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and design of an aircraft's morphing wing-tip demonstrator for drag reduction at low speeds, Part II-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using Infra-Red transition measurement from Wind Tunnel tests 被引量:12
1
作者 Andreea Koreanschi Oliviu Sugar Gabor +5 位作者 Joran Acotto Guillaume Brianchon Gregoire Portier Ruxandra Mihaela Botez Mahmoud Mamou Youssef Mebark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an ‘in-house' genetic algorithm was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The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an aircr... In the present paper, an ‘in-house' genetic algorithm was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The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an aircraft wing tip through upper surface morphing. The optimization was performed for 16 flight cases expressed in terms of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speeds, angles of attack and aileron deflections. The displacements resulted from the optimization were used during the wind tunnel tests of the wing tip demonstrator for the actuators control to change the upper surface shape of the wing. The result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flow behavior for the airfoil morphing upper-surface problem were validated with wind tunnel experimental transition results obtained with infra-red Thermography on the wing-tip demonstrator. The validation proved that the 2D numerical optimization using the ‘in-house' genetic algorithm was an appropriate tool in improving various aspects of a wing's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g reduction Infra-red tests Morphing wing optimization wind tunnel tests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WING-TIP DRAG REDUCTION FOR LIGHT AIRCRAFT
2
作者 Deng Yanmin, HuJizhong(Faculty of Light Aircraft Design, Fifth Dept,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China, 100083)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61-268,共8页
hree kinds of devices of drag reduction are presented swept wingtip,stage by stage swept wingtip and downbend wingtip.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geometryparameters of the swept wingtip on the drag reducing are also pres... hree kinds of devices of drag reduction are presented swept wingtip,stage by stage swept wingtip and downbend wingtip.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geometryparameters of the swept wingtip on the drag reducing are also presented. Wind-tunnel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properly designed swept wingtip results in an incre-ment in induced efficiency of 4%~ 7% and that swept wingtip can increase longitudinalstatic-stability. Water-tunnel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ason for drag re-ducing of swept wingtip is that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 is not zero, the strong end vor-tex of the wing is weaken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leading edge and trailing edgevortices of the swept wingt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aircraft wing tips drag reduction wind tunnel tests
下载PDF
某SUV气动减阻优化及其流场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景峰 左辉辉 胡兴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6-365,共10页
