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风易俗与传统延续:20世纪30年代上海“集团结婚”仪式与婚礼服
1
作者 梁惠娥 丁乾琨 李冬蕾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上海开埠后社会风俗受西潮冲击,“文明结婚”兴起,西式婚礼服随之流行。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率先组织“集团结婚”,同时规定男子婚礼服款式为蓝袍和黑褂。本文针对集团结婚仪式中“新风”与“旧服”并存现象,探... 上海开埠后社会风俗受西潮冲击,“文明结婚”兴起,西式婚礼服随之流行。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率先组织“集团结婚”,同时规定男子婚礼服款式为蓝袍和黑褂。本文针对集团结婚仪式中“新风”与“旧服”并存现象,探讨其成因及意义,并考证目前尚不明确的女性婚礼服款式和色彩。研究认为集团结婚使民众的婚礼仪式由家族私密空间向社会公共空间转变,是上海婚俗进一步西化的体现;同时由于“国家在场”的影响,婚礼服中虽使用西式头纱,但主体仍为中国传统服饰,有效平衡了上海婚礼的国际性与本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上海 集团结婚 国家在场 西式婚仪 传统婚礼服
下载PDF
西方学位服形制演变历程及对中国学位服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琬婷 荣雪晨 王永进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8,共7页
西方学位服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发展过程中受到世俗服装和学位制度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制式与体系,并影响中国及其他国家学位服形制。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将西方学位服形制的演变历程分为中世纪、近世纪、近代和现代4个阶段,并... 西方学位服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发展过程中受到世俗服装和学位制度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制式与体系,并影响中国及其他国家学位服形制。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将西方学位服形制的演变历程分为中世纪、近世纪、近代和现代4个阶段,并归纳、分析与对比其各阶段的特征及对中国学位服的影响。研究认为,当下中国学位服在规范化、体系化、地域化和国际化上还有待完善,可以从品类构成、民族特色、功能需求和高校特色等方面建立中国学位服形制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学位服 宗教服装 形制演变 学位服体系
下载PDF
西周朝服制度研究
3
作者 骆浩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自周公制礼作乐起,中国古代文明全面进入礼制时代,冠服制度成为礼制物化的重要形式。西周朝服为《周礼》所载,与冕服相比,朝服兼具更多的行政功能和部分礼制功能。西周朝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冠服制度都有深远影响,但其在制度构... 自周公制礼作乐起,中国古代文明全面进入礼制时代,冠服制度成为礼制物化的重要形式。西周朝服为《周礼》所载,与冕服相比,朝服兼具更多的行政功能和部分礼制功能。西周朝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冠服制度都有深远影响,但其在制度构建理念、服饰应用上与后世不同,这是由西周独特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朝服 制度
下载PDF
《玲珑》杂志中西式连衣裙的着装特征
4
作者 陈曼玲 刘洪君 李斌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9-107,共9页
《玲珑》作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流行的女性时尚杂志,是民国时期西式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章针对民国时期《玲珑》杂志中西式连衣裙的款式、不同人群的穿着特征等问题,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图像分析法,结合20世纪30年代背景,探析民国时... 《玲珑》作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流行的女性时尚杂志,是民国时期西式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章针对民国时期《玲珑》杂志中西式连衣裙的款式、不同人群的穿着特征等问题,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图像分析法,结合20世纪30年代背景,探析民国时期《玲珑》杂志连衣裙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玲珑》杂志中西式连衣裙大致可分为纯西式连衣裙和改良连衣裙2种;从穿着场合上来看,西式连衣裙大致可分为日常连衣裙和礼服裙,日常连衣裙款式简洁、礼服裙则更加华美,两者在造型款式上的不同,满足了民国时期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中对连衣裙的多样化需求;随着西式连衣裙被女学生、女明星和社交名媛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国时期女性的着装方式,解放了女性的着装观念,对促进中国女性服装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杂志 西式连衣裙 女性着装观念 民国女装
下载PDF
唐代西域女装研究及对当代女装设计的思考——以新疆出土文物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红 闫文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4,共7页
