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 in Grain-Size Composition of Lignite under Cyclic Freezing-Thawing and Wetting-Drying
1
作者 Natalia S. Batugina Vladislav I. Fedorov 《Natural Resources》 2024年第1期17-27,共11页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hange in grain-size composition of lignite under cyclic freezing-thawing (FTC) and wetting-drying (WDC). The article shows tha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s the lignites can be subjected to...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hange in grain-size composition of lignite under cyclic freezing-thawing (FTC) and wetting-drying (WDC). The article shows tha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s the lignites can be subjected to repeated freezing-thawing and wetting-drying, which determines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ing their grain-siz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cyclic freezing-thawing (FTC) and wetting-drying (WDC) on the quality indicators of lignit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ir granulometric (fractional) composition has been studied. Freezing-thawing cycle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FTC): minimum exposure temperature: -20°C;maximum: +5°C;relative humidity: 30%;number of processing cycles: 3. Wetting-drying cycles are as follows (WDC): drying temperatures are +20, +40, +60, +80°C, drying time 90 minutes, the coals are further subjected to rain (soaking) for a period of water saturation to humidity of 30% - 40% and dry again. The number of wetting-drying cycles is 3 times. The tests have revealed the destructive effects of FTC and WDC on the samples of lower metamorphic grade coal, and the cycles of wet-dry lead to the much higher yield of fine sizes (-6+0;-13+0 mm) than the cycles of freeze-thaw.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yield of fines depends on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coal disintegration proceeds more intensively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of dr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NITE Freezing-Thawing Cycle wetting-Drying Cycle Grain Size Composition Dust Coal Storage loss Quality
下载PDF
水位升降过程中细粒流失促进堆石料湿化变形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刚 任恒萱 +2 位作者 金伟 乐建华 黄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8-436,共9页
堆石料在周期性水位循环升降作用下会产生细粒流失现象,从而加剧堆石料的湿化变形。以某发生显著后期变形的心墙堆石坝的上游堆石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侧限压缩潜蚀试验装置,针对连续和间断两种颗粒级配的试样,对比开展了恒定水位和升降水... 堆石料在周期性水位循环升降作用下会产生细粒流失现象,从而加剧堆石料的湿化变形。以某发生显著后期变形的心墙堆石坝的上游堆石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侧限压缩潜蚀试验装置,针对连续和间断两种颗粒级配的试样,对比开展了恒定水位和升降水位条件下的单轴固结湿化变形试验,得到了轴向应变和细粒流失量的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证实,周期性水位升降引起的细粒流失会促进湿化变形的发展,其影响程度与颗粒级配、竖向压力、水位升降速率及初始含水率有关。连续级配试样的内部稳定性优于间断级配试样,细粒流失量更少,因此提高堆石料级配的连续性会降低细粒流失对湿化变形的促进作用。增大竖向压力会提高堆石料内部颗粒间约束力,降低细粒流失量,从而降低细粒流失对湿化变形的促进作用。水位升降速率的提高会增大水对颗粒的渗透力,从而增大细粒流失量,加大湿化变形。增大初始含水率会提高堆石料的压实性,颗粒排列更紧密,细粒流失困难,降低了细粒流失对湿化变形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堆石料 湿化变形 细粒流失 周期性水位升降
下载PDF
铁尾矿混凝土力学性质及耐久性
3
