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trends of dustfall over northern China in the spring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被引量:1
1
作者 JinChang Li ZhiBao Dong +1 位作者 GuangQiang Qian WanYin Lu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0年第6期529-537,共9页
The spatial trends of dustfall of different sizes over northern China during April and May 2001,and March 2002,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were analyzed.We divided the dustfall into seven grades based on particle si... The spatial trends of dustfall of different sizes over northern China during April and May 2001,and March 2002,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were analyzed.We divided the dustfall into seven grades based on particle size.Total dustfall and dustfall for each grade were highest in desert regions then in regions undergoing desertification,and the total dustfall,dustfall 【100 μm and dustfall 】250 μm were higher in western agricultural regions closer to desert areas than in eastern agricultural regions.The spatial trends in dustfall 【300 μm in diameter were most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dust events,and the content of coarse particl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verity of dust events.Because the spatial trend for dust events appears to be controlled by geomorphic conditions,vegetation coverage,soil moisture,and the distance from dust source,dustfall 【300 μm in diameter appears to have the same controlling factors as dust events,but the control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article size.Wind,the driving force for dust emissions,also influenced the spatial trends in dustfall 【200 μm in diameter,and especially for dustfall 50 to 100 μm in diameter.Although dustfall 【300 μm in diameter and precipitation were not strongly spatially correlated,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 high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deposition by restraining blowing sand.The coarser the dustfall,the weaker the correlation with wind speed;however,transport of larger particles still occurs,and further research will be required to tes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is dust is entrained mainly by the small-scale dust devils that are commonly observed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tfall DESERTIFICATION spatial trends dust events geomorphic conditions Northern China
下载PDF
Dustfall Associated with Dust Storms in the Al-Ahsa Oasis of Saudi Arabia
2
作者 Emad A. Almuhanna 《Open Journal of Air Pollution》 2015年第2期65-75,共11页
Dustfall is a major threat to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s, as well as to other aspects of livelihood. Dustfall associated to a severe dust storm that hit the Al-Ahsa Oasis of Saudi Arabia during 12-13 ... Dustfall is a major threat to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s, as well as to other aspects of livelihood. Dustfall associated to a severe dust storm that hit the Al-Ahsa Oasis of Saudi Arabia during 12-13 March 2014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storm caused widespread and heavy dust deposition. A dramatic decrease in the visibility coincided with the storm, and the average dust concentrations recorded during a peak 10-hour period were 6772, 5862.4 and 451.1 μg/m3 