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maize sowing area changes on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from 2000 to 2010 in the West Liaohe Pla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Ling YANG Yan-zhao +1 位作者 FENG Zhi-ming ZHENG Ya-n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407-1416,共10页
The West Liaohe Plai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Inner Mongolia, known as the golden maize belt in China, where maize acreage has continued to rise in recent years. Water is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 for maize productio... The West Liaohe Plai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Inner Mongolia, known as the golden maize belt in China, where maize acreage has continued to rise in recent years. Water is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 for maize production in the reg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calculated the effect of maize sowing area changes on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West Liaohe Plain in 2000, 2005 and 2010,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Maize remote sensing classification was con- structed based on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atation index (MODIS NDVI) data. Then the maize sown area and water requirement and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were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effect of the maize sowing area changes on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West Liaohe Plain wa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in 2000, 2005, and 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ize sown areas rose from 2000 to 2010 and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West Liaohe Plain. Average per unit maize water deficit amount also increased in an uneven distribution, increasing from the south, east and north to the center and west of the West Liaohe Plain. The per unit area maize water deficit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10, and reached 266 mm in 2000, 272 mm in 2005 and 273 mm in 2010, respectively. and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water deficit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maize in the West Liaohe Plain was defined by a single peak curve. The maize water requirements increased with maize sowing area changes from 2000 to 2010, and the maize water requirements increased from 0.89 billion m3 in 2000 to 1.19 billion m3 in 2005, and 1.21 billion m3 in 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maize water requirement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west liaohe plain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中“三氮”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丽君 李旭光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通过测试地下水样品中“三氮”含量,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限值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区域;氨氮超标率10%,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区域.... 通过测试地下水样品中“三氮”含量,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限值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区域;氨氮超标率10%,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区域.地下水中Ⅰ、Ⅱ、Ⅲ类水质占比83%;Ⅳ及Ⅴ类水水质占比17%.地下水样品中“三氮”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及总致癌性风险指数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标准.整体上研究区“三氮”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三氮”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密集地区.健康风险评价可为地区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监控和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三氮 健康风险评价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失衡及其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
3
作者 郭晓东 刘强 +4 位作者 李文鹏 张慧荣 熊海钦 王长琪 陈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7,共11页
西辽河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生态环境脆弱。2004年以来农田灌溉用水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查明区域地下水失衡、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水位统测和长期监测,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水均衡分析、... 西辽河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生态环境脆弱。2004年以来农田灌溉用水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查明区域地下水失衡、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水位统测和长期监测,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水均衡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地下水水位变化贡献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区域地下水均衡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2020年地下水水位比2004年平均下降2.23 m,地下水储存量年均减少10.90×10^(8) m^(3);平原中部农业集中灌溉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尤其通辽科尔沁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最为明显;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贡献度为33%,科尔沁区超过50%;地下水水位下降区水位埋深从4.71 m下降至8.34 m,导致草地退化,面积减少,覆盖度下降;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为24.28×10^(8) m^(3)/a。用于农业灌溉的地下水开采量增大是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提出了提高节水灌溉能力,调整种植结构、引入外源水及压缩地下水开采量等综合治理建议。该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农业种植规划、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地下水水位 地下水开采 耕地 生态问题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下载PDF
辽河流域防洪现状及重难点问题解决思路
4
作者 林岚 尹雄锐 +2 位作者 陈娟 王维 魏超群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2期60-62,68,共4页
在客观全面评估辽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流域防洪情势变化,重点剖析西辽河流域防洪工程布局亟须优化调整、辽河干流洪水外排能力仍显不足、绕阳河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等流域防洪重难点问题,探究构建辽河流域防洪保安新... 在客观全面评估辽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流域防洪情势变化,重点剖析西辽河流域防洪工程布局亟须优化调整、辽河干流洪水外排能力仍显不足、绕阳河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等流域防洪重难点问题,探究构建辽河流域防洪保安新格局的规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 新形势 西辽河布局优化 恢复外辽河 绕阳河系统治理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区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5
作者 刘洪彬 王红红 +1 位作者 金子位 潘春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0-1431,共12页
