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Feeding on Fresh(wet)Housefly Maggots(Musca domestica)with or without Artificial Diet on Water Quality and Growth Rates of African Catfish(Clarias gariepinus Burchell,1822)Fry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Hamed H.E.Saleh 《Journal of Zoological Research》 2020年第2期15-22,共8页
No or little information on the use fresh(wet)housefly maggots(Musca domestica)in African catfish(Clarias gariepinus)fry feeding.Therefor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eeding on fresh(wet)hou... No or little information on the use fresh(wet)housefly maggots(Musca domestica)in African catfish(Clarias gariepinus)fry feeding.Therefor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eeding on fresh(wet)housefly maggots with or without artificial diet on water quality,growth performance,survival percentage and feed utilization of African catfish fry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Housefly maggots produced from a mixture of poultry droppings and foods wastes,it was used to replace artificial feed at 0,50 and 100% levels.Catfish were fed artificial diet alone(Feed 1),fresh(wet)housefly maggots alone(Feed 2),and 50% fresh housefly maggots with 50% artificial diet(Feed 3)were prepared and tested on triplicate groups of African catfish fry(initial weight of 0.25±0.02 g)for 60 days.Results showed that final weight(g/fish)was significantly(P≤0.05)higher in fish fed on feed 3(6.03±0.08),followed by fish fed feed 2(4.62±0.27),followed by fish fed feed 1(3.15±0.68).Specific growth rate(%/day)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ish fed on feed 3(5.31±0.10),followed by fish fed feed 2(4.86±0.03),followed by fish fed feed 1(4.18±0.24).The same trend was observed with total weight gain,percentage weight gain,daily growth rate and relative growth rate.Feed intake and protein intake were significantly(P≤0.05)higher in fish fed on feed 3 and fish fed on feed 2,followed by fish fed feed 1.While,feed conversion ratio(FCR)and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were not significantly(P>0.05),but the improvement in FCR recorded in catfish fry fed feed 3 and feed 2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Survival percentage was within the range 55-75%,with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among treatments.Th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pH,dissolved oxygen,total ammonia,nitrite and nitrate were not significantly(P>0.05)between the treatments and were tolerable for Catfish culture.Accordingly,use of the 50% fresh(wet)housefly maggots with 50% artificial diet in African catfish fry feeding had positive effec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reduce of the feed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rican catfish fresh(wet)housefly maggots Artificial diet Water quality Growth performance Survival percentage and feed utilization
下载PDF
2023年常德市鲜湿米粉中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暴露风险评估
2
作者 谢燕湘 刘凤姣 +3 位作者 刘素念 刘文军 张欢 樊柯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1期40-44,共5页
目的:调查2023年常德市本地产鲜湿米粉中铅、镉、总铬、总砷和总汞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并评估其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方法:随机采集常德市各区县市本地产鲜湿米粉共92份,按照国标方法测定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点评估方法对米粉中5... 目的:调查2023年常德市本地产鲜湿米粉中铅、镉、总铬、总砷和总汞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并评估其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方法:随机采集常德市各区县市本地产鲜湿米粉共92份,按照国标方法测定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点评估方法对米粉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92份样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率为30.4%~100.0%,含量均低于标准限量值;米粉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149,属于安全级别,总目标风险系数为0.691,总体处于安全范围。结论:2023年常德市鲜湿米粉中铅、镉、总铬、总砷和总汞5种重金属元素总体污染程度较轻,对消费人群健康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米粉 重金属 污染状况 暴露评估
