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气相求”理论巨刺法治疗手太阳经证肩周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任燕 江旭 +3 位作者 韩菲 张健 朱成慧 朱慧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以“同气相求”理论为基础巨刺法治疗手太阳经证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手太阳经证急性期肩周炎9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针刺法)和观察组(以“同气相求”理... 目的:分析以“同气相求”理论为基础巨刺法治疗手太阳经证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手太阳经证急性期肩周炎9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针刺法)和观察组(以“同气相求”理论为基础巨刺法)各49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量表(VAS)得分、肩关节功能评分、血清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比容、血浆黏附、全血低切以及高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外展、后伸、前屈和外旋时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展、后伸、前屈和外旋时的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2周,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IL-8、TNF-α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附、全血低切和全血高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附、全血低切及全血高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同气相求”理论为基础巨刺法对手太阳经证急性期肩周炎疗效理想,能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减轻其疼痛感及炎症反应,改善其肩关节功能及局部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同气相求 巨刺法 手太阳经证 疼痛 肩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严氏苍山太阳炷燎穴位敷贴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文龙 马杰 +1 位作者 严骅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严氏苍山太阳炷燎穴位敷贴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治疗组72例,两组均给予标准化西药治疗,对照组加用空白自发热贴膏,治疗组加用“严氏苍山太阳炷燎... 目的观察严氏苍山太阳炷燎穴位敷贴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治疗组72例,两组均给予标准化西药治疗,对照组加用空白自发热贴膏,治疗组加用“严氏苍山太阳炷燎穴位敷贴”药物自发热贴膏,两组疗程均为90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主次症与兼症分层、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以及B型钠尿肽(BNP)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8例、治疗组脱落7例,最终完成试验者130例,其中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积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主次症与兼症分层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MLHFQ评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LHF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⑤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6MWT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6MWT距离增加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BNP水平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⑧两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严氏苍山太阳炷燎穴位敷贴对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与BNP的改善、运动耐量的提升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阳虚血瘀型 严氏苍山太阳炷燎 穴位敷贴 艾灸 中医药疗法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基于开阖枢理论治疗女性排卵障碍不孕症验案举隅
3
作者 郑衍庆 高修安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847-2849,共3页
开阖枢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特色理论,开阖枢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三种形式,依据阴阳在周期性运动中的盛衰改变划分为三阴三阳。本文报道了一例基于开阖枢理论治疗女性排卵障碍不孕症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成功妊娠。
关键词 排卵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开阖枢 三阴三阳 从少阴 开太阳 扶厥阴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与五行理论浅析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的组方思路
4
作者 王清轩 高长昀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5期59-62,共4页
