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共同的“世界文学”:论启蒙与文化辩证中的中国比较教育新使命
1
作者 彭正梅 陈丽莎 +2 位作者 吴月竹 施芳婷 邓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55,共14页
从《共产党宣言》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中可引出文化和启蒙两个透镜,并借以考察我国近二百年来比较教育的发展及其新使命:启蒙使命就是通过与世界教育进行批判性的对话,引入世界教育精神,促进中国教育不断现代化;文化使命强调要参与... 从《共产党宣言》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中可引出文化和启蒙两个透镜,并借以考察我国近二百年来比较教育的发展及其新使命:启蒙使命就是通过与世界教育进行批判性的对话,引入世界教育精神,促进中国教育不断现代化;文化使命强调要参与建设现代教育学、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参与国际教育治理,连接中外教育精神,以及通过启蒙与文化的辩证构建共同的“世界文学”。启蒙与文化的辩证要求比较教育在回应教育上的文化自信与“世界文学”的关系问题上,应该在方法上采取一种旨在去除文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理性批判态度,在价值方向上应该共建一个共同的、教育的“世界文学”,以落实新时代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想象;同时,这也是在复兴我们在近现代进程中丢失的教育传统中弥足珍贵的“平天下”维度。全球化时代的教育研究者都必然是某种程度的比较教育学者,迈向共同的“世界文学”也是对所有中国教育学者的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启蒙 文化 辩证 世界文学 世界教育精神 平天下
下载PDF
情理融合与“世界构建”——论幻想题材网络剧的精品化创作
2
作者 尤达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81-93,共13页
当下的幻想题材网络剧数量众多,且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预计此类作品仍将不断涌现。如果幻想题材网络剧的精品化创作成为业内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可以沿着“核心矛盾—问题症候—基本原则—发展策略”的路径对其展开研究。幻... 当下的幻想题材网络剧数量众多,且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预计此类作品仍将不断涌现。如果幻想题材网络剧的精品化创作成为业内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可以沿着“核心矛盾—问题症候—基本原则—发展策略”的路径对其展开研究。幻想题材网络剧的精品化创作应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在情理融合中专注于作品的“世界构建”,以便既能彰显主流价值以实现精神引领,又能占据主流市场以满足受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剧 幻想题材 现实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手法 故事世界
下载PDF
新时代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的三维阐释
3
作者 蒋真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9-56,125,共9页
世界文明交往史是人与自然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性活动体现,也是人与社会交往的必然结果,更是人类在交往中自我反思的进化过程。文明交往首先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交往,由此催生了最初的文明形态,且在人类征服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孕育和推... 世界文明交往史是人与自然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性活动体现,也是人与社会交往的必然结果,更是人类在交往中自我反思的进化过程。文明交往首先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交往,由此催生了最初的文明形态,且在人类征服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孕育和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解世界文明交往不仅要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去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去看待自然科学与文明演进的相互联系。与此同时,世界文明的交往既包括不同文明在空间上的相遇,也包括同一文明内部在文化传承上的创新与内化。长期以来西方世界掌握着文明叙事的话语权,“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不断出现,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构建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势在必行。新时代的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不仅要超越时空限制,阐释不同文明之间与同一文明内部的交往内涵,更要持整体性观点,从跨学科视角探究世界文明交往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交往的深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世界文明史 文明交往 文明演进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教育强国战略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笔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4
作者 李立国 李均 +3 位作者 徐岚 文雯 任增元 王传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41-54,共14页
本期推出的笔谈,力求以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中的《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中实现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在坚持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把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而优化结构和... 本期推出的笔谈,力求以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中的《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中实现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在坚持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把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而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张。《大学思政引领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一文,从加强党对高等学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确立高等教育龙头地位、按照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三个维度提出了加强大学思政力的实践进路。