下载PDF
小麦粉特性与生湿面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索婷 杨书林 +2 位作者 林娜 朱科学 郭晓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5,共12页
研究了小麦粉特性与生湿面品质的关系。以13种小麦粉为原料,测定其蛋白质质量、溶剂保持力、内源酶活力等特性,并对制得生湿面的外观、质构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麦谷蛋白大聚体质量分数与面片亮度呈显著负相关,谷醇比与熟面黏... 研究了小麦粉特性与生湿面品质的关系。以13种小麦粉为原料,测定其蛋白质质量、溶剂保持力、内源酶活力等特性,并对制得生湿面的外观、质构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麦谷蛋白大聚体质量分数与面片亮度呈显著负相关,谷醇比与熟面黏聚性呈显著负相关,乳酸溶剂保持力与咀嚼性、感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脂肪氧合酶活力与硬度、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3种小麦粉分为3类:第Ⅲ类小麦粉的蛋白质质量、面团流变学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小麦粉,熟面食用品质最佳;第Ⅱ类小麦粉制得面片亮度显著高于其他小麦,外观品质最优。通过将国产小麦与第Ⅱ类/第Ⅲ类小麦搭配可用于制备外观与食用品质俱佳的生湿面专用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湿面 小麦粉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过氧化氢对鲜湿粉条中优势腐败菌阿氏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金璐 吴越 陈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1-120,共10页
为抑制鲜湿粉条中微生物的腐败变质以及探索绿色高效的保鲜剂,本研究系统探究了过氧化氢(H_(2)O_(2))作为一种绿色保鲜剂对鲜湿粉条的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机制。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确定鲜湿粉条中的优势腐败菌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 为抑制鲜湿粉条中微生物的腐败变质以及探索绿色高效的保鲜剂,本研究系统探究了过氧化氢(H_(2)O_(2))作为一种绿色保鲜剂对鲜湿粉条的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机制。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确定鲜湿粉条中的优势腐败菌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再采用抑菌活性实验对H_(2)O_(2)对B. aryabhattai的抑菌圈直径(Inhibition zone diameter,IZD)、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生长曲线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抑菌机制实验观察H_(2)O_(2)对B. aryabhattai的细胞膜、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及胞内功能成分的外泄。结果表明,当H_(2)O_(2)浓度由250μg/mL提高至1000μg/mL,IZD增大了8 mm,H_(2)O_(2)的MIC和MBC均为250μg/mL。通过生长曲线发现当H_(2)O_(2)浓度高于250μg/mL时能在24 h内完全抑制住细菌的生长。抑菌机制实验表明H_(2)O_(2)的浓度增加会显著提高菌液上清液中核酸、蛋白质的含量(P<0.05),同时破坏了B. aryabhattai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导致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泄露到细胞外,且与H_(2)O_(2)呈浓度依赖性。因此,250μg/mL H_(2)O_(2)能够有效抑制鲜湿粉条中的优势腐败菌B. aryabhattai。本研究可为鲜湿粉条的货架期延长、市值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粉条 过氧化氢 阿氏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下载PDF
小麦配粉对生鲜面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温娅晴 张剑 +7 位作者 张琨 王罡 赵阳 安艳霞 李梦琴 张伟峰 任秀娟 贾花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2,共7页
为提高生鲜面品质,研究小麦配粉对生鲜面品质的影响,将中原地区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与国内外4种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较高的小麦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测定配粉后的品质性状、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并制成生鲜面测定其水分分布状况、质构和感... 为提高生鲜面品质,研究小麦配粉对生鲜面品质的影响,将中原地区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与国内外4种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较高的小麦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测定配粉后的品质性状、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并制成生鲜面测定其水分分布状况、质构和感官特性。结果发现,经配粉处理后,小麦粉的面筋指数和L值得到显著提升;面筋蛋白二级结构中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所占的比例之和显著高于原粉;所制得生鲜面的强结合水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弱结合水显著下降;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优于原粉制得的生鲜面。综上,优质小麦粉的添加会通过改变面筋蛋白组分,使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和生鲜面的水分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提高生鲜面的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该研究为中等品质普麦生产生鲜面专用粉加工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粉 生鲜面 品质 二级结构 水分分布
