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ralized Blaze Flash,a“Flashover”Behavior for Forest Fires—Analysis from the Firefighter’s Point of View 被引量:4
1
作者 Francois-Joseph Chatelon Sophie Sauvagnargues +1 位作者 Gilles Dusserre Jacques-Henri Balbi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4年第5期547-557,共11页
The phenomenon called “flashover” or “eruptive fire” in forest fir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sudden change in fire behavior: everything seems to burst into flames instantly and firefighters are overwhelmed by a sort... The phenomenon called “flashover” or “eruptive fire” in forest fir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sudden change in fire behavior: everything seems to burst into flames instantly and firefighters are overwhelmed by a sort of eruption, spreading at a speed at far several meters per second. Unfortunately it has cost several lives in the past. The reasons for such an accident always create controversy in the research field. Different theories are highlighted and especially two major axes are currently subject to discussion because they are very popular among people involved in fire-fighting. The one with regard to VOCs emissions is the best-known among firemen. Under great heat, during summer or with a fire approaching, plants emit VOCs and the more the temperature grows, the more the amount of VOCs emitted grows.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essentially topographical, meteorological and atmospheric), the cloud of gas can accumulate in an appropriate zone. The concentration of VOCs may therefore reach the Lower Explosive Limit, triggering the burst of the cloud when in contact with the fire. The second theory depends on physical considerations. An example is based on a convective flow created by the fire itself. When a fire spreads on a slope, it creates an aspiration phenomenon in a way to supply the fire with oxygen. The more this phenomenon is important, the more the flames tilt and increase the rate of speed, needing even more oxygen and thus induced flow. This vicious circle can stabilize or have an erratic behavior to trigger off a fire erup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se two theories, and especially the new advances on this research sub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behavior FLASHOVER Blow up induced wind VOC
下载PDF
桅杆结构动力特性及风振响应实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邓洪洲 徐建波 +1 位作者 黄健 王仲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对一座 4 8m高三方五层纤绳的三角形断面格构式桅杆进行了动力实测 ,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测得在初位移激励和脉动风荷载下的结构响应 ,同时用风速仪记录了实测时的风速 .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该桅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的特征 .结果... 对一座 4 8m高三方五层纤绳的三角形断面格构式桅杆进行了动力实测 ,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测得在初位移激励和脉动风荷载下的结构响应 ,同时用风速仪记录了实测时的风速 .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该桅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的特征 .结果表明弯扭振动为桅杆的主要振动 ;桅杆 1阶振型阻尼比约为 0 .0 31,高阶振型的阻尼比为 0 .0 15左右 .桅杆的自振频谱密集 ,结构风振响应具有明显的宽带特性 ,带宽参数为 0 .75~ 0 .89.由于桅杆的非线性特征 ,结构杆身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为非Gauss过程 ,峰态系数都大于 3.0 .根据实测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桅杆结构 动力实测 风振响应 动力特性
下载PDF
突然开孔结构的风致内压及屋盖响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卢旦 楼文娟 +1 位作者 孙炳楠 唐锦春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3,共5页
在系统阐述开孔结构的内压瞬态波动理论及屋面结构风振响应问题的基础上,对开孔瞬间的脉冲内压、气流稳定后屋盖结构所受的最大净风压进行了估算;同时讨论了内压作用下的屋盖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建筑物突然开孔时的内压脉冲对结构安全... 在系统阐述开孔结构的内压瞬态波动理论及屋面结构风振响应问题的基础上,对开孔瞬间的脉冲内压、气流稳定后屋盖结构所受的最大净风压进行了估算;同时讨论了内压作用下的屋盖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建筑物突然开孔时的内压脉冲对结构安全威胁很大,对于已经存在开孔的结构的屋盖由于受到内外压的共同作用要比开孔前承受更大的风荷载,从而解释了台风或者飓风期间建筑物门窗突然破坏时容易进一步造成屋盖破坏的现象。屋盖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开孔结构的H e lm ho ltz频率、弹性屋盖的固有频率以及来流中所包含的涡脱落频率,三者接近时,屋盖将发生较大的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振动 共振 突然开孔 Helmholtz频率 屋盖结构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及风振响应 被引量:40
4
作者 邓洪洲 朱松晔 王肇民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5-28,10,共5页
以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一高 3 46 5m的输电塔———江阴大跨越为工程背景 ,建立了考虑输电线、绝缘子和塔架耦合的两塔三段线分析模型 ,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大跨越塔线体系进行了风振响应分析 ,并进行了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通过... 以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一高 3 46 5m的输电塔———江阴大跨越为工程背景 ,建立了考虑输电线、绝缘子和塔架耦合的两塔三段线分析模型 ,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大跨越塔线体系进行了风振响应分析 ,并进行了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 ,指出输电线对塔架的自振频率影响较小 ,而结构体系风振响应分析则应考虑塔线耦合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 动力特性 风振响应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下载PDF
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邓洪洲 司瑞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3-30,共8页
