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与有机肥处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李斌 宿顺顺 +3 位作者 冯浩 吴淑芳 胡亚瑾 王建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2,共9页
探究不同灌溉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组合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冬小麦的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以关中地区冬小麦‘小偃22’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等氮原则对有机肥与无机肥进行不同比例配施(F1,100%无机肥;F2,... 探究不同灌溉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组合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冬小麦的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以关中地区冬小麦‘小偃22’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等氮原则对有机肥与无机肥进行不同比例配施(F1,100%无机肥;F2,24%有机肥+76%无机肥;F3,48%有机肥+52%无机肥),结合2个水平的灌溉(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共设计6个灌溉施肥组合处理(W1F1、W1F2、W1F3、W2F1、W2F2和W2F3)。通过测定冬小麦的生长指标(植株株高和叶面积指数)、0~20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以20 cm为深度间隔)和小麦的产量及构成要素(干物质量、穗长、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分析灌水量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1)充分灌溉(W1)条件下,F2、F3处理株高较F1处理分别提高3.4%~21.2%和0.8%~15.9%,叶面积指数提高5.7%~18.5%和16.8%~47.4%,干物质量提高12.1%~26.1%和21.1%~36.0%,穗长提高12.5%和14.5%,有效穗数提高6.6%和9.3%,千粒质量提高18.3%和24.4%,籽粒产量提高14.8%和28.6%,WUE提高14.6%和27.5%;亏缺灌溉(W2)条件下,与F1处理相比,F2、F3处理株高分别提高8.5%~16.2%和0.5%~10.6%,叶面积指数提高4.9%~20.7%和17.0%~50.0%,干物质量提高7.7%~25.7%和15.0%~34.6%,穗长提高12.3%和18.5%,有效穗数提高7.4%和18.0%,千粒质量提高15.3%和25.1%,籽粒产量提高13.1%和31.8%,WUE提高21.4%和35.2%。在相同灌溉水平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可以提高土壤体积含水率。(2)W2F2处理对冬小麦株高增长最有效,灌浆期达最大值,较W1F1处理增长10.4%;W2F3处理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穗长、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影响最大,成熟期较W1F1处理分别提高23.6%、39.0%、20.3%、18.4%和33.1%。(3)W2F3处理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WUE的影响最为显著,W1F1、W1F2、W1F3、W2F1和W2F2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35.5%、18.0%、5.3%、31.8%和16.6%;W1F1、W1F2、W1F3、W2F1和W2F2处理WUE分别提高了52.6%、33.2%、19.7%、35.2%和21.4%。亏缺灌溉与48%有机肥+52%无机肥组合处理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和WUE最高,该灌溉施肥管理方案为关中平原及环境相似地区冬小麦的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亏缺灌溉 有机无机肥配施 冬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徐淮平原杨树林带的胁地规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国吉 张金池 +1 位作者 王智 黄夏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1,共5页
对徐淮平原杨树林带胁地段内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林网内的小麦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减产区、平产区和增产区。林带侧0.4H(H为林带平均高度)范围内为减产区,0.7H左右为平产区,0.7H以外为增产区;林带对其北侧和西侧小... 对徐淮平原杨树林带胁地段内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林网内的小麦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减产区、平产区和增产区。林带侧0.4H(H为林带平均高度)范围内为减产区,0.7H左右为平产区,0.7H以外为增产区;林带对其北侧和西侧小麦的影响严重,且影响范围较大,而在林带南侧和东侧的小麦所受胁地影响较轻;林木冠幅(平均投影面积)对近林带处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中,树冠遮荫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着更加明显的抑制作用;林带断根措施可有效防止根系从农田土壤内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林带树木根系的胁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平原 杨树林带 胁地规律 小麦 产量 变化规律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农药与化肥不同施用量对小麦条锈病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吕磊 《现代农业装备》 2023年第4期83-87,共5页
为了探讨农药与化肥不同施用量对小麦条锈病病情和产量产量的影响,采取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农药与化肥不同施用量,会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情况,从而导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三唑酮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硫酸钾复合肥施用量对产量的... 为了探讨农药与化肥不同施用量对小麦条锈病病情和产量产量的影响,采取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农药与化肥不同施用量,会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情况,从而导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三唑酮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硫酸钾复合肥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其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15个处理组合的小麦产量差异极显著,可能是由于硫酸钾复合肥的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影响差异的极显著所致。在毕节市小麦//绿肥+玉米分带轮作的耕作制度下,以1.65 m分带的种植,小麦播幅保证0.5 m,按基本苗120万株/hm^(2)安排小麦播种量,采取精量施肥,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80 kg/hm^(2)作基肥最佳;在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以1050 g/hm^(2)的剂量,采用大功率喷雾器,选准晴好的天气均匀喷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黔麦22 三唑酮 硫酸钾复合肥 病情指数 产量