下载PDF
马铃薯鲜湿面的制备及其品质评价
6
作者 周松超 梅新 +4 位作者 隋勇 熊添 蒋修军 范凯 施建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配方对面团混合特性和马铃薯鲜湿面条蒸煮、质构特性的影响,并对鲜湿面配方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中研究马铃薯全粉、芦笋全粉、水、谷朊粉、魔芋胶添加量对面团混合特性以及鲜湿面的蒸煮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配方对面团混合特性和马铃薯鲜湿面条蒸煮、质构特性的影响,并对鲜湿面配方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中研究马铃薯全粉、芦笋全粉、水、谷朊粉、魔芋胶添加量对面团混合特性以及鲜湿面的蒸煮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营养鲜湿面制备工艺;此外,比较不同配方制备的鲜湿面的消化特性和血糖生成指数。结果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鲜湿面在水添加量30%,马铃薯全粉添加量6%,芦笋粉添加量4%,魔芋胶添加量0.8%或0.4%时,面条的蒸煮特性和质构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都可用于鲜湿面的制备;对比不同配方制备鲜湿面的拉伸强度、蒸煮断条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方法制备鲜湿面血糖生成指数均大于80,都属于高生糖指数食品。结论通过工艺优化确定了马铃薯鲜湿面最优配方,在此配方下制备的面条具有良好的蒸煮特性和质构特性,本研究可为生产马铃薯鲜湿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 鲜湿面 工艺优化 质构特性 消化特性
下载PDF
桂林米粉腐败菌分离鉴定及其抑菌剂筛选
7
作者 严婉嘉 梁韦武 +4 位作者 陆佳慧 黄春霞 李霞 董新红 李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46,共7页
桂林米粉属于鲜湿米粉,由于其水分含量高、易受微生物污染而不易保存,因此分析其腐败菌及筛选抑菌剂对延长其货架期、保持其口感与营养价值十分重要。为了研究桂林米粉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情况,本文从室温贮藏1~3 d的桂林米粉中分离纯... 桂林米粉属于鲜湿米粉,由于其水分含量高、易受微生物污染而不易保存,因此分析其腐败菌及筛选抑菌剂对延长其货架期、保持其口感与营养价值十分重要。为了研究桂林米粉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情况,本文从室温贮藏1~3 d的桂林米粉中分离纯化得到13株腐败菌,再通过反证试验得到6株主要腐败菌MF1、MF2、MF3、MF4、MF6和MF12,通过常规鉴定结合分子鉴定确定桂林米粉的主要腐败菌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和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acetylicum)。通过平板培养从五种食品添加剂中筛选有效抑菌剂及最适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对6种腐败细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最适抑菌浓度分别为90和120 mg/mL。这说明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可作为桂林米粉的防腐剂,在桂林米粉贮藏保鲜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米粉 腐败菌 生理生化 分子鉴定 抑菌
下载PDF
小麦Glu-D1位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条品质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玉燕 周红伟 +4 位作者 叶皓炫 张晓科 郭波莉 赵海燕 张影全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s)是影响面条产品质量的关键蛋白组分,其中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s对面团及面制品的品质贡献效应最大。为明确Glu-D1位点不同HMW-GS对3类主要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小偃22遗传背景下Glu-D1位...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s)是影响面条产品质量的关键蛋白组分,其中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s对面团及面制品的品质贡献效应最大。为明确Glu-D1位点不同HMW-GS对3类主要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小偃22遗传背景下Glu-D1位点HMW-GSs分别为2+12、3+12、4+12和5+10的4个BC6F4代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比较了4种亚基对鲜湿面、挂面以及冷冻熟面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其他亚基相比,含有3+12亚基的鲜湿面具有较好的烹调吸水率和较低的烹调损失率,同时硬度、弹性、回复性、咀嚼性等较好;含有3+12亚基的挂面最佳煮制时间短、烹调吸水率较高、烹调损失率较低,而含有2+12亚基的挂面硬度和咀嚼性适中、黏附性低、回复性较高;含有3+12和2+12亚基的冷冻熟面冻藏稳定性较好,含有3+12亚基的冷冻熟面硬度适中,咀嚼性较高,整体质构特性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面条专用小麦品种选育、专用加工原粮选择、专用粉开发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W-GS Glu-D1位点 鲜湿面 挂面 冷冻熟面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控制湿粉生产过程中米酵菌酸形成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冼燕萍 王欣 +4 位作者 徐晓丽 朱光富 梁明 侯向昶 吴玉銮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0-267,共8页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是一种针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的预防性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升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该研究以广州一家湿粉生产企业为示范研究,针对湿粉生产过程发生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及其代谢产生剧毒素米酵菌...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是一种针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的预防性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升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该研究以广州一家湿粉生产企业为示范研究,针对湿粉生产过程发生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及其代谢产生剧毒素米酵菌酸的危害进行潜在危害分析,确定了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控制点(CCP)的监控、纠偏与验证程序,并提出防控措施,制定HACCP计划表,通过HACCP体系应用加强对湿粉生产过程的管控,保障湿粉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湿粉 米酵菌酸 关键控制点
