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寿片质量标准研究
1
作者 郭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7期154-155,160,共3页
目的建立延寿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方法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何首鸟和稀莶草的鉴别方法。通过方法学系统考察,建立了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二苯乙烯苷的线性范围为1... 目的建立延寿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方法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何首鸟和稀莶草的鉴别方法。通过方法学系统考察,建立了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二苯乙烯苷的线性范围为1.024-5.120μg,回归方程Y=2087652X-55963(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RSD为2.17%(n=6)。结论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寿片 何首乌 稀莶草 二苯乙烯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豨莶草炮制前后滋味比较 被引量:33
2
作者 付智慧 李淑军 +2 位作者 胡慧华 刘鹏 孙美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3-680,共8页
目的研究豨莶草炮制前后滋味的变化,建立生、制品豨莶草滋味判别模型。方法通过电子舌测量12批生品豨莶草与12批炮制品豨莶草的酸、苦、涩、咸、甜味值,利用配对t检验、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因子分析(LDA)等方法研究豨莶草炮制前... 目的研究豨莶草炮制前后滋味的变化,建立生、制品豨莶草滋味判别模型。方法通过电子舌测量12批生品豨莶草与12批炮制品豨莶草的酸、苦、涩、咸、甜味值,利用配对t检验、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因子分析(LDA)等方法研究豨莶草炮制前后各味道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配对t检验发现豨莶草炮制后,苦、咸味下降,酸、涩、甜没有明显变化;通过PCA可以区分生品与制品豨莶草;通过LDA可以建立生品、制品味道判别模型,并进行交叉验证,正确率达到100%;通过雷达图建立了豨莶草生品与制品的滋味指纹图谱。结论电子舌能够对中药豨莶草的酸、苦、涩、咸、甜味值进行准确的辨识,结合统计方法,可以从数值上体现豨莶草炮制前后滋味的改变,并以此推测豨莶草炮制前后滋味的改变与功效的改变之间的关系。另外,建立的生、制品判别函数模型及雷达图指纹图谱可以用于生、制品豨莶草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豨莶草 滋味 炮制 判别模型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因子分析 雷达图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豨莶草及其酒炙品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任伟光 武拉斌 +1 位作者 降雪 黄林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从化学角度阐释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寒为温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豨莶草炮制(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运用MarkerLynx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酒炙前后豨莶草化学成分... 目的从化学角度阐释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寒为温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豨莶草炮制(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运用MarkerLynx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酒炙前后豨莶草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正离子模式下,酒炙品中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成分的量明显升高,对映-18-乙酰氧基-17-羟基-16βH-贝壳杉烷-19-酸、木犀草素等成分的量明显下降;负离子模式下,酒炙品中豨莶苷、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等成分的量明显升高,矢车菊黄素、豆甾醇等成分的量明显下降。酒炙后其主要活性成分奇壬醇、豨莶酸、豨莶酮、槲皮素的量均明显升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酒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得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结论各成分量的变化可能是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变的物质基础;建议将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作为区分豨莶草生品与炮制品(酒炙)的指标成分,并在商品酒炙豨莶草上得到了成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草 酒炙豨莶草 UPLC-Q-TOF MS 化学计量学 3′ 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 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 对映-18-乙酰氧基-17-羟基-16βH-贝壳杉烷-19-酸 木犀草素 豨莶苷 矢车菊黄素 豆甾醇 奇壬醇 豨莶酸 豨莶酮 槲皮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