《论教育家精神:打开时代命运下的一代宗师格局》一文,分析了教师在“悟道”“传道”“弘道”道路上所需经历的修炼,指出对教育家故事的生活叙事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有效路径之一。《建设世界教育中心需加强人才吸引力和创新辐射力》一文,提出世界教育中心作为多元组织集群,统整性地开展跨境教育教学、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动,进而为我国从留学目的地大国向人才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升级转型提供路径。《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打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攻坚战》一文,提出要合理控制高等教育规模,防止由于盲目扩招导致“平庸”;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四个面向”,超越“指标化办学”的思维;需要抢抓机遇,做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改革与实验。《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优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一文,从项目依托、产教融合、政策保障和AI赋能的角度对我国持续优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质量发展 思政引领力 教育家精神 世界教育中心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对阐释中华民族自觉的启示
5
作者 卜祥记 闫艳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6,I0004,共11页
“世界历史”概念的内在性关联是阐释中华民族自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不可或缺的理论视角。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不仅区别于古希腊罗马的“准历史”、基督教的神学史,而且在与普遍精神的本质关联中呈现出奠基于其上的“世界... “世界历史”概念的内在性关联是阐释中华民族自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不可或缺的理论视角。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不仅区别于古希腊罗马的“准历史”、基督教的神学史,而且在与普遍精神的本质关联中呈现出奠基于其上的“世界历史性民族”与“世界历史意义”的本质性内涵。黑格尔认为,只有自觉到普遍精神的民族才能成为世界历史性民族,也只有世界历史性民族才能承担起世界历史任务,并在开辟历史新纪元中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如果我们在原则性高度上把黑格尔普遍精神的历史还原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性及其普遍必然性,就会发现它对阐释中华民族自觉的启示:中华民族之所以成长为世界历史性民族,是因为它已自觉地意识到历史之作为世界历史以及现代化之作为历史发展的普遍必然性;作为世界历史性民族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已跃出个体性民族伟业的界限,自觉承担起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任务,并致力于开辟现代化新纪元、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普遍精神 中华民族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背景下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与发展
6
作者 王秀芳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背景下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两弹一星”精神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最佳诠释,是高效协同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最好表达,同时更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再现。“两弹一星”精神契合了构建世界科技... 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背景下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两弹一星”精神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最佳诠释,是高效协同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最好表达,同时更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再现。“两弹一星”精神契合了构建世界科技强的国内源性和外源性需要。当前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要重视科技主体的全方位打造,要重视举国协同的大局意识的培养,要重视高水平科技独立自强精神品格的塑造。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要立足心、聚焦于行、植根于能,化虚为实、以全促行、以广增效,形成全覆盖与重点相结合的宣传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科技强国 “两弹一星”精神 传承
下载PDF
“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田勤耘 罗家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2-18,共7页
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核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其... 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核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源流之一,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以及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民族精神 儒家思想
下载PDF
上海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徐诤 王丹 《科学发展》 CAS 2011年第3期31-36,共6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成果集中展示的一次盛会,形成了独特的上海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上海世博理念不仅传承世界博览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基本理念,而且凸显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成果集中展示的一次盛会,形成了独特的上海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上海世博理念不仅传承世界博览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基本理念,而且凸显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时代诉求和历史使命,将成为引领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思想源泉。上海世博精神汇聚全国人民踊跃办博的精神风貌和世界人民热情参与的高尚情怀,展现了中国诚待世界的核心价值和世界信任中国的共同价值。上海世博经验是在世博会申办、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机制以及所创造具有特色的办法、技巧和心得,并在办博实践中不断应用、不断完善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理念 世博精神 世博经验