为了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本文以某款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将仿真与试验相结合改善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气动阻力系数。首先通过风洞试验确定对整车气动阻力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或部件,其次对气动阻力系数贡献值较大的部件或区域进行减阻优化。结... 为了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本文以某款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将仿真与试验相结合改善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气动阻力系数。首先通过风洞试验确定对整车气动阻力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或部件,其次对气动阻力系数贡献值较大的部件或区域进行减阻优化。结果表明,前轮阻风板、尾灯和尾翼对整车气动阻力系数贡献值较大。对前轮阻风板的改型,有效降低正压区面积以及减弱车轮干扰阻力;对尾灯和尾翼的优化设计,改善了尾部负压区,缩短了分离流在后窗上部的再附着的距离。基于本征正交分解方法进行局部流场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可知,1阶与2阶模态主要构成了该SUV尾流场的关键流态。经试验与仿真验证,相比于初始方案,气动优化组合设计减阻率可达7.5%。本文为新一代SUV改型与升级换代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气动力学 气动减阻 风洞试验 本征正交分解
下载PDF
大跨PK断面钢箱梁斜拉桥涡振性能及优化措施研究
4
作者 王存国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红莲大桥主桥为主跨580 m的双塔斜拉桥,中跨主梁采用PK断面钢箱梁,该类主梁断面易发生涡振,需对其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进行研究。基于该桥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制作PK断面钢箱梁1∶60缩尺比节段模型进行测振风洞试验,研究桥梁原始设... 红莲大桥主桥为主跨580 m的双塔斜拉桥,中跨主梁采用PK断面钢箱梁,该类主梁断面易发生涡振,需对其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进行研究。基于该桥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制作PK断面钢箱梁1∶60缩尺比节段模型进行测振风洞试验,研究桥梁原始设计断面主梁的涡振性能,讨论增加结构阻尼比(增加至0.010和0.027)措施的涡振抑振效果,并对增设稳定板、水平导流板、部分封闭桥面栏杆等不同气动优化措施及组合对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始设计PK断面钢箱梁的涡振振幅明显超过规范限值;增大结构阻尼比虽然可以有效抑制涡振响应,但阻尼比增加至0.027时竖弯涡振振幅仍然显著;在桥面检修栏杆上缘外挑1.6 m宽水平导流板可将涡振振幅降低到可忽略的水平;采用在检修栏杆上缘外挑1.1 m宽水平导流板、优化桥面燃气管道位置、调整防撞护栏下部封闭高度为0.42 m,或移除检修道栏杆底座、错列布置封闭检修道栏杆和防撞护栏等组合措施,虽不足以完全抑制涡振的发生,但可将涡振振幅控制至明显小于规范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PK断面钢箱梁 涡振 阻尼比 气动措施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中承连续飞燕式钢桁拱桥抗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常柱刚 魏标 +1 位作者 蒋丽忠 李红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8-1908,共11页
钢桁架拱桥具有构件轻、易于加工、承载力强和运输架设方便的优点,已在公路、铁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大跨度连续中承式钢桁架拱桥抗风性能,指导该类桥梁建造,以长沙市暮坪湘江特大桥为背景,通过桥址风环境分析、结构动力特性... 钢桁架拱桥具有构件轻、易于加工、承载力强和运输架设方便的优点,已在公路、铁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大跨度连续中承式钢桁架拱桥抗风性能,指导该类桥梁建造,以长沙市暮坪湘江特大桥为背景,通过桥址风环境分析、结构动力特性仿真分析及风洞试验,获取桥梁结构的抗风性能并检验大桥的抗风稳定性。针对中跨拱肋、中跨主梁及边跨桁架,采用弹簧悬挂二元刚体节段模型,通过风洞试验研究,获取了-12°~+14°不同风攻角下静力风荷载三分力系数,为桥梁风荷载取值提供了依据。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曲线,中跨主梁、边跨桁梁断面在成桥状态各种风攻角下升力系数斜率均为正,判定主梁及边跨桁架结构均不会发生驰振。结合节段模型弹性悬挂试验,获取主梁结构在成桥阶段及施工阶段最大双悬臂状态,风攻角-3°、0°、3°情况下的竖向位移及扭转角,并依据相似关系将试验风速及所得响应换算至实桥值,以检验主梁的颤振稳定性及涡激共振特性。结果表明,当换算实桥风速高达100 m/s,远高于其颤振检验风速时,主梁均未发生颤振现象,表明该桥在成桥状态下与施工过程中均具有足够的颤振稳定性。在成桥状态或者最大单/双悬臂状态下,桥面设计基准风速34.8 m/s的范围内,各种风攻角情况下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涡激振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拱桥 风洞试验 气动特性 抗风性能 风致响应
下载PDF
小型巡飞弹螺旋桨气动优化设计
6
作者 吴超 李海城 +3 位作者 许建华 王欢 尚云斌 金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704,共7页
小型巡飞弹螺旋桨桨叶尺寸较小,桨毂占比较大,螺旋桨性能易受桨毂影响。小型巡飞弹实际飞行螺旋桨转速偏高,航时不够,且螺旋桨风洞试验测试结果、设计计算结果以及实际飞行数据差异较大。针对计算结果不吻合的问题,开展了试验构型的数... 小型巡飞弹螺旋桨桨叶尺寸较小,桨毂占比较大,螺旋桨性能易受桨毂影响。小型巡飞弹实际飞行螺旋桨转速偏高,航时不够,且螺旋桨风洞试验测试结果、设计计算结果以及实际飞行数据差异较大。针对计算结果不吻合的问题,开展了试验构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桨毂产生较大的负拉力和扭矩,是造成螺旋桨效率下降、转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根据计算结果,本文给出了巡航工况下桨毂拉力及扭矩的修正公式及螺旋桨优化设计思路。针对试验数据不吻合的问题,设计了巡飞弹推进系统风洞试验,成功解决了来流干扰,获得了准确的测试结果。为了提升螺旋桨效率,根据螺旋桨涡流理论推导了螺旋桨计算模型,以巡航工况效率为优化目标,爬升工况推力及反扭矩为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工具箱开展了螺旋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并通过推进系统风洞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有效,巡飞工况下螺旋桨效率提升了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飞弹 螺旋桨 优化设计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减振装置研制与验证
