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先王与中国传统治道范式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方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法先王是中国传统社会权威治道范式。它向往三代的王道理想,崇尚血缘伦理的王权秩序,尊经崇古而又面向现实。法先王以对逝去的历史的理想化诉求为核心构建治道范式,以确立哲学境界层面上的社会理想来表征自己的范式效应,以超越性的意义... 法先王是中国传统社会权威治道范式。它向往三代的王道理想,崇尚血缘伦理的王权秩序,尊经崇古而又面向现实。法先王以对逝去的历史的理想化诉求为核心构建治道范式,以确立哲学境界层面上的社会理想来表征自己的范式效应,以超越性的意义整合显现其独特价值,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先王 传统社会 治道范式
下载PDF
法古与师心:金末文坛的赵、李之争 被引量:4
2
作者 晏选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71-676,共6页
针对金中后期文坛的尖新浮靡风气,赵秉文、李纯甫等起而救之,但途径不同。赵重师法古人,李重师心自用,进而引起风格之争,李纯甫推崇的奇崛险怪一路在金末得到相对凸显。彼此的论争,客观上促进了金末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也为元好问总结金... 针对金中后期文坛的尖新浮靡风气,赵秉文、李纯甫等起而救之,但途径不同。赵重师法古人,李重师心自用,进而引起风格之争,李纯甫推崇的奇崛险怪一路在金末得到相对凸显。彼此的论争,客观上促进了金末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也为元好问总结金源文学得失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秉文 李纯甫 法古 师心 奇崛
下载PDF
试论“熙丰变礼”及其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雷博 《政治思想史》 2015年第3期30-46,197-198,共17页
北宋神宗朝"熙丰变礼"是唐宋礼制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追法三代"的政治思想推动下,同时出于国家治理的务实需求,当时执政者在熙宁年间通过编修南郊等式,以法令的形式将礼仪的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元丰时期,又设专... 北宋神宗朝"熙丰变礼"是唐宋礼制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追法三代"的政治思想推动下,同时出于国家治理的务实需求,当时执政者在熙宁年间通过编修南郊等式,以法令的形式将礼仪的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元丰时期,又设专门机构,以经学为本,以义起礼,讨论历代沿革以考得失,编修郊庙礼文并付诸实行。从礼制史的角度看,这是将礼的经典性、权威性和实用性进行统一的一次尝试;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则是以详定礼文的形式,将经学学术和治理实践相结合,超越汉唐格局,追求高远的政治人文理想,是当时变法改制的重要精神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熙丰变礼” 南郊式 郊庙奉祀礼文 以义正礼 追法三代
下载PDF
董仲舒的奉天法古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开国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奉天法古是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重要内容。奉天法古的根本是奉天,奉天是说天子受命于天,当以天意为其行动准则,而《春秋》就是天意的体现,王道则是《春秋》的中心,这是从天意的高度,对王道的合法性作出论证。奉天法古有王权绝对化的... 奉天法古是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重要内容。奉天法古的根本是奉天,奉天是说天子受命于天,当以天意为其行动准则,而《春秋》就是天意的体现,王道则是《春秋》的中心,这是从天意的高度,对王道的合法性作出论证。奉天法古有王权绝对化的一面,也有儒家王道政治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学 奉天 法古 王道
下载PDF
“师其人”与“明其理”:韩柳古文取法前代艺术的方式
5
作者 刘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8,共9页
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创作,都善于取法前代艺术,但二人取法方式多有不同。韩愈善于"师其人",在深得前代作者之家法的过程中,入而能出,自成面目;柳宗元则善于把握前代文章长期形成的艺术传统,究明文理,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人创造... 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创作,都善于取法前代艺术,但二人取法方式多有不同。韩愈善于"师其人",在深得前代作者之家法的过程中,入而能出,自成面目;柳宗元则善于把握前代文章长期形成的艺术传统,究明文理,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人创造。这两种不同的师古之道,与韩柳二人儒道思考方式的差异有密切联系,为韩柳文章带来极为不同的风貌,对于深入认识中国文章学的师古思想,很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柳宗元 古文 师其人 明其理
下载PDF
古代文章“法古”思潮下的创变取向
6
作者 王明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9-94,共6页
古代文章一禀宗经法古之宗旨,但基于中国文化本身蕴涵的创新通变基因,历代文章家致力于文法创新。唐宋时期,主要着眼于文辞创新,韩愈明确提出"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求创作时"惟陈言之务去";针对自铸伟辞所导致的艰深... 古代文章一禀宗经法古之宗旨,但基于中国文化本身蕴涵的创新通变基因,历代文章家致力于文法创新。唐宋时期,主要着眼于文辞创新,韩愈明确提出"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求创作时"惟陈言之务去";针对自铸伟辞所导致的艰深奥涩流弊,黄庭坚提出融化前人陈言的"点铁成金"之法。明清时期,文法理论由文辞创新转入篇章行文之法的求变,明代秦汉派对秦汉文章创作内在规律有所关注,唐宋派则师法偏重篇章布置之法的唐宋古文,唐顺之"本色论"从"心源"上寻求文法来源,在破除死法的同时也隐藏着师心自任的危险;清代则多以识量破死法,在熟稔古法的基础上,以异识卓见融古法于自我,在创作时实现我与法之间的融通无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法 法古 文辞 篇章 创变
下载PDF
西汉中期修辞举隅——以《盐铁论》为例
7
作者 宫丽影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5-110,共6页
《盐铁论》体现了西汉中期丰富的修辞案例和修辞策略。辩论双方均在多处使用诉诸人品和类比的修辞手段,而?正名??阴阳?和?法古?等概念既被儒生用来提出修辞发明,也被大夫用来反诘儒生。双方熟练地从百家思想概念提出自己的修辞发明,体... 《盐铁论》体现了西汉中期丰富的修辞案例和修辞策略。辩论双方均在多处使用诉诸人品和类比的修辞手段,而?正名??阴阳?和?法古?等概念既被儒生用来提出修辞发明,也被大夫用来反诘儒生。双方熟练地从百家思想概念提出自己的修辞发明,体现了西汉中期各家学说的汇通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批评 《盐铁论》 西汉中期 正名 阴阳 法古
下载PDF
“法先王”与法律传统
8
作者 吴秋红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9-61,共3页
:先王观念在中国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法先王”的实质是过份强调法律传统的继承性而忽视其变异性 ,它对我国法律传统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积极作用 。
关键词 法先王 儒家 法律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