作者 龚新亚 刘颖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铁尾矿混凝土在受硫酸钠溶液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开展了受硫酸钠溶液侵蚀混凝土的抗压实验、抗氯离子侵蚀实验、抗冻实验和水化特性实验,分析不同铁尾矿掺量、干湿循环次数、...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铁尾矿混凝土在受硫酸钠溶液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开展了受硫酸钠溶液侵蚀混凝土的抗压实验、抗氯离子侵蚀实验、抗冻实验和水化特性实验,分析不同铁尾矿掺量、干湿循环次数、溶液浓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质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尾矿掺量为30%、干湿循环次数为60次和硫酸钠浓度为5%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较小而抗压强度耐腐蚀系数较大。随着铁尾矿掺量的不断增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抗冻性能越好,水化反应放热量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铁尾矿 干湿循环次数 质量损失率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水化反应
下载PDF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固化黄河泥沙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钰轲 陈浩 +3 位作者 宋迎宾 王振海 钟燕辉 张蓓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填筑用土需求剧增。黄河泥沙作为填筑材料的可行性已被证实,但其在多雨地区的服役性能需要改善,探索一种生态、高效的泥沙加固方法提高其水稳定性十分关键。本文基于酶诱导碳酸钙...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填筑用土需求剧增。黄河泥沙作为填筑材料的可行性已被证实,但其在多雨地区的服役性能需要改善,探索一种生态、高效的泥沙加固方法提高其水稳定性十分关键。本文基于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固化黄河泥沙的方法,分别开展了常规浸水条件和干湿循环条件下固化黄河泥沙的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了浸水后试样的质量损失及强度折损情况,分析了干湿循环对固化后黄河泥沙试样强度软化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EICP技术固化的黄河泥沙试样浸水崩解过程相比原状试样更加缓慢;胶结液浓度1.5 mol/L的黄河泥沙试样长期(56 d)浸水后,几乎保持完整,质量损失率仅为6.36%,强度折损率仅为6.21%;10次干湿循环后,不同胶结液浓度处理后的黄河泥沙试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颗粒松散和脱落现象,胶结液浓度1.5 mol/L、灌浆10次的黄河泥沙试样的抗压强度损失仅为9.96%,抗干湿循环能力最强。利用EICP技术可以有效的固化黄河泥沙并提升其水稳定性,这对推进黄河泥沙的资源化利用进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EICP 干湿循环 质量损失 强度损失 软化系数
下载PDF
国产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BF2055M配方与性能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王妮妮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1-24,共4页
本文以国产官能溶聚丁苯橡胶化SSBR BF2055M为基础胶开展了应用配方研究,并考察了配方与加工能耗、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动态性能等的关联关系。分别引入20份BR、NR、SBR作为复配胶,选用白炭黑作为补强材料,获得FBR、FNR、FSBR三种复合... 本文以国产官能溶聚丁苯橡胶化SSBR BF2055M为基础胶开展了应用配方研究,并考察了配方与加工能耗、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动态性能等的关联关系。分别引入20份BR、NR、SBR作为复配胶,选用白炭黑作为补强材料,获得FBR、FNR、FSBR三种复合材料,结果表明,FNR混炼能耗低、加工性能好,FBR耐磨性好、滚动损失小、燃油经济性优异,FSBR湿牵引与湿操纵性能突出;本文还研究了高、低填充体系两个配方,研究数据表明,高填充体系的能耗高、滚动阻力差、抗湿滑性和抓地性好,低填充体系的加工性能好、滚动损失小。综合来看,设计的五个配方各有优势,均可用于绿色轮胎胎面胶中,可根据应用需求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BR 配方研究 加工能耗 滚动损失 牵引与湿操控性能
下载PDF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节水方案的数值研究
6
作者 杨岑 宋小军 +3 位作者 赵顺安 李陆军 宋志勇 黄春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6,共9页
为降低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耗水量,本文采用一种可用于回收其蒸发损失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节水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空气运动控制方程和水蒸气冷凝模型,建立了用于分析空气冷凝器节水特性的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 为降低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耗水量,本文采用一种可用于回收其蒸发损失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节水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空气运动控制方程和水蒸气冷凝模型,建立了用于分析空气冷凝器节水特性的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冷却空气流速、空气冷凝器的结构尺寸和材质等因素对该冷凝器节水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冷凝器的单位面积节水量随着冷却空气流速以及冷凝器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冷凝器长度和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空气冷凝器的材质和壁厚对其单位面积节水量没有显著影响,空气冷凝器可采用重量轻和成本低的薄壁PVC来加工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冷却塔 蒸发损失 空气冷凝器 单位面积节水量 水蒸气冷凝
