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ilization of Wood Biomass for Organic Soil Based on the Soil Fertility Index (SOFIX) 被引量:1
1
作者 Pitchayapa Pholkaw Ayaka Muraji +5 位作者 Kazuyoshi Maeda Taiki Kawagoe Kenzo Kubota Sirilak Sanpa Quoc Thinh Tran Motoki Kub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2019年第4期224-236,共13页
Possibility of wood biomass for preparing organic soil was examined to construct reproducible and stable organic standard soil. Seven organic soils were constructed from base soils and additive materials based on the ... Possibility of wood biomass for preparing organic soil was examined to construct reproducible and stable organic standard soil. Seven organic soils were constructed from base soils and additive materials based on the recommended values of the soil fertility index (SOFIX) (total carbon ≥ 25,000 mg/kg, total nitrogen ≥ 1500 mg/kg, total phosphorus ≥ 1100, and total potassium of 2500 to 10,000 mg/kg). Base soils were prepared from two types of wood biomass (big- and small-sized wood chips) at 50%, 60%, and 70% (v/v) and other organic materials such as peat moss, black soil, and mountain soil. Additive materials (soybean meal, oil cake, cow manure, and bone meal) were amended into all organic soils at the same amount. Incuba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bacterial biomass in all organic soil was greater than 6 × 108 cells/g-soil after addition of 30% of water content for 1 week. In addi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analysis resulted in a stable bacterial diversity of the organic soil prepared from the small size wood chip at 70%.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l organic soils were within the recommended values of SOFIX. The plant cultiva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fresh Brassica rapa var. peruviridis weights in the organic soils with 50%, 60%, and 70% of small-sized wood chip were 5%, 16%, and 2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mical fertilizer-amended soil. The organic soil with 70% of small wood chip was the best in the seven organic soils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 BIOMASS ORGANIC soil soil FERTILITY Index (SOFIX)
下载PDF
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藏族民居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毅 陈齐 +3 位作者 曹勇 龙立 琚诚可 周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为掌握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中藏族民居的震害情况,对地震灾区进行广泛的调查,总结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与结构特点,分析石木结构、木结构和生土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震害数量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进行统... 为掌握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中藏族民居的震害情况,对地震灾区进行广泛的调查,总结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与结构特点,分析石木结构、木结构和生土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震害数量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中,石木结构震害较严重,主要破坏特征为整体倒塌、局部倒塌、墙体破坏、梁柱破坏和屋盖破坏。木结构震害较轻,主要破坏特征为围护墙倒塌、开裂以及屋面溜瓦。由于距离震中较远,生土结构的震害最轻,主要破坏特征为墙体开裂。石木结构和木结构倒塌破坏占比分别为0.9%和0.0%,严重损坏占比分别为19.0%和17.2%。木结构多为非结构构件损坏,抗震能力强于石木结构。同时,地震诱发山体落石、山体滑坡,导致建筑被掩埋、道路中断、水利和通讯设施受损,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为663处。针对不同藏族民居的震害特征和破坏统计,建议在保留藏族民居建筑特色的前提下,发展受力机理清晰的结构体系,加强藏族民居的抗震措施,并重视该地区的震群型地震效应。根据次生灾害的破坏情况和统计,建议灾后重建中,藏族民居应合理选址,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并完善防治次生灾害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地震 震害调查 藏族民居 石木结构 木结构 生土结构
下载PDF
土木工程话土木
3
作者 李广信 于玉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3,共9页
Civil Engineering这个学科在中国以两种天然材料土和木命名,称为土木工程,可见华夏文明与这两种材料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的殿堂庙宇基本都是木结构建筑,这与其他古文明主要以石料建造大型建筑物不同。该文从地理、历史、经济与文明... Civil Engineering这个学科在中国以两种天然材料土和木命名,称为土木工程,可见华夏文明与这两种材料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的殿堂庙宇基本都是木结构建筑,这与其他古文明主要以石料建造大型建筑物不同。该文从地理、历史、经济与文明属性对此进行分析,指出华夏文明的特殊性。土为人类提供了栖息、载体、武器、工具和材料,也是人类衣食之源。中国自古至今主要用土治水,所谓“水来土掩”;黄土高原自古至今窑洞都是当地居民重要的居所。几千年来,中国先民在不同的地域创建不同型式的木结构住房,雄伟壮丽的名楼殿宇代表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工程的高超技艺。在治水过程中,中国古人因地制宜地将土与木相结合,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加筋土。文章分析土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指出岩土工程仍然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案例进行工程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土与木 土木复合体 土的复杂性 土的分类