下载PDF
混农林业中的树木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新平 郭学斌 吕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48,共3页
通过对晋南平川杨麦间作地的林木因子、光照强度及小麦产量的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光照强度是影响间作心肝麦产量的关键因素.杨树不同的密度配置是调节麦田光照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杨树 小麦 间作 树木密度 产量 光照强度
下载PDF
丙酰芸苔素内酯对小麦增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江柱 裴敬祖 崔彦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245-247,共3页
丙酰芸苔素内酯(爱增美)在小麦开花前、后喷施,对小麦的千粒重、单穗粒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增加作用。当使用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爱增美)水剂3000倍液在小麦开花前、后各喷施1次时,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可以达10%以上... 丙酰芸苔素内酯(爱增美)在小麦开花前、后喷施,对小麦的千粒重、单穗粒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增加作用。当使用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爱增美)水剂3000倍液在小麦开花前、后各喷施1次时,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可以达10%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6.5~9.6,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酰芸苔素内酯 爱增美 小麦 增产
下载PDF
西峰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洪芬 王劲松 郭江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利用西峰1989~2004年3~11月的土壤水分资料,分析0~200 cm土壤贮水量的旬月变化、垂直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逐月土壤含水量与冬小麦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西峰土壤贮水量年季变化振荡明显,呈多波动变化,与降水量相关关... 利用西峰1989~2004年3~11月的土壤水分资料,分析0~200 cm土壤贮水量的旬月变化、垂直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逐月土壤含水量与冬小麦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西峰土壤贮水量年季变化振荡明显,呈多波动变化,与降水量相关关系显著;一年中含水量最高的时段是11月和3月,最低的是6月和7月;0~30 cm为多变层,30~110为缓变层,110~200 cm为稳定层;土壤水分含量对冬小麦千粒重影响有两个显著阶段,分别是3~5月与9月,均达到α=0.01的信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 土壤水分 时间变化 垂直分布 小麦千粒重
下载PDF
杨粮复合系统内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忠宝 万福绪 +1 位作者 刘奕琳 张维玲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对徐淮平原杨粮复合系统内不同物候期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树展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不明显,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在杨树展叶后的全叶期到盛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有明显差异,并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 对徐淮平原杨粮复合系统内不同物候期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树展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不明显,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在杨树展叶后的全叶期到盛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有明显差异,并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从实验区不同复合模式下小麦产量的高低考虑该区最佳的复合模式为:杨树间作行距≥30m,林网200m×3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粮复合系统 物候期 生态因子 株行距 小麦产量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麦玉两熟区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武兰芳 陈阜 +1 位作者 欧阳竹 张庆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利用统计资料和通过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 ,对黄淮海平原藁城市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藁城市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总体上粮食产量与化肥的投入仍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但是 ,目前实际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存... 利用统计资料和通过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 ,对黄淮海平原藁城市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藁城市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总体上粮食产量与化肥的投入仍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但是 ,目前实际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存在极其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合理现象 ,所以增施化肥已不再是增产的主要措施 ,而合理统筹、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是节能增效的重要措施。在冬小麦 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中 ,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 ,N、P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 ,表现出显著的产量差异 ;而且增施N、P肥 ,夏玉米的增产效果比冬小麦更为明显 ;而在N、P配施的基础上 ,施K却没有表现出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小麦 玉米 两熟区 粮食 产量 化肥 田间试验 增产效果
下载PDF
10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丁永辉 李强 杨泽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37-2238,共2页