for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TSP), particulate matter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10 μm (PM10) and those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2.5 μm (PM2.5), respectively. The lowest visibility was 200 m, and the wind speed increased to 17.5 m/s from the north. The average daily dust deposited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the event was 12.84 (SD = 1.2) g/(m2?d). The dust samples comprised insoluble dust (48.5%) and soluble dust (51.5%). Based on the Munsell color system, the final color description of the falling dust was 10 YR/6/3. A microphotograph of the dustfall (settleable particulate matter) captured by a stereo dissection microscope shows that the dust particles had various colors and sizes, and they contained fibers and vegetative deb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UDI ARABIA dust Storm SANDSTORM dustfall VISIBILITY Atmospheric Deposition
下载PDF
气压及水压对超声雾化喷雾粒径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江石 任晓锋 +2 位作者 刘建华 殷文龙 杨凌云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为了研究气压和水压对超声雾化喷雾粒径参数的影响;设计了实验平台,选用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快渗T配置成浓度为0.07%的溶液进行实验;分析在不同气压和水压的组合之下超声雾化喷雾粒径参数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粒径参数D10、D50、... 为了研究气压和水压对超声雾化喷雾粒径参数的影响;设计了实验平台,选用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快渗T配置成浓度为0.07%的溶液进行实验;分析在不同气压和水压的组合之下超声雾化喷雾粒径参数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粒径参数D10、D50、D90、VAD、SMD、NAD随着气压的增加而减小,减小幅度受到水压影响;同时,以上粒径参数也随着水压的增加而增大,增大幅度也会受到气压影响,气压对雾滴粒径变化的影响程度大于水压;当压力改变时,粒径参数D10和NAD的变化趋势呈现高度一致,D50、VAD、SMD粒径增加量呈现高度一致,总体上D90变化幅度最大,D10变化幅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雾化喷雾 喷雾降尘 粒径参数 表面活性剂 粉尘防治
下载PDF
Foliar Dust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ing Trees in Aksu, Northwest China
4
作者 ZHEN Jing ALIYA Baidourela +1 位作者 KAHAER Zhayimu UMUT Halik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4期153-158,162,共7页
Urban greening trees intercept the migration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s near the ground,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particulate matters trapped by foliage to re-elevate, thus reducing the hafm to humans.... Urban greening trees intercept the migration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s near the ground,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particulate matters trapped by foliage to re-elevate, thus reducing the hafm to humans. The dust-capturing ability and foliar dust size charactetistics of different greening trees are different In addition, the dust capturing of trees is distutb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sel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The foliar dust and natural dustfaJl in 11 common, tree species in Aksu, Northwest China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i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diacacteristics,and obta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 and PM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ktanus acenfolia,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Jis and Uhnus densa. had high foliar dust attachment density and strong particle-capturing capacity,while Elaeagnus angustifoliaL., Pyrns sinldangensis, Sophora japonica L. had low foliar