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赤霉病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高苹 居为民 +1 位作者 陈宁 金龙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1年第2期21-24,共4页
通过统计分析 ,选取与江苏省太湖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显著相关的前期海温作为预报因子 ,并结合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序列进行拓展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 BP网络模型进行预报赤霉病的初步试验 。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人工神经网络 预报因子 太平洋海温 病穗率 长期预报
下载PDF
我国小麦赤霉病最大熵谱预报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霍治国 姚彩文 +1 位作者 姜瑞中 赵圣菊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本文根据小麦赤霉病病害资料,建立了赤霉病最大熵谱分区预报模式,经1991~1993年3月业务试报,预报结果与实况基本吻合。模式适用于不同资料长度,对于资料年代较短的站点。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预报 分区预报 最大熵谱
下载PDF
基于温湿度与遥感植被指数的冬小麦赤霉病估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卫国 黄文江 +3 位作者 董莹莹 陈华 王晶晶 单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03-210,共8页
为明晰江淮区域大田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征,建立冬小麦赤霉病遥感估测模型,该文分析了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与气候因素(不同时间尺度日均气温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生长参数(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谱信息(NDVI、RVI... 为明晰江淮区域大田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征,建立冬小麦赤霉病遥感估测模型,该文分析了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与气候因素(不同时间尺度日均气温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生长参数(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谱信息(NDVI、RVI和DVI)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日均气温之间存在较好相关性,5日均气温与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7。与日均气温相类似,不同时间尺度日均空气相对湿度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5日均空气相对湿度与赤霉病病情指数间的相关性最大,其相关性高于5日均气温。2)冬小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冬小麦群体密度大、郁闭程度高以及长势过旺是赤霉病易发的主要农学诱因。3)遥感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和DVI(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分别与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有较好相关性,可以利用NDVI、RVI和DVI分别替换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参与建模。4)综合5日均气温、5日均空气相对湿度、NDVI、RVI和DVI 5个敏感因子,构建基于温湿度与遥感植被指数的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估测模型,模型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RMSE为5.3%,相对误差为9.54%。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估测模型可以实现对冬小麦始花期赤霉病的有效估测,该研究可为江淮区域冬小麦生产中防病减灾的信息获取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评估 温度 冬小麦赤霉病 光谱信息 相对湿度 生长参数 江淮区域
下载PDF
施氮量、土壤和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小宁 刘海坤 +1 位作者 黄玉芳 叶优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6-317,共12页
【目的】赤霉病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施用氮肥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探索施氮、土壤供氮、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多穗型... 【目的】赤霉病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施用氮肥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探索施氮、土壤供氮、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多穗型豫麦49-198(YM49-198)和大穗型周麦16(ZM16)为供试品种,设N 0、120、180、240、360 kg/hm25个施氮水平(N0、N120、N180、N240、N360),根据"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调查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土壤硝态氮含量及0—9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收获期N0、N120、N180处理0—3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及0—90 cm累积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N240和N360处理。两个品种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DI)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豫麦49-198施氮处理的病穗率和DI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29.5%~132.0%和35.9%~225.2%,周麦16施氮处理的病穗率和DI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42.4%~161.8%和41.7%~206.9%;两个品种小麦N180处理赤霉病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与N0、N120差异较小,显著低于N240和N360;周麦16较豫麦49-198发病严重,各处理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比豫麦49-198分别高出7%~25%和28.0%~63.6%。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DI与硝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0—90 cm硝态氮累积量呈线性正相关。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茎基部硝酸盐含量和拔节期~开花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各处理间差异较大,且与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DI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小麦收获后施氮量低于N 180 kg/hm2时土壤中硝态氮残留较低,赤霉病发病较轻。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施氮量过高会加重小麦赤霉病病害;小麦拔节期~开花期的氮浓度过高会加重赤霉病病害,因此在这一时期,适宜的施氮量、土壤硝态氮和植株氮浓度在赤霉病发生年份可以减轻病害,综合考虑土壤硝态氮残留、产量和赤霉病害等因素的适宜施氮量为N 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植株氮浓度 土壤硝态氮 施氮量
下载PDF
基于适宜尺度选择的冬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卫国 陈华 +3 位作者 金正婷 张琤琤 葛广秀 嵇福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4-1380,共7页