阴阳理论及五行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张机(字仲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医理与经方熔于一炉,编撰成《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并对... 阴阳理论及五行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张机(字仲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医理与经方熔于一炉,编撰成《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并对后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直至现在仍对临床诊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张机以其独到的见解创立了六经辨证,详细阐述了阴阳理论与五行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疾病的传变规律。炙甘草汤出自张机《伤寒论》,是针对寒入太阳,太阳误治或失治,进而直入少阴的方药。太阳与少阴在人属水火。寒入水火,可化为热,亦可寒盛伤阳,炙甘草汤所治之证为前者。其方义为助土之阳正治寒水则亢火无源,助金之水则金不为火炼而不成亢金。研究以炙甘草汤为切入点,运用五行理论和六经辨证思想探究张机以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的组方思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病 炙甘草汤 六经辨证 五行
下载PDF
论少阴经证非太阳少阴合病
5
作者 郭若涵 马一川 余秋平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68-70,共3页
历代医家习将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归于太阳少阴合病的方证代表,强调外开太阳之表与内温少阴之里的分治。但这种方证的归类方法,并不能突出本证少阴阳气大虚、病位已在少阴经、具有内传少阴之里凶险性的... 历代医家习将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归于太阳少阴合病的方证代表,强调外开太阳之表与内温少阴之里的分治。但这种方证的归类方法,并不能突出本证少阴阳气大虚、病位已在少阴经、具有内传少阴之里凶险性的特点,易误导后学医师组方侧重辛散宣开太阳之表,所以余秋平教授主张以“少阴经证”称之,更为恰当。本证若失治误治,常有内传少阴之里的风险,在治疗方面当慎用辛散,稍有不慎则易出现亡阳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阴经表证 太少合病 麻黄附子剂 桂枝附子剂
下载PDF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杰 陆东明 +6 位作者 吴萍 王仁媛 张发斌 张广梅 刘占厚 赵协慧 陈湘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白介素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白介素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1周内每日11时与23时小鼠血清中白介素的节律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为夜间高、白昼低的变化。结论: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夜间高、白昼低的节律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病(风寒表证) 欲解时 白介素节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足太阳经筋证腘绳肌柔韧性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旭东 韩清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足太阳经筋型患者腘绳肌柔韧性。【方法】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骨关节病专科门诊中确诊为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经筋辨证,并将辨证结果记录作为研究数据库,随机选择辨...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足太阳经筋型患者腘绳肌柔韧性。【方法】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骨关节病专科门诊中确诊为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经筋辨证,并将辨证结果记录作为研究数据库,随机选择辨证为足太阳经筋证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每例患者按年龄、性别和地区匹配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量其popliteal angle以观察患者腘绳肌柔韧性。【结果】研究组的popliteal angle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足太阳经筋型患者腘绳肌柔韧性较正常对照组减低,这可能是导致后侧牵拉痛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足太阳经筋证 腘绳肌 柔韧性 临床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太阳病中风证、伤寒证患者体质差异的免疫学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学 孔祥亮 +2 位作者 李健 徐武牧 岳小强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太阳病中风证与伤寒证患者体质差异的物质基础。方法以健康在校大学生为目标人群,建立病例报告制度;在外感后24 h内联系课题组,根据感受外邪后反应状态的差异分为太阳中风证组和太阳伤寒证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外感后第1天、第3... 目的探讨太阳病中风证与伤寒证患者体质差异的物质基础。方法以健康在校大学生为目标人群,建立病例报告制度;在外感后24 h内联系课题组,根据感受外邪后反应状态的差异分为太阳中风证组和太阳伤寒证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外感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14天的症状,并检测外周血免疫指标(CD4+/CD8+、IL-1、IL-6、IFN-γ/IL-4、IL-12、sIgA、IgM)水平。结果共收集20例志愿者,太阳中风证组和太阳伤寒证组各10例。太阳中风证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太阳伤寒证组,太阳伤寒证组外感后第1、3天的恶寒、头痛、肌肉疼痛、咽痛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太阳中风证组,符合太阳伤寒证"卫闭营郁"的病机。两组患者在外感后不同时间点的外周血免疫状态均存在显著差异。太阳伤寒证组Th1型细胞因子与Th2型细胞因子、sIgA、IgM均呈相对高表达状态,Th1/Th2平衡向Th1型免疫偏移,即促炎相对占优势。太阳中风证组Th1型细胞因子与Th2型细胞因子、sIgA、IgM均呈相对低表达状态,Th1/Th2平衡向Th2型免疫偏移,即抗炎相对占优势。结论太阳伤寒证患者Th1型免疫相对占优势,太阳中风证患者Th2型免疫相对占优势,初步揭示了两种证候患者体质差异的免疫学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中风 太阳伤寒 免疫 体质
下载PDF
