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者视角下的歌唱——以《爱我中华》等四首歌曲为例谈彝风流行歌曲创作
1
作者 施咏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9-36,共8页
本文以《爱我中华》《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我是天真》《是你给我爱》四首歌曲为个案,从他文化视角探讨海菜腔、跳月等彝族民间音乐元素及其与汉、壮、苗、傣等其他民族音乐元素相融合的创作运用之道,认为非彝族音乐家借鉴彝族音乐元素... 本文以《爱我中华》《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我是天真》《是你给我爱》四首歌曲为个案,从他文化视角探讨海菜腔、跳月等彝族民间音乐元素及其与汉、壮、苗、傣等其他民族音乐元素相融合的创作运用之道,认为非彝族音乐家借鉴彝族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创作时,以其泛民族、泛地域音乐观念彰显出更多的多元性与时尚性以及更有助于大众传播的普适性,可作为对彝族本土原创流行音乐的互补与拓展,并在两者的合力下使“彝风”歌曲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以实现对优秀彝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创作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我是天真》 《是你给我爱》 《爱我中华》
下载PDF
中国武术发展: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岗 王柏利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9-325,共7页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武术模仿西方体育的发展历程,使中国武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困境。"我是谁"文化身份的迷失、"依靠谁"路径选择的彷徨、"为了谁"发展目标的缺失,是困扰当前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所...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武术模仿西方体育的发展历程,使中国武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困境。"我是谁"文化身份的迷失、"依靠谁"路径选择的彷徨、"为了谁"发展目标的缺失,是困扰当前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所在。站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从中国文化的立场出发,厘清中国武术"我是谁"的本源问题,确立依靠中国文化、中国模式、走中国道路的发展路径,明确为了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探索中国武术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地位与责任,是解围当前中国武术发展困境,实施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我是谁 依靠谁 为了谁
下载PDF
论大学教师的身份危机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德发 李林静 《理工高教研究》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在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大学教师的身份产生了深刻危机:大学教师到底是"教师"、"学者"还是"政府官员"?公众舆论在质疑大学教师:"你是谁"?大学教师在自我责问:"我是谁"?于是,大学老师在... 在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大学教师的身份产生了深刻危机:大学教师到底是"教师"、"学者"还是"政府官员"?公众舆论在质疑大学教师:"你是谁"?大学教师在自我责问:"我是谁"?于是,大学老师在外在压力和内心焦虑的双重夹击下显得无所适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老师 身份危机 “我是谁”
下载PDF
走向神性“大我”——史铁生回答“我是谁”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山林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我是谁”是人类文化的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一直吸引人们去思考。史铁生以敏感而睿智的心灵参与了这一思考,并获得了颇具深度的独特见解。主要内容包括:“我”是一种结构,不但在生命的整体里,而且在世界所有的消息里;“我”可以分为“内... “我是谁”是人类文化的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一直吸引人们去思考。史铁生以敏感而睿智的心灵参与了这一思考,并获得了颇具深度的独特见解。主要内容包括:“我”是一种结构,不但在生命的整体里,而且在世界所有的消息里;“我”可以分为“内我”与“外我”,“主我”与“客我”,“小我”与“大我”;“大我”表现为精神或灵魂,与无限之在相连,与绝对价值相通,表现为博大的爱愿,简而言之即神性的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是谁 内我与外我 主我与客我 小我与大我
下载PDF
反思文学的力度及其局限——重读宗璞的短篇小说《我是谁?》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进武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宗璞的《我是谁?》是当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由于小说对于"人"的呼唤和现代派创作手法的运用,曾获得文坛肯定。重新细读《我是谁?》,发现这部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并不拥有真正的"反思"价值,小说在叙事话语、悲剧性渲染... 宗璞的《我是谁?》是当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由于小说对于"人"的呼唤和现代派创作手法的运用,曾获得文坛肯定。重新细读《我是谁?》,发现这部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并不拥有真正的"反思"价值,小说在叙事话语、悲剧性渲染和文学启蒙等方面都存在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璞 《我是谁?》 反思文学 “人”的话语 文学启蒙
下载PDF
论《诗经·黍离》为人类千古之问——“我是谁”而作 被引量:2
6
作者 叶知秋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诗经.黍离》是为人类千古之问——"我是谁"而作,其中诗人"心忧"的原因是因为"我是谁"的问题找不到答案,而其中的"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之问,正是"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特殊形式,是诗人... 《诗经.黍离》是为人类千古之问——"我是谁"而作,其中诗人"心忧"的原因是因为"我是谁"的问题找不到答案,而其中的"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之问,正是"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特殊形式,是诗人发现了自己的本体之我而对本体之我又无法彻底地加以理解,觉得自己很陌生,从而才把自己作为对象而发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离 我是谁 本体之我 陌生
下载PDF
我是谁——金庸武侠小说对个体哲学主体地位的探讨
7
