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分析野生酵母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情况,筛选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酵母菌株,该研究采用七叶灵显色法和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PG)显色法对从宁夏贺兰山东麓分离的941株野生酵母的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进行筛选,通过WL培...为了比较分析野生酵母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情况,筛选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酵母菌株,该研究采用七叶灵显色法和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PG)显色法对从宁夏贺兰山东麓分离的941株野生酵母的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进行筛选,通过WL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落形态和26S r 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对所有酵母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且对酵母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941株酵母被鉴定为14个种,且筛选出了4株酵母菌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SLY-4(98.51 U/L)、F2-24(76.93 U/L)、F2-16(62.72 U/L)和HX-13(47.95 U/L)。产酶能力差异性分析表明β-葡萄糖苷酶广泛分布于14种酵母,但是产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和种内差异性。展开更多
为了获取更多的野生酵母优质菌种资源,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手段,从河南辉县太行山区的野生葡萄表皮共分离纯化得到6株酵母菌(W1—W6)。首先采用形态学观察方法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然后采用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为了获取更多的野生酵母优质菌种资源,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手段,从河南辉县太行山区的野生葡萄表皮共分离纯化得到6株酵母菌(W1—W6)。首先采用形态学观察方法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然后采用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6株酵母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表明,6株酵母菌呈现出菌落形态、细胞显微形态、子囊孢子形态和液体生长特征的多样性,并初步归为5个形态学群;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株供试菌分别属于酵母菌4个属的5个种:Hanseniaspora uvarum(W1)、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W2)、Metschnikowia fructicola(W3)、Debaryomyces hansenii(W4和W6)和Pichia fermentans(W5)。该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共同确定了对6株酵母菌菌株的鉴定结果。该结果也丰富了对野生山葡萄蕴含酵母菌资源的认识。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比较分析野生酵母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情况,筛选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酵母菌株,该研究采用七叶灵显色法和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PG)显色法对从宁夏贺兰山东麓分离的941株野生酵母的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进行筛选,通过WL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落形态和26S r 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对所有酵母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且对酵母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941株酵母被鉴定为14个种,且筛选出了4株酵母菌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SLY-4(98.51 U/L)、F2-24(76.93 U/L)、F2-16(62.72 U/L)和HX-13(47.95 U/L)。产酶能力差异性分析表明β-葡萄糖苷酶广泛分布于14种酵母,但是产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和种内差异性。
文摘为了获取更多的野生酵母优质菌种资源,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手段,从河南辉县太行山区的野生葡萄表皮共分离纯化得到6株酵母菌(W1—W6)。首先采用形态学观察方法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然后采用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6株酵母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表明,6株酵母菌呈现出菌落形态、细胞显微形态、子囊孢子形态和液体生长特征的多样性,并初步归为5个形态学群;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株供试菌分别属于酵母菌4个属的5个种:Hanseniaspora uvarum(W1)、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W2)、Metschnikowia fructicola(W3)、Debaryomyces hansenii(W4和W6)和Pichia fermentans(W5)。该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共同确定了对6株酵母菌菌株的鉴定结果。该结果也丰富了对野生山葡萄蕴含酵母菌资源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