下载PDF
硫酸盐环境下MKPC浆体干湿循环制度设计及性能评价
7
作者 李涛 何昱龙 +4 位作者 胡夏闽 侯宇颖 吴嵌嵌 彭思远 杨建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评价硫酸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根据GB/T 3810.3—2016测试方法,通过真空保水和不同温度的真空烘干试验,设计出适用于MKPC浆体试件的干湿制度。遵循设计的干湿制度,测试MKPC试件在硫酸盐... 为评价硫酸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根据GB/T 3810.3—2016测试方法,通过真空保水和不同温度的真空烘干试验,设计出适用于MKPC浆体试件的干湿制度。遵循设计的干湿制度,测试MKPC试件在硫酸盐环境下进行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和全浸泡不同龄期的质量损失、强度变化。试验结果如下:经过反复试验,以相邻两次质量变化率<0.1%为标准,设计出MKPC试件1个干湿循环周期为72 h。MKPC试件在5%Na_(2)SO_(4)溶液干湿循环120次后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较未干湿循环试件的强度分别下降24.44%、18.63%,质量损失为4.12%;在5%Na_(2)SO_(4)溶液浸泡360 d后,MKPC试件的抗折强度较未浸泡的强度下降1.23%,抗压强度较未浸泡的试件强度增加1.11%,质量损失为1.54%。因此,MKPC试件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对抗折强度变化和质量损失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 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强度 质量损失
下载PDF
外加剂对湿拌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李殿权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10期82-85,共4页
研究了引气剂、保水剂、稳泡剂和超缓释剂对湿拌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引气剂掺量超过饱和点后对湿拌砂浆的24 h工作性能影响较小,同时引气剂种类会显著影响湿拌砂浆的初始及24 h工作性能;保水剂仅影响湿拌砂浆的分层度和保... 研究了引气剂、保水剂、稳泡剂和超缓释剂对湿拌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引气剂掺量超过饱和点后对湿拌砂浆的24 h工作性能影响较小,同时引气剂种类会显著影响湿拌砂浆的初始及24 h工作性能;保水剂仅影响湿拌砂浆的分层度和保水率;稳泡剂掺量超过0.5%时,显著改善了湿拌砂浆的24 h工作性能,当稳泡剂掺量为0.9%时,湿拌砂浆的24 h稠度损失率仅7.8%;随着超缓释剂掺量的增加,湿拌砂浆的24 h工作性能不断增加,当其掺量达到2.5%时,湿拌砂浆的各项24 h指标均与初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拌砂浆 工作性能 工作性能损失 外加剂
下载PDF
Using Tallquist Haemoglobin Scale for Estimating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Liposuction
9
作者 Ahmed Abdelmoez Alsayed 《Modern Plastic Surgery》 2020年第2期17-22,共6页
Introductio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remains as a concern for all surgeons. Proper estimati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s critical and can be challenging, especially if the blood is mixed with other fluids such... Introductio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remains as a concern for all surgeons. Proper estimati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s critical and can be challenging, especially if the blood is mixed with other fluids such as tumescent fluid in liposuction cases. In such cases, proper estimati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ill lead to fewer mistakes in fluid resuscitation. In this article, Tallquist Haemoglobin Scale was tried to estimat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liposuction. Objectives: Proper estimati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liposuction cases. Method: Tallquist Haemoglobin Scale will be tried to estimate the approximat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liposuction cases using a mathematical formula that considers total fluid loss, patient’s preoperative haemoglobin and the reading from Tallquist kit. Results: Tallquist Haemoglobin Scal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valid method for proper estimati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liposuction cases, the thing that will lead to correct fluid resuscitation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Proper estimati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leads to fewer mistakes in fluid resuscitation and fewer related complications of under or overcorrection. Tallquist Haemoglobin scale is a trusted, cheap and fast method for proper estimati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liposuction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lquist HAEMOGLOBIN SCALE BLOOD loss Super wet LIPOSUCTION Tumescent Fluid RESUSCITATION