dust attachment density. The foliar PMZ5 and PM10 contents were highest in E. ongustifolia (0.68%) and Vitis vinefcra (3.59%), tespectively. The volume fraction of fine partides was small in natural dustM and was kige in foliar dust The median of foliar dust particle size followed tiie descending ordei: industrial area 〉 transportation hub area 〉 residential area 〉 clean area; and the median of natural dustfall particle size followed the descending order: dear area 〉 transportation hub area 〉 industrial area 〉 residential area. There wa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ing trees Foliar dust Natural dustfal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回坡底煤矿综掘巷道粉尘防治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武东东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以回坡底矿11-1042巷道掘进为工程实例,对掘进机截割产尘进行分析,认为掘进机截割头割煤产尘量占比最大,其中生成的粉化核是最主要的粉尘来源;拟定采用掘进机外喷雾、湿式除尘风机和附壁风筒等综合除尘技术;应用表明,在掘进机司机处全... 以回坡底矿11-1042巷道掘进为工程实例,对掘进机截割产尘进行分析,认为掘进机截割头割煤产尘量占比最大,其中生成的粉化核是最主要的粉尘来源;拟定采用掘进机外喷雾、湿式除尘风机和附壁风筒等综合除尘技术;应用表明,在掘进机司机处全尘和呼尘除尘率分别达到了82%和79%,而在附壁风筒后方全尘和呼尘的降尘率则分别达到了92%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巷道 粉尘防治 综合降尘技术
下载PDF
掘锚面除尘技术优化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孙连胜 《煤矿机械》 2023年第6期131-134,共4页
针对矿井采用掘锚机+梭车+联运机掘进期间工作面粉尘浓度高的现状,根据寸草塔煤矿掘锚面产尘现状,优化掘锚面除尘系统,利用ANSYS软件建立巷道粉尘扩散几何模型,研究粉尘浓度的扩散规律,验证除尘体系的应用效果。回风流采用感应气水喷雾... 针对矿井采用掘锚机+梭车+联运机掘进期间工作面粉尘浓度高的现状,根据寸草塔煤矿掘锚面产尘现状,优化掘锚面除尘系统,利用ANSYS软件建立巷道粉尘扩散几何模型,研究粉尘浓度的扩散规律,验证除尘体系的应用效果。回风流采用感应气水喷雾与高压喷雾相结合的防尘布局。结果表明:掘锚面司机处全尘浓度由283.6 mg/m3降低至10.5 mg/m3,降尘率达到了96.3%,改造综合防尘系统后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防治 数值模拟 喷雾降尘 粒度分布
下载PDF
煤矿降尘剂性能和复配优化实验研究
7
作者 谢子超 《煤》 2023年第12期11-14,19,共5页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不但是重大危险源,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文章通过研究SDBS、SAS、CAB-35、吐温-80和CMC,5种表面活性剂的保水性和对煤的润湿性,根据化学降尘的方法,通过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水溶液中来...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不但是重大危险源,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文章通过研究SDBS、SAS、CAB-35、吐温-80和CMC,5种表面活性剂的保水性和对煤的润湿性,根据化学降尘的方法,通过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水溶液中来对降尘剂的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单体吐温-80的保水性略优于其他试剂,但差异不大;表面活性剂单体SDBS对煤尘的润湿特性较好,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其润湿速度就较为快速;对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对复配出的新溶液同样进行保水性试验和煤尘润湿性试验,根据实验结果优选出的复配溶液是SDBS+SAS,保水性和煤尘润湿性都有所提升,且降尘速度快,最终得到降尘效果好、环保且经济成本低的高效实用降尘剂配方0.25%SDBS+0.25%S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表面活性剂 保水性 润湿性 降尘剂
下载PDF
和田降尘与浮尘、扬沙、沙尘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关欣 李巧云 +3 位作者 文倩 孙春玲 李建华 张凤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7,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 ,探索了新疆和田扬沙、沙尘暴、大风和浮尘产生的原因及发生规律与土壤降尘量的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和田地区的降尘受浮尘、扬沙、沙尘暴日数和强度的影响 。
关键词 新疆 和田地区 降尘量 浮尘 扬沙 沙尘暴
下载PDF
北京地区盐碱尘暴粉尘物质的主要来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艳菊 韩同林 +6 位作者 庞健峰 郑柏峪 林景星 王绍芳 孙珍全 张婷婷 夏晓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3-722,共10页