7
作者 麻越垠 李道奎 +4 位作者 聂旭涛 张伟 高鑫宇 陈万华 陈振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为改善第二喉道中的可调中心体机构(简称中心体)在工作状态下的流致振动,根据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偏置双程驱动原理,设计制作一种能够满足中心体有限安装空间要求的SMA自复位减振装置;采用UMAT接口编制的SMA本构关系... 为改善第二喉道中的可调中心体机构(简称中心体)在工作状态下的流致振动,根据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偏置双程驱动原理,设计制作一种能够满足中心体有限安装空间要求的SMA自复位减振装置;采用UMAT接口编制的SMA本构关系子程序实现减振装置最大压紧力的数值分析,数值分析与静态调试试验结果误差约为2.58%;搭建地面减振试验平台,测试SMA自复位减振装置分离和闭合状态下的中心体零部件振动响应。减振试验结果显示:SMA自复位减振装置闭合后,中心体振动响应明显降低,在0~100 Hz频带内,均有明显的减振效果,低频至55 Hz范围内,减振率均大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自复位减振装置 中心体机构 风洞 数值分析 减振试验
下载PDF
双幅钢箱梁竖弯涡振气动力演变特性
8
作者 徐胜乙 方根深 +2 位作者 赵林 宋神友 葛耀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9-1150,共12页
双幅钢箱梁桥是工程实践中一种常用的大跨度连续梁桥型式,但并列双箱复杂的旋涡脱落和交互作用可能引发显著的涡激振动现象,影响结构的疲劳性能和行车舒适性。本文以某六边形双幅钢箱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大比例节段模型开展了测振、... 双幅钢箱梁桥是工程实践中一种常用的大跨度连续梁桥型式,但并列双箱复杂的旋涡脱落和交互作用可能引发显著的涡激振动现象,影响结构的疲劳性能和行车舒适性。本文以某六边形双幅钢箱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大比例节段模型开展了测振、测压风洞试验,对比了双幅钢箱梁在不同间距下竖弯涡振全过程(涡振前、上升区、振幅极值点、下降区及涡振结束)的分布气动力演变特点,提出了有效控制双幅钢箱梁桥涡振的气动措施。研究表明,双幅钢箱梁桥涡振锁定区间长、振幅大,+3°为最不利攻角,涡激力的倍频效应与间距和双幅箱梁涡振的振幅均有关。在小间距及低风速时,上、下游梁背风侧的分布气动力对涡激振动起到增强作用;在大间距或较小间距且高风速时,开槽附近上表面和下游梁斜腹板位置的分布气动力对涡激力起主要增强作用,也是双幅钢箱梁产生大幅涡激振动的诱因。提出了槽间裙板与两端风嘴组合的综合气动控制措施,通过切断槽间涡的传播途径从而降低桥面处分布气动力对涡激力的贡献,该措施可有效减弱双幅钢箱梁桥的竖弯涡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风 双幅钢箱梁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分布气动力 气动措施
下载PDF
偏转风场下高层建筑设计风速的风向折减因子
9
作者 贺斌 全涌 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6-892,共7页
提出了超高层建筑设计风荷载估算过程中考虑风场偏转影响的强风风速风向折减因子修正方法。在风洞中模拟了一个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刚性模型。在偏转风场和无偏风场工况下,根据提出的修正方法计算了北京地区和南京地区高层建筑设计风速... 提出了超高层建筑设计风荷载估算过程中考虑风场偏转影响的强风风速风向折减因子修正方法。在风洞中模拟了一个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刚性模型。在偏转风场和无偏风场工况下,根据提出的修正方法计算了北京地区和南京地区高层建筑设计风速的风向折减因子,分析了风场偏转对高层建筑气动力风向折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偏转风场会使建筑风压存在偏移现象,最不利风压出现的风向角与无偏风场下不同,而在考虑风向折减效应的风荷载估算方法中,如果忽略风场偏转的影响就可能导致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的低估,使得结构设计偏于危险,提出的修正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风荷载 风向折减 Ekman螺线 偏转风场 风洞试验
下载PDF
集装箱船上层建筑气动干扰特性与风阻优化
10
作者 孙华伟 常文田 +1 位作者 李宏伟 孙寒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8,共8页
为优化具有多个尺寸巨大的上层建筑物集装箱船的风阻,本文以某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开展风载荷和PIV流场测量风洞模型试验。根据得到的风阻与流场干扰特性,采用数值模拟对主体建筑纵向间距和局部构型进行优化布置... 为优化具有多个尺寸巨大的上层建筑物集装箱船的风阻,本文以某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开展风载荷和PIV流场测量风洞模型试验。根据得到的风阻与流场干扰特性,采用数值模拟对主体建筑纵向间距和局部构型进行优化布置,并通过风洞试验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体建筑纵向间距是影响集装箱船风阻和甲板上方绕流场气动干扰的主要因素,合理调整上层建筑物纵向间距同时对建筑物棱角边缘倒圆角处理可以得到风阻性能更优的布置方案,经风洞试验验证,优化方案较初始方案风阻降低47.19%,具有较大优化空间,可为超大型集装箱船总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集装箱船 上层建筑 风阻 流场特性 气动干扰 风洞试验 粒子图像测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仿生鲨鱼皮复合微纳减风阻结构的仿真与制备
11