下载PDF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节水方案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岑 宋小军 +3 位作者 赵顺安 李陆军 宋志勇 黄春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7-564,共8页
由于塔内空气与循环冷却水间蒸发换热产生的水损,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耗水是火电厂的主要用水量,因此研究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节水方案,促进火电行业节水改造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本文通过搭建热态模型试验平台,研究了水冷型冷凝锥... 由于塔内空气与循环冷却水间蒸发换热产生的水损,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耗水是火电厂的主要用水量,因此研究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节水方案,促进火电行业节水改造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本文通过搭建热态模型试验平台,研究了水冷型冷凝锥体、气冷型冷凝锥体和空气冷凝器三种节水方案的原理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节水方案均可回收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蒸发损失;增大冷凝体表面积可提高节水方案的节水特性;相比于冷凝锥体,空气冷凝器具有更大的冷凝面积,能够更有效地回收蒸发损失,故具有更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冷却塔 蒸发损失 冷凝锥体 空气冷凝器 水蒸气冷凝
下载PDF
改性碳纳米管对填充热解炭黑的SSBR/NR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保平 李志成 +1 位作者 白艳英 肖建斌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8,共6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酸化处理碳纳米管(CNTs),经工艺法改性制甲基丙烯酸锌(ZDMA)@CNTs,研究了CNTs和ZDMA@CNTs对溶聚丁苯橡胶/天然橡胶(SSBR/NR)并用胶补强填充作用的差别;对比研究了不同牌号SSBR2557和SSBR2438所制备的SSBR/NR并用胶的性能... 采用甲基丙烯酸酸化处理碳纳米管(CNTs),经工艺法改性制甲基丙烯酸锌(ZDMA)@CNTs,研究了CNTs和ZDMA@CNTs对溶聚丁苯橡胶/天然橡胶(SSBR/NR)并用胶补强填充作用的差别;对比研究了不同牌号SSBR2557和SSBR2438所制备的SSBR/NR并用胶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CNTs,工艺法改性得到ZDMA@CNTs对胶料的补强作用更好,有效提高了胶料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胶料的电导率增大。相比于SSBR2557/NR,SSBR2438/NR并用胶邵尔A硬度较大,在0℃和25℃下的损耗因子(tan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热裂解炭黑 碳纳米管 抗湿滑性 损耗因子 电导率
下载PDF
生物炭处理下干湿交替灌溉稻田活性氮气体排放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宏远 陈涛涛 +3 位作者 张琬婷 于建明 迟道才 孟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6-85,共10页
干湿交替灌溉具有节水稳产等优势,但也存在促进NH_(3)挥发和增加N_(2)O排放的风险。而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蓄水保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正效应。为探究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稻田活性氮气体排放(主要为NH_(3)和N_(2)O)对添加生物炭... 干湿交替灌溉具有节水稳产等优势,但也存在促进NH_(3)挥发和增加N_(2)O排放的风险。而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蓄水保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正效应。为探究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稻田活性氮气体排放(主要为NH_(3)和N_(2)O)对添加生物炭的响应机制,设置不同灌溉模式(淹灌和干湿交替灌溉)和生物炭用量(0和20 t/hm^(2))2个因素4个处理,通过2020和2021年大田原位试验,对稻田土壤环境、NH3挥发、N_(2)O排放、植物氮素吸收和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 a间,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却显著增加了NH3挥发(仅2020年)和N_(2)O排放(P<0.05),增幅分别达到8.9%和105.0%~115.0%;而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了NH_(3)挥发(8.7%~20.5%)和N_(2)O排放(21.6%~24.2%)(P<0.05),减少9.0%~20.6%的活性氮气体排放(P<0.05)。较之无炭常规淹灌对照处理,干湿交替灌溉结合生物炭处理,可在实现增产0.2%~12.5%的同时,降低活性氮气体排放6.1%~11.7%。干湿交替灌溉促进N_(2)O排放的主要原因是频繁灌水-落干条件下稻田土壤NO_(3)^(−)-N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而生物炭增产降氨的主要原因是无机氮固持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进而降低了NH3挥发损失,增加了水稻氮素吸收,最终实现增产。研究揭示了生物炭在干湿交替稻田的应用潜力,为实现稻田节水增产,增汇减排及降低活性氮排放带来的环境代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炭 NH3挥发 N2O排放 活性氮排放 干湿交替灌溉