下载PDF
不同酸化生物炭用量对滴灌棉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
4
作者 王则玉 马兴旺 +3 位作者 李杨 蒲胜海 马红红 刘小利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酸化生物炭用量对滴灌棉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确定改良棉田盐碱土的最佳木醋液酸化生物炭用量。【方法】基于一维土柱模拟试验,分别设置1%、2%、3%、4%和5%五个不同质量木醋液酸化生物炭处理(木醋液与生物炭质量比为... 【目的】研究不同酸化生物炭用量对滴灌棉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确定改良棉田盐碱土的最佳木醋液酸化生物炭用量。【方法】基于一维土柱模拟试验,分别设置1%、2%、3%、4%和5%五个不同质量木醋液酸化生物炭处理(木醋液与生物炭质量比为2∶1),以空白处理作为对照CK_(1),以添加2%未酸化生物炭处理作为对照CK_(2),分析不同处理滴灌后湿润峰垂直运移距离、土壤pH值、含盐量、土壤碱化度和脱盐率的分布特征。【结果】添加酸化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湿润峰垂直运移距离和下渗速度均显著高于CK_(2)和CK_(1);添加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各层土壤pH值均显著低于CK_(2)和CK_(1),且施用量越多pH值降幅越大;随着酸化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各土层土壤碱化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2%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土壤碱化度降幅最大;添加未酸化生物炭和酸化生物炭处理的0~50 cm各层土壤脱盐率均有所增加,2%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整体脱盐效果最好。【结论】添加酸化生物炭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添加未酸化生物炭,以2%酸化生物炭用量下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生物炭 盐碱土改良 盐分垂直分布
下载PDF
Effects of Agro-Ecological Practice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Orange-Fleshed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am) and Soil Fertility in the Sudano-Sahelian Zone of Burkina Faso
5
作者 Koulibi Fidèle Zongo Aboubacar Coulibaly +4 位作者 Daouda Guebre Aïssatou Naba Hervé Nandkangre Abdramane Sanon Edmond Hie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3年第12期1624-1642,共19页
This study consis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practices on the yield performance of the JEWEL of orange-fleshed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am).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Sudano-Sahelian croppi... This study consis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practices on the yield performance of the JEWEL of orange-fleshed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am).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Sudano-Sahelian cropping system (Lantargou, eastern region of Burkina Faso). Agro-ecological practices consisted of the inputs of 3.20 t/ha of compost + 2.45 t/ha of wood ash (CO + WA);4.90 t/ha of wood ash (WA);6.40 t/ha of compost (CO) were compared to control with no inputs (T<sub>0</sub>). Each treatment was repeated four times. The crop management consisted of plowing, harrowing, raising of ridges with 40 cm height, burying of treatments, transplanting of cuttings, two weeding’s, and using of biopesticide called PIOL for crop protection. Composite soil samples per treatment were also collected at tuber harvest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s on residual soil fertil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s and diameters under the CO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01) improved by 16% and 12% compared to T<sub>0</sub>. The WA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large tubers by 43% (P ≤ 0.01) compared to T<sub>0</sub>. Total tuber numbers, large tuber numbers and tuber yields of sweet potato under CO + WA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01) and respectively improved by 27%, 50% and 31% compared to T<sub>0</sub>. All treatments increased soil organic matter, N, P and K contents, and reduced soil acidity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under T<sub>0</sub>. Soil K content was improved by 39% under CO + WA, and soil N content by 34% under WA compared to T<sub>0</sub>. Soil C/N ratio under CO + WA was reduced by 20% compared others treatments. But, the CO + WA treatment outperformed by improving