为快速、准确获取江淮麦区县域冬小麦赤霉病发生信息,选用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做多尺度信息融合研究。在筛选适宜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的空间尺度遥感影像基础上,通过分析冬小麦长势指标和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互作关系,构建基... 为快速、准确获取江淮麦区县域冬小麦赤霉病发生信息,选用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做多尺度信息融合研究。在筛选适宜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的空间尺度遥感影像基础上,通过分析冬小麦长势指标和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互作关系,构建基于多农学参数的冬小麦赤霉病估测模型,并对县域冬小麦赤霉病空间变化进行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2m×2m、8m×8m和16m×16m三种空间尺度融合影像的均值相差不大,平均梯度和标准差存在明显差异。16m×16m融合影像的清晰度最好,信息量也多,比较适合研究区域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2)16m×16m融合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值明显高于2m×2m和8m×8m融合影像,说明16m×16m融合影像光谱信息量较丰富,有利于冬小麦的识别。(3)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是影响赤霉病发生的主要长势指标。基于主要长势指标构建冬小麦赤霉病估测模型,平方根误差(REMS)为10.5%,相对误差为14.6%。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县域冬小麦赤霉病空间变化的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赤霉病 农学参数 多光谱信息 县域空间变化
下载PDF
模型参数对赤霉病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居为民 高苹 +1 位作者 金龙 陈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2-15,共4页
运用最优化相关普查方法 ,选取确定了对江苏省太湖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有着显著指示意义的预报因子 ,将其作为输入变量经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的 BP算法进行学习训练 ,建立了赤霉病病穗率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模... 运用最优化相关普查方法 ,选取确定了对江苏省太湖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有着显著指示意义的预报因子 ,将其作为输入变量经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的 BP算法进行学习训练 ,建立了赤霉病病穗率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模型效果的影响情况 ,发现训练的总体误差平方和对模型的效果影响最为显著 ,历史样本的拟合率随着总体误差平方和的减小而稳定上升 ,但总体误差平方和取值偏小时模型对独立样本的预报精度下降 ;当总体误差平方和取适当值使模型稳定时 ,隐含层节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人工神经网络 模型参数 预报模型
下载PDF
Estimation model of winter wheat disease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spectral information 被引量:4
7
作者 Weiguo Li Yang Liu +1 位作者 Hua Chen Cheng Cheng Zhang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2020年第1期41-47,共7页
Wheat scab(WS,Fusarium head blight),one of the most severe diseases of winter wheat in Yangtze-Huaihe river region,whose monitoring and timely forecasting at large scale would help to optimize pesticide spraying and a... Wheat scab(WS,Fusarium head blight),one of the most severe diseases of winter wheat in Yangtze-Huaihe river region,whose monitoring and timely forecasting at large scale would help to optimize pesticide spraying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yield loss.In the present study,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n WS was conducted in 4 counties in Yangtze-Huaihe river region.Sensitive factors of WS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the remote sensing estimation model of winter wheat scab index(WSI)based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spectral inform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DAT)and daily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DAH)at different time scales and WSI were significant.2)There were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winter wheat biomass,leaf area index(LAI),leaf chlorophyll content(LCC)and WSI.3)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and DVI(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which ha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LAI,biomass and LCC,respectively,and could be used to replace them in modeling.4)The estimated values of the model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RMSE=5.3%,estimation accuracy=90.46%).Estim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could efficiently estimate WS in Yangtze-Huaihe river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scab Spectral information meteorological factor Remote sensing Yangtze-Huaihe river region
原文传递
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致病种的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公洛 周丽鸿 阎月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95-399,共5页
从65个县市搜集了214份病穗标样,分离出241个小麦赤霉病菌株。经鉴定为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半裸镰孢(F.semitectum.)、半裸镰孢大孢变种(F.sernitectum var.majus)、燕麦镰孢(F.arenaceum)、木贼镰孢(F.equiseti)、串珠镰... 从65个县市搜集了214份病穗标样,分离出241个小麦赤霉病菌株。经鉴定为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半裸镰孢(F.semitectum.)、半裸镰孢大孢变种(F.sernitectum var.majus)、燕麦镰孢(F.arenaceum)、木贼镰孢(F.equiseti)、串珠镰孢(F.moniliforme)、锐顶镰孢(F.acuminatum)和硫色镰孢(F.sulphureum)。禾谷镰孢为优势致病菌,占标样总数的98%,同一病穗上常常可以分离到两种镰孢。禾谷镰孢和燕麦镰孢的致病力强,其余的为中和弱致病种。致病菌种类与不同地域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病菌 种类 鉴定
下载PDF
沿淮地区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9
作者 周向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9期146-147,共2页
介绍了沿淮地区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总结了赤霉病的防治措施,并分析了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沿淮地区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赤霉病 发生 防治 沿淮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