下载PDF
二战后德国园林设计与德意志民族精神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蕊 姚祎 张远兵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8期21-24,5,共4页
二战后德国园林规划建设不仅在规模、速度上十分罕见,在设计上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其抽象简约的形式、精心雕琢的细部、生态循环的理念引领着当代欧洲园林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精神。
关键词 德国园林 设计 民族精神 二战
下载PDF
黑格尔与近代理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振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2,共10页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理论、实践以及理性与世界之关系三方面的考察发现近代理性深陷一种吊诡局面之中:近代理性由于坚守对于世界的审核权,便习惯于外在地到事物中寻找可理解的规律,习惯于以个体化的方式对待事物,于是它越是看...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理论、实践以及理性与世界之关系三方面的考察发现近代理性深陷一种吊诡局面之中:近代理性由于坚守对于世界的审核权,便习惯于外在地到事物中寻找可理解的规律,习惯于以个体化的方式对待事物,于是它越是看似以开放的姿态在世界上开疆拓土,越是追求它心目中的真理,便越是远离事情本身,对真理的崇高追求往往堕落为相互欺骗的权力之争。那种无根的理性只能在事物那里看到能被理性接受的一面,而黑格尔认为理性的背后还有超出它自身的根据——作为整体格局的精神或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近代理性 世界 精神
下载PDF
世界杯与足球文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世平 李坤贤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世界杯与足球文化的基本关系,认为在体现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足球运动技战术风格的交流与发展,促进足球文化的传播与继续推广等方面,世界杯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文化需求,为足球运动...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世界杯与足球文化的基本关系,认为在体现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足球运动技战术风格的交流与发展,促进足球文化的传播与继续推广等方面,世界杯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文化需求,为足球运动的发展创造条件,获得最为广泛力量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杯 足球文化 民族精神 文化视角
下载PDF
西南联大对抗战时期国民精神的引领 被引量:2
12
作者 封海清 丁红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6,共9页
西南联大通过在抗战前期树立和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培育和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感,在抗战后期对国民进行现代政治意识启蒙,实现了抗战时期对国民的精神引领,由此奠定其作为精神灯塔的地位。西南联大的实践证明,大学不仅要做出... 西南联大通过在抗战前期树立和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培育和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感,在抗战后期对国民进行现代政治意识启蒙,实现了抗战时期对国民的精神引领,由此奠定其作为精神灯塔的地位。西南联大的实践证明,大学不仅要做出杰出的学术贡献,而且要担当造就公民心灵、引领社会精神发展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引领 精神 一流大学
下载PDF
余谋昌与鲁枢元关于“生态精神”的通信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谋昌 鲁枢元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余谋昌致鲁枢元的信中提出一个问题,即有没有“生态精神”。余谋昌赞成生态世界观,认为地球是活的,有生命,有精神。他从六个方面简单举证说明这个问题。鲁枢元答余谋昌的信里同意余谋昌信中的论述:地球是一个活物,世界有自己的主... 余谋昌致鲁枢元的信中提出一个问题,即有没有“生态精神”。余谋昌赞成生态世界观,认为地球是活的,有生命,有精神。他从六个方面简单举证说明这个问题。鲁枢元答余谋昌的信里同意余谋昌信中的论述:地球是一个活物,世界有自己的主动性、目的性;这种主动性、目的性表现为一种“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的存在,印证了“生态精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精神 生态世界观 生态智慧 主动性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海风下》:一个“蓝色批评”个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8,共5页
《海风下》是瑞秋.卡森"大海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其海洋环境主义思想萌芽期的代表作。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通过对作品中大海主角化、"负熵"世界和"边际效应"等文本特点的分析,逐而解读出文本的海洋生态思... 《海风下》是瑞秋.卡森"大海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其海洋环境主义思想萌芽期的代表作。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通过对作品中大海主角化、"负熵"世界和"边际效应"等文本特点的分析,逐而解读出文本的海洋生态思想内涵及创作意义,是为一次"蓝色批评"的个案分析尝试。海风吹拂之下,海洋生物互依互存,生死相因,物质不朽,生命永恒。在海洋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生态精神是挽救人类与地球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下》 “负熵”世界 生态文学 生态精神
下载PDF
思想家歌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武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5,共6页
歌德的思想涵盖了宇宙、人生、社会、政治、文艺以至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 ,丰富、博大、深邃而且超前 ;他以诗剧《浮士德》等一系列作品表现的浮士德精神 ,更集中体现了整个西方的精神亦即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以歌德第一个提出的“世界文... 歌德的思想涵盖了宇宙、人生、社会、政治、文艺以至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 ,丰富、博大、深邃而且超前 ;他以诗剧《浮士德》等一系列作品表现的浮士德精神 ,更集中体现了整个西方的精神亦即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以歌德第一个提出的“世界文学”的构想为例 ,阐明歌德思想的超前、博大等重要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时代” “浮士德精神” “世界文学” “全球化”