北京的"沙尘暴"在地质学研究分类中应属于尘暴,且属含大量盐碱物质(水溶盐物质)的盐碱尘暴。盐碱尘暴对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已引起普遍关注。通过调查北京尘暴源区蒙古国东南部和中国内蒙古中部、河北省西部地区... 北京的"沙尘暴"在地质学研究分类中应属于尘暴,且属含大量盐碱物质(水溶盐物质)的盐碱尘暴。盐碱尘暴对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已引起普遍关注。通过调查北京尘暴源区蒙古国东南部和中国内蒙古中部、河北省西部地区表土和部分降尘的理化特性,为探讨北京盐碱尘暴粉尘物质的来源提供新的证据。对尘源区农耕地、沙化土地、退化草地、撂荒地、沙漠、沙地等不同代表性区域的表土进行较系统的采样,收集北京和部分尘源区附近城镇的大气降尘,分析其水溶盐和水溶性元素或离子的含量、酸碱度、粒度、比重、起尘风速。结果表明,干盐湖盆区以高百分含量的细微粉尘物质(<200目)、水溶盐含量和部分水溶性元素或离子(如Na、Cl-)为主要特征,其较高的pH值、极小的粒径、很大的比表面积、偏小的比重、偏低的起尘风速等,与北京及尘源区附近城镇大气降尘的特性相对应,明显不同于沙漠、沙地、沙堆和农耕地、撂荒地、退化草地等,因此推测干盐湖盆区是现阶段北京盐碱尘暴最主要、最关键的源区之一。而水溶盐含量、粒度大小、酸碱度、比重、起尘风速等,是判断北京盐碱尘暴粉尘物质来源的关键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盐碱尘暴 大气降尘 干盐湖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降尘粒度特征和沉积速率 被引量:46
10
作者 肖洪浪 张继贤 李金贵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从多年降尘实测资料入手,分析了粉尘粒度特征、沉积速率和时变过程。提出了气象要素相关估测模型.确定0.25mm为本区粉尘沉积粒径上限。周围沙漠是粉尘沉积细砂部分的尘源,粉砂和粘土部分沉积来自一个较大的时空范围,二者几乎... 从多年降尘实测资料入手,分析了粉尘粒度特征、沉积速率和时变过程。提出了气象要素相关估测模型.确定0.25mm为本区粉尘沉积粒径上限。周围沙漠是粉尘沉积细砂部分的尘源,粉砂和粘土部分沉积来自一个较大的时空范围,二者几乎各占降尘量的1/2。研究区年平均粉尘沉积速率4358kg/hm2,每年5月的季风转期具有年内最大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降尘粒度 沉积速率 腾格里沙漠 尘源
下载PDF
中国北方东部地区春季降尘量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李晋昌 董治宝 王训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中国北方东部地区2001—2002年春季降尘量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平均春季降尘量为127.05t·km^-2,约占全年的一半,且主要集中在3、4月;春季降尘以近源沉积为主,因此降尘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局部环境的影响;除中沙外,降尘总量和... 中国北方东部地区2001—2002年春季降尘量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平均春季降尘量为127.05t·km^-2,约占全年的一半,且主要集中在3、4月;春季降尘以近源沉积为主,因此降尘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局部环境的影响;除中沙外,降尘总量和降尘中其他组分的沉积量随距离均呈现指数递减趋势,且粒度越大的颗粒物,其半衰距离越短;更新世时期黄土高原平均每年流失的黄土至少已达1亿t,现在黄土高原每年实际流失的黄土大约为14.4亿t,如以此侵蚀速度持续下去,黄土高原将在6.6-13.2万a之内被侵蚀完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尘量 空间分布 沙尘输送 黄土堆积
下载PDF
兰州市沙尘和非沙尘天气沉降物的化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玉霖 拓万全 崔建垣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8-651,共4页
选择兰州市典型沙尘和非沙尘天气收集两类降尘,并对其元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兰州非沙尘和沙尘天气沉降物中含量较高的主要元素分别为Si、Ca、Al、Fe和Si、K、Ca、Al,含量最低的主要元素均是Ti;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是Mn、Ba、Zn、Sr... 选择兰州市典型沙尘和非沙尘天气收集两类降尘,并对其元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兰州非沙尘和沙尘天气沉降物中含量较高的主要元素分别为Si、Ca、Al、Fe和Si、K、Ca、Al,含量最低的主要元素均是Ti;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是Mn、Ba、Zn、Sr和Mn、Ba、Sr、Zr,含量较低的微量元素均是Nb、Co、Y、As;兰州非沙尘和沙尘天气沉降物中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排序差异较小,但是两种样品同种元素的丰度值存在较大变异,说明两种沉降物的来源有一定的差异。兰州非沙尘天气沉降物中Si、Fe、Mg、K、Na、Ti、V、Mn、Co、Ni、Rb、Sr、Y、Zr、Nb等元素主要来自于地壳源,Ca、Cr、Cu、Ba、Pb、Zn、As等元素与本地的人类污染活动有关,其中Pb、Zn、As是兰州重要的污染元素。沙尘天气沉降物中多数元素来自于外地入侵的沙尘,部分元素如Pb、Zn、As、Cu、Cr、K、Ni可能源于沙尘天气长距离传输途中矿物气溶胶与沿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沙尘天气 非沙尘天气 沉降物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东部大气降尘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晋昌 康晓云 高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9-1735,共7页
2012年,黄土高原东部未发生明显沙尘事件,降尘主要表现为常态化的非尘暴降尘.对2012年该区18个站点降尘量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降尘量为89.27t/(km2·a),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占全年的53.69%、22.45%、8.44%和15.42%;降尘... 2012年,黄土高原东部未发生明显沙尘事件,降尘主要表现为常态化的非尘暴降尘.对2012年该区18个站点降尘量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降尘量为89.27t/(km2·a),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占全年的53.69%、22.45%、8.44%和15.42%;降尘量季节变化主要受风速影响,但高的降水量和NDVI指数也可以减少降尘量;在现代气候背景下,研究区各季节非尘暴降尘均主要为地方性粉尘,春、冬季降尘中远源粉尘含量相对较高,总体来说,黄土高原东部已很少接收西北干旱区的远源粉尘;与地质时期风尘通量相比,黄土高原现代降尘量表明现代气候可能处于间冰期较为暖湿的时期,并且倒数第2次冰期和末次冰期的整体气候环境可能类似于黄土高原西部现代3、4月份的气候,而倒数第2次间冰期和末次间冰期则类似于黄土高原东部现代5、6月份的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尘量 地方性粉尘 气候背景 黄土高原东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部风速对尘暴事件降尘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强明瑞 肖舜 +1 位作者 张家武 陈发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0-295,共6页
