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被引量:1
1
作者 淳庆 Van Balen Koenraad 韩宜丹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4期529-534,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tests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66 rebars from different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t...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tests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66 rebars from different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12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nd the concrete cover thickness of 9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actual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onformations of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re obtained. Then, the comparison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including the original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America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present European calculation method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iginal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nding behavior is based on the allowable stress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design safety factors are 3.55 to 4. 0. In term of the calculation area of longitudinal rebar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out considering earthquake action, the original Chines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safer than the present Chines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Europea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present America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structural safety assessments of modem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from 1912 to 1949 bending behavior calculation method comparative study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Hybrid FRP Bonded-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under Cyclic Loading 被引量:1
2
作者 Hasan Nikopour M. Nehdi P. Broumand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3期322-333,共12页
Although sever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shear capacity of RC beams retrofitted by carbon or glass fibre-reinforced polymers, there has been little work on hybrid FRP sheet appl... Although sever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shear capacity of RC beams retrofitted by carbon or glass fibre-reinforced polymers, there has been little work on hybrid FRP sheet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 under cyclic loading.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five RC beams were constructed, and four of which were retrofitted using various schemes of FRP sheets. All beams were subjected to quasi-static cyclic loading in an attempt to represent the effect repetitive loading. The ultimate load, and deflection response at mid-span of the beam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s of a computational model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hybrid applications of FRP sheets can improve the shear performance of retrofitted RC beams and increase the ultimate strain of the FRP sheets at failure. The results of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we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S reinforced concrete fibre-reinforced polymer shear streng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Detecting Damage i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Using Vib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3
作者 Ho Thu Hien Nguyen Danh Thang Nguyen Ngoc Dang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CAS 2022年第4期559-571,共13页
This paper evaluates two methods of diagnosing damage, Natural frequency and Stiffness-Frequency change-Based damage detection method i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under load using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at... This paper evaluates two methods of diagnosing damage, Natural frequency and Stiffness-Frequency change-Based damage detection method i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under load using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atural frequency and mode shape. The research uses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crack damage instead of deleting or