下载PDF
北京世界城市与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元浦 王林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40-49,共10页
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中心建设是过去一年中人文北京理论探讨的聚焦点。综观这些论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战略意义、内涵、重要性、文化主题等;第二,对社会主义文化中心进行界定、... 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中心建设是过去一年中人文北京理论探讨的聚焦点。综观这些论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战略意义、内涵、重要性、文化主题等;第二,对社会主义文化中心进行界定、理论探讨;第三,如何从文化的视角推动文化之都的建设问题,对社会主义文化中心的建设路径进行理论探讨;第四,关于北京精神和文化中心建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文化中心 北京精神
下载PDF
论保护世界遗产与培育民族精神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宋才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8,共7页
 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形成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决定"。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我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  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形成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决定"。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我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0处。但是,某些急功近利的"申遗"动机和做法不可取,不能让"世界遗产"变成"世界遗憾",要以"可持续利用"和法制化管理应对保护难题。而弘扬民族精神是世界遗产保护的价值目标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世界遗产 可持续利用 依法保护
下载PDF
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缺失之解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文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10期38-40,共3页
在人文精神缺失大讨论的背景下提出这个倍受瞩目的哲学命题,其重大意义在于使人本身的价值问题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关注,有利于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建构与培养。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主要是: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精神文化世俗化、... 在人文精神缺失大讨论的背景下提出这个倍受瞩目的哲学命题,其重大意义在于使人本身的价值问题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关注,有利于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建构与培养。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主要是: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精神文化世俗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构失衡等。其主要原因是: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技术理性的异化及急功近利的价值趋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社会 人文精神 缺失 分析
下载PDF
金砖国家对西方意味着什么——变革与猜测中不可回避的“他者”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静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8期53-63,69,共12页
当今世界,伴随着新一轮国际格局演变进程的加快,构建世界新秩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金砖国家随着实力增长和影响力扩大,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变迁和世界秩序变革的主要力量。然而,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他者",金砖国家将在世界新秩序... 当今世界,伴随着新一轮国际格局演变进程的加快,构建世界新秩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金砖国家随着实力增长和影响力扩大,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变迁和世界秩序变革的主要力量。然而,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他者",金砖国家将在世界新秩序构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西方舆论中出现种种质疑和猜测。作为当今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金砖国家通过向国际社会贡献新的理念,即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并不断强化金砖机制的有效性,推动建设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世界秩序 金砖精神 金砖机制
下载PDF
象牙塔:现代大学必要的精神家园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正发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追求着独立自主和学术自由的梦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功能日益广泛,利益相关集团不断要求大学做出贡献,大学承受着不堪忍受之重,纷纷走出田野,与社会融为一体。大学在大众化过程中逐步迷失自己,遭遇了许多困境,与...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追求着独立自主和学术自由的梦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功能日益广泛,利益相关集团不断要求大学做出贡献,大学承受着不堪忍受之重,纷纷走出田野,与社会融为一体。大学在大众化过程中逐步迷失自己,遭遇了许多困境,与社会各方缺乏应有的张力。大学系统与大学内部只有进行合理的系统定位与分工,保持必要的象牙塔部分,政府和大学自身坚持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在大学核心部分与社会之间生成一个缓冲带,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保持独立性,才能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保持其象牙塔的独特性及其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牙塔 现代大学 精神家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