探索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耕地保护的前提,分析下辽河平原区2000—2020年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可以为该地区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与防止耕地非农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 探索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耕地保护的前提,分析下辽河平原区2000—2020年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可以为该地区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与防止耕地非农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以下辽河平原区为研究区域,结合社会经济数据,运用ArcGIS 10.2空间叠加分析,计算耕地非农化面积,采用重心迁移模型、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下辽河平原区耕地非农化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并探讨其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下辽河平原区耕地非农化面积和非农化率呈现周期性波动,耕地非农化总面积为2201.52 km^(2),耕地非农化率为7.11%。2)在空间分布上,耕地非农化的重心主要从辽中区向东北方向迁移至于洪区,下辽河平原区耕地非农化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核密度最大值1657.3,主要在于洪区、浑南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附近;耕地非农化的次集中区域为新民市和昌图县,其核密度最大值分别为1033.18和1018.49。3)在驱动因素上,耕地非农化驱动因素影响依次为农业机械总动力>户籍人口>城镇人口>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GDP>粮食产量>第二产业增加值,交互作用探测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关系。综合来看,耕地非农化是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结果。鉴于此,本文建议通过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规模、挖掘农村居民点利用潜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治理耕地非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重心迁移模型 核密度分析 地理探测器 下辽河平原区
下载PDF
暗沟排盐对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荒地改良效果的研究
6
作者 胡玲玲 张万锋 +5 位作者 王伟 刘红霞 郭富强 张晶 丁奋谦 妥德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为探究暗沟排盐技术对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荒地改良效果的影响,在科左中旗胜利乡盐碱荒地,通过设置暗沟并应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暗沟间距分别设置5 m(L1)、10 m(L2)和15 m(L3),以及无暗沟(CK)处理,在此基础上施入脱硫石膏30 t/hm^(2),腐殖... 为探究暗沟排盐技术对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荒地改良效果的影响,在科左中旗胜利乡盐碱荒地,通过设置暗沟并应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暗沟间距分别设置5 m(L1)、10 m(L2)和15 m(L3),以及无暗沟(CK)处理,在此基础上施入脱硫石膏30 t/hm^(2),腐殖酸4.5 t/hm^(2)(F1)和9 t/hm^(2)(F2),共8个处理,对暗沟排盐工程结合化学改良措施对苏打盐碱荒地土壤的脱盐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暗沟排盐技术对降低苏打盐碱荒地的土壤盐分有显著效果,0~40 cm深度土壤全盐量平均降低1.74 g/kg,暗沟间距越小,脱盐效果越显著。此外,施入腐殖酸对降低土壤盐碱度也有显著影响,平均降低了5.7%,其中间距5 m,施用量4.5 t/hm^(2)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达到了8.2%。从试验结果来看,暗沟间距10 m和施用4.5 t/hm^(2)腐殖酸的组合是最佳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平原盐碱荒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苏打盐碱荒地 碱化度 全盐量 土壤改良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结构的分形分式与分期
7
作者 王馨悦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在史前考古中,房址作为一个可以长期保存的建筑,分为居住址、窑址、窖穴等。房址的研究对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西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居住址进行详细研究,以探寻在房屋建造... 在史前考古中,房址作为一个可以长期保存的建筑,分为居住址、窑址、窖穴等。房址的研究对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西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居住址进行详细研究,以探寻在房屋建造与居住过程中房址结构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形分式与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夏家店下层文化 居住址 分期 分形分式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区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塔娜 张超 +4 位作者 李雅剑 贾兴田 王琦 萨日娜 王丹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全株玉米青贮是反刍畜牧业中应用最广的粗饲料,全株玉米是“粮改饲”项目重点推广的种植作物。但青贮玉米单贮很难将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发挥到最佳水平。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既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拓宽青贮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全株玉米青贮是反刍畜牧业中应用最广的粗饲料,全株玉米是“粮改饲”项目重点推广的种植作物。但青贮玉米单贮很难将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发挥到最佳水平。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既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拓宽青贮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文章综述了玉米青贮的研究现状,全株玉米与豆科牧草、禾本科植物、饲草、农副产物混合青贮的作物种类和对发酵品质和营养指标的影响,全株玉米混贮的饲喂优势及制作关键点,为西辽河平原区全株玉米混贮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混合青贮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Grain Crops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被引量:3
9
作者 封志明 杨玲 杨艳昭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4年第3期244-252,共9页
Here,w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grain crops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Inner Mongolia,China,from 2000 to 2010 based on MODIS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NDVI ... Here,w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grain crops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Inner Mongolia,China,from 2000 to 2010 based on MODIS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NDVI time series information for the years 2000,2005 and 2010.Phenological calendars and a decisionmaking tree extraction model were also used to obtain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of spring maize,spring wheat and soybean.We found that in 2010,the sown area of the main grain crops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was 11 965.08km2,of which,the sown area for spring maize accounted for 92.28%and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region.Spring wheat accounted for 3.14% and was mainly in the middle reaches.Soybean accounted for 4.58% and was predominantly in the upper reaches.From 2000 to 2005,the sown area of these grain crops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grew by 29.77%,mainly in the lower reaches: spring maize grew by 38.99%,spring wheat by 39.04% and soybean by 21.27%.From 2005 to 2010,growth in the sown area of these crops was slow(5.18% growth) and mainl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basin.The sown area of spring maize increased,but decreased for both spring wheat and soyb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grain crop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MAIZE SOYBEAN wheat.