下载PDF
挤压脱水机在厨余垃圾预处理系统中的最佳工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贞 吴旭辉 +2 位作者 刘军成 费林海 朱日岑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9期76-77,108,共3页
挤压脱水机在处理厨余垃圾时,通过调整挤压脱水机的工作压力变化研究对厨余垃圾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挤压脱水机在处理厨余垃圾时的合理压力为0.4~0.5MPa。
关键词 湿重减重率 有机质回收率 有机质损失率
下载PDF
一种低密度钻井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海峰 曾佳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667-2670,共4页
为了防止钻井液漏失以及保护油气藏,以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为原料制备一种高性能可膨胀聚合物微球,并作为减轻剂应用于水基钻井液中。实验表明:室内制备的可膨胀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其外观上未出现... 为了防止钻井液漏失以及保护油气藏,以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为原料制备一种高性能可膨胀聚合物微球,并作为减轻剂应用于水基钻井液中。实验表明:室内制备的可膨胀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其外观上未出现聚合物碎屑,直径较为集中,其粒径在30~40μm。通过优选增黏剂、降滤失剂和润湿分散剂形成一套低密度钻井液体系,使可膨胀聚合物微球稳定地分散在钻井液中,该体系长时间静置后或热滚后仍具有良好的流变性且滤失量低,避免低密度钻井液井底当量循环密度(ECD值)增大,有效控制钻井过程中井漏的发生,有利于储层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低密度钻井液 润湿分散剂 稳定性能 降滤失剂
下载PDF
湿法工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素损失率和混合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琳瑶 储小军 +3 位作者 华家才 高超 康巧娟 郑华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5期7-11,共5页
湿法工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过程要经过多道加热工序,这些加热工序会对营养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混合均匀性是衡量混合工序效果的重要指标,它用于衡量各营养素指标是否均匀分散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设计时,要将... 湿法工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过程要经过多道加热工序,这些加热工序会对营养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混合均匀性是衡量混合工序效果的重要指标,它用于衡量各营养素指标是否均匀分散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设计时,要将营养素生产加工损失率和混合均匀性考虑在内,以保障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湿法工艺营养素损失率及混合均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法工艺中损失最明显的是维生素,VA、VB1、VB12和VC发生明显损失,损失率分别为19.2%、20.4%、33.9%和20.3%,其他维生素未发生明显损失;矿物质在湿法工艺中相对稳定,肌醇、牛磺酸和低聚半乳糖在湿法工艺中未发生明显损失;VB1的混合均匀度小于95%,其他营养素的混合均匀度均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工艺 配方乳粉 营养素 损失率 混合均匀性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
16
作者 邓秋宏 李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58-164,共7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壤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采用自制装置模拟稻田,测定土壤施入尿素后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稻田氨挥发量以及土壤、淋溶液中NH_(4)^(+)-N浓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壤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采用自制装置模拟稻田,测定土壤施入尿素后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稻田氨挥发量以及土壤、淋溶液中NH_(4)^(+)-N浓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以淋溶途径损失的NH_(4)^(+)-N量约为湿润灌溉方式下的2.7倍;湿润灌溉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以氨挥发、硝化反应途径损失的NH_(4)^(+)-N量分别约为常规淹灌方式下的16.5倍和2.02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NH_(4)^(+)-N主要以淋溶途径进行迁移转化;湿润灌溉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NH_(4)^(+)-N的迁移转化途径主要为氨挥发.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NH_(4)^(+)-N的迁移转化途径可为合理灌溉及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淹灌 湿润灌溉 NH_(4)^(+)-N损失 迁移转化