作者 徐征 刘日 +3 位作者 王天昊 迟振东 王作斌 李理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仿生学与减阻技术的结合,为减阻开辟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潜在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为提高降低风阻效果,本文对复合微纳减风阻结构进行了研究,基于仿生学原理,采用CFD仿真及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建立了减阻结构组合模型,并在... 仿生学与减阻技术的结合,为减阻开辟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潜在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为提高降低风阻效果,本文对复合微纳减风阻结构进行了研究,基于仿生学原理,采用CFD仿真及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建立了减阻结构组合模型,并在飞行器的大气传感器半球头体模型表面制造仿生鲨鱼皮复合微纳结构,即在仿生鲨鱼皮鳞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激光干涉扫描二级微沟槽,以进一步提升减阻效果。采用CFD仿真与风洞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减阻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完成了复合结构的微纳制造,减阻率最高可达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皮 减阻 风洞实验 CFD流场仿真 微纳结构 鳞片 仿生
下载PDF
Π型叠合梁斜拉桥涡激振动性能及气动措施研究
12
作者 蒋尚君 朱金 +2 位作者 鲁胜龙 李永乐 康锐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37,共8页
型叠合梁为气动钝体结构,容易发生气动失稳。本文以一座Π型截面叠合梁斜拉桥作为工程背景,采用风洞节段模型试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主梁的涡激振动性能及相应的气动抑振措施展开了研究。在风洞节段模型试验中获得涡激振动风... 型叠合梁为气动钝体结构,容易发生气动失稳。本文以一座Π型截面叠合梁斜拉桥作为工程背景,采用风洞节段模型试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主梁的涡激振动性能及相应的气动抑振措施展开了研究。在风洞节段模型试验中获得涡激振动风速区间,讨论了不同气动措施的抑振效果,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主梁涡振发生机理及气动措施抑振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断面下,由于尾迹区旋涡的周期性脱落以及主梁上、下表面旋涡演变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涡激振动发生。在采取三种不同抑振措施后,除采用上L型导流板断面在+3°风攻角下发生扭转涡振外,其余优化断面均能使得来流平稳地通过,从而抑制涡振发生。本研究可对Π型叠合梁断面的斜拉桥抗风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抑振措施 叠合梁 风洞试验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机翼风洞模型静强度试验加载方案优化设计
13
作者 池鸿刚 宋洪侠 +1 位作者 张凯航 杨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针对机翼风洞模型的静强度试验,提出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试验加载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加载布局的设计和试验载荷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加载布局的设计中引入控制剖面的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试验载荷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以控制剖面... 针对机翼风洞模型的静强度试验,提出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试验加载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加载布局的设计和试验载荷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加载布局的设计中引入控制剖面的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试验载荷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以控制剖面内的剪力、弯矩和转矩误差为优化目标,以静力等效原则和误差最小要求为约束条件,并以CHN-T1标模为例,基于NSGA-Ⅱ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采用可行性法则处理约束条件。最终求解出最优的试验加载方案并进行方案的有限元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试验方案与流固耦合下的理想试验的最大等效应力、应变值和变形位移的误差均小于6%,经优化设计的加载方案较好地模拟了气动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风洞模型 静强度试验 NSGA-Ⅱ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风洞试验MDOE方法
14
作者 江嘉伟 程起有 +2 位作者 樊枫 陈卫星 汪文涛 《直升机技术》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为提高风洞试验效率,现代试验设计(MDOE)方法正越来越频繁地用于各类飞行器风洞试验。然而,基于MDOE方法的风洞试验尽管理论上减少了试验点数量,有效缩短了风洞吹风时间,但也带来了试验数据精度下降的问题。为此发展了一种基于D-最优设... 为提高风洞试验效率,现代试验设计(MDOE)方法正越来越频繁地用于各类飞行器风洞试验。然而,基于MDOE方法的风洞试验尽管理论上减少了试验点数量,有效缩短了风洞吹风时间,但也带来了试验数据精度下降的问题。为此发展了一种基于D-最优设计准则和二元三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的MDOE方法,同时引入遗传算法进一步提高响应面模型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所开发的MDOE风洞试验方法仅需单变量(OFAT)方法30%左右的试验点数,吹风时间较OFAT方法大约缩短了60%;与最初拟合的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相比,遗传算法优化后的响应面拟合精度提高了5%左右,内插得到的数据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设计准则 多项式响应面模型 MDOE 风洞试验