作者 但红光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64-66,共3页
对金庸武侠小说中“我是谁”这一隐性主题的存在进行了论证,然后针对这一主题所探讨的个体的哲学 主体地位这一问题进行了发掘。
关键词 金庸武侠作品 "我是谁" 主体地位 人生 立论
下载PDF
先秦道家“本我”意识追求摭谈
8
作者 雷雅静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8-80,共3页
"本我"意识是世界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处于"轴心时代"的诸子对此可谓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以道家的思想最具代表性。然而,对它的普遍关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三代思想深厚积淀的烈焰借着战国乱世之口的喷薄而出。... "本我"意识是世界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处于"轴心时代"的诸子对此可谓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以道家的思想最具代表性。然而,对它的普遍关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三代思想深厚积淀的烈焰借着战国乱世之口的喷薄而出。站在人文主义的高度上重新关照作品,对先秦道家"本我"意识的追求进行梳理,可以窥见道家文化思想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的内在原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我”意识 老庄 周易
下载PDF
人性的复归之路——读《变形记》和《我是谁?》
9
作者 张鑫鑫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分析了《变形记》的主人公因为不堪忍受生存的压力而变成了大甲虫,这是虫形人心的格里戈尔对非人社会的反抗和对人性的回归;宗璞的《我是谁?》讲述了主人公在幻觉中异化为虫的悲剧。指出两篇小说虽在主题的属性和异化程度上有些差异,但... 分析了《变形记》的主人公因为不堪忍受生存的压力而变成了大甲虫,这是虫形人心的格里戈尔对非人社会的反抗和对人性的回归;宗璞的《我是谁?》讲述了主人公在幻觉中异化为虫的悲剧。指出两篇小说虽在主题的属性和异化程度上有些差异,但都反映了人性的可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记 我是谁 解读 文本分析
下载PDF
解读狄金森《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中的超验主义
10
作者 闫晶 晁金金 《焦作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23-26,共4页
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新英格兰地区的超验主义,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潮。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然;超验主义蔑视传统和权威,推崇变革和革新;超验主义推崇自立精神,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艾米莉·狄金森曾被认为... 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新英格兰地区的超验主义,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潮。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然;超验主义蔑视传统和权威,推崇变革和革新;超验主义推崇自立精神,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艾米莉·狄金森曾被认为是继古希腊第一位女诗人萨福以来西方最为杰出的一位女诗人。《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是艾米莉·狄金森众多诗歌中的一首短诗,这首诗歌内容简单,但却蕴含深邃的内涵,从超验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这首诗,体现了文章的主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验主义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艾米莉·狄金森
下载PDF
文学作品中的“认识自我”
11
作者 许雪丽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4期175-176,共2页
"认识自我"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主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无法分清哪是真正的"我"。本文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分析。
关键词 个体 认识自我 我是谁
下载PDF
人类道德增强与人格同一性——兼论人工智能增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万球 廖莉 《自然辩证法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人格同一性是中西方经典哲学问题,近年来成为人工智能哲学、道德增强技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在道德增强技术哲学中,关于人格同一性问题讨论占有优先的地位。道德增强可能改变个体的人格特征,引发“我是谁”的人格同一性危机。我是谁?昨天... 人格同一性是中西方经典哲学问题,近年来成为人工智能哲学、道德增强技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在道德增强技术哲学中,关于人格同一性问题讨论占有优先的地位。道德增强可能改变个体的人格特征,引发“我是谁”的人格同一性危机。我是谁?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是同一个我吗?增强前的“我”和增强后的“我”是同一个我吗?增强后的“我”具有道德自由和能够承担道德责任吗?显然,对道德增强人格同一性的持续追问将引发了许多极有学术生长意义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拓展和深化了人格同一性哲学的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是谁 道德增强 人格同一性 心理连续性 生理连续性
原文传递
“我是谁”:生命教育的追问与应答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修梅 刘慧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1,共7页
"我是谁"是指人在对"我"的觉知与追问中,展开朝向他物或他人的"去存在"的实践,并在创造与利他的意义实现中不断确证自身的存在。"我是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追问,生命教育作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我是谁"是指人在对"我"的觉知与追问中,展开朝向他物或他人的"去存在"的实践,并在创造与利他的意义实现中不断确证自身的存在。"我是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追问,生命教育作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化,应直面这一追问。考察生命教育的发生及发展可以发现,"我是谁"的失落与重构是生命教育的核心问题。为此,基于"我是谁"的生命教育的实践着力点应在于激活自我觉知、激发主体力量与促进生命相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我是谁” 觉知 确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