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场特征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毅 王文焰 +2 位作者 门旗 钟新才 谢香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6,共4页
宽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正效应。通过对新疆奎屯地区某地宽地膜覆盖条件下地温场动态的分析 ,可知膜间、膜边、膜中和揭膜 4种处理下的土壤表层 5 cm处的温度 (以下称表层土温 )都可拟合为时间的正弦函数 ;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可以用... 宽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正效应。通过对新疆奎屯地区某地宽地膜覆盖条件下地温场动态的分析 ,可知膜间、膜边、膜中和揭膜 4种处理下的土壤表层 5 cm处的温度 (以下称表层土温 )都可拟合为时间的正弦函数 ;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可以用 8:0 0 ,16 :0 0 ,2 0 :0 0三个时刻来简要表征 ;种植季节内表层土壤最高温度、表层土温最大变幅及平均表层土温的最大值均发生在膜中 ,其后依次为膜边、膜间与揭膜 ;膜中、露地和膜间的不同深度地温在一日内和种植季节内均有一个变化过程 ;一日内地温变幅与深度关系可拟合成指数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宽地膜覆盖 温度场特征 日变幅 土壤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土壤水温条件及其产量效应 被引量:55
2
作者 金胜利 周丽敏 +1 位作者 李凤民 张光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3,共6页
田间比较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新型覆膜方式(SL)与其他覆膜方式———条膜起垄覆盖(TL),条膜平铺覆盖(TP),全膜平铺覆盖(QP)以及不覆膜(CK)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三个方面差别。分析结果显示:新型覆膜方式SL在作物苗... 田间比较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新型覆膜方式(SL)与其他覆膜方式———条膜起垄覆盖(TL),条膜平铺覆盖(TP),全膜平铺覆盖(QP)以及不覆膜(CK)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三个方面差别。分析结果显示:新型覆膜方式SL在作物苗期和成株期的表层土壤含水量最高,地表蒸发量较小,集水效果最好;在苗期的表层地温高于其他处理,超出对照6.1℃。各处理玉米产量从高到低次序为SL>QP>TL>TP>CK。其中SL比QP增加21.9%,比TL增加64.8%,比TP增加32.1%,较CK提高了1045%。SL的经济收益是QP的1.2倍,TL的1.7倍,TP的1.3倍,CK的10.2倍。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一项有效的增产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地膜覆盖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槽轮驱动垂直插入式穴播机的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军民 王芬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37,142,共5页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播种时撕膜及穴孔与膜孔错位等问题,设计了槽轮驱动垂直插入式穴播机,将槽轮机构的间歇运动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直线往复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成穴器垂直入土和出土,并在入土最低端强制开启,实现零速投种,种孔位置精确,解决...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播种时撕膜及穴孔与膜孔错位等问题,设计了槽轮驱动垂直插入式穴播机,将槽轮机构的间歇运动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直线往复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成穴器垂直入土和出土,并在入土最低端强制开启,实现零速投种,种孔位置精确,解决了传统穴播机空穴率高及出苗率低的问题.通过建模仿真分析,该穴播机满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播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播机 槽轮 全膜双垄沟播
下载PDF
河西灌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节灌增产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绍美 金胜利 王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5,共6页
对在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低成本节灌措施在河西灌区的玉米栽培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勤试验点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且灌水量减少.其中,生育期灌水量为对照1/2的处理,其灌水量减少2190m3&... 对在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低成本节灌措施在河西灌区的玉米栽培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勤试验点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且灌水量减少.其中,生育期灌水量为对照1/2的处理,其灌水量减少2190m3·hm-2,而玉米籽粒产量增加902kg·hm-2.在民乐辅助试验点上,玉米生育期不灌水,尚能获得10000kg·hm-2以上的籽粒产量;且与灌2次水比较,每公顷节水量可达4500m3.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作为内陆河流域灌区农田的低成本节水措施,可在进一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予以示范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区 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节水 增产效益