以扬麦158为对照,对引进和选育的10个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YD249产量最高,比对照扬麦158增产23.3%。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发现每穗小穗数、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 以扬麦158为对照,对引进和选育的10个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YD249产量最高,比对照扬麦158增产23.3%。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发现每穗小穗数、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系) 产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张谋草 赵满来 +1 位作者 张红妮 吕峰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2-235,共4页
分析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生育期的观测资料表明,气候变暖使陇东塬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缩短,主要是越冬期天数缩短,而冬小麦实际生长的天数并未缩短;气候变暖使冬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从而使麦田的休闲期延长,延长了复种作... 分析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生育期的观测资料表明,气候变暖使陇东塬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缩短,主要是越冬期天数缩短,而冬小麦实际生长的天数并未缩短;气候变暖使冬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从而使麦田的休闲期延长,延长了复种作物的生长期,为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产量提供了保证。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生长发育 气候产量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余良 陆文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34,共4页
在天津市静海县进行了微咸水安全利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微咸水有降低小麦光合速率、提高呼吸速率、蒸腾速率等效果,对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也有影响,而且不同的矿化度、灌溉量、灌溉时期影响不同。灌溉4.5 g/L微咸水较不灌水的生物... 在天津市静海县进行了微咸水安全利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微咸水有降低小麦光合速率、提高呼吸速率、蒸腾速率等效果,对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也有影响,而且不同的矿化度、灌溉量、灌溉时期影响不同。灌溉4.5 g/L微咸水较不灌水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增加15%-40%和10%-30%。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明显改善小麦的生理性状,使灌溉微咸水小麦的生物产量提高10%-15%,经济产量提高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小麦 经济产量 光合速率 土壤调理剂 灌溉
下载PDF
强筋小麦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素贞 陈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9期207-209,共3页
2004—2005年对河南大众种业提供的9个弱春性强筋小麦新品系(种),在中上等肥力、中壤土质的地块上,进行大区田间试验,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影响强筋小麦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强筋小麦新品... 2004—2005年对河南大众种业提供的9个弱春性强筋小麦新品系(种),在中上等肥力、中壤土质的地块上,进行大区田间试验,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影响强筋小麦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强筋小麦新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穗粒数(0.7147)、花前时期(0.7106)、千粒重(0.7031)、单株成穗数(0.6946)、公顷穗数(0.6873)、生育期(0.6347)、基本苗(0.56)、花后时期(0.542),这一结果为河南弱春性强筋小麦的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产量 性状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花粉通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及其在预报小麦、玉米产量上的前景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赐璇 梁玉莲 +1 位作者 陈志清 程志刚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7年第8期759-763,共5页
应用花粉通量测定新技术,于1992~1994年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 mays L.)传粉期间,应用库尔式收集仪收集和测定空气中的花粉,记录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小麦、玉米产量与它们最大传粉期空气中花粉浓度的相对应数... 应用花粉通量测定新技术,于1992~1994年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 mays L.)传粉期间,应用库尔式收集仪收集和测定空气中的花粉,记录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小麦、玉米产量与它们最大传粉期空气中花粉浓度的相对应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试图建立禹城实验区小麦和玉米产量预报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花粉通量 产量预报 气象要素
下载PDF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小麦生产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50
14
作者 赵俊晔 于振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4-348,共5页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和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的技术对策,分析提出了我国小麦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发展目标,对发展我国小麦生产能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产 增产潜力
下载PDF
基于H-P滤波法的中国小麦产量波动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同海梅 陆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7-1459,1477,共4页
根据1983-2008年中国小麦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H-P滤波法对中国小麦产量波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83-2008年间小麦生产包括了6个完整的周期,平均年距为4.5年,其中扩张期的长度平均为2.5年,而收缩期的平均值为1.7年,扩张与收... 根据1983-2008年中国小麦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H-P滤波法对中国小麦产量波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83-2008年间小麦生产包括了6个完整的周期,平均年距为4.5年,其中扩张期的长度平均为2.5年,而收缩期的平均值为1.7年,扩张与收缩长度之比在逐期下降,说明中国小麦产量扩张能力正在下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验证了中国小麦产量的波动与单产波动及种植面积波动的关系,估计得出种植面积对小麦产量的波动影响程度大于单产,应继续确保种植面积来平抑小麦产量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滤波法 小麦产量波动 播种面积 单产