reduc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element like in previous studies. First, a theory of the damage diagnosis method based on the change of natural frequency and mode shape is presented. Nex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using ANSYS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 Particularly, the investigated damage cases are crack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under loads. Finally, we will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damage diagnosis methods and suggest the location of the vibration data and specify the failure threshold of th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age Detection Vibration metho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Natural Frequency Mode Shape
下载PDF
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光 曹国旭 +1 位作者 黄远 李乾坤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研究内加强环式圆钢管混凝土柱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梁这种新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设计了缩尺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开展了相同梁柱节点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研究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拟静... 为研究内加强环式圆钢管混凝土柱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梁这种新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设计了缩尺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开展了相同梁柱节点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研究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拟静力加载试验的骨架曲线、核心区剪切变形等,分析了节点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全面考察了同一梁柱节点在静力加载和低周往复加载两种工况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核心区强度较强,破坏模式主要为梁端破坏,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时试件梁柱连接处附近的梁端钢板发生拉裂破坏和钢板鼓曲,静力加载试验时试件梁端焊缝发生拉裂破坏;试件延性较好,加载过程中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塑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该类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 内隔板 静力加载试验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受力性能 设计方法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梁横向振动的微分求积分析
5
作者 彭丽 王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38-542,共5页
分析了预应力梁的横向自由振动固有频率,对已有文献给出的体外预应力横向振动方程进行探讨,将微分求积方(DQ)法直接应用于修正后的振动控制方程中.在简支边界条件下,得到固有频率的数值解,并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不同物理参数对频率... 分析了预应力梁的横向自由振动固有频率,对已有文献给出的体外预应力横向振动方程进行探讨,将微分求积方(DQ)法直接应用于修正后的振动控制方程中.在简支边界条件下,得到固有频率的数值解,并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不同物理参数对频率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等级和预应力筋偏心距的提高,预应力梁的同阶自振频率值增大;而随着梁长和初始预应力值的增加,固有频率值略微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固有频率 物理参数 微分求积(DQ)法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桥面连续结构横向应力分析
6
作者 胡志坚 杜威 +1 位作者 樊文胜 周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5,共12页
针对钢-混组合简支梁桥的桥面连续结构开裂等病害,围绕桥面连接板的横桥向应力问题,采用线弹性理论和板的偏微分方程进行分析,得出了桥面连接板挠度和应力的分布函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实桥荷载试验.通过比较理论解、有限元... 针对钢-混组合简支梁桥的桥面连续结构开裂等病害,围绕桥面连接板的横桥向应力问题,采用线弹性理论和板的偏微分方程进行分析,得出了桥面连接板挠度和应力的分布函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实桥荷载试验.通过比较理论解、有限元解和实测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解和有限元的有效性.根据得到的分布函数,发现横桥向和纵桥向上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钢梁端部位置的连接板的上缘.此外,还分析了连接板区域尺寸变化对横桥向应力峰值的影响,包括纵梁端部距支座的长度、纵梁的间距以及连接板区域整体尺寸变化.结果表明:较小的纵梁间距和较长的纵梁端部与支撑之间的距离会导致连接板中的横向拉应力峰值增加,并提高横向拉应力在总应力中的占比,从而导致桥面连接板早于设计荷载开裂.因此对于纵梁间距较小、梁端长度较长的钢-混组合简支梁桥桥面连续结构,仅计算其纵桥向受力性能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危险,建议按照本文方法考虑横桥向应力对桥面连接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桥(SCCBs) 桥面连接板 横桥向应力分析 有限元法(FEM) 连续桥面简支梁桥
下载PDF
混凝土芯水泥土复合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方法
7
作者 张晓笛 段冰 +4 位作者 吴健 王金昌 杨仲轩 龚晓南 徐荣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基于Euler梁理论和状态空间法,建立了综合考虑非线性芯桩-水泥土-桩周土界面作用的双层叠合直梁分析模型及其状态方程,推导了成层土中不同组合形式的复合桩截面内力与变形的统一解析解,有效地考虑了复合桩分析中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结构... 基于Euler梁理论和状态空间法,建立了综合考虑非线性芯桩-水泥土-桩周土界面作用的双层叠合直梁分析模型及其状态方程,推导了成层土中不同组合形式的复合桩截面内力与变形的统一解析解,有效地考虑了复合桩分析中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结构局部参数发生变化等难点。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桩径比、芯长比和水泥土弹性模量对桩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桩径比增大,可提供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增大,复合桩竖向承载力基本呈线性增长;(2)芯长比增大,复合桩竖向承载力的增长幅度逐渐增大;(3)水泥土弹性模量对于桩竖向承载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芯水泥土复合桩 竖向受荷 桩-土相互作用 Euler梁 状态空间法