下载PDF
考虑下层人非通道影响的大跨钢桁架拱桥抗风性能研究
15
作者 郑博迪 胡晓红 吴万忠 《上海公路》 2024年第3期40-46,M0004,M0005,共9页
大跨径钢桁拱桥是一种对风荷载较为敏感的桁架结构,现以株洲清水塘大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下层人非通道对全桥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研究。首先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比较了有无下层人非通道对全桥结构振型与频率的影响。通过主梁节段模型... 大跨径钢桁拱桥是一种对风荷载较为敏感的桁架结构,现以株洲清水塘大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下层人非通道对全桥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研究。首先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比较了有无下层人非通道对全桥结构振型与频率的影响。通过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开展了有无下层人非通道的主梁振动特性研究。研究表明,设置人非通道后,主梁涡激振动得到了显著抑制。之后,进一步通过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对比了有无人非通道的断面静气动力系数的变化情况。主梁静气动力系数测力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设置人非通道后,主梁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均增大,升力矩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最后,开展了全桥结构风荷载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人非通道后,主梁与拱肋横向位移极值响应有明显增大。其中,主梁横桥向位移增大约44%,主拱横桥向位移增大约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双层钢桁架拱桥 有限元分析 风洞试验 抗风性能
下载PDF
李仙江特大桥主梁抗风性能试验及优化研究
16
作者 袁警 尹开川 +1 位作者 夏支贤 陈星 《价值工程》 2024年第9期88-91,共4页
李仙江特大桥主桥为(62.4+127.6+420+127.6+62.4)m双塔五跨平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半漂浮体系,塔高最高达250m,主梁采用双边工字型开口组合梁截面。通过1:50主梁节段模型风洞测振、测力试验对成桥状态主梁的涡振、颤振及驰振稳定性... 李仙江特大桥主桥为(62.4+127.6+420+127.6+62.4)m双塔五跨平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半漂浮体系,塔高最高达250m,主梁采用双边工字型开口组合梁截面。通过1:50主梁节段模型风洞测振、测力试验对成桥状态主梁的涡振、颤振及驰振稳定性加以检验及优化,并测试得到主梁的静风三分力系数供后续设计使用。结果表明:原始主梁设计断面在+3°风攻角下出现的明显的竖向涡激共振现象,通过采取增设风嘴等气动措施后,主梁断面的涡振、颤振以及驰振稳定性经检验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同等规模桥梁类似主梁断面的气动措施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斜拉桥 开口截面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涡振抑制措施 抗风性能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RAG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ING WAVY WALL AT HIGH REYNOLDS NUMBER IN WIND TUNNEL 被引量:4
17
作者 YAO Yan LU Chuan-jing +1 位作者 SI Ting ZHU Ku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5期719-724,共6页
Drag reduction experiments of the traveling wavy wall at high Reynolds number, ranging from 1.46×106 to 5.83×106 based on the free-stream velocity and the model length, were conducted. A suit of traveling wa... Drag reduction experiments of the traveling wavy wall at high Reynolds number, ranging from 1.46×106 to 5.83×106 based on the free-stream velocity and the model length, were conducted. A suit of traveling wavy wall device was develope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drag reduction at high Reynolds numb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drag forces of the traveling wavy wall with various wave speeds ( c )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wind speeds (U ) in the FL-8 low-speed wind tunnel and compared with the drag force of the flat pl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drag force of the traveling wavy wall decreases as the value of c /U increases, at different wind velocities, the values of c /U corresponding to minimal drag force of the traveling wavy wall are different, when the values of c /U are larger than 0.6, the mean drag forces of the traveling wavy wall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flat plate, and the drag reduction can be up to 60%. The drag reduction effectiveness of traveling wavy wall is thus achieved. Furthermore, as the value of c /U increases, the traveling wavy wall can restrain the separ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low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control drag reduction traveling wavy wall wind tunnel test