下载PDF
非热物理技术在生鲜面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崔项博 刘敬科 +3 位作者 赵巍 张爱霞 生庆海 张晓頔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5-234,共10页
生鲜面条因具有新鲜、爽口、有嚼劲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生鲜面条含水量高,易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其内部蛋白酶活性较高,会降低其营养、品质及风味特性,为解决这些问题,绿色环保、安全无污染的非热物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生鲜面的... 生鲜面条因具有新鲜、爽口、有嚼劲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生鲜面条含水量高,易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其内部蛋白酶活性较高,会降低其营养、品质及风味特性,为解决这些问题,绿色环保、安全无污染的非热物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生鲜面的保鲜中。对气调包装技术、微波保鲜技术、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辐照技术、高密度CO 2杀菌技术、脉冲光技术、发光二极管光照技术和超高压技术等非热处理技术的杀菌机理及其在生鲜面保鲜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对不同非热处理技术在生鲜面保鲜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生鲜面保鲜和工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物理技术 生鲜面条 保鲜 品质劣化
下载PDF
不同制粉方式对米粉粉质和鲜湿米线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宋昕 冯伟 +3 位作者 王涛 张昊 陈正行 王韧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0,共9页
为探究不同制粉方式对米粉粉质及其鲜湿米线品质的影响,采用干法、半干法和湿法制粉并制作鲜湿米线,分析了米粉基本组分、破损淀粉含量、粒径分布、颗粒表观形态、溶解度、膨润力和糊化特性,比较了鲜湿米线的质构、蒸煮和感官品质。结... 为探究不同制粉方式对米粉粉质及其鲜湿米线品质的影响,采用干法、半干法和湿法制粉并制作鲜湿米线,分析了米粉基本组分、破损淀粉含量、粒径分布、颗粒表观形态、溶解度、膨润力和糊化特性,比较了鲜湿米线的质构、蒸煮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干法冲击300目粉破损淀粉含量最高(17.55%),粒径最小,溶解度最大,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最小;湿法粉的破损淀粉含量最低(2.87%),其溶解度最小,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最大;随着调质水分含量的升高,半干调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降低(4.49%→3.55%),粒径减小,溶解度变小。扫描电镜显示破损淀粉含量越小,米粉的颗粒表观形态也更完整。湿法粉制作的鲜湿米线品质最好,干法粉不适合制作鲜湿米线,半干调质33%粉和半干浸泡粉制作的鲜湿米线品质接近湿法粉,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用这两种半干粉部分或完全替代湿法粉。研究结果为我国米线传统加工工艺的革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 粉质 破损淀粉 鲜湿米线 蒸煮品质
下载PDF
3种不同亲水胶体对鲜面条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王佳思 杨光 +3 位作者 刘锐 吴涛 隋文杰 张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27-33,共7页
为解决鲜面条存在的黏弹性差和蒸煮损失大等问题,研究不同添加量(0%、0.1%、0.2%、0.3%、0.4%、0.5%)和不同种类亲水胶体(黄原胶、海藻酸钠、果胶)对鲜面条品质(面条蒸煮特性、质构拉伸特性、水分分布)、面粉粉质特性、面团流变特性和... 为解决鲜面条存在的黏弹性差和蒸煮损失大等问题,研究不同添加量(0%、0.1%、0.2%、0.3%、0.4%、0.5%)和不同种类亲水胶体(黄原胶、海藻酸钠、果胶)对鲜面条品质(面条蒸煮特性、质构拉伸特性、水分分布)、面粉粉质特性、面团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蒸煮试验结果表明,当黄原胶添加量0.3%、海藻酸钠添加量0.2%、果胶添加量0.4%时,鲜面条蒸煮损失率最低,分别为5.70%、5.67%、6.81%,吸水率均较高。质构结果表明,当黄原胶添加量为0.3%、海藻酸钠添加量0.3%、果胶添加量0.3%时,鲜面条的硬度、胶着性、弹性和回复性得到综合改善。面粉粉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和果胶添加量0.4%、海藻酸钠添加量0.1%时,稳定时间最高分别为18.8%、18.3%、11.5%,弱化度较低,形成时间较短。面团流变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和海藻酸钠添加量0.1%、果胶添加量0%时,tanδ最低。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和果胶添加量0.3%、海藻酸钠添加量0.5%时,结合水峰面积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和海藻酸钠添加量0.3%、果胶添加量0.4%时,面团结构最致密。综上所述,黄原胶、海藻酸钠和果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3%、0.3%和0.4%,能够有效改善鲜面条品质、面粉粉质特性、面团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其中果胶对于鲜面条制品的改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海藻酸钠 果胶 鲜面条 蒸煮特性 流变特性
下载PDF
