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外国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在晚清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乐云
-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
出处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4-67,共4页
-
基金
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十九世纪章回小说创作与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063028
-
文摘
文章认为:外国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在晚清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尤其是崇尚科学、开启民智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以新颖的形式与奇异的情节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二是传播了西方的科学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三是破除专制思想与迷信思想,激发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无限憧憬。
-
关键词
外国侦探小说
科幻小说
晚清时期
传播和影响
-
Keywords
whodunit
sci-fi
the late Qing Dynasty
transmission and influence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试析我国侦探小说的叙事方式
- 2
-
-
作者
胡和平
-
机构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138-140,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高校2005年度科研项目(05C007)
-
文摘
我国侦探小说在经历了西方模式、前苏联模式之后,新时期的侦探小说无论在题材的选取上还是艺术的技巧乃至叙事的策略上都突破了过去那种创作主体意识狭窄、模式单一的状态,各自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共同形成侦探小说文本的多元共存局面而真正进入反模式时期。叙事结构的复线行进、两种叙述角度的同时采用、侦探过程弱化、人物心理探微以及结尾的违反常情等超越传统的玄学侦探小说,颠覆了常规侦探小说的许多或全部规范。
-
关键词
侦探小说
叙述视角
叙事方式
-
Keywords
whodunit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way
-
分类号
D035.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枯草之根》中体现的“仁”思想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占思聪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113-115,共3页
-
基金
201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社科类一般项目"基<枯草之根>中体现的‘仁’思想"(2016jyxm0654)
-
文摘
华裔日本作家陈舜臣作品《枯草之根》中的"仁"偏重于"爱人"之"仁"。无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都首先将其视作"人",其次辅以"恕",从而构成了"爱人"之"仁"的较完整内容。另外,在道德与法律上,陈舜臣似乎更倾向于以道德的方式,即儒家思想中的"仁"来解决人际争端。由于陈舜臣将儒家"仁"思想有意识的融入作品中,从而使得文中人物在"中国式道德观"框架下交往,凸显出浓郁的儒学气息,构成了与其他日本推理小说不同的韵味。
-
关键词
陈舜臣
推理小说
“枯草之根”
儒家
仁
-
Keywords
Chen Shunchen;whodunit;The Root of Withered Grass;Confucianism;Benevolence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翻译与文化协商——从《毒蛇圈》看晚清侦探小说翻译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赵稀方
-
机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6,共12页
-
文摘
《毒蛇圈》刊登于《新小说》一卷8至24号(1902-1906),"法国鲍福原注","上海知新室主人"(周桂笙)译,"趼廛主人"(吴趼人)评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于这篇侦探小说的翻译和评点的讨论,分析晚清现代性的引进及其文化协商的问题。在吴趼人和周桂笙对于《毒蛇圈》的翻译和评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侦探小说以翻译西方法律制度等"现代性"面向批判中国传统,另一方面又以中国传统出发,选择、改写西方现代性。在这里,翻译成了文化冲突与协商的场所,也成了我们考察中国现代思想生产的线索。
-
关键词
《毒蛇圈》
侦探小说
翻译
文化协商
-
Keywords
The Trick of Poisonous Snake
whodunit
translation
cultural negotiation
-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