通过系统监测柴达木盆地北部冷湖地区的月降尘通量以及尘暴事件降尘量,发现该地区月降尘通量变化在0.57×10^3~18.12×10^3μg·cm^-2·month^-1之间,并且与月极大风速(Vextr)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2=0.60,n=23);... 通过系统监测柴达木盆地北部冷湖地区的月降尘通量以及尘暴事件降尘量,发现该地区月降尘通量变化在0.57×10^3~18.12×10^3μg·cm^-2·month^-1之间,并且与月极大风速(Vextr)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2=0.60,n=23);该区年内主要粉尘堆积时段为春季和初夏;尘暴事件发生期间的降尘量不仅与尘暴持续期间10min平均风速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2=0.60,n=16),而且降尘量与10min风速变化幅度有关:强劲稳定的风力条件在监测地点产生较少的降尘量,强劲且变率较大的风力条件产生较多的降尘量。监测结果显示,风速的变化对粉尘的释放、输送和沉降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地质记录所揭示的冰期-间冰期不同的大气粉尘沉降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暴事件 10min风速 降尘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降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艳萍 高永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165,共4页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近年来,沙尘暴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竟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通过风洞实验对不同结构类型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近年来,沙尘暴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竟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通过风洞实验对不同结构类型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降尘的基本规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降尘量在林网内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布特征,即从林缘至林网中心降尘量依次降低,同一网格内不同位置处的降尘量也随林带疏透度的变化而有所差异;(2)防护林结构对降尘量的影响较大,其中疏透度在0.24~0.34之间的防护林内降尘效果较好,在相同疏透度条件下网格状结构防护林对沙尘的降解作用大于带状结构防护林。因此,我们在设计防护林时,既要考虑疏透度,也要考虑林带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防护林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沙尘曝 防护林 降尘 疏透度
下载PDF
煤粉尘扩散及As积累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曰鑫 吕晋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38,共5页
为了探讨焦化厂煤粉尘扩散对周围农田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对焦化厂下风方向农田中沉降的煤粉尘进行收集,对农田土壤的砷含量和pH值进行测定,对农田中生长的玉米进行砷含量测定和光合速率测量。结果表明:在焦化厂下风方向100m范围内的农田... 为了探讨焦化厂煤粉尘扩散对周围农田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对焦化厂下风方向农田中沉降的煤粉尘进行收集,对农田土壤的砷含量和pH值进行测定,对农田中生长的玉米进行砷含量测定和光合速率测量。结果表明:在焦化厂下风方向100m范围内的农田中,随着与煤粉尘源距离的不断逼近,煤粉尘的降尘量不断增加,农田的降尘量每年约为1 000kg/hm2;表层土壤的pH值与对照土壤相比,降低了0.35个单位,煤粉尘沉降与积累使得表层土壤有酸化的趋势。随着与煤粉尘源距离的不断逼近,土壤砷含量递增的趋势十分明显,此范围内土壤的总砷含量在8.4~10.9mg/kg之间,与对照土壤呈显著差异,表层土壤总砷含量平均高出对照1.43mg/kg,反映了焦化厂周围土壤中砷含量有不断积累的趋势。煤粉尘扩散还使得焦化厂周围农田玉米叶片和籽粒中砷含量呈现出富积的趋势,10m处的叶片砷含量约为对照处的3倍;玉米籽粒中砷含量平均值高出对照0.011mg/kg,其中10m处的玉米籽粒砷含量约为对照处的2倍。煤粉尘沉降物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玉米叶片的光合效率。总之,焦化厂煤粉尘扩散物使周围农田土壤产生了明显的As积累,对土壤质量和玉米生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尘 降尘量 砷富集 土壤污染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固沙林庇护区内降尘特征的初步观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华 何红 +1 位作者 李锋瑞 Yasuhito Shirato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采用野外定位实测法,连续两年对科尔沁沙地24龄人工固沙杨树(Populussimonii)林庇护区内4~6月份及强沙尘暴事件中的降尘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庇护区内4、5月份的降尘量较多,分别为273和437kg/hm2,6月份的降尘量较少,为... 采用野外定位实测法,连续两年对科尔沁沙地24龄人工固沙杨树(Populussimonii)林庇护区内4~6月份及强沙尘暴事件中的降尘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庇护区内4、5月份的降尘量较多,分别为273和437kg/hm2,6月份的降尘量较少,为171kg/hm2。(2)林地中央的滞尘效应在风蚀季节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中十分显著。(3)林地庇护区内的降尘中粒径<0.02mm颗粒含量占60.7%,降尘中的全C、全N和速效P含量分别高达1.676%、0.163%和210.66mg/kg,这对风沙土表层土壤的细化和养分的积累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固沙林 强沙尘暴 科尔沁沙地 生态学意义 观测研究 天气过程 滞尘效应 颗粒含量 表层土壤 6月份 降尘量 实测法 林地 5月份 速效P 风沙土