原文传递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主桥抗风性能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俊杰 肖海珠 +1 位作者 蒋帆影 张明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4,共7页
仙新路过江通道主桥为跨径布置(580+1760+580)m的悬索桥,桥塔高267 m,加劲梁采用整体式闭口钢箱梁。为研究该桥运营阶段抗风性能,通过1∶50缩尺比加劲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析大桥的驰振性能及提高大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措施;通过1∶140缩... 仙新路过江通道主桥为跨径布置(580+1760+580)m的悬索桥,桥塔高267 m,加劲梁采用整体式闭口钢箱梁。为研究该桥运营阶段抗风性能,通过1∶50缩尺比加劲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析大桥的驰振性能及提高大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措施;通过1∶140缩尺比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验证大桥的颤振、静风稳定性,并研究桥梁的抖振响应。结果表明:该桥在常遇风攻角范围内(-3°~+3°)不具备发生驰振的必要条件,加劲梁断面具有良好的驰振稳定性;加劲梁原始断面的颤振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在中央防撞护栏间增设0.67 m高中央稳定板后,颤振临界风速高于颤振检验风速并具有一定的富余量;采用优化措施后,大桥具备良好的静风与颤振稳定性,加劲梁、桥塔在设计风速下各测点抖振响应值较小且均未发生不稳定振动或发散性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箱梁 运营阶段 抗风性能 静风稳定性 颤振稳定性 气动措施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办赛设施抗风与挡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9
作者 李波 刘坤 +4 位作者 那苓 刘文珽 田玉基 陈平 白凡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96,共6页
赛道挡风是保证冬奥会比赛如期进行的关键。首先基于气象站监测数据,利用独立风暴法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内气象观测风速分析,获得了赛区内气象观测位置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速。进而对延庆赛区进行了地形风洞试验,获得了气象站与赛... 赛道挡风是保证冬奥会比赛如期进行的关键。首先基于气象站监测数据,利用独立风暴法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内气象观测风速分析,获得了赛区内气象观测位置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速。进而对延庆赛区进行了地形风洞试验,获得了气象站与赛区建筑之间的风速比例关系,给出了赛区关键位置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然后,采用节段模型的方式进行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风洞试验,获得了主体结构设计所需的体型系数和围护结构设计所需的极值风压系数。之后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降赛道进行赛时风环境评估,并通过风洞试验获得了雪道挡风墙的挡风性能参数,直接应用于滑降赛道挡风设计。结果表明:延庆赛区仅有1日比赛延期至次日,其他比赛均在计划当日进行,挡风墙的设置保证了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办赛设施 抗风 挡风 风洞试验 风荷载
下载PDF
利用风洞的钢架雪车项目运动员滑行姿态减阻优化
20
作者 李波 沈梦 +3 位作者 徐金成 胡齐 张渊召 洪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71,共5页
风洞测试是开展竞速类项目运动员运动姿态减阻优化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以钢架雪车项目为例,对利用风洞进行运动姿态减阻优化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根据钢架雪车项目特点,选取运动员滑行阶段的基准姿态进行减阻优化,分别对头部... 风洞测试是开展竞速类项目运动员运动姿态减阻优化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以钢架雪车项目为例,对利用风洞进行运动姿态减阻优化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根据钢架雪车项目特点,选取运动员滑行阶段的基准姿态进行减阻优化,分别对头部、肩部、手部、腿部、脚部、身体位置、身体高度等姿态进行调整,根据测量得到的风阻力进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成绩最好的2名男运动员基准姿态风阻力最小,甚至低于女运动员,表明滑行阶段风阻力与比赛成绩有关;利用风洞技术,8名运动员在滑行阶段受到的风阻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平均减阻率达到11.78%;2名优秀男运动员基准姿态的风阻力虽然很小,但优化姿态的减阻率仍达到了10.50%与7.70%,根据经验模型估计,可以提升成绩1.05%与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架雪车 风洞测试 风阻力 滑行姿态 减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