针对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跨越档距大、塔体高且负荷重的特点,从材料选取、导线排列方式、结构动力特性以及风振响应等几个方面对1 000 kV特高压双回路跨越输电塔进行分析,总结了所研究塔型的动力特点,对其风振系数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并根... 针对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跨越档距大、塔体高且负荷重的特点,从材料选取、导线排列方式、结构动力特性以及风振响应等几个方面对1 000 kV特高压双回路跨越输电塔进行分析,总结了所研究塔型的动力特点,对其风振系数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并根据动力特性分析提出了结构设计中风振系数的取值方法。结果表明:风振系数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不同塔身高度应取不同的值进行计算;该方法为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大跨越输电塔 动力特性 风振系数 风振响应
下载PDF
预张力膜片风振反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骥 张其林 +1 位作者 殷惠君 周志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7年第1期71-76,共6页
针对张拉膜片在确定的预应力水平下的风振反应来考察它的模态和风振特性,采用膜面预应力检测仪测量了试验中膜片的预应力水平。膜结构的振动形式经常是以高阶振型为主,基频随预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预应力水平越高,各阶模态对应的阻... 针对张拉膜片在确定的预应力水平下的风振反应来考察它的模态和风振特性,采用膜面预应力检测仪测量了试验中膜片的预应力水平。膜结构的振动形式经常是以高阶振型为主,基频随预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预应力水平越高,各阶模态对应的阻尼比相差越小;反之,气动阻尼越集中在低阶模态。与风速和预应力水平相比,膜面倾角对膜面位移风振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并对不同倾角的膜面位移风振系数提出了建议值。部分工况下膜片出现颤振,膜面倾角和较低的预应力水平是诱发颤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结构 风振反应 风洞试验 模态特性
下载PDF
聚氨酯夹芯屋面板的风致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华 黄莉 王宸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5-2131,2175,共8页
聚氨酯夹芯屋面板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屋盖系统中,其有限刚度及聚氨酯芯层的阻尼性能会对屋面风压传递过程的脉动特性造成影响.试验测定了屋面板常用聚氨酯泡沫夹芯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和反映材料阻尼特性的损耗因子.以一典型檩距的... 聚氨酯夹芯屋面板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屋盖系统中,其有限刚度及聚氨酯芯层的阻尼性能会对屋面风压传递过程的脉动特性造成影响.试验测定了屋面板常用聚氨酯泡沫夹芯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和反映材料阻尼特性的损耗因子.以一典型檩距的四角点简支矩形屋面板为算例,采用模态应变能法对该屋面板的结构损耗因子进行了计算.进一步对该屋面板模型施加人工模拟的风压时程,并与无阻尼刚性板和低阻尼柔性板模型的反力时程及其功率谱进行对比,考察了屋面板刚度和阻尼性能对风压脉动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屋面板的实际有限刚度对风压的脉动分量有放大作用,且改变了脉动风压的频谱特性,而聚氨酯夹芯的阻尼性能却能有效降低脉动风压的放大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屋面板 聚氨酯夹芯板 损耗因子 脉动风 动力性能 风致振动
下载PDF
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风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永乐 邸月龙 +1 位作者 赵彤 姜孝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9-24,共6页
以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的3种桥型方案为工程背景,分别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对其自振频率和振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自主研究开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SYS,利用二维平面流场理论和多模态耦合振动分析... 以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的3种桥型方案为工程背景,分别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对其自振频率和振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自主研究开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SYS,利用二维平面流场理论和多模态耦合振动分析的方法,对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结构在静风荷载下的稳定性和由脉动风引起的抖振位移及抖振内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结构整体较柔,各方案之间因结构差异导致的动力特性和风致响应的差别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动力特性 多模态耦合振动 风致响应 抗风性能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风振系数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陶青松 林致添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2-195,共4页
针对三江口长江大跨越输电塔工程实例,用SAP2000建立该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计算结构适用于工程设计的输电塔第一自振周期及第一振型系数,确定大跨越塔的风振系数,以指导大跨越塔的抗风设计.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塔 自振特性 风振系数
下载PDF
大跨度人行悬索桥静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欣 刘勇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79,共6页
大跨度人行悬索桥广泛应用于跨越景区水域及山谷,其宽跨比通常较小,静动力特性突显。以某338m主跨地锚式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模型仿真、理论分析和节段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跨度人行悬索桥结构的静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大跨度人行悬索桥广泛应用于跨越景区水域及山谷,其宽跨比通常较小,静动力特性突显。以某338m主跨地锚式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模型仿真、理论分析和节段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跨度人行悬索桥结构的静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桥在各个荷载工况下,结构的静力响应均满足规范要求;人行桥的人致振动问题突出,3阶竖弯模态和2阶侧弯模态需进行减振设计,最终优化采用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方案;加劲梁三分力系数分别为阻力系数1.663,升力系数-0.121,俯仰扭矩系数0.001,静风临界风速和颤振临界风速分别为116和53.1m/s,均大于设计检验风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大跨度人行悬索桥设计及静动力特性研究为类似桥梁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悬索桥 静动力特性 节段模型试验 人致振动 电涡流阻尼器 抗风性能
下载PDF
矩形细杆涡振幅值和驰振性能的对比风洞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帅 陈政清 牛华伟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75,共12页
为了从试验上研究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与原型构件实际风振响应的对应关系,基于钢桁架桥梁大长细比杆件的工程背景,采用1根细长矩形钢管开展了原型杆件和按照1∶1比例设计的节段模型的对比测振风洞试验。节段模型与原型杆件具有相同的... 为了从试验上研究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与原型构件实际风振响应的对应关系,基于钢桁架桥梁大长细比杆件的工程背景,采用1根细长矩形钢管开展了原型杆件和按照1∶1比例设计的节段模型的对比测振风洞试验。节段模型与原型杆件具有相同的截面尺寸和基本一致的等效质量、阻尼比以及固有频率。在杆件长边迎风的状态下,原型杆件和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均实测到了涡激共振区间现象;在杆件短边迎风状态下,均实测到了两者对应的驰振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原型杆件实测的涡激共振位移幅值稍大于节段模型,而两者的驰振性能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矩形细杆 风洞试验 风振性能 涡激共振 驰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