原文传递
秸秆深翻还田年限对西辽河平原连作玉米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镁琪 张玉芹 +7 位作者 杨恒山 邰继承 吴志宇 萨如拉 范秀艳 孟繁昊 王淼 李晓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157,共10页
探明秸秆深翻还田年限对西辽河平原连作玉米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持续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供理论指导。以玉米秸秆离田为对照(CK),基于细菌16S rD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持续秸秆还田2(SR2),5(SR5),10 a(SR10)... 探明秸秆深翻还田年限对西辽河平原连作玉米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持续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供理论指导。以玉米秸秆离田为对照(CK),基于细菌16S rD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持续秸秆还田2(SR2),5(SR5),10 a(SR10)玉米田0~20 cm和20~40 cm 2个土层有机质、氮素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R2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而SR5和SR10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不同秸秆还田年限下,土壤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且都有独有的OTU,其中SR10 OTU数目最多;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2个土层均为SR2与CK差异不显著,SR5和SR10显著增加,且SR10与CK差异最大;在门水平上共获得51个细菌类群,相对丰度>5%的细菌门包括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泉古菌门、绿弯菌门,且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随还田年限的增加而提升。RDA聚类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0~20 cm土层SR2与CK相似,SR5与SR10群落较为相似;20~40 cm土层,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各处理均与CK存在差异,SR2与SR5群落结构相似,SR10与SR5、SR2群落结构差异均较大。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细菌菌群均有影响,表现为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质>全氮。持续秸秆还田2 a的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持续秸秆还田5,10 a显著提高。综上,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在持续秸秆还田2 a 0~20 cm和20~40 cm土层均变化甚微,持续秸秆还田5,10 a后2个土层均显著增加;细菌群落结构0~20 cm土层持续秸秆还田2 a与CK相似,20~40 cm土层持续秸秆还田2,5,10 a均改变了细菌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秸秆还田年限 土壤细菌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Evaluation and Hotspots Identification of Shallow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Liaohe River Plain
11
作者 孙才志 陈相涛 陈雪姣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1期51-60,共10页
As a prerequisite for groundwater protection and contamination control,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con- tamination risk was the extension of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disaster theory and using shal... As a prerequisite for groundwater protection and contamination control,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con- tamination risk was the extension of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disaster theory and using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Liaohe River Plain as the study area, we buil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a contamination index model for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rinsic vulnerability, external stresses, and functional value. We used 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GIS) to calculate the value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otspots was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G index. Results show that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s above a mid-level risk in most of the study area. Areas with extreme high risk account for 37.86%, areas with high risk 32.47%, areas with moderate risk 12.07%, areas with light risk 3.17%, and areas with slight risk 14.43%. Hotspots areas are mainly located in central Shenyang City, northwest of Xinmin City, Beizhen City and Liaozhong County. Coldspots are mainly in Panjin City, Yingkou City, Dashiqiao City, Dawa County and Panshan County. The results refle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 in the study area and provide relative references for land use planning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Liaohe River Pl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reaches of the liaohe river plain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patial hotspot analysis
原文传递
西辽河上游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慧敏 赵宇 +1 位作者 付晓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8-961,共14页