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唐代西域女子服饰,以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俑、绢画、壁画上绘制的服饰为线索,探讨当时西域的服饰文化特色。通过对唐代女装造型款式、色彩、图案纹样的分析,发现由于当时西域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 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唐代西域女子服饰,以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俑、绢画、壁画上绘制的服饰为线索,探讨当时西域的服饰文化特色。通过对唐代女装造型款式、色彩、图案纹样的分析,发现由于当时西域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女性多戴帽,汉服与胡服兼容并收的服装风格,且女扮男装甚是盛行。襦裙装款式修身,高腰、阔领、多褶裥,回鹘装翻领、腰间系带。女子服装色彩艳丽,尤爱红色和对比色,图案多为花、草、虫、鱼等自然事物图。依据这些特征,提出了对现代女装设计与开发的一些思考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俑 绢画 女子服饰 西域 服装设计 唐代 新疆
下载PDF
从中西文化比较看服饰民族化与国际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祝蔚红 李超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12-14,共3页
从中西文化比较入手,论述了地域性服饰文化与世界性服饰潮流的关系,明确了国际服饰时尚潮流受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影响而呈现出大同的趋势,进一步阐明了民族传统服饰只有融入时代精神和体现现代生活方式,才可能为现代消费者所接受,并为服... 从中西文化比较入手,论述了地域性服饰文化与世界性服饰潮流的关系,明确了国际服饰时尚潮流受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影响而呈现出大同的趋势,进一步阐明了民族传统服饰只有融入时代精神和体现现代生活方式,才可能为现代消费者所接受,并为服饰的国际化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民族化 国际化 服饰文化 中国 西方国家
下载PDF
中西服装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屠恒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服装文化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的巫觋和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  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服装文化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的巫觋和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作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性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服装文化 比较研究 礼乐文化 单源性 多源性 人体艺术 巫觋 创新
下载PDF
从晚清《点石斋画报》透视19世纪末西洋女装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鸣阳 华雯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3-30,共8页
《点石斋画报》为晚清中国重要的石印画报,由上海《申报》附送,其中的西方女性形象特别引人注目。本文以《点石斋画报》西方女性的服饰为研究对象,借用服饰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分三个部分来解析。第一,概述分析《点石斋画报》中的西方... 《点石斋画报》为晚清中国重要的石印画报,由上海《申报》附送,其中的西方女性形象特别引人注目。本文以《点石斋画报》西方女性的服饰为研究对象,借用服饰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分三个部分来解析。第一,概述分析《点石斋画报》中的西方男性服饰及"巴斯尔"时期的西方女装发展背景,为之后研究1880-1900年之间的西方女性服饰提供参照物;第二,以服饰实物为主,研究当时西方女性服饰的实际发展状况;第三,从服饰的能指到所指,透过《点石斋画报》中描绘的西洋女装,解读出西方女性服饰作为交流的载体,对当时中国女性的着装、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女性意识等方面起到开化和启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西洋女装 19世纪末
下载PDF
敦煌石窟中沙州回鹘时期的回鹘服饰 被引量:3
9
作者 竺小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从沙州回鹘时期敦煌石窟的供养人衣冠服饰看,沙州回鹘供养人像与西域高昌回鹘供养人像相似,说明沙州回鹘与西域回鹘既有文化上交流的密切联系,又体现生活习俗上的相融;将回鹘民族的服饰与中原、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服饰相比较,又不难看... 从沙州回鹘时期敦煌石窟的供养人衣冠服饰看,沙州回鹘供养人像与西域高昌回鹘供养人像相似,说明沙州回鹘与西域回鹘既有文化上交流的密切联系,又体现生活习俗上的相融;将回鹘民族的服饰与中原、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服饰相比较,又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这说明了回鹘服饰与中原、中亚、西亚等地服饰的相互影响和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沙州回鹘 高昌回鹘 中原服饰 西域服饰
下载PDF
中外服装造型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雄彪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服饰文化和西方的服饰文化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二者无论是在文化深层心理、哲学思想、审美趋向、价值观方面,还是在服装的外部形态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分析不同时期的中外服装造型出发,揭示中西方...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服饰文化和西方的服饰文化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二者无论是在文化深层心理、哲学思想、审美趋向、价值观方面,还是在服装的外部形态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分析不同时期的中外服装造型出发,揭示中西方服装造型的特点以及中西方的哲学、美学和价值观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色 雕塑 绘画 生活方式 旗袍 西服