下载PDF
高墩钢混组合梁桥铺装混凝土吊挂现浇施工技术分析
8
作者 张小鹏 李鹏 +1 位作者 倾涛 李宁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5期84-86,共3页
钢混组合梁的作用是通过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共同受力来抵抗梁体下挠,其具有截面尺寸小、自重轻、跨度大、承载力强、钢材和混凝土用量少、施工周期短等优势。以尖山沟特大桥引桥为研究对象,为克服高山峡谷环境下施工作业空间受限、支架... 钢混组合梁的作用是通过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共同受力来抵抗梁体下挠,其具有截面尺寸小、自重轻、跨度大、承载力强、钢材和混凝土用量少、施工周期短等优势。以尖山沟特大桥引桥为研究对象,为克服高山峡谷环境下施工作业空间受限、支架搭设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等传统支架法施工的不利因素,深入分析钢混组合梁受力特性,创新采用吊挂法现浇铺装混凝土,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铺装混凝土 吊挂法 下挠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晓燕 杨涛春 +2 位作者 王银 谢群 陈文文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针对冲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研究广泛并取得许多有价值成果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试验、数值与理论等方法开展的大量工作与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冲击荷载的研究、材料的应变率效应、钢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响应与破坏... 针对冲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研究广泛并取得许多有价值成果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试验、数值与理论等方法开展的大量工作与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冲击荷载的研究、材料的应变率效应、钢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响应与破坏机制、设计评估方法;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破坏规律与特点,对破坏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基于承载力的破坏模式判别准则;指出未来钢筋混凝土梁抗冲击研究重点应包括冲击荷载的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破坏判别与简化响应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破坏模式 动态响应 钢筋混凝土梁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基于BPMS的砂浆和混凝土细观模型研究
10
作者 赵宁宁 冯吉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1,94,共6页
混凝土是由砂浆和骨料构成的非均质材料。在细观层面上评估混凝土的断裂过程有助于阐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采用C++编制的梁-粒子模型求解器(Beam Particle Model Solver,简称BPMS)对砂浆和混凝土进行二维数值分析。为了模拟混凝土的断裂... 混凝土是由砂浆和骨料构成的非均质材料。在细观层面上评估混凝土的断裂过程有助于阐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采用C++编制的梁-粒子模型求解器(Beam Particle Model Solver,简称BPMS)对砂浆和混凝土进行二维数值分析。为了模拟混凝土的断裂,采用点阵法高效快速地建立细观尺度的颗粒模型。数值研究较好地呈现了砂浆和混凝土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破坏行为以及混凝土三点弯在冲击条件下的断裂过程,从而证实了BPMS的强健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结构 梁-粒子模型 骨料 混凝土 点阵法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简支钢-混结合箱梁振动特性研究
11
作者 刘潇 张楠 孙琪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2,共6页
对一高速铁路32 m简支钢-混结合箱梁进行锤击试验,分析其振动特性。建立轨道-桥梁垂向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谐响应分析计算轨道-桥梁系统各板件的速度导纳,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分析振动在梁上的传递特性。采用虚拟激... 对一高速铁路32 m简支钢-混结合箱梁进行锤击试验,分析其振动特性。建立轨道-桥梁垂向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谐响应分析计算轨道-桥梁系统各板件的速度导纳,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分析振动在梁上的传递特性。采用虚拟激励法得到行车条件下的轮轨力,作用于有限元模型上,讨论钢-混顶板的混凝土厚度、扣件刚度等对钢-混结合箱梁振动的影响。为钢-混结合梁振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结合箱梁 锤击试验 速度导纳 振动特性 虚拟激励法
下载PDF
CFRP布抗剪加固预加载RC梁的力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黄志刚 林俊 +2 位作者 黄卫国 王海涛 吴琼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端部锚固方法和预加载对碳纤维复材(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抗剪性能的影响,【方法】进行了4根矩形RC梁的剪切试验,分析了失效模式、荷载-挠度曲线、特征荷载、箍筋和CFRP应变的发展,最后,采用既有的CFRP加固RC梁抗... 【目的】为了研究端部锚固方法和预加载对碳纤维复材(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抗剪性能的影响,【方法】进行了4根矩形RC梁的剪切试验,分析了失效模式、荷载-挠度曲线、特征荷载、箍筋和CFRP应变的发展,最后,采用既有的CFRP加固RC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文章试件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可靠的端部锚固下,采用U形CFRP条带加固可以显著提升RC梁的抗剪性能;抗剪加固效果受CFRP条带的端部锚固方法影响很大,机械锚固显著优于CFRP布压条锚固,相比于未加固梁,采用机械锚固的加固梁抗剪承载力提高了约60%,而CFRP布压条锚固的抗剪承载力仅提高了9.8%;预加载虽然明显降低了加固梁的开裂荷载,但对抗剪承载力几乎没有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CFRP布抗剪加固RC梁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布 抗剪加固 锚固方法 预加载 钢筋混凝土梁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内聚力单元和单元失效的受弯钢筋混凝土梁数值模拟分析
13
作者 陈少华 齐益 李双江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38,共8页
利用Abaqus中扩展有限元法、内聚力单元和显示动力分析模块下单元失效分析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响应,对比混凝土4点受弯梁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整体性能、损伤与失效,提出混凝土的精细化建模方法。根据模拟结果可知:扩展有限元法和内置内聚... 利用Abaqus中扩展有限元法、内聚力单元和显示动力分析模块下单元失效分析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响应,对比混凝土4点受弯梁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整体性能、损伤与失效,提出混凝土的精细化建模方法。根据模拟结果可知:扩展有限元法和内置内聚力单元模拟混凝土整体性能和拉裂行为精度较高;扩展有限元法模拟的混凝土裂纹扩展路径自由,适合对受力或相互作用复杂的混凝土进行精细化建模与损伤分析;内置内聚力单元的裂纹形成与扩展依赖单元网格密度与形状,适合在相关理论成熟或试验数据全面的基础上做影响参数分析;设置单元失效准则可同时模拟混凝土的压溃和拉裂行为,但损伤发展较快,精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损伤 扩展有限元 内聚力单元 单元失效 钢筋混凝土梁