西辽河上游是我国辽河流域的重要水源地,其生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下游流域生态安全和人类福祉。然而针对西辽河上游生境质量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ArcGIS软件、InVEST模型,定量分析了西辽河上游1980—2018年土地利用和生境... 西辽河上游是我国辽河流域的重要水源地,其生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下游流域生态安全和人类福祉。然而针对西辽河上游生境质量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ArcGIS软件、InVEST模型,定量分析了西辽河上游1980—2018年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西辽河上游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980—2018年,西辽河上游草地面积较1980年下降了21.93%,其中大部分转化为林地(7719.09 km^(2))、耕地(6014.90 km^(2))和裸地等(3025.71 km^(2))等,各斑块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增加;尽管研究期内,林地面积较基期大幅度提升了48.67%,但全区域平均生境质量指数由0.74下降到0.72。(2)该地区无论在区域本底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均对于西辽河上游的生境质量改善产生了积极作用,年均气温(0.218)、降水(0.229)、地区生产总值(0.850)和受教育程度(0.132)与生境质量指数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本地区城镇化速率(-1.137)、景观分离度指数(-0.532)和道路的扩张(-0.394)与生境质量指数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可见快速的城镇化所引起的人类活动加剧是导致区域生境质量的下降的重要诱因。本研究旨在为平衡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为以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为代表的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上游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演变 InVEST模型
下载PDF
大清河淀西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
13
作者 李巍 郭抒燕 +1 位作者 薛丽娟 丁晓梦 《海河水利》 2023年第10期83-86,93,共5页
分析了大清河淀西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组划分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结合地下水数值模型技术,利用优化的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建立地下水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以及长序列数值模型,通过模型的拟合验证确定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大清河淀西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组划分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结合地下水数值模型技术,利用优化的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建立地下水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以及长序列数值模型,通过模型的拟合验证确定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清河淀西平原地下水预测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流场变化趋势。从总体的预测结果来看,在南水北调压采方案实施后地下水环境得到了较好改善,有效地控制了现有降落漏斗的扩大和加深,对于缓解受水区的地下水亏损状况和平原区的地下水紧张局面、涵养和保护地下水资源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FLOW源程序优化 长序列地下水数值模型 大清河淀西平原 地下水涵养
下载PDF
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具的传入及影响
14
作者 王小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明清以来,大量农具传入西辽河地区,配合着当地传统农具,大面积荒地得到开垦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随着农业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农具传入西辽河地区的过程中,移民入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朝廷... 明清以来,大量农具传入西辽河地区,配合着当地传统农具,大面积荒地得到开垦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随着农业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农具传入西辽河地区的过程中,移民入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朝廷政策的推行,以及改良后的农具与农业技术的应用,使西辽河地区粮食产量颇丰,奠定了后世农业生产格局。农具的使用带来了经济效益,但由于过度垦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西辽河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西辽河地区 农具 发展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气候及水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杨恒山 刘江 梁怀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90,共7页
基于1951—2007年通辽、开鲁、扎鲁特3个气象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通辽市水文勘测局、水务局提供的有关水文资料,对西辽河平原水资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1—2007年间,西辽河平原降水量在周期变化中有减少的趋势,降水倾向率为-... 基于1951—2007年通辽、开鲁、扎鲁特3个气象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通辽市水文勘测局、水务局提供的有关水文资料,对西辽河平原水资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1—2007年间,西辽河平原降水量在周期变化中有减少的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3.2mm·(10a)-1,降水的不稳定性增加;西拉木伦等4条入境河流的径流量减少,2001—2007年的年均径流量仅为1990—1994年的22.8%;研究期间,西辽河径流量减少,断流日数增加,2001年以来断流至今;与1978年相比,2006年科尔沁区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增加了8.5倍,漏斗区面积增加了15.5倍;与1980年相比,2006年科尔沁区、开鲁县和奈曼旗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分别增加了3.76、2.77和1.93m;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区机电井数量持续增长,农业灌溉用水量波动上升,农业用水比例不同程度地下降.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是实现西辽河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径流量 地下水资源 农业用水量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降雨中氮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5
16