下载PDF
中山装和孙中山的服饰文化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竺小恩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5-29,共5页
中山装是孙中山创制的中式礼服,无论设计、制作还是审美理念都充分体现了中西服饰文化相融合的特征。中山装的产生除保护国货、符合国人穿着方式等因素外,还与孙中山本人的革命经历、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等密切相关。中山装是中国服装史... 中山装是孙中山创制的中式礼服,无论设计、制作还是审美理念都充分体现了中西服饰文化相融合的特征。中山装的产生除保护国货、符合国人穿着方式等因素外,还与孙中山本人的革命经历、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等密切相关。中山装是中国服装史上的一大创举,更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服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装 孙中山 创制 中西合璧 服饰文化观
下载PDF
罗振玉旧藏铜活字字钉观览记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德勇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8年第2期14-60,共47页
今年春季新发现的罗振玉旧藏铜活字字钉,对研究我国古代出版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受邀参加研究鉴定之目验,结合多年来对中国印刷史研究之所得,对这批铜活字字钉的年代起止做出判断,并以此为立足点上下求索,力图以小见大,在此基础上... 今年春季新发现的罗振玉旧藏铜活字字钉,对研究我国古代出版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受邀参加研究鉴定之目验,结合多年来对中国印刷史研究之所得,对这批铜活字字钉的年代起止做出判断,并以此为立足点上下求索,力图以小见大,在此基础上勾勒整个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不同阶段各自特点,廓清旧说中不确之处,为进一步准确把握和评价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活字 字钉 《梦溪笔谈》 王祯 敷料 西夏 木活字
下载PDF
西装时尚化趋势:一种产业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振乾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9-53,共5页
从人们着装观念的更新、传统西装的局限性以及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服装业的影响这三个维度探讨西装时尚化的缘由。在此基础上,对西装时尚化的要素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以期为大量当前面临出口转内销的中国西装企业在把握潮流上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西装时尚化 着装观念 设计文化
下载PDF
中医敷贴法联合西医内科基础疗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勇 冷阳 吴云来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2期2493-249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敷贴法联合西医内科基础疗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A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敷贴组,各42例。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敷贴法联合西医内科基础疗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A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敷贴组,各42例。常规西医治疗组采取内科基础治疗和西医药物治疗,中医敷贴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联合中医敷贴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情况、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敷贴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85.71%(36/42)比59.52%(25/42),P<0.05];中医敷贴组患者大便性状、肠鸣音、少尿以及腹痛的临床症状情况方面均优常规西医治疗组(P<0.05);中医敷贴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西医治疗组[(2.63±1.61)d比(3.79±1.43)d,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敷贴法联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医敷贴法 西医内科基础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试论婚礼服饰的变迁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莉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4-68,共5页
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年的封建制度而中国传统婚礼服,开始中西合璧以至于普遍西化。国人认识到西方文化的某些先进性,并重新审视自身,开始崇尚西洋文明。新青年追求自由自主的新式婚姻,人们抛弃的不单单是凤冠霞帔,而是陈腐的婚姻制度,接... 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年的封建制度而中国传统婚礼服,开始中西合璧以至于普遍西化。国人认识到西方文化的某些先进性,并重新审视自身,开始崇尚西洋文明。新青年追求自由自主的新式婚姻,人们抛弃的不单单是凤冠霞帔,而是陈腐的婚姻制度,接受的不单单是白色的婚纱,而是新思想,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尚西洋文明 新式婚姻 白色婚纱 新文化