鲜湿豆丝中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丙酸钙复配抑菌研究
13
作者 曹杨 黄雅琪 +2 位作者 徐平 沈章妍 陈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38,共6页
鲜湿豆丝中水分含量高,易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鲜湿豆丝腐败变质。为延长鲜湿豆丝的货架期,延缓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腐败鲜湿豆丝中分离出7株腐败菌,经鉴定为4株枯草芽孢杆菌(X_(1)、X_(2)、X_(3)、X_(6))、1株苏云金芽... 鲜湿豆丝中水分含量高,易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鲜湿豆丝腐败变质。为延长鲜湿豆丝的货架期,延缓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腐败鲜湿豆丝中分离出7株腐败菌,经鉴定为4株枯草芽孢杆菌(X_(1)、X_(2)、X_(3)、X_(6))、1株苏云金芽孢杆菌(X_(4))、1株阿氏肠杆菌(X_(5))、1株考氏科萨克氏菌(X_(7))。将无菌鲜湿豆丝接种分离出的腐败菌,以菌落总数与酸度为检测指标,评价腐败菌的致腐能力。结果表明,接种了腐败菌的样品,其菌落总数与酸度均大于对照组,表明7株腐败菌均有较强的致腐能力。通过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大小,研究不同浓度复配抑菌剂(ε-PL与CP)对7株腐败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0%ε-PL+60%CP、20%ε-PL+80%CP两种抑菌剂对腐败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豆丝 腐败菌 致腐能力 分离与鉴定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鲜湿面保鲜效果及其品质变化的影响
14
作者 马赫 李雅 +2 位作者 吴杰 李江珊 刘常金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1,共7页
鲜湿面由于含水量较高,极易滋生微生物而腐败变质,迅速失去食用价值。以常见生物保鲜剂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茶多酚为材料,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组合,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鲜湿面货架期及贮藏品质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鲜湿面由于含水量较高,极易滋生微生物而腐败变质,迅速失去食用价值。以常见生物保鲜剂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茶多酚为材料,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组合,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鲜湿面货架期及贮藏品质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5%壳聚糖、0.025%Nisin和0.012%茶多酚的组方可以延长鲜湿面的货架期达到48h,在室温和相对湿度60%环境中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菌落总数小于5.0 lg(CFU/g),风味良好。对照组样品在相同条件下,12 h菌落总数超标,吸水率下降26.07%,失去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面 复合生物保鲜剂 货架期:品质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鲜湿面工艺研究
15
作者 张馨月 张梦然 马挺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以挤压熟化苦荞粉和小麦粉为原料,以吸水率和蒸煮损失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苦荞粉添加量、醒发时间、加水量、水温、和面时间对苦荞鲜湿面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鲜湿面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苦荞鲜湿面的... 以挤压熟化苦荞粉和小麦粉为原料,以吸水率和蒸煮损失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苦荞粉添加量、醒发时间、加水量、水温、和面时间对苦荞鲜湿面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鲜湿面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苦荞鲜湿面的最佳工艺为以小麦与苦荞混合粉质量为基准,苦荞粉添加量51%、醒发时间20 min、加水量10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苦荞鲜湿面吸水率为52.66%±0.75%、蒸煮损失率为1.00%±0.06%,口感爽滑黏弹,具有苦荞特有的香气,感官评价接近小麦鲜面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挤压熟化 鲜湿面 加工工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苦荞鲜湿面品质和功能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馨月 张梦然 马挺军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苦荞鲜湿面因质地、口感等因素,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不高。选取改良后的苦荞鲜湿面与其他市售面条品种相对比,对其营养功能、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荞鲜湿面的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小麦鲜面条,分别为(5.37... 苦荞鲜湿面因质地、口感等因素,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不高。选取改良后的苦荞鲜湿面与其他市售面条品种相对比,对其营养功能、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荞鲜湿面的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小麦鲜面条,分别为(5.37±0.01)mg/g和(5.24±0.05)mg/g。吸水性、损失率与小麦鲜面条无显著差异,煮制所需时间较短为(2.17±0.17)min。蒸煮品质、质构特性接近于小麦鲜面条,感官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接近市售小麦鲜面条。同时,苦荞鲜湿面与小麦鲜面条相比,抗氧化活性也更加显著。改良过的苦荞鲜湿面富含苦荞功能成分,营养美味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鲜湿面 营养品质 功能特性
下载PDF
添加鲜马铃薯浆的米粉加工工艺研究
17
作者 杨云任 张梦瑶 +3 位作者 黄小梅 陈孝天 张克 吕黄珍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9,共10页