residual soil N content by 38%, and the WA treatment by increasing soil K content by 50% compared to T<sub>0</sub>. In addition, soil pHH<sub>2</sub>O increased by 1.2 units under WA treatment compared to T<sub>0</sub>. A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6.4 t/ha of compost performed well to improve the vegetative growth of orange-fleshed sweet potato while the inputs of 3.2 t/ha of compost + 2.45 t/ha of wood ash were efficacy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uber yields and improve the residual fertility of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nge-Fleshed Sweet Potato COMPOST wood Ash Vegetative Growth Yield soil Residual Fertility
下载PDF
木醋液改良盐碱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贝贝 何莉莉 +1 位作者 杨生茂 刘淑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盐碱土是全球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土壤含盐量、碱化度的增加,土壤的理化结构变差、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改良盐碱土是促进土壤利用、提高土壤农业生产能力及土壤综合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木醋液作为富含有机酸类物质的改良剂在盐碱土... 盐碱土是全球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土壤含盐量、碱化度的增加,土壤的理化结构变差、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改良盐碱土是促进土壤利用、提高土壤农业生产能力及土壤综合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木醋液作为富含有机酸类物质的改良剂在盐碱土改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关于木醋液直接作用于作物来影响作物产量、品质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土壤尤其是盐碱土改良作用系统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木醋液在盐碱土理化性质、养分利用、碳氮循环和微生物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木醋液在盐碱地改良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并对木醋液在盐碱地的研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木醋液资源回收利用和盐碱地的生态治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盐碱土 理化性质 养分 微生物
下载PDF
木醋液配施生物炭对盐碱土壤理化特性和甜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杨肖飞 李望舒 +7 位作者 王树峰 王超 赵翎华 于新睿 庄延龙 王玉波 张鹏飞 李彩凤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9,共7页
以甜菜品种KWS 1176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尚家镇五间村盐碱地(Na+含量为203.33 mg·kg^(-1),pH值8.92)进行小区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加木醋液(CK)、木醋液300 kg·hm^(-2)(BW1)、600 kg·hm^(-2)(BW2)和900 kg&#... 以甜菜品种KWS 1176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尚家镇五间村盐碱地(Na+含量为203.33 mg·kg^(-1),pH值8.92)进行小区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加木醋液(CK)、木醋液300 kg·hm^(-2)(BW1)、600 kg·hm^(-2)(BW2)和900 kg·hm^(-2)(BW3),各个处理均施用生物炭(玉米秸秆),用量为600 kg·hm^(-2)。研究表明,木醋液配施生物炭显著提高土壤比表面积(提升1.39%~4.86%)和含水率,降低土壤pH和电导率;显著提高当季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播后58 d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提升效果显著,其中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升14.24%~26.87%、21.17%~32.09%和2.51%~41.19%。BW2处理土壤中Ca^(2+)、Mg^(2+)、SO_(4)^(2-)和Cl^(-)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Na^(+)和HCO_(3)^(-)含量显著降低;显著提高甜菜块根产量和品质,降低块根中钠盐含量、钾盐含量和α-氨基态氮含量,比CK处理块根产量提升5.32%~15.29%,块根含糖率提升0.31%~0.84%。综合分析,BW2对改善当季盐碱土壤理化特性及甜菜块根产量和品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盐碱土壤 木醋液 生物炭 土壤理化性质 块根产量
下载PDF
从肝胃论治肉芽肿性乳腺炎伴抑郁焦虑状态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凌嘉 周亮 +1 位作者 曹永洁 王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肉芽肿性乳腺炎(GLM)是临床常见乳腺疾病之一,GLM患者常合并抑郁焦虑状态,身心同病。从中医角度分析,GLM伴抑郁焦虑状态与肝、胃关系密切,且以肝气郁结、胃热壅盛为基本病机。在治疗上,当以泄肝清胃、抑木扶土为基本治法,辅以心理疏导... 肉芽肿性乳腺炎(GLM)是临床常见乳腺疾病之一,GLM患者常合并抑郁焦虑状态,身心同病。从中医角度分析,GLM伴抑郁焦虑状态与肝、胃关系密切,且以肝气郁结、胃热壅盛为基本病机。在治疗上,当以泄肝清胃、抑木扶土为基本治法,辅以心理疏导、饮食疗法。系统论述从肝胃论治GLM伴抑郁焦虑状态,并附医案一则,以供临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抑郁焦虑状态 泄肝清胃 抑木扶土 心理疏导
下载PDF
叶天士肝胃病特色证治体系论要
9
作者 郭静怡 罗俊杰 +5 位作者 练泳慷 王钊 张富雄 蔡宇涵 史运泽 李富震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不同于传统以辨证分型为主体研究肝胃疾病,叶天士从病机规律化传变角度出发,结合经典体用、性味理论,对肝胃病机从初起至传变作出详尽总结,其论肝用太过损及于胃可由郁而传为逆、积、火三端,肝胃体伤亦有阴伤、血虚、脉络不充之别。治法... 不同于传统以辨证分型为主体研究肝胃疾病,叶天士从病机规律化传变角度出发,结合经典体用、性味理论,对肝胃病机从初起至传变作出详尽总结,其论肝用太过损及于胃可由郁而传为逆、积、火三端,肝胃体伤亦有阴伤、血虚、脉络不充之别。治法上,叶天士旁参张仲景、朱丹溪、缪希雍等多名医家理论经验,创立出降气和络、辛香缓消积滞等多种肝胃病特色治法,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肝胃病证治体系。文章从肝胃病机传变规律与药物性味理论两条主线出发,总结、提炼、剖析散见于叶天士医案中的肝胃病诸多治法,并构建还原其肝胃病特色证治体系,希冀为现代肝胃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 《临证指南医案》 木乘土 治法体系 叶天士