下载PDF
发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现状与优化措施分析
17
作者 史圯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阐述火电厂动力工程现状,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措施,包括科学运用重热现象、减少湿汽的损失、提升节流调节的可能性、采用新技术来优化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动力工程 重热现象 湿汽损失 节流调节
下载PDF
航空高速湿转子发电机油摩损耗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赵明胤 赵博 +2 位作者 鲁炳林 杨鹏 刘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68-175,共8页
航空高速湿转子发电机油摩损耗比重较大,油摩损耗相关因素分析对整机效率优化极为重要。以一台额定转速为30000 r/min的航空高速湿转子发电机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定转子气隙内三维流场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与解析计算横向... 航空高速湿转子发电机油摩损耗比重较大,油摩损耗相关因素分析对整机效率优化极为重要。以一台额定转速为30000 r/min的航空高速湿转子发电机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定转子气隙内三维流场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与解析计算横向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同时,以数值计算为基础,分析转子速度、航空煤油工作温度、定转子气隙长度、定子槽口尺寸、转子外圆粗糙高度和定转子偏心度等运行、结构和工艺因素对转子油摩损耗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修正了转子油摩损耗与转速的幂指函数关系,修正后指数为2.8335;流体介质工作温度的增大有利于降低转子油摩损耗;定转子气隙长度对转子油摩损耗影响较小,其数值的选取应当优先满足磁路计算的需要;槽口绝缘封闭处理、减少槽口宽度会降低转子油摩损耗;转子外圆粗糙度、定转子偏心度的存在都会导致转子油摩损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转子发电机 转子油摩损耗 粗糙高度 偏心度
下载PDF
干喷和湿喷工艺在超大跨度隧道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拴存 屈长发 杨超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期168-171,共4页
隧道在初期支护阶段的喷射混凝土工艺主要分为干喷和湿喷工艺。以杏花村1号隧道为工程实例,对干喷和湿喷工艺在超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延米条件下,湿喷工艺的混凝土设计量比干喷少了1.03 m^(3)... 隧道在初期支护阶段的喷射混凝土工艺主要分为干喷和湿喷工艺。以杏花村1号隧道为工程实例,对干喷和湿喷工艺在超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延米条件下,湿喷工艺的混凝土设计量比干喷少了1.03 m^(3),实际喷射量比干喷少了1.48 m^(3);在每延米条件下,湿喷工艺的混凝土损耗率比干喷降低了6.71%;干喷和湿喷工艺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喷射混凝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喷工艺 湿喷工艺 超大跨度公路隧道 损耗率
下载PDF
秸秆混掺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
20
作者 沈秉涛 王妍 +1 位作者 刘云根 张水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5,82,共11页
氮素流失已成为石漠化地区修复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小麦秸秆为添加物,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壤为供试土壤进行水肥入渗试验,探究灌溉施肥下石漠化地区土壤水、氮的运移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一维积水入渗试验中,秸秆混掺... 氮素流失已成为石漠化地区修复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小麦秸秆为添加物,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壤为供试土壤进行水肥入渗试验,探究灌溉施肥下石漠化地区土壤水、氮的运移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一维积水入渗试验中,秸秆混掺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分下渗具有阻碍作用,处理组相较于对照组累积入渗量降低5.07%~59.32%,其中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运移距离与秸秆施加量成反比,而秸秆长度水平间变化并不规律。(2)入渗过程符合Philip入渗模型,拟合系数均在0.99以上,吸渗率S对施加量响应为在施加量0.7%水平下较CK提升,后随施加量增长,吸渗率降低,其中对比对照组最低减少31.11%,最高减少48.92%,秸秆长度对吸渗率的影响在3 cm长度水平下更显著,对比对照组降低47.21%,为所有处理中最低值。(3)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在0~5 cm范围内高,后随湿润锋运移逐渐降低,而秸秆施加量的增长提高了1 cm、2 cm、3 cm长度水平下硝态氮在湿润土体下部的含量,对比对照组最高上升44.7%,不同于上述规律,秸秆粉末水平下,硝态氮含量随施加量增长而降低,A3对比A1最高降低47.55 mg/kg,秸秆长度对硝态氮分布同施加量水平下,2 cm、3 cm长度处理均高于1 cm处理。综上所述,对于石漠化浅薄的土层而言,秸秆混掺减缓了硝态氮随水分下渗的趋势,使得肥液在运移过程中,硝态氮得以在湿润锋上部累积,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浅薄土层修复治理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混掺 石漠化地区 一维入渗 土壤改良 水氮分布 氮素流失 秸秆长度 秸秆施加量 湿润锋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