《伤寒论》太阳病篇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学 彭文博 岳小强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伤寒论》太阳病篇证候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用频次法计数太阳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中药出现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中药使用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太阳病本证以发热、恶寒为主症,... 目的:探讨《伤寒论》太阳病篇证候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用频次法计数太阳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中药出现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中药使用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太阳病本证以发热、恶寒为主症,常伴有头痛、无汗、项强、脉浮紧和身痛等表现,兼变证可以分为以汗出、气喘为主的肺系病证,以脘痞、腹泻为主的脾虚病证和以便秘、呕吐为主的胃家证候;从方剂和中药使用来看,桂枝汤是太阳病的主方,麻黄配杏仁,大黄配芒硝,白术配茯苓,附子配干姜以及柴胡、黄芩配半夏、人参为太阳病兼变证的常见配伍,分别用于治疗肺系、胃家、脾虚、肾虚和少阳病证。结论:《伤寒论》太阳病篇以表证为主要见证,桂枝汤为其主治。症状、药物的使用揭示了外感病上、中、下三焦的大致传变规律,方剂的使用则反映了外感病由卫分深入气分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 症状 方剂 中药配伍 分层聚类分析
下载PDF
百会透太阳针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宏 胡伟民 +2 位作者 罗峰 张宇 马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6期804-807,共4页
目的观察百会透太阳针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透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透刺组采用百会透太阳针法结合康复手法,每天治疗1次,对照组仅给予每天1次康复手法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百会透太阳针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透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透刺组采用百会透太阳针法结合康复手法,每天治疗1次,对照组仅给予每天1次康复手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肢的疼痛VAS、肿胀程度以及上肢功能(Carol)、日常生活能力(Bathel)的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患肢Carol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刺组治疗后VAS评分、患肢Carol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刺组治疗后显效率为35%,对照组治疗后显效率为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会透太阳针法结合康复手法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百会透太阳 透刺 康复手法
下载PDF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杰 陆东明 +6 位作者 吴萍 王仁嫒 张发斌 张广梅 刘占厚 赵协慧 陈湘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模...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1周内每日11时与23时小鼠血清中白介素的节律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为夜间高、白昼低的变化。结论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具有夜间高、白昼低的节律性,与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时间节律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病(风寒表证) 欲解时 白介素节律 相关性
下载PDF
六经辨证中太阳病重汗轻涕浅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晨 张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汗与涕作为太阳病及表证常见临床症状,在太阳病辨证中却有不同地位,即汗常反复提及,而涕则基本被忽视。本文从二者与脏腑络属关系、临床意义及表证与太阳病的异同等方面入手,浅析其中原因。
关键词 六经辨证 太阳病 表证
下载PDF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杰 陆东明 +6 位作者 吴萍 王仁嫒 张发斌 张广梅 刘占厚 赵协慧 陈湘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8-1510,共3页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模型...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1周内每日11时与23时小鼠血清中白介素的节律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为夜间高、白昼低的变化。结论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具有夜间高、白昼低的节律性,与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时间节律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病(风寒表证) 欲解时 白介素节律 相关性
下载PDF
《伤寒论》太阳病从肺论治探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庆升 徐树楠 +1 位作者 周计春 李进龙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3-584,共2页
肺系疾患的临床施治原则大都根源于《伤寒论》。通过对《伤寒论》太阳病篇 32条条文的研究 ,总结出从肺论治治则 10条 ,这对后世研究肺系疾病的证治 ,拓宽治疗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 从肺论治 异病同治 肺系疾病
下载PDF
干眼症的中医疗法 被引量:23
15
作者 胡锦东 刘新泉 朱华英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干眼症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几年有关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从疗效对中药汤剂、针灸、熏蒸、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干眼症中医病机可归纳为精血亏虚。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的中药汤剂多为滋...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干眼症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几年有关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从疗效对中药汤剂、针灸、熏蒸、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干眼症中医病机可归纳为精血亏虚。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的中药汤剂多为滋阴润燥、益气养血一类;针灸多以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配合,多取睛明、攒竹、承泣、四白、太阳等穴;中药熏蒸较汤剂内服起效更快;综合治疗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联合运用,疗效更佳。结论汤剂、针灸、熏蒸、综合治疗等通过运行眼周及全身气血、经络,从而达到治疗干眼症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中医药疗法 针灸疗法 睛明 攒竹 承泣 四白 太阳