下载PDF
松材线虫入侵对湖北三峡地区马尾松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宋学雨 简尊吉 +4 位作者 王少博 党英侨 魏可 王小艺 肖文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0,共11页
[目的]为了探讨松材线虫入侵后松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湖北三峡地区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0 a(未入侵)、6 a、10 a和16 a)的马尾松林为对象,采用环刀法、烘干法与室内浸泡法对林分地表枯落物和土壤层水... [目的]为了探讨松材线虫入侵后松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湖北三峡地区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0 a(未入侵)、6 a、10 a和16 a)的马尾松林为对象,采用环刀法、烘干法与室内浸泡法对林分地表枯落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和土壤有效蓄水量定量比较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在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马尾松林枯落物蓄积量、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枯落物总厚度为3.47~5.34 cm,总蓄积量为6.11~9.62 t·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为9.71~14.77 t·hm^(−2)。(2)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马尾松林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毛管持水量为333.42~378.33 t·hm^(−2),饱和蓄水量为386.27~461.20 t·hm^(−2),入侵6 a的马尾松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效蓄水量(62.08 t·hm^(−2)和50.08 t·hm^(−2))、10~20 cm土层土壤饱和蓄水量(386.27 t·hm^(−2))均最小。(3)综合林分枯落物和土壤层蓄水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入侵10 a(219.72 t·hm^(−2))>未入侵(191.85 t·hm^(−2))>入侵16 a(182.64 t·hm^(−2))>入侵6 a(121.86 t·hm^(−2)),入侵6 a林分综合蓄水量显著低于其他林分。[结论]湖北三峡地区马尾松林受松材线虫入侵的持续危害后,短期内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能力下降,随年限增加林分水源涵养能力逐渐恢复。因此,今后应加强松材线虫入侵的防控力度,以维持和尽快恢复三峡地区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马尾松
下载PDF
木纤维重构红壤下根系特征对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张川 谢祥荣 +5 位作者 段青松 张玉锴 李效顺 李淑芳 徐兴倩 陈正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6,共9页
红壤黏性重、水分变化大、抗剪性能较低,通过根系特征参数研究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具有一定意义。为探明不同质量分数(0、0.5%、2.5%和5.0%)木纤维重构红壤下,根系特征对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的影响机理,该研究通过直剪... 红壤黏性重、水分变化大、抗剪性能较低,通过根系特征参数研究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具有一定意义。为探明不同质量分数(0、0.5%、2.5%和5.0%)木纤维重构红壤下,根系特征对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的影响机理,该研究通过直剪试验测定白三叶和黑麦草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并采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根表面积指数、根系体积比、根系长度、地下生物量4个根系特征参数,并进一步揭示其对抗剪强度影响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木纤维添加有利于须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长,木纤维质量分数较低时,黑麦草的根系特征参数值高于白三叶3~5倍,木纤维质量分数较高时,黑麦草和白三叶的根系长度分别为456.27和438.35 cm,地下生物量分别为0.410和0.150 mg;随根系特征参数增加黑麦草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增幅大于白三叶根土复合体,增幅范围分别为26.55%~47.20%、26.21%~35.07%,但存在一定的变化阈值。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对根土复合体的抗剪特性参数的模拟效果较好,根系特征参数达到变化阈值时,黏聚力变化差异明显,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该研究对深入研究红壤区的边坡防护、植被恢复和土地整治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抗剪特性 根土复合体 根系特征 木纤维 红壤
下载PDF
棉秆木醋液的制备优化及配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2
作者 贾壮壮 郭潇君 +3 位作者 王龙杰 周岭 石中玉 田苗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1030-11038,共9页
南疆地区靠近沙漠,盐碱土问题突出。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采用棉秆热解产物中的木醋液配施有机肥。通过正交实验探究棉秆热解过程中最终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对粗木醋液得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在... 南疆地区靠近沙漠,盐碱土问题突出。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采用棉秆热解产物中的木醋液配施有机肥。通过正交实验探究棉秆热解过程中最终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对粗木醋液得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热解温度为300~500℃,升温速率为5~15℃/min,停留时间为0.5~3 h),粗木醋液得率最大的工艺参数为热解温度492℃,升温速率5.79℃/min,停留时间0.53 h。将此参数下的精制木醋液与猪粪配施于土壤,探究其对土壤pH、电导率、有机碳等参数的影响,利用权重系数和分位数法得到的隶属度对土壤肥力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将反映土壤肥力的各项指标综合得到相对肥力指标值。结果表明,棉秆木醋液配施有机肥能够对土壤电导率、pH、有机碳、氮和磷的含量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与仅施用有机肥的对照组相比,作物成熟后土壤肥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在实验的第5个月,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木醋液的处理组相对肥力提高了18.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工艺优化 土壤 相对肥力
