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Virgin Land to be Cultivated:On the Aesthetics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1
作者 ZHANG Hui-l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10期1068-1075,共8页
In terms of the aesthetic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most researchers explain it drawing on general aesthetic theory,but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specific context and logic of individual cases.Folk aesthetics is deep... In terms of the aesthetic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most researchers explain it drawing on general aesthetic theory,but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specific context and logic of individual cases.Folk aesthetics is deeply rooted in folk life,including local nature,village culture,farming life and folk belief.These folklore factors constitute the“local logic”,which regulates and influences folk aesthetic culture.The hidden“grammar”must be found in the folk life of the masses with a view to explaining the“essence”of folk aesthetics effectively.The concept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is understood in two different ways:One interprets it as“study of art and literature of folks”,regarding folk as a modifier of study of art and literature.Folk literature and art is regard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discipline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literary standard.This concep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studies,emphasizing that“folk literature and art is a special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The other interprets it as“study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treating literature and art among the fol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efining the discipline in accordance with cultural standard.This concep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folk culture AESTHETICS
下载PDF
人民文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
2
作者 彭锋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6期8-16,I0001,共10页
人民文艺是新时代的文艺,它不同于民间文艺、消费文艺和群众文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才会出现真正的人民文艺。人民文艺将精英文艺、民间文艺、消费文艺、群众文艺整合起来,以建设性介入的方式参... 人民文艺是新时代的文艺,它不同于民间文艺、消费文艺和群众文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才会出现真正的人民文艺。人民文艺将精英文艺、民间文艺、消费文艺、群众文艺整合起来,以建设性介入的方式参与社会建设,突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分野,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艺 民间文艺 消费文艺 群众文艺 建设性介入
下载PDF
文艺大众化运动与其发展和转型
3
作者 赵炎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文艺大众化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大致有六个方面: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服务的对象、文艺创作的主体、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文艺的语言、对五四新文化的评价。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有其偏颇和局限之处。毛泽东没有... 文艺大众化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大致有六个方面: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服务的对象、文艺创作的主体、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文艺的语言、对五四新文化的评价。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有其偏颇和局限之处。毛泽东没有延续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思路与方向,而是对文艺大众化的内容与问题进行了分解、总结与转型,对相关问题与争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讲话》发表之后,文艺大众化进入“泛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需要提高型的作品,文艺大众化逐渐失去活力。80年代之后,传统的大众文艺受到新起的大众文化挤压,开始走向式微。2014年,习近平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相关思想,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出“精品战略”。文艺大众化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失去了现实性与合理性,整个文艺发展的方向由“大众化”转型为“精品战略”,便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与历史的必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普及与提高 大众文化 精品战略
下载PDF
在民间文学中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兼论高有鹏教授《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
4
作者 王宪昭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系列著述系统阐释了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维度了解民间文学反映的人民生活、审美趣...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系列著述系统阐释了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维度了解民间文学反映的人民生活、审美趣味与美好追求,以及鼓舞人民、化育民众的文化价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关注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系统研究,努力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有益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民间文艺思想史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阐释学的《江格尔》史诗传播与传承形态转变
5
作者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2-69,共8页