为了生产以鲜马铃薯浆为原料的高质量米粉。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方法,进行加工工艺研究;通过营养素指标的检测,对比米粉样品与市售产品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添加鲜马铃薯浆的米粉加工最优工艺为鲜马铃薯浆质量添加比例28.8%、... 为了生产以鲜马铃薯浆为原料的高质量米粉。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方法,进行加工工艺研究;通过营养素指标的检测,对比米粉样品与市售产品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添加鲜马铃薯浆的米粉加工最优工艺为鲜马铃薯浆质量添加比例28.8%、熟化段温度88 ℃、挤出螺杆转速90 r/min。在此加工工艺下的米粉综合评分为0.980±0.012,达到市售米粉水平,并且相比市售产品,蛋白质含量高18.64%,维生素C含量高25.36%,膳食纤维含量高123.71%,而脂肪含量低14.29%,营养构成更优。研究为以鲜马铃薯浆为原料的高质量米粉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马铃薯 米粉 响应面设计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新型二氧化硫缓释保鲜垫的制备及在生鲜面保鲜中应用
18
作者 缪承杜 宋玉清 +6 位作者 马悦 刘一玮 刘宏生 吴磊 徐彦渊 吴俊师 林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8-218,共11页
该文采用绿色可降解、经济、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淀粉基发泡板为基体材料,研发了一种可对二氧化硫(SO_(2))气体进行缓释的可降解保鲜垫,并对其微观结构、吸湿行为及SO_(2)缓控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选用焦亚硫酸钠作为前驱体,基于... 该文采用绿色可降解、经济、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淀粉基发泡板为基体材料,研发了一种可对二氧化硫(SO_(2))气体进行缓释的可降解保鲜垫,并对其微观结构、吸湿行为及SO_(2)缓控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选用焦亚硫酸钠作为前驱体,基于淀粉发泡材料湿敏特性逐步吸收环境中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缓控释放出SO_(2)气体。选用三种不同焦亚硫酸钠用量(1.6、8.0、16.0 g/m^(2))的保鲜垫应用于生鲜面保鲜研究,测定了贮存过程中生鲜面的形貌、水分含量、色差值、菌落总数、霉菌菌落数、蒸煮特性及SO_(2)残留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含量为28.0 g/m的保鲜垫的生鲜面褐变情况较轻,失水率、吸水率仅下降0.9%、9%,蒸煮时间仅缩短70 s,48 h后菌落5总数为0.7×10 CFU/g,符合国家标准,在常温下可将生鲜面的保质期从不到24 h延长至48 h以上,同时SO_(2)残2留量约为1.35 mg/kg,远低于国家食品使用中的限制要求(10 mg/kg)。该研究成果表明含量为8.0 g/m的保鲜垫对生鲜面保鲜效果最好。该研究为生鲜面及其他食品保鲜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发泡材料 SO_(2)缓释 生鲜面 保鲜 抑菌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及其在湿米粉中的应用
19
作者 胡瑞琦 郑钧 +1 位作者 林以琳 余以刚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226,共8页
为了研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的抑菌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绘制生长曲线评估ε-PLH对S.typhimur... 为了研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的抑菌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绘制生长曲线评估ε-PLH对S.typhimurium的抑菌效果。通过碘化丙啶渗透和胞内大分子泄露实验探究ε-PLH对S.typhimurium细胞膜的作用,并测定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ATP酶活性和ATP含量,探究ε-PLH对S.typhimurium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ε-PLH对S.typhimurium有良好抑菌性,MIC为128μg/mL,能够有效抑制S.typhimurium的生长,经MICε-PLH处理后的S.typhimurium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渗透性改变,活性氧过量积累,处理6 h后核酸泄露量和ROS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1.99倍,SOD和ATP酶活性以及ATP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9.60%、10.00%和67.63%。ε-PLH作用于细胞膜,造成S.typhimurium氧化损伤,破坏细菌胞内能量平衡,进而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导致死亡。此外,将ε-PLH应用于湿米粉,发现ε-PLH对S.typhimurium仍有一定抑菌效果,并且具有良好保鲜效果。综上,ε-PLH具有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鼠伤寒沙门氏菌 抑菌效果 湿米粉
下载PDF
基于群控的湿膜新风在通信机房节能应用研究
20
作者 唐智文 王强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S01期354-359,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能耗问题日益凸显。湿膜新风系统作为一种自然冷却技术,在机房环境中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本文基于群控系统对湿膜新风系统与精密空调系统的联动运行控制进行研究,结合改造案例,分析在新风模式、湿膜模式、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能耗问题日益凸显。湿膜新风系统作为一种自然冷却技术,在机房环境中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本文基于群控系统对湿膜新风系统与精密空调系统的联动运行控制进行研究,结合改造案例,分析在新风模式、湿膜模式、混合模式等场景节能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并通过机房节能改造项目验证了其节能效果。智能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湿膜新风系统的节能性能,为机房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湿膜新风系统 节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