下载PDF
从“土得木而达”辨治胃食管反流病
13
作者 李金儒 龙丹 朱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莹教授对《黄帝内经》中“土得木而达”理论内涵的理解以及从“土得木而达”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为脾胃失调,胆气不利,心火上炎,肾水失约。治疗当以疏肝利胆...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莹教授对《黄帝内经》中“土得木而达”理论内涵的理解以及从“土得木而达”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为脾胃失调,胆气不利,心火上炎,肾水失约。治疗当以疏肝利胆,协调脾胃升降,清心解郁,敛降燔燥胃火,扶脾济肾,培补萎靡之木为治则治法,其关键在于恢复木土二行生克制化之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土得木而达 木土关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无人机遥感估测
14
作者 田上峰 刘健 +2 位作者 余坤勇 王瑞璠 赵文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以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河田镇为例,结合无人机与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数据优势,通过局部最大值和分水岭算法反演单木树高(H)和冠层半径(R_(c)),拟合以H和R_(c)为变量组合的异速生长方程,得到以新冠层参数为底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 以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河田镇为例,结合无人机与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数据优势,通过局部最大值和分水岭算法反演单木树高(H)和冠层半径(R_(c)),拟合以H和R_(c)为变量组合的异速生长方程,得到以新冠层参数为底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提取树高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3和0.49 m;计算冠层半径的R2和RMSE分别为0.88和0.64 m;估算立木生物量的R^(2)和RMSE分别为0.89和3.37 kg。本研究通过无人机遥感影像定量参数并构建的异速生长方程中,以组合(H+R_(c))为底的异速生长方程估测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的精度较高,可以有效估测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可为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准确估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红壤侵蚀区 立木生物量 生长方程 冠层半径 树高
下载PDF
木醋液改良盐碱土壤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尹美莉 张凯煜 +6 位作者 亢福仁 高玉林 张生 张鑫 李强 曹涛涛 郑洁文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1-38,共8页
盐碱土因碱性高、透气性差透水性差、表面容易板结、养分含量低、含有害盐分等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则要求必须加大力度“向盐碱地要粮”。大量研究证明,适宜浓度木醋液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土理化性状,从而提高盐碱... 盐碱土因碱性高、透气性差透水性差、表面容易板结、养分含量低、含有害盐分等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则要求必须加大力度“向盐碱地要粮”。大量研究证明,适宜浓度木醋液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土理化性状,从而提高盐碱土生产力。文章列举了不同种类木醋液理化性质和成分含量,描述了木醋液施用浓度的范围,总结了木醋液施入盐碱土后,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酶活性以及植物生长情况的变化,以为木醋液应用于盐碱土壤中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木醋液 浓度 理化性状 植物生长
下载PDF
柴术理胃饮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脾虚气滞型FD伴睡眠障碍临床研究
16
作者 范明明 张艺川 +3 位作者 刘永梅 常雨 张艮霜 李显筑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柴术理胃饮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院区老年病门诊收治的80例脾虚气滞型FD伴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 目的观察柴术理胃饮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院区老年病门诊收治的80例脾虚气滞型FD伴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联合柴术理胃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均连续给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老年FD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评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N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变化差异。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2例,最终77例纳入疗效观察统计,其中对照组39例,观察组38例。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和69.2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DI评分(77.13±5.62分)和对照组NDI评分(61.03±5.33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观察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总分(5.23±1.52分)和对照组PSQI总分(7.74±2.17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柴术理胃饮联合多潘立酮能有效缓解老年脾虚气滞型F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改善睡眠状态,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柴术理胃饮 睡眠障碍 脾虚气滞 疏木培土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对段木灵芝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丁万博 马金香 +1 位作者 彭小芮 陈春宇 《食药用菌》 2024年第3期188-195,共8页
