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伏邪温病的机制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磊 王涓涓 +5 位作者 娄志杰 李凤霞 孟艳 于春泉 张伯礼 韩向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990-993,共4页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国家大力举措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医药自古以来在同疫病斗争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理论,经受了历史考验。文章从运用伏邪温病发病机制探讨中医药在治疗新...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国家大力举措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医药自古以来在同疫病斗争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理论,经受了历史考验。文章从运用伏邪温病发病机制探讨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优势,利用古人对伏邪温病总结的发展规律指导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实现古为今用,为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新的辨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温病 中医药 新冠肺炎
下载PDF
浅谈从“伏邪温病”理论辨治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9
2
作者 赖英哲 王静滨 +2 位作者 尹建华 戈焰 邱健行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71-74,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西医治疗仍有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大有可为。我们上溯经典,借鉴"伏邪温病"理论,总结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湿热疫毒之邪伏于厥阴少阳,而以伏于厥阴为主的观点;治疗上以"...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西医治疗仍有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大有可为。我们上溯经典,借鉴"伏邪温病"理论,总结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湿热疫毒之邪伏于厥阴少阳,而以伏于厥阴为主的观点;治疗上以"扶正透邪"为基本大法,其中扶正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透邪以运转少阳枢机、驱邪外出为主并配合清热化湿、利湿、活血消瘀、导滞等治法,实践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温病 脾胃亏虚 慢性乙型肝炎 透邪
下载PDF
国医大师刘祖贻从“伏气温病”辨治带状疱疹经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珂 刘芳 +4 位作者 周胜强 陈小丽 邱四君 吴智蓉 刘祖贻(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14-117,共4页
本文总结国医大师刘祖贻基于"伏气温病"辨治带状疱疹经验。刘教授用伏气温病学说阐述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认为带状疱疹属于伏气温病范畴,多由肾虚感受寒邪或寒邪夹他邪,伏于少阴,久伏化温,蕴结不解,化为火(热)毒... 本文总结国医大师刘祖贻基于"伏气温病"辨治带状疱疹经验。刘教授用伏气温病学说阐述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认为带状疱疹属于伏气温病范畴,多由肾虚感受寒邪或寒邪夹他邪,伏于少阴,久伏化温,蕴结不解,化为火(热)毒,灼伤肌肤所致,其病机特点为正虚邪伏,提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辨治,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治以透邪为主,治法关键在于透热解毒。文中并列举验案予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刘祖贻 带状疱疹 伏气温病
下载PDF
伏暑病因及辨治源流考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晓楠 郭加利 姜德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三个方面总结历代医家对伏暑的认识。认为伏暑起源于《黄帝内经》,《丹溪心法附余》最早将伏暑定为病名。直至清代各医家才明确认识到,伏暑是由于夏月摄生不慎,感受暑邪,潜伏体内,至秋季为时令之邪所引发的... 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三个方面总结历代医家对伏暑的认识。认为伏暑起源于《黄帝内经》,《丹溪心法附余》最早将伏暑定为病名。直至清代各医家才明确认识到,伏暑是由于夏月摄生不慎,感受暑邪,潜伏体内,至秋季为时令之邪所引发的一类温病。伏暑的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种,而外因又有先因与诱因之分,伏暑的发病与邪气性质、正气强弱、季节时令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历代医家分别从辨邪气性质、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不同辨证体系进行治疗。辨伏邪的性质需先辨明是暑热还是暑湿,再分虚实,三焦辨证是以三焦为纲分别对太阴、阳明、少阴、厥阴伏暑加以论治,脏腑辨证则是根据邪气所伏脏腑之不同探讨相应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暑 伏邪温病 辨证治疗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基于《难经》“伤寒有五”探析太阳温病
5
作者 李志浩 侯佑柱 +2 位作者 钟燕春 周计春 柯向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1254,共4页
分析《素问·热论》可知“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伤寒”非广义伤寒之义,而是指病因“伤于寒”。“伤寒有五”是对伤于寒所导致的5种热病的分类方法,其中“中风”“伤寒”为感而即病者,“湿温”“热病”“温病”皆为伏邪所... 分析《素问·热论》可知“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伤寒”非广义伤寒之义,而是指病因“伤于寒”。“伤寒有五”是对伤于寒所导致的5种热病的分类方法,其中“中风”“伤寒”为感而即病者,“湿温”“热病”“温病”皆为伏邪所致。冬不藏精,伤寒后伏匿于少阴,随春升之阳气化热内动,外达太阳而发为太阳温病。治疗以清热养阴,托邪外出为基本大法,根据阴精亏损和里热程度的不同,可选用辛凉清透、苦寒泄热、养阴清热药,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有五 广义伤寒 伏气温病 太阳温病
原文传递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病机与治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蕊 贾波 +1 位作者 严然 由凤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2-974,共3页
文章从伏气温病角度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认为可以用伏气温病学说解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规律、疾病性质、发病部位等,放射性肺损伤病机为火热深伏营血分,痰热壅肺,络脉瘀滞,导致气机阻滞,气虚无力祛邪外达,此... 文章从伏气温病角度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认为可以用伏气温病学说解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规律、疾病性质、发病部位等,放射性肺损伤病机为火热深伏营血分,痰热壅肺,络脉瘀滞,导致气机阻滞,气虚无力祛邪外达,此与伏气温病的"怫热郁结"病机相一致。治以清热滋阴、理气化痰、活血化瘀、透热转气、补益为法则,治法关键在于透热转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伏气温病 透热转气 治法
原文传递
从伏邪学说探讨耐药菌肺炎的病机与证治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兰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83-1287,共5页
耐药菌肺炎是临床中的难治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其反复发病、迁延不愈、新感触发等特点与中医伏邪的发病特点相似。依据伏邪学说,认为耐药菌肺炎的伏邪性质为风、痰、湿、热,病名可归属于伏邪风温病,病机是气阴亏虚、遇感触... 耐药菌肺炎是临床中的难治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其反复发病、迁延不愈、新感触发等特点与中医伏邪的发病特点相似。依据伏邪学说,认为耐药菌肺炎的伏邪性质为风、痰、湿、热,病名可归属于伏邪风温病,病机是气阴亏虚、遇感触发、风痰湿热壅肺,临证可按初发期、酿毒期、恢复期进行施治,总结各期的证治验方,并附医案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学说 伏邪风温 耐药菌肺炎 二陈五黄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