《江格尔》作为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在中国史诗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史诗《江格尔》不仅以传统的演唱方式传承,还以印刷文本、图像文本、音视频文本、影视文本、雕塑画廊和文物遗址等多种形式加以传承和传播,不断实现着史诗《江... 《江格尔》作为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在中国史诗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史诗《江格尔》不仅以传统的演唱方式传承,还以印刷文本、图像文本、音视频文本、影视文本、雕塑画廊和文物遗址等多种形式加以传承和传播,不断实现着史诗《江格尔》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要求。史诗《江格尔》这些多种传承和传播方式,构成了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整体存在形态。基于“双创”理念,我们从阐释学研究维度就英雄史诗《江格尔》多模态传承与传播加以理论阐述,指出每一种史诗传承传播形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新时代优秀文化遗产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需要客观、科学和辩证的阐述和解读。我们要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为新时代民间文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江格尔》传承 多形态文本 阐释学 民间文艺学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景 《特区经济》 202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同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知识产权属性,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财富或是无形财产,已经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因而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同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知识产权属性,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财富或是无形财产,已经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因而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保护范围尚未达成共识、权利主体身份难以确认、独创性要求有不同意见、保护期限存在较大分歧、产权保护制度有待完善,本文提出了完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路径:一是增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意识;二是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归属;三是完善独创性艺术作品标准的认定;四是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救济保障;五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权利归属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基于朱子家风的茶艺作品创编实践
7
作者 郑慕蓉 翁睿 施晓莉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朱子家风是中国传统家风的典范,倡导“读书、循理、和顺、勤俭”的家风传承,对现代和谐文明家庭的构建仍具有指导价值。茶艺属于大众文艺,是文化传播的优良载体。“诗礼传家”茶艺作品将茶艺、茶礼与朱子家风精神融合,以茶为载体讲述了... 朱子家风是中国传统家风的典范,倡导“读书、循理、和顺、勤俭”的家风传承,对现代和谐文明家庭的构建仍具有指导价值。茶艺属于大众文艺,是文化传播的优良载体。“诗礼传家”茶艺作品将茶艺、茶礼与朱子家风精神融合,以茶为载体讲述了闽北祖孙三代家风传承的故事。采用闽北建州特色茶品与武夷经典茶艺流程,通过择水备器、服饰造型、舞台造景等艺术设计,以舞台茶艺形式弘扬朱子文化。将传统文化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文艺创作,供大众欣赏,有利于丰富百姓精神家园,实现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作品 大众文艺 朱子家风 家风文化
下载PDF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8
作者 谭德美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10期58-61,共4页
民间美术具有创新性、率真性等特点,将其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究热情,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民间美术的应用路径,从以下三方面,即:创设有趣的美术学... 民间美术具有创新性、率真性等特点,将其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究热情,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民间美术的应用路径,从以下三方面,即:创设有趣的美术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美术知识的认识;组织学生制作相应的美术作品,以此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切实提升美术学科的育人效果,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能给一线美术教师提供实践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学习情境 制作美术作品 课外活动 美术素养
下载PDF
文艺工作在“两路”精神传承与弘扬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文艺兵亲历川藏线建设为例
9
作者 牟家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历史证明,文艺工作能够推动“两路”精神承继事业的发展。在筑路史上,文艺兵群体进入西藏开展文艺工作,助力川藏线建设,亲身践行“两路”精神。源自“两路”精神的文艺作品能够引起大众共鸣,成为传承“两路”精神的载体。20世纪50年代至... 历史证明,文艺工作能够推动“两路”精神承继事业的发展。在筑路史上,文艺兵群体进入西藏开展文艺工作,助力川藏线建设,亲身践行“两路”精神。源自“两路”精神的文艺作品能够引起大众共鸣,成为传承“两路”精神的载体。20世纪50年代至今,文艺传播是弘扬“两路”精神的路径之一,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其地位愈发突出。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需要发挥文艺工作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 “两路”精神 传承与弘扬 文艺兵
下载PDF
“政治任务”与“文化任务”的交错——新见1940年代中期三篇李健吾集外佚作考释
10
作者 高强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2-100,共9页
《论历史和现时(致俞)》《舞台和文学—法国十七世纪》《看司徒乔的画》是新发现的李健吾创作于1940年代中期的三篇集外佚作。《论历史和现时(致俞)》引出了李健吾和俞两人关于戏剧《金小玉》的争辩,从中可见历史性创作日渐被现时性创... 《论历史和现时(致俞)》《舞台和文学—法国十七世纪》《看司徒乔的画》是新发现的李健吾创作于1940年代中期的三篇集外佚作。《论历史和现时(致俞)》引出了李健吾和俞两人关于戏剧《金小玉》的争辩,从中可见历史性创作日渐被现时性创作取代的迹象。梳理考辨《舞台和文学—法国十七世纪》《看司徒乔的画》可以发现,尊重现实和对抗现实这两种立场态度共存于李健吾笔端。这三篇佚作既揭示了“政治人”所宣扬的“政治任务”逐渐取代“文化人”所看重的“文化任务”的过程,也表明“政治人”与“文化人”的身份认同共存于李健吾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作家身上,进而使其对“政治任务”与“文化任务”同表关切。“政治任务”与“文化任务”的交错,最终折射出抗战结束后文艺嬗变转型的繁复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佚作 文艺转型 戏剧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界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康平 程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92,共4页
民间文学艺术,是世界各国人民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界定什么是民间文学艺术并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法律保护,对于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与其他文学艺术的比较... 民间文学艺术,是世界各国人民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界定什么是民间文学艺术并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法律保护,对于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与其他文学艺术的比较以及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等几个相似概念的区分,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某个特定的群体集体创作,在世代流传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体现该群体的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能够以某种形式体现其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技术等领域的传统思想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民间传统文化
下载PDF
试论民间文学艺术权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胜红 王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4,共4页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是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寻求解决方案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民间文学艺术权是一种"特别权利",它类似于知识产权,但又不同于知识产权,它在权利性质、创新标准、客体范围等方面与传统知识产权都存在较大差异...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是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寻求解决方案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民间文学艺术权是一种"特别权利",它类似于知识产权,但又不同于知识产权,它在权利性质、创新标准、客体范围等方面与传统知识产权都存在较大差异。它表现为非个体专有的独占性、长期性、不可转让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艺术权 知识产权