以“沪农1号”灵芝为试验菌株,采用薄膜温室段木栽培方式,设置黄壤土、腐殖土、碎石、细沙4种覆土材料处理和0、60%、75%、90%4个遮阴率处理,探究不同覆土材料和遮阴率对灵芝生长状况、产量,以及灵芝多糖、三萜和甾醇含量的影响。结果:... 以“沪农1号”灵芝为试验菌株,采用薄膜温室段木栽培方式,设置黄壤土、腐殖土、碎石、细沙4种覆土材料处理和0、60%、75%、90%4个遮阴率处理,探究不同覆土材料和遮阴率对灵芝生长状况、产量,以及灵芝多糖、三萜和甾醇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覆土材料对菌盖直径和厚度的影响不显著;菌柄直径以碎石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菌柄长度和子实体干重以腐殖土、碎石处理显著高于沙土和黄壤土处理,孢子粉产量以沙土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子实体多糖含量以沙土处理最高为1.82%,三萜及甾醇含量则以碎石处理最高,为1.30%。75%遮阴率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显著高于不遮阴处理,菌盖直径和厚度均优于其他处理,子实体干重和孢子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多糖含量也为组间最高,达到2.24%;三萜及甾醇含量在不遮阴处理下最高,为1.44%。表明以碎石为覆土材料,遮阴率设置为75%时,更有利于段木灵芝的生长发育,实现灵芝的高产优质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灵芝 覆土材料 遮阴率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基于“抑木扶土法”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18
作者 侯江楠 邓光锐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4期84-87,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的、无胃肠道结构、形态及生化异常的胃肠道疾病,由于该病病情较长,变化复杂,西药治疗短期可取得较好疗效,长期不良反应明显。中医辨证论治对缓解FD的症状有较好成效。笔者...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的、无胃肠道结构、形态及生化异常的胃肠道疾病,由于该病病情较长,变化复杂,西药治疗短期可取得较好疗效,长期不良反应明显。中医辨证论治对缓解FD的症状有较好成效。笔者通过对FD病机梳理,认为肝及脾胃生理功能失常所致的肝盛或脾弱是引起FD的主要病因,脾土虚弱是其最基本的病机,基于“抑木扶土”理论遣方用药,可在临床有效缓解FD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脾同治 抑木扶土
下载PDF
冷炎教授运用“健脾三化”法论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19
作者 初昀杭 杨明 冷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人民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比重等因素的改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现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尚无药物能够完全肯定地评价其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如何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人民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比重等因素的改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现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尚无药物能够完全肯定地评价其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如何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冷炎教授在临证过程中以“实土荣木”理论为基础,将本病分析归纳为三期(脾气亏虚,食积停滞期;脾阳不振,阴火灼脂期;脾血失统,溢瘀阻络期),运用“健脾三化”法(健脾化积,健脾化灼,健脾化瘀)辨证施治,取得显著疗效,为中医药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供了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冷炎 实土荣木 健脾三化
下载PDF
Soil Trafficability Forecasting
20
作者 Marie-France Jones Paul Arp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9年第4期296-322,共27页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evaluates a Soil Trafficability Model (STRAM) designed to estimate and forecast potential rutting depth on forest soils due to heavy machine traffic. This approach was developed within the ...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evaluates a Soil Trafficability Model (STRAM) designed to estimate and forecast potential rutting depth on forest soils due to heavy machine traffic. This approach was developed within the wood-forwarding context of four harvest blocks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New Brunswick. Field measurements used for model calibration involved determining soil rut depths, volumetric moisture content, bulk density, soil resistance to cone penetration (referred to as cone index, or CI), and the dimensionless nominal soil cone index (NCI) defined by the ratio of CI over wheel foot print pressure. With STRAM, rut depth is inferred from: 1) machine dimensions pertaining to estimating foot print area and pressure;2) pore-filled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related CI projections guided by year-round daily weather records using the Forest Hydrology Model (ForHyM);3) accounting for within-block soil property variations using multiple and Random Forest regression techniques. Subsequent evaluations of projected soil moisture, CI and rut-depth values accounted for about 40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80 (Random Forest) perc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field measured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TRAFFICABILITY wood FORWARDING PLOT Surveys Regression Comparisons Cartographic Depth-to-Wat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