下载PDF
干旱年份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模式对玉米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玉莲 边学军 +4 位作者 贾小琴 黄成秀 韦伯龙 李芸 闫旭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138,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干旱年份全膜双垄沟播(T1)、平铺覆膜(T2)以及露地平作(不覆膜,CK)3种种植方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探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0∽200 cm...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干旱年份全膜双垄沟播(T1)、平铺覆膜(T2)以及露地平作(不覆膜,CK)3种种植方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探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0∽20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看,全生育期以T1处理的平均值最高,比T2和CK高0.3和0.5个百分点;处理间0∽200 cm土层含水率以出苗∽7叶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高0.7和3.2个百分点,以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高0.4和0.0个百分点,乳熟∽成熟期T1比T2高0.4个百分点、比CK低0.5个百分点。(2)从全生育期浅层土壤(0∽40 cm)各层平均含水率看,T1比T2和CK高0.5和0.9个百分点,以20∽40 cm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5和1.3个百分点,40∽80 cm土层,T1比T2和CK分别高0.4和0.5个百分点,80∽200 cm土层,T1高出T2 0.5而低于CK 0.4个百分点。(3)全生育期0∽40 cm土层温度平均值看,T1比T2和CK高0.7℃和2.5℃,其中以苗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4.9℃,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0.7℃。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明显改善土壤温、湿度状况,是旱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覆膜方式 土壤含水率 土壤温度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对有机小麦产量及田间杂草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志伟 吴强 +3 位作者 李琦 高飞雁 董晋源 张永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1-1297,共7页
为探明不同幅宽条播和覆膜穴播对河套灌区有机春小麦的产量、开花期农艺性状、杂草发生程度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覆膜穴播(FM)、宽幅16 cm条播(KF16)、宽幅7 cm条播(KF7)、窄幅窄行11 cm条播(ZF11)、窄幅宽行15 cm条播(ZF15)共5种不同... 为探明不同幅宽条播和覆膜穴播对河套灌区有机春小麦的产量、开花期农艺性状、杂草发生程度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覆膜穴播(FM)、宽幅16 cm条播(KF16)、宽幅7 cm条播(KF7)、窄幅窄行11 cm条播(ZF11)、窄幅宽行15 cm条播(ZF15)共5种不同播种方式,研究了不同处理下有机小麦开花期农艺性状、籽粒产量、杂草密度及各生育时期杂草干物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ZF15处理相比,FM处理显著提高了有机小麦开花期株高、旗叶长、旗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旗叶SPAD值,KF16处理明显改善了旗叶光合速率,而KF7和ZF11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FM、KF16、ZF11、KF7处理的籽粒产量较ZF15处理分别提高了33.0%、27.2%、21.5%、14.9%;KF16和FM处理的杂草总密度和杂草干物质量较ZF15降低了75.6%、92.8%和73.9%、81.4%,纯收益分别增加了7680.4元·hm^(-2)和7246.7元·hm^(-2)。经相关分析,杂草干物质量与有机小麦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宽幅16 cm条播和覆膜穴播可有效降低杂草密度及干物质量,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有机小麦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小麦 杂草 农艺性状 宽幅播种 覆膜穴播
下载PDF
宽膜覆盖下土壤环境研究 Ⅰ.土壤盐分运移分布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兴旺 钟新才 徐万里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8-130,共3页
通过在新疆巴楚县设置不覆膜露地种植、窄膜覆盖和宽膜覆盖种植棉花的试验,对露地、窄膜下、宽膜中区和边区下不同时间的土壤剖面上全盐含量的比较分析,发现覆盖宽膜后第一水前盐分在土壤剖面上是增加的,但膜中区0~15cm盐分 ... 通过在新疆巴楚县设置不覆膜露地种植、窄膜覆盖和宽膜覆盖种植棉花的试验,对露地、窄膜下、宽膜中区和边区下不同时间的土壤剖面上全盐含量的比较分析,发现覆盖宽膜后第一水前盐分在土壤剖面上是增加的,但膜中区0~15cm盐分 增加量小于膜边区;到收获后膜中区0~15cm土壤含盐量下降到低于播种时水平,可是在膜 边区0~15cm盐分聚积,含盐量继续增加;到收获后宽膜下15~100 cm深度内含盐量均降低 到春季播种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栽培 宽膜 土壤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