境和注热模式,将研究的热采井套管柱力学模型划分为4个区段进行分析,即井口活动伸长段、低温区间隔伸长压缩活动段、封隔器活动段以及射孔段间隔伸长压缩活动段。针对不同的套管柱区段,建立了2种一界面微间隙宽度数学模型。为了综合评价微间隙,将2种模型叠加后几何平均,得到综合评价水泥环微间隙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可以方便地计算不同区段的一界面微间隙宽度。这为准确的CBL/VDL测井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井 套管柱 力学模型 一界面 微间隙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