下载PDF
Impact performance of BFRP and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 different span-to-depth ratios: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ies 被引量:1
14
作者 LAN YuChang ZHANG RenBo +1 位作者 JIN Liu DU XiuL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01-319,共19页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reinforced concrete(RC)slender beams,while there is a paucity of studies on deep beams.Furthermore,there is a lack of studies on the impact performance of FRP-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In ...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reinforced concrete(RC)slender beams,while there is a paucity of studies on deep beams.Furthermore,there is a lack of studies on the impact performance of FRP-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In this study,a 3-D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behavior of the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and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 different span-to-depth ratios(l0/h).The effects of impact mass and tension reinforcement ratio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impact behavior of the shortest beam with l0/h=1.5 corresponds to punching shear failure,which is distinctive from the other deep beam.When l0/h exceeds 3.0,the failure mode gradually changes from shear dominant to flexural dominant.The increase in the impact mass leads to a linear increase in the max midspan deflection,the duration of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hammer and member,and the duration of the dynamic reaction force.The max midspan deflection h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einforcement ratio.The max reaction force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reinforcement ratio,which is more evident for higher l0/h.The failure mode of the BFRP-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teel-reinforced beam.Under the impact condition,in this study,part of the steel bars yield,whereas BFRP bars exhibit no signs of fracture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and better deformability.A simplified calculational method based on energy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and the method accurately predicts the residual deflection of the concrete beams with different l0/h.Furthermore,it is establish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produce the impact response of the deep beams via the singledegree-of-freedom(SDOF)model,which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the same deflection shape as that of slender beams.Hence,a more rational simplified model for deep beams under impact loads is still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BFRP-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span-to-depth ratio simplified method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特性研究
15
作者 哈小平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5期129-133,138,共6页
为研究受冻融侵蚀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特性,开展冻融循环及相同养护时间下常温室内对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评估冻融循环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该值为冻融室内试件预应力损失(总预应力损失)与常温室内试件预应力损失(收缩、徐变... 为研究受冻融侵蚀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特性,开展冻融循环及相同养护时间下常温室内对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评估冻融循环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该值为冻融室内试件预应力损失(总预应力损失)与常温室内试件预应力损失(收缩、徐变等其他因素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之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截面较小且无偏心的试件总预应力损失大于截面较大且偏心的试件;水灰比较高的试件总预应力损失和冻融循环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均较大;早期阶段冻融循环对试件预应力损失的影响较小;偏心距越大,冻融循环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冻融循环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较小,可承受更多次数的冻融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混凝土 后张法 冻融循环
下载PDF
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方法设计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的仿真研究
16