下载PDF
论《伤寒论》太阳中风属外感阳邪(上)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宇铭 姜良铎 《河南中医》 2011年第9期953-956,共4页
太阳中风证在《伤寒论》第2条的四大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均是由风邪所致。风为阳邪,故亦主热,因此太阳中风亦可理解为表热证。若按表虚表实而言,太阳中风相对于太阳伤寒,伤寒因寒邪束表,表气郁闭较重,张仲景习惯表述... 太阳中风证在《伤寒论》第2条的四大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均是由风邪所致。风为阳邪,故亦主热,因此太阳中风亦可理解为表热证。若按表虚表实而言,太阳中风相对于太阳伤寒,伤寒因寒邪束表,表气郁闭较重,张仲景习惯表述为"阳气重",而现在一般称为"表实证";中风因腠理疏松,相对而言则可称为"表虚证"。加上寒热的分类,太阳中风当属表虚的表热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中风证 阳邪 表虚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从《伤寒论》“太阳兼证”探讨胃肠型流感传变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涛 王平 +2 位作者 赵澄 张香港 卢芳国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9期97-100,共4页
梳理《伤寒论》中与胃肠型流感相关的条文,从太阳兼证的角度总结胃肠型流感在三阳病时期的辨证特点及治疗。对于胃肠型流感,病在太阳之经时,可用麻黄汤、桂枝汤,太阳夹饮则分别施以小青龙汤、五苓散;病在太阳兼少阳时,依证予柴胡桂枝汤... 梳理《伤寒论》中与胃肠型流感相关的条文,从太阳兼证的角度总结胃肠型流感在三阳病时期的辨证特点及治疗。对于胃肠型流感,病在太阳之经时,可用麻黄汤、桂枝汤,太阳夹饮则分别施以小青龙汤、五苓散;病在太阳兼少阳时,依证予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黄芩汤、大柴胡汤等;病在太阳兼阳明时,则可据病情侧重点的不同分别从太阳论治或从阳明论治,从太阳论治可予麻黄汤、桂枝汤,从阳明论治可分别以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等。对于包含胃肠型流感应综合疾病本身传变特点及患者自身体质因素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胃肠型流感 太阳兼证 伤寒论 六经辨证 传变
下载PDF
《伤寒论》太阳病篇若干问题评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 ,其中除太阳病外 ,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 ,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 ,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袭表、营卫不和为是 ,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 ,其中除太阳病外 ,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 ,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 ,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袭表、营卫不和为是 ,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当是风寒袭表、荣 (营 )弱卫强 ;其性质属表证 ,而有寒、热之分 ,非皆为寒证 ;其分类有中风、伤寒、温病。桂枝汤虽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 ,但桂枝汤证并不就等于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还可广泛用于太阳中风证以外的多种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篇 病机 性质 中风证 桂枝汤证
下载PDF
太阳病蓄血证的证型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国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91-393,共3页
对照审视《伤寒论》原文 10 6条和 12 4条 ,分析“热结膀胱”与“太阳随经”、“热在下焦”及“太阳病不解”与“太阳病六七日”的不同内涵 ,对太阳病蓄血证进行辨析 ,认为太阳蓄血证有两个证型 ,其一是热结膀胱型 ,其二是热瘀肠府型。... 对照审视《伤寒论》原文 10 6条和 12 4条 ,分析“热结膀胱”与“太阳随经”、“热在下焦”及“太阳病不解”与“太阳病六七日”的不同内涵 ,对太阳病蓄血证进行辨析 ,认为太阳蓄血证有两个证型 ,其一是热结膀胱型 ,其二是热瘀肠府型。“热结膀胱”为邪热随经入府 ,病变部位就在膀胱 ;“热在下焦”是一动态概念 ,意指太阳之邪随手太阳小肠经内传小肠 ,邪热移入大肠而与瘀血互结的病变过程 ,其病变部位终至大肠。两者无论在邪气化热入里的途径、病变部位、证候表现方面 ,还是病势转归、治则及治法方面均有所不同 ,两者不可不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 蓄血证 中医证型
下载PDF
“太阳主开”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丽娟 杨必安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33期63-65,共3页
“太阳主开”是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经络系统在“太阳主开”的气化过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应用王居易老师经络诊察法,在传统针灸临床辨证取穴基础上,以“开太阳”为取穴原则进行针灸临床配穴,临床证明此方法... “太阳主开”是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经络系统在“太阳主开”的气化过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应用王居易老师经络诊察法,在传统针灸临床辨证取穴基础上,以“开太阳”为取穴原则进行针灸临床配穴,临床证明此方法提高了针灸临床疗效,同时拓展了针灸临床的取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主开” 针灸经络 诊察辨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