下载PDF
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扬尘特征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福梅 李绍才 +2 位作者 孙海龙 李乃稳 李广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8-43,共6页
城市环境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一定危害和影响,而PM2.5、PM10超标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源头上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对提升城市环境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河北秦皇岛市为研究城市,分析了城市扬尘的PM10... 城市环境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一定危害和影响,而PM2.5、PM10超标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源头上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对提升城市环境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河北秦皇岛市为研究城市,分析了城市扬尘的PM10、PM2.5、降尘量和降尘粒径分布等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壤扬尘污染季节变化特征明显,荒地、河滩和耕地的PM10、PM2.5浓度在春季最高,其次为秋季和冬季,夏季最低。受土地类型影响排放强度大小为:荒地>河滩>耕地,其降尘量分别为5.05、1.96和1.36 t/(km2·30 d),土壤扬尘降尘粒径在0~1μm没有分布,集中分布在10~50μm;对荒地进行植被覆盖试验可知,最佳播种量为18 g/m2,植被3个月左右可完成建植,对土壤扬尘的有效控制率可达到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扬尘 降尘特征 控制技术 土地类型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煤尘抑尘剂优化设计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振保 阎杰 +2 位作者 谢军 舒新前 郝永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3-1218,共6页
选用Box-Behnken法以进行抑尘剂配方的优化设计,主要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10)、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丙烯酰胺(APAM)作为响应变量,以沉降时间和透过率作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得到表面活性剂... 选用Box-Behnken法以进行抑尘剂配方的优化设计,主要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10)、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丙烯酰胺(APAM)作为响应变量,以沉降时间和透过率作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得到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的优化配比,配制抑尘剂.结果表明:试剂与沉降时间的回归模型中相关系数R_(2)=0.9082,方程的F值为7.69,概率0.0068<0.01;试剂与透过率的回归模型中相关系数R_(2)=0.9190,方程的F值为8.83,概率0.0045<0.01.为此得出了进行煤尘润湿和团聚效果最优的试剂复配质量浓度为:0.17%APG-10、0.49%SDBS及0.05%APAM,沉降时间预测值为34.90 s,透过率预测值为93.73%,在此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佳的润湿和团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表面活性剂 润湿机理 沉降 团聚 优化
下载PDF
植物叶面铁尾矿粉尘光谱测试与定量反演实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奥 马保东 +1 位作者 李兴春 吴立新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69,共6页
目前我国累计堆存的铁尾矿量高达约50亿t,所产生的尾矿粉尘污染极其严重。为此,使用辽宁鞍山矿区铁尾矿粉尘进行实景观测实验,采用人工模拟降尘与光谱测量手段,研究了降尘量对植物叶片光谱的影响规律;并利用降尘量与植物叶片光谱相关性... 目前我国累计堆存的铁尾矿量高达约50亿t,所产生的尾矿粉尘污染极其严重。为此,使用辽宁鞍山矿区铁尾矿粉尘进行实景观测实验,采用人工模拟降尘与光谱测量手段,研究了降尘量对植物叶片光谱的影响规律;并利用降尘量与植物叶片光谱相关性最好的优势波段与铁元素的光谱吸收特征,分别建立了叶面降尘量的基于植物叶片的优势波段反射率和基于铁元素的独特光谱吸收指数的2种定量反演模型。研究表明:随着铁尾矿粉尘降尘量逐渐增大,植物叶片反射光谱曲线与粉尘的光谱曲线差异逐渐减小;2种反演方式中降尘量与植物叶片光谱变量均呈极显著相关,但基于铁元素光谱吸收特征的定量反演模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高光谱遥感应用于矿区降尘量定量监测提供基础模型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降尘 铁尾矿 高光谱反演 光谱吸收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