作者 孟灿 李可飞 +1 位作者 周志锦 张鹄志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8-47,共10页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一种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strut-and-tie model, STM)设计方法,并展开与中国现行规范推荐的经验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共设计了3组6根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开展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静力仿真。结...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一种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strut-and-tie model, STM)设计方法,并展开与中国现行规范推荐的经验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共设计了3组6根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开展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静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拓扑优化-STM方法设计的构件不仅能在减少15%~25%钢筋用量的情况下提升20%以上的承载力和30%左右的变形能力,而且可以减少孔洞角部等应力较大处的混凝土拉损伤,提升这些部位钢筋的利用率。因此,拓扑优化-STM方法可为日后的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 拓扑优化 拉压杆模型 经验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与挣值法的大跨钢混组合梁桥施工进度优化
17
作者 张贤松 郭洁 +1 位作者 王琪 于英霞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以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沁河特大桥钢混组合梁桥段为依托,针对该工程整孔架设且施加二次反提等特点,基于BIM技术建立跨度80 m钢混组合梁桥三维模型,通过可视化模型提取相应工程量并利用WBS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任务分解,编制进度计划... 以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沁河特大桥钢混组合梁桥段为依托,针对该工程整孔架设且施加二次反提等特点,基于BIM技术建立跨度80 m钢混组合梁桥三维模型,通过可视化模型提取相应工程量并利用WBS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任务分解,编制进度计划,结合挣值分析法确定偏差率并对后续施工阶段提出调整措施,选出最优方案以指导实际施工。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梁段经进度检查后发现滞后工作,若按原计划进行,预计12周完成的工作将延迟至15周;经过缩短吊装工作工期、调整人员设备投入等方案调整后,在第12周赶上计划进度,总工期减少68 d。挣值法与BIM三维建模、施工模拟结合,能够使工程进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减少成本,可为进度优化向智慧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钢混组合梁 BIM技术 挣值法 进度优化 施工模拟
下载PDF
基于试验数据分析的FRP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方法
18
作者 陈万祥 孙航 +2 位作者 马建军 彭晓丽 孟凡俊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被视为一种可取代钢筋的理想增强材料,在岛礁及近海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参照相关规范的参数规定及基本假定,对国内外89根FRP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引入无量纲化参数μp,建立了一种基于试验数据... 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被视为一种可取代钢筋的理想增强材料,在岛礁及近海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参照相关规范的参数规定及基本假定,对国内外89根FRP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引入无量纲化参数μp,建立了一种基于试验数据分析的抗弯承载力预测方法,并与我国现行规范中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试验数据分析的FRP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M_(pre)/M_(exp)平均比值为0.96~1.03,为FRP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筋 混凝土梁 试验数据分析 极限承载力 预测方法
下载PDF
“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竖向温度梯度研究
19
作者 王达 王中宇 +2 位作者 谭本坤 刘玉雄 王谐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9,共10页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在日照作用下产生的非均匀温度场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起着主要影响作用。以盐坪坝长江大桥为依托,基于桥梁健康监测、实时阴影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日照作用下的非线性温度分布;提取组...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在日照作用下产生的非均匀温度场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起着主要影响作用。以盐坪坝长江大桥为依托,基于桥梁健康监测、实时阴影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日照作用下的非线性温度分布;提取组合梁竖向温度梯度,通过数据拟合和统计分析,采用广义极值理论来描述最不利温差,得到组合梁夏季温差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并参考欧洲规范(重现期50 a),得到升温模式、降温模式两种温度梯度的温度基数,在此基础上得到预测“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温度梯度模式,并与规范进行对比,说明差异性。研究方法可为其他直桥的温度场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后续开展的钢-混凝土桥梁温度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温度场 健康监测 有限元方法 温度梯度
下载PDF
考虑长期作用下的弱界面钢混组合梁动力响应分析
20
作者 徐晨翱 《科技通报》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钢混组合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受到混凝土徐变的影响,为研究动力因素与混凝土徐变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部分相互作用组合梁的动力特性,本文选择适当的状态变量来建立状态空间公式,然后得到两端简支边界条件下自由振动的频率特征方... 钢混组合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受到混凝土徐变的影响,为研究动力因素与混凝土徐变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部分相互作用组合梁的动力特性,本文选择适当的状态变量来建立状态空间公式,然后得到两端简支边界条件下自由振动的频率特征方程和对应的各阶模态。公式是基于节点处的受力平衡与应变兼容性的基本力学微分方程利用D'Alembert原理推导出的,在此基础上还额外加入了考虑混凝土的徐变影响的系数项。然后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部分相互作用组合梁在均布简谐荷载、集中移动荷载作用下的非齐次方程解以及动力响应。无论荷载类型如何,该数值模型都可以成功地用于模拟任意跨连续梁的时变结构行为。最后通过给出分析结果与数值结果的比对研究和若干相关参数研究,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徐变 状态空间法 模态叠加法 滑移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