下载PDF
半干旱条件下氮磷钾营养元素与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忠民 山仑 邓西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139-144,共6页
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半干早气候条件下,黄绵土单施磷肥增产效果显著,春小麦产量可提高44.6%;单施氮肥增产效果不显著,但氮、磷、钾配合施用,春小麦产量可增加55.4%;施磷或氮磷配合可显著地促进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增加植... 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半干早气候条件下,黄绵土单施磷肥增产效果显著,春小麦产量可提高44.6%;单施氮肥增产效果不显著,但氮、磷、钾配合施用,春小麦产量可增加55.4%;施磷或氮磷配合可显著地促进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增加植株高度和叶面积系数,促进春小麦结实小穗发育,提高结实率;磷与钾配合施用可促进春小麦光合产物积累和运转;氮、磷配合施用,可显著改善春小麦品质,与不施肥处理相比,籽粒中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18.5%、18.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元素 春小麦 产量 品质 半干旱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其昀 张萍 +3 位作者 贾晓东 于磊 翟照博 王洪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140,146,共5页
研究了"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秸秆覆盖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可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明显地调节作物生长的水、肥、... 研究了"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秸秆覆盖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可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明显地调节作物生长的水、肥、气、热等生态条件,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产量。未进行秸秆覆盖的处理产量为4617.93kg/hm2;进行秸秆覆盖的处理,小麦平均产量最高可达到5360.00kg/hm2,提高了1303.67kg/hm2,增产可达到2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土壤温度 水分含量 小麦产量
下载PDF
杨粮复合系统内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忠宝 万福绪 刘奕琳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61-62,72,共3页
通过对徐淮平原杨粮复合系统內不同物候期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杨树展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不明显,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在杨树展叶后,从全叶期到盛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有明显差异,并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同... 通过对徐淮平原杨粮复合系统內不同物候期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杨树展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不明显,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在杨树展叶后,从全叶期到盛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有明显差异,并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复合模式小麦产量的高低,从小麦产量的高低得出最佳的复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粮复合系统 物候期 生态因子 株行距 小麦产量
下载PDF
甘肃中、东部地区春小麦产量潜力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莉霞 李广 《作物研究》 201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根据甘肃中部、东部的气象数据,利用APSIM模型模拟研究区的春小麦产量,分析春小麦产量潜力。结果表明:甘肃中部康乐、临洮等地和甘肃东部泾川、灵台、合水、秦安等地的小麦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误差较小,春小麦产量差较小,产量可提升的空... 根据甘肃中部、东部的气象数据,利用APSIM模型模拟研究区的春小麦产量,分析春小麦产量潜力。结果表明:甘肃中部康乐、临洮等地和甘肃东部泾川、灵台、合水、秦安等地的小麦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误差较小,春小麦产量差较小,产量可提升的空间小;康乐县小麦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小麦生产力接近于极限;定西、渭源、通渭、华亭、环县等地小麦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之间差值较大,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产量 潜力
下载PDF
氮素与播种量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保伟 陆引罡 +2 位作者 秦广利 远红伟 张振中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4期283-287,共5页
以贵农5号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条件下播种量与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的不同发育阶段,施氮量与播种量的各个处理组合对小麦株高的影响变化趋势不显著;在不同施氮的条件下,低播种量处理(10万粒.667m-2)有利于小... 以贵农5号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条件下播种量与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的不同发育阶段,施氮量与播种量的各个处理组合对小麦株高的影响变化趋势不显著;在不同施氮的条件下,低播种量处理(10万粒.667m-2)有利于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和高产群体结构的建立;高播种量处理(18万粒.667m-2)能够增加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和提高小麦的根系活力,对小麦获得高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小麦的产量,以N3T1处理组合为最高。表明在低播种量高氮肥的条件下,小麦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最低产量相比增加14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播种量 小麦 生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