下载PDF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艳 何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8-32,共5页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性的不断增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也愈来愈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现在许多国家已开始尝试从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法律保护。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法律保护 习惯法 知识产权法 宪法 立法工作
下载PDF
河西宝卷学科属性之辩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文仁 石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变文的嫡系子孙。当前,河西宝卷的研究者们从我国民间文学的角度,以敦煌俗文学为母项,敦煌变文为子项,河西宝卷为次子项(或分支),将河西宝卷的学科属性界定在了"敦煌俗文学"的范畴。本文认为,河... 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变文的嫡系子孙。当前,河西宝卷的研究者们从我国民间文学的角度,以敦煌俗文学为母项,敦煌变文为子项,河西宝卷为次子项(或分支),将河西宝卷的学科属性界定在了"敦煌俗文学"的范畴。本文认为,河西宝卷确源于敦煌俗文学,但本质上应是植根于河西民间的说唱曲艺,是我国曲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本文之前,学界关于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学科属性的界定,明显反映了对河西宝卷说唱形式和曲艺艺术的认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宝卷 敦煌俗文学 学科属性 说唱 曲艺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刍议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文平 李长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及保护的范围等诸多问题上与一般的文学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也较为特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潜在的文化价值和日益显现的商业价值,使其权属纠纷日益增多。因...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及保护的范围等诸多问题上与一般的文学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也较为特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潜在的文化价值和日益显现的商业价值,使其权属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在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法律保护
下载PDF
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忠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7-196,共10页
民间谜语是人类口头的语言游戏活动之一,它采用暗射事物或者文字的方式供人猜测。与灯谜不同,它虽起源很早,但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它萌芽于春秋时期,宋以前主要是影射政治和社会情况,之后逐渐成为全民游戏的一种。两宋时期商谜和灯... 民间谜语是人类口头的语言游戏活动之一,它采用暗射事物或者文字的方式供人猜测。与灯谜不同,它虽起源很早,但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它萌芽于春秋时期,宋以前主要是影射政治和社会情况,之后逐渐成为全民游戏的一种。两宋时期商谜和灯谜发展迅速,明代开始有了成熟的民间谜语,清代谜语则在前代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当代,伴随着民俗学科的兴起,民间谜语的搜集整理工作初见成效。在艺术特色上,民间谜语具有表现手法丰富、语言形式多样、内容构思精巧的特点,因此受到民众的喜爱而得以广泛传播。从文化价值看,作为一种语言游戏,民间谜语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不仅可以启迪民众智慧、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还能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开阔人们的眼界。民间谜语本身包含的各种知识也是地域文化的承载、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谜语 民间谜语 民间文学 口头艺术 文化价值
下载PDF
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厚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66,共3页
知识产权将民间文学艺术列入保护范围。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是民间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民族文化性、遗传性、技艺性、健体性、大众性等特征 ,应列入知识产权保护之列 ,加强管理并向世界推广。
关键词 传统民族体育 民间文学艺术 知识产权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的民间文艺及其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守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88,共5页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项"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巨大工程。它涉及有关中国各族民间文艺生存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就保护民间文艺的国际潮流、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民间文艺的多重形态以及开发利用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项"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巨大工程。它涉及有关中国各族民间文艺生存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就保护民间文艺的国际潮流、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民间文艺的多重形态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进行了认真而切实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艺 社会转型 抢救 保护
下载PDF
从赣南民歌到陕北秧歌——论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建构的内在理路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龙文武 周平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8-143,共6页
政治理念艺术化、艺术行为大众化、艺术话语民间化是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基本特征。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建构的主要规律是:践行民族利益与政治目标的结合,增强了文艺形态的感召力;实施文艺大众化策略,突显了文艺形态的社会价值;达成民族... 政治理念艺术化、艺术行为大众化、艺术话语民间化是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基本特征。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建构的主要规律是:践行民族利益与政治目标的结合,增强了文艺形态的感召力;实施文艺大众化策略,突显了文艺形态的社会价值;达成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彰显了文艺形态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启示意义:民间性与大众化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政治性与艺术性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文艺的健康发展,进而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助于树立民族尊严、确立民族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延安文艺形态 赣南民歌 陕北秧歌 当代意义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正义论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耕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4,共7页
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受到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获益最多的发达国家质疑。只有合乎理性和正当性的社会制度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并易被人们遵从和执行。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民间文学艺术必须接受正义价值观的审视。正义具有流变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受到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获益最多的发达国家质疑。只有合乎理性和正当性的社会制度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并易被人们遵从和执行。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民间文学艺术必须接受正义价值观的审视。正义具有流变性和恒定性,分配正义和社会正义观从不同的角度为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知识产权 分配正义 社会正义 惠益分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