作者 宇万太 马强 +1 位作者 张璐 周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了解降雨中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2004—2006年下辽河平原连续3年定位收集的降雨观测资料与历史资料。结果表明:降雨中氮输入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最高,这主要与降雨量及空气中NH4+-N浓度变化有关;降雨中DON量与NO3--N含量相... 为了了解降雨中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2004—2006年下辽河平原连续3年定位收集的降雨观测资料与历史资料。结果表明:降雨中氮输入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最高,这主要与降雨量及空气中NH4+-N浓度变化有关;降雨中DON量与NO3--N含量相当,均接近24%,是雨水中氮的重要组分;与1985年相比,近3年降雨输入到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年氮通量已有较大提高,降雨较多的2005年输入的无机氮量更是20年前的2倍以上;2004—2006年随降雨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氮平均占可利用肥料氮的28.3%,对农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氮素 农田生态系统 下辽河平原
下载PDF
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 被引量:30
17
作者 韩茂莉 张一 +1 位作者 方晨 赵玉蕙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8-1128,1225,共12页
通过聚落环境选择重审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并提出重点环境整治地区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三次农业垦殖过程的研究,提出流域内聚落环境选择存在首选地与次属地的区别,从高程与地貌两项因素来看,400~6... 通过聚落环境选择重审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并提出重点环境整治地区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三次农业垦殖过程的研究,提出流域内聚落环境选择存在首选地与次属地的区别,从高程与地貌两项因素来看,400~600m等高区的坡地属于首选地,这里不仅是历次农业垦殖期人口主要迁入地,也是人类活动持续期较长的地带;400~600m等高区以外的区域多属次属地,二次移民是次属地农业垦殖的开端,这样的人口迁移现象在清代光绪年间后最为突出。西辽河流域的农业垦殖是以草地转为农田为主的环境变化过程,由于首选地与次属地之间的环境差异,次属地的农业开垦对环境带来的扰动更大,这里不仅成为环境问题的焦点,也是需要进行环境整治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以来 西辽河流域 聚落 人地关系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主要作物耗水量及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俊仕 边晓东 +1 位作者 付玉娟 秦炎宾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共4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单作物系数法,研究了西辽河平原不同典型年的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甜菜5种作物的耗水量及耗水规律,并分析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与作物耗水量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以一般年为例,...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单作物系数法,研究了西辽河平原不同典型年的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甜菜5种作物的耗水量及耗水规律,并分析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与作物耗水量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以一般年为例,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和甜菜的耗水量分别为501.01、427.68、464.76、443.10、500.22mm;干旱年份作物的耗水量较大,一般年次之,湿润年作物耗水量最小;作物在发育期和生育中期耗水量较大,为需水的关键时期;作物整个生育阶段有效降雨量总体上不能满足作物的耗水量,在干旱年、一般年、湿润年平均有效降雨量分别占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40%、50%、70%左右,对作物必须进行合理的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水量 耗水规律 有效降雨量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高氟地下水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左锐 谷鹏 +3 位作者 滕彦国 王强 王金生 王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以下辽河平原为研究区,共布设地下水取样点182个。样品组分分析显示区内局地氟离子超标现象严重。通过空间变异性分析,确定区内氟离子空间分布呈指数模型,受区域上中大尺度结构影响的变异较大,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通过水化学分析,区... 以下辽河平原为研究区,共布设地下水取样点182个。样品组分分析显示区内局地氟离子超标现象严重。通过空间变异性分析,确定区内氟离子空间分布呈指数模型,受区域上中大尺度结构影响的变异较大,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通过水化学分析,区内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弱碱性条件、高重碳酸根型地下水中,在平原区与铅离子不呈比例关系。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影响水化学类型的3个公因子,F1为蒸发浓缩因子,F2为p H及化肥污染因子,F3为重碳酸根及氟自然地质环境污染因子,分析确定区内高氟地下水的成因主要是平原区北部、大小凌河扇区富氟岩石的溶滤作用,通过迁移富集,在新民、凌海地区分布较高;蒸发浓缩及农业面源污染对高氟地下水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空间变异 因子分析 下辽河平原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0
20
作者 龙文华 陈鸿汉 +1 位作者 李志 潘洪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8-602,共5页
在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影响西辽河平原固有脆弱性的最主要的7个影响因子,利用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划分为14365个评价单元,运用基于DRASTIC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的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 在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影响西辽河平原固有脆弱性的最主要的7个影响因子,利用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划分为14365个评价单元,运用基于DRASTIC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的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绘制了脆弱性分布图。评价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脆弱性存在3个分区:大部分地区为地下水稍易污染区;南部的黄土地区为地下水稍难污染区;而西辽河和乌尔吉木伦河的中上游为地下水相对略易污染区。评价结果对该区地下水资源保护、防止地下水污染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DRASTIC方法 地下水脆弱性 G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