下载PDF
改土归流对湘西苗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16
作者 段知力 《城市学刊》 2023年第4期81-86,共6页
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在长期的历史迁徙和生境适应中,苗族服饰不断演变发展。雍正四年,清王朝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对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土归流后,湘西苗族服饰从款式、面料、制... 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在长期的历史迁徙和生境适应中,苗族服饰不断演变发展。雍正四年,清王朝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对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土归流后,湘西苗族服饰从款式、面料、制作以及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变迁,这种变迁使得湘西苗族服饰更加实用,也更符合现代审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湘西苗族 服饰文化
下载PDF
黄连膏外敷预防医护人员面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芮 皮丽仙 徐业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黄连膏外敷预防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根据值班时间不同,将98例医护人员分为3组:对照组(n=28)、观察1组(n=28)和观察2组(n=42)。对照组医护人员按照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未给予预防压力性损伤措施;观察... 目的观察黄连膏外敷预防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根据值班时间不同,将98例医护人员分为3组:对照组(n=28)、观察1组(n=28)和观察2组(n=42)。对照组医护人员按照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未给予预防压力性损伤措施;观察1组使用泡沫敷料贴敷在面部受压部位;观察2组使用自制黄连膏涂抹面部受压部位。观察3组医护人员面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8(28.57%)例压力性损伤,观察1组发生2(7.14%)例,观察2组发生3(7.14%)例,观察1组和观察2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膏外敷面部受压部位能有效预防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且该方法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泡沫敷料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PDF
中西民族服饰设计文化差异性比较
18
作者 何宗文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I0004-I0006,共3页
中西民族服饰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从中西民族服饰设计发展文明系统、宇宙观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对二者加以比较和分析,试图从中找到双方的联系和差别,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有助于我们充分吸取中西服饰文化... 中西民族服饰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从中西民族服饰设计发展文明系统、宇宙观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对二者加以比较和分析,试图从中找到双方的联系和差别,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有助于我们充分吸取中西服饰文化中的设计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服饰 文化系统 宇宙观
下载PDF
中西刺绣文化在大湾区服饰艺术创新中的融合——以粤绣传承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秋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4-57,共4页
“粤绣”自明代就经由欧洲商舶远销欧洲,也因此粤绣的发展受到中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粤港澳大湾区服饰发展的新格局下,粤绣发展既要继承粤绣与西方刺绣之间的文化交流渊源,又要开创新视角、新方法,在粤港澳大湾区服饰艺术融合创新中... “粤绣”自明代就经由欧洲商舶远销欧洲,也因此粤绣的发展受到中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粤港澳大湾区服饰发展的新格局下,粤绣发展既要继承粤绣与西方刺绣之间的文化交流渊源,又要开创新视角、新方法,在粤港澳大湾区服饰艺术融合创新中的可推动粤绣服饰国际化、民族化发展,以融入当代服饰艺术发展的潮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湾区 中西刺绣文化 粤绣 融合创新 服饰设计
下载PDF
西周金文考释二则
20
作者 吴红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文在吸取前人说法的基础上,结合古文献的记载,从文字学角度对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二字重新进行考释;认为“■”■仍释为“雍”,但应指枲麻,是明确古代服饰“巿”的质地之词;“■”即古文献中的“裼”字,指裼衣。后者在... 本文在吸取前人说法的基础上,结合古文献的记载,从文字学角度对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二字重新进行考释;认为“■”■仍释为“雍”,但应指枲麻,是明确古代服饰“巿”的质地之词;“■”即古文献中的“裼”字,指裼衣。后者在金文记载的服饰中为首见。此外,本文还对这些服饰所涉及的西周社会制度略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服饰 赤雍市 雍市 裼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